钳工题库.doc
钳工题库 点此查看钳工第一部分及其他项目题库下载 点此查看钳工第三部分及其他项目题库下载 178.尺寸链中封闭环公差等于 . A增环公差 B减环公差 C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D增环公差与减环公差之差 179.尺寸链中封闭中封闭环 等于各组成环公差之和. A基本尺寸 B 上偏差 C下偏差 D公差 180.根据装配方法解尺寸有完全互换法、( )、修配法、调整法。 A选择法 B 直接选配法 C分组选配法 D互换法 181.依靠改变输入电动机的电源相序,致使定子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反向,从而使转子受到与原来转动方向相反的转矩而迅速停止的制动叫( )。 A反接制动 B 机械制动 C能耗制动 D 电磁抢闸制动 182.装配工世规程的内容包括( )。 (A)装配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论 (B)工人出勒情况 (C)设备损坏修理情况 (D)物资供应情况 183.装配工艺( )的内容包括装配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A) 过程 (B) 规程 (C) 原则 (D)方法 184.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是( )。 (A) 保证产品装质量 (B) 成批生产 (C)确定装配顺序 (D) 合理安排劳动力 185.( )不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则。 (A)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 (B)合理安排装配工序 (C) 尽可能少占车的生产面积 (D) 成批生产 186.编制工艺规程的方法首先是( )。 对产品进行分析 确定组织形式 确定装配顺序 划分工序 187.接触器是一种( )的电磁式开关。 (A)间接 (B)直接 (B)非自动 (D)自动 188.壳体、壳体中部的鼓形回转体、主轴、分度机构和分度盘组成()。 (A)分度头 (B)套筒 (C)手柄芯轴 (D)螺旋 189.分度头的主轴轴心线能相对于工作台平面向上()和向下10移动。 (A)10 (B)45 (C)90 (D)120 190.要在一圆盘面划出六边形,每划()条线,分度头上的手柄应摇 周,再划第二条线。 (A)1 (B)2 (C)3 (D)4 191.要在一圆面上划出六边,应选用的分度公式为( )。 (A)20/Z (B)30/Z (C)40/Z (D)50/Z 192.利用分度头可在工件上划出圆的( )。 (A)等分线 (B)不等分线 (C)等分线或不等分线 (D)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193.分度头中手柄心轴上的蜗杆为单头,主轴上的蜗轮齿数为40,当手柄转过1周,分度头主轴转过1/40周,这是分度头的( )原理。 (A)分度 (B)传动 (C)结构 (D)作用 194.立式钻床的主要部件包括主轴变速箱、进给变速箱、主轴和( )。 (A)进给手柄 (B)操作结构 (C)齿条 (D)钢球接合子 195.立式钻床的主要部件包括主轴变速箱、( )、主轴和进给手柄。 (A)进给机构 (B)操作机构 (C)进给变速箱 (D)钢球接合子 196.立钻Z525主轴最高速度为( )。 (A)97r/min B1 360r/min C1 420r/min D50r/min 197.立钻Z525( )最高转速为1 360r/min。 (A)主轴 (B)主轴进给量 (C)第二轴 (D)第六轴 198.立钻电动机二级保养要按需要拆洗电机,更换( )润滑剂。 (A)20机油 (B)40机油 (C)锂基润滑脂 (D)1钙基润滑脂 A20机油 (B)40机油 (C)锂基润滑脂 (D)1钙基润滑脂 199.立钻( )二级保养要按需要拆洗电机,更换1号钙基润滑脂。 (A)主轴 (B)进给箱 (C)电动机 (D)主轴和进给箱 200.规定预紧里的螺纹连接,常用控制扭矩法、控制扭角法和( )来保证准确的预紧力。 (A)控制工件变形法 (B)控制螺栓伸长法 (C)控制螺栓变形法 (D)控制螺母变形法 201.用( )使预紧力达到给给定植的方法是控制扭距法。 (A)套筒扳手 (B)测力扳手 (C)通用扳手 (D)专业扳手 202( )装配分双头螺栓装配和螺母螺钉装配。 (A)机器 (B)部件 (C)总 (D)螺纹 203螺纹装配包括( )装配。 (A)普通螺纹 (B)特殊螺纹 (C)双头螺栓 (D)双头螺栓和螺母螺钉 204.在拧紧原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组螺母是,必须( )。 (A)对称的进行 (B)从两边开始对称进行 (C)从外向里 (D)无序 205.( )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A)接触器 (B)变压器 (C)熔断器 (D)电容器 206.松键装配在键长方向、键与轴槽的间隙是( )mm (A)1 (B)0.5 (C)0.2 (D)0.1 207.松键装配在( )方向,键与轴槽的间隙是0.1mm (A)键宽 (B)键长 (C)键上表面 (D)键下表面 208.装配( )时,用途色法检查键上、下表面与轴和毂槽接触情况。 (A)金键 (B)松键 (C)花键 (D)平键 209.钳工场地必须清洁、整齐、,物品摆放( )。 (A)随意 (B)无序 (C)有序 (D)按要求 210.静连接花键装配,要有较少的过盈量,若过盈量较大,则应该将套件加热到( )后进行装配。 (A)50℃ (B)70℃ (C)80120℃ (D)200℃ 211静连接花装配,要有较少的( )。 (A)过盈量 (B)间隙 (C)间隙或过盈量 (D)无要求 212.更换键是( )磨损常采取的修理办法。 (A)花键 (B)平键 (C)锲键 (D)键 213.键的磨损一般采取( )的修理办法。 (A)挫配键 (B)更换键 (C)压入法 (D)试配法 214( )连接在机械中主要是定位、锁定零件,有时还作为安全装配的过载剪断的零件。 (A)键 (B)销 (C)滑键 (D)圆柱销 215销连接在机械中除起到( )外,还起定位和保险作用。 (A)传动作用 (B)固定作用 (C)连接作用 (D)保护作用 216圆柱销一般靠( )固定在孔中,用以定位和连接。 (A)螺纹 (B)过盈 (C)键 (D)防松装置 217工作完毕后,所用过的工具要( )。 (A)检修 (B)堆放 (C)清理、除油 (D)交接 218销是一种( ),形状和尺寸已标准化。 (A)标准件 (B)连接件 (C)传动件 (D)固定件 219使用( )时应戴橡皮手套。 (A)电钻 (B)钻床 (C)电剪刀 (D)镗床 220过盈连接是依靠孔、轴配合后的( )来达到坚固连接的。 (A)摩擦力 (B)压力 (C)拉力 (D)过盈值 221过盈连接是依靠包容件和被包容件配合后的( )来达到紧固连接的。 (A)压力 (B)张紧力 (C)过盈值 (D)摩擦力 222过盈连接的类型有( )和圆锥面过盈连接装配。 〔A〕 螺尾圆锥削过盈连接装配 〔B〕 普通圆柱削过盈连接装配 〔C〕 普通圆锥削过盈连接、 〔D〕 圆柱面过盈连接装配 223.过盈连接的配合面多为〔 〕,也有圆锥面或其他形式的。 〔A〕圆形 〔B〕正方形 〔C〕圆柱形 〔D〕矩形 224.当过盈量及配合尺寸较小时,一般采用〔 〕装配。 〔A〕温湿法 〔B〕压入法 〔C〕爆炸法 〔D〕液压配套法 225.当过盈量及配合尺寸〔 〕时,常采用压入法装配。 〔A〕较大 〔B〕较小 〔C〕正常 〔D〕前面叙述均不对 226.圆锥面的过盈连接要求配合的接触面面积达到〔 〕以上,才能保证配合的稳固性。 〔A〕60 〔B〕75 〔C〕90 〔D〕100 227.过盈装配的压入配合时,压入过程连续压入速度以〔 〕为宜。 〔A〕0.2m/s 〔B〕0.5m/s 〔C〕2~4mm/s 〔D〕5~10mm/s 228.采用三角形传动时其摩擦力是平带的〔 〕倍。 〔A〕5 〔B〕6 〔C〕2 〔D〕3 229.草用三角形传动使其摩擦力是〔 〕的3倍。 〔A〕平常 〔B〕齿形带 〔C〕可调节三角带 〔D〕窄“V”形带 230.带在轮上的包角不能太小,三角形包角不小于〔 〕时,才能保证不打滑。 〔A〕150 〔B〕100 〔C〕120 〔D〕180 231.两带轮的中心平面应〔 〕 〔A〕垂直 〔B〕平行 〔C〕重合〕 〔D〕都不是 232.张紧力的调整方法是靠改变两带轮的中心距或用〔 〕。 〔A〕张紧轮张紧 〔B〕中点产生1.6mm的挠度 〔C〕张紧结构 〔D〕小带轮张紧 233.〔 〕的调整方法是靠改变两带轮中心过同张紧轮张紧。 〔A〕摩擦力 〔B〕拉力 〔C〕压力 〔D〕张紧力 234.两带轮相对位置的准确要求是〔 〕。 〔A〕 两轮中心平面重合 〔B〕两轮中心平面平行 〔C〕 两轮中心平面垂直 〔D〕两轮中心年平面倾斜 235.带轮相互位置不准确会引起带张紧不均匀而过快磨损,当〔 〕不大时,可用长直尺准确测量。 〔A〕张紧力 〔B〕摩擦力 〔C〕中心距 〔D〕都不是 236.当带轮孔家大时必须攘套,套与轴用键连接,套与带轮常用〔 〕方法固定。 〔A〕键 〔B〕螺纹 〔C〕过盈 〔D〕加骑逢螺钉 237.当带轮孔加大时必须镶套,套与抽用〔 〕连接,套与带轮常用加骑逢螺钉方法固定。 〔A〕螺纹 〔C〕键 〔C〕过盈 〔D〕过度 238.两带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轮上的三角带张紧程度不等,这是〔 〕原因再成的。 〔A〕抽弯曲 〔B〕拉长 〔C〕带轮槽磨损 〔D〕带抽配合松动 239.两带轮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轮上的三角带张紧程度不等,这是〔 〕原因造成的。 〔A〕抽颈弯曲 〔B〕带拉长 〔C〕带磨损 〔D〕带轮与抽配合松动 240.两带轮在机械上的位置不准确,引起带张紧程度不同,可用〔 〕方法检查。 〔A〕百分表 〔B〕量角器 〔C〕肉眼观察 〔D〕直尺或拉绳 241.带轮装到抽上后,用〔 〕检查其端面跳动量。 〔A〕直尺 〔B〕百分表 〔C〕量角器 〔D〕直尺或拉绳 242.链传动中,链的下垂以〔 〕为宜。 〔A〕5 〔B〕4L 〔C〕3了 〔D〕2L 243.〔 〕传动时,其下垂度以2L为宜。 〔A〕带 〔B〕链 〔C〕齿轮 〔D〕螺旋 244.链传动中,链和轮磨损较严重,用( )方法修理。 (A)修轮 (B)修链 (C)链、轮全修 (D)更换链、轮 245.链传动力的损坏形式有链被拉长、链和链轮磨损、( )。 (A)脱链 (B)链断裂 (C)轴颈弯曲 (D)链和链轮配合松动 246.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因素包括( )、清度等级、齿轮副的侧隙、齿轮副的接触斑点。 (A)运动精度 (B)接触精度 (C)齿轮加工精度 (D)工作平稳性 247.使用电钻时应穿( )。 (A)布鞋 (B)胶鞋 (C)皮鞋 (D)凉鞋 248.转速( )的大齿轮装在轴上后应作平衡检查,以免工作时产生过在振动。 (A)高 (B)低 (C)1500r/min D1440r/min 249.转速高的大齿轮装在轴上后应作平衡检查,以免工作时产生过大( )。 (A)松动 (B)脱落 (C)振动 (D)加剧磨损 250.轮齿的接触斑点应用( )检查。 (A)涂色法 (B)平衡法 (C)百分表测量 (D)直尺测量 251.一般动力传动齿轮副,不要求很高的动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但要求接触要求,可用( )方法解决。 (A)更换 (B)修理 (C)跑合 (D)金属镀层 252.齿轮传动中,为增加接触面积,改善啮合质量,在保留原齿轮传动副的情况下,采取( )措施。 (A)刮削 (B)研磨 (C)锉削 (D)加载跑合 253.工具摆放要( )。 (A)整齐 (B)堆放 (C)混放 (D)随便 254.齿轮在轴上固定,当要求配合过盈量很大时,应采用液压套合法装配。 (A) 敲击法 (B)压入法 (C)液压套合法 (D)冲击法 255.齿轮在轴上( ),当要求配合过盈很大时,应采用液压套合法装配。 (A)定位 (B)滑动 (C)空套 (D)固定 256.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有( )个。 (A)18 (B)15 (C)12 (D)10 257.普通圆柱( )传动的精度等级有12个。 (A)齿轮 (B)蜗杆 (C)体 (D)零件 258.蜗杆与蜗轮的轴心线相互间有( )关系。 (A)平行 (B)重合 (C)倾斜 (D)垂直 259蜗杆的( )应在蜗轮轮齿的对称中心平面内。 (A)中心线 (B)轴心线 (C)螺旋线 (D)垂心线 260.蜗杆传动齿轮侧间隙的检查,对于要求较高的用( )测量。 (A)塞尺 (B)百分表 (C)压铅 (D)游标卡尺 261.钳工车间设备较少时,工件摆放要( ) (A)堆放 (B)大压小 (C)重压轻 (D)放在工件架上 262.把蜗轮驺装入箱体内,涡杆位置已由箱体决定,要使涡杆位于涡轮轮齿对称中心面内,只能通过硬( )来调整。 (A)改变箱体孔中心位置 (B)改变涡轮调整玷片厚度 (C)报废 (D)改变把轮邹车细加偏心套改中心位置 263.涡杆传动机构的装,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应( )。 (A)先装涡杆 (B)先装涡轮,后装涡杆 (C)先装轴承,后装涡杆 (D)先装涡杆,后装轴承 264.( )联轴器的装配,在一定情况下应严格保证两轴的同轴度。 (A)滑块式 (B)凸缘式 (C)万向节 (D)十字沟槽式 265.( )的装配技术要求要联接可靠,受力均匀,不允许有自动松脱现象。 (A)牙嵌式离合器 (B)磨损离合器 (C)凸缘式联轴器 (D)十字沟槽式联轴器 266.凸缘式联轴器装配时,首先应在轴上装( )。 (A)平键 (B)联轴器 (C)齿轮箱 (D)电动机 267.如果两轴不平行,通常采用( )联轴器。 (A)滑块式 (B)凸缘式 (C)万向节 (D)十字沟槽式 268.联轴器只有在机器停车时,用折卸的方法才能使两轴( ) (A)脱离传动关系 (B)改变速度 (C)改变运动方向 (D)改变两轴相互位置 269.联轴器只有在( )时,用折卸的方法才能使两轴脱离传动关系。 (A)机器运转 (B)机器停车 (C)机器反转 (D)机器正常 270.( )联轴器在工作时,允许两轴线有少量径向偏移和歪斜。 (A)凸缘式 (B)万向节 (C)滑块式 (D)十字沟槽式 271.钻床( )应停车。 (A)变速过程 (B)变速后 (C)变速前 (D)装夹钻头 272.离合器装配的主要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传递足够的( )。 (A)力矩 (B)弯矩 (C)扭矩 (D)力偶力 273.对( )的要求是分合灵敏、工作平稳和传递足够的扭矩。 (A)联轴器 (B)蜗轮、蜗杆 (C)螺旋机构 (D)离合器 274.用涂色法检查( )两圆锥面的接触情况时,色斑分布情况应在整个圆锥表面上。 (A)离合器 (B)联轴器 (C)圆锥齿轮 (D)都不是 275.圆锥式摩擦离合器装配要点之一就是在( )要有足够的压力,把两锥体压紧。 (A)断开时 (B)结合时 (C)装配时 (D)工作时 276.离合器是一种使( )轴接合或分开的传动装置。 (A)主 (B)主、从动 (C)从动 (D)连接 277.离合器是一种使主、从动轴接合或分开的( )。 (A)联接装置 (B)安全装置 (C)定位装置 (D)传动装置 278.钻床变速前应( )。 (A)停车 (B)取下钻头 (C)取下工件 (D)断电 279.向心滑动轴承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剖分析和( )。 (A)可拆式 (B)不可拆式 (C)叠加式 (D)内柱外锥式 280.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是用( )装配的。 (A)热胀法 (B)冷配法 (C)压入法 (D)爆炸法 281.整体式向心滑动轴承装配时对轴套的检验除了测定圆度误差及尺寸外,还要检验轴套孔中心线对轴套端面的( )。 (A)位置度 (B)垂直度 (C)对称度 (D)倾斜度 282.部分式轴瓦安装在轴承中无论在圆周方向或轴向都不允许有( ) (A)间隙 (B)位移 (C)定位 (D)接触 283. 部分式滑动轴承装配时为达到配合紧密,保证有合适的过盈量,簿壁轴瓦的部分面应比轴承座的部分面略( ) (A)低一些 (B)高一些 (C)来齐 (D)错开些 284.剖分式滑动轴承的轴承合金损坏后,可采用( )的办法,并经机械加工修复。 (A)重新浇注 (B)更新 (C)去除损坏处 (D)补偿损坏处 285.大型青铜轴套内孔磨损后应( )修理。 (A)补铸 (B)焊补 (C)镶套 (D)在圆周上切去一部分,孔合拢后铜焊补 286.滑动轴承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 (A)摩擦小 (B)效率高 (C)工作可靠 (D)装折方便 287.滑动轴承因可产生( )故具有吸振能力。 (A)润滑油膜 (B)弹性变形 (C) 径向跳动 (D)轴向窜动 288.装配滑动轴承时要根据轴套与座孔配合( )的大小,却地板感适宜的压入方法 (A)间隙量 (B)过盈量 (C)公差 (D)公差带 289.采用适当的压入方法装配滑动轴承时,必须防止( ) (A)垂直 (B)平行 (C)倾斜 (D)弯曲 290.液体静压轴承是靠液体的( )平衡外载荷的。 (A)流速 (B)静压 (C)动压 (D)重量 291.液体静压轴承可以在( )的条件下获得液体摩擦润滑。 (A)环境恶劣 (B)很高温度 (C)转速级低 (D转速级高 292.轴承合金具有良好的( ) (A)减摩性 (B)耐摩性 (C)减摩性和耐摩性 (D)高强度 293.常用的轴瓦材料是( ) (A)轴承钢 (B)巴氏合金 (C)铝合金 (D)铜合金 294.典型的滚动轴承由内圈、外圈、( )、保持架四个基本元件组成。 (A)滚动体 (B)球体 (C)圆柱体 (D)圆锥体 295.主要承受径向载荷的滚动轴承叫( ) (A)向心轴承 (B)推力轴承 (C)向心、推力轴承 (D)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296.滚动轴承型号在( )中表示 (A)前段 (B)中段 (C)后段 (D)前中后三段 297.当滚动轴承代号最右两位数字为“01”时,它表示内径为( ) (A)17mm (B)15mm (C)12mm (D)10mm 298.采用一端双向固定方式安装轴承,若右端双向轴向固定,则左端承可( )。 (A) 发生轴向窜动 (B)发生径向跳动 (C) 轴向跳动 (D)随轴游动 299.采用两端单向固定方式对轴承作轴向固定时,为避免受热而使轴承夹住,应在一端的轴承外圈与端盖间留( )间隙,以便游动。 (A) 0.10.5mm B 0.11mm C 11.5mm D1.52mm 300.在( )场合,滚动轴承采用毡式密封。 (A)高温、油润滑 (B)高速、脂润滑 (C)低温、油润滑 (D)低速、脂润滑 301.当滚动轴承工作环境清洁、低速、要求脂润滑时,应采用( )密封。 (A)毡圈式 (B)迷宫式 (C)挡圈 (D) 甩圈 302.对于拆卸后还要重复使用的滚动轴承,拆卸时不能损坏轴承的( ) (A)内圈 (B) 外圈 (C)滚动体 (D) 配合表面 303.圆柱孔轴承的拆卸,可以用压力机,也可以用( ) (A)套筒 (B)拉出器 (C)手捶 (D)软金属棒和手捶 304.弹簧装置测量有背靠背安装、( )、同向安装。 (A)面对面安装 (B)双向安装 (C)单向安装 (D)正面安装 305.使用锉刀时,不能( ) (A)推锉 (B) 双手锉 (C)来回锉 (D)单手锉 306.通过改变轴承盖与壳体端面间垫片厚度δ来调整轴承游隙S的方法叫( )法 (A)调整游隙 (B)调整垫片 (C)螺钉调整 (D)调整螺钉 30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在装配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条横内外圈套的轴向位置来获得合适的( ) (A)轴向游隙 (B) 径向游隙 (C)轴向移动 (D) 径向位移 308.相同精度的前后滚动轴承采用定向装配时,其主轴径向跳动量(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309.定向装配的目的是为了抵消一部分相配尺寸的( ) (A)加工误差 (B)装配误差 (C)上偏差 (D)下偏差 310.锯割,回程时应( ) (A)用力 (B)取出 (C)滑过 (D)稍抬起 311.轴组的装配要求是轴和其上零件装配后( ) (A)固定不动 (B)相对转动 (C)运转平稳 (D)提高速度 312.内燃机按( )分类,可分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内燃机、或轮式内燃机等。 (A)基本工作原理 (B)所用燃料 (C)工作循环冲程数 (D)旋转活塞式 313.内燃机按所用燃料分类,可分为( )、汽油机、煤气油和沼气机等。 (A)煤油机 (B)柴油机 (C)往复活塞式 (D)旋转活塞式 314.四缸柴油机,各缸作工的间隙角度为( )。 (A)45度 (B)30度 (C)120度 (D)180度 315.单缸四程柴油机的工作包含有( ) (A)进气冲程 (B) 压缩膨胀冲程 (C)排气冲程 (D)A、B、C全包括 316.柴油机的主要运动件是( ) (A)气缸 (B)喷油器 (C)曲轴 (D)气温器 317.( )是内燃机中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 (A)曲轴连杆机构 (B) 配合机构 (C)机体组件 (D)供给系统 318.按工作过程的需要,定向气缸内喷入一定数量的燃料,并使其良好雾化,与空气形成均匀可燃气体的装置叫( ) (A)供给系统 (B)调节系统 (C)冷却系统 (D) 启动系统 319.将燃游雾化成较细的颗粒,并把它们分布到燃烧室中装置叫( ) (A)喷有泵 (B)喷油器 (C)滤清器 (D)调速器 320.起吊时吊钩要垂直于重心,绳于地面夹角一般不超过( ) (A)30度 (B)40度 (C)45度 (D) 50度 321.配气机构按照内燃机的( ),定时地打开或关闭进气们或排气门,使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体进入其抗或从气缸中排除废气。 (A)活塞往复数次 (B)工作顺序 (C)冲程数 (D)结构 322.当活塞到达( ),缸内废气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排气门迟关一些,可使废气排得干净些。 (A)下死点 (B)上死点 (C)中部 (D)下部 323.当活塞上死点,缸内( )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排气门迟关一些,可使废气排得干净些。 (A)空气 (B) 废气 (C)可燃气体 (D) 二氧化碳 324.汽油机工作时,曲轴每转( )周,各缸均点火1次。 (A)1 (B) 2 (C)4 (D)8 325.点火提前完成角呈过大状态时,气体膨胀压力将( )活塞向上无能无力 ,使汽油机有效功率减小。 (A)推动 (B)强迫 (C)阻碍 (D)抑制 326.设备修理,拆卸时一般应( )。 (A)先内后外 (B)先上后下 (C)先内部、上部 (D)先内、下 327.拆卸时的基本原则是拆卸顺序与( )相反。 (A)装配顺序 (B)安装顺序 (C)组装顺序 (D)调节顺序 328.拆卸精度较高的零件,采用( )。 (A)击拆法 (B)拉拔法 (C)破坏法 (D)温差法 329.对于形状( )的静止配合件拆卸可用拉拔法。 (A)复杂 (C)不规则 (B)规则 (D)简单 330.相互运动的表层金属逐渐形成微粒剥落而造成的磨损叫( )。 (A)疲劳磨损 (B) 砂粒磨损 (C)摩擦磨损 (D)消耗磨损 331.被腐蚀的金属表面当受到机械磨损 作用时,将( )磨损 。 (A)加剧 (B)减少 (C)停止 (D)产生 332.叶片泵转子的叶片 内往复运动,磨损较快且叶片也经磨损 后,间隙( )。 (A)增大 (B)减小 (C)不定 (D) 大小不定 333.消除铸铁导轨的内应力所造成的变形,需在加工前进行( )处理。 A回火 B淬火 (C)时效 (D)表面 热 334.传动精度敲、工作平稳、无噪音、易于自锁、能传递较大的扭矩,这是( )的特点。 (A)螺旋传动机构 B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C齿轮传动机构 D 带传动机构 335.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只有一个螺母时,可使螺母和丝杠始终保持( )。 (A)双向接触 (B)单向接触 (C)单向或双向接触 (D)三向接触 337.轴向间隙直接影响丝杠螺母副的( )。 (A)运动精度 (B)平稳性 (C)传动精度 (D)传递扭矩 338.用( )校正丝杠螺母副同轴度时,为消除检验棒在各支承孔中的安装误差,可将检验棒转过后再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 (A)百分表180度 (B)卷尺 (C)卡规 (D)检验棒 339.用检验棒校正( )螺母副同轴度时,为消除检验棒在各支承孔中的安装误差,可将检验棒转过后再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 (A)光丝180度 (B)主轴 (C)丝杠 (D)从动轴 340.操作钻床时不能戴( )。 (A)帽子 (B)手套 (C)眼镜 (D)口罩 341. 起重机在起吊较重物件时,应先将重物吊里地面( ),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工作。 (A) 10cm左右(B)1cm左右(C)5cm左右(D)50cm左右 342. 钻床开动后,操作中允许( ) (A) 用棉纱擦钻头(B)测量工作(C)手触钻头(D)钻孔 343. 手点钻装卸钻头时,按操作规程必须用( ) (A)钥匙(B)榔头C)铁棍(D)管钳 344. 电线穿过门窗及其他可燃材料时应家( ) (A)塑料管(B)磁管(C)油毡(D)纸筒 345. ( )仓库应设避雷设备。 (A) 危险品(B)任何(C)贵重物品(D)劳保 346. 千斤顶在( )必须检查蜗杆、螺母的磨损情况,磨损超过25就不能使用。 (A) 使用前(B)使用后(C)入库前(D)入库后 347. 对于液体火灾使用泡沫灭火机应讲泡沫喷到燃烧区( ) (A) 下面 (B) 周围 (C)附近 (D)上空 178.C 179.D 180.A 181.A 182.A 183.B 184.A 185.D 186.A 187.D 188.A 189.C 190.A 191.C 192.C 193.A 194.A 195.C 196.A 197.A 198.D 199.C 200.B 201.B 202.D 203.D 204.A 205.C 206.D 207.B 208.A 209.C 210.C 211.A 212.D 213.B 214.B 215.C 216.B 217.C 218.A 2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