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2128-2012 超白浮法玻璃.docx
ICS 81.040 Q33 备案号38966 201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业 标 准 JC/T 21282012 超白浮法玻璃 Ultra-clear float glass 2012-12-28发布 2013-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联 JC/T 2128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检 验认证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武、王玉兰、刘焕章、黄建斌、李勇、曹廷发、李宗业、郝向国、韩松、 戚淑梅。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C/T 21282012 超白浮法玻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白浮法玻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家电、灯饰、交通、家具、太阳能等方面使用的超白浮法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47 钠钙硅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 2680 建筑玻璃 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射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 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1614 平板玻璃 GB/T 15764 平板玻璃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764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白浮法玻璃 ultra-clear float glass 采用浮法工艺生产的,成分中 Fe₂O₃ 含量不大于0.015,具有高可见光透射比的平板玻璃。 3.2 虹彩 bloom 浮法玻璃经过热弯或钢化后,玻璃下表面成形时与锡液接触的表面呈现光干涉色。 4 分类 4.1 按外观质量分为合格品、 一等品和优等品。 4.2 按 公 称 厚 度 分 为 2 mm 、3mm 、4mm 、5mm 、6mm 、8mm 、10mm 、12mm 、15mm 、19mm 、22mm 和 25 mm。 5 要求 5.1 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偏差、厚薄差和弯曲度 按 GB 11614 中的规定。 1 JC/T 21282012 5.2 外观质量 5.2.1 合格品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合格品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点状缺陷“ 尺寸L 允许个数限度 0.5mm≤L≤1.0mm 2S 1.0mmL≤2.0mm 1S 2.0mm3.0 mm 0 点状缺陷密集度 尺寸≥0.5mm的点状缺陷最小间距不小于300 mm; 直径100 mm圆内尺寸≥0.3mm的点状缺陷不超过3个。 线道 不允许 裂纹 不允许 划伤 允许范围 允许条数限度 宽≤0.5mm,长≤60 mm 3S 光学变形 公称厚度 入射角 2mm ≥40 3mm ≥45 ≥4 mm ≥50 断面缺陷 公称厚度不超过8mm时,不超过玻璃板的厚度;8mm以上时,不超过8 。 注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数值,按GB/T 8170修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点状缺陷的允许个数限度及 划伤的允许条数限度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光畸变点视为0.5mm~1.0mm的点状缺陷。 5.2.2 一等品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一等品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点状缺陷 尺寸L 允许个数限度 0.3mm≤L≤0.5mm 2S 0.5mmL≤1.0mm 0.5S 1.0 mm1.5 mm 0 点状缺陷密集度 尺寸≥0.3 mm的点状缺陷最小间距不小于300 mm; 直径100 mm圆内尺寸≥0.2mm的点状缺陷不超过3个。 线道 不允许 2 JC/T 21282012 表2续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裂纹 不允许 划伤 允许范围 允许条数限度 宽≤0.2mm,长≤40 mm 2S 光学变形 公称厚度 入射角 2 mm ≥50 3mm ≥55 4 mm~12 nm ≥60 ≥15mm ≥55 断面缺陷 公称厚度不超过8mm时,不超过玻璃板的厚度;8mm以上时,不超过8mm。 注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数值,按GB/T8170修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点状缺陷的允许个数限度及 划伤的允许条数限度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点状缺陷中不允许有光畸变点。 5.2.3 优等品外观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优等品外观质量 缺陷种类 质量要求 点状缺陷 尺寸L 允许个数限度 0.3 mm≤L≤0.5mm 1S 0.5mm1.0 mm 0 点状缺陷密集度 尺寸≥0.3mm的点状缺陷最小间距不小于300 mm; 直径100 mm圆内尺寸≥0.1 mm的点状缺陷不超过3个。 线道 不允许 裂纹 不允许 划伤 允许范围 允许条数限度 宽≤0.1nm,长≤50 mm 0.5S 光学变形 公称厚度 入射角 2mm ≥50 3mm ≥55 4mm~12mm ≥60 ≥15mm ≥55 断面缺陷 公称厚度不超过8mm时,不超过玻璃板的厚度;8mm以上时,不超过8mm。 注S是以平方米为单位的玻璃板面积数值,按GB/T8170修约,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点状缺陷的允许个数限度及 划伤的允许条数限度为各系数与S相乘所得的数值,按GB/T 8170修约至整数。 点状缺陷中不允许有光畸变点。 3 JC/T 21282012 5.3 虹彩 一等品和优等品应无虹彩。 5.4 Fe₂O₃ 含量 玻璃成分中 Fe₂O₃含量应不大于0.015。 5.5 可见光透射比 换算成5mm 标准厚度应大于91。 5.6 太阳能总透射比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太阳能总透射比 公称厚度 mm 太阳能总透射比 2,3,4 ≥90 5,6 ≥89 8,10 ≥88 12 ≥87 15 ≥86 19 ≥84 22 ≥83 25 ≥82 5.7 其他 对超白浮法玻璃有特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 检验方法 6.1 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偏差、厚薄差、弯曲度和外观质量检验 按 GB 1161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6.2 虹彩试验 6.2.1 试验设备 热处理炉带温度控制系统和退火降温箱、虹彩检验观察箱。 6.2.2 试验条件 a 海拔不超过1000m; b 环境温度在5℃40℃范围内。 4 JC/T 21282012 6.2.3 样品 从玻璃拉引方向的两边各取一片100mm100 mm的超白浮法玻璃试样。 6.2.4 试验步骤 a 用千分尺测量出试样厚度,按附录A确定热处理时间; b 在热处理炉的温度达到730℃且稳定后,将试样下表面朝上,水平放入热处理炉; c 达到热处理时间时将试样取出,放入退火降温箱冷却; d 将冷却后的试样放入虹彩检验观察箱如图1观察并记录虹彩情况。 图1 虹彩检验观察箱 6.3 Fe₂O₃含量 玻璃成分中Fe₂O₃ 含量按GB/T 134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6.4 可见光透射比 随机取3片100mm100mm 试样,按GB/T 2680规定的方法测定可见光透射比。按公式1换算成 5mm标准厚度可见光透射比 ................................... 1 式中 T-换算成为5mm 标准厚度可见光透射比,; Te试样实测可见光透射比,; d 试样厚度,测量值准确到0.01mm。 5mm 标准厚度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为91时,不同厚度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对应数值参见附录B。 5 JC/T 21282012 6.5 太阳能总透射比 随机取3片100 mm100 mm 试样,按GB/T 2680 规定的方法测定太阳能总透射比。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的项目包括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偏差、厚薄差、外观质量和弯曲度。 7.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5章规定的全部要求。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 b 冷修后恢复生产; c 原材料和工艺参数有较大变化; d 产品厚度改变; e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f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g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提出要求; h 用户要求进行型式检验。 7.2 抽样 7.2.1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出厂检验抽样方案。 7.2.2 当进行型式试验时,可按表5规定的玻璃批量和样本量抽样。 表5 抽样方案表 单位为片 批量 样本量 接收数 拒收数 2~8 2 0 1 9~15 3 0 1 16~25 5 1 2 26~50 8 1 2 51~90 13 2 3 91~150 20 3 4 151~280 32 5 6 281~500 50 7 8 501~1200 80 10 11 7.3 判定规则 7.3.1 尺寸偏差、对角线差、厚度偏差、厚薄差、外观质量和弯曲度检验, 一片玻璃其检验结果的各 项指标均达到该等级的要求则该片玻璃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一批玻璃中,若不合格片数小于或等于 6 JC/T 21282012 表5中接收数,则该批玻璃上述指标合格;若不合格片数大于或等于表5中拒收数,则该批玻璃上述指 标不合格。 7.3.2 虹彩试验,若2片试样均符合5.3条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合格。 7.3.3 Fe₂O₃量测定,若测定结果符合5.4条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合格。 7.3.4 可见光透射比检验,若3片试样的平均值符合5.5条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合格。 7.3.5 太阳能总透射比检验,若3片试样的平均值符合5.6条的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指标合格。 7.3.6 出厂检验时,上述7.3.1判定合格,则该批产品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型式检验时,上 述7.3.1、7.3.2、7.3.3、7.3.4和7.3.5均判定合格,则该批产品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按GB 11614 中的规定执行。 7 JC/T 21282012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超白浮法玻璃试样厚度与热处理时间关系 玻璃厚度 热处理时间 2.0毫米 2分34秒 2.1毫米 2分39秒 2.2毫米 2分44秒 2.3毫米 2分47秒 2.4毫米 2分51秒 2.5毫米 2分55秒 2.6毫米 2分59秒 2.7毫米 3分04秒 2.8毫米 3分09秒 2.9毫米 3分14秒 3.0毫米 3分24秒 3.1毫米 3分29秒 3.2毫米 3分32秒 3.3毫米 3分38秒 3.4毫米 3分42秒 3.5毫米 3分48秒 3.6毫米 3分52秒 3.7毫米 3分56秒 3.8毫米 4 分 0 1 秒 3.9毫米 4分07秒 4.0毫米 4分11秒 4.1毫米 4分18秒 4.2毫米 4分23秒 4.3毫米 4分28秒 4.4毫米 4分32秒 4.5毫米 4分35秒 4.6毫米 4分40秒 4.7毫米 4分44秒 4.8毫米 4分49秒 4.9毫米 4分56秒 5.0毫米 4分58秒 5.1毫米 5分03秒 5.2毫米 5分07秒 5.3毫米 5分12秒 5.4毫米 5分17秒 5.5毫米 5分21秒 5.6毫米 5分26秒 5.7毫米 5分30秒 5.8毫米 5分35秒 5.9毫米 5分39秒 6.0毫米 5分44秒 6.1毫米 5分50秒 6.2毫米 5分54秒 6.3毫米 5分59秒 6.4毫米 6分03秒 6.5毫米 6分08秒 6.6毫米 6分13秒 6.7毫米 6分17秒 玻璃厚度 热处理时间 6.8毫米 6分23秒 6.9毫米 6分27秒 7.0毫米 6分32秒 7.1毫米 6分36秒 7.2毫米 6分42秒 7.3毫米 6分46秒 7.4毫米 6分50秒 7.5毫米 6分55秒 7.6毫米 7分00秒 7.7毫米 7分05秒 7.8毫米 7分09秒 7.9毫米 7分15秒 8.0毫米 7分19秒 8.1毫米 7分24秒 8.2毫米 7分28秒 8.3毫米 7分34秒 8.4毫米 7分39秒 8.5毫米 7分43秒 8.6毫米 7分48秒 8.7毫米 7分53秒 8.8毫米 7分58秒 8.9毫米 8分03秒 9.0毫米 8分06秒 9.1毫米 8分11秒 9.2毫米 8分15秒 9.3毫米 8分20秒 9.4毫米 8分25秒 9.5毫米 8分29秒 9.6毫米 8分34秒 9.7毫米 8分39秒 9.8毫米 8分44秒 9.9毫米 8 分 4 9 秒 10.0毫米 8分54秒 10.1毫米 8分58秒 10.2毫米 9分03秒 10.3毫米 9分08秒 10.4毫米 9分13秒 10.5毫米 9分18秒 10.6毫米 9分23秒 10.7毫米 9分28秒 10.8毫米 9分33秒 10.9毫米 9分38秒 11.0毫米 9分43秒 11.1毫米 9分48秒 11.2毫米 9 分 5 3 秒 11.3毫米 9分58秒 11.4毫米 10分01秒 11.5毫米 10分06秒 玻璃厚度 热处理时间 16.4毫米 13分59秒 16.5毫米 14分04秒 16.6毫米 14分09秒 16.7毫米 14分14秒 16.8毫米 14分19秒 16.9毫米 14分24秒 17.0毫米 14分29秒 17.1毫米 14分34秒 17.2毫米 14分40秒 17.3毫米 14分45秒 17.4毫米 14分50秒 17.5毫米 14分55秒 17.6毫米 15分00秒 17.7毫米 15分05秒 17.8毫米 15分10秒 17.9毫米 15分15秒 18.0毫米 15分20秒 18.1毫米 15分25秒 18.2毫米 15分30秒 18.3毫米 15分35秒 18.4毫米 15分40秒 18.5毫米 15分45秒 18.6毫米 15分52秒 18.7毫米 15分58秒 18.8毫米 16分04秒 18.9毫米 16分10秒 19.0毫米 16分16秒 19.1毫米 16分24秒 19.2毫米 16分31秒 19.3毫米 16分39秒 19.4毫米 16分46秒 19.5毫米 16分54秒 19.6毫米 17分01秒 19.7毫米 17分09秒 19.8毫米 17分16秒 19.9毫米 17分24秒 20.0毫米 17分31秒 20.1亳米 17分39秒 20.2毫米 17分46秒 20.3毫米 17分54秒 20.4毫米 18分01秒 20.5毫米 18分09秒 20.6毫米 18分16秒 20.7毫米 18分24秒 20.8毫米 18分31秒 20.9毫米 18分39秒 表A.1超白浮法玻璃试样厚度与热处理时间关系 玻璃厚度 热处理时间 11.6毫米 10分10秒 11.7毫米 10分15秒 11.8毫米 10分21秒 11.9毫米 10分25秒 12.0毫米 10分29秒 12.1毫米 10分34秒 12.2毫米 10分39秒 12.3毫米 10分44秒 12.4毫米 10分48秒 12.5毫米 10分51秒 12.6毫米 10分56秒 12.7毫米 11分01秒 12.8毫米 11分06秒 12.9毫米 11分11秒 13.0毫米 11分16秒 13.1毫米 11分20秒 13.2毫米 11分25秒 13.3毫米 11分30秒 13.4毫米 11分35秒 13.5毫米 11分39秒 13.6毫米 11分44秒 13.7毫米 11分49秒 13.8毫米 11分54秒 13.9毫米 11分59秒 14.0毫米 12分03秒 14.1毫米 12分06秒 14.2毫米 12分11秒 14.3毫米 12分16秒 14.4毫米 12分21秒 14.5毫米 12分26秒 14.6毫米 12分31秒 14.7毫米 12分36秒 14.8毫米 12分41秒 14.9毫米 12分46秒 15.0毫米 12分51秒 15.1毫米 12分57秒 15.2毫米 13分01秒 15.3毫米 13分06秒 15.4毫米 13分11秒 15.5毫米 13分16秒 15.6毫米 13分21秒 15.7毫米 13分25秒 15.8毫米 13分29秒 15.9毫米 13分34秒 16.0毫米 13分39秒 16.1毫米 13分44秒 16.2毫米 13分49秒 16.3毫米 13分54秒 8 JC/T 212820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不同厚度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对应数值 厚度 nm 可见光透射比 9.70 90.07 9.85 90.40 10.00 90.01 10.15 89.98 10.30 89.95 11.70 89.68 11.85 89.65 12.00 89.62 12.15 89.59 12.30 89.56 14.50 89.13 14.75 89.08 15.00 89.03 15.25 88.98 15.50 88.94 18.30 88.39 18.65 88.32 19.00 88.26 19.35 88.19 19.70 88.12 21.00 87.87 21.50 87.78 22.00 87.68 22.50 87.58 23.00 87.49 23.50 87.39 24.00 87.30 24.50 87.20 25.00 87.11 25.50 87.01 表 B.1 5mm 标准厚度玻璃可见光透射比为91时,不同厚度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对应数值 厚度 mnI 可见光透射比 1.80 91.64 1.90 91.62 2.00 91.60 2.10 91.58 2.20 91.56 2.80 91.44 2.90 91.42 3.00 91.40 3.10 91.38 3.20 91.36 3.80 91.24 3.90 91.22 4.00 91.20 4.10 91.18 4.20 91.16 4.80 91.04 4.90 91.02 5.00 91.00 5.10 90.98 5.20 90.96 5.80 90.84 5.90 90.82 6.00 90.80 6.10 90.78 6.20 90.76 7.70 90.46 7.85 90.43 8.00 90.41 8.15 90.38 8.30 90.3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