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形成轨迹.pdf
收稿日期2 0 1 4- 0 3- 1 0 作者简介李玲,女,史学博士,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李俊,女,山东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试论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形成轨迹 李 玲1,李 俊2 [ 1 山东建筑大学,济南 2 5 0 1 0 0 ;2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济南 2 5 0 0 3 1 ]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建筑;和谐理念;生态建筑 摘 要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在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从朴素自然的建筑实用意识到尊 卑有序的建筑伦理观念至融汇升华的建筑理想理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沿着中国古建筑和谐 理念形成的轨迹,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阶段、人与人和谐 关系阶段及人自身和谐关系阶段,探讨了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内在联系,试图解析中国古建筑的 深刻文化内涵,及对中国现代建筑生态化的启发和借鉴。 中图分类号J 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1- 7 5 1 1( 2 0 1 4 )0 4- 0 1 0 6- 0 5 易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以营建 “ 安土敦仁”的和谐社会为终极目标,造 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与和天下 的和谐精神。 “ 天人合一是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方 式,由此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和主色调。其 中涵盖着三层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 关系、人自身 ( 心与身)的关系。 ” [ 1 ] ( P 1 4 )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 中经过千百年的探讨实践并经历无数次的检验 而逐步地形成的。 “ 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主脉, 在对人和宇宙、环境等领域有别于西方的社会 意识,形成中国古代天、地、人有机联系统一 整体 的 东 方 道、儒、释 的 建 筑 文 化 生 态 系 统。 ” [ 2 ] ( P 1 6 )早在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原始儒学和 原始道家之前,中华先民就已经表现出了很高 的精神智慧,创立了关于宇宙和世界万物的三 种思维模式,即远古时代的阴阳说、五行说、 八卦说。到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五行说、 八卦说开始走向相互渗透和有机融合,出现思 维共生现象,即所谓 “ 阴阳五行” 、 “ 阴阳八 卦”之说。阴阳五行思想、阴阳八卦思想由于 其直观性和整体性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 展过程中影响极为广泛、深远。至西汉末年, 随着佛教的传入,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 融合中,逐渐产生了一种伦理型、乐感型、超 越宗教的现世主义文化,进而促进了中国传统 文化四大思想资源的发展,展示了以儒家文化 为本,儒道互补,儒道佛合一的逻辑结构和发 展图景。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结构模式势必影 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民 族心理和审美趣味,从而铸塑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本精神 “ 和谐” 。 在现代建筑受到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 资源浪费、地质灾害等多方面困扰之时,汲取 中国古建筑的合理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古为今用,结合当代高科技的技术手段,用生 态和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古代建筑在处理人 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资源之关系的巧妙之处, 特别是渗透在其中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和蕴含 在其中的人文意识及和谐理念,进而促进、完 善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支持并形成健康、科 学的现代建筑文化理念及实践。 我们不妨沿着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 历史脉络探寻其演变、发展的轨迹。从总体发 601 历史学 展趋势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人与自然 的关系阶段,人与人的和谐关系阶段,人自身 的和谐关系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并不是 前一阶段结束,后一阶段才出现,而是在融汇 中递进,递进中融汇,并且每一种关系都是不 断发展的,最后,三种关系共同存在并相互联 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上栋下宇,以蔽风雨,盖取诸大壮。 ” [ 3 ] ( P 2 2 9 )史学 界、建筑学界长久以来把这段话看作是中国最 早的有关建筑概念的基本 “ 理论” 。中国古建筑 的发展,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入地较深的袋穴和 坑式穴居的原始居住,到半坡遗址中出现的入 地较浅而墙壁与地面用夹草泥烤成的半穴居, 后来发展成一种地面上的、能够构成较大空间 的、室内具有木柱而墙壁和屋顶用较小木料及 夹草泥做成的简单房屋;至汉代,发展成汉族 特有的木架建筑,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发展 的第一个高峰。 在这个阶段中,人们的营建意识尚处在一种 原始的自然混沌状态,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能力非 常低下。不像西方社会那样认为神权凌驾于一 切,或凸显人本精神,认为人可以改变世界。而 是人们面对洪水等种种自然灾害、在艰苦环境中 求生存等多种因素,催生了 “ 神人相合”的观 念“八 音 克 谐, 无 相 夺 伦, 神 人 以 和。 ” [ 4 ] ( P 1 6 ) 孕育着求和谐一致的思维倾向。 由于大自然具有超强的力量,在古人心目中它与 神同位,因此古人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自觉异常 渺小,只有归依自然,接受大自然的恩赐,从主 观上主动地亲和自然,和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 围,这样才能生存。这种关系可以从古人的生存 行为中看出人建房、种田、养畜、捕鱼、种 菜,以此维系生存;反过来,人的排泄物和建房 等其他废弃物,则可以肥田、育树、喂鱼等,由 此整个系统良性循环,环境未有污染,开发未有 过度;穴居、半穴居、树上筑巢、地上木构架等 所用材料,均取之于自然,生产力水平低,决定 了材料的加工过程也非常简单,不会破坏生态环 境。整个建筑环境可谓 “ 虽有人作,宛自天成” , 因地制宜、因山就势、相地构屋、因势利导、就 地取材,与自然浑然一体,形成自然与人相和谐 的氛围。可以说,远古时代的 “ 阴阳说” 、 “ 五 行说” 、 “ 八卦说”等便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 理论的萌芽,从 “ 伏羲画卦”到 “ 文王演易” 再到 “ 孔子读易” ,以至西汉末年 周易成 型,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逐渐发展成熟,乃 至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表现 风水学,成了中 国建筑学与朴素环境学的一种传统 “ 国粹” ,它 作为 “ 文化沉淀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形态本身就 是一种社会存在,深刻地影响甚至决定了古代建 筑设计及规划布局。 ” [ 5 ] ( P 2 1 2 - 2 2 3 ) 二、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远古时期 “ 人类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不能违 背天地大法,都必须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行 事。 ” [ 6 ] ( P 8 3 )遵循天道,即从主观上追求人与自然 的和谐,客观上通过事神,祈求鬼神的赐福和 保佑,从而产生了 “ 礼” 。 说文解字中有 “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殷商时期的甲 骨文已出现了 “ 礼” ,作梦、姜、琴等形,象 征豆盘盛玉祭祀祖先、上帝,以示敬意。王国 维在 观堂集林释礼一书中认为 “ 盛玉 以奉神人之器谓之曲,若襎。推之而奉神人之 酒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 ( 即 “ 礼” ) 。 ”郭沫若先生亦认为, “ 礼”起源 于祭神,“ 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为对人, 更其 后 扩 展 为 吉、凶、军、宾、嘉 各 种 仪 制。 ” [ 7 ] ( P 2 1 )可见,“ 礼”与神权,族权联系密切。 后来经演变、衍化, “ 礼”逐渐成为整个中国 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至西周时嬗变为一种社 会化的秩序,制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 成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地位,维护社会稳定, 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关系,从而达到社会和 谐的一种工具。“ 和谐思维模式实质上是以自然 界的理想和谐证明人类社会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其内在逻辑是自然界的天上地下、天尊地卑的 层次结构,人类社会相应的也应该是君臣上下、 尊贵贱卑的差别结构。这不仅是理想状态,而 且是天经地义的。由此人们只能对封建社会等 701 历史学试论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形成轨迹 级制度顶礼膜拜,而不能产生丝毫怀疑。 ” [ 1 ] ( P 2 1 ) 当然,这种 “ 人与人和谐”的哲学思想,在存 在着剥削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社会中只是一种主 观的空想,是诸子百家文化争鸣的最高理想。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几乎都分别从不同的层 面表达了对和谐的追求。孔子的 “ 和而不同”被 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道家崇尚混沌,主 张返璞归真,厌恶自然的破坏和人性的扭曲等; 庄子的最高理想是 “ 太和万物” ,最终目标是世 界达到最完美的和谐; 易经的 “ 天” 、 “ 地” 、 “ 人”等 “ 三才”强调 “ 人和” 。这些理论,把 原始的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升到 “ 人与 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丰富了和谐思想,推动了 中国古代和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些发展又 直接影响到了统治者,进而体现在作为物质形态 和文化现象的建筑上。 “ 中国古代重大的建筑工 程基本上都是官方的建设项目,历代的皇朝都有 其建筑的政策,各个时代的建筑都是在官方政策 控制下的产物。 ” [ 8 ] ( P 3 8 )建筑理所当然地成为维护 社会秩序的有效工具之一。 实际上,不同的人,不同的朝代对和谐的 理解也是不同的,尤其是统治者,总是想把某 一种理念或理论纳入自己的伦理范围而为己作 用。相对于孔子、孟子、道家的和谐理念,封 建社会的统治者也有自己的理解。封建社会等 级森严,尊卑不同,这首先就有悖于孔孟等人 的和谐理念,于是统治者在建筑上融入了有利 于自己的诠释,那就是 “ 中为至尊” 、“ 尊卑有 序”等一系列建筑形制的出现。这里的 “ 和 谐” ,更多的是体现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安居自 己的地位、身份、等级等,即统治者心安理得 的高踞被统治者之上,被统治者心甘情愿地匍 匐于统治者之下,相安无事,以致后来扩展到 各个阶层,乃至家庭内部的关系,成为 “ 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这种等级秩序, 正如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 。 [ 9 ] ( P 8 2 )这种思路启发后世儒 者,创造出一整套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理论, 是为封建社会的人与人的和谐之道。经演变衍 化,逐渐渗透到整个封建社会的古建筑理念和 实践中的方方面面第一,表现在建筑类型上, 形成一系列礼制性建筑,而且这些礼制性之间 的地位,远远高于实用性建筑,如宗庙、坛、 陵墓等;第二,主张君权神授,故建有都城、 宫殿,体现君权至高无上;第三、 “ 尚中”情 怀,主张 “ 中为至尊” 、 “ 中正有序” ,故建筑 布局方整对称、昭穆有序,从而形成都城、宫 城等建筑群体严格的中轴对称;第四、主张尊 卑有序,上下有别,故建筑的开间、形制、色 彩、脊饰等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在先秦典籍中,通过规定建筑各种级别来 体现人和人之间等级关系的例子俯拾皆是。 礼 记中有 “ 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 五尺,士三尺。 ” [ 1 0 ] ( P 1 0 8 ) 规定了建筑基座高 度的等级性; 礼记王制中有 “ 天子七 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 寝” 人的等级不但决定了宗庙的数量,也 限定了宗庙的排列方式; 春秋梁传注疏 中有 “ 礼天 子、诸 侯 黝 垩,大 夫 仓,士 。 ” [ 1 1 ] ( P 8 8 ) 对建筑色彩的使用做了等级规 定。这种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建筑和谐理念, 到了中国古建筑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隋唐时 期,有了更加详细的官方规定,如 唐六典 中有“ 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以 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 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 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两架,仍通作 乌头大门勋官各依本品六品,七品以下堂 舍,不得过三间五架,门屋不得过一间两架; 非常参官不得造轴心舍及施悬鱼,对凤,瓦兽, 通袱,乳梁装饰士庶公私宅第皆不得造楼 阁临视人家。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 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发展,这种等级森严的 建筑 “ 和谐”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很大程度 上成为人们下意识去遵守的法则,成为实现不 同阶层、不同等级之间人与人和谐的精神工具。 三、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如果说儒教、道教的和谐理念后来被封建宗 法观念所扭曲,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谐的工 具,帮助统治者实现了以 “ 礼”为核心的道德伦 理观念,并达到了封建礼仪制度下的人与人之间 801 云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第十三卷第四期 历史学 关系的和谐要求;那么,佛教的传入,则从更深 层次上实现了人自身即心与身的和谐诉求。 人自身的和谐,即人的身心平衡,灵与肉 的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国传统文化中 的和谐理念在不同的宗教、流派中有不同的侧 重点。道教隐居高山大川,潜心修炼,远离世 俗,取山水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修人身心 之宁静,在人与自然的相处中,求得清静无为, 侧重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主张积极入 世,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了实 现这一理想,儒家建立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伦 理、道德、礼乐等典章制度,他们热心于把自 己的治国理念以及和谐理想,运用于实践,孔 子曰 “ 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乎 ”可见,他们治理国家、和谐民众的参与感 是何等强烈。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他们的表现 形式不同,意识指向不同,但求安宁、求和谐 的根本理念是相通的。归纳起来,大致可以这 样认为,道教文化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 系中,融入自己的观念和理想,儒家则从人和 人的和谐关系中凸显自己的观念和理想,两者 更多的是把他们的理念有形地表现出来,这种 表现,自然就体现在建筑文化中、建筑物化中, 而外在的和谐,更依赖于内在的和谐,那么佛 教文化的传入,特别是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 道家文化从相悖到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更为 深刻的内在的和谐,那就是人自身的和谐。 公元前 6世纪至公元前 5世纪,北印度释 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其基本教义是 “ 四谛” ,又作四圣谛,即 ( 1 ) 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 ( 2 ) 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召之意。集 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 ( 3 )灭谛指痛苦的 寂灭。( 4 )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佛教认 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 海,到达涅寂灭的境界。其构建的观念世界 是把此岸、彼岸割裂开来,以苦空为主旨,对 此岸的文化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 人间与佛 国、此岸与彼岸、人性与佛性未可 “ 同一” 。 佛教大约公元前 3世纪后传入我国,流行 于东晋南北朝,大盛于隋唐。作为一种源于异 邦文化背景的意识形态系统,佛教在流传过程 中,受到了中华本土文化的顽强排拒,而佛教 以灵活的调适性,不断地改变自身的面貌,逐 渐地适应了新的文化生态系统。经过几个世纪 的调整、适应,进入隋唐,佛教融通了印度佛 教与中国儒道思想,逐步形成了儒、道、佛三 教并立的局势。到了唐代,佛教一度被高度重 视,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宗教文化。 佛教受到推崇的原因在于一是佛教传入 中国之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义,有效地克 服了 “ 水土不服”的问题;二是和本土的儒 教、道教三教合流,衍生出了新的和谐理念 心与身即理想与现实的和谐,迎合了当时 人们的心理意识。其中国化的体现在于“ 深受 中国 ‘ 天人合一’传统哲学及其文化思想的影 响,以佛、佛国、佛性为 ‘ 天’ ,以信徒、社 会人生、人性为 ‘ 人’ ,佛与信徒、佛国与现 实、佛性与人性等渐趋合一。 ” [ 1 2 ] ( P 8 0 ) 这一 切,在统一的建筑形态中得到了形象化的表述。 印度佛教建筑的原型堵坡是佛教高僧的 埋骨建筑,其实是坟墓的形式,但后来随着社 会的发展,不再仅仅是埋葬舍利的地方,而是 成为一种纪念性的建筑。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 播,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中国广泛扩散, 发展出了 “ 塔”这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 形式其质地的转变、功能的拓展、内涵的延伸, 体现了塔的中国化。传入中国的堵坡与中土 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 朝的发展,并与邻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 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 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建筑平面从 早期的正方形逐渐丰富,演变成了六边形、八 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 步,结构日趋合理。其整体意象及周围环境弥漫 着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佛教意蕴, “ 不是孤 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 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 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不是 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 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可以使人产生某 种恐惧感的异常空阔的内部空间,而是平易的非 常接近日常生活的空间组合;不是阴冷的石头, 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 901 历史学试论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形成轨迹 征。在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中,不是去获得某种 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激情,而是提供某种 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 ” [ 1 3 ] ( P 6 7 )中国的佛教建筑 成了出世之佛与入世之儒的共融体,它的现实的 理性精神,使其象征意义越来越趋向于平和、静 谧、安然,使人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心与身、 灵与肉的和谐境界。 历史建筑的设计理念经过时间的洗礼,总能 给人以现实的启迪,同时也留下了其辉煌的印记 尽管历经沧桑依然显得璀璨绚丽。从佛教传 入中国到佛教建筑兴起的6 0 0 多年的时间里,佛教 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互动,无一不体现在具有 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佛教建筑上。“ 应该说自佛教 输入后中国才产生真正的正式的宗教建筑,洛阳 白马寺是见于记载首创的第一座佛寺。 ” [ 8 ] ( P 1 0 6 )隋文 帝统一中国之后,又开始了全国性的佛教复兴活 动。修立佛寺成为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由国家 各级政府机构督办的一项公务。中国佛教被中国 古代哲学家消化和吸收,既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 的观念形态,也使佛教在中国被广泛认可,最终 形成了儒、道、释三足鼎立,三教合流的局面。 至宋代,有人提出 “ 以佛修心、以道养心、以儒 治世”的口号,这种中国文化大一统的基本精神, 又都在建筑形态中得到了形象化的表述,尤其是 佛教建筑由塔变寺后,其选址、布局、形制等诸 方面都体现了佛教意蕴的中国化、世俗化,求得 人自身和谐的一种物化表象。“ 中国佛寺,一方面 是佛的灵境,另一方面是人的礼佛场所。在审美 上,它的基本建筑形制,深受中国传统院落式建 筑模式的影响。佛教有关于 ‘ 无父无君’ , ‘ 沙门 不敬王者’的理论,而中国佛寺的空间布局与秩 序,实际与俗世的秩序及其政治、伦理观念,具 有某些同构因素,佛寺被世俗化了,它是宗教崇 拜与现实审美的二重奏。 ” [ 1 4 ] ( P 3 2 8 - 3 2 9 )风水理念的平 和性、等级礼制的现实性、佛教意蕴的脱俗性在 佛教寺院的布局上三性合一,充分体现了佛性与 人性、此岸与彼岸的同一。 中国古建筑,在和世界上其他民族、其他 地域的建筑既平行发展,又相互交叉中,逐步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千百年的演 变发展过程中完成了致用、目观、比得、畅神 的成熟和升华,在这种升华中,荟萃成具有系 统而又底蕴深厚的建筑文化,如一颗枝繁叶茂 的参天大树,深深地植根于这片广饶而肥沃的 土壤中。在经济高速发展,新城市涌现,老城 区改造的浪潮中,追求眼前功利,漠视传统文 化,非洋不取的浮躁心态使得乱建、重建成风, 严重违背规律,破坏生态平衡,使中国的现代 建筑走向越来越窄的死胡同,既丢掉了中国建 筑的特色,也引发了一系列人为的自然灾害, 从而不得不承受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在全球化 和文化趋同的大势下,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建 筑特色,并使中国古建筑重新获得生长的空间, 焕发蓬勃的活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李宝玉.发展与和谐 [ M ]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 0 0 8 . [ 2 ]于希贤,于涌.中国古代风水的理论与实践 ( 上) [ M] .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 0 0 5 . [ 3 ]袁庭栋.易经 [ M ] .成都巴蜀书社,2 0 0 4 . [ 4 ]贺友龄.尚书今文全本 [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 0 0 8 . [ 5 ] 潘 古 西.中 国 建 筑 史 [ M] .北 京建 筑 工 业 出 版 社,2 0 0 4 . [ 6 ]乌恩溥.周易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 [ M] .长春吉林 文史出版社,1 9 8 5 . [ 7 ]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 [ M] .北京人民出版 社,1 9 8 2 . [ 8 ]李允.华夏意匠 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 [ M]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 0 0 5 . [ 9 ]万丽华,蓝旭.孟子 [ M ] .北京中华书局,2 0 1 0 . [ 1 0 ]戴胜.礼记 ( 卷八)[ Z ] . [ 1 1 ]李学勤.春秋梁传注疏 [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 9 9 9 . [ 1 2 ]白晨曦.天人合一 从哲学到建筑 [ D ] .中国社会科 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 0 0 3 . [ 1 3 ]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 ( 第 1卷) [ M] .合肥安徽文 艺出版社,1 9 9 4 . [ 1 4 ]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 [ 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 社,2 0 0 5 . ■责任编辑/ 雨 桃 011 云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第十三卷第四期 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