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1079-2008 真空玻璃.doc
ICS 81.100.040 Q33 备案号24196 2008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10792008 真 空 玻 璃 Vacuum glazing 2 0 0 8 - 0 6 - 1 6 发 布 2008- 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JC/T 10792008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新立基真空玻璃技术有限公司、青岛亨达玻璃有限公司、天津泰岳玻璃 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松、吴辉廷、盛建中、徐志武、董学通、吴洁、隋超英。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C/T 10792008 真 空 玻 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真空玻璃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家电和其他保温隔热、隔音等用途的真空玻璃,包括用于夹层、中空等复合制品 中的真空玻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16 外径千分尺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T 8484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 建筑外窗空气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 11614 平板玻璃 GB/T 11944-2002 中空玻璃 JB/T7979 塞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真空玻璃 vacuum glazing 两片或两片以上平板玻璃以支撑物隔开,周边密封,在玻璃间形成真空层的玻璃制品。 3. 2 保护帽 protective cap 由金属或有机等材料制成的附着在真空玻璃排气口的保护装置。 3.3 支撑物 pillar 真空玻璃中起骨架支撑的无机材料。 4 分类 真空玻璃按保温性能K 值分为1类、2类、3类,具体要求见6.10。 5 材料 构成真空玻璃的原片质量应符合GB11614 中一等品以上含一等品的要求,其他材料的质量应符 合相应标准中的技术要求。 6 要求 1 JC/T 10792008 6.1 总则 6.1.1 真空玻璃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相应条款的规定。 表1技术要求及对应条款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厚度偏差 6.2 7.1 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6.3 7.2 边部加工 6.4 7.3 保护帽 6.5 7.4 支撑物 6.6 7.5 外观质量 6.7 7.6 封边质量 6.8 7.7 弯曲度 6.9 7.8 保温性能 6.10 7.9 耐辐照性 6.11 7.10 气候循环耐久性 6.12 7.11 高温高湿耐久性 6.13 7.12 隔声性能 6.14 7.13 6.2 厚度偏差 按7.1进行检验,真空玻璃的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厚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厚度 允许偏差 ≤12 士0.4 12 供需双方商定 6.3 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6.3.1 尺寸偏差 按7.2进行检验,对于矩形真空玻璃制品,其长度和宽度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厚度 边的长度L L≤1000 100012 供需双方商定 6.10保温性能K值 按7.9进行检验,1类、2类、3类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K 值应分别符合表7的规定。 表7真空玻璃的分类要求 类别 K值[W/m K] 1 K≤1.0 2 1.0K≤2.0 3 2.0150 15 2 3 8.2.2.2 进行保温性能、耐辐照性、气候循环耐久性、高温高湿耐久性、隔声性能检验时,应采用与制品 相同材料、相同厚度和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试样,试样数量应符合试验方法中各相应条款的要求。 8.3 判定规则 6 JC/T 10792008 8.3.1 进行厚度、尺寸、支撑物、外观质量、封边质量、弯曲度检验时,如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表8中 的合格判定数,该项目合格;如不合格品数超过表8中的不合格判定数,则认为该批产品的该项目不合 格 。 8.3.2 进行保温性能、气候循环耐久性、高温高湿耐久性、隔声性能检验时,样品全部满足要求为合格, 否则该项目不合格。 8.3.3 进行耐辐照性检验时,样品全部满足要求,该项目合格;如两块样品均不合格,则该项目不合格; 如果有一块样品不合格,可另取两块备用样品重新试验,如仍出现不合格品,则该项目不合格,否则该项 目合格。 8.3.4 全部检验项目中,如有一项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9 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9.1 包装 产品应用集装箱或木箱包装。每块玻璃应用塑料袋或纸包装,玻璃与包装箱之间用不易引起玻璃 划伤等外观缺陷的轻软材料填实。 应采用轻软材料对保护帽加以保护。 9.2 包装标志 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包括厚度、厂名、厂址、商标、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 执行标准,且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小心破碎、防雨怕湿”等字样。 9.3 运输 运输时,产品应竖直放置,长度方向应与车辆运动方向相同,应有防雨措施。 9.4 贮存 产品应竖直放置贮存在干燥的室内。 7 JC/T 1079200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真空玻璃保温性能测量方法 A.1 试验原理 本方法通过直接测量真空玻璃中心部位的热导值,然后通过公式换算出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K 值。 真空玻璃热导为辐射热导、支撑物热导和残余气体热导之和。合格的真空玻璃产品,其残余气体热 导应可忽略不计。 真空玻璃热导的测量采用热流法原理,其热导值的测量采用真空玻璃热导仪。选用一个正方形的 高热导金属材料做测量头,其面积等于相邻四个支撑物所围成之正方形面积,测量头各点温度可视为均 8 匀的。测量原理如图A.1 所示。 冷板 T₂ 真空玻璃Ca 同心缓冲隔离区 测量头Ta 热板 T 支撑物 同心缓冲隔离区 标准板 C. 图 A.1 热导仪测量原理图 测量头的上表面紧贴真空玻璃样品,下表面紧贴一片已知热导为CR 的标准板,再下是一块带加热 控温器的金属板称为热板,它的温度被控制在Ta 。 真空玻璃样品的另一侧是带有制冷器的金属平板 称为冷板,其温度控制在Tn 。Tm 高于 Tn, 于是热流从热板向上,经标准板、测量头再经被测样品, 最后热流到达冷板。 热平衡后,热流恒定,测量头的温度稳定在 T 面。由于热流通道上各部件是串联的,它们的温差降与 它们的热阻成正比,和热导成反比。样品上的温差降为T□-Ts, 标准板的温差降为T 热一Ta。 因 而得出 CaT 热一 TmC 标/Ta-T A. 1 式中 Ca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值,单位为W/mK; Ck 标准板的热导值,单位为W/mK; T热热板的温度,单位为K; Ta 测量头的温度,单位为K; T 冷板的温度,单位为K。 A.2 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2℃2℃,环境相对湿度20~75。 A.3 试样 试样为与制品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1块1000mm1000 mm的试样。 JC/T 10792008 A.4 试验装置 热导仪分为两个单元,分别放在被测样品两侧。见图A.2 1冷板; 2 待测真空玻璃样品; 3 测量板; 4标准板; 5热板。 图 A.2 热导仪结构图 真空玻璃样品2的上面是冷板1,它是由一块150mm150mm 的铝板或其他高热导材料加制冷器 构成,其温度应保持在 T。 热板5也是用铝板或其他高热导材料制成,面积为150 mm150 mm,内部有加热装置,其温度应 保持在 T 热。测量板3由测量头及其外侧隔离环合成,其俯视图由图A.3 所示。其总面积也是150 mm 150 mm,测量头为正方形。 外围保护板 同心缓冲隔 离环 虚线所示为其 测量有效面积 区域 空气间隙 测量头 图 A.3 测量板俯视图 图 A.3 中虚线所示区域为测量有效面积区域,其形状为正方形,边长为真空玻璃中支撑物的间距。 9 JC/T 10792008 若测量不同支撑物间距的真空玻璃样品,只要更换具有相应有效面积的测量板即可。 测量有效面积等于四个相邻支撑物所构成正方形面积,测量头周围设多重同心缓冲隔离环,之间有 空气间隙以避免外界对测量头的影响,使 Tm 稳定。测量头及隔离环均采用高热导材料铜或铝制成。 仪器的测量误差应在士5以内。 A.5 试验程序 A.5.1 真空玻璃的热导的测量,C A.5.1.1 先将真空玻璃热导测量板放人标准板上方,然后将真空玻璃样品放入冷板与测量头之间。测 量头距试样边部的距离应大于50 mm。 A.5.1.2 将冷板的温度设为10℃,热板的温度设为40℃,加热测量头使其温度达到规定的值。冷板、 热板和测量头的温度应稳定在士0.01℃内。 A.5.1.3 待仪器稳定后,记录此时仪器热导示值即Cu 和测量头的温度 Tm。 A.5.2 真空玻璃辐射热导的测量,C 辐射 A.5.2.1 将真空玻璃热导测量板更换为真空玻璃辐射热导测量板,重复 A.5.1.1 和 A.5.1.2 的步骤。 A.5.2.2 待仪器稳定后,记录此时仪器热导示值即C招射。 A.5.3 数据处理 A.5.3.1 实际测量值的修正 真空玻璃热导的实际测量值应按照公式A.2 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真空玻璃热导值C C′mCx-C 起时C 射272/[TmTm/2273] A.2 式中 Cm 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值,单位为W/mK; C□射真空玻璃的辐射热导测量值,单位为 W/m K; C 修正后的真空玻璃热导,单位为W/mK; Ta 测量头的温度,单位为℃; T势冷板的温度,单位为℃。 注C′m应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A.5.4 K 值与真空玻璃热导值的换算公式 K1/1/8.71/C′m1/23A.3 式中 K 真空玻璃传热系数值,单位为W/mK; Ca 为真空玻璃的热导值,单位为W/mK; 注K值应按GB/T 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10 JC/T 1079200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真空玻璃结构图 1-玻璃; 2支撑物; 3-封边; 4--保护帽。 图 B.1 真空玻璃结构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