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G08-2003 人工挖孔灌注桩(建筑工程分册).docx
设 t 杨 艇 杨 挺 校 接 陈立新 图 建 江 苏 省 结 构 构 件 标 准 图 集 人 工挖孔灌注 桩 建 筑 工 程 分 册 批准部门江 苏 省 建 设 厅 批准文号苏建科200384号 主 编 单 位 南 京 市 市 政 设 计 研 究 院 分 类 号 苏 G 0 8 - 2 0 0 3 发行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 实 行 日 期 二 O O 三 年 四 月 四 日 挺 是华以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 术 审 定 人 技 术 校 核 人 设 计 负 责 人 目 录 目 录1 六、材料6 设计说明2七 、 选 用 方 法 7 一、适用范围和要求2 八、施工及检验要求7 二 、 设 计 依 据 3 九、说明11 三、桩径的种类3 人工挖孔灌注桩构造详图12 四、桩身配筋3 人工挖孔灌注桩截面尺寸及配筋表13 五、桩的构造设计4 通用图 目 录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1 陈立新 设 计 说 明 一.适用范围及要求 1.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及风 化岩、软质与硬质岩。 2.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地下水位较高,特别是有承压水的 砂土、粉土层、滞水层、厚度较大的高压缩性淤泥层和流塑淤 泥质土层以及其它不良土质中施工时,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措施 和安全措施。 3.本图集分册适用于建筑工程下的低桩承台基础,不适 合承受较大水平力作用的高桩承台基础。 4.本图集分册适用于端承型桩和摩擦端承桩。 5.本图集分册适用于以下表1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地 区 表1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05g 0.100.15g 0.200.30g 注g为重力加速度。 6.本图集未考虑地震区对建于可能因地震引起上部土层 滑移地段的滑移体对桩产生的附加水平力。 7.桩端持力层应落在未风化或微风化、中风化、强风化 的软质岩石或硬质岩石内,也可落在坚硬或硬塑粘性土及其 它较硬土层内,且桩端以下三倍桩径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 断裂破碎带和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 临空面。 8.桩端持力层基岩埋置深度不宜超过30.0m,当超过 30.0m时,须有专门的安全保障措施,并有详细的施工操作方 案,确保人身安全。 9.一般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宜控制在5000kN 50000kN,最大不应超过70000kN.同时,应做好桩端基岩的 原位测试,满足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的要求。 10.适用于建筑工程场地狭小,交通环境不允许进行 机械化施工的场地。 11.适用于建筑工程场地及周边环境不允许有振动、 挤压、噪音、泥浆污染等于扰的地区。 12.适用于工程造价及工期明显优于其它桩型的工程。 校 被 杨 挺 图 注 杨 挺 设 计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次 2 陈立新 二.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7.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三.桩径的种类 桩径dd800mm、900mm、1000mm、1100mm、1200mm、 1300mm、1400mm、1500mm、1600mm、1700mm、1800mm、1900mm、 2000mm、2200mm、2400mm、2600mm、2800mm、3000mm,共18 种桩径规格。 四.桩身配筋 1.桩的主筋配筋率及根数 1桩的主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且大桩径取低 值,小桩径取高值。桩的主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且不宜少于8 根。 2当承受水平力作用的桩,桩身内力可按M法计算.除 按计算确定外,桩纵向主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4~0.65,且 根数不得少于12根。 3主筋应沿桩周边均匀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100mm, 且不宜大于250mm. 2.配筋长度 1端承型桩或摩擦端承桩,其纵向主筋应沿桩身通长配 置。 2对承受负摩阻力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通长配筋。 3专用抗拔桩应通长配筋;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 作用而受拔力的桩,按计算配置通长或局部长度的抗拉筋。 4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震区的桩应通长配筋。 5对于桩的截面配筋率0.65,且桩长大于20.0m时, 宜沿桩长的1/2处均匀的截断配筋量的一半,主筋的另一半应 校 模 设 计 杨 美 杨 兼 图 事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次 3 设 叶 杨 杨 艇 校 枝 陈立 田 4 伸至桩底,且不宜少于8根. 3. 箍筋配筋及方式 1箍筋采用φ812200~300mm, 宜采用环形焊接箍或 螺 旋 箍 ; 2以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较小,且抗震设防6度区 时,桩顶不设箍筋加密区. 3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和抗震设防7度及8度区的桩 基,在桩顶3dd 为桩直径范围内箍筋应适当加密,间距应 取100mm; 4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0m 时,应每隔2.0m 左右设一遒 φ12~18焊接加劲箍筋; 5当桩径较大时,宜每隔2.0m 左右设一道φ16~20的 焊接加强三角撑钢筋与焊接加劲箍筋在同一平面内,以增 加钢筋笼在吊装中的刚度. 4. 钢筋净保护层厚度 桩身纵向主筋混凝土净保护层为50mm。 五 . 桩的构造设计 1. 扩底桩扩底构造 a b c 图 1 扩底桩构造单位mm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4 杨 锤 校 核 陈立新 甲 杨 挺 设 计 1如图1所示,桩身最小直径不应小于0.8m,扩底端直 径与桩身直径比D/d,应根据承载力要求及扩大端侧面和桩端 持力层的岩土性质确定,最大不应大于3;等直径桩的中心距 不应小于3倍桩直径;扩底桩中心距不应小于扩底直径的1.5 倍,且两桩扩底端之间的净距不宜小于1.0m; 2扩底头部分的高度应考虑竖向压力的刚性扩散角和施 工安全操作的要求,可取h1.0~1.8m,扩大端侧面的斜率b/h 一般为1/31/2;其中砂土取约1/3,粉土、粘性土取约1/2; 3扩底桩底部应挖成锅底形弧形,矢高h取0.1 0.15D,且不宜小于0.2m; 4扩大端侧面与锅底端部交接宜采用竖直线段过渡,其 长度为0.2m,确保混凝土浇注质量和桩端承载力; 5当扩底桩底部持力层基岩为未风化、微风化的硬质岩 体时,桩底部可做成平底如图1b所示; 6当扩底桩底部为图1c时,h不宜小于0.5m。 2.嵌岩深度hr的取值 桩身嵌岩或进入硬土层的深度hr的取值应根据持力层岩 土的性质,通过计算来确定。在满足桩承载力计算的情况下 1桩身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 质岩体的最小深度,宜取hr0.5m;桩身嵌入强风化、全风 化岩体及碎石土、砾砂、粗砂、中砂、密实粉土、坚硬粘性土 的深度应取hr0.5m,对其他非岩石类土应取hr1.5m.. 2若进入持力层深度不满足扩散角的高度h时,可向上 反扩形成1.0~1.8m高的锥形体。 3.桩身承载力计算 桩身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桩轴心受压时 Q Apfeψc 式中f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Q一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kN; Ap一桩身横截面积m; ψ一工作条件系数,可取0.6~0.7水下灌注桩或 长桩时用低值。 4.桩与承台的连接 1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 2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500mm,待制作承台 前将其凿除。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5 设 计 杨 美 杨 校 核陈立新 田 套 3桩身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30倍主筋 直径I 级钢和35倍主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当做承 台时,应将主筋做成喇叭形。 六 . 材料 1.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取值应根据桩顶荷载和桩自重 的组合,选择合理的桩径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在满足桩身承载 力计算的前提下,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取C20~C30. 2. 钢筋种类 I 级钢φ HPB235,Ⅱ 级钢虫 HRB335, ⅢI级钢业 HRB400. 3. 护壁材料 混凝土、钢筒及砖砌护壁厚度必须进行计算,其强度、安 全等级按甲级处理。护壁材料在满足计算的情况下,应按以下 要求实施 1混凝土护壁。如图2a 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 低于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多节护壁时,上下节护壁间宜 用钢筋拉结。 2钢筒护壁 . 如图2 b 所示,钢简护壁主要用于穿 越呈软一流塑状的淤泥质粉质粘土或较厚粉砂层时的支护措 施 。 a 混凝土护壁 b 钢筒护壁 c 砖砌护壁 图 2 人工挖孔桩护壁构造单位mm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6 陈立新 3 砖 砌 护 壁 。 如 图 2 c 所 示 , 在 地 下 水 较 小 , 土 壁 自 稳性较好,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的条件时,可 以 采 用 砖 护 壁 , 砖 护 壁 应 采 用 M U 1 0 标 准 砖 2 4 0 mm 厚 、 M 1 0 水 泥砂浆实砌 。 七 . 选 用 方 法 1 、 桩 号 说 明 箍 筋 ② 为 φ 8 2 0 0 mm , 箍 筋 ③ 为 φ 1 6 2 0 0 0 mm , 三 角 撑 筋 ④ 为 φ162000mm. 例2 GZ Hr1500 2200 350 1050 18 A B/4500,就 表 示 在 同 例 1 的 情 况 下 , 还 须 按 桩 径 型 号 B 增 设 加 密 区 箍 筋 ⑤ 为 φ 8 1 0 0 m m , 长 度 L₁ 4 5 0 0 m m , 例 3 G Z H r 1 5 0 0 2 2 0 0 3 5 0 1 0 5 0 8 0 0 1 8 A , 就 表 示 在 同 例 1 的 情 况 下 , 还 须 在 扩 底 头 部 分 的 高 度 h 的 下 端 增 加 h₁ 8 0 0 m m 长 直 线 段 . 八 . 施 工 及 检 验 要 求 1 . 桩 位 定 位 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 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 , 并由专人负责 。 2 . 井 圈 护 壁 施 工 1 护 孔 圈 顶 应 比 场 地 高 出 1 5 0 ~ 2 0 0 mm , 壁 厚 比 下 面 孔 壁 厚 度 增 加 1 0 0 1 5 0 mm , 并 用 M 1 0 水 泥 砂 浆 抹 面 1 5 mm , 以 防 地 面 水 流 入 及 地 面 碴 土 掉 入 孔 内 。 2混凝土护壁的强度、厚度、拉结钢筋、配筋,钢护筒材 校 核 怕 艇 田 事 杨 设 计 GZH 工 B XXX XX 二 XXX _XXX XX XX 二 X x / XXX 灌注人工桩径 桩 挖孔 d 桩径桩径箍筋加密 性长型号型号区长度 L A L₁ b h h 扩底端 直径D 注桩扩底端直径D、扩底头部分的宽度b、高度h、h₁ 见图 1c及桩长L由设计人员通过计算后按表2选用。受水平荷载 较大的桩基和抗震设防7度及8度区的桩基,在桩顶L3d . 2 、 选 用 方 法 举 例 例1 GZ Hr1500 2200 350 1050 18 A,就表示桩的 直径d1500mm,扩底端直径D2200mm,b350mm,h1050mm, 桩 长 L 1 8 m , 按 桩 径 型 号 A 配 筋 单 桩 主 筋 d ① 为 2 2 虫 2 0 、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7 陈立新 料及厚度,砖护壁材料强度、砂浆强度等级,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护壁时,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护壁混凝土须振捣密实, 根据土层渗透水情况使用速凝剂;护壁模板宜在24小时后拆 除 。 4砖护壁时,实砌砂浆须满缝,孔与砖壁间的空隙须用 水泥砂浆填实,确保圆拱壁与岩土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 5在较好地质土层挖孔时,可每500mm1000mm开挖深 度实砌护壁。 6挖孔中,当遇有软~流塑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粉质粘土 或可能出现涌土涌砂时,应采用“小、短、快、早”法,即小 断面开挖每1/4圆周长、短进尺挖深每200300mm、 快浇注混凝土或快砌筑砖墙水泥砂浆满缝、早闭合壁圈形 成受力圆拱的施工方法。如浇注或砌筑有困难或有较厚粉砂 层时,可采取钢简护壁措施。 7人工挖孔时,钢筒护壁大多和混凝土护壁或砖砌护壁 联合使用,为防止护筒在开挖过程中受土压力作用后变形,应 及时补焊三角加劲撑φ16φ201800mm。在吊放钢筋笼前, 应将护简内三角加劲撑割掉。 8当挖孔进入基岩时,若基岩能够自稳不塌,则不需进 行护壁,确保有效的嵌岩段侧摩阻力。 3.桩孔施工距离 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4.5m。 4.人身及管线的安全防护 桩孔施工时,施工单位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制度和安全保 障措施,并责任到人;挖孔时应做好照明通风、排水、出碴、 施工人员安全上下孔等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 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 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扭式开 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 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0m时,应有专门向 井下送风的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校 楼 杨 挺 图 重 杨 锤 设 计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次 8 陈立新 3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围栏围护高度不应小于 1.0m。 4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 1.0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5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 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 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 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 防断等保护措施。井下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 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的规定 . 6挖孔施工中,施工单位应事先掌握地下管线的情况, 对孔位处的地下管线及临近孔位的地下管线,必须采取切实可 靠的技术保证和安全措施。 5.孔内排水 1人工挖孔灌注桩一般宜在秋、冬、春季5月份之前 施工,此时地下水位较低,有利挖孔施工。若遇雨雪天,应提 前搭篷维护,防止雨雪入孔内。 2适合人工挖孔桩的地质一般地下水分为浅层潜水及深 层弱承压水两个含水层。浅层潜水含水层分布于填土层较厚区 段以及坳沟中的软粘土层内,水量较丰富,但属弱~微透水层。 深层弱承压含水层分布于粉质粘土混卵砾石、残积土、强风化 层中,水量有时也较丰富,但该含水层与浅层潜水含水层之间 被其间多层粉质粘土层分隔,无水力联系. 3人工挖孔内排水一般采用潜水泵结合排水管排入附近 下水管道内或沟塘内即可。若水量过大,采用泵排水可能引起 较大的地面下沉或影响周边建筑物安全,可采用井孔边预注浆 法,形成止水帷幕。 4当桩端持力层为弱风化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时,施工 距离设计底标高500mm时,应将水抽完。桩孔验收合格后,应 采取强排水措施,并立即用同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封 底,以免岩体浸水软化,影响桩端承载力。 6.桩孔检验 1在桩成孔的全过程中,要对成孔逐孔检查形状尺寸、 标高、基岩、清底、钢筋笼制作,混凝土浇注情况作详细记录。 2人工挖孔至持力层岩石面标高时,应请勘察、设计、 校 核 杨 艇 制 图 杨 艇 设 计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次 9 设 t 杨 艇 杨 艇 校 核 陈立新 图 事 监理单位人员到场确认,符合勘察结果和设计要求时,方可进 100mm,粗骨料可选用卵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 行扩大桩头施工.当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 细骨料采用中粗砂. 应清干净护壁上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浇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超 特别是应注意复验孔底持力层岩土性,嵌岩桩必须有桩端 过3.0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0m, 持力层的岩性报告。验收合格后,应立即用同桩身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 等级的混凝土封底,并及时吊放钢筋笼浇注桩身混凝土. 4若在冬季施工人工挖孔桩,则浇注桩身混凝土时要注 7.钢筋笼制作及吊装 意采取混凝土的防冻措施,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凝土的内外 1钢筋笼一般应在施工现场制作,其分段长度应结合起 温差、内部温差和温度陡降对桩身混凝土质量的不利影响。 吊机高度和桩孔深度确定。 5当桩孔内渗水量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按 2钢筋焊接焊条型号I级钢为E43,Ⅱ、Ⅲ级钢为E50. 有水桩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焊缝厚度不得小于6mm,焊接长度双面焊不小于5倍主筋直径, 6浇注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0m范围内挖孔作业应停 单面焊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 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3分段制作的钢筋笼,其接头宜采用焊接并应遵守混 9.施工中允许偏差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一柱墩一桩的桩中心线必须与上部柱墩中心 8.桩身混凝土的浇注 线对齐,第一节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1桩孔浇注混凝土前要先清除孔底沉碴,沉碴清除干净 2同一水平面上的井图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3桩径允许偏差mm 2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160~220mm;干施工70 ①当现浇混凝土护壁时,50;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10 陈立新 ②当钢套管护壁时,50 ②箍筋间距20; ③当砖砌护壁时,50. ③钢筋笼直径10; 4桩垂直度允许偏差 ④钢筋笼长度100. ①当现浇混凝土护壁时,应0.5; 8桩底沉碴厚度50mm. ②当钢套管护壁时,应1. ③当砖砌护壁时,应5。 5桩位允许偏差mm 九.本图集未说明处,均按“二.设计依据”中的规范、 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 规程执行。 ①当现浇混凝土护壁时,为50; ②当钢套管护壁时,为100; ③当砖砌护壁时,为50. 当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①当现浇混凝土护壁时,为150; ②当钢套管护壁时,为200; ③当砖砌护壁时,为150. 6孔深允许偏差为300mm。 7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mm ①主筋间距10; 校 核 杨 图 注 杨 艇 设 计 通用图 设计说明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11 设 计 杨 挺 杨 挺 校 核陈立新 图 注 ②非加密箍仅适用于本页注2 主筋d1均 布① 环形焊接箍 或螺旋箍 ⑤加密箍仅适用于本页注3 焊接加劲箍③ 50 50 d I-I 注 1.锚固长度的取值 I 级钢30d₁,Ⅱ 级钢和Ⅲ级钢35d1。 2.以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较小,且抗震设防6度区时,桩顶不设 箍筋加密区即⑤号箍筋。 3.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和抗震设防7度及8度区的桩基取 Li3d. 4.本图桩身箍筋以环形焊接箍为例。 5. 本图单位标高 m, 其余mm。 图 3 人工挖孔灌注桩构造详图 通用图 人工挖孔灌注桩构造详图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12 陈立新 表2 人工挖孔灌注桩截面尺寸及配筋表 桩号 桩径d mm 扩底端 直径D mm b mm h mm 桩长L m 桩 径 型 号 单桩 主筋d₁ mm ① 箍筋 mm 三角 撑筋 mm ④ 桩 径 型 号 加密区 箍筋 mm ⑤ 单桩桩身强度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1/4πdf. ψ。kN C20 C25 C30 中 。 ψ. 中 . ② ③ 0.6 0.7 0.6 0.7 0.6 0.7 GZHr800 800 1000 100 1000 由设 计人 员按 计算 确定 A 10虫16 φ8200 φ122000 B φ8100 2895 3378 3589 4187 4313 5032 1200 200 1400 300 1600 400 1200 1000 1800 500 1500 1000 GZHr900 900 1200 150 1000 12虫16 φ8200 φ122000 φ8100 3664 4275 4542 5299 5458 6368 1400 250 1600 350 1050 1000 1000 1350 1800 450 2000 550 16501100 GZHr1000 1000 1200 100 1000 1200 1000 15001000 16虫16 φ8200 φ122000 φ8100 4524 5278 5608 6542 6739 7862 1400 200 1600 300 1800 400 2000 500 注1桩径d800~2000mm,桩径每级增加100mm,桩径d2000~3000mm,桩径每级增加200mm,故总计有18种桩径规格 2扩底头部分的高度h取值当计算的h1000mm时,均取h1000mm;h栏里斜线上方h值表示适用于砂土,斜线下方h值表示适用于粉土 粘性土及岩石;斜线上方无h值时,表示h≥2000mm,已不利于施工安全操作的要求,故不宜选用; 3表中d2000~3000mm只列出6种常用桩径,其余5种桩径可采取内插法得到所需桩径的配筋量; 4表中各单桩主筋配筋计算公式是按竖向荷载为主,水平荷载较小的情况确定,即As0.40~0.20 1/4πd; 5桩轴心受压时,Q≤1/4πdf。φc,Q为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kN。 [ 校 核 杨 美 图 墨 杨 美 设 计 通用图 人工挖孔灌注桩 截面尺寸及配筋表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13 设 计 杨 校 核 陈立新 图 重 挺 彝 续表2 人工挖孔灌注桩截面尺寸及配筋表 桩号 桩径d mm 扩底端 直径D mm b mm h mm 桩长L m 桩 径 型 号 单桩 主筋d mm ① 箍筋 mm 三角 撑筋 mm ④ 桩 径 型 号 加密区 箍筋 mm ⑤ 单桩桩身强度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1/4πdf。φckN C20 C25 C30 中 。 中 。 中 。 ② ③ 0.6 0.7 0.6 0.7 0.6 0.7 GZHr1100 1100 1400 150 1000 由设 . 计人 员按 计算 确定 A 16虫18 φ8200 φ142000 B φ8100 5474 6386 6785 7916 8154 9513 1600 250 1800 350 1050 1000 2000 450 13501000 2200 550 16501100 GZHr1200 1200 1400 100 1000 18虫18 φ8200 φ142000 φ8100 6514 7600 8075 9421 9704 11321 1600 200 1800 300 2000 400 1200 1000 2200 500 1500 1000 GZHr1300 1300 1600 150 1000 20虫18 φ8200 φ162000 φ16 2000 φ8100 7645 8920 9477 11057 11388 13286 1800 250 2000 350 1050 10.00. 1350 1000. 16501100 2200 450 2400 550 2600 650 1950 1300 GZHr1400 1400 1600 100 1000 20虫20 φ8200 φ162000 φ16 2000 φ8100 8867 10345 10991 12823 13208 15409 1800 200 2000 300 2200 400 1000 1000 1200 1200 1500 1800 2400 500 2600 600 2800 700 1400 通用图 人工挖孔灌注桩 截面尺寸及配筋表 分类号 苏G08-2003 2003 页 次 14 陈立断 续 表2 人工挖孔灌注桩截面尺寸及配筋表 校核 桩号 桩径d mm 扩底端 直径D mm b mm h mm 桩长L m 桩 径 型 号 单桩 主筋d; mm ① 箍筋 mm 三角 撑筋 mm ④ 桩 径 型 号 加密区 箍筋 mm ⑤ 单桩桩身强度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1/4πdf. 中c kN C20 C25 C30 杨援 ψ。 ψ。 φ。 ② ③ 0.6 0.7 0.6 0.7 0.6 0.7 图W GZHr1500 1500 1800 150 1000 由设 计人 员按 计算 确定 A 22虫20 φ8200 φ162000 φ16 2000 B φ8100 10179 11875 12617 14720 15162 17689 2000 250 杨美 2200 350 2400 450 2600 550 16501100 设计 2800 650 19501300 3000 750 1500 GZHr1600 1600 1800 100 1000 26虫20 φ8200 φ162000 φ16 2000 φ8100 11581 13511 14356 16749 17251 20126 2000 200 2200 300 2400 400 1000 1000 1200 1500 2600 500 2800 600 18001200 3000 700 1400 3200 800 1600 GZHr1700 1700 2000 150 1000 28虫20 φ10200 φ182000 φ18 2000 φ10100 13074 15253 16206 18908 19475 2272 2200 250 2400 350 10501000 2600 450 1 1950 1300 2800 550 3000 650 3200 750 1500 3400 850 1700l 通用图 2003 人工挖孔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