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1042-2007 膨胀玻化微珠.docx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10422007 膨胀玻化微珠 Expanded and vitrified small ball 2007- 11-01实施 2 0 0 7 - 0 5 - 2 9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JC/T 10422007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 录B、附 录C 和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华伟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冠建科技术研究中心、艾斯比河南工业 矿产有限公司、武汉三木建材有限公司、山西太原双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丹阳市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民、罗淑湘、刘伟华、宋晓辉、杨飞华、彭京龙、罗进、张兆峰、宋俊伟、眭福 林、肖磊。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解释。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C/T 10422007 膨胀玻化微珠 1 范围 输和贮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桥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3 术语和定义 3.1 构的无机颗粒材料。 3.2 体积漂浮率 floating ratio 3. 3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按堆积密度分为I 、Ⅱ 、Ⅲ三类 I 类堆积密度小于80 kg/m。 Ⅱ类堆积密度80 kg/m120kg/m。 Ⅲ类堆积密度大于120 kg/m。 4.2 标记 按产品名称、分类、本标准号顺序标记。 示例堆积密度为60 kg/m 的膨胀玻化微珠产品标记为 膨胀玻化微珠 I JC/T 10422007 工 JC/T 10422007 5 要求 5.1 外观 膨胀玻化微珠表面应有玻璃光泽,颜色均匀、一致。 5.2 粒径 粒径范围由生产商规定,超出粒径范围部分的质量不得超过10。 5.3 物理力学性能 膨胀玻化微珠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膨胀玻化微珠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项 目 I类 Ⅱ 类 Ⅲ类 堆积密度/kg/m 120 筒压强度/kPa ≥50 ≥150 ≥200 导热系数/W/m K平均温度25℃ ≤0.043 ≤0.048 ≤0.070 体积吸水率/ ≤45 体积漂浮率/ ≥80 表面玻化闭孔率/ ≥80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目 测 。 6.2 堆积密度 按GB/T 17431.21998中第6章进行。 6.3 粒径 按 GB/T 17431.21998中第5章进行。试样数量2 L, 过筛时间10 min, 每次称量前均应使试样 静止几分钟。 6.4 筒压强度 按附录A 进行。 6.5 导热系数 按GB/T 10294进行。 6.6 体积吸水率 按附录B 进行。 6.7 体积漂浮率 按附录C 进行。 6.8 表面玻化闭孔率 按附录D 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粒径、堆积密度、体积吸水率和表面玻化闭孔率。 7.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5.1~5.3的项目。 2 JC/T 10422007 正常生产时,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鉴定; b 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2 组批和抽样 7.2.1 组批 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类别的产品,每100 m 为一批,不足时也为一批计。 7.2.2 抽样 从每批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包,将每包按四分法缩分到8L。 7.3 判定规则 有两项及两项以上达不到规定指标时,则判定为不合格;若仅有一项达不到指标时,应抽取双倍样 品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检,如复检后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出厂产品应有质量合格证,每一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标记、商标、数量、生产商名称及生产日期,并 按 GB/T 191的规定,标明怕雨、怕潮等标识。必要时应注明使用注意事项和要求。 8.2 包装 产品应采用防潮包装袋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运输中应有防雨防潮措施,搬运时应避免破损受潮。 应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贮存,并按类别分别堆放,避免重压,码放高度不宜超过5 m。 3 JC/T 1042200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筒压强度试验方法 A.1 仪器设备 80范围内。 A.2 试验步骤 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止加压,记录压力值。 A.3 结果计算 A.1 式中 P 筒压强度单位为千帕kPa; A承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4 JC/T 1042200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体积吸水率试验方法 B.1 仪器设备 a 天 平精度为0 . 1g。 b 容量筒容积1000 mL。 c 烧杯容积3000 mL。 B.2 试验步骤 a 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为约5 L, 将试样在1055℃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 冷却至室温。 b 量取1000 mL 样品放入干燥烧杯中,称量试样与烧杯质量,缓慢均匀地向试样中加水,边加水 边用玻璃棒轻柔搅拌,使待测试样能全部充分润湿,待刚刚析出水时停止加水。 c 称量吸水后试样与烧杯质量。 B.3 结果计算 体积吸水率按式B.1 计算,以三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 式中 B.1 X体积吸水率,; m。吸水前试样与烧杯质量,单位为克g; m1吸水后试样与烧杯质量,单位为克g; V试样体积,取1000 mL; p 自来水的密度,取1g/cm。 JC/T 10422007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体积漂浮率试验方法 C.1 仪器设备 a 容器容积3000 ml 以上的烧杯。 b 量筒量程500 ml。 C.2 试验步骤 a 将试样在1055℃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b 用量筒量取500 ml 试样放入容器中,加人适量水,水量应能使试样在水中明显分层,轻轻搅拌 后放置7d,放置过程中应搅拌几次,每次搅拌1min,以使试样得到充分湿润,试样放置过程中应封盖容 器口。 c 取出全部沉淀的试样颗粒,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测量 其体积。 C.3 结果计算 体积漂浮率按式C.1 计算,以三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1 式中 L漂浮率,; V₀试样原体积,取500ml; V₁沉淀的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 JC/T 10422007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表面玻化闭孔率试验方法 D.1 仪器设备 放大倍数与膨胀玻化微珠粒径相适宜的放大镜或显微镜。 D.2 试验步骤 从试样中取50个100个膨胀玻化微珠,将试样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逐个观察样品颗粒表面玻 化封闭的程度,记录表面玻化封闭的样品颗粒个数及所观察的样品颗粒总个数。 D.3 结果计算 7 表面玻化闭孔率按式D.1 计算 式中 D.1 H 表面玻化闭孔率,; So所观察的样品颗粒总个数; S₁表面玻化封闭的样品颗粒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