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采空区漏风方向降低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实践.pdf
““ 年 月 第 卷第 期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第 “ 卷第 期 年 月矿业安全与环保 “ 回撤 撤面过程中, 由于出架空间相对缩小, 调架出现 困难, 故采取了卸支架前梁千斤顶, 落下前梁, 采用 回柱绞车配合 ’ 重型葫芦、 单体柱子推、 支架插板 插等方法进行调架、 出架。在拉出支架后, 迅速在靠 老塘侧 范围的空间支设长 和 的木 戗柱, 减少顶板坠网。在每次拉移掩护支架时, 支架 上倾向放置三根长 * 的 工字钢棚后, 升起支 架支撑顶板,减少顶板沉降,保证顺利拉移掩护支 架, 工字钢棚交替循环使用。此外, 在工作面割矸石 底段铺设三根间距 的顺面长钢轨,减少了回 柱绞车外拉支架的阻力。 几点认识 ,-解决冒顶、 片帮。 开始造撤面条件时, 在工作 面 .断层附近的支架经常出现局部冒顶故事,经分 析后认为冒顶支架上方无顶煤,为煤层直接顶,破 碎、 易冒是主要原因, 因此在以后割煤时合理控制工 作面层位,使处于断层面位置的支架上方留设顶煤 厚度 / , 通常情况下顶煤能留得住。 另一方 面, 割底板矸石厚度不超过 , 避免了因对割矸 石底段放震动炮, 引起顶煤冒落, 出现片帮、 冒顶事 故。此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 铺联方式。一般认为冒顶区域应铺双联, 但 由于冒顶段支架一般采高相对偏低,加上铺双网占 用时间长, 吊挂高度很难保证等原因, 多次造成煤机 割网事故, 因此现场对冒顶支架局部改联单网, 并辅 以其它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 如超前造假顶、 超前造 假帮等。施工时要保证联网质量,网扣做到扣扣相 联, 对因擦顶移架而出现窜网、 撕网现象, 及时补联 好金属网。 ,*- 架空方式。.断层面处出架空间宽度过大, 既 会造成空顶面积过大, 又会造成空顶时间过长, 并因支 护不及时, 往往会出现架前冒顶事故, 严重影响施工。 实践证明, 在顶板破碎条件下撤面, 整个施工作业时间 长, 通过采取出架时降落支架前梁等措施, 将出架空间 宽度由原来传统的 * 刀煤宽, -减至 刀, -, 并对出架空间铺顶网、 上钢丝绳配合板梁棚、 打金属锚 杆进行复合支护,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及时封闭采空区。 在大断层条件下实现综放 工作面安全、 顺利回撤, 为工作面采空区的及时封闭 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预防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 ,-经济效益。 本次撤面所用时间比预计时间缩 短了 0, 所节省的人工工资、 设备租赁费等费用约 万元, 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 吕晋英-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上接第 页- 斯不超过 1 另一个是保证排放到 * 辅回 巷道中的瓦斯不超过 1 。因此设专人检查工作面 及上隅角的瓦斯,设点检查 * 辅回及密闭墙前 的瓦斯,掌握变化情况,便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专人调节管孔漏风量, 控制瓦斯排放浓度。 在 * 辅回巷安设 23 局部通风机,用来稀释风流扩散 不到的密闭墙前的高浓度瓦斯,使其浓度始终控制 在 1以下。 效果 * 综采工作面正式生产后,先由 个管孔 漏风排放瓦斯,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面积增 大,便逐步增加管孔,直至 个管孔全部漏风排放, 瓦斯排放量在 / *4 56, 有效地减少了采空区瓦 斯向上隅角的移动量。上隅角瓦斯保持在 1 以 下,虽有偶尔超限现象,但通过调节管孔的漏风量, 又降到 1以下。随着工作面的不断推进, 采空区 冒落间隙的压实段不断延长,改变采空区漏风方向 所带的瓦斯量逐渐减少,但靠近煤柱壁的采空区漏 风通道始终存在,改变未压实段的采空区漏风方向 始终存在, 减少向上隅角的瓦斯移动量始终存在, 只 是排放效果在逐渐降低减弱。 在实施过程中, 没有发 生因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而停止生产的情况,创 造了日产超 7 ’, 月产达 万 ’ 的好成绩。 漏风 所带的采空区的部分瓦斯直接排放到 * 辅助回 风巷, 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始终控制在 81 以下。 * 回风流瓦斯浓度也降到了 71 / 81。 结束语 试验表明,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改变采空区漏 风方向来降低回采工作面隅角瓦斯浓度是一种有效 方法之一。依据现场情况可通过加大排放管孔的直 径和增加铺设数量进行有效调控。有条件进行瓦斯 抽放时, 效果更佳。 ,责任编辑 吕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