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代替GBZ 2.1—2007).docx
ICS 13.100 C 52 GBZ 2.12019 代替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 for hazardous agents in the workplace Part 1 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 2019 - 08 - 27 发布2020 - 04 - 01 实施 GBZ 2.12019 前言 本标准正文表1~表3中的职业接触限值为强制性的,其余及表4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GBZ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第2部分物理因素。本部分为GBZ 2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与GBZ 2.1 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 6 项规范性引用文件GBZ/T 300、GBZ/T 192、GBZ/T 295、GBZ/T 224、GBZ/T 225 和 GBZ/T 229.2; 增加 9 个与职业接触相关的概念或定义;删除 5 个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术语;引进峰接触浓度概念并替代超限倍数; 汇总增加近年来研制、修订的 28 种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调整 8 种化学物质的中文或英文名称,以及 8 种物质的 CAS 号; 增加 16 种物质的致敏标识、4 种物质的皮肤标识、14 种物质的致癌标识,调整 7 种物质的致癌标识; 将一氧化氮接触限值并入二氧化氮的接触限值; 明确列出制定接触限值时依据的不良健康效应; 在第 4 章“卫生要求”中增加了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生物监测指标和接触限值),对已发布的 卫生行业标准职业接触生物限值及检测方法标准进行了确认,汇总并列出 28 种生物监测指标 和接触限值。其中,增加近年审定通过的 13 种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以及生物材料检测及生物监测质量要求; 进一步完善了监测检测方法的相关要求;对分别制定有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 PC-TWA 的,明确了优先测定呼吸性粉尘的 TWA 的规定; 增加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控制原则及要求; 增加附录 B,给出了新增限值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等信息; 对附录 A 正确使用说明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完善。增加了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的控制原则及要点、行动水平以及职业接触等级分类及其控制、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管理原则等,将原标准附录 A正确使用说明中的部分内容修订为标准正文。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涛、张敏、闫慧芳、朱晓俊、陈青松、李文捷、徐伯洪、吴维皑、郑玉新、刘洪涛、周志俊、王生、谷京宇、丘创逸、杨磊、刘晓延、杜燮祎、邱兵、丁春光、王恩业、聂武、朱志良。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Z 22002; II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职业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卫生要求、检测评价及控制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工业企业卫生设计以及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的管理、控制和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T 16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92(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GBZ/T 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Z/T 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 22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2部分化学物 GBZ/T 295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总则 GBZ/T 300(所有部分)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GBZ/T 2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化学有害因素chemical hazardous agents 本部分所称化学有害因素包括工作场所存在或产生的化学物质、粉尘及生物因素。 3.2 职业接触occupational exposure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呼吸道、皮肤黏膜等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间接触的过程。 3.3 不良健康效应adverse health effects 机体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产生或出现的有害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只有达到一定水平的接触, 即过量的接触才会引起健康损害。 3.4 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critic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 用于确定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容许接触浓度大小,即职业接触限值时所依据的不良健康效应。 3.5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s;OELs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会引起绝大多数接触者不良健康效应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5.1。 3.5.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3.5.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 在实际测得的8 h工作日、40 h工作周平均接触浓度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劳动者短时间(15 min) 接触的加权平均浓度。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5.3。 3.5.3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 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工作地点的化学有害因素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5.2。 3.6. 峰接触浓度peak exposures;PE 在最短的可分析的时间段内(不超过15 min)确定的空气中特定物质的最大或峰值浓度。对于接触具有PC-TWA但尚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应使用峰接触浓度控制短时间的接触。在遵守PC-TWA的前提下,容许在一个工作日内发生的任何一次短时间(15 min)超出PC-TWA水平的最大接触浓度。 3.7 接触水平exposure level 应用标准检测方法检测得到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定时间段内实际接触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2.22。 3.8 职业接触限值比值ratio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level to OELs 劳动者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实际接触水平与该因素相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 当劳动者接触两种以上化学有害因素时,每一种化学有害因素的实际测量值与其对应职业接触限值的比值之和,称为混合接触比值(ratio of mixed exposure)。 3.9 行动水平action level 劳动者实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水平已经达到需要用人单位采取职业接触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或行动的水平,也称为管理水平(administration level)或管理浓度(administration concentration)。 化学有害因素的行动水平,根据工作场所环境、接触的有害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为该因素容许浓度的一半。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2.23。 3.10 生物监测biological monitoring 系统地对劳动者的血液、尿等生物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浓度)、或由其所致的无害生物效应水平进行的系统监测,目的是评价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及其可能的健康影响。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6.1.2。 3.11 生物接触限值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s;BELs 针对劳动者生物材料中的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或引起的生物效应等推荐的最高容许量值,也是评估生物监测结果的指导值。每周5 d工作、每天8 h接触,当生物监测值在其推荐值范围以内时,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将不会受到不良的健康影响。又称生物接触指数(Biological Exposure Indices,BEIs)或生物限值(biological limit values,BLVs)。 注改写GBZ/T 2242010,定义5.9。 4 卫生要求 4.1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见表1。 GBZ 2.12019 表1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1 安妥 Antu 86-88-4 0.3 甲状腺效应;恶心 2 氨 Ammonia 7664-41-7 20 30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 3 2-氨基吡啶 2-Aminopyridine 504-29-0 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皮肤、黏膜刺激 皮 4 氨基磺酸铵 Ammonium sulfamate 7773-06-0 6 呼吸道、眼及皮肤刺激 5 氨基氰 Cyanamide 420-04-2 2 眼和呼吸道刺激;皮肤刺激 6 奥克托今 Octogen 2691-41-0 2 4 眼刺激 7 巴豆醛(丁烯醛) Crotonaldehyde 4170-30-3 12 眼和呼吸道刺激;慢性鼻炎;神经功能障碍 8 百草枯 Paraquat 4685-14-7 0.5 呼吸系统损害;皮肤、黏膜刺激 9 百菌清 Chlorothalonil 1897-45-6 1 皮肤刺激、致敏;眼和呼吸道刺激 G2B,敏 10 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 Ba 计) Barium and soluble compounds, as Ba 7440-39-3(Ba) 0.5 1.5 消化道刺激;低血钾 11 倍硫磷 Fenthion 55-38-9 0.2 0.3 胆碱酯酶抑制 皮 12 苯 Benzene 71-43-2 6 10 头晕、头痛、意识障碍;全血细胞减少;再障; 白血病 皮,G1 13 苯胺 Aniline 62-53-3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皮 14 苯基醚(二苯醚) Phenyl ether 101-84-8 7 14 上呼吸道和眼刺激 15 苯醌 Benzoquinone 106-51-4 0.45 眼、皮肤刺激 16 苯硫磷 EPN 2104-64-5 0.5 胆碱酯酶抑制 皮 17 苯乙烯 Styrene 100-42-5 50 100 眼、上呼吸道刺激;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症状 皮,G2B 35 GBZ 2.12019 表 1 (续)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18 吡啶 Pyridine 110-86-1 4 眼、呼吸道、皮肤刺激;神经衰弱及植物神经紊乱;肝、肾损害 19 苄基氯 Benzyl chloride 100-44-7 5 呼吸道炎症;皮肤、上呼吸道和眼刺激;肝 肾损害 G2A 20 丙酸 Propionic acid 79-09-4 30 眼、皮肤和呼吸道刺激 21 丙酮 Acetone 67-64-1 300 450 呼吸道和眼刺激;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22 丙酮氰醇(按 CN 计) Acetone cyanohydrin, as CN 75-86-5 3 呼吸道刺激;头痛;缺氧/紫绀 皮 23 丙烯醇 Allyl alcohol 107-18-6 2 3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 皮 24 丙烯腈 Acrylonitrile 107-13-1 1 2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下呼吸道刺激 皮,G2B 25 丙烯菊酯 allethrin 584-79-2 5 皮肤刺激;神经系统损害 26 丙烯醛 Acrolein 107-02-8 0.3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肺水肿;肺气肿 皮 27 丙烯酸 Acrylic acid 79-10-7 6 皮肤、眼及呼吸道刺激 皮 28 丙烯酸甲酯 Methyl acrylate 96-33-3 20 眼、皮肤和呼吸道刺激;皮肤损害及过敏 皮,敏 29 丙烯酸正丁酯 n-Butyl acrylate 141-32-2 25 皮肤、眼和呼吸道刺激;麻醉 敏 30 丙烯酰胺 Acrylamide 79-06-1 0.3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周围神经系统损害 皮,G2A 31 草甘膦 Glyphosate 1071-83-6 5 肝、肾功能损伤 G2A 32 草酸 Oxalic acid 144-62-7 1 2 呼吸道、眼和皮肤刺激 33 抽余油(60 ℃220 ℃) Raffinate oil60 ℃220 ℃ 300 麻醉;眼、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肝、肾、血液系统改变 34 重氮甲烷 Diazomethane 334-88-3 0.35 0.7 呼吸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35 臭氧 Ozone 10028-15-6 0.3 刺激 36 o,o-二甲基-S-(甲基氨基甲酰甲基)二硫代磷酸酯(乐果) o,o-dimethyl methylcarbamoylmethyl phosphorodithioate Rogor 60-51-5 1 胆碱酯酶抑制 皮 37 O,O-二甲基-(2,2,2-三氯-1- 羟基乙基)磷酸酯(敌百虫) 2,2,2-trichloro-1-hydroxyethyldim ethylphosphonate Trichlorfon,Metrifonate or Dipterex 52-68-6 0.5 1 胆碱酯酶抑制 38 N-3,4-二氯苯基-N,N-二甲基 脲(敌草隆) 1,1-Dimethyl-3-3,4-Dichlorophen ylureaDiuron 330-54-1 10 呼吸道、眼、皮肤刺激;贫血 39 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滴) 2,4-Dicholrophenoxyaceticacid (2,4-D) 94-75-7 10 甲状腺效应、肾小管损伤 皮,G2B 40 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滴滴涕,DDT)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 DT 50-29-3 - 0.2 - 神经系统损害;肝肾损害;呼吸道、皮肤及眼刺激 G2A 41 碲及其化合物(不含碲化氢) (按 Te 计) Tellurium and Compounds except H2Te, as Te 13494-80-9 (Te) 0.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损伤 42 碲化铋(按 Bi2Te3 计) Bismuth telluride, as Bi2Te3 1304-82-1 5 呼吸道、眼、皮肤刺激;肝肾影响;贫血 43 碘 Iodine 7553-56-2 1 眼、上呼吸道和皮肤刺激 44 碘仿 Iodo 75-47-8 10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呼吸道刺激 45 碘甲烷 Methyl iodide 74-88-4 10 眼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皮 46 叠氮酸蒸气 Hydrazoic acid vapor 7782-79-8 0.2 鼻、眼刺激;低血压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47 叠氮化钠 Sodium azide 26628-22-8 0.3 心脏损害;肺损伤 48 1,3-丁二烯 1,3-Butadiene 106-99-0 5 眼和呼吸道刺激;麻醉;神经衰弱;皮肤灼伤或冻伤 G1 49 2-丁氧基乙醇 2-butoxyethanol 111-76-2 97 刺激 50 丁烯 Butylene 25167-67-3 100 窒息、弱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液态丁烯皮肤冻伤 51 毒死蜱 Chlorpyrifos 2921-88-2 0.2 胆碱酯酶抑制 皮 52 对苯二胺 p-phenylene diamine 106-50-3 0.1 皮肤致敏、呼吸系统损伤 皮,敏 53 对苯二甲酸 Terephthalic acid 100-21-0 8 15 眼、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刺激 54 对二氯苯 p-Dichlorobenzene 106-46-7 30 60 眼、皮肤、上呼吸道刺激;肝损害 G2B 55 对硫磷 Parathion 56-38-2 0.05 0.1 胆碱酯酶抑制 皮,G2B 56 对特丁基甲苯 p-Tert-butyltoluene 98-51-1 6 眼、上呼吸道刺激 57 对硝基苯胺 p –Nitroaniline 100-01-6 3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肝损害 皮 58 对硝基氯苯 p-Nitrochlorobenzene 100-00-5 0.6 皮肤致敏、皮炎;过敏性哮喘;肝损害 皮 59 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 Polymetyhlene polyphenyl isocyanate PMPPI 57029-46-6 0.3 0.5 皮肤、眼、呼吸道刺激;变态反应、哮喘 敏 60 二苯胺 Diphenylamine 122-39-4 10 上呼吸道、皮肤刺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肝肾损害 61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 101-68-8 0.05 0.1 眼、上呼吸道刺激;哮喘 敏 62 二丙二醇甲醚(2-甲氧基甲乙氧基丙醇) Di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2-Methoxymethylethoxy]pr opano,DPGMEl) 34590-94-8 600 900 轻度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皮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63 二丙酮醇 Diacetone alcohol 123-42-2 240 眼、鼻、喉黏膜刺激;皮肤刺激 64 2-N-二丁氨基乙醇 2-N-Dibutylaminoethanol 102-81-8 4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眼或皮肤灼伤 皮 65 二噁烷 1,4-Dioxane 123-91-1 70 上呼吸道和眼刺激;肝损害 皮,G2B 66 二噁英类化合物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1746-01-6 30 pgTEQ/m3 致癌 G1 67 二氟氯甲烷 Chlorodifluoromethane 75-45-6 3500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影响 68 二甲胺 Dimethylamine 124-40-3 5 10 眼、上呼吸道刺激;皮肤灼伤 69 二甲苯(全部异构体) Xyleneall isomers 1330-20-7;95- 47-6;108-38-3 50 100 呼吸道和眼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70 N,N-二甲基苯胺 N,N-Dimethylanilne 121-69-7 5 10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皮 71 1,3-二甲基丁基乙酸酯(仲- 乙酸己酯) 1,3-Dimethylbutyl acetatesec-hexyl acetate 108-84-9 300 眼、上呼吸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72 二甲基二氯硅烷 Dimethyl dichlorosilane 75-78-5 2 呼吸道、眼及皮肤、黏膜强刺激 73 二甲基甲酰胺 DimethylamideDMF 68-12-2 20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肝损害 皮,G2A 74 3,3-二甲基联苯胺 3,3-Dimethylbenzidine 119-93-7 0.02 眼和呼吸道刺激 皮,G2B 75 二甲基亚砜 Dimethyl sulfoxide 67-68-5 160 皮肤、黏膜刺激 皮 76 二甲基乙酰胺 Dimethyl acetamide,DMAC 127-19-5 20 致幻;呼吸道、皮肤刺激;神经衰弱 皮 77 二甲氧基甲烷 DimethoxymethaneDMM 109-87-5 3100 眼、黏膜刺激 78 二聚环戊二烯 Dicyclopentadiene 77-73-6 25 呼吸道和眼刺激;神经系统症状 79 二硫化碳 Carbon disulfide 75-15-0 5 10 眼及鼻黏膜刺激;周围神经系统损害 皮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80 1,1-二氯-1-硝基乙烷 1,1-Dichloro-1-nitroethane 594-72-9 12 上呼吸道刺激 81 1,3-二氯丙醇 1,3-Dichloropropanol 96-23-1 5 眼、黏膜、皮肤强刺激;呼吸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麻醉;溶血 皮;G2B 82 1,2-二氯丙烷 1,2-Dichloropropane 78-87-5 350 500 眼、皮肤、黏膜和呼吸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肝肾损害 G1 83 1,3-二氯丙烯 1,3-Dichloropropene 542-75-6 4 上呼吸道、眼、皮肤刺激;肝肾损害 皮,G2B 84 二氯二氟甲烷 Dichlorodifluoromethane 75-71-8 5000 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心脏毒性;液体接触皮肤灼伤 85 二氯甲烷 Dichloromethane 75-09-2 200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周围神经系统损害 G2A 86 二氯乙炔 Dichloroacetylene 7572-29-4 0.4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意识障碍及肝肾损害 87 1,2-二氯乙烷 1,2-Dichloroethane 107-06-2 7 15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眼、呼吸道刺激;肺水肿; 胃肠道刺激;肝肾损害 G2B 88 1,2-二氯乙烯(全部异构体) 1,2-Dichloroethylene(all isomers) 156-59-2;156- 60-5;540-59-0 800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及上呼吸道刺激 89 二硼烷 Diborane 19287-45-7 0.1 上呼吸道和眼刺激;头痛 90 二缩水甘油醚 Diglycidyl ether 2238-07-5 0.5 眼和呼吸道刺激;麻醉作用 91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Dinitrobenzeneall isomers 25154-54-5;52 8-29-0;99-65- 0; 100-25-4 1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眼损害 皮 92 二硝基甲苯 Dinitrotoluene 25321-14-6 0.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生殖毒性 G2B(2,4-; 2,6-),皮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93 4,6-二硝基邻甲酚 4,6-Dinitro-o-cresol 534-52-1 0.2 基础代谢亢进;高热 皮 94 2,4-二硝基氯苯 2,4-Dinitrochlorobenzene 97-00-7 0.6 皮肤致敏;皮炎;支气管哮喘;肝损害 皮,敏 95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 二氧化氮) Nitrogen oxidesNitric oxide, Nitrogen dioxide 10102-43-9; 10102-44-0 5 10 呼吸道刺激 96 二氧化硫 Sulfur dioxide 7446-09-5 5 10 呼吸道刺激 97 二氧化氯 Chlorine dioxide 10049-04-4 0.3 0.8 呼吸道刺激;慢性支气管炎 98 二氧化碳 Carbon dioxide 124-38-9 9000 18000 呼吸中枢、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窒息 99 二氧化锡(按 Sn 计) Tin dioxide,as Sn 18282-10-5 2 金属烟热;肺锡尘沉着症;皮炎 100 2-二乙氨基乙醇 2-Diethylaminoethanol 100-37-8 50 眼、皮肤、呼吸道刺激 皮 101 二乙烯三胺 Diethylene triamine 111-40-0 4 眼、皮肤、呼吸道刺激;哮喘;眼灼伤 皮 102 二乙基甲酮 Diethyl ketone 96-22-0 700 900 眼、呼吸道刺激;麻醉作用 103 二乙烯基苯 Divinyl benzene 1321-74-0 50 眼、呼吸道黏膜刺激;麻醉作用 104 二异丁基甲酮 Diisobutyl ketone 108-83-8 145 刺激、麻醉作用 105 甲苯 -2,4- 二异氰酸酯 (TDI) Toluene-2,4 –diisocyanate ; Toluene-2,6 –diisocyanate(TDI) 584-84-9 0.1 0.2 黏膜刺激和致敏作用;哮喘、皮炎 敏 106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Dibutyltin dilaurate 77-58-7 0.1 0.2 肝胆损害;皮肤黏膜刺激;接触性皮炎 皮 107 钒及其化合物(按 V 计) Vanadium and compounds,as V 7440-62-6(V) 五氧化二钒烟尘 Vanadium pentoxide fume dust 1314-62-1 0.05 呼吸系统损害 G2B 钒铁合金尘 Ferrovanadium alloy dust 12604-58-9 1 肝、肾损害;血液学毒性 108 酚 Phenol 108-95-2 10 皮肤和黏膜强刺激;肝肾损害;溶血 皮 109 呋喃 Furan 110-00-9 0.5 麻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黏膜刺激、皮炎、肝、肾损害 G2B GBZ 2.12019 表 1 (续) 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 CAS 号 OELs mg/m3 临界不良健康效应 备注 MAC PC-TWA PC-STEL 110 氟化氢(按 F 计) Hydrogen fluoride, as F 7664-39-3 2 呼吸道、皮肤和眼刺激;肺水肿;皮肤灼伤; 牙齿酸蚀症 111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 氢)(按 F 计) Fluorides and compoundsexcept HF , as F 2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骨损害;氟中毒 112 锆及其化合物(按 Zr 计) Zirconium and compounds, as Zr 7440-67-7(Zr) 5 10 局部刺激;皮疹;肺肉芽肿 113 镉及其化合物(按 Cd 计) Cadmium and compounds, as Cd 7440-43-9(Cd) 0.01 0.02 肾损害 G1 114 汞-金属汞(蒸气) Mercury metal(vapor) 7439-97-6 0.02 0.04 肾损害 皮 115 汞-有机汞化合物(按 Hg 计) Mercury organic compounds, as Hg 0.01 0.03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肾损害 皮,G2B (甲基汞) 116 钴及其化合物(按 Co 计) Cobalt and compounds, as Co 7440-48-4(Co) 0.05 0.1 上呼吸道刺激;皮肤黏膜损害;哮喘 G2B;敏 117 过氧化苯甲酰 Benzoyl peroxide 94-36-0 5 上呼吸道刺激;皮肤刺激和致敏 118 过氧化甲乙酮 Methylethylketoneperoxide MEKP 1338-23-4 1.5 上呼吸道、眼和皮肤损害 皮 119 过氧化氢 Hydrogen peroxide 7722-84-1 1.5 上呼吸道和皮肤刺激;眼损伤 120 环己胺 Cyclohexylamine 108-91-8 10 20 上呼吸道和眼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121 环己醇 Cyclohexanol 108-93-0 100 眼及上呼吸道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皮 122 环己酮 Cyclohexanone 108-94-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