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的安全管理.pdf
科学管理 232 2020年第5期 1 15106 综采面顺槽巷道原支护形式及材料规格 15106 综采工作面顺槽巷道设计断面为 5.2 m3.1 m,沿煤层底板掘进。根据邻近工作面两巷道矿压观 测资料和同煤层邻近巷道的支护经验,15106综采工作 面顺槽巷道顶板采用锚杆 锚索 钢梁 经纬金属网 联合支护,两帮采用锚杆 钢梁 经纬金属网的支护 方式。 为防止巷道顶板岩层发生大面积整体垮落,顺槽 顶、帮锚杆均采用 椎22 mm2 400 mm 左旋螺纹钢锚 杆,顶锚杆间排距为 800 mm800 mm,帮锚杆间排距 为 850 mm800 mm;锚索采用 椎22 mm9 000 mm 的 19 股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将锚杆加固的“组 合梁”整体悬吊于坚硬岩层中,每排2 根,锚索间距 为 2 400 mm,排距为 1 600 mm;顺槽每掘进 50 m 全 断面铺设一排绝缘网,联网要求与金属网相同。 根据邻近工作面两顺槽矿压观察数据及支护经 验,安装顶锚杆预紧力不低于 320 Nm,锚固力不小 于 150 kN;帮锚杆预紧力不低于 320 Nm,锚固力不 小于 100 kN;锚索预应力不低于 150 kN,锚固力不小 于 300 kN。顶锚杆角度垂直于顶板,遇裂隙时,锚杆 要尽量垂直于裂隙面;帮锚杆垂直巷帮布置,达到实 现安全支护的效果。 2 15106 综采面顺槽巷道加强支护的技术措施 针对 15106 顺槽部分段巷道顶板出现下沉及锚索 托盘受力变形现象,为保证巷道使用安全,工作面的 顺利安全开采,经技术人员现场进行实地观测、检 查,先后制定多种解决方案,最终确定以下技术加强 支护的措施 1)新掘巷道变更锚索排距 1 600 mm 为 800 mm。 对于已掘巷道顶板完整且压力大的区域,采取补打两 根锚索进行加强支护,即锚索排距变为 800 mm。锚索 采用 椎22 mm9 000 mm,间距为 2 400 mm,与原锚 索错开打设。锚索钻孔直径 32 mm,锚固剂采用k2335 型一支、Z2360 型二支,预应力不低于 150kN,锚固力 为 300 kN。 2)600~620 m、650~660 m、675~690 m 段巷 道顶板破碎且顶板压力大,该区域巷道采用单体液压 支柱与 π 型梁架棚支护。架棚采用 4.8 m 的 π 型梁 与单体液压支柱进行支护,支护方式为一梁三柱,棚 距 1 000 mm,柱头须用防倒绳与顶板钢梁进行连接, 每根单体液压支柱采用一根拉杆联接固定,单体液压 支柱初撑力不得小于 90kN;单体液压支柱须支设在硬 底上,当巷道底板松软时须穿柱鞋。当巷道带有坡度 时,迎山角要合格。 3)针对顺槽前段 41 m 拐弯处,处于陷落柱区域, 顶板有淋水,为保证巷道使用安全,拐弯处前后各 5 m 采用“锚索 槽钢”支护方式进行加强支护。锚索 选用 椎22 mm9 000 mm,间排距为 1 600 mm1 600 mm,与原锚索错开打设,锚索托盘选用 140mm140 mm20 mm 金属托盘;锚固剂选用k2335一支、Z2360 两支。槽钢选用 18 号槽钢,每根长 5.5m,槽钢两侧需 焊接异形托盘,托盘钢板厚度不小于20 mm。两侧角锚 索与顶板夹角 60打设。 4)针对煤柱侧帮变形区域采用补打帮锚索方式 加强支护,帮锚索排距 0.8 m,距底板 2.2 m 处垂直帮 部打设。帮锚索 椎22 mm6 500 mm,托盘选用250 mm250 mm20 mm 金属托盘,钻孔直径 32mm,锚 固剂选用 k2335 一支、Z2360 两支,预应力不低于 150 kN,锚固力为 300 kN。 5)针对陷落柱其他区域采取工字钢架棚支护,且 架棚区域超出陷落柱范围 5 m,工字钢选用矿用11 号 工字钢,棚距 1 000 mm,棚顶、帮均用木背板背紧背 实,背板长度为 1 400 mm,间距为 400 mm,棚腿底 部焊接 150 mm150 mm10 mm 钢托板。为防止棚 受压后整体下沉,架棚时确保柱底为硬底,否则必须 穿鞋;工字钢棚采用六根拉杆连接,拉杆采用22 号圆 钢,每根棚腿两根(距棚腿底 1 000 mm,棚顶500 mm 处各一根),棚梁两根(距棚梁两侧 500 mm处各一 根);当巷道带有坡度时,工字钢棚迎山角要合格。 3 加强 15106 综采面顺槽巷道支护的安全管理 方法 3.1 巷道顶板支护的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管理 首先每班开工前,当班班组长要组织开展顶板隐 患排查、辨识危险源,对顶、帮压力大地段设置围岩 变形观测牌板,作业队组每班安排专人进行观测填 写,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以便采取进一步措 施。其次,作业队组及时跟进工作面进度补打木点 柱,安排专人观测点柱受挤压、变形、弯曲、柱体开 裂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强该段支护。最 后,作业队组严格按照正规作业循环图表作业,遇特 殊地质条件在掘进时执行短掘快支,正确使用临时支 护,严禁任何人员空顶作业。另外,合理高效的组织 协调是支护作业安全管理的有效保障。针对支护出现 的问题,必须要由安全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各 负其责、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作业队组,确保支护作 煤矿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的安全管理 张星 山西平舒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晋中 045400 摘要针对平舒煤业 15106 综采工作面顺槽部分巷道顶板出现下沉及锚索托盘受力变形现象,从技术层面提出对该巷 道支护进行全面加强的措施,并从分级管控、风险预测、培训考核以及组织协调等方面提出全面的支护安全管理方法。结 合实际环境充分优化综采工作面顶板的监管制度,从而保障煤矿安全持续生产。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 顶板支护 安全管理 (下转第234页) 科学管理 234 2020年第5期 理想,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的。该新型皮带机自动 纠偏装置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带式输送机皮带的跑偏 现象以及因皮带跑偏带来的洒煤、皮带边磨损严重等 各种安全隐患问题,有效提高了皮带输送机运输设备 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给皮带机设计和使用提 供了一种无需驱动设备进行驱动作业,可自动快速地 纠偏发生偏移的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的设计理念[5]。 4 结束语 新型皮带机自动纠偏装置的应用实现了无需驱动 设备驱动,自动快速地纠偏发生偏移的皮带的效果, 在该选煤厂1、2、3皮带输送机上的安装应用效果 良好,实现了对皮带机运行稳定性的有效保障,大幅 降低了跑偏事故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 侯晓阳 . 运输机皮带跑偏自动纠正装置解析与应用 [J]. 机械管理开发, 2019, 34(6) 152-153. [2] 孔林玺 . 煤矿皮带运输机跑偏装置设计改进措施 [J]. 能源与节能, 2019(5) 102-103111. [3] 虞燕锋 . 井下气动皮带纠偏装置设计 [J]. 机械管理 开发, 2018, 33(11) 32-33. [4] 赵强 . 无源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在带式输送机中的应 用 [J]. 山西焦煤科技, 2016(S1) 113-115. [5] 蔡金生, 高贵鲁, 许晓曦 . 带式输送机新型自动纠偏 装置 [J]. 煤矿机械, 2016, 37(2) 110-111 作者简介 赵志清 (1984.4-) , 男, 山西离石人, 大专, 2006 年毕业 于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选煤助理工程师, 从事选煤技术 管理。 业保质保量完成,为作业队组安全生产起到保驾护航 作用。 3.2 巷道顶板支护的分级管控及培训考核 强化对综采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是煤矿安全管 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为切实做好工作面顶板管理工 作,采用分级管理办法,明确划分出矿、科、队各级 部门或人员的职责。首先,矿井要安排好顶板管理所 需要的投入,定期组织对顶板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的 检查与考核。其次,各相关技术科室要强化工作面顶 板的技术管理,队组要按照职责要求,做好工作面现 场的顶板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确保工作面顶板状况满足现场安全生产的要求。为调 高综采工作面顶板支护的安全管理,着重对该工作面 的相关作业人员实行全面安全知识培训。作业队组要 加强员工班前、班后会安全技术措施、操作规程、危 险源辨识、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专业知识培训学 习,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水平,确保上安全岗、 干放心活。 参考文献 [1] 栗爱国 . 浅析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与安全管理 [J]. 能源与节能, 2015, 35(4) 67-68 作者简介 张星 (1989.2-) , 男, 山西盂县人, 本科, 采煤助理工程 师, 从事采煤技术管理工作。 (上接第232页) (上接第236页) 处理,避免出现严重坍塌事故。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山机械设备作为当前矿山开采中比 较关键的一环,为了更好提升其应用价值,注重引入 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极为必要,需要切实围绕着各 类矿山机械进行合理的优化,以求更好提升矿山开采 水平。 参考文献 [1] 贺海波 .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煤矿机械中的应用 [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 27(32) 69. [2] 吴雪莹, 贾玉鑫, 吴余锁 . 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在金 属矿山机械中的应用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18) 125- 126. [3] 景蕾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J]. 南 方农机, 2019, 50(18) 167. [4] 杨凯. 建筑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与发展探讨[J]. 城市建筑, 2 013 (24) 253-255 . [5] 孟庆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J] .科技 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1 ) 115-l16 . [6] 陈伟洪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 运用分析 [ J] . 装备制造技术 , 2014(1 ) 7 7 ~ 8 9 . [7] 王学梅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智能控制技术 [J] .科 技与企业, 2012(加) 112. [8] 赵传生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上的应用及其 趋势展望 [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8) 7931 作者简介 高峰 (1987.9-) , 山西阳泉人, 2007 年 7 月毕业于山西 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