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护技术问题探究(1).pdf
科学管理 286 2020年第5期 煤矿综采技术是一种综合化的采煤技术。常规 看,综合的机械化技术的技术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并 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割煤。因此,在实际进行机械化工 作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让机械能够更 好地运行。通常,如果需要对综采工作面进行支护, 更要让液压式的支架发挥重要的作用。专业人员一定 要在合适的实际进行支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综 采面更好地进行工作。目前,煤层厚度和稳定性有所 不同。因此,所对应的支护方式也会因此不同。本文 主要结合实际案例研究工作面内部的支护问题。 1 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护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择技术的问题。支架一直都在煤矿综采 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更是一种常用的设施。在 适当的时机,只有运用合适的支架才能够让综采的过 程变得更加稳定和安全,并有效地提升煤矿的综采效 率。但是,在实际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同 因素的影响,不同样式的之家并不能够满足煤矿企业 开采和发展的需要[1]。在实际开采的过程中,因为没有 能够选择合适的支架技术,自然会诱发坍塌事故,最 终降低了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目前,技术选择问题 一直都在综采工作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超前支护技术使用错误。目前,多数的超前 支护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矿区内部,本身也属于 一种预防性和保护性的支护技术。从具体发展的过程 来看,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通过采用 特定的手段来直接加固煤层开采的环境,这样才能够 直接改善煤矿综采工作面隧道内部的结构,最终才能 够防止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出现坍塌和沉降的现象。 (3)特殊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通常情况,只有 运用不同类型的技术才能够让工作面管理的过程变得 更加顺利。作为一名专业的人员,只有运用合理的保 障措施才能够让顶板变得更加可靠。但是,在实际操 作的过程中,其中一部分企业并没有在较短的时间内 分析综采工作面,甚至也并不重视开采工作,最终也 会加重综采工作面的负担。 2 综采工作面支护技术改造案例 正因为上一节提出的支护问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和隐患。下面让我们结合实际的案例来研究综采工作 面内部的支护技术。以便能够提供良好的改善思路。 (1)工程概况。某煤矿为重点的煤矿开采企业, 内部由较多的煤矿开采区组成。其中,三采区内部的 中心区域主要为30706工作面,工作面主要位于2号煤 矿的右翼。工作面的两巷分别煤进风下山。多数停采 现的东北侧和实体煤矿间隔50m2。皮带巷西北侧将会 和实体之间间隔20.0m。其中,轨道巷道Ⅰ段西北侧的 41.6m处为10507采空区。距离Ⅱ号切眼2.55.6m处的位 置可以被设定为10509空巷。切眼0-19.3m上部将会直 接间隔3.55.4m的距离。皮带巷里程介于28.634.6m, 轨道巷Ⅰ段的里程介于28.234.5m。下部相隔16.0m距 离的位置可以被定为为专用的轨道运输大巷。工作面 南侧间隔108m的位置被定位为12509工作面煤柱。工作 面其他方面处暂时不存在别的工程。根据相关的信息 分析,运输巷道将会对2号采煤区内部的集中巷道产生 一定的影响。 (2)常用技术。①工作面支护技术。目前,该煤 矿内部的30706工作面巷道内部主要是由液压自移支 架组成的。在操作的过程中,只有通过追机移架才能 够更好地实现支护顶板[3]。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 有让支架的接替过程变得更加紧密,才能够让初撑力 大于24MPa,注意让支架立柱的行程确定为1803mm。 ②工作面端头维护。该煤矿30706工作面的端头一侧 的支架顶梁将会直接和掩护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 注意让支架之间的距离保持0.3m的样子。注意在布置 的过程中让柱帽垂直于工作面的一端,并让密集柱回 移步距定位为0.9m。如果落山的顶板不能够正常地垮 落,也就能够在第一时间采用双排密集的方式来布置 整个结构。如果落山悬顶大于10平方米,则可以在第 一时间采用强制的方式来放顶。必要时可以在保险帮 煤一侧设置一排专业的单体戴帽点柱,并将其防止在 支护处。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单体内部的初 撑力能够达到11.6MPa。如果采用单体支柱来全面地进 行钻底时,一定要让单体支柱有效地拴牢。同时,注 意将两端的支架变得更加严实可靠。③对超前支护有 效地进行完善。在实际进行煤矿综采工作的过程中, 不同类型的综采工作面会产生对应的动压力。如果这 些动压力过大,势必就会对两边的巷道产生影响。如 果此时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就会对 采矿的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诱发安全事故。 因此,在实际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专业人员一定 要对两边的巷道全面地进行维护。必要时则可以采用 拱形金属支架和梯形的技术支架进行维护。常规的拱 形金属支架定义如下在采区工作面超前3m-5m的位 置时,可以对十字支架和金属支架全面地进行配套支 护,并让支护的高度大于1.5m。特别注意在行人的一 侧大于0.7m的距离[4]。当所有的内容都设置好之后, 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护技术问题探究 赵艳彭 山西阳煤集团运裕公司 山西 阳泉 045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重工业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煤炭已经在重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 越多的作用。可以看出,综合开采和生产工作将会对人类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探究煤矿综采工作 面内部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 支护技术 探究策略 (下转第288页) 科学管理 288 2020年第5期 4 降阻方案 表3分析了通风系统内部高阻力段的明细表。 表3 通风系统主要高阻力段明细表 巷道名称巷道长度/m 19轨道上山560 19回风上山160 39回风下山1100 29回风下山130 东大巷1250 罗庄南总回风60 东总回风1480 17轨道上山160 27回风下山280 27轨道下山200 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从罗庄风井底出发, 再出发到39采区,争取能够做出1条辅助的回风巷。再 从19轨道上山,并将主要的回风巷进行扩修,这样才 能够有效地实现降阻。 5 降阻优化的结果 (1)通风阻力变化。在对通风巷道内部进行优 化之后,其通风阻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改造 之前,北风井和罗庄风井的静压一直超过了3000Pa, 甚至在之后达到了最高峰4118Pa和3725Pa。在优化之 后,其静压分别下降到了15002000Pa之间。与改造前 相比,改造后的静压有了大幅度下降。(2)矿井内部 通风电费变化。在开始降阻之前,北风井和罗庄井每 月平均通风电费已经达到了31.5万元和41.8万元。在对 通风系统该咋之后,每个月的通风电费已经降低到了 13.6万元和30.5万元。每个月节省了相当多的电费。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了高阻力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法。不仅通风系统内部的工 况都在相互影响,更应该采用相关的措施来有效地管 理通风系统,从而使得通风系统变得更加稳定。应该 说,矿井内部的通风系统都有诸多网络,在今后还有 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庞大芳, 高东旭.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 [J] . 煤炭技术, 2016(5) 59-63. [2]何懿.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法及应用 [J] . 矿业工程, 2017(2) 139-143. 作者简介 赵志杰 (1990-) , 男, 本科, 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 程专业,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煤矿一通三防技术及管理工 作。 再在拱形梁下设置专门的单排金属顶梁和单体液压支 柱,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地实现超前支护。④全面重 视管理特殊工作面。在实际针对煤矿综采工作面进行 支护的过程中,专业的人员会遇到各种特殊的工作 面。常见的主要包括悬空顶板和高度破碎的煤壁。只 有全面地进行有效地管理才能够全面地提升支护的效 果。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内容第一,正因为多数悬空 顶板的硬度和面积都比较大,其内部的压力多数会不 稳定。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使用悬空顶板,就会直接 出现冒顶的危险。此时,专业的人员先要进行放顶, 之后再采用合适的液压支护支架来全面地进行支护。 第二,如果要采用高度破碎的顶板来进行支护,则应 该先配合金属网来进行支护。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混合 式的金属支架来进行支护。第三,采用片帮煤壁来进 行支护时,先可以在采空区采用打贴帮支护的方式, 之后在采用液压前移的方式来全面地进行超前支护。 只有全面地重视管理特殊工作面,才能够发挥更大的 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数煤矿开采的工作都相对较为复 杂,更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问题。正因为在 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会诱发各类安全事故。因此,专业 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案例来全面地解决问题。只有采 用合适的措施来分析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在第一 时间提升工作的效率,最终让工作开展的过程变得更 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宫成 . 关于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护技术问题的探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3) 59-63. [2] 蒋洋, 李茂卫, 宋维明 . 煤矿综采工作面支护的几个 技术问题探讨 [J]. 中国科技纵横, 2016(5) 39-43. [3] 王锦山 . 软底煤层综采工作面支护技术 [J]. 田煤矿 开采, 2017(5) 29-34. [4] 卿日, 匡孝杰 . 锚杆支护在综采工作面切眼中的应 用 [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3) 169-173. 作者简介 赵艳彭 (1980-) , 男, 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 业, 采煤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煤矿采煤技术及管理工作。 (上接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