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doc
浅谈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 【摘 要】在煤矿生产作业中,机电运输设备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矿井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但是由于运输设备的运行任务繁重,调动频率大,同时设备工作的环境相对恶劣,所以大多数机器设备缺乏应有的维修和保护。但是当下,随着我国煤矿开采的革新,采矿能力得到普遍的提高,这导致机电运输系统的应用时间加长,范围更广。所以最终结果是,工作战线的逐渐延长不断加剧了系统的安全风险。因此,要及时准确的检修矿井机电运输设备,定期维护和更换设备。在此,本篇文章研究了一些影响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些运输设备安全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1.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作用及运行特点 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作业中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矿井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机电运输设备包括一般电气设备、井下电缆和提升绞车等,机电运输涉及的专业多,对技术的要求性强,所以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关系煤矿的开采和发展。 在煤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设备的任务繁多且重要,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下,机电设备系统超负荷工作,工作持续时间长,多数设备属于带病作业状态,在这些工作特点严重缩短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缩短寿命的使用下却得不得及时准确的维修,反而却还要应用与大需求量的生产项目,使用者往往缺乏计划性应用,只注重工作效率而忽视设备的保养,这更加促进了设备的损坏。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各大煤矿开采能力的普遍提高,为了不断的加深采掘工艺的工作面,使用者也相应的延长了机电运输系统使用时间,加剧了设备的工作量,这最终导致了机电设备安全风险的不断加剧。矿井的机电运输系统发生任何事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不仅会无法保证生产的效率,最重要的是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有对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风险性有意识能力,重视机电运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分析出隐患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积极防治,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井工人的安全[1]。 2.研究分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2.1.1作业人员欠缺操作能力 在我国的各个矿井,如果发生井下机电运输事故,那么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矿井的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能力的低下。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关系到矿业工作的质量,矿井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为上岗的工作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有一些未经过正规的培训,文化水平低而且不具备专业的矿井机电知识,未完全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也会出现野蛮操作等,不正常操作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而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这些操作人员不具备查看危险和维修补救的能力,不能及时修补漏洞,这必然会对矿井的安全不利,长期以往,会在矿井下作业时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2.1.2缺乏安全意识和健全的责任制度 酿成矿井事故的最根本原因,是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的安全意识是由于煤矿企业未重视安全基础工作,在我国,大多数矿井公司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只是形式,而且资质核审就是走过场,缺乏认真的指导和工作实践经验。发生任何事故后,公司并不进行彻底的追究,也不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这些都会使操作人员普对事故抱有侥幸心理。此外,健全的责任制度必不可少,要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必须落实机电运输工作的责任保障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谁的错误谁负责,只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到位,机电运输安全作业才能得到保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根据责任制度追究责任,就会减少责任认定不清和相互推诿的问题,也不会对矿井的安全造成恶性循环[2]。 2.2客观因素 2.2.1恶劣的工作环境 空气条件和巷道空间,以及供电状态等都是影响矿井机电运输设备的重要因素。首先,空气条件较为重要,井下作业的空气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瓦斯和灰尘,以及大量的水分,潮湿的空气容易使电机受潮,受潮的设备容易而发生腐蚀,大量的瓦斯和灰尘可能会因操作不慎而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其次对于巷道空间来说,狭窄的巷道不便于运输设备,同时安检和检修也会不方便,不同的设备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会提高触电事件的可能性。巷道坡度也属于巷道空间的一种,坡度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倾倒和滑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运输安全。此外,供电状态也影响设备的安全,这是因为运行中的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较大的负荷变化而容易发生短路,并且随着矿井掘进的深入,对供电电压的要求不断升高,对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2.2.2设备的质量问题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井下潮湿的空气,电缆可能被腐蚀而出现表皮脱落,其他设备零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脱落,使设备不断受到严重影响而老化。老化的电缆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火花,空气中的瓦斯会在火化下致燃爆炸。其他的,如在提升设备中用于提升的绳索,经过长时间的提升压力会出现疲劳和失效。由此可见,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充分及时的设备维护,大多数机电运输系统在高强度的运行后,必定就有安全隐患的存在,这些隐患随时导致事故的发生[3]。 3.加强机电运输设的备安全管理 3.1落实设备管理的制度 第一,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矿井公司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知识宣传,如加强井下安全措施的宣传活动,定期推出相安全知识讲座,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指导,以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尽全力减少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完善职工的业务培训。业务培训时要与安全培训一起进行,密切结合理论知识于实际生产上,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文化水平较低的职工的安全措施教育,正确指导操作人员的实践,提高井下的综合操作水平和工作安全,井下模拟事故,加强操作人员危机处理能力。 第三,持有上岗许可证明。操作人员要求技术全面,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上岗许可证明。持上岗证的操作人员掌握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知识,是我国矿井发展以及安全所必须的人才。 第四,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责任制度。各个矿井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分管区域,区域分配到个人,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人,可以采用奖惩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积极性。 3.2提高设备的维修维护水平 为保证矿井下的工作顺利进行,保障矿井的运输工作,必须提高运输设备的质量,这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检修的过程中,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缆和绳索,定时检修人员和运输车的质量,定期检查遗留的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不能等出现安全故障以后才更换,保证各种设备和配件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4]。 3.3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 矿井工作条件对于运输工作至关重要,好的工作条件可以为运输工作提供好的运行环境。为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证空气干燥防止潮湿,减少尘埃的含量或者引进除尘设备,降低瓦斯的含量,保持良好的井下通风,保护用电的安全性。因为干燥的空气和低比例的尘埃可以保护机电设备,而恶劣的空气环境会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他,要定时安排工人巡查,尤其是注意最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发现安全问题立即修改处理。为避免漏电短路的情况发生,要早井下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裴玉川,杨瑞.浅论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解决方法[J].科技风,2011,(19)52-52. [2]马爱花,兰峰.带式输送机托辊的选用与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煤矿机械,2008,29(12)166-168. [3]黄万.带式输送机托辊的实际选用[J].包钢科技,2011,37(4)11-13. [4]丰尚奇.浅谈带式输送机托辊选用与运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煤矿机械,2002,(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