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pdf
地 质 调 查 项 目 预 算 标 准 地 质 调 查 项 目 预 算 标 准 (2010 年试用) 中国地质调查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 2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第一章 地形测绘地形测绘 ...................................................................................................................................1 第一节 地形测量.................................................................................................................................1 第二节 制 图......................................................................................................................................2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测量地质测量 ...................................................................................................................................5 第一节 区域地质调查.........................................................................................................................5 第二节 专项地质测量.........................................................................................................................5 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6 第四节 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7 第五节 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8 第六节 专项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9 第三章第三章 遥感地质遥感地质 ...................................................................................................................................9 第一节 航空遥感彩色摄影.................................................................................................................9 第二节 遥感地质解译.......................................................................................................................10 第四章第四章 物化探物化探 .....................................................................................................................................11 第一节 地形等级划分.......................................................................................................................11 第二节 物 探....................................................................................................................................12 第三节 化 探....................................................................................................................................20 第四节 物化探测网与剖面布设.......................................................................................................23 第五节 航空物探...............................................................................................................................24 第五章第五章 钻钻 探探 .....................................................................................................................................26 第一节 矿产地质钻探.......................................................................................................................26 第二节 水文地质钻探.......................................................................................................................27 第三节 地热钻探...............................................................................................................................29 第四节 工程地质钻探.......................................................................................................................30 第五节 原位测试...............................................................................................................................30 第六章第六章 山地工程山地工程 .................................................................................................................................34 第一节 坑 探....................................................................................................................................34 第二节 浅 井....................................................................................................................................35 第三节 槽 探....................................................................................................................................36 第七章第七章 岩矿试验岩矿试验 .................................................................................................................................36 第一节 岩矿分析...............................................................................................................................36 第二节 化探分析...............................................................................................................................40 第三节 土壤分析...............................................................................................................................42 第四节 水质分析...............................................................................................................................44 第五节 光谱半定量分析...................................................................................................................46 第六节 非金属矿物性测试...............................................................................................................46 第七节 煤质分析...............................................................................................................................48 第八节 岩矿鉴定与试验...................................................................................................................50 第九节 选冶试验...............................................................................................................................53 第八章第八章 其他地质工作其他地质工作.........................................................................................................................54 第十章第十章 地区调整系数地区调整系数.........................................................................................................................55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56 1 第一章第一章 地形测绘地形测绘 第一节第一节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 一、控制测量一、控制测量 (一)工作内容 (一)工作内容 踏勘,选点,埋石,造标,量距,观测,计算,资料整理等全部工作。 (二)困难类别 (二)困难类别 困难 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1.平地或比高在 100m 以内的丘陵区,地貌基本完整 2.地物较少的地区,建筑物 20%以内,行人车辆较少的城镇工厂区 3.通视条件好 4.交通比较方便 Ⅱ 1.比高在 100~200m 之间,有少量冲沟雨裂,挖掘开采区 2.人工建筑物较多的地区,建筑物在 30%以内,行人车辆较多的城镇工矿区 3.20%面积有高杆作物、林地 4.通行有困难的水网、沼泽、梯田区 Ⅲ 1.海拔 1500~2000m 之间,比高在 200~300m 之间,梯田密集无规则,地貌较复杂 2.农村居民地密集地区,人工建筑物较多、较乱的工矿区,一般等待可持续作业的城镇工矿区 3.蒿草、高杆作物大面积连片、林木覆盖面积在 40%以内 4.测区内存在车辆难以通行的水网、沼泽、沙漠地区 Ⅳ 1.海拔 2000~2500m 以内,比高在 300~400m 之间,挖掘开采区、冲沟雨裂密集区、地貌破碎的山区 2.中等发达城镇,行人车辆来往频繁,街巷深窄,影响正常作业的城市工矿区 3.蒿草、高杆作物、森林覆盖面积在 60%以内 4.测区内车辆不能到达,通行完全靠步行的地区 Ⅴ 1.海拔 2500m 以上,比高在 400m 以上,地貌特别破碎的高山区、冲沟雨裂特别密集的地区、特别复杂的石林、石 峰地区等 2.发达城市区,管线纵横交错,行人车辆密度高,严重影响正常作业的城市工矿区 3.通视极困难,灌木林、高杆作物、森林覆盖面积在 60%以上 4.交通特别困难的悬崖陡壁,石林、石山较多地区,密集的带刺灌木林、多层植被密集区,极难通行的喀斯特区 注困难特征符合其中一条的,即可执行相应类别。 (三)控制测量预算标准 (三)控制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 困 难 类 别 测量方法 技术条件 计量 单位 Ⅰ Ⅱ Ⅲ Ⅳ Ⅴ 一级导线 km 1291 1453 1652 1933 2320 导线测量 二级导线 km 907 1016 1157 1352 1624 二等 km 1010 1135 1291 1510 1813 三等 km 506 568 647 755 910 四等 km 255 285 324 379 454 水准测量 图根 km 128 144 162 191 228 C 级网 点 3249 3949 4737 6159 7617 D 级网 点 2799 3356 4027 4834 6283 GPS E 级网 点 2264 2716 3260 3912 5086 注本标准用于不以测图为目的的控制测量。当工程远景需要明确控制面积大于测图正常布网的,测图范围以外的控制工作量 可按本标准执行。 二、地形测量二、地形测量 (一)工作内容 (一)工作内容 基本控制测量,图根测量,测图,计算,资料整理,绘图并提供 100 份以内印刷纸图。 (二)困难类别 (二)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特征说明同控制测量。 (三)地形测量预算标准 (三)地形测量预算标准 2 单位元/km2 困 难 类 别 比例尺 Ⅰ Ⅱ Ⅲ Ⅳ Ⅴ 110000 2777 3612 4874 6824 10237 15000 4750 6173 8336 11643 17464 12000 13349 17354 24430 32725 49086 11000 20606 26786 36162 50627 75940 1500 30506 39657 53536 74951 112429 注1.数字化测图,按本标准提高 30%。 2.采用航测方法时,本标准包括摄影资料费。 3.地形图草测按本标准的 65%计算。 第二节第二节 制制 图图 一、地形图编绘一、地形图编绘 (一)工作内容 (一)工作内容 资料搜集,展点,拼贴,编绘,照相,填表,整饰,校验,印刷全过程。 (二)困难类别 (二)困难类别 困难 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1.地形平坦、等高线图形简单、土壤植被单一、符号简单的地区,或有大片沙漠、戈壁、草原、沼泽、森林的平坦 地区 2.有少量简单图形的居民地、线状地物稀少、有零星独立地物的地区,或有少量坎子、河流的大片水田地区 Ⅱ 1.平缓的丘陵区,山脚或居民地与线状地物稀疏、有少量独立地物或勘探工程的地区 2.水网中有稀疏的河滩、沙地、沼泽或少量沙丘的平坦沙地或高原风蚀残丘区 Ⅲ 1.轮廓简单的街区及少量散列房屋的居民地,道路网中等密度,有少量路堤、路堑的丘陵地区 2.地貌切割中等,有部分断崖雨裂,并有轮廓较简单的土壤、植被分布的中山区 3.水网密度中等且有少量围堤、水工建筑物且有其它独立地物的平坦地区,或居民地、道路网较稠密的平坦地区 4.中等密度的小沙丘地、多垄沙地、新月形沙地或海滩、沼泽、芦苇地区或勘探工程较多的山地或田坎较多的平地 Ⅳ 1.居民地面积较大的城镇和工矿区,独立地物较多、线状地物较密的地区 2.地物切割剧烈,断崖、雨裂多,水系稠密的地区,或分布密集的沙丘、沙垄或新月形沙地的地区 3.水网交错复杂、水工建筑细小且多,或有大量的河流叉道、牛轭湖及小湖泊、池塘密布的丘陵地区 4.道路网发达、田坎稠密的丘陵地区或勘探工程密布的山地,或居民地、道路网稠密、沟渠呈网状分布的平坦地区 Ⅴ 1.居民地、水系很密,道路网发达的人烟稠密区或城市地区 2.地貌切割很剧烈,地形破碎、水网发达地区,或山坡陡峻、多岩石的山脊断崖、冰河很多的高山地区 3.支流很多的大河三角洲,水网稠密复杂、水工建筑密集的地区 4.农村居民地密布,独立地物很多,田坎密集的山区丘陵区 5.勘探工程密布,并有大量采掘地、矿渣堆的山地丘陵区 6.铁路、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密集,并有很多独立地物或复杂植被的地区 (三)地形图编绘预算标准 (三)地形图编绘预算标准 单位元/幅 困 难 类 别 比例尺 Ⅰ Ⅱ Ⅲ Ⅳ Ⅴ 15000 5961 7111 8609 10555 13505 110000 8028 9777 12504 15014 19500 地形图 编 绘 125000 11735 14580 18291 23111 30416 15000 1288 1748 2457 3262 4485 110000 1926 2702 3785 5045 6818 125000 3287 3609 6453 8868 12071 150000 4083 5392 7923 10852 14095 地理 底图 编绘 1100000 5191 7362 10444 14035 18323 3 困 难 类 别 比例尺 Ⅰ Ⅱ Ⅲ Ⅳ Ⅴ 1250000 5518 8128 11561 16165 21340 1500000 5428 8717 12416 16941 22096 地理 底图 编绘 11000000 6189 11496 16758 22747 30149 注1.计算机成图按本标准提高 80%。 2.照相、印刷每幅按 1000 元计算。 二、地形图数字化二、地形图数字化 (一)困难类别 (一)困难类别 困难 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1.地形平坦、等高线图形简单、土壤植被单一、符号简单的地区,或有大片沙漠、戈壁、草原、沼泽、森林的平坦 地区 2.有少量简单图形的居民地、线状地物稀少、有零星独立地物的地区,或有少量坎子、河流的大片水田地区 Ⅱ 1.平缓的丘陵区,山脚或居民地与线状地物稀疏、有少量独立地物或勘探工程的地区 2.水网中有稀疏的河滩、沙地、沼泽或少量沙丘的平坦沙地或高原风蚀残丘区 Ⅲ 1.轮廓简单的街区及少量散列房屋的居民地,道路网中等密度,有少量路堤、路堑的丘陵地区 2.地貌切割中等,有部分断崖雨裂,并有轮廓较简单的土壤、植被分布的中山区 3.水网密度中等且有少量围堤、水工建筑物且有其它独立地物的平坦地区,或居民地、道路网较稠密的平坦地区 4.中等密度的小沙丘地、多垄沙地、新月形沙地或海滩、沼泽、芦苇地区或勘探工程较多的山地或田坎较多的平地 Ⅳ 1.居民地面积较大的城镇和工矿区,独立地物较多、线状地物较密的地区 2.地物切割剧烈,断崖、雨裂多,水系稠密的地区,或分布密集的沙丘、沙垄或新月形沙地的地区 3.水网交错复杂、水工建筑细小且多,或有大量的河流叉道、牛轭湖及小湖泊、池塘密布的丘陵地区 4.道路网发达、田坎稠密的丘陵地区或勘探工程密布的山地,或居民地、道路网稠密、沟渠呈网状分布的平坦地区 Ⅴ 1.居民地、水系很密,道路网发达的人烟稠密区或城市地区 2.地貌切割很剧烈,地形破碎、水网发达地区,或山坡陡峻、多岩石的山脊断崖、冰河很多的高山地区 3.支流很多的大河三角洲,水网稠密复杂、水工建筑密集的地区 4.农村居民地密布,独立地物很多,田坎密集的山区丘陵地 5.勘探工程密布,并有大量采掘地、矿渣堆的山地丘陵区 6.铁路、双线道路、路堤、路堑密集,并有很多独立地物或复杂植被的地区 (二)地形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二)地形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单位元/幅 困 难 类 别 比例尺 Ⅰ~Ⅲ Ⅳ~Ⅴ 1500~1000 649 1295 12000 1537 2876 15000 2466 4326 110000 4468 7837 125000 6193 10408 150000 7939 13370 1100000 9725 16403 1250000 12585 20868 11000000 18463 31432 三、地质图数字化三、地质图数字化 (一)困难类别 (一)困难类别 困难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地质界线稀疏,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很少,地质点、勘探工程、井、泉等分布很稀 Ⅱ 地质界线密度中等,分布明显,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地质点、勘探工程等较多 Ⅲ 地质界线较多,各种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勘探工程等分布较广、较多 4 困难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Ⅳ 地质界线密度大,地质内容复杂,各种构造线、花纹符号、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广、密度大 Ⅴ 地质界线密度很大,地质内容复杂,各种构造线、花纹符号、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广且密度大 (二)地质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二)地质图数字化预算标准 单位元/幅 困 难 类 别 比 例 尺 Ⅰ~Ⅲ Ⅳ~Ⅴ 15 万~125 万 22072 37353 150 万~1250 万 20375 33958 四、地质图计算机成图四、地质图计算机成图 (一)困难类别 (一)困难类别 困难 类别 特 征 说 明 Ⅰ 地质界线稀疏,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很少,地质点、勘探工程、井、泉等分布很稀 Ⅱ 地质界线密度中等,弯曲不大,分布明显,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地质点、勘探工程等较多 Ⅲ 地质界线密而不明显,各种构造线、产状符号、花纹符号、勘探工程等分布较广、较多 Ⅳ 地质界线密度大,曲折、复杂破碎,各种构造线、花纹符号、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广、密度大 Ⅴ 地质界线密度很大,分布不明显,曲折、复杂、破碎,各种构造线、花纹符号、勘探工程符号等分布广且密度 大 (二)地质图计算机成图预算标准 (二)地质图计算机成图预算标准 单位元 困 难 类 别 比 例 尺 计算 单位 Ⅰ Ⅱ Ⅲ Ⅳ Ⅴ 平面地质图(全开) 幅 2041 2941 3601 5342 平面地质图(对开) 幅 1221 1761 2160 3241 区域地质图 15 万~1100 万 幅 4201 5881 9301 16604 26005 剖面图 cm 4 7 8 10 槽探、浅井、 坑道图、柱状图 cm 7 8 10 5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测量地质测量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 一、工作内容一、工作内容 标定地质点,路线调查,观测记录,样品及标本采集,野外资料整理,野外检查验收与补课等全部野外工 作和相应室内整理。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 别 特 征 说 明 Ⅰ (简单区) 沉积岩地区,岩层产状平缓,岩相稳定,标志层明显或岩层轻度变质(面积小于 5%) ,褶皱构造较简单, 断裂不发育,矿化标志少 Ⅱ (中常区) 岩层轻度变质,面积约占测区 5~25%,岩相不稳定,标志层不甚明显,褶皱、断裂较发育,矿化标志 较明显 Ⅲ (复杂区) 岩层具中深程度变质,岩性复杂,岩相变化较大,褶皱、断裂十分发育,并有多期次、多成份的侵入岩、 混合岩、脉岩出露,矿化(矿床)标志广泛分布 三、区域地质调查预算标准三、区域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 例 尺 Ⅰ Ⅱ Ⅲ 备注 1250000 实测 146 181 216 修测 93 113 137 150000 832 1041 1249 实测 1250000 B1 区 178 实测 B2 区 121 实测 B3 区 80 实测 B4 区 68 实测 注1. 125 万实测标准用于图幅中的空白区部分;修测标准用于图幅中已做过 120 万或 15 万区调(未做片区总结)的部分, 须按面积分别计算费用。已做过片区总结的部分不计算野外工作费用。 2. 125 万 B1、B2、B3、B4 区根据单幅图地质调查路线总长度划分 B1 类≥3000km; B2 类<3000、≥2500km; B3 类<2500、≥2000km; B4 类<2000、≥1500km。 第二节第二节 专项地质测量专项地质测量 一、工作内容一、工作内容 根据 15 万区调或前人工作资料,有目的的开展某矿种和远景评价工作,确定进行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填 图,矿产普查及综合研究工作,包括编写工作设计、野外工作、室内资料整理、检查验收等全部工作。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地质复杂程度同区域地质调查。 6 三、专项地质测量预算标准三、专项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50000 524 648 853 125000 1255 1569 1884 110000 4029 5035 6042 15000 8830 11038 13246 12000 31001 38749 46498 11000 68423 85527 102631 本标准为正测,简测为正 测的 77%,草测为正测的 65%。 四、地质剖面测量预算标准四、地质剖面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km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10000 1307 1566 1956 15000 1968 2614 3976 12000 4050 5332 8102 11000 5447 8277 15915 1500 8277 15915 34485 草测剖面按本标准的 65% 计算。 第三节第三节 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一、工作内容一、工作内容 通过调查区域地形地貌景观及形成原因, 调查地表水系分布与成因, 地下水资源状态, 调查区域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尤其是第四纪地质时代、成因、岩性、分布特征,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及成因,调查生态环境地质状 况。基本查明含水岩组(系)岩性、结构、厚度、分布、水质、水量、地下水埋藏条件及运动规律,计算地下 水天然资源,查明生态环境地质状况。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别 特征说明 Ⅰ (简单区) 地质地貌条件变化不大,构造单一,没有或很少有断裂和褶皱,地层简单,岩相稳定,岩石成分均一, 标志层清楚,很少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是层状,厚度较稳定,地下水化学成分均一,人工对地 下水的流场和水质等无大改变,气象水文条件好,交通方便 Ⅱ (中常区) 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有显著的断裂和褶皱构造,地层复杂但有一定研究,岩相不稳定,岩石成分不 均匀,有一定标志层,存在明显的地质作用现象,含水层的深度厚度有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较复杂, 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气象水文条件较复杂,交通条件较差 Ⅲ (复杂区) 区域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剧烈, 具有多次和巨大的褶皱和断裂构造, 地层复杂且缺少研究, 岩相极不稳定, 岩石成分极不均匀,无明显标志层,剧烈的地质作用现象广泛存在。含水层的深度厚度变化极大,地下 水化学成分复杂,地下水流场和化学成分受人为影响极大。气象水文条件复杂,交通极不方便 7 三、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预算标准三、区域水文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250000 48 60 71 1200000 84 106 126 1100000 170 211 252 本标准为实测,修测为实 测的 77%,编测为实测的 50%。 四、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四、区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250000 83 103 121 1200000 135 168 202 1100000 244 301 362 本标准为实测,修测为实 测的 77%,编测为实测的 50%。 第四节第四节 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专项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测量 一、工作内容一、工作内容 研究地下水露头及其来源,对已有供水井、钻孔和水源地以及对区域的地表水位进行研究,记录描述测绘 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自然地质现象,采取水样,描述地貌因素及自然地质作用,测量地质点的位置高程,对典 型地质现象拍照,记好工作日记,编制水文地质图、地貌图等。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别 特征说明 Ⅰ (简单区) 水平的或倾斜很缓的地层,构造简单,岩性稳定均一,第四纪地层均匀分布,风蚀或风成地形,以及宽 广的河谷平原地区,含水层稳定,交通方便 Ⅱ (中常区) 褶皱及断裂较发育,有过一些研究,但不够,标志层不清楚,岩相、岩性不稳定,第四纪沉积物不均匀, 有多级阶地显示不清,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岩溶地形较发育,交通不够方便,山区地形约占 50%左右, 含水层不太稳定 Ⅲ (复杂区) 构造复杂,褶皱及断裂发育,变质岩有多期多次的侵入岩,大量分布,地层复杂,岩性岩相变化极大, 第四纪沉积物不均匀错综复杂的地区,复杂的堆积的山间盆地和岩溶发育地区,交通极不方便,山区地 形占 70~80%,地貌难以鉴别,含水层不稳定,规模和边界不易判定 三、专项水文地质测量预算标准三、专项水文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50000 338 423 507 125000 612 765 916 110000 1556 1945 2333 15000 3512 4390 5269 12000 14748 18434 22122 本标准为正测, 简测为 正测的 77%,草测为 正测的 65%。 8 四、专项生态环境地质测量预算标准四、专项生态环境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50000 510 636 763 125000 1046 1306 1567 110000 3039 3798 4508 15000 7114 8892 10670 12000 32111 40137 48166 本标准为正测,简测 为正测的 77%,草测 为正测的 65%。 第五节第五节 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一、工作内容一、工作内容 调查区域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特别是新构造活动,构造现今活动性、活动断裂、地震活动、 现今应力场、现今地壳运动方式及强度等规律性,地貌及水文地质特征,外动力地质现象分布的规律性,主要 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尤其是自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规律,天然建筑材料和主要景观资源的分布状况。 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二、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类别 特征说明 Ⅰ (简单区) 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结构简单,岩性单一产状水平或缓倾,岩性岩相变化不大,岩、土工程 地质性质良好,区域性地下水位基本稳定,现代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地质灾害不发育,无建筑物变形 或其它“病害”现象 Ⅱ (中常区) 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一,地质结构较复杂,岩性岩相不稳定,层数较多,产状常呈倾斜或尖灭,岩土 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区域性地下水波动较大,现代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地质灾害中等发育,已有建筑 物变形或其它“病害”现象不多见 Ⅲ (复杂区) 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复杂,地质结构复杂,岩性岩相变化大,层数多,产状多变,岩、土工程地质性质 不良,各种类型地下水相互关系复杂,现代动力地质作用和现象及地质灾害广泛发育,已有建筑物变形 或其它“病害”现象多见 三、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三、区域工程地质调查预算标准 单位元/km2 地质复杂程度 比例尺 Ⅰ Ⅱ Ⅲ 备 注 1250000 30 39 45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