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工作面过断层经验及教训总结.pdf
煤矿现代化 增刊 1 3 口 .1 工作面过断层经验及教训总结 济宁矿业集团阳城煤矿 李永辉丁希阳姜鹏 摘要本文通过对 1 3 0 1 工作面过断层期问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及教训的总结,在大倾角工作面的顶 板管理、 防止支架咬架、 倒架及咬架、 倒架的处理及区队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过 断层下倾角工作面 1 过各种断层的方法 I 在通过落差在 3 m以下的小断层 由于 1 3 0 1 工作面平 均煤厚在 7 . 5 m, 3 m以下断层不会对回采造成大的影响 时 , 主 要采取的措施是①根据断层延伸方向和割矸量以一定的角 度提刀; ②顶板破碎地带拉移超前架; ③加快推进度 , 防止顶 板来压, 使条件进一步恶化。 2 在通过落差较大断层 一般落差在 3 - 5 m 时, 主要是 采取金属网和工字钢或大板护顶, 具体做法为 将工字钢和网 子捆绑在一起, 首先使工字钢的一端搭在支架前梁上 , 然后收 回相邻支架的护帮板用单体支柱将工字钢连同网子打进支架 的护帮板里, 升起护帮板将工字钢撑起护住煤壁。网子采用鱼 鳞式搭接 下一片网子与上一片网子压茬 O . 6 m , 网扣间距为 O . 3 m。工字钢平行煤壁每刀一上, 沿工作面倾向, 工字钢抄手 0. 3 m。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移架时必须降下前梁, 以防刮网。一 旦网子被刮坏, 容易造成漏顶, 对顶板维护不利。 3 如果顶板及其破碎, 且超前片帮严重 , 拉完超前架后 支架前插板仍不能触到煤壁,此时仅仅依靠在支架上方上工 字钢、 铺网造假顶的方式已不能有效控制顶煤的冒落。因为在 煤机割后还未移架前, 顶板往往已经见矸, 造成支架根本无法 接顶, 支架长时间不接顶, 在平均 2 O多度的工作面上最终的 结果就是倒架。通过分析可以得出, 要想从跟本上杜绝倒架, 关键是支架要接顶, 即控制住支架上方已经破碎的顶板, 使其 不随采随落。于是我们尝试使用新型化学材料 一马丽散对破 碎顶板超前进行加固, 增加顶板的整体性, 再辅助人工假顶 , 减少顶煤矸的下落, 在移架过程中用千斤顶进行拉移, 动态调 整支架的倾角, 逐步减小支架的倾角, 最终调正。 2 过断层特别注意事项 在此过程 中需要注意的是 1 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过机高度, 如果采高过低, 严重影响 推进速度 , 势必造成顶板的进一步恶化 。 2 注意千斤顶拉架 的位置 ,如果用一个 千斤顶合适 的位 置为靠机尾侧后立柱,这样支架在拉移过程中不至于尾梁下 摆, 避免支架咬尾梁, 如果用两个千斤顶则合适位置为靠机尾 侧的前后立柱 。 3 避 免在原地调整支架 , 要在动态过程中调整。 4 在采取提刀方式减少割矸厚度时要注意由俯采转变 为仰采需要一个过程, 即俯采 一平推 一仰采, 如果从俯采直接 大幅度提刀,形成仰采趋势,会导致推前溜连杆无法正常伸 出, 前部输送机无法推移到位, 煤机截深不够, 煤机无法正常 挑顶, 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工作面的正常推进。由此可以看出 在遭遇地质构造需要进行提、 卧刀时, 要首先考虑设备的配套 适应性, 一般俯、 仰角度在 0 。 ~1 5 。 范围内设备都可适应。 3 通过这次过断层, 主要有以下几点教训 1 对地质条件的变化没有高度重视,犯了经验主义的错 误 。 自工作面回采以来 , 已揭露断层 1 0多条, 除 4月份揭露 的断层对生产影响较大外,其余断层均未对正常回采带来影 响。在推进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 断层面处顶板破碎, 但只 要及时拉移超前支架, 及时挂网上工字钢维护好顶板 , 在推进 过程中提刀挑顶使支架前溜形成一定的仰角,就会很快将断 层甩掉。因此在 1 1 月份出现歪架之前揭露断层时, 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 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结果造成工作的被动。所 以, 技术上, 要注意总结经验, 遇到实际问题时又不能一味的 靠经验, 要注意经验和实际的相互结合。在刚开始揭露断层或 其他地质构造时, 如果搞不清前方的地质情况, 不要盲目的推 进, 要根据断层发育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推进措施。 2 措施现场落实不到位, 工区管理上有漏洞。在开始出现 顶板破碎迹象时, 工区及时制定了上金属网护顶的措施, 但由 于监督不力, 在推进过程中没有严格考核上网质量, 导致在顶 板冒漏之前网子没有上到支架主顶梁上,无法形成有效的人 工假顶, 支架在不接顶的情况下拉移, 最终导致了歪架。所以, 在区队管理上, 要狠抓现场的工程质量和规程措施的落实。对 于当班能解决的问题决不拖到下一班,当班不能解决的及时 汇报值班干部或矿有关部门, 以便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防止事 故进一步扩大。 3 在刚出现倒架倾向时, 工区管理上反映迟缓 , 没有把握 住当时的重点, 还强调推进度和产量, 没有对拉架的质量进行 严格的考核, 导致越拉倾角越大, 造成倒架。 收稿 日期 2 0 0 9 6 - 2 5结束语 该工作面的防尘系统全面的覆盖了工作面的尘源,但在 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偶尔也会由于人为因素使局部系统处 于停止工作状态。因此, 在提高防降尘技术 , 加大防尘资金投 入, 采用先进装备和防降尘措施的同时, 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工 作, 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 使广大职工真正认识到粉尘对人体 】 3 6 健康的严重危害性, 掌握防尘知识和技术措施 , 增强对防尘工 作的自觉性也是各煤矿领导和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责任。 作者简介 田向红 1 9 8 0 一 , 陕西宝鸡人 , 黑龙江科技学院毕业, 采 矿工程, 工商管理双学士, 一直从事煤炭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收稿 日期 2 0 0 9 - 5 -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