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钨矿选矿工艺进展.pdf
第 35 卷矿冶工程Vol.35 2015 年 1 月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January 2015 ① 收稿日期2014-12-04 作者简介王长福1987-,男,江西赣州人,硕士,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选矿技术及工程化研究。 黑、白钨矿选矿工艺进展黑、白钨矿选矿工艺进展 ① 王长福,谢建国,周清波,阳华玲,朱超英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简述了黑、白钨资源概况,对黑钨矿、白钨矿及黑白钨混合矿常用的分选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展望了今后的发 展方向。 关键词黑钨;白钨;选矿技术 中图分类号TD92文献标识码Bdoi 10.3969/j.issn.0253-6099.2015.Z1.0010 文章编号0253-60992015Z1-0036-05 Progress in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Wolframite and Scheelite WANG Chang-fu, XIE Jian-guo, ZHOU Qing-bo, YANG Hua-ling, ZHU Chao-ying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resources of wolframite and scheelite, the common technique for separation of wolframite, scheelite ores and a combined ore of wolframite and scheelite was review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rend predicted. Key words wolframite; scheelite;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1钨资源概况 钨是一种宝贵的稀有金属,熔点高达 3 380 ℃, 硬度大,密度高,高温强度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 战略资源,主要用途为制造灯丝和高速切削合金钢、 超硬模具、光学仪器等。钨元素是由瑞典化学家卡 尔威廉舍勒于 1781 年从当时称为重石的矿物现称 白钨矿中发现的。 在自然界中, 钨的矿物有 20 多种, 但具有工业意义的只有黑钨矿和白钨矿。世界钨储量 集中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占世界总储量 的 76,其中中国约占世界钨资源的 40,加拿大占 15,美国占 10。除此之外,具备钨资源潜力的国 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缅甸、加 拿大、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葡萄牙、西班牙、 土耳其、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土库曼和泰国。中 国是世界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约 570 万吨的钨资源 储量,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河南、甘肃、广东、 广西、福建和云南,8 省区查明钨资源储量占全国查 明钨资源储量的 85。其中,湖南省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查明资源储量的 32,江西占 18。中国钨 矿石有以下三大类型黑钨矿石[Fe,MnWO4],白钨 矿石CaWO4, 黑钨矿、 白钨矿共伴生的混合钨矿石。 中国钨矿类型以白钨矿为主,黑钨矿和黑白混合钨矿 为辅,其中白钨矿查明资源储量占 68.54;黑钨矿 查明资源储量占 22.20; 黑白混合钨矿查明资源储量 占 9.26。现集中开采区主要在华南地区,其中以江 西、湖南、河南最为突出,前者以黑钨矿为主,后两 者以白钨矿占多数[1]。 2黑、白钨矿选矿技术 自然界已发现的钨矿物有20多种, 从钨矿资源储 量和采选技术方面考虑只有黑钨矿和白钨矿具有开采 价值。其中黑钨矿[Fe, MnWO4]是钨酸铁FeWO4和 钨锰矿MnWO4所构成的一系列连续固溶体的类 质同相混合物,密度为 7.1~7.5 g/cm3,含 WO3约 占 75;白钨矿CaWO4是由钙的钨酸盐组成,密 度为 5.8~6.1 g/cm3,含 WO3约占 80.6。其它含 钨矿物有钨华 WO3H2O、铜钨华 CuWO4H2O、 钨铅矿 PbWO4和钨钼铅矿Pb,MoWO4等,其工业 利用价值不大,不具备开采条件。钨矿物性脆,易 第 35 卷王长福等 黑、 白钨矿选矿工艺进展37 粉碎,在碎磨中容易产生泥化,据报道,钨在矿泥 中的损失率达 20,因此,减少钨矿物过粉碎和强 化钨细泥回收是提高选矿经济指标的关键。我国钨 矿储量虽大,其中好选易选的黑钨资源经过长达半 个多世纪的开采,现已面临枯竭的处境,如黑钨开 采历史悠久的赣南地区。如今钨资源开采面临的是 品位低,难选矿石占相当比重。如黑钨矿的嵌布粒 度细,基本处于微细粒状态,利用传统的重选法, 其回收指标并不理想;白钨矿和黑、白钨混合矿大 部分为组分复杂、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的矿石,分 选难度大,加上与其它金属共伴生,更不易开发利 用,如柿竹园矿区黑、白钨的回收[2-4]。 2.1黑钨矿选矿技术 黑钨矿石大部分为石英脉型,矿石中的有用矿 物组成相对简单,相对于与其共生脉石矿物的密度 较大,因此黑钨矿一般采用重选法对其进行预先富 集。 我国黑钨矿选矿生产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 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预先 富集、早丢废石、矿石在选别前经洗矿、脱泥、分 级、碎矿。② 重选为主,分级选别,早收多收。以 跳汏摇床工艺流程回收粗粒钨矿。 ③ 细泥统一浓 缩,集中处理。④ 综合工艺精选,有用矿物综合回 收。此外黑钨矿还具有弱磁性,因此还可以考虑用 磁选回收[5-6]。 2.1.1黑钨矿重选 由于黑钨矿相对于脉石密度大,为其重选创造 了条件。因此其传统回收方法是重选法,根据不同 的重选设备可细分为摇床选矿、跳汰选矿、溜槽选 矿和离心机选矿等。 摇床是分选细粒物料时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重力 设备,也属于流膜选矿设备。它由早期的振动式溜 槽发展而来。与圆锥选矿机、螺旋选矿机等细粒分 选设备相比,摇床的处理能力较低。但它具有富集 比高、经一次选别即可得到最终精矿、适应范围广 等突出优点。钟能[7]针对大吉山钨矿的原次生细泥 处理流程进行了改造,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升选 矿生产水平,在钨细泥中矿销售困难的情况下,提 出了用摇床选别来提高产品质量,最终精矿品位达 到 51左右,回收率达到 7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 试验结果。 跳汰选矿是黑钨矿主要选矿方法。动筛跳汰机 由于跳汰室床层筛网的上下振动与水介质运动相结 合,能获得比普通隔膜跳汰机更大的冲程,因而具 有选别粒度大、处理能力大、选别效率高、耗水量 小的特点,是一种粗、中粒矿石重选的优良设备, 在黑钨矿山得到广泛应用。如瑶岭钨矿[8],分别采 用了 600900 横动隔膜跳汰机、偏心摇臂式动筛隔 膜跳汰机、CW-40 双列式侧动隔膜跳汰机和动筛隔 膜跳汰机进行钨矿的回收,其选矿工艺成本低,效 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螺旋溜槽的分选原理是矿浆流沿垂直的中心轴 向下旋转运动及横向环流运动,使矿石按密度和粒 度分层和分带,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螺旋溜槽的 优点是处理量大、无传动部件、不需动力、不需添 加水、结构简单、维护费用少、分选效果好、过程 稳定、指标可靠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李平[9]针对 某难选钨矿黑钨 95,白钨 5的粗选,进行了螺 旋溜槽与湿式强磁选的对比试验,取得了螺旋溜槽 粗选精矿品位 11.58、回收率 78.99、产率 20.08,湿式强磁选,精矿品位 21.37、回收率 81.35、产率 15.03的试验指标。结果表明,螺旋 溜槽与湿式强磁选的选别指标相似,但螺旋溜槽的 选矿成本低很多。 离心选矿机是利用离心机高速旋转时产生很大 的离心力,强化重选过程,使微细矿粒得到更有效 的回收, 它的出现成功的解决了微细粒的充分回收。 离心选矿机具有生产能力大、回收粒级下限低、选 矿回收率高等优点,被多次用于钨细泥回收工艺。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黑钨矿山企业如江西大吉山、盘 古山、西华山、漂塘、下垅、小龙等钨矿山都曾使 用过。经铁山垅钨矿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院共同改 进后在铁山垅钨矿钨细泥回收工艺中得到成功应 用。用于粗选作业,富集比可达 3~6 倍,回收率可 达 75~80;用于精选作业,富集比可达 3~5 倍,回收率可达 85~90,钨细泥综合回收率可 达 66以上[10]。 2.1.2黑钨矿磁选 黑钨矿具有弱磁性,因此可以利用磁选法对其 回收。张铟[11]针对黑钨、白钨互含影响彼此精矿质 量的问题,进行了黑、白钨分离研究。最后确定先 磁 后 浮 方 案 优 于 其 它 方 案 , 磁 选 应 用 的 是 SQC-2-1100 湿式强磁选机,得到了特级黑、白钨精 矿。当原矿品位含 WO367.02黑钨 8.47,白钨 58.55时,回收率为 96.34。高效强磁选设备如 SLon 型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的出现为黑钨矿 的磁选增添了新活力。采用高梯度磁选作粗选、重 选和磁选相结合的精选工艺流程回收某黑钨矿石, 对WO3品位0.413的给矿, 获得的钨精矿产率0.472、 钨精矿 WO3品位 66.03、回收率为 75.46的技术 指标,黑钨矿得到了较好的回收[12]。 38矿冶工程第 35 卷 2.1.3黑钨矿浮选 黑钨的浮选工艺更多的是运用于处理黑钨细 泥,粗颗粒的黑钨矿用重选法可以获得很好的选矿 指标。细粒浮选要求捕收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这 些高选择性的捕收剂主要有胂酸类、膦酸类、螯合 类、两性捕收剂以及少数脂肪酸类捕收剂。其中胂 酸类、膦酸类捕收剂有一定毒性,容易带来环境污 染问题,且制造成本也高,因此现在浮选工艺基本 不用这类药剂,近年来使用的羟肟酸类捕收剂则很 好的解决了这类问题[13]。朱建光等用 F203水杨羟 肟酸的同系物配合 PbNO32浮选含 WO31.07柿 竹园黑钨细泥,扩大连选实验结果为四次精选得 到品位为 20.30的黑钨精矿精矿,回收率为 80.27。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用苯甲羟肟酸配合 PbNO32及组合抑制剂 AD 回收含 WO30.9的黑 钨细泥, 扩大实验结果为 五次精选获得最终精矿, 品位为 69.00,回收率为 71.40。脂肪酸类捕收 剂虽捕收性能强,但选择性较差,单一使用脂肪酸 类捕收剂很难获得合格产品,因此只适合初选或者 配合其它捕收剂一起使用。 多种药剂组合使用同样在黑钨细泥回收中得到 使用,王淀佐[14]在总结了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详细 研究了 17 种捕收剂、 13 种抑制剂和不同捕收剂的组 合,得出了 3 套有效的浮选黑钨矿的混合药方肿 酸或磷酸-美狄兰药方、螯合剂-中性油、脂肪酸- 第一胺正反交替浮选。除了捕收剂之间的组合使用, 调整剂之间同样也可以混合使用,其作用效果明显 比使用单一药剂更好。 余军等人[15]研究了 CKY 与油 酸钠混用,并配以组合抑制剂,可在常温下较好地 实现钨矿物与萤石、方解石等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 对于含钨 0.53的实际矿石,采用 CKY 和油酸钠作 捕收剂,硝酸铅作活化剂,在开路试验中可获得钨 品位 64.36的钨精矿,回收率为 60.72。药剂作用 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KY 捕收剂在黑钨矿表面形成 化学吸附, 硝酸铅的存在可增强CKY捕收剂的吸附。 高玉德[16]从黑钨细泥浮选剂作用机理入手,开展黑 钨细泥与萤石、方解石、石英等矿物浮选分离研究, 并取得重大突破。在 pH6.5~7.0 的矿浆中,以硝酸 铅为活化剂,水玻璃、硫酸铝等为组合抑制剂,苯 甲羟肟酸与塔尔皂等共用为组合捕收剂,当给矿品 位 WO31.62,钙矿物含量大于 70,-40 μm 粒级 约占90时,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工 艺流程, 可获得 WO366.04、 回收率 90.36的浮选 精矿,技术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基本解决了富含钙 矿物黑钨细泥回收的技术难题。 2.2白钨矿选矿技术 根据白钨矿与不同类型脉石矿的共生关系,可 分为不同类型的白钨矿石,对于不同类型的白钨矿 其选矿方法也有所差异。如白钨-石英或硅酸盐 物型, 根据嵌布粒度可以选用重选和浮选法联合使 用;白钨-方解石-萤石-重晶石型,其回收工艺一般 是选用浮选法[17]。 白钨矿嵌布粒度大小不同, 其分选方法也不同, 对于粗粒级白钨矿,工业上一般是选择重选法,该 法选矿成本较低,环境污染小,回收率较高。对于 细粒级白钨矿,由于白钨矿可浮性较好,工业上大 多数选择浮选法,白钨矿浮选一般可分为粗选段和 精选段。 白钨矿的粗选是尽最大可能回收白钨。在白钨 的浮选粗选工艺中有石灰加碳酸钠法[18]和碳酸钠 法[19]。石灰法是美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由 Vazquez 发明的, 率先打破了非硫化矿浮选不能用石灰做 pH 调整剂的禁区,在白钨粗选时使用了石灰,从而引 出了石灰法这一概念[20]。对石灰法的机理研究表 明,在粗选时加入石灰调浆,矿浆中含有大量 Ca2 离子,Ca2离子很容易吸附在方解石、萤石等含钙 脉石矿物表面,使得脉石矿表面电性发生改变,再 加入大量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与吸附在脉石矿 物表面的钙离生成新的碳酸钙,根据抑制剂水玻璃 对白钨与方解石抑制能力的不同,实现白钨矿的优 先浮选。 白钨矿的精选则以提高钨品位为目的,以达到 钨冶炼的要求。由于白钨矿的可浮性与许多含钙矿 物可浮性相近,如萤石、方解石等,因此白钨的精 选段主要是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的分离。白钨粗精 矿精选主要有加温法和常温发。 ① 加温法, 又称 “彼 得罗夫法” 。 加温前对粗精矿浓缩, 再添加大量的水 玻璃,在高温下长时间强烈搅拌。利用不同矿物间 表面吸附的药剂解析速度不同,从而提高抑制的选 择性,然后稀释常温精选。该方法对矿石的适应性 较好,选别指标稳定,在白钨选厂得到广泛运用, 但是该工艺需要加温,生产成本高,劳动条件较恶 劣。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21], 即以组合调整抑制剂代替单一的抑制剂水玻璃,强 化对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 加温后无需稀释-浓缩脱 药作业,直接常温浮选。② 常温法,又称 731 法。 与加温法相比,此法通过对粗选作业条件的控制, 利用调整剂碳酸钠与抑制剂水玻璃的协同作用,通 过调控矿浆 pH 值使得脉石矿物处在有利被抑制的 范围内,再选用选择性较强的 731 氧化石蜡皂作为 第 35 卷王长福等 黑、 白钨矿选矿工艺进展39 白钨矿的捕收剂,实现较高的富集比,粗精矿在添 加大量抑制剂水玻璃的条件下,长时间强烈搅拌后 稀释矿浆进行精选获得白钨精矿。该法免去了浓浆 高温法的诸多不便,选矿成本较低,但对矿石的适 应性不及加温法, 选别指标波动性较大, 含杂质高。 731 常温法在以石英为主的矽卡岩型白钨矿山得到 广泛应用。 白钨矿主要是以浮选回收为主,其常用的浮选 药剂分为两大类捕收剂和调整剂。 1 捕收剂。白钨矿捕收剂可以分为 4 类阴离 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两性捕收剂以及非极性 捕收剂,其中最常用的为阴离子捕收剂。另外,捕 收剂的组合使用同样是研究的热点方向。 阴离子捕收剂主要包括脂肪酸类、磺酸类、膦 酸类、及螯合类捕收剂。最常用的是脂肪酸类捕收 剂,如油酸和油酸钠[22],捕收能力强,无毒无污染, 成本低等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油酸类往往捕收能力 较强,但选择性较差;另一方面该类药剂对温度比 较敏感,在低温下溶解性不好,影响浮选过程。近 几年研究出的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取得了一定的成 效, 周晓彤等[23]对湖南某 WO3含量为 0.37的白钨 矿采用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 TA 进行选别,与常规 捕收剂 731 相比,在精矿品位相当的情况下,白钨 精矿回收率提高 8.41 个百分点, 药剂用量减少 1/3, 且药剂费用较少。可见,新型捕收剂 TA 具有明显 的优越性。 阳离子捕收剂主要是指胺类捕收剂,与其他脉 石矿物相比,白钨矿表面电位更负,为阳离子表面 活性剂捕收白钨矿提供了理论依据[24]。 Noborit 采用 丁烷二胺作为白钨矿捕收剂,成功抛弃了方解石[25]。 Arnold等用十二烷基氯化铵作捕收剂进行了哈里蒙 德管的浮选分离白钨矿和方解石,指出钙离子是影 响白钨回收率的关键[26]。 Hicylmaz 等研究了用胺浮 选分离白钨矿的可能性,发现十二胺醋酸盐作为捕 收剂浮选效果最好[27]。 两性捕收剂主要是氨基酸类捕收剂,其分子结 构决定了它可在从强酸到强碱的 pH 范围内应用, 这就使得它易于适应各种矿物的可浮性特点,提高 选择性[28]。王淀佐认为相对于其他捕收剂来说,两 性捕收剂对矿浆 pH 值适应性更强, 但在低 pH 环境 中,该种药剂作用基团为NH3,主要依靠静电力 与矿物表面发生作用,需要其他调整剂配合使用, 使矿物表面符合选择性捕收条件[29]。 非极性捕收剂由于分子结构中没有极性基,因 此主要作用是配合其它的药剂一起使用,其作用是 调整泡沫结构,强化疏水作用,促进疏水团聚,进 而提高白钨矿的回收率和品位。 组合类捕收剂药剂之间的组合使用是选矿药剂 制度发展的一个趋势。不同药剂之间按不同比例混 合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既可以提高选矿效率 也可以降低药剂用量,从而能够节省药剂成本。张 忠汉等在浮选江西某白钨矿时,采用对钨浮选具有 良好选择性捕收作用的螯合捕收剂 GYN 和辅助捕 收剂 GYE 对含 WO31.47的原矿进行选别,获得 含 WO345.20、 WO3回收率达 89.58的钨精矿[30]。 叶雪均在研究湖南某多金属矿时发现,白钨矿粗选 时加入配比为 5∶1 的 731 氧化石蜡皂与塔尔油作组 合捕收剂, 比单用 731 氧化石蜡皂时 WO3品位下降 0.24,回收率提高了 2.26[31]。 2 调整剂。调整剂主要是指矿浆 pH 调整剂、 抑制剂和活化剂。 其中白钨浮选中常用到的调整剂 pH 调整剂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石灰等;抑制剂有 水玻璃、改性水玻璃、硅氟酸钠、六偏磷酸钠等。 不同的矿石类型, 一般也对应不同的组合类调整剂, 如常用的调整剂组合有水玻璃-氢氧化钠,水玻璃- 碳酸钠,水玻璃-氢氧化钠-碳酸钠,石灰-水玻璃- 碳酸钠,石灰-水玻璃等[32]。叶雪均对两种不同类型 白钨矿即白钨-方解石、萤石型和白钨-石英型进行 了粗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碳酸钠法 适合于白钨-方解石、萤石型矿石的粗选,而碳酸钠 法适合于白钨-石英型矿石的粗选[21]。 沈慧庭等研究 了采用油酸钠作捕收剂、 水玻璃作抑制剂时, 在 pH 为 9.6 条件下,白钨矿与萤石浮选分离能获得理想 的结果,而白钨矿与方解石或白钨矿与方解石、萤 石的浮选分离效果较差[33]。白钨矿、方解石的溶液 化学分析计算表明,方解石的存在使矿浆中 Ca2浓 度增大,这是恶化白钨矿浮选的主要原因,加入碳 酸钠消除了 Ca2的影响,可以显著改善白钨矿与方 解石及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效果。 2.3黑、白钨混合矿选矿技术 对于含有多种其它有用矿的的黑、白钨矿,其选 矿方法与单一的黑钨矿或白钨矿相比更加复杂,除了 回收黑、白钨矿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回收其它有用矿 物,避免资源的流失浪费。其原则流程为先回收硫化 矿后回收氧化矿,常用的主干流程有 2 种[34]① 硫 化矿混合浮选-黑白钨混浮-白钨加温精选-白钨尾矿 强磁选-重选黑钨;② 硫化矿混合浮选-强磁选黑白 钨分离-白钨浮选-黑钨浮选。 柿竹园矿是典型的多金属矿, 其矿石组成复杂, 钨、钼、铋和萤石等多种矿物共生,钨矿共生特点 40矿冶工程第 35 卷 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 ,白钨矿还与含钙矿物共 生,属于极难选矿石。因此选矿面临的问题是在保 证钨矿回收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考虑回收其它有用 矿物。通过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摸索实践形成的柿竹 园法主干以全浮流程为基础、螯合捕收剂为核 心技术的钨铋钼萤石复杂多金属矿综合选矿新技 术。 柿竹园法在工业上实施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 很好解决了柿竹园多金属矿钨铋钼萤石综合回收的 选矿技术难题,为柿竹园多金属矿矿产资源大规模 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该方法对我国类似资源 的开发利用极具借鉴作用[35]。 3结语 我国钨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经过长达半个多世 纪的开采,易选的钨资源越来越少,面临枯竭的处 境。因此提高钨资源的回收,如对低品位白钨矿回 收, “贫、 细、 杂” 黑钨矿的回收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选矿工作者来说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提出合 理的选矿工艺;开发出高效、节能、处理量大的选 矿设备;开发捕收性能强、分选效果好、无毒、价 格低廉的药剂。另一方面,在不断改进提高传统选 矿方法的同时,也要善于借鉴其它工艺方法。如选 冶联合技术的提出, 综合了选矿和冶炼的工艺方法, 为处理难选矿物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蔡改贫, 吴叶彬, 陈少平. 世界钨资源浅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094 62-65. [2] 李隆峰, 肖庆苏, 程新朝. 钨矿钨选矿的现状和进展[J]. 国外金属矿 选矿, 199612 23-31. [3] Valderrama L, Rubio J. Unconventional column flotation of low grade gold fine particles from tailin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 2008, 861-4 72-75. [4] 艾光华, 刘炯天. 钨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矿石机 械,20114 1-6. [5] 黄万抚, 肖良. 钨矿选矿工艺研究进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3, 41 57-61. [6] 罗仙平, 杨备, 罗礼英, 等. 江西某钨矿选矿工艺研究[J]. 金属矿 山, 201010 48-56. [7] 钟能. 大吉山钨矿选厂细泥处理流程改造的生产实践[J]. 中国钨 业, 20086 53-55. [8] 梁启雷. 跳汰机在黑钨选矿厂粗选段的应用[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944 25-28. [9] 李平. 某难选钨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 中国钨业, 19986 28-301. [10] 林培基. 离心选矿机在钨细泥选矿中的应用[J]. 金属矿山, 20092 137-140. [11] 张铟. 某矿黑钨与白钨分离试验研究[J]. 中国钨业, 19983 32-35. [12] 刘清高, 管则皋, 韩兆元, 等. 采用高梯度磁选回收某黑钨矿的工 艺研究[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04 26-29. [13] 安占涛, 罗小娟, 覃文庆, 等. 钨矿物浮选药剂新进展[J]. 江西理工 大学学报, 2008, 295 34-36. [14] 王淀佐. 矿物浮选和浮选剂[M].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杜, 1986. [15] 余军, 薛玉兰. 新型捕收剂 CKY 浮选黑钨矿、白钨矿的研究[J]. 矿冶工程, 1999, 192 34-36. [16] 高玉德. 黑钨细泥浮选中高效浮选剂的联合使用[J]. 有色金属选 矿部分, 20006 41-43. [17] 胡为柏. 浮选[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0. [18] 黄万抚. 石灰法浮选白钨矿的研究[J]. 江西冶金, 1989, 91 16-19. [19] 叶雪均. 低品位白钨矿石浮选工艺研究[J]. 中国钨业, 19994 18-21. [20] LA Vaquez. Flotation of salte-Type minerals[M]//In FlotationA M Gaudin Memoroial Volume, 1976 580-596. [21] 叶雪均. 白钨矿常温浮选工艺研究[J]. 中国钨业, 1999, 145-6 113-117. [22] 张旭, 李占成, 戴惠新. 白钨矿浮选药剂的使用现状及展望[J]. 矿业快报, 20089 7-9. [23] 周晓彤, 邓丽红. 新型复合捕收剂 TA 在湖南某钨矿浮选工艺的应 用[J]. 矿产综合利用, 20086 22-24. [24] 孙伟, 胡岳华, 覃文庆, 等. 钨矿浮选药剂研究进展[J]. 矿产保护 与利用, 20003 42-46. [25] Noborit, Yoon R H. Microbubble flotation [J]. Minerals Engineering, 1993,66 612-619. [26] Amold R, Rubio J, Capponi F, et al. Enhanced flotation of sulfide fines using the emulsified oil extender technique[J]. Int Miner Process, 2007, 841/4 41-50. [27] C Hicyilmaz, Tao D, Luttrell G H, et al. A parametric study of frothstability and its effect on column flotation of fine particles[J]. Int Miner Process, 2000, 591 25-43. [28] 王晖, 钟宏. 钨浮选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西有色金属, 1996, 102 14-17. [29] 王淀佐. 矿物浮选和浮选剂理论与实践[M]. 长沙 中南矿冶学院出 版社, 1986. [30] 张忠汉, 张先华. 难选白钨矿石选矿新工艺流程研究[J]. 矿冶工程, 2002增刊 181-184. [31] 叶雪均. 白钨常温浮选工艺研究[J]. 中国钨业, 1999, 145/6 113-117. [32] 张忠汉. 我国钨矿石浮选技术进展[C]//2007 年中国稀土资源综合利 用与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2007 161-162. [33] 沈慧庭, 宫中桂. 白钨矿浮选中方解石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和 机理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属, 1996, 122 36-39. [34] 艾光华, 刘炯天. 钨矿选矿药剂和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矿石 机械, 20114 1-6. [35] 孙传尧, 程新朝, 李长根. 钨铋钼萤石复杂多金属矿综合选矿新技 术柿竹园法[J]. 中国钨业, 20045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