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百科全书-第七篇 矿产勘查.pdf
“ “ “ “ 第七篇 矿产勘查 第一章矿产勘查概述 第一节矿产勘查的概念和意义 一、 矿产勘查的基本概念 矿产勘查亦称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它是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 根据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运用地质科学理论, 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 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矿产勘查是矿产预查、 矿产普查、 矿产详查 与矿产勘探的总称。它与 “地质调查” 、“地质勘查” 等术语的含义不同。 “地质调查” 一般 是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 而 “地质勘查” 则有更广泛的意义, 定一般概括了所有 各类专门性勘查, 如矿产勘查、 水文地质勘查、 工程地质勘查、 环境地质勘查, 等等。 矿产勘查的基本任务, 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 寻找 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 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 为矿山企业建设 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一项科学实践活动, 其勘查的过程是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与多种勘查技术 手段与方法对地质矿产各方面情况, 进行反复不断地观察与研究, 力求正确认识和反映 其规律性的过程。为此,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以地质理论为指导, 加强地质观察研究, 这对 矿产勘查工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矿产勘查工作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生产活动, 是矿业开发的基础性和先行性的工 ““ 第一章矿产勘查概述 作。为此, 对矿产勘查来说, 也应同对任何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一样, 社会生产的基本要求 是获取最大效益, 也就是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多、 最好的成果。 矿产勘查的成果主要是根据所查明矿床的自然价值和对矿产储量已达到的勘查研究程 度来判断的。矿床已知的自然价值越大, 探明储量的评价越确切, 勘查费用越少, 勘查时 间越短, 勘查效益就越高。 综上所述, 矿产勘查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生产劳动, 是一种具有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 双重性质的科研生产性的工作。其劳动的对象是地下矿产资源, 劳动的主要成果是探 明储量的工业矿床, 劳动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探明储量的 基本需要。 二、 矿产勘查的意义 矿产勘查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矿产勘查是 对地质、 矿产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目的在于发现、 探明矿产资源, 保证国民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矿产勘查所服务的方向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 它既为基础产 业服务又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 既为矿业、 农业服务也为高技术产业服务。它是基础产 业的基础, 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行。 众所周知, 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基本食粮, 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进行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矿产资源丰度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是影 响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人 民的生活。 我国的矿产勘查工作,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 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建立我国 的矿业体系打下了比较充足的资源基础。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发现矿产 “ 种, 其中探 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 种, 有 , 等) , 探测深度可达千余米。目前国内外应 用的矿物包裹体方法进行直接找矿, 主要是根据蒸发晕、 热晕、 气晕、 盐晕等方法, 也取得 了重大进展。 为了提高地球化学找矿效果, 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式的研究, 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 要研究内容。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式是通过总结已知的含矿地质体 (矿体、 矿床、 矿田) 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进而总结含矿地质体地质特征与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之间的成因联 系, 尽管完全相似的矿床是不存在的, 但是在总体上相似, 局部不相同的矿床是普遍存在 的, 如各矿床元素分带组合不尽相同, 但总的元素分带序列具有一定规律, 对于次生地球 化学异常模式, 在同一种景观地球化学条件下, 具有共同的、 特定的及最优的工作方法, 因此, 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总结和研究, 既是必要也是可能的。目前在进行地球化学异 常的总结研究时, 很为重视系列模式的建立, 即按地质体的不同层次结构而建立相应的 模式, 如矿体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矿田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等。地 球化学异常模式是一项内容广泛的研究总结工作, 在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 不断完善和 建立行之有效的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模式。 地球化学测量中某些技术方法的改进提高, 对提高找矿效果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如 测试分析技术、 分析数据的处理技术、 自动成图技术等, 尽管目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仍 然需要继续改进。 93 第二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四、 地球物理测量法 地球物理测量 (或称地球物理探矿, 简称物探) 是以物理学及地球物理学为理论基 础, 与地质学相结合, 应用到地质矿产勘查领域。 “ 地球物理测量的特点 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总体上可分为目标物与目的物两类, 前者是与要寻找的矿产有 关的地质体, 后者是要寻找的矿体。不管是目标物或目的物, 它们必须具备 与围岩的 物理性质具有明显差别; “目标物与目的物应具有一定的体积规模; 由于地球物理测量 的精度 (比例尺) 不同, 因此其寻找的目标物含义也不同, 如我国南方寻找原生锡矿床, 中 比例尺找矿预测时, 目标物是隐伏的花岗岩岩基, 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时, 目标物可以是 隐伏花岗岩体上覆岩层中的断裂带或是隐伏花岗岩体的局部隆起地段。 地球物理测量获得的数据多、 信息多, 如何分解提取地质信息, 这是一项繁杂的工 作,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大大方便了信息的提取。在信息的提取过程中最为重 要的是异常的分离, 即将叠加异常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开, 以期达到寻找目标物及目的物 的目的。如区域异常与局部异常的分离, 叠加异常中某种特定异常的分离, 综合异常的 分层次提取等。 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地球物理 测量异常引起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 如不同的地质体可具有相似的物理场, 例如磁铁 矿体、 基性岩体、 超基性岩体都可引起磁性异常, 这就为物探异常的正确解释造成了困 难。为了提高地球物理测量成果的利用程度, 一方面要改进地球物理测量方法, 提高方 法自身的精度, 要采用多种物探方法, 从不同侧面突出调查对象的物性特征, 更重要的是 加强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地质解释。过去人们对物探结果的数学解释方法研究较多, 而 忽视地质解释的研究, 这是不正常的。在对物探结果进行地质解释时, 首先是对异常进 行两次分类, 第一次是目标物分类, 即根据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对异常进行分类, 做出初 步的地质解释, 确定引起异常的地质原因。第二次是目的物分类, 它是在目标物分类基 础之上, 根据已知的矿产分布规律, 确定异常与目的物的关系, 进而发现矿体。在对异常 进行分类解释时, 必须结合地球化学测量结果, 建立综合分类标志, 以便提高物探结果解 释的准确性。 “ 地球物理测量方法分类 根据地球物理测量的原理及其应用条件, 可具有不同的方法 (表 6) 技术已开始在地学 中应用, 如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 预计不远的将来就可以应用 “89” 技术来圈定隐伏矿 体。在地球物理测量中, 人们一直很重视物理一地质模型的建立, 以探求目标物与目的 物之间的关系。但是, 由于地质条件及其物性复杂多变, 很难建立起统一的物理地质 第七篇矿产勘查 模型。不可能具有广泛应用的模型, 它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地质地球物理场条件下, 针对 某种矿产或其组合, 建立特定的物理地质模型。以期达到矿产勘查的目的。 五、 遥感地质测量法 遥感地质测量是在航空摄影测量基础上, 随着空间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现代科 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需要, 发展形成的综合性先进技术。遥感地质测量的 理论是建立在物理学的电磁辐射与地质体相互作用的机理基础之上的; 而技术方法则是 建立在 “多” 技术基础之上的。正是通过多波 (光) 谱、 多时相、 多向成像、 多向极化、 多级 增强处理等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分析遥感数据资料, 方能比单靠航空摄影测量获取更多波 谱的、 空间的、 时间的地质信息。遥感地质测量不需要直接接触目标物, 而是从远距离、 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 利用可见光、 红外、 微波等探测仪器, 通过摄影或扫描方式, 对电磁波辐射能量的感应、 传输和处理, 从而识别地表目标物。 (一) 遥感地质测量的特点 “ 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视域宽广 在地球上, 进行地质调查时, 大面积同步观测所取得的数据是最宝贵的。依靠传统 的地面调查, 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工作量很大。而遥感观测则可以为此提供最佳的获取 信息的方式, 并且不受地形阻隔等限制。遥感平台越高, 视角越宽广, 可以同步探测到的 地面范围就越大, 也就越容易发现地球上一些重要目标物空间分布的宏观规律, 而有些 宏观规律, 依靠地面观测是难以发现或必须经长期大面积调查才能发现的。如一帧美国 的陆地卫星 ) 遥感技术在地质学已开展的领域的深化和新领域的开拓。现有应用领域的深化 首先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方面, 向模式化、 自动化和定量化方向发展, 其 次是在区域构造分析、 遥感地质编制图件上的应用。在遥感技术地学应用新领域的开拓 方面, 深部构造的遥感分析, 包括灾害地质、 城市地质等在内的 (广义的) 环境地质遥感是 主要内容。 (7) 遥感地学机理的研究。例如遥感地学信息的传输问题, 以及一些巨大环状构造 的形成机理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 遥感地质测量法的应用 在基础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图像视域宽阔, 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各种地质现象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形象地 反映出区域地质构造以及区域构造间的空间关系, 为中小比例尺地质制图和跨区域甚至 全球的区域地质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基础。例如近年来重新修编的 7 万中国 构造体系图的工作、 对雅鲁藏布江深断裂的延伸和走向的研究、 郯庐断裂的延伸和走向 ; 第七篇矿产勘查 问题的论证, 都是建立在遥感地质测量基础上的新的认识和发现的体现, 解决了一些地 质学界长期争论或按常规很难解决的问题。 “ 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 产出, 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有关, 如斑岩铜矿与中酸性侵 入体有关, 煤矿赋存在某些地质时代的煤系地层内。利用遥感地质测量资料来解译、 分 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提取某些矿床类型的遥感标志是遥感找矿的基本出发点和理论依 据。当前, 遥感技术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 利用图像上显示的与矿化有关的地物如岩石、 土壤等的波谱信息、 色调异常和热 辐射异常等直接圈定靶区, 为找矿指明方向。 () 利用解译获得的资料, 分析区域成矿条件, 进行区域成矿预测。 ()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进行多波段、 多种类遥感图像的综合处理分析, 增强或 提取图像上与成矿有关的信息, 尤其是矿化蚀变信息, 为找矿提供依据, 指明找矿方向和 有利成矿的远景地段。 () 利用数学地质方法, 综合遥感资料、 物探、 化探和地质资料, 进行成矿统计预测, 直接圈定找矿远景靶区。 “ 高光谱遥感的应用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 (*, ) 。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 谱波段信息。 高光谱遥感与一般遥感主要区别在于 高光谱遥感的成像光谱仪可以分离成几十甚 至数百个很窄的波段来接收信息; 每个波段宽度仅小于 41; 所有波段排列在一起能形 成一条连续的完整的光谱曲线; 光谱的覆盖范围从可见光到热红外的全部电磁辐射波谱 范围。而一般的常规遥感不具备这些特点, 常规遥感的传感器多数只有几个, 十几个波 段; 每个波段宽度大于 数 据第三波段为 “ “A1 而第四波段是 “B “A1, 中间 “A “B1 之间 完全没有数据。所有波段加起来也不可能覆盖可见光到热红外的整个波谱范围。就第 四波段而言, 其宽度是 41。如果换成 的一个波段在高光 谱里对应 个波段, 高光谱的信息量大大增加。 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是遥感界的一场革命, 其丰富的光谱信息, 使具有特殊光谱特征 的地物探测成为可能, 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多年来, 高光谱遥感是以航空遥感为 A 第二章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基础的研究发展阶段, “““ 年底第一台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4 (““5) 利用 1 .;的坡度, 弯道曲率半径应不小于矿车轴距 1 ’ 倍。斜井断面形状有梯形和矩形, 净高不低于 ’.0。 坑道工程特别是地下坑道工程, 由于成本高, 施工困难, 因此多用于矿床勘探阶段, 在使用时应考虑矿床开采时的需要。 , 古生界 (围岩) 密度平均值为 -“ 为 (-’ 6 3’) 3“ ’ 7 1, 因此在岩体上出现磁 力低。 综上可知, 识别花岗岩体的重磁标志, 是具有重磁同步降低的局部负异常。 (-) 花岗岩体接触带的 “磁性帽” 花岗岩体隐伏时, 其围岩 (主要是寒武系碎屑岩) 的 热变质外壳具有磁性, 被称之为 “磁性帽” , 因而在隐伏花岗岩基上方的重力负异常分布 区相应出现航磁正异常 ( 等成矿元素, 为区内有色金属矿的主要矿源层, 已发现 铅、 锌、 钨、 锡矿 (床) 点 *- 处, 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热液裂隙充填型和石英脉型; / 为紫 ’ 第七篇矿产勘查 红色砂岩夹粉砂质页岩, 富含 、 “、 、 燕山期 (二、 三级) 断 裂 ; 燕山期 (香花岭序列) 岩浆期后热交代作用 ;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 障壁。 (三) 建立典型矿田 (矿床) 的综合模型 ’ 三合圩矿床综合模型 (’) 矿床地质特征 三合圩矿床位于香花岭背斜北部倾伏端, 为一隐伏锡多金属矿 床, 受北西向控岩控矿断裂与北东向控矿断裂复合控制, 赋矿地层为泥盆纪跳马涧组, 成 矿母岩为燕山早期花岗岩株。矿体呈似层状、 脉状, 单层厚 A, 最厚达 BCA, 锡 品位 D D, 铅锌品位 ’D D, 锑品位 ;4 6 铅、 锌、 钨、 锡预测区;4 第三章矿产预测 编号名称面积“ 含量高7 单元处在低温化探、 重砂异常上 “7伽马能谱总量高有重砂 /、 、 -. 组合异常 “岩体具环形影像8有重砂 4、 5*、 -1 组合异常 “8环形影像与重磁推断岩体吻合9有重砂 ’、 *、 , 组合异常 “9有利蚀变有重砂 /、 模型单元的确定 用来建立定量预测数学模型的单元称为模型单元, 它具有较完整的标志组合 (变量 比较齐全) , 而且矿产规模已知 (有比较可靠的依据) 。此外, 模型单元与预测区同处在矿 田范围内, 以便定量评估时将所建立的模型外推到预测区。一般可采用数量化理论作 出单元标度图, 通过分析研究剔除一部分后, 将保留下来的作为模型单元。 9 第三章矿产预测 根据对该区数量化理论单元标度图的分析, 确定除 、 “、 、 号 个单元外, 其 余均可选为模型单元。 定量化预测模型的建立 为了对预测区的成矿可能性和成矿规模进行定量预测, 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 特征分析定量模型 建立特征分析定量模型的基本做法如下。 、 、 ;、 5优选为找矿靶区 ;** 9 ,’-’ 9 **1小型;、 5优选为找矿靶区 1-、 5优选为找矿靶区 “’, 9 --*、 、优选为找矿靶区 ./优选为找矿靶区 1’0 9 0’*, 9 ’,*6矿点;、 4、 5 5, 9 *’,0’0 9 ’7矿点;、 5 (; 第四章矿体地质研究 () 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变化具有跃迁性。它是指一系列点变量中相邻两点变量的增 量的均值随点的距离 增大而迅速增大, 当点的距离 达到一定范围 (数值) 时, 增量的 均值趋于稳定, 在这个范围内点变量的变化性质叫跃迁性, 变量间具有相关性。超过这 个范围, 点变量间则变为非相关性。大多数矿体标志的变化具有这种性质。 由于区域化变量具有上述复杂性质, 因此不能用通常的概率统计方法对这种区域化 变量的空间函数进行直接研究, 而只能用特殊的结构函数来刻画其规律性与随机性的双 重性质。 “ 变异函数及变异曲线 在一般统计学中, 变量的离散程度是用方差来表示的, 它不能反映任何空间的、 规律 性的或结构性的变化。在地质统计学中, 则常用变异函数和变异曲线来表征区域化变量 的空间变化特征与变化程度。 变异函数或变异曲线是研究区域化变量自然离差的基本手段与工具, 它是用曲线来 表示的数学函数。变异函数是区域化变量增量平方的数学期望, 由于它恰为区域化变量 增量方差的一半, 故又叫半变程方差。变异函数可分为理论变异函数、 局部变异函数和 实验变异函数。 理论半变异函数, 在内蕴假设条件下定义为 () “{ [ ( )、6、7、分别为面积、 平均厚度、 平均体积、 平均品位的均方差。 前式中的;、 6、7、分别为面积、 厚度、 体积和品位的误差, 应包括技术误差及圈 定误差 (方法误差因无法求出故从略) , 因此必须先分别求出两者的误差之后, 方能按下 式求得;、 6、7和 5 0 , 51 , 5 , ( ) 式中 5、5分别为面积测定的技术误差和圈定误差。 , 储量的区间估计 一般常用 ’ 来作为 “真实储量”(,) 的估计值, 这只是对资源*储量做出 的定值估计, 但 的精度如何却无法做出估计。若能用某种方法估计值 () 进行多次 第七篇矿产勘查 计算, 那么就能对 的方差做了估计, 这样便有可能对 的精度做出评价。 基于这种想法, 当用 “ 个工程勘查矿体时, 并不用 “ 个工程的资料一次计算 值, 而是从 “ 个工程中随机地抽取 个独立的样本, 每个样本中含有 个工程 (“ “ ) , 然后分别计算 、 、 ⋯、 (每个样本的 、 “ 值不同, 但 ’、 值不变) , 再求其平 均值, 作为真实资源储量 () 的估计值 () 。即 * (’ *) 这样就达到了多次估计的目的, 因为有 个 值, 故可以估计 的方差大小, 进而 对 的精度做了评价。 然而根据 个观测值计算的 *值, 显然没有根据全部 “ 个观测值计算的 值精 确, 这能否影响资源储量估算的结果呢答案是没有原则性的影响。因为每次抽取的 个工程是随机的, 且是不重复抽取。经过 次抽取, “ 个工程将全部被抽到, 尽管 值可能是波动的, 但根据所有 值计算的平均值 却一样可以反映包括 “ 个观测点中 平均品位 () 和平均厚度 (“) 的全部信息, 因而对总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另外, 个工 程在 组内分配的点数最好大致相同。 由于 个样本是随机抽取的, 故 值可看做是随机变量, 假定它们服从正态分布, 则 * 可视为数学期望值 (, ) 。 这时, 值的精度可表示为 () , (’ -.) 式中 为标准正态分布值 (概率系数) ; ’ 为抽样均方差。 当 / - 0 1. 时, 则() , 。 根据以上情况, 可用正态分布来说明 2 的特征, 这就不难确定其相应的置信区间, 若 真实储量 () 落入这个区间的概率为 , 则 -[ - (-) ’-’- 3 (-) ] . (’ -) 式中-为真实储量 () 落入置信区间的概率;.为真实储量 () 不落入置信区间 { [ () ] , [ 3() ] } 的概率; () 为估计值 的精度。 将() 4 ’ 代入上式, 则 [ 4 ’ ’’ 3 4 ’ ] . (’ -) 55. 第六章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因此, 在给定信度条件下, 储量的精度可用下不等式表示, 即 ““ “ “ ““ ( ’) 式中 ““ 之值越小, 代表 精度越高, 越接近 。 * 克里格精度估计 依据地质统计学原理, 克里格方差可以评价克里格估值的精度。因此当用克里格法 来估计块段的品位 (储量) 时, 其估计精度便可用克里格方差来度量。甚至, 一个矿床在 变异函数模型确立之后, 在勘查工程施工之前便能计算它的理论估计方差, 因而便可事 先预测该方案可能达到的精度。 克里格方差的理论公式见 ( ) 。克里格方差的实际计算比较复杂, 通常与克里 格估值一起计算 ( ) , 通过计算机来实现。 许多实例证明克里格方差用于精度估计是有效的。如美国皮马斑岩铜矿克里格方 差精度检验结构, 近 ,-的块段实际值处于预测值的二倍标准差范围内。一般来说, 只 要原始数据的总体代表性满足时, 用克里格方差来预测品位的估计方差 (即预测品位的 估计精度) 是完全可行的。 .*/0 精度法 前已叙及, /0 储量计算法具有有效的自检功能即对估算之储量能作出成功的精度 预测, 称为 /0 精度法, /0 预测精度从定量的角度既指出了储量估算的精确程度, 也指出 了控制程度。从而为确定资源储量类别勘查程度提供了可靠的定量依据。 12,3 第七篇矿产勘查 第七章矿产勘查经济 第一节矿产勘查技术经济 一、 矿产勘查的地质可靠程度 因为矿产勘查地质工作现在分为 个阶段 (预查、 普查、 详查、 勘探) , 所以整个勘探 区的地质可靠程度也可四分, 现分述如下 “ 预查 是指在区域调查的基础上, 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 进行物探、 化探工作或对有希望的 地质远景区进行勘查工作和极少量工程验证。其工作成果应指出有无开展普查的价值, 提出可供普查的范围。工作程度要求是 (“) 初步研究预查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矿点、 矿化点、 各类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矿远 景。 () 初步了解矿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 根据预查成果, 并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进行类比, 估算预测资源量。 普查 是指在选定的普查区内用露头检查、 地质填图、 比较少的探矿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 致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 也包括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 分。其工作成果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出详查区范围。工作程度要求是 ’“ 第七章矿产勘查经济 () 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 构造情况, 矿点、 矿化点、 各类异常的含矿性以及矿产 分布规律和成矿远景。 (“) 通过稀少的工程验证, 大致查明矿体 (层) 的形状、 产状和分布情况、 矿石品位、 物 质成分、 结构构造、 自然类型等地质特征。 () 通过对矿石的加工选 (冶) 性能对比研究, 做出是否可以作为工业原料的评价。 对于组分复杂、 矿物粒度较细、 在国内工业利用尚无成熟经验的矿产, 应进行可选 (冶) 性 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 了解矿床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 在完成上述工作程度要求的基础上, 据实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预测资 源量。 详查 在普查圈出的详查范围内, 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 比普 查阶段密的探矿工程基本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其工作成果可以作为运用当时各 种技术的、 经济的和财务的参数进行预可行性评价和矿区总体规划或做矿山项目建议书 的依据。工作程度要求是查明以下七个方面。 () 矿区 (床) 地质特征方面 查明地层层序和含矿层位。 基本查明控制和破坏矿体 (层) 的较大的地质构造的形态、 性质及其空间分布范围、 产状、 复杂程度及先后次序, 基本查明它们与成矿的关系。 对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 已基本查明侵入岩的岩类、 岩性、 岩相、 岩石地球物 理、 地球化学特征; 已基本查明岩体形态、 产状、 规模、 侵入时代、 演化特点。 对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 已基本查明变质岩类、 岩性、 时代、 相带、 地球物理、 地球 化学特征。 基本查明了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 岩性、 规模、 矿物组成及其分带性。 对近代砂矿床已查明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 及其对矿床的影响。 (“) 矿体 (层) 地质特征方面 通过较多的工程控制, 基本查明矿体 (层) 的数量, 连接对比条件和空间分布范围。 基本查明主矿体 (层) 的数量、 规模、 厚度、 形态、 产状, 研究主矿体的赋存规律。 基本查明矿体 (层) 中夹石、 顶底板围岩的岩性、 厚度、 分布范围及有益有害组分。 基本查明成矿前、 后的构造活动对矿体的控制和破坏作用。 基本查明矿体 (层) 的风化带、 氧化带、 混合带、 原生带或燃烧带的特征、 发育程度、 ’’ 第七篇矿产勘查 分布范围、 分带标志。 了解沉积矿床的古隆起、 冲刷、 陷落柱等特征, 研究其分布规律及对矿层的影响程 度。 在矿床开采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应进行预测评述, 提出防治意见。 () 矿石质量特征方面 有较多的样品分析成果, 基本查明了矿石的结构、 构造和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 有益、 有害组分, 初步划分矿石自然类型、 工业类型和品级, 研究它们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 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 伴生矿产的矿区, 已根据国家需要进行初步的综合评 价。 (“) 矿石选 (冶) 和加工技术条件方面 对需要进行选、 冶加工技术试验的矿石, 基本查明了不同矿石类型的加工选 (冶) 性 能。对生产矿山附近的, 确实可以类比的, 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的易选矿石, 可以类比评 价, 不做加工选 (冶) 试验, 否则, 一般都应进行可选 (冶、 加工) 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 以便初步选择选 (冶、 加工) 工艺流程, 做出工业利用方面的评价。 对难选 (冶、 加工) 矿石或新类型矿石, 如属国家急需或业主要求, 应进行实验室扩 大连续试验, 甚至半工业试验, 做出可否工业利用的初步评价。 有的非金属矿石则应研究它们的加工技术性能。 ()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调查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基本查明矿区的含 (隔) 水层、 主要构造破碎带、 风 化带、 岩溶发育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 主要水体分布范围和丰水期、 洪水期、 枯水期的水位、 流速、 流量、 水质、 水源、 水量、 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 地 下水补、 径、 排条件, 地表水与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 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 充水方式及 途径。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必要时初步预测矿坑涌水量, 评价其对矿床 开采的影响程度。 对有热害或赋存有地热水的矿区, 要基本查明地热水的赋存条件、 补给来源。初步 评价地热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调查研究可供利用的供水水源的水 量、 水质和利用条件, 指出供水方向。 初步研究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划分岩 (土) 体工程地质岩组, 测定主要岩、 矿石力 学强度, 基本查明构造、 岩溶的发育程度、 分布规律和岩体风化、 蚀变强度以及软岩和软 弱夹层分布规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研究开采影响范围内的岩、 矿石稳固性和露天开采 边坡的稳定性; 调查老窿和生产井的分布情况, 大致圈定采空区、 开采区分布情况; 对砂 第七章矿产勘查经济 矿区要基本了解砂矿顶板和底板基岩的可挖性; 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评价。初步确 定矿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 矿床开采地质环境评价方面 调查矿区 (井田) 及其附近地震活动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 (岩崩、 滑坡、 泥石流、 岩溶 等) 、 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结合矿区地质、 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 件, 对矿床开采前的地质环境质量做出初步评价。 基本查明岩、 矿石和地下水 (含热水) 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放射性、 瓦斯及其他有 害气体的成分、 含量 (强度) 和地温状况, 指出矿山开发时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 矿产资源方面 在完成上述工作程度要求的基础上, 据实计算控制的和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及预 测资源量。有条件开展预可行性研究时, 也可以计算相应经济意义的资源量、 基础储量 和预可采储量。 勘探 是指在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或矿区总体规划划定的勘探 (精查) 区, 通过加密各 种勘探工程, 详细查明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其工作成果可以作为运用当时的各种技术 的、 经济的和财务的参数进行可行性评价和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工作程度要求是查明 以下七个方面。 () 矿床地质特征方面 详细查明并划分地层层序、 含矿层位。 对控制、 破坏或影响矿床 (层) 的主要构造, 应详细查明它们的形态、 性质及其空间 分布范围、 产状、 发育程度及先后次序, 查明它们与成矿的关系。严密控制煤和其他沉积 矿产 (层) 的底板等高线。对小构造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也要进行研究和评述。 对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 详细查明侵入岩的岩类、 岩性、 岩相、 岩石地球物 理、 地球化学特征; 详细查明岩体形态、 产状、 规模、 侵入时代、 演化特点, 对与火山活动有 关的矿床, 应详细研究其构造特点及与成矿的关系。 对与变质作用有关的矿床, 已详细研究了变质作用的性质、 强度、 影响因素, 变质岩 岩性特点、 变质相及其分布。 详细研究了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 规模、 强度、 矿物组成及其分带性。 对近代砂矿床已详细查明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特征及其对矿床的影响。 详细研究了矿床的找矿标志, 总结了成矿规律。 () 矿体 (层) 地质特征方面 ’ 第七篇矿产勘查 通过足够多的工程控制, 详细查明矿体 (层) 的空间分布及其范围。 详细查明主矿体 (层) 的数量、 规模, 形态、 产状、 夹石分布以及成矿后岩浆活动、 断 裂构造对矿体的穿插、 破坏情况。 详细查明主矿体的连续性、 对比标志, 正确连接矿体。 对沉积矿产还应研究及控制古河流冲刷、 古隆起及较大陷落对矿层的影响。 对矿体的氧化带 (风化带) 、 混合带、 原生带或燃烧带, 应详细查明其发育程度、 分布 范围、 分带标志、 矿物组合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其成因条件。 () 矿石质量特征方面 用足够多的样品分析成果, 详细查明矿石的结构、 构造和矿物成分、 化学成分, 研究 它们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 详细查明矿石的地质特征, 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 结合采、 选、 冶、 加工性能和用途, 划分矿石工业类型或成因类型和品级, 研究它们的分布规律和所占的比例。 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 伴生矿产的矿区, 已根据国家需要进行综合勘探和综合 评价, 已在查明主组分的同时, 研究和查明了共、 伴生组分的种类、 含量、 赋存状态、 分布 规律、 富集条件和与主组分的相互关系等。 (“) 矿石选 (冶) 和技术条件方面 对需要进行选、 冶加工技术试验的矿石, 一般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 必要时进行 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详细查明矿石的选、 冶技术性能、 选矿回收率和冶炼回收率; 查明 尾矿的物质成分、 含量及主要元素的赋存状态, 选择最佳工艺流程, 做出工业利用方面的 评价。 对生产矿山附近的、 有类比条件的、 工艺流程比较成熟的易选矿石进行实验室试 验, 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 以便选择最佳选、 冶工艺流程, 做出工业利用方面的评 价。对难选、 冶矿石应进行半工业试验, 对新类型矿石, 一般按难选、 冶矿石对待, 选择最 佳工艺流程, 做出工业利用方面的评价; 建设大型矿山必要时还要做工业试验。 有的非金属矿石则应试验、 研究它们的加工技术性能。 ()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调查研究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 查明矿区的含 (隔) 水层的层数和水文地质特征, 地 下水的补给、 径流、 排泄条件、 补给来源, 指出矿山供、 排水方向, 并对可供利用的地下水 的水量、 水质做出评价。查明主要构造带、 风化破碎带、 岩溶发育带的分布和富水性及其 与其他各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的密切程度; 查明主要充水、 含水层的富水性, 地 下水径流场特征、 水头高度、 水文地质边界条件, 计算矿坑第一开拓水平的正常和最大涌 第七章矿产勘查经济 水量; 地表水体的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 老窿分布、 积水情况等。确 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 充水方式及途径。确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对有热害或赋存有地热水的矿区, 要详细查明地温场概况、 地热增温率及热异常的 范围, 地热水的赋存条件、 补给来源。评价地热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及其利用的可能性。 详细研究矿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研究矿区的地层、 岩性及地质构造, 划分岩 (土) 体 工程地质岩组, 查明对矿床开采不利的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