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558.1-2005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pdf
I C S 2 3 . 0 4 0 . 2 0; 8 3 .1 4 0 . 3 0 G 3 3 备案号 1 6 7 7 9 -2 0 0 5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 5 5 8 . 1 -2 0 0 5 代替 MT 5 5 8 . 1 -1 9 9 6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 第 1 部分 聚乙烯管材 P l a s t i c p i p e s i n c o a l m i n i n g P a r t 1 P o l y e t h y l e n e p i p e s 2 0 0 5 - 0 9 - 2 3 发布2 0 0 6 - 0 2 - 0 1 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M T 5 5 8 . 1 - 2 0 0 5 n il吕 本部分的 4 . 2 , 4 . 3 , 4 . 4 , 4 . 5 , 4 . 6 , 4 . 7 , 4 . 8 , 4 . 9 , 4 . 1 0 为强制性的, 其余为推荐性的 M T 5 5 8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 分为3 个部分 第 1 部分 聚乙烯管材; 第 2 部分 聚氯乙烯管材; 一一第 3 部分 玻璃钢管材。 本部分为 MT 5 5 8的第 1 部分, 代替MT 5 5 8 . 1 -1 9 9 6 煤矿用聚乙烯管材 。 本部分与 MT 5 5 8 . 1 -1 9 9 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 增加了“ 不圆度” 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见 4 . 4 , 5 . 3 ; 增加了公称压力 见3 . 3 ; 修改了壁厚要求 1 9 9 6 年版的3 . 2 ; 本版的4 . 3 ; 修改了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要求 1 9 9 6年版的4 . 3 ; 本版的4 . 7 ; 修改了液压要求及试验方法 1 9 9 6 年版的4 . 3 , 5 . 4 ; 本版的4 . 6 , 5 . 5 ; 修改了落锤冲击试验方法 1 9 9 6 年版的5 . 6 ; 本版的5 . 7 ; 修改了标志 1 9 9 6 年版的7 . 1 ; 本版的第 7 章 ; 取消了长度要求及其试验方法 1 9 9 6年版的3 . 3 , 5 . 1 . 1 0 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 本部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负责起草, 淄博中科纳米管材有限公司、 东营胜邦塑胶有限公 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王利、 郑琪、 陶洁、 郭静、 胡宗义。 本部分于 1 9 9 6 年 4 月首次发布。 M T 5 5 8 . 1 - 2 0 0 5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 第 I 部分 聚乙烯管材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 加人适量助剂, 经挤出成型的煤矿用聚乙烯管材‘ 以下简 称管材 的产品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煤矿井下用供水、 排水、 压风、 喷浆和瓦斯抽放的聚乙烯管材。 2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几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 T 6 1 1 1 -2 0 0 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i d t I S O 1 1 6 7 1 9 9 6 GB / T 8 8 0 4 . 1 -2 0 0 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 1 部分 试验方法总则 i d t I S O 6 2 5 9 - 1 1 9 9 7 GB / T 8 8 0 4 . 3 -2 0 0 3 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 3 部分 聚烯烃管材 i d t I S O 6 2 5 9 - 3 1 9 9 7 G B / T 8 8 0 6 -1 9 8 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 MT 1 8 1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3产品分类 3 . 1 分类 管材按用途分为矿用供、 排水管 K S 、 矿用喷浆管 K J 、 矿用正压风管 K F Z 、 矿用负压风管 K F F 和矿用瓦斯抽放管 KW 五大类。 3 . 2型号 3 . 2 . I 产品型号按管材的用途、 材质、 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来划分, 格式如下 P E口口/ 0 口 X曰 公称外径、 壁厚, 单位为毫米 mm 公称压力, 单位为兆帕 MP a 用途 材质为聚乙烯 示例 P E KS 1 . 2 5 序1 6 0 X 1 0表示公称压力为 1 . 2 5 MP . 、 公称外径为 1 6 0 mm, 壁厚为 1 0 mm的矿用聚乙烯供、 排 水 管 。 3 . 2 . 2 管材的单根长度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3 . 3 公称外径和公 称压力 管材的公称外径和公称压力见表 t o M T 5 5 8 . 1 - 2 0 0 5 4要求 4 . 1 外观 4 . 1 . 1 管材内外壁应光滑、 平整, 不允许有气泡、 裂口和明显的沟纹、 凹陷等, 外观色泽应均匀 4 . 1 . 2 每根管材两端面应与轴线垂直 4 . 2 壁厚偏差 管材同一截面的壁厚偏差不应超过 1 4 4 . 3壁厚 与公称外径、 公称压力对应的管材最小壁厚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管材的公称外径、 公称压力对应的最小壁厚 公 称 压 力 M Pa 公称外径 mm0 . 10 . 6o. 8 1 . 0一 1 . 2 5 1 . 62 . 02 . 5 最 小 壁 厚 r ll rn 1 2 2. 02 . 0 1 62 . 02 . 22 . 7 2 02 . 02 . 32 . 83 . 4 2 52. 02 . 32 . 83 . 54 2 3 22 . 02 . 42 . 93 . 64. 45 . 4 402 . 02 . 43. 03 . 74 . 55 56 . 7 5 02 . 33. 03 . 74 65 66. 98 . 3 6 32 . 93 . 84. 75 . 87 . 18 . 61 0 . 5 7 53 44 . 55 , 66 . 88 . 41 0 . 31 2 . 5 9 02 . 04 . 15 . 46 . 78 . 21 0 . 1 1 2 . 3 1 5 . 0 11 02 . 25 . 06 . 68 . 11 0 . 01 2 . 3 1 5 . 1 1 8 . 3 1 2 52 . 45 . 77 . 49 . 21 1 . 41 4 . 0 1 7 . 1 2 0 . 8 1 4 02 . 76 . 48 . 31 0 . 3 1 2 . 71 5 . 71 9 . 22 3 . 3 1 6 03 . 17 . 39 . 5 1 1 . 81 4 . 61 7 . 921 . 92 6 . 6 1 8 03. 58 . 21 0. 71 3 . 3 1 6 . 42 0 . 12 4 . 62 9 . 9 2 0 03 99 . 11 1 . 9 1 4 . 71 8 . 22 2 . 42 7 . 43 3 . 2 2 2 54 . 41 0 . 21 3 . 4 1 6 . 62 0 . 52 5 . 23 0 . 83 7 . 4 2 5 04 g1 1 . 41 4 . 8 1 8. 42 2 . 72 7 . 93 4 . 241 . 5 2 8 05 . 51 2 . 7 1 6 . 62 0. 62 5 . 43 1 . 33 8 . 34 6 . 5 3 1 56 . 21 4 . 3 1 8 . 72 3 . 22 8 . 63 5 . 24 3 . 15 2 . 3 3 5 5了 . 0 1 6 . 1 2 1 . 1 2 6. 13 2 . 23 9 . 74 8 . 55 9 . 0 4 0 07 . 8 1 8 . 12 3 . 72 9 . 43 6 . 34 4 . 75 4 . 7 4 5 08 . 8 2 0 . 42 6 . 73 3 .14 0 . 95 0 . 36 1 . 5 5 0 0 9 . 82 2 . 72 9 . 73 6 . 84 5 . 45 5 . 8 M T 5 5 8 . 1 - 2 0 0 5 表 1 续 公称外径 mm 公 称 压 力 M P a 0. 1 0 . 6 0 . 8 ,, 。一 1 . 2 5 1 . 62 . 02 . 5 最 小 壁 厚 mm 5 6 01 1 . 02 5 . 43 3 . 2 4 1 . 2 5 0 . 8 6 3 01 2 . 32 8 . 63 7 . 44 6 . 35 7 . 2 7 1 01 3 . 93 2 . 342 . 1 5 2 . 2 8 0 01 5 . 73 6 . 447 . 45 8 . 9 9 0 01 7 . 64 0 .95 3 . 3 1 0 0 01 9 . 645 . 45 9 . 3 4 . 4不圆度 管材的不圆度不应大于 5 . 4 . 5扁平 管材被压至内壁重合, 应无裂纹和破坏 4 . 6液压 在试验压力下保压 1 0 0 h , 管材应无渗漏和破坏。 4 . 7拉伸强度和拉 断伸长 率 拉伸强度不应小于9 . 0 MP a , 拉断伸长率不应小于 3 0 0 4 . 8落锤冲击 管材经 5 . 7规定的落锤冲击后, 1 0 根试样中9根应无裂纹和破坏 4 . 9表面电阻 根据管材的用途不同, 其表面电阻要求 a 供、 排水用管 外壁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1 . 0 X 1 0 9 f 1 ; b 正压风管 内、 外壁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 1 . 0 X 1 0 6 f 1 ; c 喷浆用管 内、 外壁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 1 . 0 X 1 0 “ f 2 ; d 负压风管 内、 外壁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1 . 0 X1 0 9 f 2 ; e 抽放瓦斯用管 内、 外壁表面电阻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 1 . 0 X1 0 6 f Z 4 . 1 0酒精喷灯燃烧 管材的酒精喷灯燃烧要求如下 a 6 根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 3s , 其中任何一条试样的有焰燃烧时间不应 大于 1 0 s ; b 6 根试样的无焰燃烧时间的算术平均值不应大于 2 0 s , 其中任何一条试样的无焰燃烧时间不 应大于 6 0 s e 5 试验 方法 . 外观 用肉眼直接观察, 内壁可用光源照射。 壁厚 测t 1 试 样制备 截取 3 根试样, 每根试样的两端面应与轴线垂直。 M T 5 5 8 . 1 - 2 0 0 5 5 . 2 . 2仪器 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 精度应为。 . 0 2 m mo 5 . 2 . 3 测量方法 按GB / T 8 8 0 6 -1 9 8 8规定的方法测量壁厚。 5 . 2 . 4结果表述 壁厚偏差结果表述如下 a 壁厚偏差计算见公式 ll, ,E ,一 E, _ _ 。 / r . 一 ; ; 一 入 ; vu为 乙 1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式 中 I - 一 管材同 一端面的最 大壁厚, 单位为毫米 m m ; 凡 一 管材同 一端面的 最小壁厚, 单位为毫米 m m ; E - 一 管材同一端面的壁厚偏差。 1 记录 6 个端面的最大壁厚和最小壁厚, 计算壁厚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5 . 3 不 圆度测量 5 . 3 . 1 样品制备 截取3根试样, 每根试样的两端面应与轴线垂直。 5 . 3 . 2 仪器 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 精度应为0 . 0 2 mm. 5 . 3 . 3 测量方法 沿管材同一端面测量管材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 5 . 3 . 4 结果表述 不圆度测量结果表述如下 a 不 圆度 计算 见公式 2 d . . 、 一d m C p 一d m . .下- d m ,, X2 X1 0 0 . . . . . . . . . . . . . . . 一2 式 中 C ,-一 不圆度 d ,,- - 一最大外径. 单位为毫米 mm ; d ,1 . - 一 一最小外径, 单位为毫米 mm 。 6 记录6个端面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 分别计算不圆度后取其算术平均值。 5 . 4 扁平试验 5 . 4 . 1 试样 从3根管材中各取一段长度应为 5 0 11 . 0 m m管段, 两端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 5 . 4 . 2 试验步骤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试验机的上下压板之间, 以 1 0 4-5 mm / min的速度压缩试样, 压至试样内壁重 合时立即卸压 54 . 3结果表述 记录每个试样压缩后的状态。 5 . 5 液压试验 5 . 5 . 寸 仪器装置 5 . 5 . 11 恒涅箱 恒 温箱 内充满水, 保持恒定温度 2 3 士2 C, 水 中不应 含有影响试 验结果的任何杂质。 M T 5 5 8 .1 - 2 0 0 5 A型密封接头B型密封接头 毛试样自由长度 图 1 密封装置 5 . 5 . 1 . 2 密封接头 密封接头装在试样两端, 装有密封接头的密封试样与压力装置相连, 密封接头应采用图 1 中任一种 类 型 5 . 5 . 2 试样制备 当试样公称外径小于等于 3 1 5 mm时, 每个试样的自由长度应大于等于试样公称外径的3 倍; 当试 样公称外径大于 3 1 5 m m时, 其最小 自由长度应大于等于 1 0 0 0 mm。试样数量应为 3 根。 5 . 5 . 3 试样 预处理 除去试样表面的污渍、 油渍或其他污染物, 以使其清洁干燥, 然后选择密封接头与其连接起来, 并向 试样中注满经预热过的水, 将注满水的试样放人水箱中, 在试验温度 2 3 士2 ℃条件下放置表2所规定 的时间。 表 2试样 状态调节时间 平 均 壁 厚 E mm 状态调节时间 E 31h 士 5 mm 3 镇 E83h 士 1 5 mm 8 E 166h 士3 0 mi n 1 6 镇 E 3 2 1 0 士 1 h E 妻 3 2 1 6 士 1 h 5 . 5 . 4 试验步骤 按照GB / T 6 1 1 1 -2 0 0 3中第 1 0章的规定进行试验。保压时间为 1 0 0 h , 保压过程中水温保持在 2 。 士2 ℃当到 达规定时间或试 样发生破坏、 渗漏时, 停止试验。 如果试样在距离密封接头小于 。1 1 , 。 的范围内出现破坏, 则试验结果无效, 应另取试样重新试验。 5 . 5 . 5结果表述 分别记录试验的温度、 试验压力值及试样的状态 5 . 6 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 5 . 6 . 1 仪器、 设备 5 , 6 . 1 . 1 拉力试验机 量程应为 2 0 k N, 准确度应为 1 0 0 , 具有自动记录功能。 5 . 6 . 1 . 2 量具 游标卡尺或其他量具, 准确度应为。 . 0 2 M M. 5 M T 5 5 8 . 1 - 2 0 0 5 5 . 6 . 2试样 制备 5 . 6 . 2 . , 试样数量见表 3 0 表 3 拉伸试验的试样数f 公 称 外 径 n 〕n l 7 0 -2 5 0 2 8 0 - 4 0 04 5 0 - 6 3 071 0- - . 1 0 0 0 试 样 数 量 071 01 6 5 . 6 . 2 . 2 按照G B / T 8 8 0 4 . 1 - - 2 0 0 3中5 . 2 . 2 . 2和5 . 2 . 2 . 3 的规定进行试样制备。 5 . 6 . 2 . 3 试验前, 将试样置于 2 3 士2 ℃的环境中至少4h 5 . 6 . 3试验 步骤 5 , 6 . 3 . 1 试验环境温度应为 2 3 士2 * C. 5 . 6 . 3 . 2 测量试样的宽度和厚度, 精确至 。 . 0 1 mm. 5 . 6 . 3 . 3 将试样置于试验机上, 使试样纵轴与上、 下夹具中心连线相重合, 并要松紧适宜, 以防止试样 滑脱。 5 . 6 . 3 . 4 当壁厚 E 5 m m时, 拉伸速度为 1 0 0 士1 0 mm / min , 试样采用GB / T 8 8 0 4 . 3 -2 0 0 3中类型 2 . 5 mmE 1 2 m m时, 拉伸速度为 2 5 士2 . 5 mm / m i n , 试样采用 G B / T 8 8 0 4 . 3 -2 0 0 3中类型 1 。若试样断裂在标距 之外, 另取同样数量的试样复试。 5 . 6 . 4 结果表述 拉伸强度与拉断伸长率测试结果表述如下 a 拉伸强度按公式 3 计算 3 式 中 S 一拉伸强度, 单位为兆帕 MP a ; F 最大拉力, 单位为牛顿 N A 试样有效部分的最小截面积, 单位为平方毫米 mm . b 拉断伸长率按公式 4 计算 L 一 儿, _ _ 。 一一 工 万 一 入 1 V V 0 4 式 中 。 拉断伸长率; L 试样拉断时标距, 单位为毫米 m m ; 1 . 。 一一试样原始时标距, 单位为毫米 m m o c 分别计算每组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单值, 并计算每组试样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的算术平均值 5 . 7落锤冲击试验 5 . 7 . 1 仪器、 设备 5 . 7 . 1 . 1 主机架和导轨 主机架和导轨垂直固定, 可以调节垂直、 自由释放落锤。 5 . 7 . 1 . 2 当管材公称外径小于1 6 0 m m时, 试验锤体质量为 2 k g ; 当管材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1 6 0 mm 时, 试验锤体质量为 3 k g ; 锤体质量精度为11 Yo. 5 . 7 . 1 . 3试验中伸用的落锤 冲头应 为钢制 , 见图 2 MT 5 5 8 . 1 -2 0 0 5 二 2 一 一冲头半径, 3 。 士0 . 1 5 mm; d 转角半径, 0 . 8 0 m m, 图 2 落锤冲头 5 . 7 . 1 . 4 试件支架采用V型托板, 其长度不应小于 2 0 0 m m, 其固定位置应使落锤冲击点的垂直投影 在距 V型托板中心线的 2 . 5 mm以内。 5 . 7 . 1 . 5 释放位置 将锤升至 2 m的高度自由落下, 此高度指距离试件表面的高度, 精确到士1 0 m m, 5 . 7 . 2 试件制备 截取长度为 2 0 。 士1 0 mm的试样 1 0 根, 试样两端面应与轴线垂直, 两端面应清洁、 无损伤。 5 . 7 . 3 试验步骤 5 . 7 . 3 . 1 试件应在 2 3 士2 ℃的水或空气中进行状态调节, 最短调节时间见表 4 , 仲裁检验应使用水 浴。状态调节后, 壁厚小于等于 8 . 6 m m的试样, 应从空气浴中取出 1 0 s 或从水浴中取出2 0 s 内完成 试验; 壁厚大于8 . 6 mm的试样, 应从空气浴中取出2 0 s 或从水浴中取出3 0 s 内完成试验, 若在此时间 内未完成试验, 应重新进行处理, 最短状态调节时间为 5 m i n 5 . 7 . 3 . 2 试验的环境温度为 2 3 士2 0Ca 5 . 7 . 3 . 3 逐个对试样进行冲击, 每个试样只承受一次冲击。 5 . 7 . 4结果表述 记录每个试样冲击后的状态。 表 4 各种壁厚管材状态调节时间 煞Em m 状态调节时间 mi n 水 浴 空 气 浴 E 8 , 61 56 0 8 . 6 - E 1 4 6 02 4 0 5 . 8表面电阻试验 按M T 1 8 1 的规定进行。 5 . 9酒精喷灯粥烧试验 按 MT 1 8 1的规定进行。大管径的试样可截成圆弧状进行检验。 6检验 规则 6 . 1 出厂检验 6 . 1 . 1 产品应经制造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出厂检验, 以同一配方、 同一工艺条件生产的同一规格的 管材, 每 5 0 0 0 m视为一批, 一周产量不足 5 0 0 0 m, 则按一周产量视为一批; 出厂检验的样品总长度为 6m。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方可出厂。 MT 5 5 8 . 1 - 2 0 0 5 表 5出厂检验 和型式检 验项 目 序 号检 验 项 目出厂 检 验型 式 检 验 1 外 观J { z 一壁 厚 偏 差JJ 3 壁 厚J丫 a 不 圆 度J丫 5扁平试验J, / s 落锤 试 验JJ 7 耐 压 试 验JJ 8拉伸强度J召 9 表 面 电 阻JJ 1 0酒 精 喷 灯JJ 注二“ 丫” 表示进行检验, ‘ 一” 表示不进行检验。 6 . 1 . 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S o 6 . 2 型式检验 6 . 2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试制定型鉴定; 6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批量生产后 , 应每 2年进行 1次检验 ; d 停产2年后, 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不符合时; f 国家安全生产监察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等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 . 2 . 2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5 0 6 . 2 . 3 型式检验的试样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抽样基数为2 0 0 m, 样品总长度为6 m 6 . 3 判定规则 6 . 3 , 1 合格判定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判定为合格 a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 U 检验项目一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测后合格 6 . 3 . 2 不合格判定条件 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判定为不合格 a 检验项目一项不合格, 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进行复测后仍不合格; b 检验项 目两项及以上不合格 7标志 每根管材表面均要有清晰的标志, 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安全标志标识及编号; b 生产厂名称; c 公称外径; d 产品用途代号; e 生产 日期 ; M T 5 5 8 . 1 - 2 0 0 5 fr 0 1 公 称压力 MA X X . P E口 可 口 一 0 口 X 口 一 口口 生 产 日期 生 产 厂 名 称 公 称 外 径 和 壁 厚 公 称 压 力 用 途 材 质 安 全 标 志标 识 及 编 号 8包装、 运输和贮存 8 . 1 包 装 按供需双方商定要求进行, 每个包装件上应清晰标明以下内容 a 生产厂名称; b 产品名称、 规格、 用途; c 生产日期、 批号; d 产品长度, 单位为米 m ; e 出厂检验合格证。 8 . 2 运输 管材运输时, 应避免剧烈撞击、 抛摔、 日晒, 严禁拖擦及防止尖锐硬物刻划 8 . 3 贮 存 管材应存放在 环境温度为一1 0 0C-4 0 ℃ 的库房 内, 不得 露天存放 , 要远离热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