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突发事件报道对策探析_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为例_图文.doc
传媒MEDIA吾行吾悟 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遭遇到的困惑不仅仅是信息提供者的“主流地位”受到挑战,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和传统媒体的信息提供能力也存在着越来越突出的矛盾。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不断渗透,文化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主流价值观念也不断受到挑战,人们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都日益多元化,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个新闻事件的出现会有不同的反应,这时更需要传统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评论充当舆论领袖。 同时互联网具有全球性的特征,网民在我国的不断激增使得大众不断受到外媒的传播影响,国外的一些媒体利用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对我国新闻事件的报道制造舆论,产生不利影响,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因此,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内,还来自于国外。 互联网时代,在传统媒体 与网络媒体相互竞争、相互补 充之下,信息源源不断地涌向 大众。面对新的形势,一些主 流传统媒体也拓展了网络传 播途径,例如人民日报社开办 人民网。作为传统媒体本身, 他们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就 要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情况下 探索新的对策和战略。 尤其在重大事件和突发 性事件面前,传统媒体要及时 说话,引导受众按照媒体的解 释去理解新闻事件,形成对媒 体的认同感。 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传 统媒体的优势所在 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 性,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能检 测媒体的应急能力。1912年, 由于范甘达对“泰坦尼克”号 沉没的精彩报道使得纽约时 报名声大噪。过去,我国媒体 面对危机性突发事件时一般 都形成了处理惯例,泛政治化 的思维模式也几乎影响了中 国媒体危机报道的整个历程。 随着媒体竞争激烈程度的不 断加剧和受众素质的逐渐提 高,我国媒体报道突发性新闻 事件的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争 夺新闻的报道和解释权要善 于把握自己的优势,目前在我 国,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传 统媒体有采访的便利条件,重 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往往只有 几大主流媒体能够深入其中 进行采访,因此,对突发性重 大事件的报道成了展示传统 媒体优势的良机。 2010年3月28日13时40分 左右,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 内的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 故。本文选取中央电视台、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京华时报三 家媒体对事故的报道来分析 传统媒体话语权的争夺。 中央电视台在3月28日19 时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先是 在新闻提要中做了播报,然后 在“新闻联播”的第23分钟开 始做了持续50秒的报道,报道 网络时代的 突发事件报道对策探析 以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为例 罗玉川 ■ 54 2010.05 传媒 MEDIA 吾行吾悟 画面为地图分析,没有矿难现场画面,介绍了王家岭煤矿的大致情况。在当晚的“晚间新闻”中,央视新闻现场演播室做了电话连线,此时记者正在赶往王家岭的途中。其后央视新闻跟踪报道,呈现出现场画面,还在随后现场直播了救援的情况。在救援现场直播中,央视的解说以情动人,坚持以救人为最高原则的指导思想,在救援的过程中,不断以感人的画面感染观众。央视“新闻联播”作为收视率较高、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节目,在新闻提要中的报道体现出了其在第一时间争夺舆论,引导广大受众从正面理解这次透水事故。争夺下第一舆论后,央视开始跟踪报道,全面采访,分析事故原因。对于王家岭事件的报道,体现出央视在突发事件面前观念先行的原则,央视充分认识到了对突发灾难报道与事态良性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认识也是基于在隐瞒突发公共事件的巨大危害认 识的基础之上。央视作为我国 电视媒体的旗帜,主动积极担 负起探索突发性灾难报道的 责任,对于突发事件报道机制 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 记者站记者在3月28日23点40 分就到达了事故现场,并成立 了现场报道组,记者站协同中 国之声采访部在数天内,及 时、准确地报道了现场的情 况。中国之声在对现场的报道 中多次使用同期声,现场感极 强,让听众听到了现场的声 音,同时他们还连线了很多和 救援有关的人员,通过这些一 线救援人员的讲述让听众更 好地了解到了现场的情况,其 中有一期节目连线了所救矿 工入住医院的领导,医院领导 对矿工们的情况的描述具有 权威性,通过他声情并茂的介 绍,听众对事态发展的掌握也 逐渐深入。广播运动性的特征 使得其影响力不断得以渗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事态的 报道没有停留在对现场关注 这一层面上,节目还对整个事 故前后进行评论,这种评论克 服了节目在编排上的断裂感, 听众收听节目不至于太疲劳。 广播媒介传播范围广、传播速 度快、穿透力强的特征在王家 岭报道中得到体现,透水事故 新闻播出后在广大听众尤其 是出租车司机中引起了不小 的关注,这些连续的报道起到 了激发人们关注事态进展的 效果,同时,评论类的新闻又 起到了带头反思灾难的作用, 把这种事故置于社会舆论的 风口浪尖上,连续的讨论也能 促使有关部门去总结,避免悲 剧的再次上演。 透水事故发生后,京华时 报在3月29日A20版做了整版 报道,综合了新华社、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的信息, 包括事件介绍、救援情况、背 景资料,并配发了4张新闻图 片,既有救援人员工作场景, 救援队 集结待命, 准备救助。 新华社供图 55 2010.05 NEWS4月14日时评透明处置更重要的是救援,对事故后的处置原则等问题做了评论,对读者理解事故始末起到了引导作用。 传统媒体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把握的原则 英国危机公共专家里杰斯特提出危机处理的“3T”原则,即是①Tell your own tale 以我为主的情况;②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③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①这给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要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抢时间,在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传统观点认为,官方处置突发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但在新媒体的冲击下,24小时的说法已经渐显无力,人民网舆情室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也就是说4小时内网络就有可能将突发事件发酵成有重大舆论影响力的事件。②在网络时代,声音滞后就意味着失去更多的受众,美国传播学者在对相互冲突信息的不同呈现顺序的研究中发现,当受众面 对两种冲突的信息时,两种信 息的不同呈现顺序会直接影 响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这也是 “首因效应”的表现形式。③电 视是视听兼具的媒体,在重大 事件和突发事件面前,它容易 发挥捕捉现场和画面感的优 势,让观众更加形象地去了解 事件始末和现场的真实状况, 因此电视要在第一时间“抢画 面”,在观众对事件形象了解 的基础上,电视媒体再以独特 的视角作评论和深度报道,这 样更有利于话语权的紧紧握 在自己手中。 其次,要注重跟踪报道, 同时强化新闻解释和评论。跟 踪报道使新闻事件的动态过 程得以呈现,对新闻的解释能 够唤起大众对新闻事件的关 注,引导舆论,传统媒体都要 争做“观点媒体”,通过独特 的分析,不断影响受众。自 2009年7月份以来,人民日 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等中央级媒体都引进 了新的评论机制,加强了对 新闻的解读和评论,同时在 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 过程中,评论也占了很重的 分量。以后新闻评论要摆脱 传统的套路和模式化的思 维,要在语言和贴近性上下 功夫,同时注意思想深度,提 高评论质量。报纸作为最古老 的媒介,受互联网的冲击最为 严重,近年来,报业遭遇严冬, 甚至有学者提出了“报纸消亡 论”,但综合来看,报纸在相当 长的时间内还具有生命力,在 各种媒介中,报纸是最有深 度、以思想见长的媒介,报纸 无法在时效性上与其他媒体 决高低,只能在思想上做文 章,尤其是新闻评论,最能发 挥报纸作为平面媒体的特长, 同时在新闻事件的背景以及 延展资料的报道方面,报纸也 应该重点关注,在媒体竞争日 益激烈的时代,新闻纸应该向 “解释纸”、“思想纸”过度。 再次,善于捕捉“小众的 接受心理”,做小众文章。互联 网的全球性特征使得小众新 闻、社区新闻为传统媒体提供 了“可乘之机”,互联网越发 达,社区新闻越有文章可做。 这就启发传统媒体,可以多在 类似社区受众的小众群体做 文章,去体味他们的接受心 理,接近他们的价值观念与 审美情趣。广播的发展使分 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节 目中广播不仅要提供必要的 新闻资讯,并且要越来越注 重介绍听众对事件的看法, 另外还要保持节目独特的视 点,特别重视新闻头条的作 用,适当增加新闻头条的播出 次数来吸引听众。 注释 ①赵士林,突发事件与 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3月第一版,78页。 ②李鹤,处置突发事件 处的“黄金4小时”法则,人民 日报2010年2月2日,第19版。 ③[美]梅尔文德弗勒、 桑德拉鲍尔洛基奇著,杜 力平译;大众传播学诸论, 新华出版社,1990年。 作者单位中央电视台 体育频道 56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