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pdf
“ “ “ “ 第一篇 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第一章煤样的采取与制备 煤样的采取、 煤样的制备以及各种试验和测定工作在选煤厂被统称为 “采制化” 。它 是选煤厂技术检查工作的基础,“采制化” 结果的分析可用来指导生产、 发现问题、 总结经 验, 还为制定选煤生产计划、 技术总结和技术革新提供原始依据。因此, 对 “采制化” 工作 最基本的要求便是准确和可靠。 目前, 我国已制定一套符合煤炭实际又比较齐全的国家标准和部颁规程。 “采制化” 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的国标和规程执行。 第一节煤样及其采取方法 一、 采样基本原理 无论哪种物质, 要了解其某一方面的特性, 都必须依赖一定的检测手段。根据检测 手段对被测物质的影响, 检测手段可分两种类型, 第一类为毁灭性检测, 当这类检测工作 完成后, 被测物质遭到破坏, 不能够再使用, 如灯泡寿命检测, 金属材料抗拉强度试验等 均属此类; 另一类为非毁灭性检测, 即检测工作完成后, 产品仍完好如初, 使用性能未受 丝毫影响, 如金属零件表面光洁度检查, 轴承内径公差测量等都属于非毁灭性检测。 在煤质分析项目中, 化学分析法和物理试验法都有采用, 而前者几乎都属于毁灭性 检测, 如选煤厂精煤灰分的测定, 通常以 “““ 为一批, 作为一个分析化验单位。为了解 第一章煤样的采取与制备 这批精煤的灰分, 可以将这批精煤全部烧掉, 然后测定烧剩的灰渣所占的百分比。这样 能准确地测定这批精煤的灰分, 但测定的同时精煤产品也被烧毁, 所有生产的目的只为 测定一个灰分值, 失去了生产本身的意义。即使一部分非毁灭性检测项目, 如采用物理 试验法进行筛分浮沉试验, 虽然试验过程对煤炭并未造成任何影响, 但全部煤炭都要进 行试验, 工作量巨大, 徒耗人力、 物力, 因而也不可取。 因此, 唯一的办法便是从一批煤炭中抽取一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供分析化验和试 验之用, 利用这个结果代表该批煤的质量。这种为确定某些特性而按规定的方法采取的 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称为煤样。采取煤样的过程称采样。每次从一个部位按规程采 取的一份煤样称为一个子样。按规定由子样合并成的煤样称为总样。为叙述方便起见, 将总样所代表的那一批煤称为总体。总样和总体的数量之比, 通常为十万分之一; 送到 化验室的煤样只不过百余克, 而测定一个项目所用的煤样不过几克。用 “几克” 代表 ““““” , 由此可见, 对 “几克” 煤样的代表性要求该有多高, 如果采样准确度差, 亦即煤样 代表性不好, 则无论制样、 化验多么准确, 都毫无意义。因此, 在技术检查工作中, 首先必 须做好采样工作, 这就不但要求具有科学的采样方法, 而且还要有一批受过严格训练、 既 认真执行采样方法责任心又强的采样人员。 如果一批煤炭的质量是绝对均匀的, 那么就不存在采样代表性问题。只要任意取一 些煤做试验和化验, 都会得到充分代表该批煤质量的测定结果。但实际上, 煤炭是不均 匀的矿产, 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由于煤炭的组成 (不论在粒度方面还是化学成分方面) 极不 均一造成的。影响煤炭不均匀性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煤炭粒度的分聚作用, 破坏了煤质的均匀性。煤炭是由各种大小不一的粒度级 别组成的, 运动时, 形成一个不均匀体。一堆煤, 往往大颗粒聚集在堆底的四周, 而细颗 粒相对集中在顶部。 () 当煤的粒度组成相同, 而密度不同时, 在流动和堆积过程中, 重量轻的煤集中在 上部, 重量大的集中在下部, 造成煤炭分布的不均匀, 这种现象称为自然偏析现象。 () 按破碎时坚固性而分聚, 这种分聚使小块煤和大块煤具有不同的成分。 由于上述原因, 要在大量不均匀的煤炭中, 正确地采取少量煤样以绝对准确地代表 总体的真正质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煤样所代表的质量, 只能是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的近似质量。 二、 保证煤样代表性的一般原则 煤样与总体在物理、 化学性质上符合的程度称为煤样的代表性。如果二者相同或相 ,) */’/’’4 滚轴筛的优点是坚固可靠、 运转平稳, 缺点是构造复杂、 笨重、 处理能力和筛分效率 低。适用于露天矿开采原煤的预先筛分, 有的露天矿重介选矸车间也用它进行脱介。 五、 滚筒筛 滚筒筛的结构如图 8 * 8 2 所示。这种筛子的筛面为筒形, 整个筛子绕筒体轴线回 转。物料由一端给入, 被旋转的筒体带起, 当达到一定高度后, 因受重力的作用而自行落 下, 物料不断起落运动。在此过程中, 小于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其余则逐渐移至筒体的 另一端排出。 图 8 * 8 2滚筒筛示意图 滚筒筛的简体有圆柱形和截头圆锥形。为使物料在圆筒内沿轴线前进, 筛面应具有 1 ’的坡度。为此, 圆柱形筛筒的中心轴倾斜安设。截头圆锥形筛筒因本身已有坡度, 所以其中心轴水平安设。 滚筒筛的优点是工作平稳可靠, 可安在厂房上层。其缺点是单位面积处理能力低、 筛孔易堵塞、 筛分效率低。目前, 只有一些老选煤厂还在粗、 中粒级煤分级和脱水中使 用。 /* 第二章筛分 六、 摇动筛 图 “ “ 为摇动筛的一种形式, 筛面 装在矩形筛箱底部, 筛箱利用吊杆 (或支 杆) 吊挂 (或支撑) 在机架 上。并利用偏心连杆机构 是这两种系列筛子的技术特征。 5 第二章筛分 表 “ “ 圆振动筛技术特征 型号 筛面尺寸 (宽 长)( 121’ - ’2 13 -.2 1 ) 功率 (-/ 7-’ A640) 筛面 及用钢丝层加固的塔弗太 (91A ;B) 型氨脂筛面, 已在生产中推广, 具有耐磨性好 (甚 至高于橡胶筛面) 、 噪音低 (比钢筛低 C -“D) 、 可露天堆存等优点。 第五节筛分效率及处理能力 一、 筛分效率 筛分效率是评定筛分设备工艺效果的综合指标, 并以限下率和限上率为辅助评定指 5 8 /8 “2 1- 型振动筛的自振频率为 06. *89, 故 自 筛 ““ 0 “- 图 1 2 “ 2 ;“2 1- 双轴振动筛支承梁 图 1 2 “ 2 ’支承梁受力图及弯矩图 从表 1 2 “ 2 1 中可以看出, 支承是安全的。 这种支承梁的计算方法, 也适用于其它振动设备。 振动筛的安装顺序一般是 (1) 安装支承或吊挂装置。安装时, 要将基础找成水平, 然后按照支承或吊挂装置的 部件图和筛子的安装图, 顺序装设各种部件。弹簧装入前, 应按端面标记的实际钢度值 进行选配。 (“) 将筛箱连接在支承或吊挂上。对于吊挂式的筛子, 应当同时调整倾斜角度, 并校 正筛箱主轴的水平。隔振弹簧的受力应该均匀, 它的受力情况可通过测量弹簧的压缩量 “ 4 运动粘度 ( 9 8 8 9; 8 ; A ( ; 9) ; 9 化肥无烟煤 A9 9 9 9 9 98 98 8 ; A ( ; 9) ; 9 建 材 水 泥 回转窑弱粘、 长焰 (9)8 立窑无烟煤 8 98 8 8 ; ( ; 9) ; 9 玻璃陶瓷烟煤 A9 9 9 9 9 8 98 9; 98 ; 9 ( ; ) ; 9 第四章选煤和筛选工艺流程的编制 用户类型煤种 粒度 () 灰分 “ () 水分 “ () 挥发分 “855 4 ;333) 5;83 加压气化褐煤 4 837 53 水煤气无烟煤;8 4 5337 57 ;37 时, 煤灰熔融性 / 值不限。 三、 旋风燃烧炉 旋风燃烧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炉型。炉子运行时, 煤与空气的混合物以适当的 速度送入旋风筒, 助燃空气以高速沿切线方向导入旋风筒。在离心力作用下抛到旋风筒 炉壁上的煤微粒在 ’的高温下燃烧, 所以低灰熔点的煤粉, 甚至灰分为 “.的劣质 煤粉都能很好地燃烧, 可用液态排渣方法。此外, 这种炉型效率高, 锅炉体积小, 排烟含 尘量低, 但氮氧化物生成量高, 对环境不利。旋风炉用煤对灰分熔点特性有一定要求。 国外开发的大型旋风炉, 可满足 ’7C 发电的需要。我国在制造推广立式旋风炉方面, 也取得了成果。 四、 沸腾燃烧炉 沸腾燃烧炉适合燃烧发热量低的, 约 “**7 。 表 9 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用煤质量标准 名称技术要求 粒度分级, 烟煤 0 . *6, *6 . 6, 6 . , *6 . 无烟煤 9 . 0, 0 . *6, *6 . 6 块煤限下率 6 . 粒度级6 *6 . 6 及 *6 . 粒度级均 含矸率一级 / *,; 二级 *, . 0, 灰分 ( “ ) 一级 “,; 二级 “A , . *, 全硫 (“, )“, *, 煤灰软化温度 (B)B*6C (但当 “,时, B6C) 热稳定性BD 9BD 9A 9, 抗碎强度 ( A *6)A 9, 06 第六章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名称技术要求 胶质层厚度 ()发生炉无搅拌装置 “ ; 有搅拌装置 “ ) 的粉煤占 6/左右 (褐煤可降到 /) , 要求煤的水分为 7 9, 灰熔点越低气化设备容易运转。 第五节合成氨用煤 合成氨厂型的大小不同, 所选用的炉型不一, 这里主要指直径为 . 7 -. 9。 第六节水泥回转窑用煤 这里主要指大、 中型水泥厂回转窑 (直径.9) 烧水泥用煤的质量要求 () 煤炭类别一般为焦煤、 肥煤、 2- 焦煤、 气肥煤、 气煤、 2 中粘煤、 弱粘煤、 不粘 煤。 () 可以采取多种煤搭配使用 无烟煤、 瘦煤、 贫瘦煤、 贫煤、 长焰煤和褐煤等搭配。 不易从外地运入多种煤的地区, 也可以单独使用贫煤、 贫瘦煤、 瘦煤、 长焰煤、 褐煤等。 9 第一篇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表 “ “ 合成氨用煤质量标准 名称技术要求 类别无烟煤 品种块煤 粒度 大块 A (B1C A) 。 全硫 98; 6 8; 8 998 ( 688) 968 化肥无烟煤 6 7 68 68 7 96 96 7 8 7 6; 6; 8; 8 998 ( 688) 968 建 材 玻璃陶瓷烟煤 6 7 68 68 7 96 96 7 ; 6; 6 6; 8 96 ( 888) 8 ; 7 696 7 98 (888 7 888) 968 加压气化褐煤 7 68; 8 水 煤 气无烟煤96 7 88; ; 98; ; 88 制备水煤浆高挥发分煤; 68 或 ; ; 8; 8 96 ( 888) 968 此外, 我国民用煤占的比例很大 (约占 98’) , 应该用粉煤制成型煤燃烧, 不应直接用 散煤燃烧, 这样可以提高热效率,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制作型煤应采取固硫措施, 减少 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污染。 6 第六章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 第七章选煤优化 第一节煤炭可选性分析 煤炭可选性即通过分选而改善煤炭质量的可处理性, 也就是指按一定的质量要求从 原煤中分选出精煤产品的难易程度。评定原煤可选性的目的在于对原煤作出初步评价 以合理利用煤炭资源, 为选煤厂设计提供依据, 通过可选性曲线还可以确定在一定的产 品质量要求下的选煤理论工艺指标, 可选性评定对煤炭生产、 科研、 地勘等部门也具有指 导作用。 对煤炭可选性的研究由来已久, 澳大利亚的里廷格尔最早采用氯化锌溶液对煤进行 浮沉分析, “ 年法国 矿业评论 杂志刊登了查尔瓦特有关绘制可选性曲线的文章, 这 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关于可选性曲线绘制的理论。“ 年比利时学者亨利根据物料在 跳汰机内分层后不同高度的床层的重量和灰分绘制可选性曲线, 后来, 在 “ 年又由莱 茵哈特对上述可选性曲线进行了补充, 形成目前被广泛采用的 “亨利 ’ 含量法” 。 ’ 第一篇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 “ 含量” 理论分选密度从可选性曲线中的曲线上查取, 当采用的理论分选密 度小于 “ 时, 则应以扣除沉矸为 ““计算 “ 含量, 沉矸密度一般烟煤取 ’“, 无 烟煤取 ““。 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见表 。 上例中理论分选密度为 *, 从曲线上查出 “ 含量为 ,“, 扣除沉矸后 “ 含量为 , 故为易选。 表 可选性等级划分标准 “ 含量, 可选性等级 - ““极 易 选 “ . ““易选 “ . ,““中等可选 ,“ . /““难选 0 /““极 难 选 四、 迈尔曲线 (1 曲线) 迈尔曲线是一种画法简单又可以扩展的可选性曲线, 简称 1 曲线。绘制 1 曲线所 用原始资料也是原煤筛分浮沉试验资料, 但只需其中浮物累计一项。 1 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制, 横坐标表示灰分, 纵坐标表示产率。纵坐标自上至下 由 “ 到 ““, 坐标长度一般为 “23, 以 33 表示 ; 横坐标自左至右由 “ 到 ““, 以 23 表示 , 为缩短横坐标的长度, 根据我国原煤灰分的实际情况, 一般将横坐标取为 ,*23, 即横坐标上直接表示的最大灰分值为 ,*, 大于 ,*的灰分值, 采用从原点连线 的方法反映到右纵坐标轴上, 绘图时可参照表 , 标注。 表 ,横坐标值与右侧纵坐标值计算结果对照表 横坐标数值, ,,,’ ,4/“///,///*/ 纵坐标上反映值, ’*/4““ *“/,’“ “/*,4 横坐标数值, //’/4 *“**“*“’“4“““ 纵坐标上反映值, **,“’’*,“““ ,,//**“““***““ 如果横坐标长度不是 ,*23, 而是其它值, 可按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1 曲线的绘制方法很简单, 在灰分坐标上找出各密度级累计灰分点, 过纵坐标原点 * 第七章选煤优化 分别与各灰分点联线, 可得到若干条放射状直线, 在各条直线上找出相应的累计产率点, 最后将各点连成一条光滑曲线即可。图 “ “ 即原煤资料绘制成的 曲线。 图 “ “ 原煤 (’ ’**) 迈尔曲线 曲线的作用相当于 “ , 曲线中的、 “和三条曲线, 现根据不同的条件在 曲 线上查找有关理论工艺指标。 () 要求精煤灰分为 ’-, 求精煤理论产率。如图 “ “ 所示, 过原点 ’ 与灰分为 ’-的点联线, 该直线交 曲线于点 , 该点对应的纵坐标值为精煤理论产率, ./ 01’-。 (1) 要求精煤灰分为 ’-, 矸石灰分为 -, 求各项指标。精煤指标同上, 矸石及中 煤指标的作图法应遵循 “斜率相同, 灰分相等” 的原则, 方法如下 过原点 ’ 向灰分坐标上 灰分为 -的点联线, 然后过 曲线的下端点 “ (即灰分坐标上灰分为 123-的点) 作 上述联线的平行线, 该平行线交 曲线于 点, 根据作图原则, 曲线上 “ 段所代表 的产品的灰分为 -, 即为矸石产品。 点所对应的产率为 2’-, 则矸石产率4/ ’’- “ 2’- / 1’-。 矸石指标查出后, 曲线上剩余段 段即为中煤产品, 其产率为5/ 2’- “ 01- / 2-, 过原点作直线 的平行线, 交灰分坐标于 3’-的点, 即 5/ 3’-。 () 要求精煤灰分为 ’-, 中煤灰分为 3-, 求其它各项指标。精煤指标同上。中 00 第一篇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煤及矸石指标仍根据上述原则采用平行切割法求得, 过原点 向灰分坐标上灰分为 “ 的点联线, 再过 曲线上精煤段下端点 作上述联线的平行线, 即从 曲线上切割出中 煤产品 “ 段, 剩余段 “ 为矸石产品, 同理可查出下列指标 中煤产率’ * , ,-, 矸石产率. / * /, 矸石灰分 . 。 将上述各指标与 0 * 1 曲线上查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二者基本是吻合的, 个别指标 的微小误差完全是因作图误差所造成的。对于确定三产品或多产品的理论工艺指标, 0 * 1 曲线需要作补充曲线, 并且还要计算, 而 曲线却可以直接在图上查取。另外, 利用 曲线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原煤的综合, 但要确定理论分选密度和判定原 煤可选性等级, 曲线就无法做到, 而需依靠 0 * 1 曲线。 第二节选煤效果的评定 重力选煤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选煤方法, 重力选煤设备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 选煤厂的技术经济指标, 因此, 重力选煤设备工艺效果的评定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世界各 国都相应制订了各自的技术标准。我国选煤工作者经过多年的分析研究和生产实践, 基 本形成了适于我国选煤现状的评定方法, 在 /2 年煤炭部颁布了 选煤厂重选设备工艺 效果的评定方法(3 4 5“62) , 更使这一工作走向科学化、 合理化、 统一化和规范化。 部颁标准中规定以可能偏差 、 不完善度 、 数量效率“/和错配物总量综合评定重 介分选机、 跳汰机、 选煤槽、 摇床和旋流器等重力选煤设备的工艺效果。 一、 分配曲线 在重选设备工艺效果的 “ 项评定指标中, 可能偏差 和不完善度 两项指标与分配 曲线有关, 绘制分配曲线首先必须计算分配率, 而分配率的计算又依赖于重选产品实际 产率的确定。 (一) 重选产品实际产率的确定 重选产品实际产率的确定方法有多种多样, 最准确的方法当然是全部计量法, 即入 选原煤, 选后各产品及未得到分选的产品 (如煤泥) 使用计量工具在生产过程中同期全部 实测计量, 然后按计量结果计算其产率, 另一种方法就是对入选原煤及产品进行部分实 测计量, 称为部分计量法, 无论哪种计量法, 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 就是工作量太大, 在实 6/ 第七章选煤优化 际工作中往往因人力、 物力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实施。 除计量法外, 还可以用计算法确定其产率, 计算方法也有很多, 最典型是平衡方程式 法和最小二乘法 (即格氏法) , 经对比分析发现, 采用格氏法计算出的产率值比较接近实 际情况, 因此, 在部颁标准 (“ ’) 中规定重选产品实际产率的确定除用计量法外, 还可以采用格氏法进行计算。 重选三产品产率格氏法计算公式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0 分别为精煤、 中煤和矸石的产率, .; 、 、“、 分别为某一密度级在精煤、 中煤、 矸石和原煤中的产率, .。 格氏法公式比较复杂, 一般采用表格来计算, 先计算出公式中各分项值, 然后代入公 式进行计算 (后面有计算实例) 。 (二) 计算原煤 利用格氏法求出产品实际产率后, 便可计算原煤的密度组成, 计算原煤与入选原煤 各密度级间的均方差应符合一定的标准。均方差按下式计算 “ 1 2 , 2 * “* , 式中 “ 均方差 (数值取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 2 计算原煤与入选原煤某密度级的数量之差值; 计算时采用的密度级数; 与产品数有关的参数 (对两产品分选取 -, 对三产品分选取 ,) 。 对于主选机, “3 ,4; 对于重介再选,“3 -45。如果均方差超过规定范围时, 应检查 采样、 缩分, 筛分和浮沉试验的准确性, 并进行修正。当相邻两密度级的值大于 , 并 且符号相反时, 允许合并级别重新计算产率和均方差, 但合并后密度级总数 应不得小 于 6。对大块排矸和泥化、 解离严重的煤, 均方差规定值可适当放宽。 均方差检验符合规定后, 计算原煤及各产品数据有效, 可进行分配率的计算。 (三) 分配率的计算 ,4 两产品分选 75, 第一篇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两产品分选分配率按下式计算 “ “ 三产品分选 () 当先分出重产品 (即矸石) 时, 如跳汰机、 选煤槽等。 第一段 (高密度分选) 按下式计算 “ “ “ 第二段 (低密度分选) 按下式计算 “ “ () 当先分出轻产品 (即精煤) 时, 如某些旋流器等。 第一段 (低密度分选) 按下式计算 “ “ “ “ 第二段 (高密度分选) 按下式计算 “ 式中“ 精煤中某密度级的数量占计算原煤的百分数; 中煤中某密度级的数量占计算原煤的百分数; 矸石中某密度级的数量占计算原煤的百分数; 、、 分配率 (数值取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 (四) 分配曲线的绘制 分配曲线在常数直角坐标中绘制, 左边纵坐标为重产品分配率, 下面原点为 , 上面 终点为 , 右边纵坐标为轻产品分配率, 上面原点为 , 下面终点为 , 以 ’’ 长度代 表 分配率。横坐标为密度, 密度范围视需要而定, 以 ’’ 长度代表 密度, 总长 度可取 ’’。 作图采用近视回归法, 各密度级分配率所对应的密度为密度级上下限的平均值, 没 有上下限的密度级则采用其平均真密度, 根据各分配点到曲线距离的平方和尽量小的原 则, 绘制一条光滑的 形曲线。当 * 范围内分配点较少时, 可根据内插法计算 、 点 作为参考点, 插值时可采用拉格朗日三点插值公式。 现举例说明实际产率及分配率的计算及分配曲线的绘制。表 , - , . 为某厂跳汰 原煤和产品浮沉试验结果。 /0 第七章选煤优化 表 “ “ 原煤和产品浮沉试验结果 密度级 ’ 原煤精煤中煤矸石 产率, 灰分, 产率, 灰分, 产率, 灰分, 产率, 灰分, *,-./ 0 1,1,-121/1,12,12,212,-1, 1 3 1,-11,,.21--1,12-12.21,/*12 1 3 1,1.1-*21.,1-.1*2121**1 1, 3 1-12/.1.1.*.1*1-1-221*-*/1 1- 3 1.12/1/*21-*1*.*/1,1/**112 1. 3 1/*1,.1/212121,1*1,*1, 1/ 3 *12*12,/1/212,1.1-,,1-1-,.12 4 *12.1,.21..21212-*/1*-12/21*.1/ 合计22122*,1*/22122/1-22122,21//22122.21,* 1 格氏法计算实际产率 采用格氏法, 列表计算有关数据 (此过程略) , 求出其实际产率后, 进行均方差检验, 结果计算出的均方差5 1 4 1*, 故将小于 1 和 1 3 1 合并重新计算, 计算过 程见表 “ “ ,。 表 “ “ ,选煤产品产率、 均方差及分配率计算表 密度级 ’ 原煤 , 精煤 “ , 中煤 , 矸石 , “ “ “ “ (“ “ ) * (“ “ ) 6 ( “ ) (“ “ ) 6 ( “ ) ( “ ) * (*) “ (,)() “ (,) () “ (,)() 6 ()() 6 (.)() 6 (-)(.) 6 (.) *,-./2* 0 1-1. .1,/ ,121--1*.1/,121-2,1*-,21*-/1/. 1 3 1,1 21., .1*211*221-.1/,12-.1/-1/2-1*2 1, 3 1-12/1. *1 21*-1.1,.*1*1.*1,1.1 1- 3 1.1221-* */1 *1*1/.“ 12*-1//*1./“ -1..“ 1*.1- 1. 3 1/*1,21211*“ 21/.“ 12/1*/1,,“ 12121* 1/ 3 *12*12212.1-1-“ 12/“ 1,12/1.2“ -1,/1*.12/ 4 *12.1, 212 */1* /21* “ *1 “ /21*-“ -12-.,*1*.,,,1.*-,-1*1// 总计22122221222212222122222,/1-2,/12.,211,, 2 第一篇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 “ ) “ ( “) 精煤中煤矸石 计算原煤 计算原煤 偏差 分配率“分配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0 () ,-’/ *’**-/*’*’*-/ ****/’ -*,**/***-*,*//*,*’ ,’*’**,*,,*,,**-**/,,*, -*,,*,-*’*,*/* **/*’* ,***,*-** **-/’*/’*-- -***/*-*-*// *-’*,*,/*/ ,,***’,****-**,//*, ,/*/-**,’*,**-/*/ 计算结果如下 精煤产率12 () “ () () “ () (/) “ () () “ ()“ 3 2 *3 中煤产率42 (/) “ () () “ () (/) “ () () “ () “ 3 2 *,3 矸石产率52 142 ’*,3 均方差2 * 6 *, 计算结果有效。 * 计算分配率 根据实际产率的综合来计算原煤, 由此计算跳汰一段和二段重产品分配率“和“ (表 - 中第 () 、() 两项) 。 * 绘制分配曲线 根据表 - 的第 () ,() 两栏数据绘制跳汰一段分配曲线, 根据第 () 、() 两 栏数据绘制跳汰二段分配曲线, 如图 , 所示。 绘制曲线时, 因一段分配曲线上半部分分配点不够, 采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补充了一 个分配点。 二、 重选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指标 前述 , 项评定指标中, 可能偏差和不完善度是分配曲线的特性参数, 表示重选设备 的分选精度, 它只与设备技术性能、 操作状况及原料粒度组成有关, 而与原煤可选性无 关, 其可比性较好; 数量效率及错配物两项指标反映实际分选与理论分选的差异, 与原煤 第七章选煤优化 性质、 设备性能、 操作水平有关, 可比性差, 但数量效率应用仍很广泛, 错配物指标的应用 相对较少。 (一) 可能偏差 () 可能偏差是分配曲线上分配率为 “和 处的密度“与之间差值的一半, 即 ’ (“) 式中 可能偏差 (数值取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 “, 重产品分配曲线上与分配率为 “和 相对应的密度。 图 ’ “ 三产品跳汰机分配曲线 结合分配曲线和上式可以看出, 值是衡量按密度分选的精确性的一项指标。 越大, 曲线形状上表现为越偏离分选密度, 分选越不精确, 煤的损失增大, 产品质量变差; 越小, 曲线向分选密度竖线靠拢, 分选精确性提高, 工艺效果变好, 当分配曲线收拢成 折线时, 为理想分选条件, 这时“ , *。 (二) 不完善度 “ 不完善度按下式计算 “ ’ “’ 第一篇选煤基础知识与选煤优化 式中 不完善度 (数值取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 “ 可能偏差; 分配密度 (即分配曲线上与分配率为 “相对应的密度) 。 不完善度 是一个与可能偏差及分选密度有关的指标, 值越小, 分选精确性越高, 工艺效果越佳, 反之亦然。理想分选时的不完善度 。 不完善度指标只用于评定水介重选设备的工艺效果, 如跳汰机、 水介旋流器和摇床 等。 常用分选设备的 “和 值见表 ’ ’ 。 表 ’ ’ 常用分选设备的 “和 值 重介选 “值 不分级跳汰选 值 块煤 * , *“ 末煤 *“ , * 主选 *- , *.. 再选 *. , *.“ 在图 ’ ’ / 所示分配曲线上, 可查得下列数据 一段 *0“ .*.-“.“ *- 二段 *“-““ */.“ *“. 可能偏差及不完善度计算如下 一段 “ “’.“ . .*.-“ ’ *- . *.- “ ’ *.- *0 ’ *./“ 二段“ “’.“ . */ ’ *“. . * “ ’ * *“-“ ’ * (三) 数量效率 数量效率是指精煤实际产率与相当于精煤实际灰分时的理论产率的百分比, 按下式 计算 “1 2 2 式中 “1 数量效率 (数值取到小数点后第一位) ; 第七章选煤优化 精煤实际产率, “; 精煤理论产率 (即原煤中与精煤灰分相同的浮物含量) , “。 数量效率与原煤可选性有关, 易选煤, 其数量效率高; 难选煤, 数量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 它不能反映设备本身的分选精度, 不便于对设备间进行对比, 但是, 它简单直观地 反映了实际分选与理论分选之间在精煤数量上的差距, 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计算数量效率时, 精煤理论产率从原煤可选性曲线上查得, 查值时应注意用实际 精煤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