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岩土地震工程学_一书介绍与评价.pdf
第 1 期 陈云敏,等. 下卧土体局部沉陷条件下复合衬垫系统的受力变形性能及设计 27 (2)参数分析显示上覆土体厚度、重度及有效 内摩擦角对衬垫受力变形的影响很大;由于土拱效应 的影响,当上覆土体厚度及有效内摩擦角较大时,衬 垫的受力变形受其影响将有限。 衬垫结构的刚度越大, 则其抵抗沉陷的能力也就越强。未加筋的LLDPE土 工膜衬垫形式的抗拉刚度较小,难以抵抗较大尺寸的 下卧土体沉陷,因而在填埋场设计中应慎用。 (3) 按本文模型计算, 覆盖系统采用用于防渗的 1.5mm厚HDPE土工膜可基本满足抗沉陷设计要求, 而对于填埋场扩建时的中间衬垫系统需增设一层强度 合适的土工格栅用于加筋以抵抗下卧土体的沉陷。 (4) 实际衬垫系统有一定的厚度且组成复杂, 将 其简化为单层膜分析可能造成一定的误差,其厚度及 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数值及 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JAMEI M, VILLARD P, ZAGHOUANI K, et al. Prevent of risk due to karstic cavities detected in a recent motorway in Tunisia using geotextiles [C]// Proceedings 8ICG. Geosynthetics, 2006 809–812. [2] QIAN X D, KOERNER R M, GRAY D H.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landfil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M]// Upper Saddle River, N J Prentice Hall, 2002. [3] GIROUD J P, BONAPARTE R, BEECH J F, et al. Design of soil layer-geosynthetic systems overlying voids [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1990, 91 11–50. [4] FINLEY C A, HOLTZ R D. Investigation and modeling of two composite landfill covers[J]. 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 2001, 82 97–112. [5] KUO S S, DESAI K, RIVERA L. Design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 liner system subjected to sinkhole cavity under landfill site[J]. Practice Periodical of Hazardous, Toxic, and Radioactive Waste Management, 2005, 94 281–291. [6] 钱伟长, 王志忠, 徐尹格, 等. 圆薄膜中心部分受均布荷载 产生的对称变形[J]. 应用数学和力学, 1981, 26 599– 612. QIAN Wei-chang, WANG Zhi-zhong, XU Yin-ge, et al. The symmetrical deation of circular membrane under the action of unily distributed loads in its central portion[J].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1981, 26 599–612. in Chinese [7] TERZAGHI K. Theoretical soil mechanics[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1943 69–76. [8] SL/T22598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 1998. SL/T225 98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geosynthetics in hydraulic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S]. 1998. in Chinese 岩土地震工程学一书介绍与评价 在 1995 年 Steven L. Karamer 编著出版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岩土地震工程学) 和 2002年Robert W. Day 编著出版 Geotechnical Earthquake Engineering Handbook (岩土地震工程手册)之后,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了由陈国兴 教授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岩土地震工程的专著岩土地震工程 学于 2007 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介绍了地震学和地震工程与岩土工程相关的基本知 识,内容包括强地震观测,地震动的随机过程、工程特性和 人工合成,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关系,反应谱,计算与应 用等方面,阐述了地震动特性;通过土的动应力应变的黏弹塑 模型、等效线性动黏弹模型、动弹塑性模型以及动剪切模量和 阻尼比的估计等内容论述了土的动力本构关系;从共振柱试 验、动三轴试验、土层波速试验和地脉动试验等方面介绍了目 前国内常用的土动力学参数试验测定的原理、设备和方法;以 水平成层场地和横向非均匀场地为例,系统论证了场地地震反 应的分析方法以及深软场地的地震效应;基于国内外大量的试 验与分析研究成果,论述了饱和黏性土动强度和饱和砂土的震 动液化特性以及液化势和确定性经验判别方法、概率分析方 法、神经网络模型判别方法和场地液化势的综合判别方法;总 结归纳了土体地震永久变形的计算方法,包括有限滑动体位移 法、整体变形法、随机反应分析法和地基震陷计算方法、深软 场地上桩箱基础高层建筑和特大型桥梁群桩基础的地震效应 分析方法以及土–结构相互作用对 TMS 减振控制影响的试验 研究成果;通过震害实例、工程实例和大型振动台试验结果, 阐述了地铁区间隧道、车站等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地铁车站震害成灾机理以及地铁地下结构对周围场地设计地 震动的影响;最后系统介绍了均质土坝和非均质土坝地震反应 的剪切梁法、土坝地震稳定性评价的简化分析法和动力分析 法。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工程、重大工程和城乡建设的 高峰时期,政府和社会普遍高度重视工程安全和防灾减灾问 题,这本专著的出版可谓是逢机应时,雪中送炭。它为从事岩 土工程防震减灾研究、试验、勘察、设计和城乡规划、工程建 设规划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了急需的 专业参考书和教科书。我相信,基于这本专著所传播的岩土地 震工程理论与技术的知识,将对我国岩土工程震害预防和人才 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王兰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