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ppt
1,顶板事故及防治,,2,一、概述,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1、我国矿山顶板灾害事故频发,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是矿山重大灾害之一顶板灾害和瓦斯灾害一样是煤炭开采中发生次数最多、影响面最广、死亡人数最多和危害程度最大的主要灾害。据统计,近十年来由顶板灾害引起的死亡人数占矿山总死亡人数的32.9%。从2002年至2006年,顶板灾害年均发生次数1989.5次,死亡人数2236.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7.7%。,3,图11997~2006年我国煤矿顶板事故死亡人数,4,图21997~2006年我国煤矿顶板事故死亡人数所占比例,5,图32005年煤矿不同类型事故起数的比例,6,图42005年煤矿不同类型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7,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顶板事故1805起,占事故总数的55,居第一位,死亡2058人,占死亡总数的34.7,仅次于瓦斯灾害。2006年顶板事故1633起,占总数的55.4,死亡1902人,占死亡总数的40.1,居第一位。目前,全国煤矿顶板灾害事故死亡人数已超过瓦斯灾害事故死亡人数,居煤矿各类事故之首。顶板灾害也是非煤矿山安全开采的最大威胁。据统计,2006年全国非煤矿山共发生伤亡事故1869起、死亡2271人,其中顶板灾害事故死亡425人,占死亡总数的18.7,居第一位。,一、概述,8,矿山顶板灾害也是诱发其它事故连锁发生的重大事故源。如顶板灾害会诱发瓦斯及运输事故,诱发工作面和巷道周围的顶板动力灾害等。2005年国家安全监察局组织专家组对全国45户重点监控企业的402个所属煤矿(井)进行“会诊“的结果认为,顶板灾害是当前和今后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长期效益的重大而普遍的问题之一。,一、概述,9,2、我国矿山顶板灾害防治的现有技术与装备不能满足顶板灾害防治的要求中小矿井是顶板灾害事故的多发区。对地方与乡镇中小矿井进行采矿方法与支护技术改革,提高装备水平是降低中小矿山顶板灾害的根本出路。复杂地质条件矿井是矿山顶板灾害事故的又一多发区。即使是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许多复杂地质条件矿山顶板灾害仍然很严重。兖州、神华、大同等现代化矿区,在厚层坚硬顶板综采工作面发生了顶板失稳造成工作面大量支架压死和支架损坏事故。我国软岩矿区如淮南、淮北、郑州、徐州等发生的因松软破碎顶板失稳引起的综采端面顶板灾害事故。,一、概述,10,图1998~2005年各类型矿井顶板事故死亡人数,11,顶板赋存条件的变化过渡阶段的大量巷道冒顶事故。由于煤层赋存条件的复杂性、开采技术水平的不均衡性以及开采技术难度的越来越大,我国矿山在顶板灾害的相关理论研究、隐患探测技术、顶板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顶板灾害的及时防控技术等方面不能满足和适应重大事故防范控制的要求,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顶板灾害防治标准和规范。,一、概述,12,3、开展矿山顶板灾害防治关键技术攻关是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需要,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工作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已充分意识到矿山顶板灾害的严重性并高度重视矿山顶板灾害防治工作。遏制和减少矿山顶板灾害事故的发生是国家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概述,13,4、开展矿山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攻关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已将“公共安全”列为重点领域,“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已确立为优先主题。开展矿山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攻关符合纲要中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要求,符合国家十一五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一、概述,14,5、开展矿山顶板灾害防治科技攻关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强调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005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0和68.9。2006年煤炭产量23.8亿吨,位居世界前例。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为前提,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能源需求量的高速增长,增大了煤矿安全生产的压力。,一、概述,15,一、概述,16,采煤作业时的顶板管理方式,刀柱法,充填法,缓慢下沉法,全部垮落法,一、概述,17,矿山压力的基本概念,一、概述,18,矿山压力显现,一、概述,19,顶板事故的产生,原岩应力重新分布,掘进过程支护不及时,支架强度不足,顶板事故,,一、概述,20,避免顶板事故,保证采矿作业安全,一、概述,矿山压力控制,21,一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一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基本规律,图老顶断裂成岩块后的转动,随着工作面推进还可能形成四、五不同数量岩块的咬合平衡,直到岩块间的咬合关系不能满足平衡关系为止。此时,老顶的失稳将对工作面带来严重的矿山压力显现,甚至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形成老顶的初次来压。,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22,初次来压是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重要现象,衡量其指标是来压强度和初次来压步距,顶板坚硬、直接顶薄的工作面初次来压强度大、来压步距大。初次来压特征老顶初次来压比较突然。来压前回采工作空间上方的顶板压力比较小。因而往往容易使人疏忽大意。初次来压时,老顶垮距比较大,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工作面易出现事故。老顶初次来压对工作面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掌握初次来压步距的大小,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在来压期间,必须加强支架的支撑力,尤其要加强支架的稳定性。一般可以采用木垛、斜撑等特种支架加强回采工作空间的支护。,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23,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老顶来压前,回采工作面的顶板压力并不大。但煤壁内的支承压力却达到了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值。所以,煤帮的变形与塌落(片帮),常常是预示工作面顶板来压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在老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岩层形成的结构,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结构的失稳导致了工作面顶板的来压。这种来压也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呈周期性出现。因此,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24,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顶板的下沉量变大;支柱所受的载荷普遍增加;有时还可能引起煤壁片帮、支柱折损、顶板发生台阶下沉等现象。如果支柱参数选择不合适或者单体支柱稳定性较差,则可能导致局部冒顶、甚至顶板沿工作面切落等事故。(二)分层开采时的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由于在第一分层回采时顶板岩层已经历了一次悬露、破裂、折断和垮落的过程,完整性受到了破坏;因此,下分层工作面的老顶来压将会显著减弱或者不再显现,即通常所说的在回采顶分层时可能出现“动压”,而在回采下分层时则主要表现为“静压”。其基本表现为老顶来压步距小,强度低;支架载荷变小;顶板下沉量变大。,25,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老顶来压前,回采工作面的顶板压力并不大。但煤壁内的支承压力却达到了这种情况下的最大值。所以,煤帮的变形与塌落(片帮),常常是预示工作面顶板来压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在老顶初次来压以后,裂隙带岩层形成的结构,将始终经历“稳定-失稳-再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呈现周而复始的过程。由于结构的失稳导致了工作面顶板的来压。这种来压也将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呈周期性出现。因此,由于裂隙带岩层周期性失稳而引起的顶板来压现象称之为工作面顶板的周期来压。,26,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三)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由于放顶煤开采的支架上方存在一层厚而破碎且随采随放的顶煤,因而与分层开采相比,其矿压显现也有一些其自身的特点,27,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三)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放顶煤开采时,一次性采出厚度增大,直接顶的垮落高度成倍增加,并且与煤层的采出厚度显著相关。综放开采时,采场上方仍可形成稳定的砌体梁式老顶结构,但其形成的位置相对远离采场,其稳定性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顶煤运移规律及对矿压显现有显著影响。支架上方的顶煤经过了支承压力作用发生了破碎,刚度降低,但破碎程度与顶煤强度,裂隙分布和支承压力分布情况等有关,坚硬顶煤的运移始动点距煤壁距离较小,累计位移量较小,顶煤的破碎效果较差,传递上覆岩层作用的能力较强,则表现出的矿压显现明显。,28,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三)放顶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特征支承压力分布区前移。放顶煤开采时,工作面前方的支承压力区距煤壁距离较大,发生前移。对软煤而言,支承压力峰值点距煤壁距离较硬煤的大,峰值小,分布平坦。支架工作阻力变化不大。放顶煤工作面的支架阻力不大于单一煤层或分层开采的顶分层开采的工作面的。来压的动载系数也没有明显变化,支架以初撑和一次增阻工作状态为主。前柱工作阻力普遍大于后柱的,一般为10-15,对于软顶煤而言,顶煤的破碎和放出较充分,支架顶梁后部上方的顶煤较少,不利于传递上覆岩层的作用,因此相对硬顶煤而言,支架前柱的工作阻力大于后柱的工作阻力这一特点表现的更明显。,29,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四)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30,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四)巷道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规律巷道掘进阶段(Ⅰ)掘进巷道仅对小范围岩体造成扰动,故一般情况下矿压显现不会很剧烈。无采掘影响阶段(Ⅱ)顶底板移近速度比掘进期间要小得多,故巷道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采动影响阶段(Ⅲ)采动影响是由于回采工作引起围岩应力再次重新分布而造成的。这阶段中矿压显现也最强烈。采动影响稳定阶段(Ⅳ)这是巷道围岩经受一次采动影响后重新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故其围岩移动特征基本上与无采掘影响阶段类似。二次采动影响阶段(Ⅴ)二次采动影响的时间和空间规律与一次采动影响类似,但由于这种情况下巷道受到下区段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巷道煤体一侧残余支承压力的叠加作用,二次采动影响的剧烈程度和影响范围都会比一次采动影响稍大。,31,二影响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因素,断层与褶曲,挤压与破碎带,节理、裂隙,煤层倾角,开采深度,上部煤层残留煤柱,工作面推进速度,采高与控顶距,二、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32,三、顶板事故的致因及防治,一采场顶板事故的致因及防治,(一)顶板事故分类,按冒顶范围可将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局部冒顶是指范围不大,有时仅在35支架范围内,伤亡人数不多12人的冒顶,常发生在靠近煤壁附近、采场两端以及放顶线附近。实际煤矿生产中,局部冒顶事故的次数远多于大型冒顶事故,约占采场冒顶事故的70,总的危害比较大。大型冒顶是指范围较大,伤亡人数较多(每次死亡3人以上)的冒顶。,33,(二)局部冒顶事故的致因及防治,1.靠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局部冒顶的原因一般有三种一是直接顶被密集裂隙切割,形成了游离岩块;二是采高过大,在老顶来压期间,煤壁片帮,扩大了无支护空间;三是放顶煤开采,顶煤破碎。,煤层的直接顶中,常存在多组相交裂隙时,这些相交的裂隙容易将直接顶分割成游离岩块,极易发生脱落,在采煤机采煤或爆破落煤后,如果支护不及时,这类游离岩块可能突然冒落砸人,造成局部冒顶事故。,,34,1、靠煤壁附近的局部冒顶事故的预防,(1)单体支柱工作面采用能及时支护悬露顶板的支架,如正悬臂交错顶梁支架,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支架等,提高支柱的初撑力。在金属网下,可以采用长钢梁对棚迈步支架。尽量使工作面与煤层的主要节理方向垂直或斜交,避免煤层片帮。煤层一旦片帮,应掏梁窝超前支护,防止冒顶。,正倒悬臂错梁直线柱支架布置,正悬臂交错顶量支架,(2)综采工作面支架设计上,采用长侧护板,整体顶梁,内伸缩式前梁,增大支架向煤壁方向的水平推力,提高支架的初撑力;工艺操作上,采煤机过后,及时伸出伸缩梁,及时擦顶带压移架,顶梁的俯视角不超过7。当碎顶范围较大时(比如过断层破碎带等),则应对破碎直接顶注入树脂类粘结剂使其固化,以防止冒顶。,35,2.采场两端的局部冒顶,(1)单体支柱工作面原因两端机头机尾处,暴露的空间大;支承压力集中;巷道提前掘进;引发了巷道周边的变形与破坏。经常要进行机头机尾的移置工作,拆除老支柱支设新支柱时,碎顶可能进一步松动冒落。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要拆掉原巷道支架的一个棚腿,换用抬棚支承棚梁,在这一拆一支之间,碎顶也可能冒落。预防在机头机尾处各应用四对一梁三柱的钢梁抬棚支护(即四对八梁支护),每对抬棚随机头机尾的推移迈步前移;或在机头机尾处采用双楔铰接顶梁支护。在工作面巷道相连处,宜用一对抬棚迈步前移,托住原巷道支架的棚梁。此外,在采场两端还可以采用十字铰接顶梁支护系统以防漏冒。在超前工作面10米以内,巷道支架应加双中心柱,超前工作面1020米,巷道支架应加单中心柱以预防冒顶。(2)综采工作面如果工作面两端没有应用端头支架,则在工作面与巷道相连处,需用一对迈步抬棚。此外,超前工作面20米内的巷道支架也应以中心柱加强。,36,3.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顶板中游离岩块旋转推倒支架,放顶线附近的局部冒顶主要发生在使用单体支柱的工作面。放顶线上支柱受力是不均匀的,当人工回拆“吃劲”的柱子时,往往柱子一倒下顶板就冒落,如果回柱工来不及退到安全地点,就可能被砸着而造成顶板事故。,当顶板中存在被断层、裂隙、层理等切割而形成的大块游离岩块时,回柱后游离岩块就会旋转,可能推倒采场支架导致发生局部冒顶,在金属网假顶下回柱放顶时,由于网上有大块游离岩块,也可能会发生上述的因游离岩块旋转而推倒支架的局部冒顶。预防措施第一,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记载大岩块的位置及尺寸;第二,在大岩块范围内用木垛等加强支护;第三,当大岩块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长度超过一次放顶步距离时,在大岩块的范围内要延长控顶距;第四,如果工作面用的是单体金属支柱,在大岩块范围内要用木支架替换金属支架;第五,待大岩块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再用绞车回木支柱。,37,4.地质破坏带附近的局部冒顶,地质破坏带及附近的顶板裂隙发育、破碎,断层面间多充以粉状或泥状物;断层面都比较尖滑,使上、下盘之间的岩石无粘结力,尤其是断层面成为导水裂隙时,更是彼此分离。单体支柱工作面如果遇到垂直于工作面或斜交于工作面的断层时,在顶板活动过程中,断层附近破断岩块可能顺断层面下滑。从而推倒工作面支架,造成局部冒顶。为预防这类顶板事故,应在断层两侧加设木垛加强维护,并迎着岩块可能滑下的方向支设戗棚或戗柱。对于有些综采工作面,高档普采和普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壁的前方顶板和煤层特别破碎,为保证正常割煤,不漏矸子,可采用全楔式木锚杆。当断层处的顶板特别破碎,用锚杆锚固的效果不佳时,可采用注入法,将较多的树脂注入大量的煤岩裂隙中,进行预加固。,38,三)大型冒顶事故的致因及防治,1.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发生的条件直接顶比较薄,其厚度小于煤层采高的23倍,冒落后不能充填满采空区;直接顶上面老顶分层厚度小于56m,初次来压步距为2030m,或更大一些。工作面中,当支柱的初撑力较低时,老顶断裂在煤壁之内。当工作面推进到老顶断裂线附近时,顶板出现台阶下沉,这时老顶岩块的重量全部由采场支架承担。,致因,垮落带老顶岩块压坏采场支架,39,预防措施,采场支架的支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采场支架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采场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下沉的要求;遇到平行工作面的断层时(1)如果工作面支护是单体支柱,当断层刚露出煤壁时,在断层范围内就要及时加强工作面支护(最好用木垛),不得采用正常回柱法;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到采空区后再回柱;(2)如果工作面支护是液压自移支架,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裕,则工作面可以正常推进,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没有太大的富裕,则应考虑使工作面与断层斜交或在采空区挑顶的措施过断层。,40,2.厚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发生的条件整体厚层硬岩层顶板(如砂岩、砂砾岩、砾岩等其分层厚度大于56米)时,它们要悬露几千平方米、几万平方米,甚至十几万平方米才冒落。这样大面积的顶板在极短时间内冒落下来,不仅由于重量的作用会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力,而且更严重的是会把已采空间的空气瞬时挤出,形成巨大的暴风,破坏力极强。预兆顶板断裂声响的频率和音响增大;煤帮有明显受压与片帮现象;底板出现底鼓或沿煤柱附近的底板发生裂缝;上下平巷超前压力较明显;工作面中支柱载荷和顶板下沉速度明显增大;有时采空区顶板发生裂缝或淋水加大。探测方法可以用微震仪、地音仪和超声波地层应力仪等进行预测,厚层坚硬岩层的破坏过程,长的在冒顶前几十天就出现声响和其他异常现象,短的在冒顶前几天,甚至几小时也会出现预兆,因此,根据仪器测量的结果,再结合历次冒顶预兆的特征,可以对大面积冒顶进行较准确的预报,避免造成灾害。预防措施(1)顶板高压注水(2)强制放顶,41,42,3.漏垮型冒顶的致因及防治,致因由于煤层倾角较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采场支护系统中如果某个地点失效发生局部漏冒,破碎顶板就有可能从这个地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支架失稳,导致漏垮工作面。,预防漏垮型冒顶的措施选用合适的支柱,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力与可缩量;顶板必须背严实;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倒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工作面漏垮示意图,43,4.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复合顶板的特征(1)煤层顶板由下“软”上“硬”不同岩性的岩层组成;(2)“软”、“硬”岩层间有煤线或薄层软弱岩层;(3)0.5m下部“软”岩层的厚度3.0m。,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的机理1支柱的初撑力小,软硬岩层下沉不同步,软快而硬慢,从而导致软岩层与其上部硬岩层离层;2下位软岩断裂出六面体的原因1地质构造,即下位软岩层中存在原生的断层、裂隙或尖灭构造;2巷道布置原因,即在工作面开采范围内存在沿走向或沿倾斜的旧巷,下沉、断裂;3支柱初撑力低,由于支柱初撑力低,导致下位软岩层沿煤帮断裂。,下位软岩层离层断裂,44,预防措施应用伪俯斜工作面并使垂直工作面方向的向下倾角达4~6;掘进上下顺槽时不破坏复合顶板;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反推;控制采高,使软岩层冒落后能超过采高;尽量避免上下顺槽与工作面斜交;灵活地应用戗柱戗棚,使它们迎着六面体可能推移的方向支设;在开切眼附近于控顶区内,系统地布置树脂锚杆;但是,在采用这个措施时应考虑采场中打锚杆钻孔的可能性和顶板硬岩层折断垮落时,由于没有已垮落软岩层作垫层,来压是否会过于强烈。除上述措施外,还有两条应该采用的。第一,在使用摩擦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的回采工作面中,用拉钩式连接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至工作面下端连接起来,由于在走向上支架已由铰接顶梁连成一体,这就在采场中组成了一个稳定的可以阻止六面体下推的“整体支架”。第二,必须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使初撑力不仅能支承住顶板下位软岩层,而且能把软岩层贴紧硬岩层,让其间的摩擦力足够阻止软岩层下滑,从而支架本身也能稳定。,45,二巷道冒顶事故的致因及防治,发生地点巷道顶板死亡事故80以上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叉口。,(一)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第一,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将与岩体失却联系的岩块,如果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与岩体失去联系而冒落;,第二,掘进工作面附近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块,一旦支护失效,就会冒落造成事故。,原因,46,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1)严格控制空顶距。当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支护时应紧靠掘进工作面,并缩小棚距,在工作面附近应采用拉条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中柱;,(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进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3)掘进工作面冒顶区及破碎带必须背严接实,必要时要挂金属网防止漏空。,(4)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及装药量必须与岩石性质、支架与掘进工作面距离相适应,以防止因放炮而崩倒棚子。,(5)采用“前探掩护式支架”,使工人在顶板有防护的条件下出渣,支棚腿,以防止冒顶伤人。,47,(二)巷道交叉处的冒顶事故,原因巷道交叉处冒顶事故往往发生在巷道开岔的时候,因为开岔口需要架设抬棚替换原巷道棚子的棚腿,如果开岔处巷道顶部存在与岩体失却联系的岩块,并且围岩正向巷道挤压,而新支设抬棚的强度不够,或稳定性不够,就可能造成冒顶事故。,预防巷道开岔处冒顶的措施如下。(1)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2)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腿后支护抬棚;(3)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4)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挤压坏时,应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48,(三)支架支护巷道冒顶防治,支架支护巷道的冒顶可分为压垮型、漏垮型和推垮型。压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板或围岩施加给支架的压力过大,损坏了支架,导致巷道顶部已破碎的岩块冒落。漏垮型冒顶是因无支护巷道或支护失效(非压坏)巷道顶部存在游离岩块,这些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冒落。推垮型冒顶是因巷道顶帮破碎岩石,在其运动过程中存在平行巷道轴线的分力,如果这部分巷道支架的稳定性不够,可能被推倒而冒顶。,掘进工作面10m内,断层破碎带附近各10m内,巷道交岔点附近各10m,冒顶处附近各10m内,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巷道支护必须适当加强。,49,8)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架棚之间严格地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架棚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架棚间拉撑件的强度要适当加大。,根据冒顶的原因,提出如下几条预防措施,1)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尽量避免采动的不利影响.,2)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4)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时要严格按工序质量要求进行,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5)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6)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7)锚喷巷道成巷后要定期检查危岩石并及时处理.,50,(四)锚杆支护巷道冒顶防治,1.应用地应力为基础的锚杆支护设计方法,该方法的特点考虑了实际地应力(尤其是水平地应力)和围岩力学性质对锚杆支护设计的影响;其次使用计算机和有限差分软件通过锚杆支护数值模拟分析进行锚杆参数初始设计;然后利用仪器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和锚杆受力状态进行监测;最后根据反馈信息不断修改初始设计,使设计结果更为可靠。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基于上述研究思想提出了适合在我国煤矿推广应用的“地质评估数值模拟初始设计现场监测利用反馈信息修改设计”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并编制了成套的煤巷锚杆支护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51,四、巷道安全检查的重点,巷道掘进过程中,如果控制管理不当,较易出现冒顶片帮等事故。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如下。1.临时支护检查主要包括1是否使用临时支护或金属前探支架,前探距离不超过一栅架距,后部固定在两架棚梁上;2锚喷巷道是否采用吊环前探梁端头临时支架;3临时支架距工作面距离是否不大于2m,锚喷巷道不大于3~4m,软岩层紧随工作面。,52,四、巷道安全检查的重点,2.支护检查包括1掘进与支护单行作业时,前段永久支架尚未完成时是否继续掘进;永久支架前端距离工作面是否不大于40m;2平行作业时,平巷是否由里往外支护;超过10m的倾斜巷道,每段内是否由上往下进行永久支护。,53,四、巷道安全检查的重点,3.架棚永久支护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坑木直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支架是否零件齐全;混凝土支架有无开裂、露筋现象;2平巷支架是否垂直顶底板;斜巷支架是否向上坡倾斜;3横梁是否垂直巷道中心线,使两端保持水平;4棚梁接口是否严密合缝;.5背板、撑木、拉杆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刹紧背牢。,54,四、巷道安全检查的重点,4.砌碹永久支护检查包括1砌块及砂浆强度是否符合要求;2砌体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规定,局部不小于设计30mm,连续长度不超过1m;3壁后是否充实填满。,55,四、巷道安全检查的重点,5、锚喷永久支护检查包括1锚杆规格、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规定;2喷浆强度、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3喷浆前是否清理岩帮、清理浮矸,喷浆后无露筋、干裂现象。,56,四、巷道安全检查的重点,6.支架翻棚作业检查操作程序是1检查顶板压力和棚子质量;2加固邻近支护;3排除顶帮活矸;4翻棚。斜巷中是否采取防止物体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5检查。检查时,主要根据现场观察、抽查,查阅班组质量检查、中间验收质量等级评定记录和材料试验记录等进行。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空顶作业时要立即停止工作。,57,五、案例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己17-23130采面的采矿技术特点根据己17-23130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该采面具有以下采矿技术特点(1)煤层埋藏深,地应力和构造应力大(2)煤层强度低,质软(3)顶底板岩性强度低,表现为软岩特征(4)地质构造复杂,58,案例1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综采工艺改进措施破碎顶板主要指不稳定的顶板,如果管理不当,综采工作面会经常发生架前冒顶事故,严重影响和制约综采高产高效优势的发挥,所以,必须采取某些特殊措施进行解决。(1)及时支护(2)带压擦顶移架,59,案例1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3)挑顺山梁割过煤后,新暴露的顶板在短时间不会冒落,只是在支架卸载前移时才可能冒落,这样就可以采用挑顺山梁的办法,先移顶板较完整处的支架。移架时在前梁上,沿平行工作面方向放置1根-2根3m~4m长的木梁,以便挑住附近不完整的顶板,然后再移附近顶板破碎处的支架,如图1所示,a-先移一架,放两根顺山梁;b-移相邻支架图1挑顺山梁,60,案例1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5)架走向棚当工作面顶板随采随落,冒落的面积又较大时,用挑顺山梁的方法来不及支护,而且顶板条件也不允许把前梁降下来放顺山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相邻支架间超前架设“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走向棚,在走向棚下面再架设1架~2架临时顺山抬棚,如图2所示。顺山棚梁应同时托住三架走向棚梁,这样就可将走向棚及顺山抬棚的支柱撤出,相邻支架在顺山梁和走向梁的保护下前移。,a移架前架走向棚及临时顺山抬棚;b先移一架,前梁挑住顺山棚梁,撤棚腿;c移相邻架图2超前架走向棚,61,案例1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6)架走向梁在煤壁靠顶板处挖梁窝,将走向梁的一端架在煤壁上,另一头架在支架的顶梁上。如果煤壁容易片帮,则煤壁上不适宜或不能挖梁窝,这时可靠近煤壁侧打一临时贴帮柱,如图3所示。,a不片帮处架走向梁;b片帮处架走向梁图3架走向梁,62,案例1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7)铺金属网在支架顶梁上铺金属网,这是管理破碎顶板的有效办法。当煤壁前控顶范围内的顶板破碎时,为保证支架顺利前移,顶网能顺利展开,也可在金属网下架走向梁,由走向梁预先托住顶板,让支架在走向梁及金属网的掩护下前移。,63,案例1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破碎顶板控制技术,(8)局部冒顶的处理在破碎顶板条件下,如果顶板管理不及时,很容易发生局部冒顶。如果冒顶高度和范围较大时,不及时处理就无法继续生产,必须立即处理。如果在支架顶梁上方冒顶,待停止后,在支架前方打探板后再往顶梁上打木垛来处理。打木垛前,先在支架顶梁上打临时支柱支撑顶板图4-a,以保证打木垛人员的安全,清除浮矸、浮煤后就可打木垛,木垛要直贴顶板图4-b,使顶板得到支撑。,,,,a先打临时支柱;b打木垛;图4-4支架上打木垛,64,如果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冒落区矸石沿煤帮继续下流,用探板支护有困难时,则可采用打撞楔的办法处理图5所示。木楔的前端要削尖,长度要一样。打撞楔前,先在冒顶处架设顺山棚子,把木楔放在棚梁上,其尖端指向顶板冒落处的煤帮,末端垫一方木块,用大锤打入冒顶处,用岩石托住,使其不再继续冒落。移液压支架时,使支架前梁托住顺山棚梁,即可撤去棚腿。注意顺山棚梁长度要在3.2m以上,保证有2架~3架支架同时托住,以便移架。,a架顺山棚子打撞楔;b移支架托住顺山梁和撞楔;1撞楔支柱;2撞楔;3木块图5-5撞楔处理冒顶,65,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