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2298-2014 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doc
ICS 91.060.10 Q15 备案号48695-201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业 标 准 JC/T 22982014 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 Expanded perlite insulation board for construction 2014-12-24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JC/T 22982014 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外墙外保温系统和防火隔离带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4862008 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0294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GB/T 10299 绝热材料憎水性试验方法 JG/T 283 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 JGJ 14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 289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膨胀珍珠岩 expanded perlite 以天然酸性玻璃质火山熔岩非金属矿产包括珍珠岩、松脂岩和黑曜岩等,在1000℃1300℃ 高温条件下其体积迅速膨胀4~30倍的颗粒状半成品,统称为膨胀珍珠岩。 3.2 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 expanded perlite insulation board for constructionPTIP 以膨胀珍珠岩为主体材料,与非泡花碱类无机胶凝材料、外加剂等混合后,经压制、养护生产工艺 制成的保温板材。 4 分类、规格和标记 4.1 分类 按干密度分为I 型、Ⅱ型和Ⅲ型。 I 型干密度不大于200kg/m; Ⅱ型干密度不大于230 kg/m; Ⅲ型干密度不大于260kg/m。 1 JC/T 22982014 4.2 规格 推荐规格尺寸见表1。 表1 推荐规格尺寸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指标 长度 500~600 宽度 300~400 厚度 30~120 注实际工程中也可以使用其他规格尺寸的板材。 4.3 标记 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按产品名称、本标准号、类型和尺寸的顺序标记。 示例干密度不大于200kg/m, 长度为500m, 宽度为300m, 厚度为30mm的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其标记为 建筑用膨胀珍珠岩保温板JC/T 22982014 PTIP1型50030030 5 要求 5.1 外观质量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外观质量 项 目 指 标 外观质量 裂纹 不允许 缺棱掉角 1三个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小值不大于15m,最大值不大 于投影方向边长的1/4; 2三个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小值不大于15mm,最大值不大 于投影方向边长1/4,缺棱掉角总数不得超过5个。 注三个方向投影尺寸的最小值不大于4mm的棱损伤不作为缺棱,最小值不大于4mm的角损伤不作为掉角 5.2 尺寸偏差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尺寸偏差 长度 3.0 宽度 3.0 厚度 2.0 弯曲度 ≤4.0 对角线偏差 ≤4.0 2 JC/T 22982014 5.3 性能 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性能要求 序号 试验项目 指标要求 I型 Ⅱ 型 Ⅲ型 1 干密度/kg/m ≤200 ≥201,≤230 ≥231,≤260 2 体积含水率/ ≤12.0 ≤10.0 ≤8.0 3 导热系数/[W/m K] ≤0.055 ≤0.060 ≤0.068 4 抗拉强度/MPa ≥0.10 ≥0.12 ≥0.14 5 抗压强度/MPa ≥0.30 ≥0.40 ≥0.50 6 燃烧性能 A级 7 抗冻性“ 质量损失率/ ≤5.0 抗压强度损失率/ ≤25.0 8 憎水率/ ≥98.0 9 软化系数/ ≥0.8 10 线性收缩率/ ≤0.30 11 湿热强度损失率[702℃,2h]/ ≤50.0 12 匀温灼烧性750℃,0.5 h 线性收缩率/ ≤8 质量损失率/ ≤25 对不同气候区规定不同次的冻融循环严寒地区50次、寒冷地区35次、夏热冬冷地区25次。 膨胀珍珠岩保温板用于防火隔离带时,必须进行规定的匀温灼烧性检验。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质量、厚度与尺寸 按 GB/T 54862008的规定。 6.2 密度、体积含水率 按GB/T 54862008的规定。 6.3 导热系数 按GB/T 10294的规定。 6.4 抗压强度 按GB/T 54862008的规定。 3 JC/T 22982014 6.5 抗拉强度 按JGJ 144的规定。 6.6 燃烧性能 按GB 8624的规定。 6.7 抗冻性 按 JG/T 283的规定。 6.8 憎水性 按 GB/T 10299的规定。 6.9 软化系数 按 JG/T 283的规定。 6.10 线性收缩率 按 GB/T 54862008的规定。 6.11 湿热强度损失率 按附录A进行。 6.12 匀温灼烧性 按JGJ 289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1.1 检验类型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干密度、体积含水率、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 7.1.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5章的全部项目。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b 生产工艺发生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指标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有合同要求时。 7.2 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法 4 JC/T 22982014 7.2.1 组批规则 同类别、同规格的产品每5000m为一批,不足5000m仍以一批计。 7.2.2 抽样方法 从每检验批的产品中,随机抽取8块制品作为检验样本,进行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检验。尺寸偏差 与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样品,先将四边各截取20mm, 然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 一份用于制样,另一份 备用。 7.3 判定规则 7.3.1 出厂检验 当所检样品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不合格数不超过两块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 为不合格。 7.3.2 型式检验 当所有试验结果均符合本标准第5章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当有两项以上含两项不符合 标准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当仅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可用备用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 验。若复验结果仍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出厂产品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包装或标签上应标明材料名称、标准编号、商标、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产品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日期、质量检验签章;包装或标签上可标明“易碎物品”和“堆垛层 数”的字样或图标。 8.2 包装 产品应采用能满足搬运和防水要求的热缩塑料膜或厚质纸箱打包包装,包装应紧密,防止松动、 破损。 8.3 运输 运输中应有防震、防潮措施,装卸时应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8.4 贮存 产品应按不同种类、规格在室内分别堆放,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干燥。 5 JC/T 2298201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湿热强度损失率试验方法 A.1 适用范围 本附录适用于采用胶黏剂和压制工艺生产的无机轻集料防火保温板,不适用于发泡水泥、发泡陶瓷 和发泡玻璃等浇筑工艺生产的保温板。 A.2 方法原理 无机轻骨料防火保温板常用的胶凝材料大多为水硬性和气硬性两种胶凝材料。当过量使用气硬性胶凝 材料如水玻璃时,由于水玻璃中的硅酸钠成分化学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其反应率一般仅达80左右,因此, 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板材抗压强度会急剧下降,在夏季湿热循环的状况下,板材的强度下降,可能 造成使用安全隐患。本标准采用70℃热水浸泡试样,2h 后测定湿热强度损失率进行湿热安全性评定。 A.3 仪器设备 A.3.1 压力试验机最大压力示值20kN,相对示值误差小于1,试验机应具有显示受压变形的装置。 A.3.2 恒温热水箱有效容积410mm240mm310mm, 栅板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栅板与加热器距 离大于50mm。箱内层由不易锈蚀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5min内加热至设定温度,且保持2h以上。 A.3.3 电热鼓风干燥箱。 A.3.4 干燥器。 A.3.5 天 平称量2kg, 分度值0 . 1g。 A.3.6 钢直尺分度值为1mm。 A.4 样品制备 随机抽取2块样板,在每块任一对角边缘5mm处及中心位切取3块100mm100mm厚度的试件见 图A.1, 试件最小厚度不小于25mm, 数量6个试件。 单位为毫米 图A.1 无机保温板切割方法 6 JC/T 22982014 将试件按间隔10mm 摆放在电热鼓风干燥箱内,用1055℃恒温缓慢加热至恒重,恒重判断依据 为恒温3h 两次称重试件质量变化率小于0.2。 烘干后的试件表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和掉角等缺陷,然后将试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5 试验方法 按GB/T 54862008规定的方法测量每个试件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求出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平均值, 再算出每个试件的面积值S。 取3块试件,按GB/T 54862008 第6章的规定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10mm/min的速度加荷,直 至试件破坏,同时记录试件压缩变形值。当压缩变形5时试件没有破坏,则试件压缩变形5时的荷 载为破坏荷载。记录破坏荷载P, 计算原始抗压强度σ。 另取3块试件,将其浸入到702℃的恒温水中,水面应高出试件20mm 以上,2h后从水中取出试 件并擦干,按同样方法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3块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浸水后的抗压强度值q。 A.6 结果计算 试件的抗压强度按公式A.1 计算,精确至0.01 MPa .........................A.1 式中 可o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P试件破坏荷载,单位为牛顿N; S试件的受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70℃浸水湿热强度损失率按公式A.2计算,精确至0.01 7 ...... .. .. .... A.2 式中 φ70℃浸水湿热强度损失率; 0o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0₁70℃浸水后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