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056-1993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docx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GB 50056 93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electrical equiment of electroheat installations 建标 1993- 07- 05 发布 1994- 02- 01 实施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联合发布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 2 0. 9 条 电热装置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采用电力电容器 时, 其性能的选择和接线方式应计入无功负荷的变化和高次谐波 的影响。 第 2. 0. 1o 条 电热装置宜采用闭路冷却, 在闭路系统中不得 产生气泡。 第 2 o ll 条 电热装置冷却水系统的设置 应便于监视其工 作状况; 并应根据需要装设水温、水压、流量等信号和保护装置 必要时应采取分断电热装置的电源等安全措施。 第 2. 0. 12 条 连接水冷工频导体与金属给排水管间的绝缘 水管, 其内径和长度的选择, 应使每根绝缘水管内水的泄漏电流 不超过 20mA 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第 2 o l3 条 多台单相电热装置应均匀地接在三相电路上 第 2 0. l4 条 单相电热装置的容量较大时, 应验算电热装置 引起的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对电网的影响; 当超过现行国家标准 的允许值时, 应将单相负荷连接到更大短路容量的电网点或设置 相平衡装置。当在运行过程中不经常产生不平衡时, 应装设三相 电网间可切换单相负荷的切换电器。 当工艺过程允许采用直流加 热时, 可将单相负荷由三相交流整流后以直流供电。 第 2. 0. 15 条 不平衡电流较大的电热装置或单相电热负荷 较多的变 配 电所应设监视负序电流的仪表。 第 2. 0. 1 条 电热装置的电力负荷引起公用电网电压波形 的非正弦畸变不应超过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采取装设谐波过滤装置等措施。 第 2. 0. 17 条 在变压器室地面上 1 . 9m 以下的电炉变压器 的四周突出部分与变压器室内墙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 2. 0 . 17 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电炉变压器与室内墙之间的最小距离 m 表2. 0 . 17 电炉变压器容量 MVA 0. 4 0. 4 12 . 5 12. 4 前面墙 靠电炉 0 . 8 侧墙和后墙 0 . 8 1 . 2 第 2 o l8 条 电热装置中母线或母线组的绝缘支持物和母 线间的衬垫, 在小于 lkv 的直流或交流工频、低频和中频的电路 中, 可采用绝缘浸渍处理的石棉水泥板 块 ; 当电压小于 500V 时, 亦可采用浸渍处理 在干燥油中浸渍 的木材; 当电压大于 lkv 小于 1 . 6kv 时, 应采用电胶木、玻璃纤维板或耐热塑胶。具 有迅速变化冲击负荷电炉的绝缘支持物 夹紧块衬垫 , 应采用耐 震材料。 电压大于和等于 1 . 6kv 应采用瓷或玻璃制成的支柱绝缘子, 当工频电流大于和等于 1 . 5KA 和中频 高频任何电流值时, 绝缘 子的附件应采用铝材, 当用铝屏蔽保护或由少磁性生铁制造时, 绝 缘子的附件可采用铸铁。 母线组夹紧的金属部件当工频电流大于和等于 1 . 5KA 和中 频、高频任何电流值时 宜采用由非磁性钢板制成弯形侧面的 型截面或焊接侧面和硅铝合金部件, 但重型多片母线组除外。 大电流母线的紧固件宜采用非磁性的铬镍、 铜锌或其他合金 制成的螺栓和双头螺栓。 第 2. 0. 1g 条 电热装置变压器二次侧导体母线组不同极不 同相 母线间的绝缘电阻应满足产品要求, 当产品要求未规定绝 缘电阻值时, 母线组不同极 不同相 母线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表 2 . 0 . 19 的规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母线组不同极 不同相 母线间的绝缘电阻 ks2 表2. 0. 19 功率 MVA 电压 KV 11 . 6 1 . 6 25 2 . 5 5 25 注 绝缘电阻采用电压为 2. 5kv 的兆欧表, 并断开导电体与变压器、变频机、开关设备、电 阻炉加热元件等的出线端, 提起电炉电极以及拆开水冷系统软管后测量。 第 2. 0. 20 条 交流或直流二次硬导体的不同极 不同相 母 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 2 . 0 . 20 的规定 第 2. 0. 21 条 电热装置需要在距安装地面 2m 及以上高度 进行维护的部分, 应设置有保护栏和固定梯的平台, 不得采用活 动式梯, 在维护人员可能触及装置带电部分的区域内, 平台、护 栏和梯应采用难燃烧材料, 工作平台的走道板应有阻燃的绝缘材 料的覆盖物。 第 2. 0. 22 条 电热设备液压系统的蓄势泵和充油装置, 当其 油量 60kg 及以上时, 应设置事故排油设施。 第 2. 0. 23 条 对危及工作人员安全或电热装置正常运行的 静电荷, 应采取接地、屏蔽或提供足够距离等抑制措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二次硬导体母线间最小净距 mm 导体装设 场 所 直 流 交 1KV 13 KV 50Hz 0 . 2kv 0 . 2 1 kv 13 kv 干燥、 无尘 12 2030 15 20 3C 干燥、 无尘 30150 12 20 25 35 注 ①上表系指母线高为 250mm 以下 当高于此值时最小净距应增加 51 ②多尘系指非导电尘。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三章 电弧炉和矿热炉装置 第一节 电炉装置的主电路系统 第 3 l l 条 电炉应设置与供电系统连接的专用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应符合工艺规定的用电制度和变压 器允许的过负荷能力, 其二次电压和调压方式, 应符合工艺过程 的要求, 其一次电压的选择, 应根据供电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 3. 1 . 2 条 电炉的供电系统应简单, 并应操作方便。单台 电炉装置宜由一回路供电。 电炉变电所不宜引接向外部供电的高 压线路。 第 3. 1 . 3 条 三相电弧炉工作短路引起供电母线的电压波动 值不应超过 2 . 5 , 但专供电弧炉用的变电所二次母线的电压波 动不应受此限制。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 应采取将电弧炉接到 短路容量更大的电网点上等降低电压波动的措施。 第 3. 1 . 4 条 有工作短路的电炉装置, 应采取限制工作短路 电流在电气设备允许范围内的措施。 三相电弧炉装置的工作短路 电流, 不应大于电炉变压器额定电流的 3. 5 倍。当采用电抗器限 制短路电流时, 电抗器应设旁路开关。 第 3. 1 . 5 条 三相电弧炉装置主电路系统的导体载流量应按 变压器额定容量的 120计算; 开关设备和互感器的额定电流可 按大于 120选择 第 3 1 . 6 条 三相电弧炉装置应采用具有频繁操作性能的操 作断路器。 第 3 l 7 条 电弧炉和矿热炉变压器应采取下列限制操作过 电压的措施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一、 在电炉变压器与操作断路器间装设氧化锌避雷器或压敏 电阻; 二、 在三绕组电炉变压器的三次侧装设氧化锌避雷器或压敏 电阻和阻容吸收装置; 三、 在电炉变压器的二次侧装设阻容吸收装置。 第 3 l 8 条 有二台及以上三相电弧炉的工厂宜装设最大电 力需量的电子计算机控制装置。 第 3 l 9 条 三相电弧炉高压电源电缆的截面选择应计入高 次谐波电流的影响。 第二节 保护、控制、信号和测量 第 3. 2 l 条 电炉变压器应装设故障短路的电流速断保护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和变压器及其有载分接开关的瓦斯保护, 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 一、故障短路的电流速断保护, 其整定值应躲开电炉的最大 工作短路电流。 二 变压器过负荷保护, 应采用反时限特性的过电流继电器, 保护的整定值应考虑电极的提升速度, 宜在 3 倍额定电流时 6S 左 右动作; 对矿热炉的整定值应防止长时间不大的过负荷。 矿热炉亦可采用带长延时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三相电炉变压器过负荷保护应为三继电器式。 三、变压器及其有载分接开关的瓦斯保护, 重瓦斯动作于电 炉变压器一次侧断路器跳闸, 轻瓦斯动作于信号。 第 3. 2. 2 条 当采用三绕组的电炉变压器 带串联调压绕 组 时, 可在第三绕组装设电流互感器代替二次侧大电流互感器 但应换算变流比, 其相位应一致。 第 3. 2. 3 条 电炉装置应接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S; 在高 土壤电阻率地区不宜大于 10se。 第 3. 2. 4 条 三相电弧炉应设电极自动调节器 矿热炉宜设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电极自动调节器, 但小型矿热炉可采用手动操作。 电极自动调节器应具有由自动操作转为手动操作的功能。 第 3. 2. 5 条 在电弧炉炉底与电压信号变压器间应装设防止 电弧炉电极自动调节器的电压信号变压器烧损的隔直电容器。 第 3. 2. 6 条 三相电弧炉的电极自动调节器宜采取防止当电 极触及不导电炉料时折断电极的措施。 第 3. 2. 7 条 在大型矿热炉的操作平台处宜装设事故断电开 关。 第 3. 2. 8 条 采用钥匙控制电炉的通电时, 钥匙应仅在分断 位置时才可能取下。 第 3. 2. 9 条 应在电炉操作区域内操作人员能看清的地方装 设通电及断电的指示灯。 第 3. 2. 10 条 当电炉向浇注场地倾动时, 应设使在浇注场地 的人员能听到见到的声、 光信号。 第 3. 2. 11 条 电炉装置应装设下列信号 一、 电炉高压通电及断电的信号; 二 调压装置在四级及以上时, 指示电压等级的信号; 三、 反映三相电弧炉每相电弧电压的信号; 四、 油循环系统故障的信号; 五、 水或风冷却系统故障的信号; 六、 操作电源失压的信号; 七、 根据工艺要求的其他信号。 第 3. 2 l2 条 电炉装置应装设有功电度表、无功电度表、电 流表和电压表. 10t 及以上的电弧炉宜装设三相有功功率表。上述 仪表应装设在电炉变压器高压侧; 5t 及以下电弧炉的仪表可装设 在配电所。 电炉装置应装设显示电极电流、电压值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当 采用电极自动调节器时, 应装设监视调节器工作的仪表。 电弧炉的电流表, 应有过负荷量程。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电弧炉应装设带有最大电力需量的有功电度表。 第三节 电力设备的布置 第 3. 3 l 条 一台电炉装置的变压器、电抗器、操作断路器 隔离开关、切换开关和互感器等电力设备, 可装设在同一房间内 需经常操作的断路器和开关, 宜采用电动操作或远方机械传动。 电炉变压器应靠近电炉以缩短短网长度; 必要时可抬高变压 器的安装高度。 第 3. 3. 2 条 门向车间内开的电炉变压器室, 应设置容量为 100变压器油量的贮油池, 或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 第 3. 3. 3 条 电炉变压器室宜预留装设有载分接开关换油或 过滤油的地方。 第 3. 3. 4 条 电炉变压器室可设开向控制室的防火门 第 3. 3. 5 条 电炉装置宜设控制室, 并宜采用控制台。控制室 地面的标高以及观察窗和控制台的位置, 应能使操作人员观察到 所操作机械设备的动作和炉前情况。 电炉通电应在主控制台控制。 控制室应采取防烟尘侵入的措施。 1000V 以下的电力设备, 可装设在控制室内。 第 3 . 3 . 6 条 需在炉旁操作电炉装置的机械, 应在炉旁设置 控制设备。 第 3 . 3 . 7 条 电炉平台下和软电缆下应设置防止人员进入的 警告牌或栅栏。 第四节 短 网 第 3 . 4 . 1 条 经常有工作短路的电炉装置, 应采用铜母线。负 荷平稳的电炉装置可采用铝母线, 但应设置可靠的铜铝过渡接头。 第 3. 4. 2 条 从硬母线引至电炉可动接线板的软电缆, 应防 止磨损和短路; 5t 及以上的三相电弧炉, 宜采用水冷软电缆 第 3. 4. 3 条 矿热炉的母线应设置防止炉料喷溅或热辐射的 防护设施。 第 3. 4. 4 条 对短网母线紧固, 其垫块应采用绝缘浸渍处理 的石棉水泥板或纤维压板; 当电压在 500V 以下时, 可采用绝缘浸 渍处理的木材。 第 3. 4. 5 条 10000A 及以上电炉短网的动稳定计算, 应计入 母线交叉及转弯处可能增加的电磁力。 导体支架间的距离, 应进行谐振校验。 第 3. 4. 6 条 5000A 及以上的电炉短网与变压器之间, 应采 用可挠性连接。 第 3. 4. 7 条 三相电弧炉中心线与电炉变压器室外墙间的距 离和墙上短网出线口位置的确定, 应在炉体倾动和炉盖旋转时使 其软电缆尽量短。 第 3. 4. 8 条 在电炉变压器的短网进行电焊时, 应采取防止 由于电炉变压器二次侧带电使一次侧产生高电压造成危险的措 施。 第 3. 4. 9 条 在测量电弧炉短网阻抗值和其不平衡率进行运 行短路试验时, 应计入电炉变压器绕组结线方式对测量值的影响。 第五节 电磁搅拌装置 第 3. 5 l 条 30t 及以上的三相电弧炉, 当冶炼工艺需要时, 可装设电磁搅拌装置。 第 3. 5. 2 条 电磁搅拌装置应能按工艺要求改变运行方式。 第 3. 5. 3 条 电磁搅拌装置的低频电源, 应能调整低频频率 及功率。 第 3. 5. 4 条 电磁搅拌装置采用晶闸管变频电源时, 在其工 频电源侧应装设提高功率因数用的电容器, 并宜在电容器前串联 限制晶闸管变频所产生的高次谐波影响的电抗器。 第 3. 5. 5 条 电磁搅拌装置应装设下列测量仪表 一 交流电源侧 电流表、电压表、有功功率表和有功电度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表。 二 低频输出侧 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表和有功功率表 第 3. 5. 6 条 装有电磁搅拌装置的电炉, 应装设漏炉保护装 置和炉壳测温元件。 第六节 炉外精炼装置 第 3. 6. 1 条 炉外精炼装置的加热工位的主电路系统, 保护 控制、信号和测量, 布置和短网应遵守本章第一节至第四节的有关 规定。 第 3. 6. 2 条 炉外精炼装置的加热工位的中心线宜与电炉变 压器低压端子中心线一致。 第 3. 6. 3 条 炉外精炼装置变压器室低压母线出线孔的标高 宜位于电极横臂水冷导电铜管最高位置标高与最低位置标高的中 点。 第 3 . 6 . 4 条 炉外精炼装置控制室中应预留设置真空测量控 制柜的位置。 第 3 . 6 . 5 条 炉外精炼装置应设置钢包车行走与有关工位间 的联锁装置。 第 3 6 . 6 条 炉外精炼装置变压器额定容量应按需精炼钢水 重量、 升温速度确定。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四章 工频感应电热装置 第 4 o l 条 工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变压器一次侧电压的选 择, 应根据供电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变压器的容量、二次侧电压 和调压方式等, 应符合工艺的要求。 第 4. 0. 2 条 工频感应电热装置的硬母线, 可采用铝导体 第 4. 0. 3 条 在工频感应电热装置的感应电路中, 应装设电 容器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电容器组的容量, 满足工频感应电热装置在无功功率最大 时的补偿要求; 二、电容器组的容量能调节; 三、 电容器组与感应线圈间的导体长度短。 第 4. 0. 4 条 工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合闸冲击电流 应小于电 力网允许值, 并不宜大于额定电流的 35 倍。 第 4. 0. 5 条 工频感应电热装置应按下列要求装设保护 一 装设短路保护, 动作于分断主电源; 二 装设冷却水停止 水压不足或水温过高的保护, 动作于信 号及分断主电源; 三、1 . 5t 及以上感应熔炼装置, 装设漏炉保护或监察措施, 动 作于信号及分断主电源; 四、400KVA 及以上的变压器, 装设过负荷保护, 动作于信号 第 4. 0. 6 条 工频感应加热装置应装设电流表、电压表、功率 因数表、有功功率表和有功电度表。无专用变压器的工频感应电热 装置的测量仪表可适当减少。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五章 中频感应电热装置 第 5 o l 条 本章适用于频率大于工频, 并小于或等于 10KHz 的熔炼 淬火、透热等感应电热装置。 第 5. 0. 2 条 中频电源可采用晶闸管变频器或变频机组。 多台交叉作业的电热装置宜由共用的中频电源供电。 第 5. 0. 3 条 中频电源装置并联运行, 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的要求。 第 5. 0. 4 条 在中频感应电热装置的感应回路中, 应装设 电容器组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电容器组的容量满足负载功率因数在最低值时的补偿要 求; 二 当采用变频机组时, 电容器组的容量能调节; 三、 电容器组与感应加热器或淬火变压器间的导体长度短。 第 5. 0. 5 条 在频率为 8KHz 及以上的电动发电机组应装设 空载限制器。 当工作循环中间歇时间长且电动发电机停车不合理 时, 可采取切除发电机励磁的措施。 第 5 0. 6 条 变频装置的电动发电机组产生的噪声大于 80dBA 时, 电动发电机组应装设在电机室内。 第 5. 0. 7 条 固定敷设的中频线路宜采用铝导体。 第 5. 0. 8 条 中频导体宜采用中频同轴电缆、同轴布置的管 形母线或平行布置的矩形母线。 第 5. 0. 9 条 中频 10KHz 以下的电路中当采用钢铠装电缆 或套钢管导线敷设时, 必须利用电缆的一个芯线或同一钢管中的 导线作为往返电流回路。 第 5. 0. 1o 条 在中频回路中采用矩形母线时, 应符合下列要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求 一 平行布置的多片母线, 应宽面相对, 相邻的母线应为不同 的极性; 二 不同相不同极矩形母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本规范表 2. 0 . 20 的规定; 三 母线的夹板 隔板宜采用绝缘浸渍处理的硬木 塑料或层 压绝缘板等材料制作。 第 5 o ll 条 中频感应电热装置, 应装设下列保护动作于信 号及分断主电源 一、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 二 冷却水停止、水压不足和水温过高的保护; 三、 容量较大的熔炼炉装设漏炉保护。 第 5. 0. 12 条 中频电源装置的中频回路应装设电流表、电压 表和有功功率表。 晶闸管变频器直流回路应装设电流表和电压表。 变频机组尚应装设功率因数表, 并应在励磁回路中装设电流表。 第 5. 0. 13 条 中频电源装置宜装设在单独房间内; 当工作环 境条件许可时, 晶闸管变频器可不装设在单独房间内。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六章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 第 6. 0. l 条 本章适用于频率大于 10KHz , 并小于或等于 300MHz 的熔炼 淬火等感应电热装置。 第 6. 0. 2 条 高频电源装置可采用电子管振荡器 第 6. 0. 3 条 高频电源装置应有金属屏蔽外壳。高频回路中 外露的导体和电气设备应采取操作人员免受高频电场伤害的局部 屏蔽措施。 第 6. 0. 4 条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电源线路, 应装设滤波器 第 6. 0. 5 条 容量较大的高频感应电热装置, 宜装设在单独 房间内或工作隔间内。 第 6. 0. 6 条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产生的无线电干扰超过现行 国家标准辐射允许值时, 应设置屏蔽室。 第 6. 0. 7 条 高频感应电热装置的屏蔽室 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 屏蔽室的结构型式及材料, 应根据屏蔽要求确定; 二、屏蔽室的通风口应屏蔽; 三、滤波器应设置在电力线路进入屏蔽室的入口处; 四 屏蔽网 滤波器和其他金属管道均应接地 第 6. 0. 8 条 高频电源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就近接地, 其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 4SB,并宜与车间接地干线连接 第 6. 0. 9 条 电子管振荡器的振荡回路和高压整流部分, 应装设联锁装置; 当柜门开启时, 应能自动分断电源 第 6. 0. 10 条 电子管振荡器当冷却水流量、水压不正常或水 温过高时, 应设发出信号或分断电源的装置。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七章 电 阻 炉 第 7 o l 条 本章适用于一般间接加热的成套工业电阻炉。 第 7. 0. 2 条 电阻炉配电线路的导线载流量、开关设备和熔 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 宜按下列条件计算 一、无电炉变压器的金属发热元件电阻炉, 按电阻炉额定功率 的 1 . 1 倍; 二、有电炉变压器的电阻炉, 按变压器最高档电压的容量或按 电阻炉额定功率的 1 . 2 1 . 3 倍。 第 7. 0. 3 条 对硅碳棒等电阻系数变动较大的发热元件的电 阻炉, 宜装设电流表, 并应配备调压变压器。 第 7. 0. 4 条 电阻炉应装设短路保护 当有几个加热区时, 每 个加热区宜分别装设短路保护。 有水冷却的电炉, 应装设水压不足或水温过高的保护, 动作于 信号或分断电源。 第 7. 0. 5 条 电阻炉应装设下列联锁装置 一 人工装料的电阻炉, 如操作人员有可能触及危险电压, 装 设加料口开启时分断电源的联锁; 二、有通风装置的电阻炉, 当通风机断电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时, 装设分断电源的联锁; 三、 根据生产要求对传动部分和其他附属装置装设必要的联 锁。 第 7. 0. 6 条 接触器、空气开关不宜与测温仪表装在同一构 架上。 第 7. 0. 7 条 电力线路不应与测温导线敷设在同一管中或共 用一根电缆。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第 7. 0. 8 条 晶闸管调压器或调功器三相供电的电阻炉不宜 采用有中性线的星形接法, 可采用星形或三角形接法。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一 名 词 解 释 名 词 解 释 附表1 . 1 本规范用名词 解 释 短网 电热装置的低压大电流导体, 例如三 相电弧炉短网包括硬铜母线, 软电缆、电 极横臂上铜管和石墨电极 三相电弧炉供电母线 的电压波动值 供电给三相电弧炉和一般用电负荷的 公用母线在三相电弧炉变压器空载时同三 相电弧炉三相工作短路, 该母线的电压 差与额定电压的百分比值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录二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 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 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必须“ ; 反面词采用uc 严禁“ 。 2 . 表示严格, 在正常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应“ ; 反面词采用uc 不应”或uc 不得“。 3. 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 首先应这样作的用 词 正面词采用 宜或“ 可“ ; 反面词采用uc 不宜“ 。 二、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 合 要求或规定或 应按 执行“。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 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 编 单 位 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 参 加 单 位 机械工业部无锡电炉研究所 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 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 陈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