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19-2010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doc
UDC P JGJ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9-2010 备案号J992-2010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old-drawn low-carbon wires 2010-03-15 发布 2010-10-01 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2 3 基本规定 3 3.1 一般规定 3 3.2 钢丝性能 4 3.3 钢丝加工及验收 4 4 钢丝焊接网 8 4.1 构造规定 8 4.2 加工及验收 8 5 钢筋骨架 11 5.1 预应力混凝土桩 11 5.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11 5.3 环形混凝土电杆 12 5.4 加工及验收 12 附录A 冷拔低碳钢丝及钢丝焊接网的公称截面面积、 理论重量 14 附录B 受力钢丝焊接网的构造基本规定 15 附录C 推荐采用的抗剪试验专用夹具示意图 17 本规程用词说明19 引用标准名录 20 附 条文说明21 6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Symbols 2 2.1 Terms 2 2.2 Symbols 2 3 Basic Requirement 3 3.1 General Requirement 3 3.2 Properties of Wire 4 3.3 Manufacture and Acceptance of Wire 4 4 Welded Wire Fabric 8 4.1 Requirement for Detailing Requirements 8 4.2 Manufacture and Acceptance 8 5 Wire Cage 11 5.1 Prestressed Concrete Pile 11 5.2 Reinforced Concrete Sewer Pipe 11 5.3 Circular Concrete Pole 12 5.4 Manufacture and Acceptance 12 Appendix A Nominal Sectional Area and Theoretical Weight of Cold-Drawn Low-Carbon Wire and Welded Wire Fabric 14 Appendix B Fundamental Stipulations for Detailing Requirements of Stressed Welded Wire Fabric 15 Appendix C Recommendatory Schematic Diagrams of Special Fixture of Shear Test 17 7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 19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0 Adit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1 8 1 总 则 1.0.1 为了在冷拔低碳钢丝的应用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 政策,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定本 规 程 。 1.0.2 本规程适用于冷拔低碳钢丝的加工、验收及其在建筑工 程、混凝土制品中的应用。 1.0.3 冷拔低碳钢丝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制品中的应用除应符 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冷拔低碳钢丝 cold-drawn low-carbon wire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热轧光圆钢筋经一次或多次冷拔制成的 光圆钢丝。 2.1.2 钢丝焊接网 welded wire fabric 具有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向和横向冷拔低碳钢丝以一定间距 相互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制成的网片。 2.1.3 焊接骨架 welded wire cage 螺旋筋或环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用滚焊机并采用电阻点焊制成 的空间骨架。 2.1.4 面缩率 reduction ratio of area 冷拔低碳钢丝拉拔后的面积缩减量与原始面积的比率。 2.2 符 号 2.2.1 材料性能 A钢丝伸长率; A, 受拉钢丝面积; fstk冷拔低碳钢丝的强度标准值; fy冷拔低碳钢丝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2.2 几何参数 d 钢丝直径; la受拉钢丝焊接网的锚固长度。 2 3 基 本 规 定 3.1 一 般 规 定 3.1.1 冷拔低碳钢丝宜作为构造钢筋使用,作为结构构件中纵 向受力钢筋使用时应采用钢丝焊接网。冷拔低碳钢丝不得作预应 力钢筋使用。 3.1.2 作为箍筋使用时,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不宜小于5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构造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 规 定 。 3.1.3 采用冷拔低碳钢丝的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 低于C20 。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环形混凝土电 杆中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尚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混凝土强度和 弹性模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取值。 3.1.4 混凝土构件中冷拔低碳钢丝构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指钢丝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混凝 土制品内外表面的冷拔低碳钢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 规 定 1 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管桩、方桩的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不应小于25mm。外径或边长为300mm 时,混凝土保护层厚 度要求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20mm。 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管壁为40mm 100mm 时不应小于15mm, 管壁大于100mm 时不应小于20mm; 管壁小于40mm 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可适当降低,但不 应小于10mm。 3 环形混凝土电杆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4 除以上规定之外的其他混凝土制品,可根据其使用功能 3 参考本条内容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1.5 作为砌体结构中夹心墙叶墙间的拉结钢筋或拉结网片使 用时,冷拔低碳钢丝应进行防腐处理,其直径、间距的要求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的有关规定。 3.2 钢 丝 性 能 3.2.1 冷拔低碳钢丝的强度标准值 fsk 应由未经机械调直的冷 拔低碳钢丝抗拉强度表示。强度标准值fstk 应为550N/mm, 并 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钢丝焊接网和焊接骨架中冷拔低 碳钢丝抗拉强度设计值fy 应按表3.2.1的规定采用。 表3.2.1 钢丝焊接网和焊接骨架中冷拔低碳钢丝的 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 牌 号 符 号 fy CDW550 φ 320 3.2.2 CDW550 级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可为3 mm 、4mm、 5mm 、6mm 、7mm 和 8mm 。直径小于5mm 的钢丝焊接网不应 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受力钢筋使用;除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环形 混凝土电杆外,不应使用直径3mm 的冷拔低碳钢丝;除太直径 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外,不宜使用直径8mm 的冷拔低碳钢丝。冷 拔低碳钢丝及钢丝焊接网的公称截面面积、理论重量应按本规程 附录A 采用。 3.2.3 CDW550级冷拔低碳钢丝的弹性模量应取2.010⁵N/mm。 3.3 钢丝加工及验收 3.3.1 冷拔低碳钢丝的母材可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热轧光 圆钢筋。 3.3.2 冷拔低碳钢丝母材进厂及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 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现行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 或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1的 4 规定抽取试样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 定。母材进厂及进场后应按生产单位分牌号、规格堆放和使用。 当有关标准对检验批量及抗拉强度未作规定时,进厂及进场验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验批重量不应大于60t; 2 抗拉强度不应小于370N/mm。 3.3.3 母材的外观质量不应影响拔丝加工。当母材的焊接性能 不良或发生脆断时,应按相关标准进行专项检验。 3.3.4 冷拔低碳钢丝的母材牌号及直径可按表3.3.4的规定确 定。冷拔加工时,每次拉拔的面缩率不宜大于25。 表3.3.4 母材的牌号与直径 冷拔低碳钢丝直径mm 母材牌号 母材直径mm 3 Q195、Q215 6.5、6 4 Q195、Q215 6.5、6 5 Q215、Q235、HPB235 6.5、8 6 Q215、Q235、HPB235 8 7 Q215、Q235、HPB235 10 8 Q235、HPB235 10 3.3.5 母材冷拔前应经过除锈。拔丝过程中不得进行退火。母 材如需对焊时,应采用同一生产单位、同一牌号的母材。 3.3.6 冷拔低碳钢丝验收应按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原材料、同 一直径,且不应超过30t 为1个检验批进行抽样检验,并检查母 材进厂或进场检验报告。每个检验批的检验项目为表面质量、直 径偏差、拉伸试验包含量测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反复弯曲 试验 。 3.3.7 每个检验批冷拔低碳钢丝的表面质量应全数目测检查。 钢丝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及影响力学性能的锈蚀、机械损伤。 对表面质量不合格的冷拔低碳钢丝,经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方可用 于工程 。 5 3.3.8 每个检验批应抽取不少于5盘的进行直径偏差检验,每 盘钢丝抽取1点量测钢丝直径,该点钢丝实测直径取两个垂直方 向的平均值。冷拔低碳钢丝的直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8的规 定。有不合格的检验批应逐盘检验,合格盘可用于工程。量测钢 丝直径的仪器精度不应低于0.01mm, 直径平均值计算应修约 至0.01mm。 表3.3.8 冷拔低碳钢丝直径允许偏差 mm 冷拔低碳钢丝直径 直径允许偏差 冷拔低碳钢丝直径 直径允许偏差 3 士0.06 6 士0.12 4 0.08 7 0.15 5 士0.10 8 0.15 3.3.9 每个检验批的冷拔低碳钢丝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应 符合下列规定 1 每批应抽取不少于3盘的冷拔低碳钢丝进行拉伸试验和反 复弯曲试验。每盘钢丝中任一端截去500mm 以后再取2个试样 1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1个试样进行反复弯曲试验。冷拔低碳钢 丝拉伸试验、反复弯曲试验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3.3.9的规定。 表3.3.9 冷拔低碳钢丝拉伸试验、反复弯曲试验的性能要求 冷拔低碳钢丝 直径mm 抗拉强度Rm 不小于N/mm 伸长率A 不小于 180反复弯曲 次数不小于 弯曲半径 mm 3 550 2.0 4 7.5 4 2.5 10 5 3.0 15 6 15 7 20 8 20 注1 抗拉强度试样应取未经机械调直的冷拔低碳钢丝; 2 冷拔低碳钢丝伸长率测量标距对直径3mm~6mm 的钢丝为100mm, 对 直 径 7mm 、8mm 的钢丝为150mm。 6 2 检验批的所有试样都合格时,判定该检验批检验合格。 当检验项目有1个试验项目不合格时,应在未抽取过试样的钢丝 盘中另取原抽样数量的双倍进行该项目复检,如复检试样全部合 格,判定该检验项目复检合格。对于检验或复检不合格的检验批 应逐盘检验,合格盘可用于工程。 3 冷拔低碳钢丝的拉伸试验、反复弯曲试验应按现行国 家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金属材 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的有关规定执行。计 算抗拉强度时取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如拉伸试样在夹头内或距 钳口2倍直径以内断裂,则判定试验无效,应重新取样。测量伸 长率标距的仪器精度不应低于0.1mm, 测得的伸长率应修约 到0 . 5。 7 4 钢丝焊接网 4.1 构 造 规 定 4.1.1 钢丝焊接网在混凝土结构中作为构造钢筋使用时,其钢 丝直径不应小于4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构造钢丝焊接网 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00mm; 搭接长度不应少于1个网格,且 不应小于200mm。 4.1.2 钢丝焊接网在混凝土结构中作为防裂钢筋使用时,钢丝 间距不宜大于150mm, 并应按受力钢丝焊接网的要求与周边钢 筋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4.1.3 钢丝焊接网可作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墙体交接处 或芯柱与墙体连接处的拉结钢筋网片使用,其构造应符合下列 规 定 1 网片纵筋直径不应小于4mm, 横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2 网片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 3 网片与网片之间沿墙高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 4.1.4 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中的构造钢丝焊接网应与其他受 力钢筋、构件可靠连接。 4.1.5 钢丝焊接网作为受力钢筋使用时,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B 的构造基本规定。 4.2 加工及验收 4.2.1 钢丝焊接网宜采用自动焊网机并用电阻点焊的方式加工。 4.2.2 钢丝焊接网验收应按同一生产单位、同一原材料、同一 生产设备,且不超过30t 为1个检验批进行抽样检验,并检查冷 拔低碳钢丝检验合格报告。每个检验批应抽取5且不少于3张 8 网片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查。作为受力筋使用的钢丝焊接 网,每个检验批尚应随机抽取1张网片进行拉伸试验包含量测 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反复弯曲试验及抗剪试验。 4.2.3 钢丝焊接网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焊接网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2 钢丝焊接网交叉点开焊数量不应超过整张网片交叉点总 数的1;任一根钢丝上开焊点数不得超过该根钢丝上交叉点总 数的50;钢丝焊接网最外边钢丝上的交叉点不得开焊。 4.2.4 钢丝焊接网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4的规定。 表4.2.4 钢丝焊接网的尺寸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网片的长度、宽度 25 网格的长度、宽度 10 10个网格的长度、宽度 50 4.2.5 钢丝焊接网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在所抽取网片的纵、横向钢丝上各截取2根,分别进 行拉伸试验和反复弯曲试验。每个试样应含有不少于1个焊接 点,钢丝焊接网试样长度应足以保证夹具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80mm 图4.2.5。 2 拉伸试验结果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不 应小于500N/mm, 拉伸试验中伸长率实 测值和反复弯曲试验应符合本规程第 3.3.9条对于冷拔低碳钢丝的要求。 图4.2.5 钢丝焊接网 拉伸试样 1夹具范围 3 检验批的所有试样都合格时,可判 定该检验批检验合格。当检验项目有1个 试验项目不合格时,应从该批钢丝焊接网 的同一型号网片中再取双倍试样进行该项 目的复检,如复检试样全部合格,可判定 检验项目复检合格。 4 拉伸试验、反复弯曲试验应按现行 9 国家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GB/T 228、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 验方法GB/T 238的有关规定执行。 4.2.6 钢丝焊接网抗剪试验应符合下列 规 定 1 应在所抽取网片的同一根非受力钢 丝或直径较小的钢丝上随机截取3个试 样进行试验。每个试样应含有1个焊接点, 钢丝焊接网试样长度应足以保证夹具范围之 10 图4.2.6 钢丝焊接 网抗剪试样 1一非受力钢丝或直 径较小的钢丝;2-受 力钢丝;3夹具范围 外的受力钢丝长度不小于200mm 图 4.2.6。 2 受力钢丝焊接网焊点的抗剪力应符 合本规程附录B 第 B.0.4 条的有关规定,可 在本规程附录C 推荐的抗剪试验专用夹具示 意图中选取一种夹具进行试验。抗剪力的试验结果应按3个试样 的平均值计算。 3 试验结果平均值合格时,可判定该检验批检验合格。当 不合格时,应从该批钢丝焊接网的同一型号网片中再取双倍试样 进行复检,如复检试验结果平均值合格,可判定复检合格。 5 钢 筋 骨 架 5.1 预应力混凝土桩 5.1.1 冷拔低碳钢丝可用作预应力混凝土桩中焊接骨架的螺 旋 筋 。 5.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表5.1.2规定的 数 值 。 表5.1.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螺旋筋的最小直径 管桩外径 mm 桩的型号 螺旋筋 最小直径 mm 管桩外径 mm 桩的型号 螺旋筋 最小直径 mm 300~400 A、AB、B、C 4 1000 1200 A、AB、B 6 500~600 A、AB、B、C 5 C 8 700 A、AB、B、C 6 1300 1400 A、AB 7 800 A、AB、B、C 6 B、C 8 注表中桩的型号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 13476确定。 5.1.3 钢筋骨架中螺旋筋的螺距在管桩两端2m 范围内为 45mm, 其余范围内为80mm。 5.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5.2.1 冷拔低碳钢丝可用作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中焊接骨架的纵 向钢筋及环向钢筋 。 5.2.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钢筋骨架的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环向钢筋数量应根据设计计算确定,冷拔低碳钢丝的抗 拉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第3.2.1条的有关规定确定; 2 环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3mm, 间距不应大于150mm且 不 应 大 于 管 壁 厚 度 的 3 倍 ; 11 3 纵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4mm, 且不应少于6根,滚焊钢. 筋骨架中纵向钢筋的环向间距不应大于400mm。 5.2.3 公称内径小于等于1000mm 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宜采 用单层配筋,配筋位置宜在距管内壁2/5壁厚处;公称内径大于 1000mm 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宜采用双层配筋。 5.3 环形混凝土电杆 5.3.1 冷拔低碳钢丝可用作环形混凝土电杆中钢筋骨架的螺旋 筋、架立圈筋。 5.3.2 环形混凝土电杆钢筋骨架的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螺旋筋应设置在纵向钢筋外侧,并应通长配置。螺旋筋 的直径宜为3mm~6mm, 间距不宜大于120mm, 距两端各 1.5m 之内的间距不宜大于70mm。 2 架立圈筋应设置在纵向钢筋内侧。架立圈筋的直径宜为 5mm~8mm, 间距对于钢筋混凝土电杆不宜大于500mm, 对于 预应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不宜大于1000mm。 5.4 加工及验收 5.4.1 当冷拔低碳钢丝用作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排水 管、环形混凝土电杆中钢筋骨架的螺旋筋、环向钢筋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首圈应密缠1~3圈,其与端头的距离不应大于设计要求 的螺旋筋、环向钢筋的最小间距; 2 螺旋筋、环向钢筋需要搭接时,应在搭接处重复1圈。 Ⅱ 十 5.4.2 冷拔低碳钢丝钢筋骨架应采用自动滚焊机并用电阻点焊 的方式成型。根据工艺需要,环形混凝土电杆也可采用绑扎 成型。 5.4.3 冷拔低碳钢丝钢筋骨架验收应按每台班为1个检验批进 行抽样检验,并检查冷拔低碳钢丝检验合格报告。每个检验批应 全数检查外观质量,并应抽取不少于3个钢筋骨架进行尺寸偏差 12 检查 。 5.4.4 钢筋骨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骨架表面不得有影响使用的缺陷; 2 对于焊接骨架,钢筋骨架中纵向钢筋与螺旋筋、环向钢 筋的交叉点中所有的开焊点均应以铁丝绑紧; 3 对于绑扎骨架,钢筋骨架中纵向钢筋与螺旋筋的所有交 叉点均应绑紧。 5.4.5 钢筋骨架的尺寸偏差检验应量测螺旋筋、环向钢筋的间 距,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 . 4 . 5的规定。 表5.4.5 钢筋骨架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 m 单个间距 焊接骨架 10 绑扎骨架 15 1 0 个 间 距 之 和 50 13 附录A 冷拔低碳钢丝及钢丝焊接网的 公称截面面积、理论重量 表A-1 冷拔低碳钢丝的公称截面面积、理论重量 公称直径mm 公称截面面积mm 理论重量kg/m 3 7.1 0.055 4 12.6 0.099 5 19.6 0.154 6 28.3 0.222 7 38.5 0.302 8 50.3 0.395 表A-2 常用尺寸钢丝焊接网的理论重量 公称直径mm 横向间距mm 纵向间距mm 理论重量kg/m 4 50 50 3.96 4 100 100 1.98 4 150 150 1.32 4 200 200 0.99 5 50 50 6.16 5 100 100 3.08 5 150 150 2.05 5 200 200 1.54 6 50 50 8.88 6 100 100 4.44 6 150 150 2.96 6 200 200 2.22 7 50 50 12.08 7 100 100 6.04 7 150 150 4.03 7 200 200 3.02 注本表中钢丝焊接网的纵向钢丝、横向钢丝的直径相同。 14 附 录 B 受力钢丝焊接网的构造基本规定 B.0.1 受力钢丝焊接网的配筋数量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 有关规定计算确定。 B.0.2 受力钢丝焊接网在混凝土构件中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的有关规定。 B.0.3 配置受力钢丝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拉钢丝的 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 B.0.4 受力钢丝焊接网焊点的抗剪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F≥150A B.0.4 系数150的单位为N/mm。 式中F实 测 抗 剪 力 N; A受拉钢丝面积 mm。 B.0.5 受力钢丝焊接网在锚固长度范围内应有不少于两根横向 钢丝,且较近1根横向钢丝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图B.0.5, 纵向受拉钢丝焊接网的锚固长度 la 不应小于表 B.0.5 规定的数值,且不应小于200mm。 ≥50 F ≥I,≥200 I 图B.0.5 受力钢丝焊接网的锚固 注图中尺寸单位为mm,F 代表拉力。 I计算截面 表B.0.5 纵向受拉钢丝焊接网最小锚固长度lam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30 ≥C40 最小锚固长度 35d 30d 25d 注d 为纵向受力钢丝直径mm。 15 B.0.6 受力钢丝焊接网在受力方向的搭接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 小处。搭接范围内两网片最外边横向钢丝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两个网格,也不应小于本规程第B.0.5 条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 的1.3倍,且不应小于200mm 。对于受力的钢丝焊接网,当搭 接区内一张网片无横向钢丝且无附加锚固构造措施时,不得采用 搭 接 。 B.0.7 受力钢丝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分布钢丝的搭接,在搭 接范围内两张网片最外边受力钢丝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个网 格,且不应小于100mm。 B.0.8 配筋砌体结构中应用的受力钢丝焊接网应采用直径不小 于4mm 的冷拔低碳钢丝,钢丝焊接网中钢丝的间距不应小于 30mm, 且不应大于120mm 。配筋砌体结构的其他构造要求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的有关规定。 16 附录C 推荐采用的抗剪试验专用夹具示意图 C.0.1 冷拔低碳钢丝焊接网的抗剪试验夹具可根据加工条件, 任选抗剪夹具I 型、抗剪夹具Ⅱ型、抗剪夹具Ⅲ型中的一种图 C.0.1-1~ 图 C.0.1-3 。 仲裁试验应采取抗剪夹具Ⅲ型图 C.0.1-3。 4 A-A 图C.0.1-1 抗剪夹具I 型 17 纵向钢筋 横向钢筋 A A A-A 18 图 C.0.1-2 B-B 图 C.0.1-3 抗剪夹具Ⅱ型 A-A 抗剪夹具Ⅲ型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19 引用标准名录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5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6 金属材料 线材 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 238 7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 8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1 部 分 热 轧 光 圆 钢 筋 GB 1499.1 9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 10 环形混凝土电杆GB/T 4623 11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 1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 1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1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JG 197 15 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C/T 540 16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JC 888 17 混凝土低压排水管JC/T 923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 19-2010 条 文 说 明 修 订 说 明 冷拔低碳 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JGJ 19-2010, 经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2010年3月15日以第511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程是在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 19-9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 学研究院、浙江省建筑科学研究所,参编单位是江苏省建筑科学 研究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湖南 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青 岛海洋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院和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主要起 草人员是顾万黎、裘炽昌、卫纪德、卢永川、卢锡鸿、孙文达、 邵柏舟、严正平、李行宜、李明柱、张荣成、罗国强、赵立志、 盛光复、焦彬如。 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明确了冷拔低碳钢丝的应用范 围,不再作为预应力钢筋使用, 一般情况下不推荐单根冷拔低碳 钢丝作为受力主筋使用。考虑到国内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混 凝土制品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规程仅规定了钢丝焊接网、焊接骨 架中冷拔低碳钢丝作为受力钢筋应用的技术规定。修订完善了冷 拔低碳钢丝作为非预应力钢筋使用时的应用规定及相关加工、验 收等内容。 本规程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冷拔低碳钢丝工程应用情况进 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总结了大量工程实践经验,收集到许多的试 验资料和技术参数,并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与国内相 关标准进行了协调,为规程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 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 22 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 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 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23 目 次 1 总则25 2 术语和符号 28 3 基本规定 29 3.1 一般规定 29 3.2 钢丝性能 30 3.3 钢丝加工及验收 32 4 钢丝焊接网35 4.1 构造规定 35 4.2 加工及验收35 5 钢筋骨架37 5.1 预应力混凝土桩 37 5.2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37 5.3 环形混凝土电杆 38 5.4 加工及验收 39 附录A 冷拔低碳钢丝及钢丝焊接网的公称截面面积、 理论重量 40 附录B 受力钢丝焊接网的构造基本规定 41 附录C 推荐采用的抗剪试验专用夹具示意图 43 24 1 总 则 1.0.1-1.0.3 原规程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 规程JGJ 19-92的制定考虑了当时的国情,主要针对中小预应 力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并适当考虑了非预应力构件。 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由于单根光面冷拔钢丝的延性和 锚固性能均较差,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作为预应力筋使用已经 很少。建设部于2004年3月18日发布的关于发布〈建设部推 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218号 规定“冷拔低碳钢丝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中的受力钢筋” 为限制使用项目。冷拔低碳钢丝作为受力钢筋使用不是本规程推 荐的内容。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且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存在 差别,考虑到国内混凝土结构构件、配筋砌体及混凝土制品应用 的实际情况,本规程仅规定了钢丝焊接网、焊接骨架及少部分绑 扎骨架中冷拔低碳钢丝作为受力钢筋使用的技术规定,工程中应 避免使用单根冷拔低碳钢丝作为受力钢筋。 本规程修订前,原规程仍是工程中应用冷拔低碳钢丝的依 据,但原规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部分已不符合行业政策和技术 进步的要求,非预应力部分又无法反映近些年的工程实践经验。 目前,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均不包括冷 拔低碳钢丝内容,造成冷拔低碳钢丝的应用缺乏相应的标准 规 范 。 基于上述情况,本次规程修订取消了预应力部分,修订完善 了冷拔低碳钢丝作为非预应力钢筋使用的设计、生产及验收。根 据内容的变化,规程名称更名为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 原规程中的冷拔钢丝包括冷拔低碳钢丝和冷拔低合金钢丝。 25 本次规程修订仅保留以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热轧光圆钢筋为母材 的冷拔低碳钢丝,不再列入冷拔低合金钢丝,主要原因为冷拔低 合金钢丝以抗拉强度不小于550N/mm 的φ6.5低合金盘条为母 材,拔制后强度较高,不适合用于非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冷拔低碳钢丝在我国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一整 套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具有取材和加工方便、强度价格比高、 滚焊时钢丝对滑块磨损小及焊接质量容易保证等优点,结合工程 实际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可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目前,冷拔低碳钢丝仍在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中继续应 用,如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较大时配置的构造网片, 配筋砌体中的受力网片,墙体圈梁及构造柱的箍筋,混凝土小型 空心砌块墙体中的网片拉结筋,建筑保温、防水层中的构造网 片,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加固中的受力及构造网片,基坑支护 边坡中喷射混凝土面层的构造网片,等等。除箍筋外,冷拔低碳 钢丝在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中的应用以钢丝焊接网的形式为 主。冷拔低碳钢丝作受力钢筋使用时只能采用焊接网的形式,作 构造钢筋使用时也应尽量采用焊接网。 在预应力混凝土桩管桩、方桩、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环 形混凝土电杆等混凝土制品中,钢筋骨架中的螺旋筋环向钢 筋主要应用冷拔低碳钢丝,每年的用量达数百万吨。在各种混 凝土制品中,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中的环向钢筋为受力筋,其余均 为构造钢筋。 本规程的应用规定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中应用的基本 构造规定和预应力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环形混凝土电 杆三种混凝土制品中应用的具体构造规定,其他混凝土制品如 混凝土渠槽等可参照执行。本规程中的加工及验收规定仅包括 冷拔低碳钢丝、钢丝焊接网及钢筋骨架,关于采用冷拔低碳钢丝 的结构或构件的验收应按相关标准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 , 本规程中的冷拔低碳钢丝牌号为 26 CDW550 与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