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500-2016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doc
ICS 91.060 Q 70/79 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5002016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Shading-window integration for building 2016-06-14发布 201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JG/T 5002016 目 次 前言 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分类和标记 2 5 一般要求 3 6 要求 4 7 试验方法 10 8 检验规则 11 9 产品标志、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 13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JG/T 500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青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上海奥为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湘联节能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爱能杰科技有限公司、缔纷特诺发上海遮阳制品有限公司、宁波先锋新材料股 份有限公司、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远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 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新奥同济清洁能源高等研究院、同济大 学、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五金门窗行 业协会、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津龙、岳鹏、沈源韶、陆靖洲、王伶、王旭晟、陶勤练、张华、杨颖、孙剑、蔡志刚、 金树中、杨京生、范炎明、龚李民、单才华、杜万明、吕凌、郭德平、江淳、许鹏、李峥嵘、王长军、刘翼、 钱经纬、沙峰、董照韵、张雅健。 I JG/T 5002016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用一体化遮阳窗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产品标志、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一体化遮阳窗、硬卷帘一体化遮阳窗、软卷 帘一体化遮阳窗、遮阳篷一体化遮阳窗、金属百叶帘一体化遮阳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7106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782008 铝合金门窗 GB/T 8484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1976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12513 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GB/T 13306 标牌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209092007 钢门窗 GB/T 288872012 建筑用塑料窗 GB/T 29048 窗的启闭力试验方法 GB/T 294982013 木门窗 GB/T 29734.12013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1部分铝木复合门窗 GB/T 29734.22013 建筑用节能门窗 第2部分铝塑复合门窗 GB/T 29739 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试验方法 JG/T 1862006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窗 JG/T 2392009 建筑外遮阳产品抗风性能试验方法 JG/T 241 建筑遮阳产品机械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JG/T 242 建筑遮阳产品操作力试验方法 JG/T 2512009 建筑用遮阳金属百叶帘 JG/T 2532009 建筑用曲臂遮阳篷 JG/T 2542009 建筑用遮阳软卷帘 JG/T 2552009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 JG/T 276 建筑遮阳产品电力驱动装置技术要求 JG/T 278 建筑遮阳产品用电机 1 JG/T 5002016 JG/T 281 建筑遮阳产品隔热性能试验方法 JG/T 4432014 建筑遮阳硬卷帘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体化遮阳窗 shading-window integration 活动遮阳部件与窗一体化设计、配套制造及安装,具有遮阳功能的外窗。 3.2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一体化遮阳窗 sealed insulating glass with shading inside shading-window inte- gration 采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作为活动遮阳部件的一体化遮阳窗。 3.3 硬卷帘一体化遮阳窗 roller shutter-window integration 采用硬卷帘作为活动遮阳部件的一体化遮阳窗。 3.4 软卷帘一体化遮阳窗 roller blind-window integration 采用软卷帘作为活动遮阳部件的一体化遮阳窗。 3.5 遮阳篷一体化遮阳窗 arm-awning shading window integration 采用遮阳篷作为活动遮阳部件的一体化遮阳窗。 3.6 金属百叶帘一体化遮阳窗 metal venetian blinds-window integration 采用金属百叶帘作为活动遮阳部件的一体化遮阳窗。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和代号 4.1.1 按遮阳部件类型分为 a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 代号为NZ; b 硬卷帘 代号为YJ; c 软卷帘 代号为 RJ; d 遮阳篷 代号为ZP; e 百叶帘 代号为BY。 4.1.2 按遮阳部件位置分为 a 外遮阳 代号为 W; b 中间遮阳 代号为Z; c 内遮阳 代号为N。 4.1.3 按外窗材质类型分为 a 玻璃钢窗 代号为 BG; b 铝合金窗 代号为LJ; c 钢窗 代号为GC; 2 JG/T 5002016 d 木 窗 代 号 为 MC; e 塑 料 窗 代 号 为 SC; f 铝木复合窗 代 号 为 LM; g 铝塑复合窗 代 号 为 LS。 4.1.4 按遮阳部件的操作方式分为 a 电 动 代 号 为 DD; b 手 动 代 号 为 SD。 4.2 规 格 窗的规格由宽度构造尺寸W 和高度构造尺寸H 的千、百、十位数字,前后顺序排列的6位数字 表 示 。 4.3 标 记 4.3.1 标 记 方 法 按一体化遮阳窗代号、遮阳部件代号、遮阳位置代号、外窗类型代号、规格、性能代号、标准编号顺序 进行标记。 YTHZYC JG/T 5002016 一性能代号 规 格 外窗类型代号 遮阳位置代号 遮阳部件代号 一 体化遮阳窗代号 注 性能代号标记顺序 抗风 、 水密 、 气密 、 隔声 、 遮阳 、 保温 、 采光 ; 当抗风 、 水密 、 气密 、 隔声 、 遮阳 、 保温 、 采光性能无 指标要求时不填写。 4.3.2 标 记 示 例 一体化遮阳窗标记可参照下列示例进行标记 示 例 1 一 体 化 遮 阳 窗 , 硬 卷 帘 外 遮 阳 铝 合 金 窗 , 宽 度 为 1 1 5 0 mm, 高 度 为 1 4 5 0 mm, 抗 风 性 能 整 窗 静 压 性 能 4 . 0 kPa 、 动 态 风 压 性 能 1 7 . 2 m/s, 水 密 性 能 遮 阳 部 件 收 回 状 态 下 1 5 0 Pa 、遮 阳 部 件 完 全 伸 展 状 态 下 2 0 0 Pa, 气 密 性 能 1 . 5 m/mh, 隔 声 性 能 遮 阳 部 件 收 回 状 态 下 3 0 dB 、遮 阳 部 件 完 全 伸 展 状 态 下 3 5 dB, 遮 阳 性 能 遮 阳 部 件 收 回 状 态 下 0 . 5 0 、 遮 阳 部 件 完 全 伸 展 状 态 下 0 . 1 5 , 保 温 性 能 遮 阳 部 件 收 回 状 态 下 2 . 7 W/m K、 遮 阳 部 件 完 全 伸 展 状 态 下 2 . 5 W/m K, 采 光 性 能 0 . 4 。 标 记 为 YTHZYCYJWLJ115145P₃4.0V17.2△P150200qi 或qz1.5Rw3035SC0.50 0.15K2.72.5T,0.4JG/T 5002016。 示 例 2 一 体 化 遮 阳 窗 , 软 卷 帘 内 遮 阳 铝 塑 复 合 窗 , 宽 度 为 1 2 0 0 mm, 高 度 为 1 5 0 0 mm, 性 能 无 指 标 要 求 时 不 填 写 , 标 记 为 YTHZYCNRJLS120150JG/T 5002016。 5 一 般 要 求 5.1 金属百叶帘及材料与配件应符合JG/T 2512009中第5章的规定。 3 JG/T 5002016 5.2 遮阳篷及材料应符合JG/T 2532009中第5章的规定。 5.3 软卷帘及材料应符合JG/T 2542009中第5章的规定。 5.4 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及材料配件及构造应符合JG/T 2552009中第5章的规定。 5.5 硬卷帘的帘片、填充物、侧扣、密封条、卷管应符合JG/T 4432014中第5章的规定。 5.6 玻璃钢窗材料应符合JG/T 1862006中第5章的规定。 5.7 铝合金窗材料应符合GB/T 84782008中5.1的规定。 5.8 钢窗材料应符合GB/T 209092007中第5章的规定。 5.9 塑料窗材料应符合GB/T 288872012中5.1的规定。 5.10 木窗材料应符合GB/T 294982013中5.1的规定。 5.11 铝木复合窗材料、配件应符合GB/T 29734.12013中第5章的规定。 5.12 铝塑复合窗材料、配件应符合GB/T 29734.22013中第5章的规定。 5.13 电传动系统中的电力驱动装置应符合JG/T 276的规定。 5.14 电路的安全性应符合GB4706.1 的要求。 6 要求 6.1 外观 6.1.2 帘布表面不应有破损、明显折痕、皱叠、污垢、明显色差、毛边;接缝不应发生裂缝、跳缝、脱线。 6.1.3 塑料件表面应光洁,无明显擦伤、划痕,不应有毛刺及锐角,不应有明显色差。 6.1.4 木质件不应有腐朽、裂纹、虫孔和霉变,表面喷漆应均匀,无爆皮,不应有漏喷、粘漆、挂漆等 缺陷。 6.1.5 密封胶缝应连续、平滑,连接处不应有外益的胶黏剂。 6.1.6 玻璃应无明显色差,表面不应有明显擦伤、划伤和霉斑。 6.2 尺寸偏差 6.2.1 遮阳部件位于外窗中间的一体化遮阳窗尺寸偏差应符合其外窗类型对应标准中尺寸偏差的 规定。 6.2.2 遮阳部件位于外窗外、内的一体化遮阳窗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窗及装配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尺寸范围 允许偏差 高度、宽度 ≤2000 士2.0 2000 土2.5 对边尺寸之差 ≤2000 ≤2.0 2000 ≤3.0 两对角线尺寸之差 ≤3000 ≤2.5 3000 ≤3.5 相邻两构件同一平面高低差 一 ≤0.4 装配间隙 一 ≤0.5 4 JG/T 5002016 6.3 装配 6.3.1 窗框、扇、杆件、五金配件等各部件装配应符合设计要求,装配牢固无松动。五金件配件安装位 置正确。密封条安装位置应正确,连续、无翘曲。 6.3.2 遮阳部件的安装连接构造应可靠,方便更换和维修。 6.4 操作性能 6.4.1 开启扇启闭灵活,无卡滞、无噪声,闭合后间隙均匀,无翘曲。 6.4.2 遮阳部件的伸展和收回、开启和关闭应操作方便、反应灵敏、动作准确,完成运行后,可有效自动 定位于设定位置。 6.4.3 遮阳部件帘片边缘运行过程不应与其他构件接触。 6.5 操作力 6.5.1 窗扇操作力的最大值Fw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窗扇操作力分级 单位为牛顿 操作方式 窗材质 铝合金、 钢、木铝 塑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平开 推拉 平合页 滑撑 左右 上下 窗开启和关闭 ≤50 ≤80 ≥30且≤80 ≤100 ≤135 锁闭器开启和关闭 一 ≤80力矩不大于10N m ≤100 6.5.2 遮阳部件操作力的最大值Fc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遮阳部件操作力分级 单位为牛顿 操作方式 F. 1级 2级 曲柄、绞盘 1510.5 5 2.0≥q₁ 1.5 6.0≥q₂ 4.5 2 3.5≥q₁ 3.0 10.5≥q₂ 9.0 6 1.5≥q₁ 1.0 4.5≥q₂ 3.0 3 3.0≥q₁ 2.5 9.0≥q₂ 7.5 7 1.0≥q10.5 3.0≥q₂ 1.5 4 2.5≥q2.0 7.5≥q₂ 6.0 8 qi≤0.5 qz≤1.5 6.10 隔声性能 一体化遮阳窗的隔声性能以计权隔声量和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RC, 表示,遮阳部件收回、 伸展状态下隔声性能的分级应符合表13的规定。具体的测试状态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13 隔声性能分级 单位为分贝 分级 指标值 分级 指标值 1 20≤R,C.K≥3.5 3.5K≥3.0 3.0K≥2.5 分级 6 7 8 9 10 指标值 2.5K≥2.0 2.0K≥1.6 1.6K≥1.3 1.3K≥1.1 K1.1 6.13 耐火完整性 当外墙保温防火等级为B1、B2时,一体化遮阳窗在遮阳部件收回的状态下,在耐火试验期间能继 续保持耐火隔火性能的时间应不少于30 min。 6.14 采光性能 采光性能以透光折减系数T, 表示,一体化遮阳窗在遮阳部件收回的状态下,其分级应符合表16 的规定。 表16 采光性能分级 分级 1 2 3 4 5 指标值 0.20≤T,0.30 0.30≤T,0.40 0.40≤T,0.50 0.50≤T0.60 T. ≥0.60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 在自然光条件下,距离试样600 mm 处目测。 7.2 尺寸偏差 采用钢卷尺、钢直尺、精度为0.05 mm 的塞尺、精度为0.02 mm 的游标卡尺检查。 7.3 装配 目测、手试检查。 7.4 操作性能 手试检查。 7.5 操作力 遮阳部件操作力按照JG/T 242 进行检测,窗扇操作力按照GB/T 29048进行检测。 7.6 耐久性能 遮阳部件机械耐久性能按照JG/T 241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能按照 GB/T 29739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10 JG/T 5002016 7.7 抗风性能 静压性能,按照GB/T 71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动态风压性能,按照JG/T 2392009附录 A 规 定的方法进行检测。试验时按照先静压、后动态风压的顺序进行检测。 7.8 水密性能 按照GB/T 71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9 气密性能 按照GB/T 7106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10 隔声性能 按照 GB/T 8485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11 遮阳性能 按照JG/T 281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12 保温性能 按照GB/T 8484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13 耐火完整性 按照GB/T 12513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14 采光性能 按照GB/T 11976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7.15 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 性能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试验顺序按表17的规定。 表 1 7 检验试件分组、数量及检验顺序 试件分组 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试验项目及 顺序 操作 性能 操作 力 耐久 性能 遮阳 性能 采光 性能 耐火 完整 性 保温 性能 隔声 性能 水密性能 气密性能 抗风压性能 试件数量/樘 1 1 1 1 1 1 1 3 3 试件合计/樘 1 1 3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类别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1 JG/T 5002016 8.2 出厂检验 8.2.1 检验类别与项目 检验试样及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8的规定。 表18 检验试样及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类别 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1 外观 √ √ 6.1 7.1 2 操作性能 √ 6.2 7.2 3 尺寸偏差 √ 6.3 7.3 4 装配 √ 6.4 7.4 5 操作力 √ √ 6.5 7.5 6 耐久性能 一 √ 6.6 7.6 7 抗风性能 一 √ 6.7 7.7 8 水密性能 一 √ 6.8 7.8 9 气密性能 一 √ 6.9 7.9 10 隔声性能 一 △ 6.10 7.10 11 遮阳性能 一 √ 6.11 7.11 12 保温性能 一 △ 6.12 7.12 13 耐火完整性 一 △ 6.13 7.13 14 采光性能 一 △ 6.14 7.14 注表中“ √”为需要检测的项目,“”表示不需检测的项目,“△”表示用户提出要求时的检测项目。 8.2.2 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案 8.2.2.1 外观应全数检验。 8.2.2.2 从每个交货批的不同品种、规格中,分别随机抽取5,且不得少于3樘,进行出厂检验。 8.2.3 判定规则与复检规则 8.2.3.1 抽检产品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8.2.3.2 抽检产品检验结果如有多于1樘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2.3.3 抽检项目中如有1樘不多于1樘不合格,可再从该批产品中抽取双倍样品,对该不合格项进 行复检。复检的结果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项目合格,复检项目全部合格,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3 型式检验 8.3.1 检验时机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12 JG/T 5002016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式生产时每两年检测一次; d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e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f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3.2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8的规定。 8.3.3 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案 每两年内从不同品种、规格的出厂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中,按表17规定的数量随机抽取,进行型 式检验。 8.3.4 判定规则与复检规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的指标要求时,判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不合格项,可再从该批产品中抽取 双倍样品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全部达到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 产品不合格。 9 产品标志、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 9.1 产品标志 9.1.1 基本标志 建筑一体化遮阳窗产品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或商标; b 产品执行的标准编号; c 制造商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 d 整窗抗风压等级、遮阳部件抗风等级。 9.1.2 警示标志和说明 对窗结构复杂、特殊开启方式、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坏或影响使用功能时,应标识简明有效的文字 或图示等使用说明或警示标志。 9.1.3 标志方法 按9.1.1规定的产品标志内容应采用铝质、不锈钢标牌或其他材料标牌标示,标牌的印制应符合 GB/T 13306的规定窗的产品标牌应固定在上框、中横框、窗扇梃侧面等开启后可看到的适当部位。 产品使用警示标志和说明时,应在窗的执手等启闭装置附近粘贴醒目的警示说明标签。 9.2 产品合格证书 9.2.1 合格证书 每个出厂检验或交货批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产品合格证书的编制应符合 GB/T 14436 的规定。 13 JG/T 5002016 9.2.2 合格证书内容 窗产品合格证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商标及标记,包括执行的产品标准编号; b 产品型式检验的物理性能参数值; c 产品批量樘数、面积,尺寸规格型号; d 窗框扇铝合金型材表面处理种类、色泽、膜厚; e 玻璃及镀膜的品种、色泽及玻璃厚度; f 窗的生产日期、检验日期、出厂日期,检验员签名及制造商的质量检验印章; g 质量认证或节能性能标识等其他标志; h 制造商名称、地址及质量问题受理部门联系电话; i 用户名称及地址。 9.3 产品使用说明书 9.3.1 每批窗出厂或交货时应有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编制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 9.3.2 窗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产品说明、安装说明、使用说明和维护保养说明等主要内容。 10 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包装 10.1.1 包装箱应有足够的强度,避免运输中产品受损。 10.1.2 包装箱内的各类部件,避免发生相互碰撞、窜动。 10.1.3 产品装箱后,箱内应有装箱单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10.2 运输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