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327-2016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oc
ICS 93.040 P 28 备案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运 输 行 业 标 准 JT/T 3272016 代替 JT/T 3272004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lation for highway bridge 2016-12-30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 布 JT/ T 3272016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 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分 类 2 5 总体要求 4 6 技术要求 4 7 试验方法 8 8 检验规则 10 附 录A规范性附录 伸缩装置的极限状态验算要求 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变形性能试验方法 15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防水性能试验方法 17 附录D规范性附录 承载性能试验方法 18 附录E规范性附录 橡胶密封带夹持性能试验方法 20 I JT/T 32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T/T 3272004公路桥梁伸缩装置。与JT/T 327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调整了伸缩装置的伸缩量范围见第1章; 删除了伸缩体的术语和定义见2004年版的3.4,增加了弹性支承元件的术语和定义 见3.4; 修改了伸缩装置的分类,删除了橡胶式伸缩装置见2004年版的4.1.3,将异型钢单缝式伸 缩装置调整为单缝模数式伸缩装置见4.2,2004年版的4.1.4,增加了无缝式伸缩装置见 4.1c, 细化了模数式伸缩装置和梳齿板式伸缩装置的类型见4.2、4.3和4.4; 完善了产品代号表示方法,补充了伸缩装置的构造示意见4.5; 补充完善了伸缩装置的总体要求,完善了变形性能要求见5.1.1,补充了防水性能要求见 5.1.2、承载性能要求见5.2.1和耐久性能要求见5.2.2; 补充完善了伸缩装置的试验方法,补充了变形性能试验见7.1.5、防水性能试验见7.1.6 和承载性能试验见7.1.7,完善了焊接质量检验见7.2.4和涂装质量检验见7.2.5。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 司、衡水布朗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万宝桥梁构件有限公司、柳州东方工程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苏州海德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路 桥机械有限公司、衡水中铁建工程橡胶有限责任公司、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路宝 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芪、李会驰、侯若敬、熊劲松、王希慧、陆骏、潘图春、吴志峰、刘国建、李英娣、 徐瑞祥、徐速、屠义伟、问建学、吴飞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 3271997,JT/T 3272004。 Ⅲ JT/T 3272016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的分类、总体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伸缩量为20mm~3000mm的公路桥梁工程使用的伸缩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3 普通螺纹 直径与螺距系列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702 热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706 热轧型钢 GB 912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T 985.1 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 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69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耐液体试验方法 GB/T 1804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 GB/T 3672.1 橡胶制品的公差第1部分尺寸公差 GB/T 4171 耐候结构钢 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JB/T 5943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T/T 4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 722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 1039 公路桥梁聚氨酯填充式伸缩装置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4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1 JT/T 327201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伸缩缝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oint 为适应桥梁结构变形的需要,在上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 3.2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installation for highway bridge 为使车辆平稳通过桥面并符合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需要,在伸缩缝处设置的各种装置的总称。 3.3 伸缩量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quantity 伸缩装置拉伸、压缩变形的总和。 注以负号-表示拉伸变形,以正号表示压缩变形。 3.4 弹性支承元件 elastic bearing element 伸缩装置中承压支座、压紧支座的统称。 3.5 纵向错位 longitudinal stagger 伸缩装置沿桥梁中线方向发生的水平相对位移。 3.6 横向错位 transverse stagger 伸缩装置沿桥梁中线垂直方向发生的水平相对位移。 3.7 竖向错位 vertical stagger 伸缩装置沿桥面垂直方向发生的竖向相对位移。 4 分类 4.1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简称伸缩装置按伸缩结构分为 a 模数式伸缩装置,代号M; b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代号S; c 无缝式伸缩装置,代号W。 4.2 模数式伸缩装置按橡胶密封带的数量分为 a 单缝,代号MA; b 多缝,代号MB。 4.3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按梳齿板受力状况分为 a 悬臂,代号为SC; b 简支,代号为SS。 4.4 简支梳齿板式伸缩装置按活动梳齿板的齿板与伸缩缝的相对位置分为 a 活动梳齿板的齿板位于伸缩缝一侧,代号为SSA; b 活动梳齿板的齿板跨越伸缩缝,代号为SSB。 4.5 伸缩装置的构造示意见表1。 2 JT/T 3272016 表 1 伸缩装置的构造示意 装 置 类 型 构 造 示 意 伸缩量emm 模数式伸缩装置 MA 1-桥梁端部或桥台; 2-伸缩缝中心线; 3-边纵梁; 4-橡胶密封带。 20≤e≤80 MB 1-桥梁端部或桥台; 2-伸缩缝中心线; 3-边纵梁; 4- 中纵梁; 5 - 横梁; 6-弹性支承元件; 7-橡胶密封带。 e≥160 梳齿板式 伸缩装置 SC 1-桥梁端部或桥台; 2-伸缩缝中心线; 3-悬臂梳齿板; 4-导水装置。 60≤e≤240 SSA 1-桥梁端部或桥台; 2-伸缩缝中心线; 3-固定梳齿板; 4-活动梳齿板; 5- 导水装置; 6-不锈钢板。 80≤e0℃ Q345B 符合GB/T 1591的规定 -20℃0℃ Q235A、Q235B 符合GB/T 702、GB/T 706、GB 912、GB/T 3274的规定 -20℃T,≤0℃ Q235C T,≤-20℃ Q235D 锚固钢筋 HPB300、HRB400 符合GB 1499.1、GB 1499.2的规 定 不锈钢板 符合GB/T 3280的规定 注T,为最低日平均温度值。 6.1.2.2 橡胶密封带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 4 橡胶密封带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 目 氯丁橡胶 适用于 - 25℃ 60℃地区 天然橡胶 适用于 - 40℃ 60℃地区 三元乙丙橡胶 适用于 - 40℃ 60℃地区 硬度IRHD 555 555 555 拉伸强度MPa ≥15 ≥16 ≥14 拉 断 伸 长 率 ≥400 ≥400 ≥350 脆性温度℃ ≤-40 ≤-50 ≤-60 恒定压缩永久变形 室温24h 020 0~20 020 耐臭氧老化试验条件20伸长,40℃ 96h 臭氧浓度 5010⁻⁸无龟裂 臭氧浓度 2510-⁸无龟裂 臭氧浓度 5010⁻⁸无龟裂 热 空 气 老 化 试 验 与 未 老 化 前 数 值 相 比发生最大变化 试验条件℃h 70℃96h 70℃96h 70℃96h 拉 伸 强 度 变 化 率 -15~15 -15~15 -10~10 拉 断 伸 长 率 -25~25 -25~25 -20~20 硬度变化IRHD 0~10 -5~10 0~10 5 JT/T 3272016 表 4 续 项 目 氯丁橡胶 适用于-25℃ 60℃地区 天然橡胶 适用于-40℃ 60℃地区 三元乙丙橡胶 适用于-40℃ 60℃地区 耐盐水性23℃ 14d,浓度4 体积变化 0~10 0~10 0~10 硬度变化IRHD 0~10 0~10 0~10 耐油污性1号标 准油,23℃168h 体积变化 -5~10 0~45 0~45 硬度变化IRHD -10~5 -25~0 -25~0 6.1.2.3 弹性支承元件使用的橡胶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和JT/T 4的规定。 表 5 弹性支承元件使用的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 目 压 紧 支 座 承 压 支 座 硬度IRHD 705 625 拉伸强度MPa 天然橡胶 ≥18.5 ≥18.5 氯丁橡胶 ≥17.5 ≥17.5 拉断伸长率 天然橡胶 ≥350 ≥500 氯丁橡胶 ≥300 ≥400 6.1.3 工艺 6.1.3.1 钢构件 钢构件应按设计图要求加工制造,其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钢构件其极限偏差应 符合GB/T 1804中V 级的规定;未注形状和位置的公差应符合GB/T 1184中L 级的规定。 6.1.3.2 弹性支承元件 弹性支承元件按设计图要求加工制造,其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未注公差尺寸的弹性支承元件, 其高度公差应符合GB/T 3672.1中 M2 级的规定,其他尺寸公差应符合GB/T 3672.1中 M3级的 规 定 。 6.1.3.3 焊接件 焊接件的焊缝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技术应符合GB/T 985.1和JB/T 5943的规定。 6.1.3.4 表面处理 涂装体系按所处的环境类别、设计使用年限选用。涂装的表面处理、涂装要求及涂层质量应符合 JT/T 722的规定。 6.1.3.5 装配 6.1.3.5.1 橡胶密封带应整条安装,表面应洁净,安装中不应以任何方法拉长,与异型钢型腔的夹持 力不应小于1kN/m。 6.1.3.5.2 装配公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完全压缩时,在任意位置同一断面,以两边纵梁顶平面为准,每根中纵梁顶面和边纵梁顶面 相对高差不应大于1.5mm;每单元的纵向偏差应在2mm 范围内; b 平面总宽度的偏差应符合表6的要求。 6 JT/T 3272016 表 6 平面总宽的偏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伸缩量e 80≤e≤400 400800 平面总宽的偏差值 -5~5 -10~10 -15~15 6.2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 6.2.1 外观 6.2.1.1 整体外观、产品铭牌、橡胶外观和涂装应符合6.1.1.1、6.1.1.2、6.1.1.4的要求。 6.2.1.2 外露螺栓应连接可靠。 6.2.2 材料 6.2.2.1 钢材性能应符合表3和表7的要求。 表 7 钢材性能要求 钢 材 类 别 性 能 要 求 普通螺栓 符合GB/T 193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 符合GB/T 1228、GB/T 1231的规定 6.2.2.2 导水装置使用的橡胶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和表8的要求。 表 8 导水装置使用的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 目 氯丁橡胶适用于 -25℃60℃地区 天然橡胶适用于 -40℃60℃地区 三元乙丙橡胶适用于 -40℃60℃地区 拉伸强度MPa ≥10 ≥10 ≥10 拉断伸长率 ≥300 ≥300 ≥300 6.2.3 工艺 6.2.3.1 钢构件、焊接件和表面处理应分别符合6.1.3.1、6.1.3.3和6.1.3.4的要求。 6.2.3.2 装配公差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 9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装配公差要求 单位为毫米 序号 项 目 SC SSA、SSB 80≤e≤720 7201440 1 伸缩范围内任一位置,同一断面 处两边齿板高差 ≤1.0 ≤1.0 ≤1.5 ≤2.0 2 最大压缩量时 纵向间隙 ≥15 ≥30 横向间隙 ≥5 ≥2 3 最大拉伸量时齿板搭接长度 ≥10 7 JT/T 3272016 6.3 无缝式伸缩装置 6.3.1 外观 外观表面应平整洁净,无机械损伤,无毛刺。 6.3.2 材料 弹性伸缩体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0的要求。 表10 弹性伸缩体物理机械性能要求 项 目 要 求 硬度IRHD 655 拉伸强度MPa ≥10 拉断伸长率 ≥650 撕裂强度N/mm ≥15 温度为-20℃40℃时,与表面经防锈处理钢板的黏结剥离强度N/mm ≥8 温度为-20℃40℃时,与混凝土的黏结拉伸强度MPa ≥1.5 脆性温度℃ ≤-50 人工气候老化与未老化前数值相 比发生最大变化 硬度IRHD 5 拉伸强度变化率 20 拉断伸长率 20 6.3.3 工艺 钢构件及其表面处理应分别符合6.1.3.1和6.1.3.4的要求。 7 试验方法 7.1 一般要求 7.1.1 试验对象分为3类材料试件、构件试件和整体试件。 7.1.2 试件不应少于两个样本。 7.1.3 材料试件应按试验要求取样。构件试件应取足尺产品。整体试件宜采用整体装配后的伸缩装 置;若受试验设备限制,不能对整体试件进行试验时,按下列要求取样 a 单缝模数式伸缩装置的试件长度不小于4m; b 多缝模数式伸缩装置的试件长度不小于4m, 并具有不少于4个位移箱; c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的试件长度不小于4m 或一个单元; d 无缝式伸缩装置的试件长度不小于4m。 7.1.4 试件的锚固系统应采用定位螺栓或其他有效方法,试验装置应能模拟伸缩装置在公路桥梁的 8 JT/T 3272016 实际受力状态,并进行规定项目试验。 7.1.5 伸缩装置变形性能试验应按附录B 的要求进行。 7.1.6 伸缩装置防水性能试验应按附录C 的要求进行。 7.1.7 伸缩装置承载性能试验应按附录D 的要求进行。 7.2 模数式伸缩装置 7.2.1 外观 外观采用目测方法和相应精度的量具逐件进行检测。 7.2.2 材料 7.2.2.1 钢材性能试验应按表11的要求进行。 表11 钢材性能试验要求 钢 材 类 别 试 验 要 求 异型钢材 符合GB/T 699、GB/T 700和GB/T 1591的规定 钢板、圆钢、方钢、角钢 符合GB/T 702、GB/T 706、GB 912、GB/T 3274的规定 锚固钢筋 符合GB 1499.1或GB 1499.2的规定 不锈钢板 符合GB/T 3280的规定 7.2.2.2 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应按JT/T 4 规定的方法进行。橡胶耐盐水性、耐油污性试验应按 GB/T 1690规定的方法进行。当从橡胶密封带成品取样、制成标准试片、按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时,测定 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与表4数值相比,拉伸强度下降应不大于20,拉断伸长率下降应不大 于35。 7.2.3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采用标定的钢直尺、游标卡尺、平整度仪、水准仪等测量,每2m取其断面测量后,按平 均值取用。 7.2.4 焊接质量 焊接质量检验按GB/T 3323和 GB 11345规定的方法进行。 7.2.5 表面涂装质量 表面涂装质量检验按JT/T 722规定的方法进行。 7.2.6 橡胶密封带夹持性能 橡胶密封带夹持性能试验应按附录E 的要求进行。 7.3 梳齿板式伸缩装置 7.3.1 外观 外观采用目测方法和相应精度的量具逐件进行检测。 7.3.2 材料 7.3.2.1 钢材性能试验应按表11和表12的要求进行。 9 JT/T 3272016 表12钢材性能试验要求 钢 材 类 别 试 验 要 求 普通螺栓 符合GB/T 193的规定 高强度螺栓 符合GB/T 1228、GB/T 1231的规定 7.3.2.2 橡胶物理机械性能试验应按JT/T 4规定的方法进行。橡胶耐盐水性、耐油污性试验应按 GB/T 1690规定的方法进行。从导水装置成品取样、制成标准试片、按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测定拉伸强 度和拉断伸长率,与表8数值相比,拉伸强度下降应不大于20,拉断伸长率下降应不大于35。 7.3.3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采用标定的钢直尺、游标卡尺、平整度仪、水准仪等测量,每2m 取其断面测量后,按平 均值取用。 7.3.4 表面涂装质量 表面涂装质量检验按JT/T 722规定的方法进行。 7.4 无缝式伸缩装置 7.4.1 外观 产品外观应采用目测方法和相应精度的量具逐件进行检测。 7.4.2 材料 弹性伸缩体材料性能试验按JT/T 1039的规定进行。 7.4.3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应采用标定的钢直尺、游标卡尺、平整度仪、水准仪等测量,每2m 取其断面测量后,按平 均值取用。 7.4.4 表面涂装质量 表面涂装质量检验按JT/T 722规定的方法进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8.1.1 伸缩装置检验应包含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8.1.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常生产后,生产设备、生产流程、材料有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用户提出要求或桥梁变形变位情况特殊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要求时。 10 JT/T 3272016 8.1.3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交货前应进行出厂检验。 8.2 检验项目及要求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3的要求。 表13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要求 装置类型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检验频次 模数式 伸缩装置 外观 6.1.1 7.2.1 √ √ 100 材料 6.1.2.1 7.2.2.1 √ △ 100 6.1.2.2 7.2.2.2 6.1.2.3 尺寸偏差 6.1.3.1 7.2.3 √ √ 100 6.1.3.2 焊接质量 6.1.3.3 7.2.4 √ √ 100 表面处理 6.1.3.4 7.2.5 √ √ 100 装配 6.1.3.5.1 7.2.6 √ √ 100 6.1.3.5.2 7.2.3 总体性能 5.1.1 7.1.5 √ △ 每批不少于 2件 5.1.2 7.1.6 5.2.1 7.1.7 梳齿板式 伸缩装置 外观 6.2.1 7.3.1 √ √ 100 材料 6.2.2.1 7.3.2.1 √ △ 100 6.2.2.2 7.3.2.2 尺寸偏差 6.2.3.1 7.3.3 √ √ 100 表面处理 6.2.3.1 7.3.4 √ √ 100 装配 6.2.3.2 7.3.3 √ √ 100 总体性能 5.1.1 7.1.5 √ △ 每批不少于 2件 5.1.2 7.1.6 5.2.1 7.1.7 无缝式 伸缩装置 外观 6.3.1 7.4.1 √ √ 100 材料 6.3.2 7.4.2 √ △ 100 尺寸偏差 6.3.3 7.4.3 √ √ 100 表面处理 6.3.3 7.4.4 √ √ 100 总体性能 5.1.1 7.1.5 √ △ 每批不少于 2件 5.1.2 7.1.6 5.2.1 7.1.7 注“ √ ”表示进行该项检验,“△”表示为选做。 11 JT/T 3272016 8.3 结果判定 8.3.1 型式检验应由第三方进行。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该批产品为合格。当检验项目中有不 合格项,应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后仍有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3.2 出厂检验时,当检验项目中有不合格项,应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后仍有不合 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12 JT/T 327201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伸缩装置的极限状态验算要求 A.1 一般要求 A.1.1 本附录适用于模数式伸缩装置和梳齿板式伸缩装置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极限状态验算。 A.1.2 极限状态验算内容包括 a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材料强度起控制作用的构件和连接的强度破坏或过度变形,或材料的疲 劳强度起控制作用的构件和连接的疲劳破坏; b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的变形、振动。 A.1.3 极限状态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极限状态验算取伸缩装置处于拉伸变形最大时的状态; b 汽车荷载按A.2 的要求取值,按应力或挠度对应的最不利方式布置。 A.2 汽车荷载 A.2.1 验算构件和连接发生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强度破坏时,汽车荷载按JTG D60的规定,取车辆 荷载。 A.2.2 验算构件和连接发生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疲劳破坏时,汽车荷载按JTG D60的规定,取疲劳荷 载计算模型Ⅲ。 A.2.3 车辆荷载的冲击力标准值为车辆荷载标准值乘以冲击系数μ,μ取0.3。 A.2.4 验算构件和连接发生强度破坏时,车辆荷载引起的水平力标准值取车辆荷载标准值的30。 A.2.5 轮 载Pa 按着地面积进行分配 ,如图A.1a 所示; ,如图A.1b 所示。 1 作用于梳齿板的轮载取 2 作用于中纵梁的轮载取 a作用于梳齿板的轮载 b作用于中纵梁的轮载 图A.1 轮载按着地面积分配 13 14 JT/T 3272016 A.3 极限状态验算 A.3.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按式A.1 的要求进行。 Y₀Sa≤R 式中yo结构重要性系数,按JTG D60的规定取值; Sa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按JTG D60的规定计算; Ra构件或连接的承载力设计值,按JTG D64的规定计算。 A.3.2 疲劳性能验算按式A.2~ 式 A.4 的要求进行。 Yr△σE₂≤k₈△σc/YMf YF△TE≤k△Tc/YMf 式中 Yn疲劳荷载分项系数,取1.0; YM疲劳抗力分项系数,取1.35; k尺寸效应折减系数,按JTG D64的规定计算; △σg,△TB₂ 换算为210⁶次常幅疲劳循环的等效常值应力幅,按JTG D64的规定计算; △σc,△Tc换算为210⁶次常幅疲劳循环的疲劳应力强度,按JTG D64的规定计算。 A.1 A.2 A.3 A.4 A.3.3 进行竖向挠度验算时,应按结构力学的方法,采用不计冲击力的汽车荷载频遇值,频遇值系数 取1 . 0。 A.3.4 竖向挠度不应大于计算跨径的1/600。对于简支结构、连续结构,计算跨径取支承间距;对于悬 臂结构,计算跨径取悬臂长度的2倍。 JT/T 327201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变形性能试验方法 B.1 试验条件 试验标准温度23℃5℃,且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及影响检测的震动源。 B.2 试件 试件应符合7.1.3的要求。试验前应将试件直接置于标准温度23℃5℃下,静置24h, 使试件内 外温度一致。 B.3 试验方法 B.3.1 试件布置示意如图B.1 所示。试验台、固定台座和移动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对试验结 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a 立 面 b 加垫板的立面 c平面 说明 1固定台座; 4试验台; 2伸缩装置试件; 5垫块。 3移动台座; 图B.1 变形性能试验试件布置示意 B.3.2 试验步骤如下 a 试验过程中,应采用不超过1mm/s 的速度施加纵向位移; b 在横向错位和竖向错位为零的状态下,使伸缩装置完成一次最大闭合和最大开口;在横向错 位取最大、竖向错位为零的状态下,使伸缩装置完成一次最大闭合和最大开口;在横向错位为 零、竖向错位取最大的状态下,使伸缩装置完成一次最大闭合和最大开口;横向错位和竖向错 15 JT/T 3272016 位归零,使伸缩装置处于最大开口状态; c 以25最大伸缩量为步长,每步变形完成后,静置5min, 由最大开口变形至最大闭合,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