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536-2004 路桥用塑性体(APP)沥青防水卷材.doc
ICS 93.080.20 P66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 JT/T 5362004 路桥用塑性体APP 沥青防水卷材 Atactic polypropyleneAPPasphalt waterproof roll for roads and bridges 2004-08-17发布 2004-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发 布 JT/ T 5362004 目 次 前言 48 1 范围 49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9 3 术语和定义 49 4 产品分类 49 5 技术要求 50 6 试验方法 52 7 检验规则 54 8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55 47 JT/T 5362004 前 言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重庆中澳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雷俊卿、李昌铸、夏晓霞、朱贤明、付春晓、于华强、李国干、杨良明。 48 JT/T 5362004 路桥用塑性体APP 沥青防水卷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桥用塑性体改性APP 沥青防水卷材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两面附以无规聚丙烯APP 或其它无规聚烯烃类聚合物APAO、APO改性剂的隔离 材料,并以聚酯毡为胎基所制成的路桥塑性体APP沥青防水卷材以下简称“卷材”。 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胎基和改性剂|表面材料制成的沥青防水卷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28.3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不透水性 GB/T 328.5 沥青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耐热度 GB/T 129521991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GB/T 182432000 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GB/T 18244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塑性体改性APP 沥青防水卷材 atactic polypropyleneAPPasphalt waterproof roll 以 APP改性材料为主,辅以各种助剂制成的沥青涂盖料浸涂聚脂胎基PY, 并在上表面撒以细砂、 矿物粒片料制成的有特殊性能指标及用途的防水卷材。 4 产品分类 4.1 分类 4.1.1 按上表面材料分为砂面和矿物粒片面 砂面代号M; 矿物粒片面代号S₃ 4.1.2 按物理力学性能分为1型和Ⅱ型 T型适用于热拌沥青混凝土路桥面; Ⅱ型适用于沥青玛蹄脂SMA混凝土路桥而。 4.2 规格 4.2.1 幅宽1000mm。 4.2.2 厚度3,4,5mm。 4.2.3 面积每卷面积分为10m和7.5m, 49 JT/T 5362004 4.3 型 号 型号表示方式如下 厚度; 上表面材料; 胎基代号; 一 型号; 产品代号APP。 示例3mm 厚砂面聚酯胎1型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型号为APP-I-PY-S-3 5 技术要求 5.1 卷重、面积及厚度 卷重、面积及厚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卷重、面积及厚度 规格公称厚度,mm 3 4 5 上表面材料 S M S M S M S M 面积, m/卷 最低卷重 公称面积≥ 10 10 7.5 7.5 偏差 , kg/卷 0.10 0.10 0.10 0.10 35.0 40.0 45.0 50.0 33.0 37.5 44 48 厚度,mm 平均值≥ 3.0 3.2 4.0 4.2 4.0 4.2 5.2 5.2 最小单值 2.7 2.9 3.7 3.9 3.7 3.9 4,9 4.9 5.2 外 观 5.2.1 成卷卷材应卷紧卷齐,端面里进外出不得超过10mm。 5.2.2 成卷卷材在4℃60℃任意温度下展开,在距卷芯1000mm长度外不应有10mm 以上的裂纹或粘 结 。 5.2.3 胎基应浸透,不应有未被浸渍的条纹。 5.2.4 卷材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孔洞、缺边和裂口,矿物粒片料粒度应均匀一致,并紧密地粘附于 卷材表面。 5.2.5 胎基要求在卷材上表而下的1/31/2的位置,以保证底面有一定厚度沥青。 5.2.6 每卷卷材的接头处不应超过一个,较短的一段长度不应少于1000mm,接头应剪切整齐,并加长 150mm。 5.3 物理力学性能 卷材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50 JT/T 5362004 表2卷材物理力学性能 型 号 I 可溶物含量, g/m 3mm ≥2100 4mm ≥2900 5mm ≥3700 不透水性压力不小于0.4MPa,保持时间不小于30 min 不透水 耐热度2h涂盖层垂直悬挂,℃ 1302 1502 无滑动、流淌、滴落 拉力,N/50mm 纵向 ≥600 ≥800 横向 ≥550 ≥750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纵向 ≥25 ≥35 横向 ≥30 ≥40 低温柔度3s弯曲180,℃ -10 -20 无裂纹 撕裂强度,N 纵向 ≥300 ≥400 横向 ≥250 ≥350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外观 无滑动、流淌、滴落 纵向拉力保持率, ≥80 低温柔度,℃ 3 -10 尤裂纹 抗破130℃/2h,500g重锤,300mm高度 冲击后无咯破 渗水系数500mm水柱下16b,ml/min ≤1 高温抗剪60℃,粘合面正应 力0.1 MPa,压速10mm/min, N/mm 沥青混凝土面 2 2.5 混凝土面 2 2.5 低温抗裂-20℃,MPa ≥6 ≥8 低温延仲率-20℃, ≥20 ≥30 耐腐蚀性 耐碱20℃ CaOH₂ 中浸泡15d无异常 耐盐水20℃ 3盐水中浸泡15d无异常 51 JT/T 5362004 6 试验方法 6.1 卷重、面积及厚度 6.1.1 卷重 用最小分度值为0.2kg的台秤称量每卷卷材的质量。 6.1.2 面积 用最小分度值为1mm卷尺在卷材两端和中部三处测量宽度、长度,以长度乘宽度的平均值求得每 卷卷材面积。若有接头,以量出两端长度之和减去150mm 计算。 当面积超出标准规定的正偏差时,按公称面积计算其卷重,当其符合最低卷重要求时,亦判为合格。 6.1.3 厚度 使用一个10mm 直径接触面,单位面积压力为0.02MPa,分度值为0.01mm的厚度计测量,保持时间 5s。沿卷材宽度方向裁取50mm1000mm 的卷材一条,在宽度方向测量10点,距卷材长度边缘 150mm15mm向内各取一点,在这两点中均分取其余8点。对砂面卷材必须清除浮砂后再进行测量,记 录测量值。计算10点的平均值作为该卷材的厚度。以所抽卷材数量的卷材厚度的总平均值作为该批 产品的厚度,并报告最小单值。 6.2 外观 将卷材立放于平面上,用一把钢板尺平放在卷材的端面上,用另一把最小分度值为1mm的钢板尺 垂直仲人卷材端面最凹处,测得的数值即为卷材端面的里进外出值。然后将卷材展开按外观质量要求 检查。沿宽度方向裁取50mm1000mm的一条卷材,胎基内不应有未被浸透的条纹。 6.3 物理力学性能 6.3.1 试件 6.3.1.1 将取样卷材切除距外层卷头2500mn后,顺纵向切取长度为1600mm 的全幅卷材试样两块,一 块作物理力学性能检测用,另一块备用。 6.3.1.2 按图1所示的部位及表3规定的尺寸和数量切取试件。试件边缘与卷材纵向边缘间的距离 不小于75mm。 表3试件尺寸和数量 试验项口 试件 代号 试件尺寸 mmmm 数量 个 试验项日 试件 代号 试件尺寸 mmmn 数量 个 可溶物含量 A 100100 3 低温柔度 F. 15025 6 拉力和延伸率 B、B 25050 纵横向 各5 撕裂强度 F,F 20075 纵横向 各5 3 不透水性和抗略破性 C 150150 各3 高温抗剪 C 300400 低温抗裂和低温延伸率 B、B 25050 纵横向 各5 耐盐水 I JⅡ 100100 100100 3 3 耐热度 D 10050 3 耐 碱 6.3.1.3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性能试件按 GB/T 18244的规定切取。共取两组,一组进行老化试验,一组 作为对比试件,进行性能测定。 52 JT/T 5362004 单位为毫米 纵 向 1 4 0 0 横向1000 B B B B B A D B F“ E F E F E F F C C C B G B BB BB|BBB E F E F E B_ C A D B B B 二 B F G D C C A F F 图 1 试件切取图 6.3.2 可溶物含量 按照 GB/T18243--2000中5 .3 .2的方法进行。 6.3.3 不透水性 不透水性试验按GB/T 328.3进行。 6.3.4 耐热度 耐热度试验按GB/T 328.5进 行 。 6.3.5 拉力及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按照 GB/T 18243-2000中5.3.3的方法进行。 6.3.6 低温柔度 按照 GB/T 182432000中5.3.6的方法进行。 6.3.7 撕裂强度 按照GB/T 182432000中5.3.7的方法进行。 6.3.8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 试验方法按GB/T 18244进行,采用氙弧灯法。试验时间720h累计辐射能量约为1500MJ/m 。 老 化试验后,检查试件外观,并按6.3.5和6.3.6测定纵向拉力与低温柔度,计算纵向拉力保持率。 6.3.9 抗略破 将试件置于130℃烘箱内恒温2h, 然后按GB/T 129521991的5. 11规定的要求进行穿孔实验。 6.3.10 渗 水 将试件置于500mm 的水柱下16h, 按 GB/T 328.3检测渗水透过率。 6.3.11 高温抗剪 卷材试件分别粘贴在沥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面上,在60℃温度下,拉力机夹具角度3045并保持粘 合面正应力0. 1MPa, 压速10mm/min, 测剪切力。 53 JT/T 5362004 6.3.12 低温抗裂 卷材试件在-20℃温度下测拉力及延伸,强度计算方法为 σ N/hb 式中σ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N拉力,单位为牛顿N; h 试件厚度,单位为毫米mm; b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 6.3.13 耐腐蚀性 6.3.13.1 耐碱性 在20℃,将卷材试件放在CaOH₂ 溶液中浸泡15d 无异常。 6.3.13.2 耐盐雾性 在20℃,将卷材试件放在3盐水中浸泡15d 无异常。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分为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卷重、面积、厚度、外观、拉力、最大拉力时断裂延伸率、不透水性、耐热度、低 温柔度。 7.1.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检验项目。 7.1.3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投产或产品定型鉴定时; b 正常生产时,抗略破和渗水试验每月进行一次,高温抗剪和低温抗裂每半年进行一次。人工气 候加速老化时每两年进行一次,其他指标每年一次; c 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产品停产六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2 组批 以同一类型、同一规格10000m为一批,不足10000m时亦可作为一批验收。 7.3 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检验 7.3.1 抽样 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五卷进行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质量检查。 7.3.2 判定 各项检查结果均符合5.1和5.2规定时,判定其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合格。若其中一项不符合 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另取五卷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查,如全部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为合格;若仍 不符合标准,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4 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7.4.1 抽样 从卷重、面积、厚度与外观合格的卷材中随机抽取一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7.4.2 判定 以下测试项目符合表2的指标判定该批产品物理力学性能为合格 当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撕裂强度各项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不透水性、耐热度每组三个试件; 54 JT/T 5362004 低温柔度六个试件至少有五个试件,型式检验和仲裁检验应使用A 法 ; 人工气候加速老化各项; 抗破及渗水试验三个试样渗水系数小于或等于规定值; 高温抗剪三个试样的平均值; 低温抗裂二个试样的平均值。 7.4.3 判定规则和复验 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拙取五卷并从中任取一卷对不合格项进 行单项复验。达到标准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一项以上不合格,就判不合格。 卷重、面积、厚度、外观与物理力学性能均符合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且包装和标志符合8.1和 8.2的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合格。 7.5 产品合格证 产品出厂时,生产厂需将该批产品出厂检验结果与合格证提供给用户。 8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 8.1 标志 产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的内容包括 a 生产厂名; b 商标; c 产品型号; d 生产日期或批号。 8.2 包装 卷材可用纸包装或塑胶带成卷包装。纸包装时应全柱面包装,柱面两端未包装长度总计不应超过 100mm。 8.3 贮存与运输 8.3.1 贮存与运输时,不同类型、规格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避免日晒雨淋,注意通风。贮存 温度不应高于50℃,立放贮存,高度不超过两层。防止倾斜或横压,必要时加盖苫布。 8.3.2 在正常贮存与运输条件下,贮存期自生产日起为一年。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