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740-2009 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docx
ICS 93.080.20 P66 备案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业 标 准 JT/T 7402009 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 Rubber asphalt sealant and filler of pavement 2009-04-24发布 200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 布 JT/ T 7402009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6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 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灌缝胶低温拉伸试验用水泥混凝土块制作方法和要求 8 I JT/T 7402009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 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公路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河南百和国际公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高速公路实业 开发公司、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剑、李峰、黄颂昌、秦永春、梁嵩巍、辛伟、李博、王炳强、芦玉江、李平、张占军。 Ⅲ JT/T 7402009 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用橡胶沥青灌缝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路面所用的橡胶类改性沥青灌缝材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269 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 2691991,ISO 21371985,EQV GB/T 2520 冷轧电镀锡薄钢板 GB/T 4892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GB/T 48922008,ISO 33941984,MOD GB/T9271 色漆和清漆 标准试板 JTJ 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灌缝胶 sealants and fillers 用于沥青路面裂缝修补,以橡胶粉和沥青为主要原料的一类材料。 3.2 安全加热温度 safe-heating temperature 灌缝胶保持安全状态的最高可加热温度。 3.3 灌入温度 pour point 施工过程中灌缝胶灌入裂缝时的温度或试验时灌缝胶灌入模具的温度。 3.4 锥入度 cone penetration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标准锥垂直贯入灌缝胶试件中的深度,以0.1mm 计。 3.5 流动值 flow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灌缝胶试件流淌的长度,以1mm 计。 3.6 弹性恢复率 resilience recovery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灌缝胶试件可恢复变形的百分率,以百分比计。 4 技术要求 4.1 灌缝胶应具有与沥青混凝土缝壁黏结能力强,不渗水,弹性好,高温时不流淌、不粘轮,低温时不 1 JT/T 7402009 脆裂,耐久性好等性能。 4.2 灌缝胶分为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和严寒型四类,分别适用于最低气温不低于0℃、 -10℃、 -20℃和-30℃的地区。 4.3 灌缝胶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灌缝胶的技术要求 评价指标 高 温 型 普 通 型 低 温 型 严 寒 型 低温拉伸 通过 ,通过. 通过 通过 锥入度0.1mm 50 30~70 50~90 70~150 软化点℃ ≥80 ≥80 ≥80 ≥80 流动值mm ≤3 ≤5 ≤5 ≤5 弹性恢复率 30~70 3070. 3070 30~70 注低温拉伸试验中,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和严寒型的试验温度分别为0℃,-10℃,-20℃和-30℃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和加热 5.1.1 取样 灌缝胶试验用样品应从工厂仓库中随机采样。从包装箱中取样时应注意不要只取上部或下部,避 免因上下不均匀而影响试验结果。每个样品取样不少 于 1kg。 5.1.2 加热 将装有灌缝胶的金属容器置于烘箱中保温2h~4h, 烘箱设定温度为灌缝胶的灌入温度。取出后在放有石棉 网的电炉上继续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3min~5min,不应 超过灌缝胶的安全加热温度。 5.2 低温拉伸试验 5.2.1 仪器设备 拉伸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 a 拉伸试验机拉伸行程不小于40mm,拉伸速度 0.05mm/min, 拉伸试件夹具见图1。 图1 拉伸试件夹具示意图 b 低温装置恒温控制-40℃1℃10℃1℃。 1-夹具;2-拉伸试件 c 水泥混凝土块尺寸为75mm50mm25mm, 抗压强度大于30MPa,制作方法和要求见附 录 A。 d 金属模块立柱,尺寸为100mm15mm12.5mm; 上垫块,尺寸为75mm15mm10mm; 下 垫块,尺寸为75mm25mm10mm。 e 其他刮刀等。 5.2.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 试件制备在金属模块将与灌缝胶接触的面上涂上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然后用金属模块 和水泥混凝土块围出一个50mm50mm15mm 的空隙,水泥混凝土块应干燥洁净,如图2所示。倒入 灌缝胶,略高于水泥混凝土块顶面,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h, 拆除上垫块和立柱,用热刮刀刮除顶面多余 灌缝胶,然后拆除下垫块,用热刮刀刮除底面多余灌缝胶,得到如图3所示的拉伸试件。 2 图2 低温拉伸试验模具 1-下垫块;2-混凝土块;3-上垫块;4-立柱;5-倒人灌缝胶 JT/T 7402009 50mm 12.5mm ,1 2 50mm 12.5mm 15mm 75mm 25mm 图3 拉伸试件 1-灌缝胶;2-混凝土块 3 b 低温拉伸在规定的试验温度条件下将试件保温不少于4h, 在拉伸试验机上以0 . 05mm/min 速度拉伸试件,拉伸过程中应保持规定的试验温度。完成50拉伸量即7.5mm 后,在30min 内 把 试 件取出。 c 重新压缩取出试件后,观察试件、试件与水泥混凝土块之间连接面有无明显的裂缝。如有裂 缝且长度大于6mm 时,判断试件失效。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把试件侧翻即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 底面, 一块水泥混凝土块在顶面,置于室温使灌缝胶在顶面水泥混凝土块的重力作用下重新压缩回原 样灌缝胶试验前的厚度为15mm。 d 重新拉伸按b重新进行低温拉伸。 5.2.3 试验结果 经过三个拉伸循环过程后,在30min 之内将试件从拉伸试验机中取出,立即检查试件、试件与水泥 混凝土块连接面之间是否有裂缝出现。如有裂缝且长度大于6mm 时,判定试件失效,否则判定试件 合格。 一组采用三个试件平行试验,试件全部合格为试验通过。 5.3 锥入度试验 5.3.1 仪器设备 锥入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 a 锥入度试验仪采用沥青针入度仪,将原仪器的标准针取下换成标准锥。 b 标准锥由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造的圆锥体和可拆卸钢尖组成,其尺寸和公差如图4所示。 标准锥总质量为102.5g0.05g, 锥杆质量为47.5g0.05g 。 外表面应抛光,使其非常光滑。洛氏硬度 HRC54~60, 表面粗糙度 Ra0.2μm0.3μm。 c 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 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d 大盛样皿内径70mm, 深 4 5mm。 e 其他秒表、温度计、恒温水槽等。 5.3.2 试 验步 骤 试 验 按GB/T 269进行,步骤如下 a 将达到灌入温度的灌缝胶倒入大盛样皿中,试件高度应超过预计锥入度值10mm, 注意排除气 泡。试件制备完毕后放在15℃30℃的室温中冷却1.5h2h, 移入水温控制在25℃0 .5℃的恒温水 槽中1 . 5h2h。 JT/T 7402009 Y详图 不做成圆角一 φ69.30.1 φ3.20.02 4 9015 不锈钢一 221 8F0.25 无肩一 15 0.05 淬火钢尖 35 1.5 1.6 0.1 Y 32.1F0.2 M3.. 镁或其他 合适材料 . 光滑抛光的表面 最大φ4,紧配合 φ8.40.02 φ0.380.02 图 4 标准锥尺寸及形状示意图尺寸单位mm b 调节锥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或其他异物,无明显摩擦。 c 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移入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玻璃皿中不应盛水。 d 将盛有试件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锥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 光反射观察,使标准锥锥尖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用按钮固定连杆,拉下齿杆与连杆顶端接触,调节刻度 盘指针至零 。 e 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标准锥自由地落下,标准锥贯入时间为5s时,停压按钮,使标准 锥连杆固定,拉下齿杆与连杆端接触,记下锥入深度0.1mm。 注当采用自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锥落下贯入试件同时开始,至5s 时自动停止。 5.3.3 试验结果 同一试件平行试验三次,测点之间距不应小于25mm,测点距试件边缘不应小于13mm。 同一试件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其中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即不超过 平均值的15时,取其平均值作为锥入度试验结果。 5.4 软化点 软化点试验按照JTJ 052中的T 0606沥青软化点试验进行。 5.5 流动试验 5.5.1 仪器设备 流动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 JT/T-740-2009 a 镀锡板采用符合GB/T2520 的测试级镀锡板,镀锡量11.2/11.2,硬度等级TH52SE; 表面 处理按GB/T 9271要求进行手工打磨,尺寸规格200mm150mm0.28mm。 b 黄铜模框模框的内尺寸60mm40mm3.2mm 精确至0.1mm。 c 电热干燥烘箱自动控制恒温。 d 三角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751,见图5。 e 其他游标卡尺、刮刀等。 5.5.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 在镀锡板上并排放上三个模框,模内侧面涂一层甘油 滑石粉隔离剂。将加热至灌入温度的灌缝胶分别灌入三个模框 内,在室温中冷却至少0.5h。 b 用热刮刀刮除高于试模的灌缝胶,使灌缝胶面与试模 图5 流动试验示意图尺寸单位mm 面齐平。然后在室温中冷却至少2h 后,拆下模框,制成三个 1-灌缝胶;2-镀锡板;3-三角架 60mm40mm3.2mm 试件。 c 将镀锡板连同试件放在三角架上,置入60℃1℃的烘箱内保持5h,取出试件,测量各试件的 长度精确至0.1mm, 减去原来的长度,其差值即为流动值,单位为毫米mm。 5.5.3 试验结果 三个平行试验结果的其中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即不超过平均值的 15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流动试验结果。 5.6 弹性试验 5.6.1 仪器设备 弹性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设备 a 弹性试验仪采用沥青针入度仪,将原仪器的标准针取 下,换成贯入球,尺寸见图6所示,贯入球质量为27.00g 0.01g, 贯入球加连杆总质量为75.00g0.01g。 b 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不少于80mm。 内设 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c 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 d 其他秒表、温度计、恒温水槽等。 5.6.2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 按锥入度试验的试验步骤制备试件和调整针入度仪, 从恒温为25℃0.5℃水槽中取出已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吹干试 件表面,放在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玻璃皿中不应盛水。 b 在贯入球的钢球上涂上一层甘油滑石粉隔离剂,慢慢 放下贯入球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贯入 球刚好与试件表面接触。用按钮固定连杆,拉下齿杆与连杆顶 端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至零。 c 用手紧压按钮,同时启动秒表,使贯入球自由落下,贯 入球贯入时间为5s 时,停压按钮,使贯入球连杆固定,拉下齿杆 与连杆端接触,读刻度盘指针读数,记为贯入量P0.1mm。 图6 贯入球尺寸及形状尺寸单位mm d 左手紧压按钮,同时右手压连杆,使贯入球在10s内 匀 速压入灌缝胶中10mm, 拉下齿杆,此时总贯入量为 P100 5 JT/T-740-2009 0A1mm。 固定贯入球5s,将齿杆上推。再按压按钮并保持贯入球在试件表面,使试件回弹20 s 后,停 压按钮,拉下齿杆,记录刻盘指针读数F0.1mm 。 按下式计算弹性恢复率 式中r弹性恢复率,单位为百分比。 试验过程示意图见图7。 图7 弹性试验过程示意图 5.6.3 试验结果 同一试件平行试验三次,测点之间距不应小于25mm, 测点距试件边缘不应小于13mm。 同一试件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其中一个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即不超过 平均值的15时,取其平均值作为弹性试验结果。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与检验项目 6.1.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2 出厂检验项目为表1中灌缝胶的锥入度、软化点和流动值。 6.1.3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料、配比、工艺有较大改变; c 正式生产时,每季度进行一次检验; 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1.4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第4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6.2 抽样与组批规则 6.2.1 灌缝胶以同品种同标号的产品20t为一批,不足20t者也作为一批进行验收。 6.2.2 每批灌缝胶中任选三箱,每箱取样不少于1kg 。型式检验不少于2.5kg。 6.3 判定规则 将三个样品分别进行检验,若三个样品的检验结果全部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 6 JT/T 7402009 格产品;若只有一个样品不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允许另取三个样品分别进行性能检测,如仍有不符合 要求的产品,则该批灌缝胶为不合格产品;若有超过一个样品不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则该批灌缝胶为 不合格产品。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 标志 7.1.1 包装箱外壁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 7.1.2 外壁标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生产厂名; b 产品名称; c 生产日期; d 产品净质量与包装后的总质量; e 包装箱尺寸lbh; f 防火、防潮、防雨淋标志。 7.2 包装 7.2.1 包装箱尺寸应符合 GB/T 4892的规定。 7.2.2 灌缝胶宜采用纸箱包装,用于内包装的塑料薄膜应能与密封胶一并使用。 7.2.3 产品应附 a 产品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上应标明产品的类型、适用范围、安全加热温度、灌入温度和施工工 艺等。 b 合格证。出厂检验项目合格证明。 c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上应有本标准的各项试验检测结果。 7.3 运输和储存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接近烟火;应防受热,防雨淋。在储存过程中,存放于干燥的库房里,并避 免接触腐蚀性气体和液体,远离易燃物质。 7 JT/T 740200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灌缝胶低温拉伸试验用水泥混凝土块制作方法和要求 A.1 仪具与材料 试验用仪具与材料包括 a 400mm100mm100mm 金属模具; c 混凝土切割机; d 级配集料及水泥等。 A.2 水泥混凝土块制备 A.2.1 材料 集料应由破碎的石灰石组成,其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JTG F40的要求,级配应符合表A.1 的规定。 应采用32.5或更高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表A.1集料级配 筛孔mm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通过率 100 88~92 78~82 58~62 38~42 31~35 24~28 16~20 610 2~4 A.2.2配合比 水灰比为0.49~0.55,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为335 kg/m30kg/m。 A.2.3 制作 采用金属模具和金属底板,将水泥混凝土灌入试模,略高于试模,放入振动台振动120s,置于室内 24h 后拆除模具,放入标准混凝土养生室至少28d。用混凝土切割机把水泥混凝土件切割成小条块。每 条水泥混凝土块75mm50mm25mm, 见图 A.1 。水泥混凝土块切割后用水冲洗、晾干。 8 废弃 100 50. 100 废弃 图A.1 水泥混凝土块切割示意图尺寸单位mm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业 标 准 路面橡胶沥青灌缝胶 JT/T 7402009 *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 100011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外馆斜街3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北京交通印务实业公司印刷 版权专有 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20千 2009年6月 第1版 2009年6月 第1次印刷 印数0001~1000册 定价10.00元 统一书号15114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