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771-200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doc
ICS 93.040 P 28 备案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业 标 准 JT/T 771200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 Technical conditions for unbonded steel strand stay cable 2009-12-23发布 2010-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 布 JT/ T 7712009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1 4 结构形式 2 5 规格型号 4 6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7 安装 9 附 录A资料性附录 主要技术参数 10 附 录B资料性附录 索体截面排布图 12 附 录C规范性附录 疲劳试验方法 13 附 录D规范性附录 鞍座的疲劳试验方法 15 附 录E规范性附录 密封试验方法 17 参考文献 19 I JT/T 7712009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 录B 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附 录D、附 录E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威胜利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征宇、杨征宇、柏国清、陈勇、李强、祖祥胜、吴洪峰、张星云、宋桂峰、吕敬之、 陈 佳 。 Ⅱ JT/T 771200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的构造、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安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及城市道路桥梁的斜拉索,其他工程结构的拉索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2002,ISO 68921998,EQV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CB/T 3077 合金结构钢 GB/T 4162 锻轧钢棒超声检测方法 GB/T 5224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ISO 6934-41991,NEQ GB/T 14370 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 CJ/T 3078 建筑缆索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JB/T 8467 钢锻件超声波探伤方法 JB/T 8468 钢锻件磁粉检验方法 JG 161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 JG 3007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 JT/T 329.2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YB/T 036.7 冶金设备制造通用技术条件 锻件 YB/T 152 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钢绞线斜拉索 strand stay cable 在钢绞线的两端装有锚具,能在工程结构中斜向承受拉力的拉索。 3.1.2 无粘结钢绞线 unbonded strand 用防腐润滑脂和护套涂包的钢绞线。 3.1.3 锚具 anchorage 牢固连接在斜拉索端头的一种装置,通过它将外界的拉力传递给斜拉索。 JT/T 7712009 3.1.4 定位浆体 locating cement motar 填充在锚具的过渡管内的水泥浆,用于固定过渡管内相互独立的穿线管。 3.1.5 自由段 free length 除斜拉索锚固段、鞍座、过渡段之外的斜拉索索体。 3.1.6 定位器 guide deviator 也称弹性支承体,横向引导斜拉索,防止锚具受到斜拉索横向力作用,并能够保证自由段钢绞线紧密 而平整地排列的装置。 3.1.7 导管 guide pipe 位于桥面或桥塔上的预留管道,便于斜拉索的安装与更换。 3.1.8 鞍座 saddle 位于索塔上,支承斜拉索、改变索体方向穿过索塔,并将斜拉索的径向及不平衡荷载传递给索塔的 构件。 3.1.9 索套管 stay pipe 包裹于钢绞线斜拉索最外层的HDPE 塑料管或金属管,能保护钢绞线以抵抗机械冲击和腐蚀。 3.2 符 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A 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 D。钢绞线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R张拉端锚具; DS固定端锚具; 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 f 试验用钢绞线的实测极限抗拉强度值,单位为兆帕MPa; F - 钢绞线实测平均极限抗拉力,单位为千牛kN; HDPE/PE 高密度聚乙烯/聚乙烯; 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Δσ钢绞线的张拉应力幅值,单位为兆帕MPa。 4 结构形式 4.1 主要结构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包括以下主要部件张拉锚固段、固定锚固段、过渡段及斜拉索自由段,见图1。 4.2 张拉锚固段及过渡段的结构 张拉锚固段由锚板、夹片、调整螺母、过渡管、保护帽、防腐润滑脂、密封装置、定位器及其他部件组 成,见图2. 2 JT/T 7712009 图 1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结构示意图 1防护帽; 8防腐润滑脂; 2锚垫板; 9夹片; 3过渡管 10 调整螺母; 4 定 位 浆 体; 11 锚板; 5导管 12穿线管; 6定位器 13密封装置; 7索套管; 14无粘结钢绞线 图 2 张拉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示意图 4.3 固 定 锚 固 段 及 过 渡 段 的 结 构 固定锚固段有锚板、夹片、过渡管、保护帽、防腐润滑脂、密封装置、定位器及其他部件组成,见图3。 1 索 套 管 ; 8防护帽; 2 无粘结钢绞线; 9 定位浆体; 3导管; 10穿线管; 4 定位器; 11 锚板; 5过渡管 12夹片; 6 密封装置; 13防腐润滑脂 7错垫板; 图 3 固定锚固段及过渡段结构示意图 3 JT/T 7712009 4.4 自由段的结构 自由段是斜拉索两过渡段之间的部分,由无粘结钢绞线、索套管组成。自由段中无粘结钢绞线的排 列为六边形或对称切角六边形,见图4。 4 1索套管; 2单根无粘结钢绞线; 3单根无粘结钢纹线PE 护套; 4钢绞线; 5防腐润滑脂 图 4 斜拉索索体截面及单根无粘结钢绞线截面示意图 4.5 鞍座的结构 鞍座位于斜拉桥的塔上,斜拉索贯穿其中并锚固在塔的两侧桥面上。鞍座的结构通常有两种形式, 即整束内外套管式和单根分丝式。其中单根分丝式又可分为单管组合分丝式及箱型分丝式,见图5。 1无粘结钢绞线; 2塔柱 3鞍座; 4剪力键; 5整束内外套管式鞍座截面; 6单管组合分丝式鞍座截面; 7箱型分丝式鞍座截面 图5 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5 规格型号 5.1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的规格型号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的规格型号由钢绞线直径和钢绞线根数来表示。 JT/T 7712009 示 例 55根直径为15.2mm 的钢绞线组成的斜拉索,其规格型号可表示为15.255。 5.2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的规格型号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的规格型号由锚具安装的部位代号、钢绞线直径、钢绞线根数三部分组成, 企业体系代号只在需要时加注。 企业体系代号; 钢绞线的根数; 钢绞线直径,单位为毫米mm; 锚具端部代号,DR- 张拉端;DS- 固定端 示 例 斜拉索的钢绞线直径为15.2mm,钢绞线根数为55,安装在张拉端的锚具,标记为DR15.255. 6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6.1 技术参数 6.1.1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的主要技术参数参见附录A 表 A.1。 6.1.2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的主要技术参数参见附录A 表 A.2。 6.1.3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索体截面示意图参见附录B。 6.2 锚具 6.2.1 锚板、调整螺母应选用优质钢材制造,应符合GB/T 699或 GB/T 3077的要求,其坯件宜为锻件, 符合YB/T 036.7的要求。其他部件的材料由设计选定,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6.2.2 锚板、调整螺母应逐件进行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探伤,探伤合格的方可流人下一道工序。超声波探 伤方法应按照GB/T 4162或 JB/T 8467的规定执行,磁粉探伤方法应按JB/T 8468的规定执行。 6.2.3 同一规格锚具的同类部件应具有互换性。 6.2.4 过渡段内无粘结钢绞线从锚固区到定位器的偏转角度不大于25mrad1.4。 6.2.5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的静载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按照GB/T 14370和JT/T 329.2的规定 执行。 6.2.6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的周期荷载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应按照GB/T 14370 和JT/T 329.2的 规定执行。 6.2.7 夹片的锚固性能应符合GB/T 14370规定,且在索力低至5fm时,夹片锚固应不出现滑丝。 6.2.8 疲劳载荷性能锚具与无粘结钢绞线组成的斜拉索试件,应满足上限应力为45f、 应力幅度为 200MPa、循环次数为200万次疲劳性能试验。 6.2.9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的疲劳试验按附录C 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疲劳试验中,单根钢丝折损根数不得超过下述数量 1 钢丝总根数不足100根时,折损不超过两根; 2钢丝总根数达到或超过100根时,折损率不超过实际根数的2带小数时四舍五人。 b 疲劳试验时,钢绞线的护套不应损伤,锚具或锚具构件不得受损破坏。 c 疲劳试验后,试件的最小张拉应力应不低于92 f 或 9 5 f 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两支承板 5 JT/T 7712009 间的延伸率在最大应力下不低于试件长度1.5。锚具或锚具构件不得受损,但夹片出现裂纹 除外。 6.2.10 锚具与无粘结钢绞线组成斜拉索体系,应保证对钢绞线实行单根安装、张拉、更换。在锚固区 灌注的填充材料,不应影响钢绞线的单根更换和监测性能。 6.3 无粘结钢绞线 6.3.1 钢绞线 6.3.1.1 制作斜拉索的无粘结钢绞线宜选用镀锌钢绞线或光面钢绞线 6.3.1.2 选用钢绞线除应符合YB/T 152 及 GB/T 5224要求的几何尺寸及性能外,还应满足表1及表2 的规定。 表 1 钢绞线尺寸及偏差 公称直径D. mm 抗拉强度/ MPa 横截面积A mm 截面积允许偏差 筱限抗拉力F. kN 15.2 1860 139 2 260 1770 248 15.7 1770 150 2 265 1860 279 表2钢绞线机械性能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试验方法 延伸率 ≥4.5 GB/T 228 断面收缩率 煲 ≥25 GB/T 228 松弛率 ≤2.5 YB/T 152 应力上限为0.45/,应力范围30XMPa的疲劳试验 次 ≥210 YB/T 152 疲劳试验后的应力试验 MPa ≥95J或92f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YB/T 152 偏斜张拉试验 多 ≤20 YB/T 152 6.3.2 防腐润滑脂 6.3.2.1 用于生产无粘结钢绞线的防腐润滑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周围材料无侵蚀作用。防 腐润滑脂性能应符合JG 3007的规定。 6.3.2.2 防腐润滑脂的涂敷应与护套的挤出一次完成,防腐润滑脂沿钢绞线全长应连续均匀涂敷。每 米油脂量应在15g-40g 之间,并保证将钢绞线外表面和钢绞线周围的缝隙填满,以防止气体及液体沿着 钢绞线内部缝隙流动。 6.3.3 钢绞线护套 6.3.3.1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采用的钢绞线应带有PE 护套,PE 护套的要求应满足JG 161 的规定。 6.3.3.2 无粘结钢绞线PE 护套的厚度应为1.50-⁵mm。 6.3.3.3 PE 护套在钢绞线上的最小摩擦阻力为3300N/m。 6.3.3.4 PE 护套的表面应没有斑痕或机械损伤,以免导致局部护套厚度减薄。 6 JT/T7712009 6.4 鞍座 6.4.1 鞍座应能承受斜拉索的径向压力及桥塔两侧索体的不平衡力,并能安全地将斜拉索转向合力传 递到索塔结构中。 6.4.2 鞍座的结构应能保证斜拉索的可更换性。 6.4.3 鞍座弯曲半径的确定应考虑其对钢绞线的摩擦疲劳影响,其最小弯曲半径应为 i 鞍座内各钢绞线独自布置在单根分丝管内无捆束R.≥400dd 为钢绞线中单根钢丝的直 径; b 鞍座内钢绞线成束布置有捆束R≥30DD 为索套管的直径。 6.4.4 斜拉索鞍座的疲劳性能要求应与斜拉索锚具相同,符合6.2.8的规定。鞍座疲劳试验旨在对鞍 座人口处的磨蚀疲劳强度进行确定,锚固段与本试验无关。鞍座的疲劳试验方法按照附录D 的规定进 行,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疲劳试验中,单根钢丝折损根数不得超过下述数量 1钢丝总根数不足100根时,折损不超过两根; 2钢丝总根数达到或超过100根时,折损率不超过实际根数的2带小数时四舍五人。 b 疲劳试验时,钢绞线的护套不应损伤,锚具或锚具构件不得受损破坏。 c 疲劳试验后,试件的最小张拉应力应不低于92 f 或95 Jm取两者中的较大值。锚具或 锚具构件不得受损破坏,但夹片出现裂纹除外。 6.5 索套管 6.5.1 索套管材料一般选用HDPE, 也可以选用钢质或其他合适的金属材料。选用HDPE 材料时的主 要性能应满足表3的规定,试验方法及其他要求按照CJ/T 3078的规定执行。 表3 HDPE的性能 序 号 项 目 指 标 黑色 彩色 1 密度g/cm 0.9420.978 0.9420.978 2 熔体流动速度g/10min ≤0,45 ≤0.45 3 拉伸强度MPa ≥20 ≥20 4 拉伸屈服强度MPa ≥10 ≥10 5 断裂伸长率 ≥600 ≥600 6 硬度Sho D ≥60 ≥60 7 拉伸弹性模量MPa ≥150 ≥150 8 冲击强度kJ/m ≥25 ≥25 9 软化温度℃ ≥115 ≥110 10 耐环境应力开裂F/h ≥150X ≥1500 11 脆化温度℃ ≤-76 ≤-76 12 炭黑分散性 分散度分 ≥6 吸收系数 ≥400 13 耐热老化100℃, 168 h 拉伸强度变化率 20 20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20 20 7 JT/T 7712009 表 3 HDPE 的性能续 序 号 项 目 指 标 黑色 彩色 14 耐臭氧老化,延伸25,温度24℃8℃,臭氧浓度0.01mg/m 0.15mg/m,暴露1h 无异常变化 无异常变化 15 人工气候老化 老化时间 h1008h 拉伸强度变化率 25 25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25 25 老化时间 504h-1008h 拉伸强度变化率 15 15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15 15 16 耐光色牢度级 ≥7 6.5.2 HDPE 索套管可制成单层或双层,外层可以设计成不同颜色。其截面形状为整圆或由两半圆组 合而成。 6.5.3 需灌注填充料的索套管,其壁厚应不小于D/17D 为索套管的直径;无需灌注填充料的索套管, 其壁厚应不小于D/32, 且不应小于5mm。 6.5.4 HDPE 索套管表面应良好完整,划痕深度不得超过2mm,或不得超过管壁厚度的20 6.5.5 索套管外表面宜有双螺旋线或凹形花纹。 6.5.6 索套管由若干节直管通过镜面焊接或管套连接成,连接口处应具有不低于整根索套管的屈服 强度。 6.5.7 HDPE 索套管在制作和安装时,应保证不会出现过度弯曲,防止HDPE 索套管的损伤。 6.5.8 现场焊接的HDPE 索套管的长度应控制在设计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6.6 防腐 6.6.1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防腐体系应采用单根钢绞线独立防腐方式,索体防腐层数应为三层或三层 以上。 6.6.2 锚固区应有防水排水构造,锚固区及鞍座内钢绞线的防腐能力不低于斜拉索自由段。 6.6.3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应具有良好的防护密封性能,保证锚具内部钢绞线不受外部有害物质 的侵人。 6.6.4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的过渡段密封性能试验应按附录 E 的规定进行。在试验条件下其密 封要求应能承受3m 高水压,在试验完毕并拆除试件之后,通过目测,如果没有发现有色水进入锚具内 部,则认为试件合格。 6.6.5 锚具裸露表面应喷涂锌、铝或锌铝合金等达到防腐设计要求,只有在施工结束后才能进行防腐的 部位应先进行临时防护。 6.6.6 在斜拉索安装张拉结束后,斜拉索的锚固区及斜拉索端部裸露钢绞线应灌注防腐润滑脂,其防腐 润滑脂的性能应满足JG 3007的规定。 6.6.7 斜拉索的索套管结构应考虑热胀冷缩的影响,以保证索体的防护性能不因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受 到破坏。 6.7 减振 当斜拉索内部阻尼率较小,斜拉索振幅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减振措施来控制斜拉索的振幅。 8 JT/T 7712009 7 安装 7.1 安装 7.1.1 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锚具、索套管、钢绞线的安装,应控制在设计允许偏差范围内。 7.1.2 在安装索套管时,应预留充足的热胀冷缩空间。 7.1.3 锚具、钢绞线等其他裸露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应妥善防护,防止雨水和其他有害液体的渗人。 7.2 张拉与调索 7.2.1 斜拉索的张拉可以采用单根钢绞线张拉或整束钢绞线张拉,通过应力调节达到设计的索力要求 和桥梁的线形要求。 7.2.2 单根钢绞线逐根安装、张拉和调索完毕,即可达到规定的总索力,且每束索内各根钢绞线的索力 误差应控制在1范围内。 7.2.3 斜拉索张拉及调索结束时,夹片咬合钢绞线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如夹片对钢绞线某位置有重叠咬合,其重叠长度应不超过夹片长度的50,其初次咬合表面的 长度应不小于20mm; b 在斜拉索两锚固端夹片咬合点之间的钢绞线上应无夹片咬痕。 7.2.4 为保证斜拉索的锚固可靠,斜拉索夹片应顶压就位。必要时,应安装防松装置。 7.2.5 所有斜拉索结构都应有细部构造设计,以便仔细检查斜拉索各构件。安装结束时应有斜拉索各 构件的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全面记录斜拉索各构件的施工质量。 9 JT/T 771200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主要技术参数 斜拉索的主要技术参数参见表A.1, 斜拉索锚具的主要技术参数参见表A.2 表A.1斜拉索的主要技术参数 斜拉索 规格型号 钢绞线束 公称截面积 mm 钢绞线束 单位重 kg/m 索套管外径 F mm 公称破断索力 kN 设计索力 kN /m1770MPa/u1860MPa fn1770MPa /n1860MPa 15.212 1668 13.2 125 2.952 3102 1329 1396 15.712 1800 14.2 125 3186 3.348 1434 1507 15.219 2641 20.9 140 4675 4912 2104 2211 15.719 2850 22.4 140 5045 5301 2270 2385 15.222 3058 24.2 160 5413 5688 2436 2560 15.722 3.300 26.0 160 5841 6138 2628 2762 15.231 4309 34.1 160 7627 8.015 3432 3.607 15.7-31 4650 36.6 160 8231 8649 3704 3892 15.237 5143 40.7 180 9103 9566 4096 4305 15.737 5.550 43.7 180 9824 10323 4421 4.645 15.243 5977 47.3 200 10579 11117 4761 5003 15.743 6450 50.7 200 11417 11997 5137 5399 15.255 7645 60.6 200 13.532 14220 6089 6399 15.7-55 8250 64,9 200 14603 15345 6571 6905 15.261 8479 67.2 225 15008 15771 6754 7.097 15.761 9150 71.9 225 16196 17019 7288 7659 15.273 10147 80.4 250 17960 18.873 8082 8493 15.773 10950 86.1 250 19382 20367 8722 9165 15.285 11.815 93.6 250 20913 21976 9411 9889 15.785 12750 100.3 250 22568 23715 10155 10672 15.291 12649 100.2 280 22389 23527 10075 10587 15.791 13650 107.4 280 24161 25389 10872 11425 15.2109 15151 120.0 315 26817 28181 12068 12681 15.7109 16350 128.6 315 28940 30411 13023 13685 15.2127 17653 139.8 315 31246 32835 14061 14776 15.7127 19050 149.9 315 33719 35433 15173 15.945 10 JT/T 7712009 表A.2斜拉索锚具的主要技术参数 单位为毫米 斜拉索 规格型号 DR张拉端 DS固定端 借板外径 D. 锚板厚度 A, 螺母外径 C 螺每厚度 B₁ 导管参考尺寸 E 锚板外径 D₂ 锚板厚度 A₂ 导管参考尺寸 E₂ 15.212 Tr1906 90 230 50 62196.5 185 85 币1804.5 15.219 T2358 105 285 65 62676.5 230 100 φ2196.5 15.222 Tr2558 115 310 75 φ2998 250 100 φ2196.5 15.231. Tr2858 135 350 95 φ3258 280 125 φ2456.5 15.237 T3108 145 380 105 63568 300 150 φ2736.5 15.243 Tr3508 150 425 115 d4069 340 155 63258 15.255 Tr3858 170 470 130 641910 380 175 3258 15.261 Tr3858 185 470 145 b41910 380 190 3568 15.273 Tr4408 185 530 145 650811 430 190 中4069 15.2-85 Tr4408 215 S40 175 450811 430 220 φ4069 15.2-91 Tr4908 215 590 160 655913 480 230 445710 15.2109 T5058 220 610 180 d55913 495 240 φ45710 15.2127 T5608 260 670 200 61013 550 290 650811 注1本表的错具尺寸同时适应15.7mm钢绞线斜拉索 注2当斜拉索规格与本表不相同时,锚其应选择邻近较大规格,如15.258的斜拉索应选配I5.261斜拉索锚具。 注3当所选的斜拉索规格超过本表的范围,可咨询相关专业商 11 12 JT/T 7712009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索体截面排布图 索体截面排布图见图 B.1- 图 B.13。 图B.219 根钢绞线 图 B.112 根钢绞线 图B.431 根钢绞线 图 B.537 根钢绞线 图 B.861 根钢绞线 图B.755 根钢绞线 图B.1191 根钢绞线 图 B.1085 根钢绞线 图B.13127 根钢绞线 图B.322 根钢绞线 图B.643 根钢绞线 图 B.973 根钢绞线 图B.12109 根钢绞线 JT/T 7712009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疲劳试验方法 C.1 试件 C.1.1 试件的构造应与实际斜拉索相同,应包括锚固段、约束圈或定位器及至少0.5m 的自由段,约束 圈能自由移动。 C.1.2 试件的规格应是实际采用的斜拉索规格中有代表性的相同或不同的三组,试验用无粘结钢绞线 应符合6 .3的规定。 C.1.3 试件的长度应与相应的试验设备相匹配,但不应小于3.5m。 C.2 试验设备 疲劳试验机 C.3 试验环境 试验应在常温下进行。 C.4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 按 图C.1 所示,将试件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并在斜拉索锚具下放置斜垫板,使锚固段试件的实 际中心线与理论中心线形成夹角10mrad0.6, 然后锚固,使其产生弯曲效应。或者按图 C.2 所示,利用横向助推器直接在试件上增加横向循环疲劳载荷,使其产生5mrad 的弯曲 角度。 b 以约100MPa/min 的速度加纵向荷载至应力上限,在调节应力幅度达到规定值后,开始循环疲 劳试验,试验频率不超过8Hz 。如按图C.2 所示方法试验,其横向疲劳的最大弯曲角度、最小弯 曲角度应分别与纵向疲劳的上限应力值、下限应力值同步。也可以采用横向弯曲疲劳荷载频率 略高于纵向拉伸疲劳荷载频率,构成拉弯随机组合试验荷载。 c 疲劳试验后,用同一试件进行静载试验。逐步缓慢地增加应力荷载,直至超过斜拉索所能承受 的最大抗拉强度。 斜垫板 自由段 约束圈 Aa ≥0.5m 10mrad ≥3.5m 锚固段 图C.1 斜拉索的疲劳试验原理图增加斜垫板方式 13 JT/T 7712009 d5 10mrnd 横向助动器 △o 5mrad △h 锚固段 约束圈 -5mrad △a 图 C.2 斜拉索的疲劳试验原理图增加横向载荷方式 C.5 测量和观察 试验中应进行下列测量、观察并记录 a 试验装置和步骤的描述; b 检查各构件尺寸、硬度等的合格性,对单根钢绞线进行至少五次极限试验; c 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实际试验参数包括次数、应力幅、荷载等的完整记录; d 钢绞线、夹片在锚固段产生的相对位移; e 疲劳试验过程中,检测各构件的破坏程度; f 张拉试验中不间断记录延伸率变化; 8测量出的最大张力; h 测出在最大应力下,张拉试件在两支承板之间的总延伸率; i 张拉试验完成后,将试件拆除,并仔细检查各构件,记录试验中受损的钢绞线、各零部件以及它 们的位置; j 观测时的图片文件。 14 JT/T 7712009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鞍座的疲劳试验方法 D.1 试件 D.1.1 试件应包括锚固段、鞍座以及锚固段和鞍座入口之间至少2m 的自由段,斜拉索与水平面的夹角 呈30 .见图D.1 30 鞍座 α10mrad 理论线形 工 △h 竖向位移 2m 斜拉索 锚固段 图D.1 斜拉索鞍座疲劳试验装置原理图 D.1.2 试件规格应选择小型至中型的规格为代表,也可以根据设备能力来进行选择。试验用无粘结钢 绞线应符合6 . 3的规定 D.1.3 试件的长度应与相应的试验设备相匹配。 D.2 试验环境 试验应在常温下进行。 D.3 试验设备 疲劳试验机。 D.4 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如下 a 将试件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保证自由段与鞍座及锚固段相切,再将鞍座抬高,使斜拉索在鞍座 出口处的实际中心线与理论中心线的夹角为10mrad0.6, 记录下鞍座装置的实际位置。 b 在试件的两端以约100MPa/min 的速度对称加荷载至轴向应力为45 fa-△g/2, 继续向上将 鞍座抬起h₁, 直到斜拉索轴向应力达到上限值,记录鞍座的位置。 c 将鞍座放低h₂ 到某一位置,即在锚固处测量到斜拉索的轴向应力值降至下限值,再记录鞍座的 位置,见图D.2. d 按照所记录的鞍座实际位置,上下移动鞍座进行循环疲劳试验,频率不超过8Hz e 疲劳试验后,用同一试件进行静载试验。缓慢对称地增加应力荷载,直至超过斜拉索所能承受 的最大抗拉强度。 15 JT/T 7712009 α-A a,0.45. r₂0.45/-Ao 30 △h h,f 图D.2 鞍座的疲劳和张拉试验原理图 D.5 测量和观察 试验中应进行下列测量、观察并记录 a 试验装置和步骤的描述; b 检查各构件规格、硬度等的合格性,对单根钢绞线进行至少五次极限试验; c 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实际试验参数包括次数、应力幅、荷载等的完整记录; d 钢绞线、夹片在锚固段产生的相对位移; e 疲劳试验过程中,检测各构件的破损程度; f 测量出的最大张力; g 张拉试验完成后,将试件拆除,并仔细检查各构件,记录试验中受损的钢绞线、各零部件以及它 们的位置; h 观测时的图片文件。 16 JT/T7712009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密封试验方法 E.1 试件 E.1.1 试件的构造应与实际斜拉索相同,包括锚固段,至少Im 长的自由段、密封装置,若有定位器或约 束圈装置,也应全部装上,见图 E.1 E.1.2 锚固段应安装无粘结钢绞线,无粘结钢绞线应符合6.3的规定 E.1.3 锚固段应注入与斜拉索运行时相同的填充料,防护帽也应装人 图E.1 斜拉索锚具密封试验原理图 E.2 试验环境 试验应在常温下进行。 E.3 试验设备 密封试验台架。 E.4 试验步骤 a 将试件安装在密封试验台架上,保证钢绞线的横向偏转角度调整量为25mrad1.4,有色 水温度能在16℃56℃之间调节,见图E.2. b 在常温下给测试钢绞线施加30 f. 的荷载应力,然后在钢简中注人至少3m 高的有色水。 e 保持水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