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32363.1-2015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规范基础.docx
ICS 83.080.20 G 3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规范基础 PlasticsPolyamidePA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 Part 1Designation system and basis for specification ISO 1874-12010,IDT 2015-12-31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前 言 GB/T 32363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规范基础;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本部分为GB/T 3236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1874-12010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 统和规范基础。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 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ISO 527-21993,IDT; GB/T 12006.12009 塑料 聚酰胺 第1部分黏数测定ISO 3072007,IDT; GB/T 32363.22015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ISO 1874-22012,IDT。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程塑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5/SC 9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珠海万通化工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奇祥、袁绍彦、叶南飚、张永、夏建盟、石鑫、姜苏俊、孙东海、刘力荣。 I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 1部分命名系统和规范基础 1 范围 GB/T 32363的本部分规定了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的命名系统。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种类包括 PA6 、PA66 、PA69 、PA610 、PA612 、PA11 、PA12 、PAMXD6、 PA46 、PA1212 、PA4T 、PA6T以 及PA9T 、PA10T 、PA1010 等均聚聚酰胺,以及各种不同组成的模塑和 挤出共聚物。 不同种类聚酰胺塑料用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特定应用、重要性 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 a 黏数; b 拉伸弹性模量; c 成核剂的存在。 本部分适用于所有的均聚和共聚聚酰胺,且适用于目前正常使用的、未改性的及由着色剂、添加剂、 填料、增强材料、聚合物改性剂等改性的材料。 本部分不适用于单体浇铸类型的 PA6 和 PA12。 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定用途和/ 或特定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和加工条件的数据。需要时,可按 ISO 1874-2 中规定的试 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 为了说明某种聚酰胺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保证加工的重现性,可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307 塑料 聚酰胺 第1部分黏数测定PlasticsPolyamidesDetermination of viscosity number ISO 527-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PlasticsDetermi- 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Part 2Test conditions for moulding and extrusion plastics ISO 1874-2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Plastics PolyamidePAmoulding and extrusion materialsPart 2Preparation of test specimens and determi- nation of properties] 3 命名系统 3.1 概述 热塑性聚酰胺的命名和分类系统基于下列标准模式 工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命名 描述组 可选项 特征项目组 国家标 准号组 单项组 字符组1 字符组2 字符组3 字符组4 字符组5 命名包含标示为“热塑性塑料”可选的描述组和特征项目组,特征项目组包含本国家标准号组和单 项组。为了明确命名,单项组分为5个字符组,包含以下信息 字符组1按照缩写符号,即 PA, 以及有关化学结构和成分等信息来规定聚酰胺代号见3.2。 字符组2位置1推荐特定应用和/或加工方法见3.3。 位置2到8重要性能、添加剂和附加信息见3.3。 字符组3特征性能见3.4。 字符组4填料或增强材料以及其标称含量见3.5。 字符组5为达到分类的目的,可增加第5字符组给出附加信息信息的种类及使用的字母代码不 包含在本部分见3.6。 字符组1的第一个字符应为连字符。 字符组之间应用逗号分隔。 如果某个字符组没有应用,应由双逗号,,分隔。 3.2 字符组1 字符组1包含聚酰胺PA 的化学结构和成分见表1和表2。 含增塑剂的聚酰胺可在代号后附加P 字符,P 字符前用连字号隔开如PA610-P。 含冲击改性剂的聚酰胺可在代号后附加 HI 字符,HI 字符前用连字号隔开如PA610-HI。 表 1 字符组1中表示均聚聚酰胺材料化学结构的代号 代号 名称和化学结构 PA4T PA6 PA66 PA69 PA610 PA612 PA6T PA9T PA11 PA12 PAMXD6 PA46 PA1212 PA10T PA1010 聚酰胺4T基于丁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6基于e-己内酰胺的均聚物 聚酰胺66基于己二胺与己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69基于己二胺与壬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610基于己二胺与癸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612基于己二胺与十二烷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6T基于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9T基于壬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11基于11-氨基十一烷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12基于w-十二内酰胺或月桂内酰胺的均聚物 聚酰胺MXD6基于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46基于丁二胺与己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1212基于十二烷二胺与十二烷二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10T基于癸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的均聚物 聚酰胺1010基于癸二胺与癸二酸的均聚物 1,10-癸二酸。 2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表 2 字符组1中表示共聚聚酰胺材料化学结构的代号 代号 化学结构 PA66/610 PA6/12 PA6/66/PACM6 PA12/IPDI PA46/6 PA4T/6T PA6T/MPMDT PA6T/66 PA6T/6T PA6T/6I/66 PA66/6I PA10T/66 PANDT/INDT 基于己二胺、己二酸、癸二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e-己内酰胺、月桂内酰胺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e-己内酰胺、己二胺、己二酸、4,4-亚甲基双环己胺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月桂内酰胺、间苯二酸、异佛尔酮二胺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丁二胺、己二酸与e-己内酰胺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丁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己二胺、对苯二甲酸与2-甲基-1,5-戊二胺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己二胺、对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己二胺、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己二胺、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己二胺、间苯二甲酸、己二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癸二胺、对苯二甲酸与己二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2,2,4-三甲基己烷-1,6-二胺,2,4,4-三甲基己烷-1,6-二胺、对苯二甲酸的共聚聚酰胺 以下三个包含了质量比的信息见附录A PA66/690/10 PA6/6680/20 PA66/620/80 基于90质量分数己二胺和己二酸以及10质量分数e-己内酰胺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80质量分数e-己内酰胺以及20质量分数己二胺和己二酸的共聚聚酰胺 基于20质量分数己二胺和己二酸以及80质量分数e-己内酰胺的共聚聚酰胺 假设分子链的重复结构单元的二羧酸部分中对苯二甲酸或间苯二甲酸或两者组合的量达到至少55摩尔分 数,以PA6T/XX/YY命名的聚酰胺同样也可以称为PPA,参见ASTM D5336。 3.3 字符组2 在此字符组中,特定应用和/或加工方法列在位置1上,重要性能、添加剂及着色剂在位置2到8 上,代号见表3。 如果位置1未给出特定信息,且第2到8位给出信息,则第1位代号为 X。 表 3 字符组2中使用的代号 代号 位置1 位 置 2 到 8 A 加工稳定性 B 吹塑 抗粘结 C1 着色,但透明 C2 着色,且不透明 D 粉料,干混料 E 管材、型材、片材的挤出 可发泡的 F 薄板和薄片的挤出 特殊燃烧性能 G 通用 粒料,微粒 H 涂覆 耐热老化 K 电线、电缆的涂覆 L 单丝挤出 耐光和/或耐候 M 注塑 3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表 3 续 代号 位置1 位置2到8 N 本色 R 滚塑 脱模剂 S 粉末涂层或烧结 润滑性 T 带材加工 高透明性 W 耐水解 X 未标明 Z 抗静电 3.4 字符组3 3.4.1 概述 字符组3中,位置1代表黏数,由两位数字代号表示见3.4.2,位置2代表拉伸弹性模量,由三位 数字代号表示见3.4.3,各代号之间用一个连字符隔开。 对于添加成核剂的聚酰胺可通过在字符组3的最后位置添加 N 来表示。 如果没有添加成核剂,用 X 表示。 如果材料的性能数据在某一代号限定的范围内或接近限定的范围,生产商应当指出哪个代号命名 该材料。随后单项试验的测试结果由于制造公差在某一代号限定的范围内或在某一代号限定的范围两 侧,命名不受影响。 注现有的材料不能完全涵盖所有的特征性能数值的组合。 3.4.2 黏数 黏数应按照ISO 307 进行测定,黏数的均值用两个数字组成的符号表示,详见表4。 对于共聚聚酰胺,96质量分数硫酸应优先用作溶剂,但对于某些共聚聚酰胺,最佳溶剂为m-甲 酚或苯酚/1,1,2,2-四氯乙烷混合物60/40。表4最后一列中未涉及的均聚或共聚酰胺的适用溶 剂信息由供应商提供。 表 4 字符组3中黏数的代号 数字代号 黏数的区间 mL/g 适用于 溶剂96质量分数 硫酸 溶剂m-甲酚 溶剂苯酚/1,1,2,2- 四氯乙烷60/40 09 10 12 14 18 22 27 32 34 ≤90 90 ≤110 110 ≤130 130 ≤160 160 ≤200 200 ≤240 240 ≤290 290340 PA6、PA66、PA69、PA610、 PA612、PA MXD6、共聚聚 酰胺 4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表 4 续 数字代号 黏数的区间 mL/g 适用于 溶剂96质量分数 硫酸 溶剂m-甲酚 溶剂苯酚/1,1,2,2- 四氯乙烷60/40 11 12 14 16 18 22 24 ≤110 110 ≤130 130 ≤150 150 ≤170 170 ≤200 200240 PA1212、PA11、PA12、共 聚聚酰胺 12 13 15 17 19 20 ≤120 120 ≤140 140 ≤160 160 ≤180 180200 PA6T/66、PA6I/66、 PA6I/6T、PA6T/6I/66、 PA6T/6I、PA6I/6T/66、 共聚聚酰胺 注关于黏数测定时不同溶剂间转换公式能与ISO 307 对应,如由90质量分数甲酸作溶剂测定的黏数可通过 下述方程式转换成由96质量分数硫酸作溶剂测定的值 对PA6 Iny0.41610.9276 Inx 对PA66 Iny0.45410.9261 lnx 对PA69 Iny0.46340.9095 Inxr 对PA610 Iny0.98230.7932 lnx 式 中 x 90质量分数甲酸作溶剂测定的黏数; y由96质量分数硫酸作溶剂测定的黏数。 对于PA612,可根据 ISO 307进行测定,溶剂可以选择m-甲酚或96质量分数的硫酸,转换公式如下 Iny0.28570.9859 Inx 式 中 x 由96质量分数硫酸溶剂测定的黏数; y由m-甲酚溶剂测定的黏数。 转换公式的准确度取决于黏数的大小以及聚酰胺的类型。由其他溶剂中不同标称黏数数值转换到 96质量分数硫酸中标称黏数数值的95置信区间见表5。 表 5 置信区间 标称黏数 转换到96质量分数硫酸中标称黏数的95置信区间 PA6 PA66 PA69 PA610 PA612 100 0.8 士1.6 士2.0 士4.7 士4.4 140 0.8 士1.4 1.9 士4.1 士4.9 180 0.7 士1.2 土2.9 5.8 士10.2 220 0.7 士1.3 4.7 9.0 17.6 260 0.8 1.7 6.9 12.9 26.0 300 士1.0 士2.4 9.3 17.2 士35.3 340 士1.3 士3.3 士11.9 士21.8 45.3 溶剂对于PA6、PA66、PA69、PA610,为90质量分数甲酸;对于PA612,为m-甲酚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3.4.3 拉伸弹性模量 在 ISO 1874-2 规定的干态条件下,拉伸弹性模量按照ISO 527-2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其平均值 使用三个数字组成的符号表示,见表6。 表6 字符组3中拉伸弹性模量使用的代号 代号 拉伸弹性模量的范围 MPa 001 002 003 004 005 007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110 120 140 160 190 220 250 ≤150 150 ≤250 250 ≤350 350 ≤450 450 ≤600 600 ≤800 800 ≤1500 1500 ≤2500 2500 ≤3500 3500 ≤4500 4500 ≤5500 5500 ≤6500 6500 ≤7500 7500 ≤8500 8500 ≤9500 9500 ≤10500 10500 ≤11500 11500 ≤13000 13000 ≤15000 15000 ≤17000 17000 ≤20000 2000023000 3.5 字符组4 在字符组4中,位置1由一个字母代号表示填料或增强材料的种类,位置2由一个字母代号表示物 理形态;位置3和位置4由两个数字的数字符号表示质量分数,位置之间无空格。 不同种类或物理形态的材料的混合物可使用加号把相应的代号组合在一起,并用“”括起来。 如,GF25MD10 表示25质量分数玻璃纤维GF 和10质量分数矿物粉MD 的混合物。填 料或增强材料使用的字母代号见表7。 6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表 7 字符组4中填料或增强材料使用的字母代号 字母代号 材料种类 位置1 物理形态 位置2 B C D F G H K M S T X Z 硼 碳 玻璃 白垩CaCO₃ 矿物”、金属 有机的;合成的 滑石 未指定 其他“ 球形、珠状 粉态、干混态 纤维状 粒状、破碎状 晶须态 未指定 其他 此字符组的位置4后可加上诸如公认的化学符号或附加代号以限定。 金属填料应由大写的化学符号表示,并置于质量分数后。例如,钢须可表示为MH⁰5FE。 3.6 字符组5 字符组5是附加要求,可把一个材料的名称转变成特定用途的材料规格。例如,可参考合适的国家 标准或公认的规范进行命名。 4 命名示例 4.1 命名 4.1.1 注塑用M, 含脱模剂R, 黏数为150 mL/g14, 拉伸弹性模量为2700 MPa030, 含成核剂 7 N 的一种聚酰胺材料PA6, 描述组 可选项 热塑性塑料 可如下命名 国家标准号组 1 GB/T 32363 -PA6, 单项组 2 3 M R, 14-030-N 4 国家标准编号- 字 符 组 1 代 号 字符组2位置1注塑 位 置 2 脱 模 剂 字符组3位置1黏数 位置2拉伸弹性模量 位置3成核作用 命名GB/T 32363-PA6,MR,14-030-N,,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4.1.2 注塑用M, 具有特殊燃烧特征F, 含热老化稳定剂H, 黏数为140 mL/g14, 拉伸弹性模量 为10200 MPa100, 由37玻璃纤维GF 增强的一种聚酰胺材料PA66, 可如下命名 单项组 国家标准号组 2 3 M F H, 14-100-X T 国家标准编号一 字符组1代号- 字符组2位置1注塑 位置2特殊燃烧性能 位置3耐热老化 - 字符组3位置1黏数_ _ 位置2拉伸弹性模量 位置3无成核剂 字符组4位置1玻璃 位置2纤维 位置3质量分数 描述组 可选项 热塑性塑料 GB/T 32363 -PA66, G F 37 4 1 命名GB/T 32363-PA66,MFH,14-100-X,GF37 4.1.3 挤出用E, 含热老化稳定剂H 及光、环境稳定剂L, 黏数为210 mL/g22, 拉伸弹性模量为 280 MPa003的一种含增塑剂的聚酰胺材料PA12-P, 可如下命名 8 描述组 可选项 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号组 GB/T 32363 1 -PA12-P, 单项组 2 3 E H L, 22-003-X 4 , 国家标准编号 字符组1代号 字符组2位置1挤出 位置2耐热老化 位置3耐光和/或耐候 字 符 组 3 位 置 1 黏 数 位置2拉伸弹性模量 位置3无成核剂 _ 命名GB/T 32363-PA12-P,EHL,22-003-X,, 4.2 命名转换成规格 4.2.1 以下给出如何转换的示例。当对聚酰胺材料命名时,命名系统只需提供字符组1到4的信息。 当转换成规格时,则也需包含字符组5的信息。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4.2.2 注塑用M, 含热老化稳定剂H, 黏数为150 mL/g14, 拉伸弹性模量为2200 MPa020, 满 足 ASTM D6779 要求的一种聚酰胺材料PA6, 示例如下 描述组 可选项 国家标准号组 工 2 单项组 3 4 5 热塑性塑料 GB/T 32363 -PA6, M H, 14-020-X ASTM D6779 PA0213 9 国家标准编号 字符组1代号一 字符组2位置1注塑 位置2耐热老化 字符组3位置1黏数 位置2拉伸弹性模量 位置3无成核剂 字符组5位置1满足ASTM D6779 PA0213的要求 规 格 GB/T 32363-PA6,MH,14-020-X,,ASTM D6779 PA0213 4.2.3 注塑用M, 具有特殊燃烧性能F, 拉伸弹性模量为8000 MPa080, 由33玻璃纤维GF 增 强,满足 ASTM D5336 PPA0121FL34 要求的一种聚酰胺材料PA6T/6I, 示例如下 描述组 可选项 热塑性塑料 单项组 国家标准号组 1 2 3 4 5 GB/T 32363-PA6T/6l, MF, X-080-X G F 33, ASTM D5336 PPA0121FL34 国家标准编号 字符组1代号一 字符组2位置1注塑 位置2特殊燃烧性能 字符组3位置1未标明 位置2拉伸弹性模量 位置3无成核剂 字符组4位置1玻璃 位置2纤维 位置3质量分数 字符组5满足ASTM D5336 PPA0121FL34的 要 求 规格GB/T 32363-PA6T/6I,MF,X-080-X,GF33,ASTM D5336 PPA0121FL34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聚酰胺的定义和命名 聚酰胺指线性分子链中含有规则间隔排列的酰胺基团CONH 一的聚合物。均聚聚酰胺可由一个 单一单体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合成,此时,可通过对应于单体中碳原子数目的一个数字命名,见表A.1。 表 A.1 线性脂肪族聚酰胺分子通式[NHCH₂xCO], 一的命名 代号 x值 单体中碳原子数目 PA6 PA11 PA12 5 10 11 6 11 12 均聚聚酰胺也可由一种含氨基的单体和另一种含羧酸基的单体合成。这类基于二胺和二酸的聚酰 胺分别由2位数字、3位数字或4位数字命名。对于4位数字的命名,第1位或第1位与第2位对应 线性脂肪族二胺中碳原子的数目,余下数字对应于线性脂肪族二元羧酸中碳原子的数目,见表 A.2。 表 A.2 线性脂肪族聚酰胺分子通式[NHCH₂xNHCOCH₂,CO]/2 一的命名 代号 x值 y值 PA46 4 4 PA66 6 4 PA610 6 8 PA612 6 10 PA1212 12 10 共聚聚酰胺或称聚酰胺共聚物,可由若干单体内酰胺,氨基羧酸,等摩尔数的二胺和二酸合成。 这些共聚聚酰胺用PA 加上代表各组分的字符命名,字符间用/隔开。具有相同代号的共聚聚酰胺可具 有不同的性能,这取决于单体的比例。因此,准确命名中应包括命名字符中的质量比,即需要在命名的 后面加上用“”括起的2组数字,数字组间用/隔开,见表2。 共聚聚酰胺及均聚聚酰胺的单体不仅包括线性脂肪族的化合物,还包括带有脂肪族支链的芳香族, 脂环族和芳香族等化合物。这些非线性化合物的单体单元可来源于表 A.3 所列的物质及命名。共聚 酰胺中单体单元的可能组合非常多,表2中仅列举小部分例子来说明。 表 A.3 芳香族和非线性脂肪族单体单元的代号 单体单元代号 单体单元 T I N PACP MACM PACM IPD ND 对苯二甲酸CAS号100-21-0 间苯二酸CAS号121-95-5 2,6-蔡二羧酸CAS号1141-38-4 2,2-二p-氨基环己烷基聚丙烷CAS号3377-24-0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CAS号6864-37-5 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CAS号1761-71-3 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甲胺CAS号2855-13-2 2,2,4-三甲基己烷-1,6-二胺CAS号3236-53-1 10 GB/T 32363.12015/ISO 1874-12010 表 A.3 续 单体单元代号 单体单元 IND PPGD PBGD MXD PTD MTD PABM MC MPMD X 2,4,4-三甲基己烷-1,6-二胺CAS号3236-54-2 聚丙烯乙二醇二胺CAS号9046-10-0 聚丁烯乙二醇二胺CAS号27417-83-0 间苯二甲胺CAS号1477-55-0 2,5-二氨基甲苯CAS号95-70-5 2,4-二氨基甲苯CAS号95-80-7 4,4-二氨基二苯甲烷CAS号101-77-9 1,3-环己二甲胺CAS号2579-20-6 甲基戊亚甲基二胺 未指定的二胺 为避免名称中使用数字,ND和IND的命名源于壬二胺与异壬二胺的化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