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742.3-2017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docx
ICS 83.140.30 G 3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8742.32017 代 替GB/T 18742.3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 PolypropylenePP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 Part 3Fittings ISO 15874-32013,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PolypropylenePPPart 3Fittings,MOD 2018-05-01 实施 2 0 1 7 - 1 0 - 1 4 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 18742.32017 前 言 GB/T 1874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管材; 第3部分管件。 本部分为GB/T 18742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 18742.3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与 GB/T 18742.3 200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聚丙烯管材料为原料修改为聚丙烯混配料为原料见第1章; 删除了适用范围中的“工业及民用冷热水”及“不使用水作为介质的系统所用的管件”见2002 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贸易性内容的注见第1章; 增加和更新了相关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将“生产管件所用原材料应符合GB/T 18742.1的要求”修改为“生产管件用聚丙烯混配料应 符合GB/T 18742.12017的第6章、第7章的要求,不允许使用回用料”见第4章; 本部分中将“PP-H” 均修改为“β晶型 PP-H”; 按聚丙烯混配料分增加了β晶型 PP-RCT 管件见5.1; 将“管件按管系列 S 分类与管材相同,按 GB/T 18742.2 的规定。管件的壁厚应不小于相同管 系列 S 的管材的壁厚”修改为“管件按管系列S 分类与 GB/T 18742.22017中5.2相同。管 件的壁厚应大于相同管系列S 的管材的壁厚”见5.3; 增加了“管件的颜色一般为灰色”见6.1; 对图1做简化处理,标注倒角R, 但不确定R 值,表1中最大不圆度、公称外径尺寸做了修订 见6.3.1; 对图2重新制图见6.3.2; 单独列出管件的静液压强度,根据管材静液压应力的修改对管件静液压试验压力做了修改,增 加了β晶型PP-RCT 管件静液压强度,新增管系列S6.3 仅适用于β晶型PP-RCT 见6.4; 增加了灰分、熔融温度、氧化诱导时间、95℃/1000 h 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颜料分 散的要求见6.5; 修改了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与对应聚丙烯混配料的变化率要求见6.5; 删除了不透光性要求,放入本部分表4中并修改为透光率见6.5; 增加了β晶型PP-RCT 管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见6.5; 增加了“采用机械连接的管件与管材的系统适用性”的注见6.7.1; 重新计算内压试验的试验压力值并增加了β晶型 PP-RCT 管件的内压试验要求见6.7.2; 删除了“预应力的推算方法”,将“预应力”放入表6中见6.7.3; 增加了β晶型PP-RCT 的预应力见6.7.3; 增加和修改了试验方法见第7章; 删除了GB/T 18742.32002 中的表7见2002年版的表7; 增加了检验分类见8.1; I GB/T 18742.32017 修改了组批要求见8.2; 增加了定型检验项目要求见8.3; 增加了出厂检验项目要求见8.4 修改了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合格质量水平6.5改为接收质量限AQL4.0, 增加了“批量范 围”见8.4.2; 增加了控制点检验要求见8.5; 增加了型式检验项目要求见8.6; 修改了型式检验时间要求见8.6.3; 将“不合格批”修改为“不合格批或产品”见8.7; 将“产品名称应注明原料名称”修改为“原料名称”见9.1.1; 标志内容中增加了非明装管件的标志要求见9.1.2; 删除了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不应标志PN 值的条款见2002年版的9.1.3; 删除了“每个包装箱质量不超过25 kg”见2002年版的9.2;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见附录A;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见附录B。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15874-32013冷热水设备用塑料管道系统 聚丙烯 第 3 部分管件英文版。 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 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 A 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SO 15874-32013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B 中给出了相应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 览表。 本部分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替代了ISO 15874-32013中的引用文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8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 份有限公司、成都川路塑胶集团有限公司、淄博洁林塑料制管有限公司、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河 北宝路七星塑业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上海天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柴冈、黄剑、李大治、贾立蓉、薛彦超、郭兵、徐红越、项爱民、朱利平。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742.32002。 Ⅱ GB/T 18742.32017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3部分管件 1 范围 GB/T 18742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丙烯混配料为原料,经注射成型的聚丙烯管件以下简称管件 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部分与GB/T 18742.1 、GB/T 18742.2 一起适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饮用水和采暖 管道系统等。 注选购方有责任根据其特定应用需求,结合相关法规、标准或规范要求,恰当选用本产品。 本部分不适用于灭火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 2859-11999,IDT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t ISO 1133 1997 GB/T 61112003 流动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ISO 11671996,IDT GB/T 7306所有部分2000 55密封管螺纹eqv ISO 7-11994 GB/T 88062008 塑料管道系统 塑料部件 尺寸的测定ISO 31262005,IDT GB/T 9345.1200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ISO 3451-11997,IDT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82512000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GB/T 18742.12017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1部分总则ISO 15874-12013,MOD GB/T 18742.22017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ISO 15874-22013,MOD GB/T 19466.32004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 ISO 11357-31999,IDT GB/T 19466.62009 塑料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 OIT 和氧 化诱导温度动态 OIT 的测定ISO 11357-62008,MOD GB/T 199932005 冷热水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 管材管件组合系统热循环试验方法 GB/T 213002007 塑料管材和管件 不透光性的测定ISO 76862005,IDT 1 GB/T 18742.32017 3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 GB/T 18742.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 材料 4.1 生产管件用聚丙烯混配料应符合GB/T 18742.12017 的第6章、第7章的要求,不允许使用回 用 料 。 4.2 管件金属部分的材料在管道使用过程申对塑料管道材料不应造成降解或老化。 推荐采用 铬含量不小于105,碳含量不大于1.2的不锈钢 经表面处理的铜或铜合金。 5 产品分类 5.1 管件胺聚丙烯混配料分力自品型PP-H、PBB、PPeR、β 晶型PP RC1管件。 5.2 管件按熔接方式的不厕分为热熔承插连接管件和电替连接管件 5.3 管件按管系列S 分奥马Bf1874 2 17 中 相同。管件的壁厚应大于相同管系列S 的管 材的壁厚。 6 要求 6.1 颜色 一般为灰色。其他颜色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2 外观 管件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允许有裂纹、气泡、脱皮和明显的杂质,严重的缩形以及色泽不均、分解变 色等缺陷。 6.3 规格及尺寸 6.3.1 热熔承插连接管件的承口应符合图1、表1的规定。 2 说 明 dn 与 管件相连的管材的公称外径; dsml承口口部平均内径; dsm₂承口根部平均内径; D 最小通径; L₁ 承口深度; L₂ 承插深度; R 允许的最大根半径。 图 1 热熔承插连接管件承口 表 1 热熔承插连接管件承口尺寸 GB/T 18742.32017 A 单位为毫米 3 公称外径 dn 承口的平均内径 最大不圆度 最小通径 D 承口深度 L1,min 承插深度 L2,min 口部 根部 dml dsm₂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16 15.0 15.5 14.8 15.3 0.4 9 13.3 9.8 20 19.0 19.5 18.8 19.3 0.4 13 14.5 11.0 25 23.8 24.4 23.5 24.1 0.4 18 16.0 12.5 32 30.7 31.3 30.4 31.0 0.5 25 18.1 14.6 40 38.7 39.3 38.3 38.9 0.5 31 20.5 17.0 50 48.7 49.3 48.3 48.9 0.6 39 23.5 20.0 63 61.6 62.2 61.1 61.7 0.6 49 27.4 23.9 75 73.2 74.0 71.9 72.7 1.0 58.2 31.0 27.5 90 87.8 88.8 86.4 87.4 1.0 69.8 35.5 32.0 110 107.3 108.5 105.8 106.8 1.0 85.4 41.5 38.0 125 122.4 124.6 121.5 123.0 1.2 99.7 46.5 43.0 注此处的公称外径d■指与管件相连的管材的公称外径。 GB/T 18742.32017 6.3.2 电熔连接管件的承口应符合图2、表2的规定。 说 明 da 与管件相连的管材的公称外径; dm 熔合段内径; L₂ 熔合段长度; L₁ 插人长度。 图 2 电熔承插管件承口 表 2 电燎连接管件承口尺手 单位为毫米 公称外径 d. 熔合段内径 d 熔合段长度 L2mm 插人长度 L₁ 最小 最大 16 161 10 20 35 20 20.1 10 20 37 25 25.1 10 20 40 32 32.1 10 20 44 40 40.1 10 20 49 50 50.1 10 20 55 63 63.2 11 23 63 75 75.2 12 25 70 90 90.2 13 28 79 110 110.3 15 32 85 125 125.3 16 35 90 140 140.3 18 38 95 160 160.4 20 42 101 注此处的公称外径d指与管件相连的管材的公称外径。 6.3.3 带金属螺纹接头的管件其螺纹部分应符合 GB/T 73062000的规定。 6.4 静液压强度 管件的静液压强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4 GB/T 18742.32017 表 3 管件的静液压强度 管系列 试验压力 MPa 试验温度 ℃ 试验时间 h 试样数量 要求 材料 β晶型PP-H PP-B PP-R β晶型PP-RCT S6.3 一 一 一 2.38 20 1 3 无破裂 无渗漏 S5 4.20 3.20 3.20 3.00 S4 5.25 4.00 4.00 3.75 S3.2 6.56 5.00 5.00 4.69 S2.5 8.40 6.40 6.40 6.00 S2 10.50 8.00 8.00 7.50 S6.3 一 一 一 0.60 95 1000 3 无破裂 无渗漏 S5 0.72 0.52 0.70 0.76 S4 0.90 0.65 0.88 0.95 S3.2 1.13 0.81 1.09 1.19 S2.5 1.44 1.04 1.40 1.52 S2 1.80 1.30 1.75 1.90 注管系列S6.3仅适用于β晶型PP-RCT。 6.5 物理和化学性能 管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 4 管件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项 目 要求 试验参数 试样数量 试验方法 参数 数值 灰分 ≤1.5 试验温度 600 ℃ 3 GB/T 9345.12008 方法A 熔融温度 Tpm β晶型PP-H TpmI≥145 ℃ Tpm₂≥160 ℃ 氮气流量50 mL/min,升降 温速率10 ℃/min,2次升温 GB/T 19466.32004 PP-B ≥160℃ PP-R ≤148℃ β晶型PP-RCT Tpm≤143℃ Tpm≤157℃ 氧化诱导时间 ≥20 min 试验温度 210℃ GB/T 19466.62009 95 ℃/1000h静液压试验 后的氧化诱导时间 ≥16min 5 GB/T 18742.32017 表4续 项 目 要求 试验参数 试样数量 试验方法 参数 数值 颜料分散 ≤3级 一 3 GB/T 182512000 外观级别 A1、A2、 A 3 或 B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0.5g/10 min且与 对应聚丙烯混配料 的变化率不超过20 试验温度 砝码质量 230℃ 2.16 kg GB/T 36822000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 无破裂无渗漏 静液压应力 β晶型PP-H PP-B PP-R β晶型PP-RCT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 1.9 MPa 1.4 MPa 1.9 MPa 2.6 MPa 110℃ 8760h 1 GB/T61112003 透光率* ≤0.2 一 3 GB/T 213002007 注相同原料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管材已做过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试验则管件可不做。 仅适用于明装管件。 6.6 卫生要求 用于输送饮用水的管件应符合GB/T 17219的规定。 6.7 系统适用性 6.7.1 管件与符合 GB/T 18742.22017 规定的管材连接后进行内压试验和热循环试验。 注采用机械连接的管件与管材的系统适用性按6.7及GB/T 18742.22017 附录D 进行。 6.7.2 内压试验的结果应符合表5的要求。 表 5 内压试验 管系列 材料 试验压力 MPa 试验温度 ℃ 试验时间 h 试样数量 要求 S6.3 β晶型PP-RCT 0.60 95 1000 3 无破裂 无渗漏 S5 β晶型PP-H 0.72 PP-B 0.52 PP-R 0.70 β晶型PP-RCT 0.76 S4 β晶型PP-H 0.90 PP-B 0.65 PP-R 0.88 β晶型PP-RCT 0.95 6 GB/T 18742.32017 表5续 管系列 材料 试验压力 MPa 试验温度 ℃ 试验时间 h 试样数量 要求 S3.2 β晶型PP-H 1.13 95 1000 3 无破裂 无渗漏 PP-B 0.81 PP-R 1.09 β晶型PP-RCT 1.19 S2.5 β晶型PP-H 1.44 PP-B 1.04 PP-R 1.40 β晶型PP-RCT 1.52 S2 β晶型PP-H 1.80 PP-B 1.30 PP-R 1.75 β晶型PP-RCT 1.90 6.7.3 热循环试验的结果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 6 热循环试验 材料 最高试验温度 ℃ 最低试验温度 ℃ 试验压力 MPa 循环次数 预应力 MPa 试样数量 要求 β晶型PP-H 95 20 1.0 5000 3.6 1 无破裂 无渗漏 PP-B 3.0 PP-R 2.4 β晶型PP-RCT 2.7 注一个循环的时间为30min,包括15min最高试验温度和15min最低试验温度。 7 试验方法 7.1 试样状态调节 应在管件生产48h 后进行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应按GB/T 29181998规定,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条 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24 h, 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7.2 颜色及外观检查 目 测 。 7 GB/T 18742.32017 7.3 尺寸测量 7.3.1 按GB/T 88062008 的规定测量壁厚最小值,精确到0.1 mm, 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 7.3.2 按 GB/T 88062008的规定,用精度不低于0.02 mm 的量具测量管件的承口深度。 7.3.3 按GB/T 88062008的规定,用精度不低于0.01 mm 的内径量表测量图1、图2规定部位相互 垂直的内径,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平均内径。 7.3.4 按 GB/T 88062008的规定,用精度不低于0.01 mm 的内径量表测量同一断面的最大内径和 最小内径,最大内径减最小内径为不圆度。 7.4 静液压强度 按GB/T 61112003进行试验。试验条件按表3的规定,试样内外的介质均为水,采用A 型封头。 试样为单个管件或管件与管材组合而成。管件与管材组合时,应取和管件相同或更小管系列S 的管材 连接,在室温下放置至少24 h, 组合件及管材的自由长度应不小于其公称外径的3倍,最小不小于 250 mm。如组合件中管材破裂应重做。 7.5 灰分 按 GB/T 9345.12008方法 A 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600℃。 7.6 熔融温度 按 GB/T 19466.32004进行试验。取第2次加热扫描 DSC 曲线上的峰值温度Tpm为熔融温度。 7.7 氧化诱导时间 按 GB/T 19466.62009进行试验。试验温度为210℃,试验容器为铝皿。 7.8 95℃/1000h 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 按 GB/T 19466.62009进行试验。在完成95 ℃/1000 h 静液压试验后的样品中进行取样,取管 件内层进行试验。 7.9 颜料分散 按 GB/T 182512000 进行试验。 7.10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按 GB/T 36822000进行试验。 7.11 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 7.11.1 试验条件 按表4规定进行试验,温度允许偏差为1102℃。试验介质内部为水,外部为空气。 7.11.2 试验方法 按GB/T 61112003的规定进行试验,采用 A 型封头。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用管状试样或管 件与管材相连进行试验。管状试样按实际壁厚计算试验压力,管件与管材相连作为试样时,按相同管系 列 S 的管材的公称壁厚计算试验压力,如试验中管材破裂则试验应重做。 8 GB/T 18742.32017 7.12 透光率 按GB/T 213002007的规定试验。同一聚丙烯混配料生产的管材,且已做过不透光性试验的,则 管件可不做。 7.13 卫生要求 按 GB/T 17219 进行试验。 7.14 系统适用性试验 7.14.1 内压试验 内压试验试样由管材和管件组合而成,其中应包括至少两种以上管件,试验方法按GB/T 6111 2003进行,采用A 型封头。试验介质试样内外均为水。 7.14.2 热循环试验 按 GB/T 19993-2005 进行试验。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定型检验、出厂检验控制点检验放型式检验 8.2 组批和分组 8.2.1 组批 同一原料、同一设备和工艺且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件作为一批。d₀ ≤25 mm 规格的管件每批不 超过50000个,32≤dn≤63mm 规格的管件每批不超过20000个,dₙ63mm 规格的管件每批不超过 5000个。如果生产7天仍不足上述数量,则以7天为一批。 8.2.2 分组 按表7规定对管件进行尺寸分组。 表 7 管件的尺寸组及公称外径范围 尺寸组 公称外径范围 mm 1 16≤d.≤63 2 63d.≤160 定型检验和型式检验按表7规定选取每一尺寸组中任一规格的管件进行检验,即代表该尺寸组内 所有规格产品。 8.3 定型检验 定型检验的项目为第6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同一设备的制造厂的同类型设备首次投产或原材 9 GB/T 18742.32017 料发生变动时应进行定型检验。 8.4 出厂检验 8.4.1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尺寸、20℃/1h 静液压试验、颜料分散、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8.4.2 管件的外观、尺寸按GB/T 2828.12012 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 接收 质量限AQL4.0, 抽样方案见表8。 表 8 抽样方案 单位为个 批量范围 N 样本大小 n 接收数 Ac 拒收数 Re ≤15 2 0 1 16~25 3 0 1 26~90 5 0 1 91~150 8 1 2 151~280 13 1 2 281~500 20 2 3 501~1200 32 3 4 1201~3200 50 5 6 3201~10000 80 7 8 10001~35000 125 10 11 35001~150000 200 14 15 8.4.3 在8.4.2计数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20℃/1h 静液压试验、颜料分散、熔 体质量流动速率。 8.5 控制点检验 8.5.1 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随机中抽取任一规格,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控制点检验。 8.5.2 控制点检验项目为95 ℃/1000 h 静液压试验及6.5中的灰分、熔融温度、氧化诱导时间、 95℃/1000 h 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和透光率。 8.6 型式检验 8.6.1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第6章中除6.5中静液压状态下热稳定性和6.7.3 以外的所有试验项目。 8.6.2 按本部分技术要求并按8.4.2规定对外观、尺寸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 样品,进行静液压强度、灰分、熔融温度、氧化诱导时间、95℃/1000 h 静液压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 颜料分散、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透光率和系统适用性试验中的内压试验。 8.6.3 每三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 一般情况下,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b 产品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10 GB/T 18742.32017 8.7 判定规则 外观、尺寸按表8进行判定。卫生要求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或产品。其他要求有一项达 不到规定时,则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复检;如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批或产品。 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1 标志 9.1.1 产品应有下列永久性标志 a 原料名称; 示例PP-R b 产品规格注明公称外径dn 、管系列S; 示例等径管件标记为d,20 S4; 异径管件标记为d4020 S3.2; 带螺纹管件的标记为d.201/2~S2.5。 c 商标。 9.1.2 包装标志应有如下内容 a 生产厂名、厂址、商标 b 产品名称、规格; c 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 d 本标准号; e 非明装管件注明“不可明装 9.2 包装 一般情况下,每个包装箱内应装相同品种和规格的管件,包装箱应有内衬袋。 9.3 运输 不得曝晒、沾污、重压、抛摔和损伤。 9.4 贮存 管件应贮存在库房内,远离热源,合理放置。 11 GB/T 18742.3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SO 15874-22013 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具体章条编号对照情况见表A.1。 表 A.1 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 的章条编号对照情况 本部分章条 ISO 15874-32013 1 1 2 2 3 3 4.1 4.1 4.2 4.2 5.1 一 5.2 3.2、3.3、3.4 5.3 一 6.1 一 6.2 5.1 6.3.1 6.2.1 6.3.2 6.2.2 6.3.3 6.1.3 6.4 7 6.5 4.1.2.2、5.2、8 6.6 4.3 6.7 一 7 一 8 一 9 10 附录A、附录B 一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2 GB/T 18742.3201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 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表 B.1 给出了本部分与ISO 15874-3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表 B.1 本部分与 ISO 15874-32013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本部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 1 关于范围,本部分要求与GB/T 18742.1、GB/T 18742.2 一起适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系统,而国际标准的 应用范围更广 以适合我国国情 2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 调整,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 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引用了现行有效的我国标准; 增加了GB/T 2828.12012、GB/T 29181998、 GB/T 73062000、GB/T 9345.12008、GB/T 17219、 GB/T 182512000、GB/T 19466.32004、GB/T 19466.6一 2009、GB/T 199932005; 删减了ISO 15874-32013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 ISO 228-1、ISO 9080、ISO 15874-5、EN 681-1、EN681- 2、EN 1254-3、EN 10088-1、EN 10226-1 强调以GB/T 1.1的规定编写,确保 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的协调统一,以 适合我国国情 4.1 重新定义了“生产管件用聚丙烯混配料应符合 GB/T 18742.12013的第6章、第7章的要求,不允 许使用回用料” 使使用原料更规范,以适合我国国情 5 增加了“产品分类”一章,将“PP-H、PP-RCT”修改为 “β晶型PP-H、β晶型PP-RCT” 使产品分类更明确,以适合我国国情 6.1 明确了管件一般颜色为灰色,亦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 确定 以适和我国国情 6.3.1 引用了热熔承插连接管件倒角R,但未确定R值; 引用了ISO 15874-32013表3中最大不圆度值、公称 外 径 ; 删减了ISO 15874-32013表4中类型B管件尺寸表 以适合我国国情 6.4 引用了ISO 15874-32013中的静液压应力; 扩大了管系列S4的适用范围 以适合我国国情 6.5 增加了灰分、熔融温度、氧化诱导时间、95 ℃/1000h 试验后的氧化诱导时间、颜料分散的要求;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变化率修改为“与对应聚丙烯混 配料的变化率不超过20” 以适合我国国情 6.7 增加了“系统适用性”一章 明确要求,以适合我国国情 13 GB/T 18742.32017 表 B.1 续 本部分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 原因 7 增加了“试验方法”一章 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我国产品标准的 编写规定 8 增加了“检验规则”一章 以符合我国产品标准的编写规定 9.1.2 “制造商信息”“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 在包装标志要求中提出 以适合我国国情 9.2 增加了“包装”一章 符合我国产品标准的编写规定 9.3 增加了“运输”一章 符合我国产品标准的编写规定 9.4 增加了“贮存”一章 符合我国产品标准的编写规定 参考文献 删减了ISO 15874-32013参考文献中的CEN/TR 12108; 增加了ISO 15874-12013、ISO 15874-22013、 ISO 15874-32013、ISO 15874-52013 为了便于标准使用者查询,以适合我 国国情 14 GB/T 18742.32017 参 考 文 献 [1] ISO 15874-12013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Polypro- pylenePPPart 1General [2] ISO 15874-22013 Plastics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