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311-2009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docx
ICS 03.220.20;93.080.30 P 5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63112009 代 替 GB/T 163112005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Specification and test for road traffic markings 2010-04-01 实施 2 0 0 9 - 1 1 - 3 0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T 163112009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标线分类 1 5 质量要求 2 6 检测方法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已成形标线的厚度测量方法 8 I GB/T 163112009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T 163112005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与 GB/T 163112005 相 比,主要差异如下 增加“逆反射色”的术语和定义及其质量要求和测试方法见第3章和5.5.3; 增加标线种类见第4章; 调整标线尺寸的允许误差见5.3; 标线颜色新增红色、橙色和蓝色,白色和黄色色品坐标有所调整见5.5; 将标线光度性能的表述由“逆反射系数”改为“逆反射亮度系数”见5.6; 区分反光标线在初始状态和正常使用期间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个5.6.1和5.6.2; 增加雨夜标线在湿状态下的逆反射性能要求见5.6.3。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 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海虹老人牌中因有限公司、浙江兄弟路标涂料有限公司、北京中交华安科 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文英、杜玲玲、郭东华,属金和、刘恒权、邝丽君、包敏 D 、 朱桂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63111996 、GB/T 163112005 Ⅲ GB/T 163112009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交通标线的分类、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道路上的交通标线。机场、港口厂矿、住宅区等道路上的交通标线可参照 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8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池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撼类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 21383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 GB/T 21383-2008, ASTM D63591999,NEQ GB/T 2477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 GB/T 24722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 JT/T 280 路面标线涂料 JT/T 612 逆反射测量仪 JT/T 675 道路交通标线涂层湿膜厚度梳规 JT/T 688 逆反射术语 JT/T 690 逆反射体光度性能测试方法 JT/T 691 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 JT/T 692 夜间条件下逆反射体色度性能测试方法 JT/T712 路面防滑涂料 3 术语和定义 JT/T 68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逆反射色 retroreflective coler 逆反射材料或逆反射体在夜间条件下,即来用标准△光源照射时,从接近入射光方向所观测到的 逆反射光的颜色。 3.2 抗滑值 skid resistance 用摆式摩擦系数仪测定的表面抗滑能力,单位是英式抗滑摆值 British PendulumtesterNum- ber, 简称 BPN。 4 标线分类 4.1 按标线材料可分为 1逆反射测量仪国家标准发布后代替此行标。 1 GB/T 163112009 a 溶剂型涂料标线; b 热熔型涂料标线; c 水性涂料标线; d 双组份涂料标线; e 预成型标线带标线。 4.2 按标线用途可分为 a 非反光标线; b 反光标线; c 突起振动标线; d 防滑标线; e 雨夜标线; f 其他标线。 4.3 按标线设置方式可分为 a 纵向标线; b 横向标线; c 其他标线。 5 质量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标线设计应符合 GB 5768.3的规定。 5.1.2 使用的标线材料应符合 GB/T 24717 、JT/T 280 、JT/T 712 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5.2 外观质量 5.2.1 标线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颜色均匀、边缘整齐、线型规则、线条流畅。 5.2.2 标线涂层厚度应均匀,无明显起泡、皱纹、斑点、开裂、发粘、脱落、泛花等缺陷。 5.2.3 反光标线的面撒玻璃珠应均匀,其性能和粒径分布符合 GB/T 24722 的要求。 5.3 外形尺寸 5.3.1 标线实际位置与设计位置的横向允许误差为士30 mm。 5.3.2 标线的宽度允许误差为0~5mm。 5.3.3 标线长度以及间断线纵向间距的允许误差见表1。 5.3.4 其他标线尺寸的允许误差不超过5。 5.3.5 标线设置角度的允许误差为士3。 表1标线尺寸允许误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尺寸 允许误差 长度 6000 士30 5000 士25 4000 士20 3000 士15 2000 士10 1000 士10 2 GB/T 163112009 表 1 续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尺寸 允许误差 间断线的纵向间距 9000 士45 6000 士30 4000 20 3000 士15 2000 10 1000 士10 5.4 标线厚度 5.4.1 一般标线的厚度范围见表2。 表 2 标线的厚度范围 单位为毫米 序号 标线种类 标线厚度范围 备注 1 溶剂型涂料标线 0.3~0.8 湿膜 2 热熔型涂料标线 0.7~2.5 干膜 3 水性涂料标线 0.3~0.8 湿膜 4 双组份涂料标线 0.4~2.5 干膜 5 预成型标线带标线 0.3~2.5 干膜 5.4.2 突起振动标线的突起部分高度为3 mm~7mm, 若有基线,基线的厚度为1 mm~2 mm。 5.5 色度性能 5.5.1 标线的颜色包括白色、黄色、橙色、红色和蓝色。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标线不应出现明显的 变色。 5.5.2 标线各种颜色的表面色,其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宜在表3和图1规定的范围内。 表 3 标线表面色 颜色 色 品 坐 标 标准照明体D₅,照明观测条件45/0,视场角2 亮度因数 I y I y x y I y 白 0.355 0.355 0.305 0.305 0.285 0.325 0.335 0.375 ≥0.35 黄 0.560 0.440 0.490 0.510 0.420 0.440 0.460 0.400 ≥0.27 橙 0.610 0.390 0.535 0.375 0.506 0.404 0.570 0.429 ≥0.14 红 0.480 0.300 0.690 0.315 0.620 0.380 0.480 0.360 ≥0.07 蓝 0.105 0.100 0.220 0.180 0.200 0.260 0.060 0.220 ≥0.05 3 GB/T 163112009 y 530 0.8 540 550 560 0.6 570 500 0 . 5 日 590 ④ 又 ② ③66 ① ⑨ 蓝 ② 480 ① 470 460 380 0.1 0.2 ③ 黄 ④ 1 ④ D₆545/0 表面色 0.4 0.5 0.6 ② 580 ③ ② 0.3 496 510 ① 3 S LLL14 4.11 ③ 0.2 0.1 0 520 0.7 0.4 0.3 L 0 图1标线表面色色品图 5.5.3 反光标线各种彦色的送反射色,其色品坐标宜在表4和图2规定的范围体。 表4反光标线逆反射色 颜色 色品坐标 标准A光源 Z y T y y T y 反光标线 白 0.480 0.410 0.430 0.380 0.405 0.405 0.455 0.435 黄 0.575 0.425 0.508 0.415 0.473 0.453 0.510 0.490 4 GB/T 163112009 y 530 0.8 540 550 560 0.6 570 500 580 0.5 0.4 600 610 620 490 770 nm 0.2 480 0.1 470 460 0.1 D₆545/0 逆反射色 ③ 白 ② ④ ③ x 0.7 510 ① 380 ① 590 520 0.2 0.7 0.3 ① ④ 0.4 0.5 0.6 0.3 ② 黄 0 图 2 反光标线逆反射色色品图 5.6 光度性能 5.6.1 正常使用期间,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应满足夜间视认要求。 一般情况下,白色反光标 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80 mcdm⁻1x⁻, 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 50 mcdm⁻1x- 。 5.6.2 新划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应符合GB/T 21383的规定,白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 不应低于150 mcdm-1x⁻, 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00 mcdm⁻1x- 。 5.6.3 雨夜标线应具备湿状态下的逆反射性能,在雨夜具有良好的视认效果。 5.7 抗滑性能 防滑标线的抗滑值应不小于45 BPN。 6 检测方法 6.1 取样 6.1.1 纵向实线或间段线 测量范围小于或等于10 km 时,以整个测量范围为一个检测单位,在标线的起点、终点及中间位 置,选取3个100m 为核查区域,再从每个核查区域中随机连续选取10个测试点;测量范围大于10 km 时,取每10 km 为 一 个 检 测 单 位 , 分 别 选 取 核 查 区 域 和 测 试 点 。 6.1.2 图形、字符或人行横道线 以每1500 m 标线面积为一个检测单位,从每个检测单位中选取3个有代表性的图形、字符或人 行横道线为核查区域,再从每个核查区域中随机选取5个测试点。 6.1.3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的取样,应执行GB/T 21383。 5 GB/T 163112009 6.2 外观质量 目测标线的外观,应符合5.2.1~5.2.3的要求。 6.3 外形尺寸 用分度值不大于0.5 mm 的钢卷尺测量抽样检测点上的标线所在位置、标线宽度及间断线的实线 段长度、纵向间距以及其他标线的尺寸,取其算术平均值,其误差应符合5.3.1~5.3.4的规定。 用测量精度为0.5的量角器测量标线的角度,取其算术平均值,其误差应符合5.3.5的规定。 6.4 标线厚度 6.4.1 湿膜厚度 在标线施工时,把一块厚度0.3 mm 以上、面积为300 mm500 mm 光亮平整的金属片或厚度 2 mm 以上、面积为300 mm50 0mm 玻璃片放置在路面将要划制标线的始端或终端处,待划线机划过 后,立即将符合JT/T 675 规定的湿膜厚度梳规垂直插入涂在金属片或玻璃片上的标线湿膜中,稳定地 保持3s, 然后垂直提出,观察涂料覆盖湿膜厚度梳规齿格的位置,读出相应数值。在每片涂层的四角距 涂层边缘20 mm 处读出四个数,见图3,取其算术平均值,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4.2 干膜厚度 标线施工时,先准备好尊度0.3 mm 以上,面积为300 mm500 mm 且光平整的金属片,预先测 量其厚度,然后将金寓片放置在将要划制标线的始端或终端处,待划线机划过所地 覆盖有标线涂料 的金属片取出,过5min 10 min后,用分度值不大于0.01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 片上四角距涂层 边缘20 mm 处四卓的厚度,见图3,减去已测量的金属片厚度即为图层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结果应 符合5.4.1的要求。 单位为毫米 300 金 辰片或玻璃片 只 检测部位 标线涂层 20 20 图 3 标线厚度检测部位 6.4.3 已成形标线的厚度 已成形标线的厚度可按附录A 的方法进行测量,也可使用符合要求的数显卡尺或涂层测厚仪进行 测量。结果应符合5.4. 1和5.4.2的要求。 6 GB/T 163112009 6.5 色度性能 6.5.1 标线的表面色,采用标准照明体D₆s 、45/0照明观测条件的测色仪,测取每个抽样检测点的色品 坐标和亮度因数,求算术平均值。结果应符合5.5.1和5.5.2的规定。 6.5.2 反光标线的逆反射色,采用观测角1.05、入射角88.76的照明观测条件,按JT/T 692 规定的 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5.5.1和5.5.3的规定。 6.6 光度性能 6.6.1 正常使用期间,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试应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按照JT/T 690或JT/T 691 规定的方法,在观测角为1.05、人射角为88.76的条件下,将符合JT/T 612要求的测试仪器,沿行车 方向平放在按6.1.1和6.1.2选取的测试点进行测试,并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结果应符 合5.6.1的规定。 6.6.2 新划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试应执行 GB/T 21383,结果应符合5.6.2的规定。 6.6.3 在雨夜或路面标线浸于水中的夜间,用汽车前照灯远光照射雨夜标线,目测其逆反射效果。结 果应符合5.6.3的规定。 6.7 抗滑值BPN 按GB/T 2471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5.7的规定。 7 GB/T 16311200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已成形标线的厚度测量方法 标线厚度测量块如图A.1 所示。 将标线厚度测量块紧靠在标线侧边,用塞尺测量标线厚度测量块槽口与标线之间的间隙B, 则标线 的厚度T3-Bmm。 测量突起振动标线的突起高度时,按图中括号内的数据。测量块的厚度为15 mm, 测 量 块 的 槽 口 深 度 为 9 mm, 标 线 突 起 高 度 H9-Bmm。 单位为毫米 815 100 标线厚度测量块 标线 39 70 路面 图 A.1 已成形标线厚度测量示意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