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doc
ICS 91.220 P 9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101712005 代替GB/T 101711988,GB/T 101721988 混凝土搅拌站楼 Concrete mixing planttower 2006-01-01实施 2 0 0 5 - 0 7 - 0 1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B/ T 101712005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分类 3 4.1 型号 3 4.2 标记示例 4 4.3 主参数系列 4 5 技术要求 5 5.1 一般要求 5 5.2 配套主机 5 5.3 供料系统 6 5.4 储料仓 7 5.5 配料装置 8 5.6 混凝土贮斗 9 5.7 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9 5.8 气路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 10 5.9 电气系统 10 5.10 安全、环保 11 5.11 外观质量 11 6 试验方法 11 6.1 试验要求 11 6.2 试验前的检查 12 6.3 空运转试验 12 6.4 性能试验 12 6.5 可靠性试验 15 6.6 数据整理和试验报告 17 7 检验规则 17 7.1 出厂检验 17 7.2 型式检验 17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8 8.1 标志 18 8.2 包装 18 8.3 运输 19 8.4 贮存 19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搅拌站楼砂、石、水泥、水、掺合料、外加剂等物料静态精度的测定 20 A.1 范围 20 I GB/ T 101712005 A.2 测试环境 20 A.3 技术要求 20 A.4 试验方法 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理论生产率测试的标准工况 24 B.1 测试条件 24 B.2 理论生产率测试及计算 24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混凝土搅拌站楼外观质量检查表 25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可靠性试验的故障分类及危害度系数表 27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搅拌站楼试验记录表 29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混凝土搅拌站楼抽样记录表 47 参考文献 48 Ⅱ GB/T 101712005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101711988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GB/T 101721988混凝土搅拌站楼 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 GB/T 10171--1988混凝土搅拌站楼分类、GB/T 10172-1988混凝土搅拌站楼技 术条件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型号组成中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特性代号,即搅拌机装机台数、搅拌站 楼的变形代号,以清晰表达搅拌机型式、台数及变形代号等; 2 取消了原标准中质量分等规定的内容; 3 对各种型式的搅拌机的搅拌时间、相应的搅拌站楼的生产周期作了调整,使之与国际接轨; 4 增加了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内容; 5 对混凝土搅拌站楼的环保、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 增加可靠性试验方法、故障模式、故障分类、故障判别规则; 7 规定型式试验合格评定原则; 8 规定了试验报告的内容、格式。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C、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E、附 录F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建设机械股份 有限公司、山东方圆集团、华东建筑机械厂、郑州水工机械厂、韶关新宇建设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 学研究院机械化分院、四川现代建设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多维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鸿达建工集 团有限公司、廊坊市中太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二局洛阳建筑工程机械厂、北京市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站、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总承包二部搅拌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润余、盛春芳、魏觉。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高佳珍、张华、郑大桥、徐公耀、柳利君、付留根、付尤东、宋斌、陈小亮、李宗平、 王瑞堂、胡耀林,左玉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1711988 、GB/T 10172--1988。 Ⅲ GB/T 101712005 混凝土搅拌站楼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建设用周期式和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并可用于预拌混凝土、预制构件混 凝土、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和混凝土配料的搅拌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合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0 钢制压力容器 GB 5226.12002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 60240-12000,IDT GB7251.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idt IEC 439-11992 GB7251.2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二部分对母线干线系统母线槽的特殊要求idt IEC 439-21987 GB 725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三部分对非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 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一配电板的特殊要求idt IEC 439-31990 GB 7251.4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四部分对建筑工地用成套设备ACS 的特殊要 求idt IEC439-41990 GB/T 7724 称重显示控制器 GB/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91422000 混凝土搅拌机 GB/T 10595 带式输送机 技术条件 GB/T 13306 标牌 GB 14249.1 电子衡器安全要求 GB/T 14249.2 电子衡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4902 预拌混凝土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6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7920.42005 混凝土机械术语 GBJ 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B/T 834 热带型低压电器 技术条件 JB/T 3926.2 垂直斗式提升机 技术条件 JB/T 5946 工程机械 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1 GB/T 101712005 JB/T 8634 湿热带型装有电子器件的电控设备 JC/T 8201996 水泥工业用空气输送斜槽 JG/T 5079.1 建筑机械与设备 噪声限值 JG/T 5079.2 建筑机械与设备 噪声测量方法 JGJ 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JG 539 数字指示秤 JT/T 323 波状挡边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0171200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理论生产率 rated output 在标准测试工况下,混凝土搅拌站楼每小时生产匀质性合格的混凝土的量捣实后混凝土体积计。 3.2 称量精度静态精度 static accuracy 在秤的计量最小量程至最大量程间,以标准砝码质量值与显示称量值之差值对所称量标准砝码真 值的相对误差。 3.3 配料精度动态精度 batching accuracy 物料配料完毕,所配物料的显示值与约定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并以百分数表示。 3.4 累计计量 accumulative measurement 用同一称量装置在计量完一种物料后,累加计量另一种或几种物料的称量型式。 3.5 工作循环周期 working cycle 完成一台或数台配套主机的供料、配料、投料、搅拌、出料等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最长时间。即搅拌站 楼中一台混凝土搅拌机两次出料间的时间间隔。 3.6 新鲜混凝土 fresh concrete 由混凝土搅拌站楼拌制的、未经捣实的合格的匀质性混凝土。 3.7 混凝土离析 eduction concrete 在完成搅拌的新鲜混凝土中,混凝土匀质性遭到破坏的现象。 3.8 配料机 concrete batching plant 为生产混凝土按比例配置砂、石组合料的设备。 3.9 移动式搅拌站 traveling plants 主要工作部件安装在底盘上,可自行或拖行的混凝土搅拌站。 3.10 拆迁式搅拌站楼 disassembling and transtering plantstowers 主要工作部件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或安装,并通过交通运输工具将其运至新工作地点,重新安装使用 的混凝土揽拌站楼。 2 GB/T 101712005 4 分 类 4.1 型号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型号由配套主机装机台数、组代号、型代号、特性代号、主参数代号、更新变形 代号等组成,其型号说明如下 更新、变形代号用汉语拼音字母大写印刷体按顺序或 企业自编代号表示,其中1、0、X 三个字母不应使用 主参数代号用理论生产率表示,m/h 特性代号见表1 型代号见表1 - 组 代 号 HL混凝土搅拌楼;HZ 一混凝土搅拌站 配套主机装机台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台免标注 表1代号的排列和字符的含义 组 型 装机台数 产品 主参数代号 特性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单位 混凝 土搅 拌楼 HL 混楼 周 期 式 锥形反转 出料式 Z 锥 2 双主机 双主机锥形反转出 料混凝土搅拌楼 2HIZ 理论 生产率 m/h 船载式--C 拆卸式一不标注 锥形倾翻 出料式 F 翻 2 双主机 双主机锥形倾翻出 料混凝土搅拌楼 2HLF 3 三主机 三主机惟形倾翻出 料混凝土搅拌楼 3HLF 4 四主机 四主机锥形倾翻出 料混凝土搅拌楼 4HLF 涡桨式 W 涡 一 单主机 单主机涡桨式混凝 土搅拌楼 HLW 2 双主机 双主机涡桨式混凝 土搅拌楼 2HLW 行星式 N 行 一 单主机 单主机行星式混凝 土搅拌楼 HLN 2 双主机 双主机行星式混凝 土搅拌楼 2HLN 单卧轴式 D 单 一 单主机 单主机单卧轴式混 凝土搅拌楼 HLD 2 双主机 双主机单卧轴式混 凝土搅拌楼 2HLD 3 GB/T 101712005 表1续 组 型 装机台数 产品 主参数代号 特性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代号 名称 单位 混凝 土搅 拌楼 HI, 混楼 周 期 式 双卧轴式 S 双 单主机 单主机双卧轴式混 凝土搅拌楼 HLS 理论 生产率 m/h 船载式 C 拆卸式一不标注 2 双主机 双主机双卧轴式混 凝土搅拌楼 2HLS 连续式 1, 连 连续式混凝土搅 拌楼 HLI. 混凝 土搅 拌站 HZ 混站 周 期 式 锥形反转 出料式 Z 锥 一 单主机 单主机锥形反转出 料混凝土搅拌站 HZZ 移 动 式 - Y 船载式C 拆卸式一不标注 锥形倾翻 出料式 F 翻 单主机 单主机锥形倾翻出 料混凝土搅拌站 HZF 涡桨式 W 涡 一 单主机 单主机涡桨式混凝 土搅拌站 HZW 行星式 N 行 单主机 单主机行星式混凝 土搅拌站 HZN 单卧轴式 D 单 r- 单主机 单主机单卧轴式混 凝土搅拌站 HZD 双卧轴式 S 双 - 单主机 单主机双卧轴式混 凝土搅拌站 HZS 连 续 式 L 连 一 连续式混凝土揽 拌站 HZL 4.2 标记示例 a 配套主机为一台锥形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25 m/h, 第一次更新设计的周期 式移动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搅拌站 HZZY25A GB/T 101712005 b 配套主机为二台涡桨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120 m/h, 第二次变形设计的周期式混凝 土搅拌楼 混凝土搅拌楼 2 HLW120B GB/T 101712005 c 配套主机为一台连续式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180 m/h, 第三次更新设计的连 续式混凝土搅拌站 混凝土搅拌站 HZL180C GB/T 101712005 d 配套主机为二台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率为120 m/h, 第二次变形设计的周期式混 凝土搅拌楼 混 凝 土 搅 拌 楼 2HLS120B GB/T 101712005 4.3 主参数系列 混凝土搅拌站楼主参数系列见表2。 4 GB/T 101712005 表2主参数系列 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 项 目 数 值 理论生产率 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90,100,120,150,180,200,225,240,270,300,320, 360,400,460,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混凝土搅拌站楼应能生产符合GB 14902 、GBJ 107 和 GB50164 所要求的各种合格混凝土。 5.1.2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理论生产率,不应小于铭牌标定的生产率。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在标 准工况下见附录B, 其工作循环次数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工作循环次数 配套主机公称容量,W L 主机型式 强制式 次/h 自落式 次/h 500≤W≤1500 ≥50 ≥30 1500W≤2000 ≥40 ≥25 2000W≤4000 ≥35 ≥20 4000W≤6000 ≥30 ≥15 5.1.3 应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设定各种物料粗、细骨料、水泥、水、添加剂等的投入顺序、供给量、配比 和搅拌时间[连续式搅拌站楼除外],并保证搅拌站楼按设定程序正常运转。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 能予以锁定,防止过早卸料和混凝土过搅拌现象的产生。 5.1.4 卸料高度应根据运输车辆的类型确定。用搅拌运输车时,卸料高度不应小于3.8m。 5.1.5 混凝土用贮料斗、卸料槽或移动式搅拌站的卸料皮带机应能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 5.1.6 应能在下列环境中正常地工作 a 作业温度1℃40℃; b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c 最大雪载800 Pa; d 最大风载700 Pa; e 作业海拔高度不大于2000 m。 5.1.7 不论在何种供料形式的工作状态下,离搅拌站楼主体的粉尘源头即砂、石、水泥经计量后投 入搅拌机的进料口处下风口50 m、高1 .7m 处的粉尘浓度不得大于10 mg/m。 对于全封闭周期式搅拌站应在主机上加收尘装置。 5.1.8 工作时的噪声应符合JG/T 5079.1的规定。 5.1.9 宜与残余混凝土清洗回收、污水处理等装置配套使用。 5.1.10 搅拌站楼的可靠性要求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不少于100 h;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200 h; 可靠度不小于85。可靠性试验时间为300 h。 5.2 配套主机 5.2.1 配套主机能搅拌的最大骨料粒径应符合GB/T9142 的有关规定;并具有瞬时超载10的能力。 5.2.2 匀质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表4的要求。对于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达到匀质性要求 的搅拌时间不应大于35 s。 5 GB/T 101712005 表 4 匀质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配套主机公称容量,W L 主机型式 强制式 s 自落式 s 500≤W≤1500 ≤35 ≤45 1500W≤2000 ≤40 ≤65 2000W≤4000 ≤45 ≤100 4000W≤6000 ≤50 ≤120 5.2.3 在发生临时停电或意外事故时,强制式搅拌机应有将搅拌机内的混凝土卸出的开门机构。 5.2.4 物料提升机、配套主机等传动系统的裸露部件应有防护罩和安全检修保护装置。强制式搅拌机 的检修盖与启闭电源应有联锁装置。当检修盖打开时应切断电源,配套主机应不能启动。 5.2.5 在标准工况下,自落式搅拌机的叶片和罐体衬板的工作寿命不少于10万罐次;强制式搅拌机 铲片的工作寿命应不少于3万罐次,衬板寿命不少于4万罐次。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搅拌铲片 的工作寿命不少于350 h,衬板的工作寿命不少于500 h 5.2.6 配套主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GB/T 9142 的有关规定。 5.2.7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可用一级配套主机也可用二级配套主机进行串联式连续搅拌。 5.3 供料系统 5.3.1 星形料仓的拉铲式供料装置 5.3.1.1 拉铲的生产率应是实际需要量的1.5倍以上,并能将不同粒径的骨料输送到活动料区,相互 间不致混杂。铲斗在运行时应有良好的直线行驶性,并能随时制动。 5.3.1.2 在工作状态下,铲斗回程应释放灵活,能抛放至大于铲臂长度的距离,钢丝绳不应缠绕和松 脱。拉铲在行进过程中,钢丝绳不应在料堆内摩擦运行。 5.3.1.3 拉铲工作时对机架产生的振动不应影响骨料、水泥、水等物料的称量精度。 5.3.1.4 拉铲各手柄的操作力不应大于150 N, 脚踏板的作用力不应大于200 N。 5.3.1.5 不同生产率的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备有不同长度的铲臂,并符合表5的要求。 表 5 不同生产率的铲臂长度 生产率 m/h 1535 4075 80120 铲臂长度, l m 12≤I13.5 15≤I17.5 17.5≤I19.5 5.3.2 带式输送机 5.3.2.1 向混凝土搅拌站楼储料仓或中间料斗运送组合料的带式输送机,应装有护罩和维修平台, 并带有安全防护栏。 5.3.2.2 同一带式输送机用交替方式输送不同粒径的骨料时,每小时的额定输送量应大于实际需要量 的1.5倍;几种骨料混合输送时,应大于实际需要量的1.25倍。 5.3.2.3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计量用带式输送机,应满足额定生产量的要求,可随时调整其供料 能力。 5.3.2.4 带式输送机应有重载启动的能力,对无停电自锁能力的设备应设有可靠的防逆装置,并设张 紧装置和带面清扫装置。 5.3.2.5 带式输送机的托辊应运转灵活,并有良好的对中性,保证在满载运行时能有效的输送物料而 不溢出,在受料点不应有堆积过量的物料。 6 GB/T 101712005 5.3.2.6 带式输送机的卸料端应安置回转式分料器或中间料斗的供料联锁装置,并应有相应的定位控 制与信号。输送的物料应卸人隔料仓或配套主机的中间部位。当骨料粒径大于80 mm 碎石为60 mm, 落差高度大于2.5 m 时,应设有缓降装置,以防止骨料的破碎或离析。 5.3.2.7 带式输送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如平带式的应符合 GB/T 10595的有关规定波状挡边式的应 符合JT/T 323的有关规定。 5.3.3 斗式提升机 5.3.3.1 用斗式提升机供料时,应保证受料准确、物料均匀、连续,应与生产能力匹配。当提升高度大 于 5 m 时,应采用回程闭锁装置。 5.3.3.2 斗式提升机的其他技术性能应符合JB/T 3926.2 的有关规定。 5.3.4 螺旋输送机 5.3.4.1 水泥、掺合料在计量前采用螺旋输送机运送时,两种物料应分别有专用的螺旋输送机,不应共 用一台螺旋输送机。 5.3.4.2 螺旋输送机运转应灵活、平稳、无异常噪声。 5.3.4.3 螺旋输送机与水泥仓或掺合料仓卸料口处应铰接或借助于弹性元件连接。连接处应防水、 防潮并便于拆装和维修。 5.3.4.4 螺旋输送机与水泥或掺合料配料秤之间应为柔性密封连结,螺旋输送机的运行不应影响配 料秤的称量精度。 5.3.5 空气输送槽 用空气输送斜槽输送水泥时,槽体组装应符合JC/T 8201996中4.3.3的规定。 5.3.6 外加剂装置 外加剂溶液供给设备应耐腐蚀和防沉淀。输送泵的泵送能力应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5.3.7 供水装置 5.3.7.1 供水管路不得渗、漏,并应采用防锈管件。 5.3.7.2 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向配套主机内供水时间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 6 供水时间 配套主机公称容量,W L 型 式 强制式 s 自落式 s 500≤W≤1500 18 20 1500W≤2000 20 25 2000W≤4000 22 30 4000W≤6000 25 35 5.3.7.3 水的计量精度应符合表7的要求。 5.3.7.4 连续式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供水装置应供水连续、均匀,并能向物料均匀地喷洒。一旦中断 供水.其他物料也应同时停止供给并联锁停机。 5.3.7.5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供水装置应满足生产需要的供水压力和供水量,在寒冷或热带地区工作 时,根据用户需要宜增设加热设施或水温控制装置。 5.4 储料仓 5.4.1 骨料仓 5.4.1.1 骨料宜分级堆放,相互间不得混杂,并使骨料保持级配均匀。对于有级配的混合料在骨料仓 的进料和出料口处,其结构应能防止骨料离析。 5.4.1.2 出料口应出料顺畅,启闭时不得卡料或漏料。 7 GB/T 101712005 5.4.1.3 当骨料有预冷或预热的要求时,应按其要求分别确定容积大小和结构型式。 当有水泥和骨料的组合仓时,应将水泥仓或其他胶合料仓与预冷的骨料仓之间采取隔热措施,防止 温差作用使粉料结露受潮。 5.4.1.4 混凝土搅拌楼骨料仓应有导水槽,且出水顺畅,必要时可增设疏导装置。 5.4.2 粉料仓和掺合料仓 5.4.2.1 粉料仓和掺合料仓的有效储量,应满足大于理论生产率时2 h 连续生产的需要量。 5.4.2.2 粉料仓和掺合料仓采用气力输送时,仓内的气体压力不应大于4900 Pa, 并应有可靠的安全 装置。当超过规定压力时能自动排气降压。 5.4.2.3 水泥仓和配套主机顶部应有透气装置和自动收尘装置,且工作可靠、清理方便。 5.4.2.4 仓内应设置破拱装置。采用气动破拱时,气路中应有油水分离器,其气体能顺利地排出仓外; 采用机械破拱装置时,其工作应可靠,控制应灵敏,并适应于不同容重的粉料。 5.4.2.5 供料系统应能防水、防潮,在进料和排料过程中不应泄漏和串仓。 5.4.2.6 仓体的内壁应光滑。仓底的最小倾角应大于50,方形仓应大于55,不得有滞料的死角区。 5.4.3 外加剂箱 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储存,粉状外加剂可以配备稀释容器,且具有搅拌均匀的功能和防沉淀的 措施。 5.5 配料装置 5.5.1 总则 5.5.1.1 配料装置应满足混凝土搅拌站楼各种配料功能的需要。 5.5.1.2 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保证骨料维持原要求的级配。累积称量时,称量装置应有顺序连锁控制装 置,以保证各种材料的称量偏差控制在预定的要求范围内。 5.5.1.3 称量斗的大小应与秤的称量能力相适应,其形状和布置要有利于防止骨料的离析和破碎。 5.5.1.4 电子配料秤的安装应符合GB14249.1 的规定。 5.5.1.5 对于连续计量的带式输送机,每个独立计量单元,既可单独调整、控制,又可与计算机联动 控制。 5.5.1.6 在计量过程中,当计量输送机超过物料的约定值的误差时应能及时报警,并能联锁停机以便 于及时调整。 5.5.2 称量装置 5.5.2.1 配料秤应由取得计量器具许可证的企业生产。每台配料秤均应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 5.5.2.2 混凝土各组成材料按质量计量,也可按容积计量;可采用单独计量,也可采用累积计量。 5.5.2.3 各种物料的动态计量精度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 7 各种物料的动态计量精度 物料种类 周期式 连续式 在等于或大于称量30量程内,单独配料称量或累计配料称量 最大称量值的30以上的量程 骨料 约定真值的2最大骨料粒径大于80 mm时,为3 约定真值的士2 水 约定真值的士1或满量程的士0.3取二者的大值 约定真值的1 水泥 掺合料 外加剂 5.5.2.4 配料秤包括电子秤、杠杆电子秤,其准确度静态精度等级应符合 GB 14249.1 与 GB/T 14249.2及JJG539 中规定的普通准确度级1.0。最大允许误差首次检定时为0.5,使用中为 8 GB/T 101712005 1。并应标出最大称量max、最小称量min 、检定分度值e 和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5.5.2.5 混凝土物料的配料精度动态精度评定时,配料量应在相应的配料秤全量程的30~100 之间。配料秤应达到A.2 和 A.3 的有关要求。其配料精度应符合表7规定的相对误差值。 在混凝土搅拌站楼连续作业时,其配料精度总合格率不应低于90。超差的10仅允许掺合 料、外加剂的允差,其数值为3。 5.5.3 称量式提升料斗及称量 5.5.3.1 料斗能在任意位置提升或制动。 5.5.3.2 料斗的提升卷筒与钢丝绳的连接合理,工作时卷筒和其他部件不应出现切割钢丝绳的现象。 5.5.3.3 料斗向配套主机卸料所用的时间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且卸料干净;运行时不允许有出轨或卡 轨现象。 5.5.3.4 在进入称量位置时,对称量杠杆或称量传感器的冲击和提升钢丝绳的附加质量,不应影响计 量精度。 5.5.4 带式称量 5.5.4.1 单独计量或累积计量时,其有效容量应保证各种物料的最大配料量而不致外溢。 5.5.4.2 驱动功率应能保证满料重载启动。当设有水平拉杆时,不应影响称量精度。 5.5.4.3 在卸料完毕时,带式输送机上的残留物料应在总质量允差的范围内,并具有按预定时间卸料 完毕的功能。 5.5.4.4 连续式计量的配料输送机,各配料输送机的落料点应相同,以保证混凝土拌合料的级配。 5.5.5 骨料、粉料和液体的称量斗 5.5.5.1 骨料称量斗的公称容量应容纳最大配料量而不致外溢,称量斗的易磨损部位宜设耐磨衬板。 5.5.5.2 粉料称量斗应能容纳其最大配料量,在其上方应排气畅通,并有良好的滤尘和清除效果。粉 料称量斗与给料机构、卸料机构之间应装有防尘护罩,其安装方式不得影响称量精度。 5.5.5.3 液体称量斗应耐锈蚀。外加剂溶液的称量斗应耐酸碱腐蚀。 5.5.6 给料装置 5.5.6.1 各种给料机应动作灵敏,保证物料能畅通地流向称量斗,不阻料、积料,不应有卡涩及关闭后 继续漏料的现象。 5.5.6.2 回转式给料机应运转灵活、定位准确,出料口未与配套主机进料口对准前,各配料称量斗或 集料斗的卸料门阀不应开启。 5.5.6.3 翻板式给料机的翻板门应翻动灵活,不得有窜料现象。翻板门未到确定位置前,各配料称量 斗或集料斗的卸料门阀不应开启。 5.6 混凝土贮斗 5.6.1 有效容量应能满足配套主机连续运转和卸料的需要。 5.6.2 结构形式应能有效防止混凝土离析。 5.6.3 卸料门的开、关应灵活,能在满料状态下开、闭,关闭时应无漏浆现象。 5.6.4 临时停电或发生机械故障时,应有将斗内的混凝土随时卸出的应急装置。 5.7 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5.7.1 钢结构件的设计应符合 GB 50017的有关规定;钢结构的制作、安装、验收应符合GB 50205 的 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符合JG]3 的有关规定。 5.7.2 可拆装式的钢结构件,对同规格、同类的结构件应有互换性。 5.7.3 骨料仓的结构应能承受其公称容量骨料的总体重量,主要部位的设计与制作除有足够的强度外 还应考虑仓壁的抗磨损结构。 5.7.4 水泥仓、掺和料仓和其他胶凝材料仓内应能承受其公称容量的最大物料的总体重量外,还应有 承载不小于4900 Pa 压力负荷的能力。 9 GB/T 101712005 5.7.5 所采用的保温、隔热、隔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 5.7.6 主控制室不应受混凝土搅拌站楼运行时振动的影响,并应保温、通风、隔音、防尘。 5.8 气路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 5.8.1 气路系统 5.8.1.1 压力空气源可以是外部气源或自备空气压缩机。气体压力和供气量应与混凝土搅拌站楼 的生产能力和结构型式相匹配,并保证在正常运行产生瞬时压降时,其压力不应小于0.4 MPa。 5.8.1.2 气路系统应配置油雾器和油水分离器。气路系统执行元件应运行灵活、可靠,维修、清理方 便。若在施工过程中,当气温达零度以下,即混凝土搅拌站楼将分离的水能定时排放。 5.8.1.3 与压力气体有关的贮气罐、水泥仓、掺合料仓等装置应设置安全阀,其开启压力不大于该装置 的安全设定值。 5.8.1.4 空气压缩机贮气罐应符合GB 150的有关规定,其容积不应小于空压机每分钟供气量的 0.2倍。 5.8.2 液压系统 5.8.2.1 液压元件应符合GB/T 7935的有关规定。 5.8.2.2 组装后,以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进行试压和密封性能试验,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5.8.2.3 配置应能满足各工作机构正常运行的需要。 5.8.2.4 应设置安全保护装置。 5.8.3 润滑系统 各运动副应使用规定的润滑剂,并能定时、定量加注。注油点位置可视性好、加注方便。 5.9 电气系统 5.9.1 总则 5.9.1.1 动力配电、电气控制、照明等电气设备应符合GB5226.1-2002 的有关的规定。 5.9.1.2 供电电源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混凝土搅拌站楼的供电宜用专用电缆引人;计 算机控制系统回路应有专线电源。供电电源满足如下要求 a 电压为380 V/220V, 稳态电压值为0.9~1.1倍额定电压; b 频率为50 Hz, 对连续的为0.99~1.01倍额定频率;对短时工作的为0.98~1.02倍额定 频率。 5.9.1.3 混凝土搅拌站楼的配电盘箱、柜应符合 GB 7251.1~7251.4 及GB/T 5226.12002中 第12章的有关规定,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监视仪表、主令元件、指示元件的功能应表达准确、清晰。内部元、器件应标明代号; b 在湿热带地区工作时,应符合 JB/T 834 和JB/T 8634 的规定。 5.9.1.4 所使用的电动机应符合GB 5226.12002 中15.1和15.2的有关规定。并匹配合理、经济、 安全。 5.9.2 电气控制 5.9.2.1 控制系统应准确可靠,其控制功能应符合GB5226.12002 的有关规定。 5.9.2.2 应选用适合于工业环境的电子设备包括工业计算机、相关的输入/输出设备及净化电源等, 并能对配料、卸料、搅拌、出料主要流程进行计算机控制。 5.9.2.3 控制台柜应有显示各主要设备工作状态的信号装置或显示屏幕。 5.9.2.4 搅拌站楼的主控制室能对混凝土的出料情况和车辆进出有监视设备或良好的视野性。 5.9.2.5 各种大型储料仓骨料、水泥、掺合料等所设置的料位计,其安装位置便于维修、安全可靠。 料位计与物料接触部分应耐磨和有防冲击的性能。 5.9.3 计算机控制 5.9.3.1 计算机控制的配料、称量等程序除满足表7的各项要求。 10 GB/T 10171--2005 5.9.3.2 对于周期式混凝土搅拌站楼应具有粗称、精称和卸空回零的功能。 5.9.3.3 在计量装置具有给定多种配比,并能随时进行修正物料称量值和配比的功能。 5.9.3.4 有手动和自动称量误差补偿功能。 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