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9914.3-2013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docx
ICS 59.100.10 Q 3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 33742000 9914.32001 9914.32013/ISO 代 替 GB/T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The for reinforcement products- Part 3Determination of mass per unit area ISO 33742000,Reinforcement productsMats and fabrics Determination of mass per unit area,IDT 2013-11-27发布 2014-08-01实施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T 9914.32013/ISO 33742000 前 言 GB/T 9914增强制品试验方法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 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9914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 GB/T 9914.32001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测定,与 GB/T 9914.32001的主要差异如下 删除了GB/T 18374,增加了GB/T 29181998见第2章,2001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单位面积质量的定义见3.1;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A见附录A。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 33742000增强制品 毡和织物 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 定; ISO 3344在文本中没有出现,ISO 5725-11994 和 ISO 5725-21994是在资料性附录A 中出 现的,所以删除了ISO 33742000 第2章中的这三个引用标准。后两个ISO 标准用如下两个 我国文件代替 ● GB/T 6379.1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1部分总则与定 义idt ISO 5725-11994 ● GB/T 6379.22004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2部分确定标准 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idt ISO5725-21994。 修改了ISO 33742000资料性附录A 中表A.1 的部分内容。 本部分由全国玻璃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5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玻璃纤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春颖、王玉梅、陈尚、许敏、唐健、方允伟。 GB/T 9914.32001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689.31988; GB/T 60071985。 I GB/T 9914.32013/ISO 33742000 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1 范围 GB/T 9914的本部分规定了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制品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毡短切原丝毡、连续原丝毡和织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 ISO 2911997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位面积质量 mass per unit area 规定尺寸的毡或织物的质量和它的面积之比。 注质量包括了原丝,也包括捆绑或粘结原丝或纱线的任何其他材料。 4 原理 称量已知面积的试样质量,计算单位面积质量。 5 仪器 5.1 抛光金属模板,用于试样制备 面积为1000 cm 的正方形用于毡; 面积为100 cm 的正方形或圆形用于织物。 裁取的试样面积的允许误差应小于1。 经利益相关方同意,也可使用更大的试样,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试样的形状和尺寸。 金属模板的正反两面光滑且平整。 5.2 合适的裁切工具如刀、剪刀、盘式刀或冲压装置。 5.3 试样皿由耐热材料制成,能使试样表面空气流通良好,不会损失试样。可以是由不锈钢丝制成的 网 篮 。 5.4 天平,具有表1所列的特性。 1 GB/T 9914.32013/ISO 33742000 表 1 天平的特性 材 料 测量范围 容许误差限 分辨率 毡,所有规格 0~150g 0.5g 0.1g 织物,≥200 g/m 0~150g 10mg 1 mg 织物,200 g/m 0~150g 1 mg 0.1 mg 如果取更大尺寸的试样见5.1,应使用相当精度的天平。 5.5 通风烘箱空气置换率为每小时20次~50次,温度能控制在1053℃内。 5.6 干燥器内装合适的干燥剂如硅胶、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5.7 不锈钢钳用于夹持试样和试样皿。 6 试样 除非利益相关方另有商定,每卷或实验室样本的试样数应为 对于毡,每米宽度取3个1000 cm 的试样实际上,通常每个试样为边长31.6cm 的正方 形; 对于缤物,每50 cm 宽度取1个100 cm 的试样。 任何情况下,最少应取2个试样。 裁取试样的推荐方法毡如图1,织物如图2和图3所示。 对于毡 试样应并排边靠边地裁取; 对已修边的毡,应从毡边开始取样;对未修边的毡,取样应距毡边至少10 cm 对于织物 试样应分开取,最好包括不同的纬纱。 应离开边/织边至少5 cm。 如需要,应给操作者提供特别的说明,以保证裁取的试样面积在方法允许的范围内。 对于宽度小于316cm 的毡或宽度小于25 cm 的机织物,试样的形状和尺寸由各方商定。 注某些技术规范可能规定用整卷质量除以整卷面积作为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这种情况下获得的结果通常称 为“实际平均质量“没有必要与本方法获得的结果相比较。 7 调湿和试验环境 除非产品规范或测试委托方另有要求,试样不需要调湿。 如需调湿,推荐在GB/T 29181998规定的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10的标准环境 条件下进行。 8 操作 8.1 切取一条整幅宽度的至少35cm 的毡或织物作为实验室样本。 8.2 在一个清洁的工作台面上,用裁切工具5.2和模板5.1,按第6章要求切取规定的试样数。 如果试样可能有纤维掉落,应采用试样皿5.3。如需要可将试样折叠,以保证试样上原丝或纱线 的完整性。 2 GB/T 9914.32013/ISO 33742000 单位为厘米 说 明 1毡的宽度方向; 2舍弃的部分。 图 1 裁取毡试样建议方法 单位为厘米 说 明 1织物的宽度; 2经纱方向 圆形试样可以由纱线与边或对角线平行的正方形试样代替。 图 2 裁取机织物试样建议方法宽度大于50 cm 的织物 单位为厘米 说 明 1经纱方向。 图 3 裁取机织物试样建议方法宽度在25 cm~50 cm 之间的织物 3 GB/T 9914.32013/ISO 33742000 8.3 除非利益相关方另有要求,当毡和织物含水率超过0.2或含水率未知时,应将试样置于 1053℃的通风烘箱5.5中干燥1h, 然后放入干燥器5.6中冷却至室温。从干燥器取出试样后, 立即按8.4规定试验。 8.4 称取每个试样的质量并记录结果。如果使用试样皿,则应扣除其质量。 质量的数值应与天平5.4的分辨率一致。 9 计算和结果表示 9.1 按式1计算每个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pA, 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 1 式中 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A 试样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 9.2 以毡或织物整个幅宽上所有试样的测试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单位面积质量的报告值。 对于单位面积质量大于或等于200 g/m 的毡和织物,结果精确至1 g; 对于单位面积质量小于 200 g/m 的毡和织物,结果精确至0.1g。 有时,产品规范或测试委托方要求报出每个测试单值时,这些数据可体现出材料在宽度方向上的质 量分布情况。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说明依据本部分; b 识别所测毡或织物的必要详情; c 毡或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有时或有要求,也可报告每个测试单值; d 本部分未规定的任何操作细节和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任何情况例如试样数量,试样是否经 干燥处理,是否使用与规定不同的试样; e 试验日期。 4 GB/T 9914.32013/ISO 3374200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精密度和偏差 表A.1 依据1999年进行的循环法测试而得到,该方法符合GB/T 6379.1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 度正确度与精密度第1部分总则与定义和GB/T 6379.2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正确度与精 密度第2部分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的规定。它包括11个实验室分别对 1种碳纤维织物、1种芳纶纤维织物、3种玻璃纤维织物和2种玻璃纤维毡进行的测试。样本由中心实 验室提供,每个试样由每个实验室制备。织物的测试结果是2个测量单值的平均值,毡的测试结果是 3个测量单值的平均值。每个实验室对每种材料获得3个试验结果。 注意关于如下r 和R 的说明仅作为一种考虑本方法近似精密度的有意义的方法。表A.1 中的数 据不宜作为用于对材料的验收或拒收,因为这些数据仅用于循环法中测试的试样,不可能严格地代表别 的批次、配方、条件、材料或实验室。 表 A.1 循环测试结果汇总 材料编号 材料 X g/m CV, CVR r R 1 碳纤维织物 19.5908 0.65 0.89 1.8 2.5 2 芳纶纤维织物 6.0817 1.46 3.26 4.1 9.1 3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机织物 84.4072 0.51 2.13 1.4 6.0 4 连续玻璃纤维织物 20.852 1.84 2.15 5.2 6.0 5 玻璃纤维缝编织物 215.5577 0.93 2.58 2.6 7.2 6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 45.1650 4.67 4.67 13.1 13.1 7 玻璃纤维连续原丝毡 30.8866 1.24 5.78 3.5 16.2 注 CV,表示同一试验室测试结果变异系数; CVg表示不同试验室测试结果变异系数; r表示同一实验室两个测试结果的临界范围,即2.8CV,; R表示不同实验室两个测试结果的临界范围,即2.8CVR。 数据表明同一试验室有较好的重复性,CV,小,在不同实验室数据波动范围较大,CVg大。 表 A.1 中 r 和R 的定义如 果CV, 和CVR 由一个足够大的数据群和测试结果计算而来的,而 每个测试结果由3个试样对于织物,2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那么 重复性如果同一实验室获得的两个测试结果的差异大于材料的r 值,则不能判定它们相等。r 代 表相同材料由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同一天用同一仪器设备所得的两个测试结果的临界差异。 再现性如果不同实验室获得的两个测试结果的差异大于材料的R 值,则不能判定它们相等。 R 代表相同材料由不同操作者,在不同实验室使用不同仪器设备所得到的两个测试结果的临界差异。 符合上述规定的任一判断的置信区间为950.95。 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标准给出此方法偏差的评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