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2167-2013 玻璃釉料.docx
ICS 81.040.10 033 备案号40919201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建 材 行 业 标 准 JC/T 21672013 玻璃釉料 Glass enamel 2013-09-01实施 2 0 1 3 - 0 4 - 2 5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C/T 2167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建筑用玻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55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淄博福禄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晋江 力奇精细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深圳圣龙特有限公司、信义玻璃控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昃文萍、张佰恒、李会、杨建军、张新华、颜厥福、叶志龙、王蕾。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C/T 21672013 玻 璃 釉 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釉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 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及工业玻璃用玻璃釉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汽车玻璃用玻璃釉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8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 5000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GB/T 56982001 颜色术语 GB/T 6753.12007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 11942 彩色建筑材料色度测量方法 GB/T 15614 日用陶瓷颜料光泽度测定方法 GB/T 157642008 平板玻璃术语 GB/T 207772006 色漆和清漆 试样的检查和制备 JC/T 10062006 釉面钢化与釉面半钢化玻璃 IEC 62321-2008 电工产品一测试6种限制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澳联苯醚 的浓度Electrotechnical products-Deteraination of leveis of six regulated substances lead, mercury,cadnium,hexavalent chromium,polybrominated biphenyls,polybroeinated dipheny l ethers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00、GB/T 56982001和GB/T 157642008界定的以及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玻璃釉料 glass enamel 由玻璃颜料与调墨油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而成的一种均匀膏状材料。也称为玻璃膏体或玻璃油墨. 3.2 玻璃颜料 glass enamel powder 由色基与熔剂技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用于玻璃装饰的无机材料。 3.3 调壁油 medium JC/T21672013 能均匀分散颜料粉末,使其保持悬浮状;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粘度,并对玻璃基体有一定附着力的一 种有机连结料。 3.4 参照标准样 reference standard plate 用客户第一次认可的玻璃釉料印刷、烧制而成的,留作该品种每次检验时的参照样,该参照样应提 供如下信息印刷时玻璃釉料的料油比包括调墨油、稀释剂的种类、印刷网目、印刷厚度;烤烧时的 烤烧制度和烤烧后彩釉面的光泽度、透光率及工、a、b 值。 4 分类 4.1 根据玻璃颜料组成成分,玻璃釉料可以分为普通玻璃釉料和环保玻璃釉料。 4.2 根据调墨油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水性玻璃釉料和油性玻璃釉料。 5 要求 5.1 产品外观 玻璃釉料的颜色应均匀,无杂质。 5.2 最大颗粒 玻璃釉料的最大颗粒应小于25 m 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商定。 5.3 色差 试样与参照标准样比较,△E≤1.5, 且在自然光线下300mm 处观察无明显色差。 5.4 光泽度 试样所测值应在参照标准样所测值15内,特殊要求的由供需双方商定。 5.5 有害物质限量 5.5.1 普通玻璃釉料对该指标不做要求。 5.5.2 环保玻璃釉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六种有害物质的限量 限制的有害物质 允许含量 镉Cd 100mg/kg 铅Pb 1000mg/kg 汞Hg 1000mg/kg 六价铬Cr⁶ 1000 mg/kg 多溴联苯醚PBDE 1000mg/kg 多溴联苯PBB 1000 mg/kg 2 JC/T 21672013 5.6 透光率 试样所测值应在参照标准样所测值10内。 5.7 耐酸性能 5.7.1 耐盐酸性能 试验后,试样允许色泽有改变,耐蚀等级符合1~4级要求。 5.7.2 耐柠檬酸性能 试验后,试样允许色泽有改变,耐蚀等级符合1~3级要求。 5.8 耐碱性能 试样经碱液处理后,釉面的流失量≤0.0028g/cm。 5.9 附着性能 釉层上不应有墨迹的残留。 6 试验方法 6.1 产品外观 6.1.1 工具 a 不锈钢调墨刀; b 白纸。 6.1.2 搅拌均匀后,用不锈钢调墨刀从中抽取适量的待检玻璃釉料,涂抹在白纸上,目测待检样品是 否均匀,有无杂质。 6.2 最大颗粒 按GB/T 6753.12007 方法进行检测,测量3次,取最大值。 6.3 色差 6.3.1 试剂、仪器 6.3.1.1 丝网印刷机。 6.3.1.2 200目或需要网目的实底印刷网版。 6.3.1.3 可控温的烘箱。 6.3.1.4 100 mm100 mm 的玻璃原片。 6.3.1.5 调墨油。 6.3.1.6 清洗剂。 6.3.1.7 滚轮式湿膜厚度规精度为2 μm, 测量范围为0μm50μm 或精度为5 μm, 测量范围为0 μm 125 μm。 6.3.1.8 小型钢化炉。 6.3.1.9 色度仪满足GB/T 11942的要求。 3 JC/T 21672013 6.3.2 试样的制备 6.3.2.1 在温度18℃25℃,湿度50~70的环境下,将印刷网版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调试好后备用。 6.3.2.2 称取一定的待检样品,根据参照标准样提供的信息,再外加适量与参照标准样印刷时的料油 比一致的调墨油或稀释剂,调试均匀后,转移到印刷网版上,直接印刷在已选择好的玻璃片上。 6.3.2.3 用滚轮式湿膜厚度规测量该试样的印刷层厚度,并与参照标准样提供的印刷层厚度对比,若 两者厚度一致,则烘干,待用。 6.3.2.4 把烘干后的试样置于小型钢化炉内,按已定制的烧成制度烤烧,冷却后待检。 6.3.3 色度仪测量 6.3.3.1 将色度仪调试到可测量状态,并按仪器的使用程序用标准板对仪器进行校对。 6.3.3.2 选择仪器的测量条件D65光源、10视场。 6.3.3.3 将按本标准6.3.2方法制好的试片三块,放在铺有白纸的测量台上,分别测量试样的工、 a、b值。 6.3.3.4 根据所测试样及参照标准样的L 、a 、b 值,按公式1计算试样与参照样之间的色差 △TL-L。 △aai-a。 △bb|-b。 ......................... 1 △E△z△a△b1/ 式中 L、a、b 试样的色度测量值; L、a。、b 参照标准样的色度测量值; △E 试样与参照标准样的色差值。 6.3.4 目测观察 在自然光下,距离眼睛300 mm, 肉眼观察本标准6.3.2中试样和参照标准样的色调情况。 6.4 光泽度 按GB/T 15614的方法测量本标准6.3.2中试样的光泽度值,并与参照标准样值进行比较。 6.5 有害物质限量 按 IEC 62321-2008进行。 6.6 透光率 用分光光度仪或光密度仪测量试样的透光率测量值与参照标准样的透光率测量值,按公式2进行 计算 T{T。-T| ..2 式中 T₁ 试样的透光率测量值; T₀ 参照标准样透光率的测量值; 4 JCT 21672013 T试样与参照标准样的透光率差值。 6.7 耐酸性能 6.7.1 试剂 6.7.1.1 盐酸分析纯。 6.7.1.2 柠檬酸分析纯。 6.7.2 试样的浸泡 6.7.2.1 将按本标准6.3.2的方法制成的3块试样,竖垂直放入合适的容器内,且试片间保持一定的间隙。 6.7.2.2 向容器内注入新配制的检测溶液,且检测液的体积以浸过试样的一半为宜。在222℃的温 度下,浸泡15min 后,用清水将试样洗净晾干,距离300mm目测,观察试样釉面。 6.7.3 耐盐酸性能 用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10的盐酸检测液浸泡。 6.7.4 耐柠檬酸性能 用新配制的10柠檬酸检测液浸泡。 6.7.5 耐酸等级的划分 第1级,釉面没有明显的侵蚀痕迹; 第2级,45角度观察釉面,有虹彩效果或明显侵蚀痕迹,但小于30角,观察不出虹彩效 果或侵蚀痕迹; 第3级,小于30角观察釉面,有虹彩效果或侵蚀痕迹,但反射影象不模糊; 第 4级,小于30角观察釉面,有强烈的虹彩效果或侵蚀痕迹,且反射影象模糊; 一第5级,釉面无光或不光滑、粉化; 第6级,釉面明显的褪去,有针孔; 第7级,釉面完全褪去。 6.8 耐碱性能 6.8.1 试剂、仪器 6.8.1.1 氢氧化钠分析纯。 6.8.1.2 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 6.8.1.3 可控温的烘箱。 6.8.1.4 可控温的水箱。 6.8.1.5 千分尺。 6.8.1.6 100 ma100 mm 的试样玻璃片3片/试样,及与试样玻璃原片一样的空白玻璃片一片。 6.8.2 试验步骤 6.8.2.1 将配制好的10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水箱中,并将水箱通电,温度设定在953℃。 6.8.2.2 用千分尺分别测量空白玻璃片和试片的边长,计算下面公式中所需的面积。 6.8.2.3 将已清洗并烘干后的空白玻璃片和试片,进行称量,分别得到G₀ 和 W。 6.8.2.4 将空白玻璃片和试片同时放入温度已为953℃的水箱10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2h。 5 JCT 21672013 6.8.2.5 浸泡后,将空白玻璃片和试片同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后称量,分别得到 G₁ 和 W。 6.8.3 计算 将以上步骤中所得到数据,用公式3进行计算 .............. 3 △GG₀-G₁ W矢 [W 。-W₁-△G/S 表S 白JS 式中 Go 空白玻璃片浸泡前的重量,单位毫克mg; G₁空白玻璃片浸泡后的重量,单位毫克mg; △G空白玻璃片浸泡前、后的重量差,单位毫克mg; Wo 试片浸泡前的重量,单位毫克mg; W₁ 一试片浸泡后的重量,单位毫克mg; S 空白玻璃片的表面积,单位平方分米dm; Sm试片上釉层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dm; S 空试片上无釉层处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dm; W 失试片上釉层单位面积的矢量,单位毫克每平方分米mg/dm。 6.9 附着玻璃性能 将按本标准6.3.2的方法制成的试样3块,按JC/T 10062006 执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按类型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7.1.1.1 出厂检验项目为产品外观、最大颗粒、色差、光泽度和透光率。若要增加其他检验项目由 供需双方商定。 7.1.1.2 每批产品需经生产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标 识或文件并将执行标准号写入其中。 7.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的全部技术要求。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型式检验 a 试制定型投产的新产品; b 正常生产后原材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 d 长期停产,再恢复生产时; e 合同有要求时。 7.2 检验批和抽样 7.2.1 组批 6 JC/T 21672013 产品按品种、规格、生产周期形成批,每批最大不超过500kg。 7.2.2 抽样 7.2.2.1 出厂检验时,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状况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抽取样品,但取样总量应不少于100g。 7.2.2.2 型式检验按 GB/T 3186 的要求,取待检产品的代表性样品,并按GB/T 20777的规定,检查和 制备试验样品。 7.3 判定规则 7.3.1 进行产品外观、最大颗粒检验时,若测定结果符合第5章规定要求则该项目合格,否则,判该 项目不合格。 7.3.2 进行有害物质限量检验时,如果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则该项目合格,如有一项不合格, 可对不合格项进行一次复检,复检仍不合格的,则该项目不合格。 7.3.3 进行色差、光泽度、透光率、耐酸碱性能、附着性能检验时,如果试片的各项指标全部符合要 求,则该批产品合格如二块以上试片不合格,则批产品不合格;如果有一块试片不合格,可重新制样 试验,如果全部符合规定,则批产品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7.3.4 综合判定对于各检验项中,有一项性能不合格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被判定不合格的产品, 在该批产品返工后,应再次提交检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产品包装上应注明 a 注册商标; b 产品名称; c 产品编号; d 净含量; e 产品批号; f 生产日期 g 保质期 h 质量检验合格证; i 执行标准; j 制造厂名、厂址。 8.2 包装 包装应使用能严密封口的塑料桶或铁桶,具有一定的防潮、防震性能。 8.3 运输 运输中应注意防雨、防潮,不得与尖锐物撞击或重抛。 8.4 贮存 应放在环境温度为255℃,且清洁、通风、干燥、远离热源的仓库内。严禁暴晒、雨淋。保持 各个产品的标志完整、清晰。用托盘放置于货架上,避免重压,堆放层数建议不超过二层。保管和使用 期限为从生产之日起1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