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266-2011 机车车门通用技术条件.docx
ICS 45.060.10 S42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2662011 机车车门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oors of locomotive 2011-05-20发布 2 0 1 1 - 1 1 - 0 1 实 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 发 布 TB/ T 32662011 目 次 前 言Ⅱ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应用环境 1 4 技术要求 1 5 检验方法2 6 检验规则 3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4 I TB/T 3266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 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沈阳市沈飞专用设备厂、南京浦镇科技实 业有限公司、扬州通达车船装备有限公司、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 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大清、缑智勇、赵亚峰、何永强、刘 军。 Ⅱ TB/T 32662011 机车车门通用技术条件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采用折页结构的车门简称机车车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车车门。其他车辆用折页结构的车门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91742008 一般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33061991 标牌 GB 18045 铁路车辆用安全玻璃GB/T 180452000,eqv JIS R32131998 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IEC 613731999,IDT TB/T 1891 机车用门锁 TB/T 20541989 铁路机车漏雨试验方法 TB/T 31382006 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 3 应用环境 机车车门在下列使用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 温度最低为-40℃,最高为70℃; b 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95该月月平均温度最低为25℃; c 雨、雪、风、沙尘、煤尘及日照和光辐射等机车外界的自然环境; d 冲击和振动GB/T 215632008中 1 类 A 级设备冲击和振动条件。 4 技术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机车车门及其零部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4.1.2 机车车门应包括门扇、折页、门锁、密封件等部件。需要时也可以包括门框、观察窗。 注 机 车 车 门 包 括 机 车 司 机 室 人 口 门 、 重 联 机 车 末 端 通 过 门 等 连 通 机 车 内 部 和 外 界 环 境 的 供 司 机 出 入 的 车 门 简 称外门和司机室后墙门、机车内部隔墙门等机车内部隔断墙上开设的通道门简称内门。 4.1.3 在正常应用条件下,机车车门的结构应无开焊、开裂和永久变形。 4.1.4 机车车门表面的处理方法及颜色应由整车生产厂家决定。 4.1.5 机车车门门锁应符合 TB/T 1891 的规定。 4.1.6 机 车 车 门 应 设 置 可 靠 的 密 封 结 构 , 确 保 密 封 质 量 和 密 封 寿 命 ; 密 封 材 料 阻 燃 性 能 应 符 合 TB/T 31382006中难燃级要求。密封材料接头处应光滑,粘接牢固。 4.1.7 门扇内部加装的隔热材料、隔音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寒、隔音、隔热性能并应是环保型的;隔 热材料、隔音材料阻燃性能应符合 TB/T 31382006 中难燃级要求;隔热材料、隔音材料的导热系数 1 TB/T 32662011 平均温度70℃5℃小于或等于0.042 W/m K。 4.1.8 机车车门门扇的平面度公差应小于或等于2 mm, 对角线之差小于或等于2 mm; 与门框密封配 合面的平面度公差小于或等于2 mm 。包含门框的机车车门其门框的平面度公差小于或等于2 mm, 对 角线之差小于或等于2 mm; 门框与门扇之间缝隙应均匀。 4.1.9 车门应开闭灵活,在使用操作或机车运行过程中无异常噪声。门折页及门锁等主体机构按 5.4规定的方法进行耐久性试验后,应保持其可靠正常使用,且门扇与门框不接磨。 4.1.10 门扇开启角度应大于或等于90。 4.1.11 按5.5规定的方法进行静强度试验后,司机室门结构应无永久变形和开闭失效的现象。 4.1.12 按5.2要求做冲击和振动试验后,机车车门的结构应无开焊、开裂和永久变形。 4.1.13 机车车门在体积为16 m 的空间模拟安装后,整个门包括锁紧系统、门结构和密封系统,应 满足内部压力为4 kPa, 经过50 s 后压力不小于2.5 kPa, 以及内部压力为-4 kPa, 经过50 s 后压力 不大于-2.5 kPa。 4.1.14 零部件表面涂层涂覆应均匀,涂、镀层应光洁平整,无锈蚀和剥落等缺陷。 4.2 外 门 4.2.1 内走廊车外门应开向机车内部,即内开式;外走廊车外门应开向机车外部,即外开式。 4.2.2 外门净空尺寸不应小于1675 mm高500 mm宽。 4.2.3 外门门框的下门坎上应设有水槽,并有连通外界的淌水孔。 4.2.4 外走廊车司机室入口门应有瞭望窗并设置刮雨器,瞭望窗玻璃采用电热玻璃,玻璃可视面积不 应小于630 mm高320 mm宽。 4.2.5 按 TB/T 20541989 中5.2.2规定的条件进行淋雨试验,淋雨时间应大于10 min 。淋雨停止 后,立即对车门进行检查,以非淋雨一侧无水流和水滴痕迹出现为合格。 4.2.6 内走廊车司机室入口门开门执手应能使司机站在地面上即能握住,否则可考虑在门的较低部 位设置第二个执手。 4.3 内 门 4.3.1 机车内门中,司机室后墙门应开向司机室外部,即外开式,其余内门开向设置应方便人员通过 和设备检修,并在关闭时应密闭,开门时可简易地推开或以任何其他简单而迅速的方式打开。 4.3.2 内走廊车内门净空尺寸不应小于1724 mm452 mm。 4.3.3 外走廊车司机室内用于设备检修的门,其尺寸和开向设置应方便人员通过和设备检修,在关闭 时应密闭。 4.3.4 可根据具体需要,在内门上设置观察窗口,安装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应符合 GB 180452000 的 规定;玻璃可视尺寸不应小于300 mm高200 mm宽。 5 检验方法 5.1 一般检查 目测机车车门外观,应符合4.1.3、4.1.6、4.1.14相关要求;转动车门,车门动作时应符合4.1.9、 4. 1. 10相关要求。 5.2 冲击和振动试验 冲击和振动试验按下述步骤进行 a 将机车门以锁紧位固定在模拟振动台上以振动频率为50 Hz、振动加速度为1g9.81m/s, 分别作垂向、横向、纵向振动各10 min, 共30 min; b 再以振动频率为10 Hz、振动加速度为5g 作冲击性纵向振动2 min; c 检查机车车门的结构是否有开焊、开裂和永久变形并记录。 2 TB/T 3266-2011 5.3 气密性试验 机车车门在体积为16 m 的密闭空间模拟安装后,将空间内部压力加压至4 kPa, 经过50 s 后,记 录压力表的压力值;再将空间内部压力减压至-4 kPa,经过50 s后,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 5.4 耐久性试验 门折页及门锁的寿命用试验机或人工模拟使用情况进行测试。试验频率每分钟不大于30次开 启、锁闭为1次。试验次数达到2万次后停止试验,检查并记录门折页及门锁是否能可靠正常使用。 5.5 静强度试验 门处于锁紧状态,沿门扇打开方向在门扇中央400mm400 mm 范围内施加800 N均布作用力, 保持15 min 后,检查机车车门结构是否有开焊、开裂和永久变形的现象。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1.1 每个机车车门应按表1规定的项目逐个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出厂时应附有产 品合格证。 6.1.2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其内容应包括 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出厂年月; c 检查人员或代号; d 合格印章。 6.2 型式检验 6.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 转厂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c 停产2年以上重新生产时; d 产品结构、材料、生产工艺或设备的改变而有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性能时; e 产品连续生产3年或达5000件时。 6.2.2 型式检验的项目见表1。 表 1 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 序号 项目名称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 求 检验方法 1 一般检查 √ √ 4.1.10、4.1.12 目 测 2 尺寸检查 √ √ 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 用量具检测外形尺寸及安装结构尺寸 3 耐久性 √ 4.1.9 5.4 4 静强度 √ 4.1.11 5.5 5 淋雨检查 √ √ 4.2.5 TB/T 20541989中5.2.2,仅机车外门 6 冲击和振动 √ 4.1.12 5.2 7 气密性 √ 4.1.13 5.3 供需双方对型式试验项目有特殊约定时,应按双方协议执行。 符号“ √ ”的表示必做该项目。 3 TB/T 3266-2011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1 标 志 每件产品均应在合适的位置设有产品标志。产品标志应符合 GB/T 133061991 的规定。产品标 志上至少应有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型号或图号; b 产品重量; c 出厂编号及制造日期; d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7.2 包 装 7.2.1 产品包装应牢固,在正常运输中不被损坏,具体依据 GB/T 91742008。 7.2.2 包装箱内应附有以下文件 a 装箱单,注明产品数量及装箱日期; b 产品检验合格证; c 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7.2.3 包装箱外应注明 a 制造商名称; b 产品名称、型号、数量、重量及制造日期; c 按 GB/T 191 标注的相关储运标志; d 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7.3 运输和储存 7.3.1 运输时,应有包装箱摆放要求,防雨措施等。 7.3.2 储存时,机车门应存放在清洁和干燥的场所。在露天场地存放时,应遮蔽以防天气的影响和太 阳的直接照射。在正常保管的情况下,自出厂之日起,制造厂应保证产品在12个月内不锈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