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227-2010 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docx
ICS 29.280 S84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2272010 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 Measuring instruments for contact wire geometry 2010-10-01实施 2 0 1 0 - 0 4 - 2 7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TB/ T 32272010 目 次 前 言 Ⅱ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使用环境条件 2 5 技术要求 2 6 检验方法 3 7 检验规则 4 8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5 附 录A规范性附录 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检定台架的技术要求 6 UOdG I TB/T 3227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济南蓝动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轨距尺 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彦春、高俊莉、王金鸿、林宪旗、李光。 Ⅱ TB/T 32272010 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以下简称测量仪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非接触式测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接触线高度、拉出值等几何参数的测量仪。城市 轨道交通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30.12004金 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 标尺 ISO 650811999 Metaflic materials -rockwell hardness test-Part 1Test scales A 、B 、C 、D 、E、 F、G、H、K、N、T,MODn 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 低温idt IEC 60068- 2-11990 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 高温idt IEC 60068- 2-21974 GB/T 2423.3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IEC 60068-3-62001I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3-6Supporting documemtation and guidance - confirmation of the perfo mance of temperature/humidity chambers,IDT GB 7247.12001 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 GB/T 18268200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接触线高度 heigth of contact wire 接触线到轨顶面的垂直距离。 3.2 拉出值 stagger 接触线在定位点对受电弓中心线的偏移量。 3.3 [TB/T 16771997,定义2.128] 支柱侧面限界mast gauge 支柱内缘与临近铁路轨顶连线的线路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TB/T 16771997,定义2.122] 1 TB/T 32272010 4 使用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光学测量仪的正常使用环境温度应为-30℃60℃,数字测量仪的正常使用环境温度 应为-20℃50℃。 环境湿度测量仪应在不大于85 RH 的条件下正常使用。 电磁兼容数字类测量仪在电气化线路上应可靠工作。 5 技术要求 5.1 常规项目 5.1.1 总体要求 5.1.1.1 测量仪外露表面应有防打层,防护层应均匀无脱皮,主体颜色禁止用红色,电镀应细密无伤 痕,零件接合应可靠。 5.1.1.2 正常条件观测时,数字类读数显示数字应清晰、均匀,并应有中文提示信息;光学反射类望远 镜视场中应亮度均匀,像质良好,分划板刻线标记应清晰。 5.1.1.3 各零件表面应清洁,无油迹、霉斑、灰尘、擦痕等缺陷,零件不应存在有损成像质量的显著气 泡,胶合件不应脱胶,镀膜层的外观应光滑细致,没有斑点、凸起和漏镀,边缘和棱角不应有烧痕和脱膜 现象,水准泡调平装置应无松动现象。各紧固件固定牢靠,铆接、焊接处不应松动或脱落;各滑动、转 动部件的运动应平稳可望。各标尺刻线和标记不得与运动部件摩擦。 5.1.1.4 涂漆件的涂层应平整清洁,表面美观光滑,具有较好的光泽,颜色应一致,不应有裂纹、流痕、 起泡等缺陷;测量仪的测距传感器等测量部件应有外壳保护、联接方式稳定可靠。 5.1.1.5 测量仪应具有电源欠压提示功能,并具备防雨水措施。其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 GB 7247.12001中的规定。 5.1.2 显示装置 5.1.2.1 数 字 类 显示分辨力不应大手0.1 mm。 5.1.2.2 标 尺 类 标尺刻线应清晰,其分度值不应大于 1mm, 标尺刻线宽度应为0.15 mm0.30 mm 范围内,同一测 量仪的标尺刻线宽度差不应超过0.10 mm,标尺线纹示值误差不应超过0.20 mm。 5.2 定 位 块 5.2.1 定位块侧定位面自搭轨面起的有效高度应为16mm0.2mm。 5.2.2 定位块侧定位面对搭轨面的垂直度不应超过0.05 mm。 5.2.3 定位块侧定位面的表面粗糙度MMR R,12.5。 5.2.4 测量仪的活动定位块和固定定位块搭轨面对其公共平面间的平行度不大于0.20 mm。 5.3 定位块侧定位面硬度 定位块侧定位面的硬度不应小于50HRC。 5.4 示值误差及其重复性 测量仪准确度分为1级和2级,1级测量仪适用于最大运行速度大于200 km/h 的线路,2级测量仪 适用于最大运行速度小于等于200 km/h 的线路。测量仪示值误差及其重复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单位为毫米 参数名称 测量范围 示值允许误差 示值重复性 接触线高度 1级 5100~6500 3.0 1.5 2级 5.0 2.0 2 TB/T 32272010 表1续 参数名称 测量范围 示值允许误差 示值重复性 拉出值 -600~600 5.0 2.0 支柱侧面限界 2400~6500 5.0 2.0 轨距 14101470 0.5 一 水平超高 -185~185 1.0 一 5.5 绝缘性能 在DC 500V电压下,连续试验不少于1 min, 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 MΩ。 5.6 激光发射功率 对于激光测量,激光发射功率不应大于1 mV。 6 检验方法 6.1 常规检验 6.1.1 检验在环境温度为20℃5℃的范围内进行。 6.1.2 总体要求采用手动试验和目力观察的方法进行。 6.1.3 显示装置 a 数字类用手动试验和目力观察。 b 光学反射类用读数显微镜或万能工具显微镜进行检验。 6.2 定位块侧定位面D 6.2.1 定位块侧定位面自搭轨面起的有效高度用分度值0.02 mm深度卡尺进行检验。 6.2.2 定位块侧定位面对搭轨面的垂直度用2级宽座角尺及0.05 mm 塞尺进行检验。 6.2.3 定位块侧定位面的表面粗糙度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进行检验。 6.2.4 两端搭轨面对公共平面的平行度将测量仪置于检定台架见附录A的两个测量块上,用 0.20 mm 塞尺检查搭轨面与检定台架测量块顶面的间隙。 6.3 硬度检验 定位块侧定位面硬度采用洛氏硬度计按GB/T 230.12004的要求进行硬度检验。 6.4 示值误差及其重复性 6.4.1 接触线高度示值误差 调整好检定台架后,将测量仪放置在检定台架上,在轨距为1435 mm 处测量检定台架上的模拟接 触线的实际高度值,测量仪读数与检定台架的接触线高度实际值之差即为接触线高度示值误差。 用相同方法分别在轨距为1470mm 、1440 mm 和1420 mm处检测示值。 在1470 mm 轨距处对任一固定测量点重复进行10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均需对测量仪进行结构复 位,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重复性检验结果。 6.4.2 拉出值示值误差 在调整好检定台架后,将测量仪放置在检定台架上,在轨距为1435mm 处分别测量检定台架上的 模拟接触线的实际拉出值,测量仪读数与检定台架的拉出值实际值之差即为拉出示值误差。 用相同方法分别在轨距为1470mm、1440mm 和1420 mm 处检测示值。 在1470 mm 轨距处对任一固定测量点重复进行10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均需对测量仪进行结构复 位,以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作为重复性检验结果。 6.4.3 支柱侧面限界 先将检定台架的超高调整至零位,再将测量仪置于检定台架上,分别测量检定台架模拟支柱侧面 3 TB/T 3227-2010 限界,测量仪读数与检定台架的模拟支柱侧面限界实际值之差即为支柱侧面限界示值误差。 用相同方法分别在超高为60 mm、120 mm和180 mm 处检测示值。 对任一固定测量点重复进行10次测量每次测量后均需对测量仪进行结构复位,以最大值与最 小值之差作为重复性检验结果。 6.4.4 轨距示值误差 测量仪在检定台架上对其1410 mm 、1435mm 、1470mm点进行检验。 6.4.5 水平超高示值误差 测量仪在检定台架上对零位和60 mm 、120 mm 180mm点进行检验。 6.5 绝缘性能 用500V 兆欧表的两条接触线分别连接在测量仪定位块上进行检验,连续试验不少于1 min, 其绝 缘电阻不应小于1 MΩ。 6.6 激光发射功率 采用光功率计检测激光发射功率。 6.7 环境适应性试验 6.7.1 采用高低温试验箱室对数字测量仪按GB/T2423.12001 、CB/T2423.22001 的要求进 行试验,分别在高温505、低温-20℃状态下不通电2h 后打开测量仪电源,并检测接触线高 度和拉出值的示值误差应符合5.4的规定。 6.7.2 采用恒定湿热鼠验箱室对测量仪按GB/T 2423.32006的要求进行试验,在85 RH, 30℃状态下不通电2 h 后打开测量仪电源,检查测量仪的各项功能,并检测其绝缘电阻,应符合 5.5的规定。 6.7.3 电磁兼容性试验按GB/T182682000 第6章、第7章性能判据2和附录C 中表C1的规定 进行。 7 检验规则 7.1 测量仪检验分为 检验和型式检验。测量仪出厂交货时必须逐台检验,其合格质量水平及检 查水平见表2,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厂。 表 2 序 号 检验顶目 条款号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1 常规项目 6.1、6.2、6.4 √ √ 2 定位块侧定位面硬度 6.3 √ √ 3 绝缘性能 6.5 √ √ 4 激光发射功率 6.6 √ 一 5 环境适应性试验 6.7 √ 一 “定位块侧定位面硬度出厂检验按10抽查,不少于2个。 7.2 型式检验应对本标准第4章、第5章提出的全部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 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技术认证时; b 连续批量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试验; c 工艺、元器件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d 停产恢复生产时; e 铁道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 4 TB/T 32272010 8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8.1 测量仪上的标志应包括 a 产品名称、型号和等级; b 产品出厂编号; c 制造企业代号或商标。 8.2 测量仪的包装箱上标志应包括 a 产品名称; b 制造企业代号或商标。 测量仪宜经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避免因包装导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坏。 8.3 测量仪在干燥处储存,防止受潮锈蚀。 测量仪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上应标有等级、出厂编号和出厂日期。 NH⁰ 5 TB/T 322720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检定台架的技术要求 A.1 概 述 检定台架由地面模拟轨道及其上空有若干水平杆的杆架组成,用于对测量仪接触线高度、拉出值、 支柱侧面限界等的示值误差的检测。其结构示意图见图A.1。 单位为毫米 模拟接触线 模拟接触线拉出值 模拟支柱 模拟按螂线高度 模拟钢轨 14702 模拟支往缘距离 0 图A.1 检定台架 A.2 技术要求 A.2.1 检定台架上标志应包括产品型号、产品名称、产品序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A.2.2 钢轨轨距应为1470 mm2 mm,按实际值使用;全长范围内轨距差不应大于0.50 mm。 A.2.3 两钢轨全长范围内横向高差不应大于0.20 mm。 A.2.4 两钢轨全长范围内纵向高差不应大于0.50 mm。 A.2.5 模拟接触线直径应为12mm0.2mm, 支撑杆直径大于水平杆直径2 mm 以上。 A.2.6 模拟接触线拉出值误差不应大于5 mm, 按实际值使用 A.2.7 模拟接触线高度误差不应大于5mm, 按实际值使用。 A.2.8 模拟接触线两端高差不应大于1 mm。 A.2.9 几块可任意组合的高度块的组合尺寸应包括60 mm 、120 mm 、180 mm,其高度误差为 0.15 mm;高度块上下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2 mm。 A.2.10 几块可任意组合的轨距块的组合尺寸应包括15 mm 、35 mm、45 mm 、60 mm,其宽度误差为 0.15mm 按实际值使用;宽度块上下工作面的平行度不大于0.02 mm。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