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掘工作而生产能力核定.ppt
第七讲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一、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及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及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解释本条是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是有效防止超强度开采、过度集中生产和采掘接续紧张的重要条件。对于乡镇和个体煤矿高瓦斯矿井规定1采2掘(1个回采工作面,2个掘进工作面);低瓦斯矿井按当地政府规定确定最多回采工作面与掘进工作面数量(一般不超过2个回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二、严格按定编定员组织生产。解释2005年,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均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将“煤矿企业未制定井下劳动定员或者实际入井人员超过规定人数的超定员组织生产,作为重大安全隐患处理,因此将此条写入必备条件。在具体确定井下同时工作人员时,可以按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执行。根据作业规程规定的人员数量、井下运输提升人员、机电人员、安全与管理人员等核查同时工作人员数量。,一、核定采掘工作面能力必备条件(六条),一、核定采掘工作面能力必备条件(六条),三、条件允许的煤矿应采用长壁式开采,使用连续采煤机的可以采用房柱式或短壁式采煤法;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或进行复采时,必须有按规定批准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解释本条要求主要采用正规长壁开采,特殊条件可以采用其它采煤方法。作业规程批准权限有矿(区)、集团(地市)和省批准的规定,根据地方规定执行。四、有煤或瓦斯突出的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开采的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另一个通到进风巷。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两个安全出口时,必须有按规定批准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五、采区生产必须形成完整的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系统,严禁非正规下山开采。解释本条主要是指水平剃头开采、没有形成生产系统前进行生产。这方面主要是生产接续紧张造成的。乡镇和个体煤矿的片盘斜井必须有完整的生产系统。,一、核定采掘工作面能力必备条件(六条),六、必须保证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续,均衡稳定生产,“三个煤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解释大中型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应达到35年以上,准备煤量可采期应达到1年以上,回采煤量可采期应达到46个月以上。小型矿井开拓煤量可采期应达到23年以上,准备煤量可采期应达到810个月以上,回采煤量可采期应达到35个月以上。本条主要考虑生产接续。个体与乡镇煤矿取下限值。,片盘斜井三量计算,主要参考条件,一、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不得布置3个及以上回采工作面和5个及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四、有煤或瓦斯突出的矿井、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开采的工作面,不得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至少两个畅通的安全出口,一个通到回风巷,另一个通到进风巷。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两个安全出口时,必须有按规定批准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五、采区生产必须形成完整的通风、排水、供电、运输等系统,严禁非正规下山开采。二、严格按定编定员组织生产。(三、允许的煤矿应采用长壁式开采,使用连续采煤机的可以采用房柱式或短壁式采煤法;开三角煤、残留煤柱或进行复采时,必须有按规定批准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六、必须保证回采工作面的正常接续,均衡稳定生产,“三个煤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上述六条中,第一、四、五条是必须具备的,没有达到要求的,不得进行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待达到要求后再进行核定。第二、三、六条是主要参考条件,达不到要求的可进行工作面能力核定,但应提出整改意见,限期进行改正。,,必须具备,,二、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的内容和标准,(一)、调查主要内容通过调查、座谈和查看设计说明书等材料,了解和掌握矿井开采条件。包括井田边界、周围煤矿情况,煤层厚度、倾角,各个煤层之间的距离,地质构造情况。矿井开拓情况(一段、二段提升等),巷道布置合理性,各个生产系统的情况。近三年矿井生产情况,采用的采煤方法,生产水平。回采和掘进工作面数量,井下工作人数。井上下对照图,矿井开拓图,采掘工作面位置、合理性。作业规程,回采工艺方式,煤层顶、底板情况。矿井瓦斯等级、涌出量。入井核实煤层厚度、倾角、顶底板岩石性质,回采工艺方式,采煤与掘进工作面位置和数量。开拓与巷道布置,巷道支护可靠性。生产系统安全装备。,二、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的内容和标准,(二)、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方法1、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确定①、一般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方法采煤工作面能力根据前3年回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煤层厚度厚、中、薄煤层、不同采煤工艺综采、综放、高档普采、普采、炮采、水采,按下式计算回采工作面前3年的平均生产能力,,,式中Ac采煤工作面平均生产能力,万t/a;L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m;T采煤工作面平均年推进度,m;P煤层平均生产能力,t/m2;N采煤工作面平均个数,个;平均数按加权平均数。,二、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的内容和标准,②、特殊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方法当矿井生产不正常,回采工艺方式改变等,无3年生产数据或数据不准时,可以采用连续46个月采煤工作面统计上报的实际产量;也可以是本矿区或临近矿区与本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构造断层、褶曲、煤层赋存条件煤层厚度、煤层深度、倾角、硬度、顶板板情况等和开采技术条件水文条件、瓦斯、煤尘、地温、地压等相似,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相同并已开采的实际资料。也可根据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采掘接替安排等情况计算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方法为,,,,式中Ac一采煤工作面年生产能力t采煤工作面平均长度;r原煤视密度,t/m3;h采煤工作面煤层平均采高;放顶煤开采时为采放总厚度;b采煤工作面平均日推进度,m/d;须提供证明依据;n年工作日数;N正规循环作业系数,%;应根据采煤设备技术性能、生产组织和职工素质等因素确定,一般取0.8;c工作面回采率,%;按矿井设计规范选取;a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个。,二、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的内容和标准,(二)、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方法2、掘进工作面出煤量的计算①、一般掘进工作面产量计算方法掘进工作面年掘进煤量根据前3年掘进工作面的实际资料,计算掘进煤占回采煤量的比例和年掘进煤量AJAcC万t/a式中AJ一掘进工作面前三年平均的生产能力;Ac一采煤工作面前三年平均的生产能力;C一掘进煤占回采煤量的比例;CCJ/Gc式中GJ一前3年掘进煤量总和,万t;Gc一前3年回采煤量总和,万t。②、特殊掘进工作面能力计算方法当前3年数据不准时,可以按实际1---2年前的巷道掘进长度、掘进工作面数量、煤层厚度采用计算方法确定。掘进煤量按照掘进巷道分类长度、断面计算。,,,,,,式中AJ一掘进煤量,万t/a;r一原煤视密度,t/m3;Sii巷道纯煤面积,m2;Lii巷道年总长度,m。3、矿井采掘生产能力矿井年平均采掘生产能力AAAcAJ1CAc万t/a4、采掘生产接续计划标准26条规定核定采掘工作面能力时,应根据矿井开拓和准备情况,按照采区设计和工作面布置,采用表格形式按采掘队和年份排出采煤工作面后3年接续表,并按不同图例(颜色)绘制出后3年采掘工程计划图。如果不能满足正常接续要求,应适当降低采掘工作面核定能力。小煤矿和乡镇煤矿要求有1年以上的接续计划。如果不满足生产接续计划,按矿井巷道实际掘进速度,巷道长度、掘进队组数量,巷道类别反推计算矿井满足生产接续时间。然后根据现有剩余回采工作面推进长度,按计算的生产接续时间确定回采工作面日推进度,最后按日进度确定生产能力。,第十一讲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一、基本原则和要求,(一)、必备条件1、选煤厂洗选设备完好,系统各环节设施运转正常,各种保护装置齐全,符号“选煤厂安全规程”。相关车间和煤尘比较集中的煤仓电器设备必须防爆或采取防爆措施。解释这条主要是要求安全正常生产。2、为确保安全生产,选煤厂应有健全的管理制度。3、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环境选煤厂必须实现煤泥水闭路循环。4、坚持正常检修制度。(二)、基本要求1、选煤厂工作制度按每年330天,每天16小时。选煤厂工作时间应与本矿井主井提升时间一致。解释本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果选煤厂原煤仓很小时,按上述计算。如果选煤厂的原煤仓有很大的受煤能力,则选煤厂每天工作时间可以放宽。2、选煤厂原煤受煤到原煤仓(场)设备处理能力应与矿井最大提煤能力相一致(设备小时处理能力与矿井最大小时提升能力一致。解释本条的基本含义是矿井主井提升的煤炭必须保证按时运到原煤仓。3、原煤仓后设备处理能力不均衡系数,在额定小时能力的基础上,煤流系统为1.15、煤泥水系统为1.25。4、核定选煤厂系统环节能力时设备实测能力大于设计额定能力,或实测能力小于设计额定能力,按最小的选取。5、选煤厂生产能力档次划分标准与矿井生产能力划分档次相同,采用就近下靠的原则。,,,,,,,,,,二、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六项),主要对煤炭的洗选加工(主选、再选和排矸等)、运输和外运等能力的实际生产环节进行核定,最小生产环节能力为选煤厂核定能力。而对相关辅助配套设施不进行核定。(一)、原煤、产品煤的运输设备能力。主要是原煤到原煤仓运输能力、原煤仓到车间运输能力和洗选后产品的运输能力。(二)、除杂(分选)、筛分、破碎的设备能力。除杂可以不进行能力核定,但是必须有除杂措施。筛分、破碎的设备能力需要核定。(三)、选煤环节能力包括跳汰、重介、浮选、其它选煤方法,全入洗时可直接计算选煤厂生产能力,若为分级入洗,则需根据分级入洗量占原煤的比例来测算选煤厂生产能力。这部分主要核定选煤厂车间能力。选煤车间生产系统采用串联系统的,按生产能力最小选择;采用并联系统的,采用相加确定能力。(四)、排矸环节能力。包括动筛跳汰、重介立斜轮、选择性破碎机、风力干选等能力。需根据矸石率再测算处理原煤的能力;(五)、产品煤储存储煤场、贮煤仓与装车外运系统能力;(六)、煤泥处理回收系统能力。根据煤泥量包括原生煤泥、次生煤泥测算处理原煤能力。,,,,,,,,,,三、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程序,1、收集基础资料选煤厂工艺流程图,生产系统各环节主要设备规格、特征;若选煤厂进行了扩建或技术改造需附相应的技术文件与批文,收集有关生产数据。2、听取选煤厂对选煤生产工艺、设备、产品的介绍,并在现场进行核查、计算和落实。3、编制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附有系统内各主要环节设备说明及能力计算,系统各环节能力核定值。填写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4、综合选煤厂各系统各环节能力,提出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值。5、对核定时发现问题,及时与选煤厂交换意见(补充材料、改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