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7679.2-2005矿山机械术语第二部分:装载设备.pdf
I 5 7 3 . 1 0 0 . 0 1 D 9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7 6 7 9 . 2 -2 0 0 5 代替 G B / T 7 6 7 9 . 2 -1 9 8 7 矿山机械术语 第 2部分 装载设备 Mi n i n g m a c h i n e r y t e r mi n o l o g y - P a r t 2 L o a d i n g e q u i p me n t 2 0 0 5 - 0 9 - 1 9 发布2 0 0 6 - 0 4 - 0 1 实施 中 华 人民 共和 国国 家 质量 监督 检验 检疫 总局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发 布 G B/ T 7 6 7 9 . 2 -2 0 0 5 前言 G B / T 7 6 7 9 矿山机械术语 分为八个部分 第1 部分 采掘 设备; 第 2 部分 装载设备; - - 一 第 3 部分 提升设备; 一 一 第 4 部分 矿用运输设备; 第 5 部分 破碎粉磨设备; 第 6 部分 矿用筛分设备; 第7 部分 洗选设备; - - 一第 8 部分 焙烧设备 本部分是GB / T 7 6 7 9的第 2部分。本部分代替 G B / T 7 6 7 9 . 2 -1 9 8 7 矿山机械术语装载机械 设备 本部分与GB / T 7 6 7 9 . 2 -1 9 8 7 相比, 主要内容变化如下 - 一增加了机械正铲式挖掘机、 步行式拉铲、 矿用液压挖掘机和轮斗挖掘机等露天矿用装载设备的 术语及定义; 在装岩机中补充了正装后卸轨轮式装岩机和侧卸装岩机的术语和定义; 在井下连续式装载设备中补充了挖掘装载机的相关术语; 在抓岩机中补充了环形轨道式抓岩机的术语和定义; 调整了原标准的部分示图。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8 8 归C I .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黄嘉琳、 常华峰、 杨现利、 王新中、 张燕平、 魏平金、 李留全。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 T 7 6 7 9 . 2 - - 1 9 8 7, GB/ T 7 6 7 9 . 2 -2 0 0 5 矿山机械术语 第 2 部分 装载设备 范 围 GB / T 7 6 7 9的本部分规定 一r矿山机械装载设备的术语和定义 本部分适用 于矿 山机械装载设备的科研、 设计 、 制造、 使用 、 教学、 管理和出版等领域 。 2术语和定义 2 . 1 矿用单斗挖掘机 2 . 1 . 1 机械正铲式挖掘机 2 . 1 . 1 . 1 机械正铲式挖掘机 m e c h a n ic a l m in i n g s h o v e l 适合于露天矿山作业, 铲斗标准斗容不小于 4 m , 由电动机驱动, 通过机械传动使转台在3 6 0 ” 范围 内任意旋转, 由正铲工作装置实现矿物的挖掘、 提升、 回转和卸料的周期式作业, 在机器本身的任何一种 作业循环里无需移动机体, 靠履带式行走机构实现移位的自行式机械, 见图1 , 1 行走机构盲 2一 司机室冬 3 动 臂 ; 4 推 压 机 构 ; 5 斗 杆 书 6 铲斗; 7一 转 台 图 1 2 . 1 .1 . 2 基本术语 2 . 1 . 1 . 2 . 1 标准斗容 s t a n d a r d c a p a c i t y 挖掘松散密度为 1 . 8 t / m”的矿岩时铲斗的容量。 GB/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1 . 1 . 2 . 2 斗容范围 c a p a c i t y s c o p e 根据不同的挖掘物所配置的不同形式、 不同规格的铲斗容量范围 2 . 1 . 1 . 2 . 3 回 转速度 s w i n g s p e e d 转台回转的最大速度‘ 2 . 1 . 1 . 2 . 4 行走速度 t r a v e l l in g s p e e d 挖掘机行走的最大速度。 2 . 1 . 1 . 2 . 5 爬坡能力c l i m b in g a b i l i t y 挖掘机在坡道上行驶 的能 力。 2 . 1 . 1 . 2 . 6 最大牵引力 m a x i m u n t r a c t i v e f o r ce 根据给定的行走电动机的最大扭矩, 并由地面附着力限定的传至行走装置终端的驱动力的最大值 注对矿用液压挖掘机, 指“ 根据给定的液压马达的最大扭矩, 并由地面附着力限定的传至行走装置终端的驱动力 的最大值. ” 2 . 1 . 1 . 2 . 7 整机重.o p e r a t i n g w e i g h t 在机体上装有标准1 _ 作装置, 并使整机处于工作状态下的重量。它包括机体、 工作装置、 动力装置、 司机、 加足油箱的燃油、 润滑油、 冷却系统的液体和随机工具等重量。 2 . 1 . 1 . 2 . 8 最大挖掘半径 m a x i m u m d i g g i n g r a d i u s 斗杆有效行程全伸出、 铲斗斗 齿尖处于推压轴中心线高度时, 从斗齿尖到回转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见 图 2中的K 图 2 GRI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1 . 1 . 2 . 9 最大挖掘高度 m a x i m u m d i g g i n g h e i g h t 斗杆有效行程全伸出, 铲斗斗齿尖能够达到的最高点到停机地平面的距离, 见图 2 中的 H 2 . 1 . 1 . 2 . 1 0 最大卸载半 径 m a x i m u m d u m p i n g r a d i u s 斗杆有效行程全伸出、 铲斗容积重心处于推压轴中心线高度时, 该重心位置到回转中心线的水平距 离 , 见 图 2中的 R 。 2 . 1 . 1 . 2 . 1 1 最大卸载高度 m a x i m u m d u m p i n g h e i g h t 铲斗处于最大挖掘高度位置, 开斗后斗底摆动轨迹的最低点至停机地平面的高度, 见图2中的 汀, 。 2 . 1 . 1 . 2 . 1 2 最 大挖掘深 度 m a x i m u m d ig g i n g d e p t h 铲斗向下 挖掘到 斗杆有效行程全伸出, 斗齿尖挖掘轨迹的最低点至停机地平面的距离, 见图2 中 的 Hz 。 2 . 1 . 1 . 2 . 1 3 最 大清道半径 m a x i m u m o p e r a t i o n r a d i u s 铲斗在停机地面上、 斗前壁下部和斗齿背面同时与地平面接触, 斗齿尖到回转中心线的距离, 见 图2 中的Go 21 . 13 结构术语 2 . 1 . 1 . 3 . 1 工 作装置 o p e r a t i n g d e v i c e 正铲装置s h o v e l a t t a c h me n t 由铲斗、 斗杆、 动臂和推压机构等组成, 直接完成铲装作业的挖掘装置 2 . 1 . 1 , 3 . 2 上车u p p e r m e c h a n ic a l 由转台、 提升机构、 钢绳式推压机构传动装置、 回转机构、 A形架及绷绳、 动力及控制系统、 气路控 制系统、 润滑站、 机棚和司机室等组成的上部机构。 2 . 1 . 1 . 3 . 3 下车l o w e r m e c h a n i c a l 由中央枢轴、 辊盘、 回转大齿圈、 底架和行走机构等下部装置组成, 主要承受机器 自 重和挖掘过程中 产生的负荷, 并使挖掘机移动的装置。 2 , 1 . 2 步行式拉铲 2 . 1 , 2 . 1 步 行式拉铲 w a l k i n g d r a g l i n e 通过机械传动使转台在 3 6 0 0 范围内任意旋转, 由牵引钢丝绳和提升钢丝绳配合拉动铲斗实现物料 的挖掘装载和卸料的周期式作业 在机器本身的任何一种作业循环里无需移动机体, 由迈步式行走机构 实现机体移动的自行式机械, 见图 3 2 . 1 . 2 . 2结构术语 2 . 1 . 2 . 2 . 1 S 作装置 o p e r a t i n g d e v i c e 拉 铲装置 d r a g l i n e d e v i c e 由铲斗、 动臂、 牵引钢丝绳和提升钢丝绳等组成, 并利用钢丝绳牵引与提升相配合, 实现挖掘装载和 卸料的装置。铲斗结构见图4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1 -铲 斗 ; 2 -提升钢丝绳; 3 动臂; 4 绷 绳 书 5 一一转台及机橱; 6 步行机构; 7 底 盘 ; 8 -司机室省 , 牵引钢丝绳 图 3 1牵引钢丝绳; 2 平衡绳; 3 -提升钢丝绳; 4吊株 铸 弓 一 一 斗 体 ; 6 一斗 齿 ; 7 一牵 引淤 图 4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1 . 2 . 2 . 2 上车u p p e r me c h a n i c a l 由转台、 提升机构、 牵引机构、 导向滑轮、 回转机构、 变幅机构、 A形架、 动力及控制系统、 气路控制 系统、 润滑站 机棚和司机室等组成的上部机构。 2 . 1 . 2 . 2 . 3 下车lo w e r me c h a n i c a l 由中央枢轴、 回转大齿圈、 辊盘和底盘等下部装置组成, 用以承受机器 自重和挖掘过程中产生的负 荷的装置口 2 . 1 . 3 矿用液压挖掘机 2 . 1 . 3 . 1 矿用液压挖掘机 m i n i n g h y d r a u l i c e x c a v a t o r 适合于露天矿山作业, 铲斗标准斗容不小于4耐 , 通过液压传动使转台在 3 6 0 0 范围内任意旋转, 并 由液压传动使动臂、 斗杆及铲斗动作, 实现矿物的挖掘、 提升、 回转和卸料的周期式作业, 在机器本身的 任何一种作业循环里无需移动机体, 靠履带式行走机构实现移位的自行式机械, 见图5 l一 铲斗;6 动臂液压缸; 2转I液压G I ; 7 一司机室, 3 -斗杆液压缸;8 一一转台; 牛 斗杆;9 行走机构 J动臂 ; 图 5 2 . 1 . 3 . 2结构术语 2 . 1 . 3 . 2 . 1 工作装置 o p e r a t i n g d e v i c e 由动臂、 斗杆和铲斗二部分铰接而成 直接完成挖掘作业的装置, 有正铲和反铲两种型式, 见图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t 日 正铲装置6 反铲装置 图 6 2 . 1 . 3 . 2 . 2 上车u p p e r me c h a n ic a l 由回转机构、 柴油机及冷却器、 带有液压泵的分动减速器、 控制阀、 变幅机构、 润滑站、 机棚和司机室 等组成的上部机构 2 . 1 , 3 , 2 , 3 回转支承装置 s w i n g s u p p o r t d e v i c e 连接上车与下车。 起回转支承作用的装置。 2 . 1 . 3 . 2 . 4 下车l o w e r me c h a n i c a l 由底架、 液压马达、 行走减速器、 履带行走机构等下部装置组成, 用以承受机器自重和挖掘过程中产 生的负荷, 并使挖掘机移动的装置。 2 . 2 轮斗挖掘机 2 . 2 . 1 轮斗 挖掘机 b u c k e t w h e e l e x c a v a t o r 由轮斗切削矿物, 经转载机和输送机将矿物运至指定地点的连续式挖掘装载设备, 见图7 , 1 轮斗; 2 受料输送机书 3 变幅机构; 4 一一卸料输送机; 5 -转台及回转机构笋 6 行走机构 图 7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2 , 2 基本术语 2 . 2 . 2 . 1 理论生产能力t h e o r e t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在额定斗容量、 最大卸斗次数、 满斗率为 1 的条件下 连续净挖掘 I h所达到的按松散矿物计算的 生产能力。 2 . 2 . 2 . 2 技术生产能力 t e c h n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考虑到矿物松散系数与 挖掘的 难易 程度、 铲斗 装满程度及 T作面条件等影响 连续净挖掘I h 所达 到的实体生产能力 1 2 . 2 . 3 实际生产能力p r a c t i c a l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以技术生产能力为基础, 考虑了设备停机时间及工作面运输设备的影响所能达到的实体小时生产 能力。 2 . 2 . 2 . 4 铲斗总容积b u c k e t t o t a l c u b i c c a p a c i t y 轮斗上所有铲斗容积之和。 22 . 3 结构术语 2 . 2 . 3 . 1 2作装里o p e r a t i n g d e v ic e 由轮斗、 轮斗体、 轮斗传动装置、 轮斗臂和受料输送机等组成, 连续完成铲装、 卸料和转运作业的 装置 2 . 2 . 3 . 2 上车u p p e r me c h a n i c a l 由转台、 上部机架、 七车回转机构、 转载漏斗、 卸料臂、 卸料臂变幅机构、 卸料臂回转机构、 卸料输送 机、 轮斗臂变幅机构、 配重臂、 司机室、 润滑站和电气设备等组成的上部机构 2 . 2 . 3 , 3 T车lo w e r me c h a n i c a l 由底架、 行走及转向机构等下部装置组成, 主要承受机器自重和挖掘过程中产生的负荷, 并使挖掘 机移动的装置。 23 装岩机 装岩机 r o c k l o a d e r 在矿山或工程中对矿物或岩石等松散物料只完成铲装和卸载作业的设备。 2 . 3 . 1 正装后卸 轨轮式装岩机 f r o n t - l o a d i n g a n d b a c k - d u m p i n g t r u c k r o c k l o a d e r 铲斗 式装岩机 b u c k e t r o c k lo a d e r 靠机器的行走动力使铲斗插人料堆, 装满矿岩后铲斗向后翻滚, 将矿岩卸到装岩机后面的矿车中的 轨轮行走式装岩机, 见图 8 , 2 . 3 . 1 . 1 甚本术语 2 . 3 . 1 . 1 .1 最大S作高度m a x mu m o p e r a t i n g h e i g h t 斗尖运动轨迹最高点至轨面的最大距离, 见图9中 x GB / T 7 6 7 9 . 2 - - 2 0 0 5 1 一工作机构; 2 一回转机构 3 行走机构 4- 一 提升机构; 5 一操纵机构。 图8 图 9 GRI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3 . 1 . 1 . 2 装载宽度l o a d i n g w i d t h 装岩机工作中所能达到的最大装载宽度, 见图9中Bo 2 . 3 . 1 . 1 . 3 卸载高度d i s c h a r g e h e i g h t 铲斗卸载时斗尖至轨面的最小距离, 见图9中h o 2 . 3 . 1 门. 4 卸载距离 d i s c h a r g e d i s t a n c e 在保证卸载高度的条件下, 斗尖至联接器中心的水平投影距离, 见图9中‘ 2 . 3 . 1 . 1 . 5 铲4 架曲 线 b u c k e t c r a d l e c u r v e 保证铲斗按一定轨迹运动的设计曲线。 2 . 3 . 1 . 1 . 6 鼓轮曲面。 u r v e d s u r f a c e o f d r u m w h e e l 鼓轮中 起归中作用的曲面部分, 见图1 0 , 2 . 3 . 1 . 2 结构术语 2 . 3 . 1 . 2 . 1 工作机构l o a d i n g m e c h a n is m 直接完成铲装作业的机构, 见图 1 1 , ‘〕 二毛丈 1 铲 斗 ; 2 一铲 斗架 。 图 1 0 2 . 3 . 1 . 2 . 2 铲 斗b u c k e t 用于铲装矿岩的构件。 2 . 3 . 1 . 2 . 3 铲斗架b u c k e t c r a d le 固定铲斗, 并使其按一定轨迹运动的臂型构件。 2 . 3 . 1 . 2 . 4 鼓轮装置d r u m w h e e l d e v ic e 保证铲斗卸载时归中的装置 2 . 3 . 1 . 2 . 5 钢丝 绳装里 s t e e l r o p e d e v i c e 对工作机构起稳定作用的柔性装置, 见图 1 2 , 图 1 1 CB / T 7 6 7 9 . 2 -2 0 0 5 钢 丝 绳 图 1 2 2 . 3 , 1 , 2 _ 6 提升机构 li f t i n g m e c h a n is m 完成铲斗提升的机构 2 . 3 , 1 , 2 , 7 行走机构t r a v e l l i n g me c h a n i s m 由动力源、 减速器和轮对等组成, 使装岩机移动的机构。 2 . 3 . 1 . 2 . 8 回转机构s w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使装岩机行走箱体以上部分在水平面内回转的机构。 2 . 3 . 2 侧卸装岩机s i d e d u m p i n g r o c k l o a d e r 靠机器的行走动力使铲斗插入料堆, 装满矿岩后铲斗向侧面倾翻, 将矿岩卸到装岩机侧面的矿车中 的履带行走式装岩机, 见图 1 3 0 l工作机构 2一 行走机构。 图 1 3 2 . 4 耙斗装岩机 2 . 4 . 1 耙斗装岩机 s c r a p e r - t y p e l o a d e r 通过绞车和钢丝绳牵引耙斗, 把矿岩耙人卸料槽并卸人矿车的机器。 2 . 4 . 1 . 1 行星传动耙斗装岩机s c r a p e r - t y p e r o c k l o a d e r w i t h p l a n e t a r y g e a r 通过具有行星离合传动机构的双卷筒和钢丝绳牵引耙斗, 把矿岩耙人卸料槽并卸人矿车的耙斗装 岩机, 见图1 4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1 -纹 车 ; 2卡 轨 器 ; 3 操纵机构手 4 进料槽 5 一耙 斗 ; 6 固 定 模 7 -, 尾 轮 ; 8 尾 绳 ; 9-一 主绳; 1 。挡板; 1 1 中间槽; 1 2 托轮乡 图1 4 1 3 一卸料槽; 1 4 一一头轮; ] 5 一撑杆 1 6 一台 车 2 . 4 . 1 . 2 液 压操纵耙斗 装岩机 s c r a p e r - t y p e r o c k lo a d e r w i t h h y d r a u l i c m a n i p u l a t o r 通过具有液压操纵内胀式离合传动装置的双卷筒和钢丝绳牵引耙 斗, 把矿岩耙入卸料槽并卸人矿 车的耙斗装岩机, 见图 1 5 1固定楔; 2 尾 轮 ; 3一 挡板; 4 - 一 进料槽; 5 电气设备告 6 台 车 ; 7 -液压操纵装置; 8中间格不 9 一中间接槽 1 0 -卸料槽; 1 1 头轮 1 2撑 杆 ; 图1 5 1 3- 一减速器, 1 4一 辅助制动器事 1 5 一 绞车; 1 6 卡轨器乡 1 7 -一 耙 斗 。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4 . 2 基本术语 2 , 4 . 2 . 1 生产率p r o d u c t iv i t y 单位时间内的装料量。 2 . 4 . 2 . 2 耙角a n g l e o f s c r a p e r 耙斗在水平位置时耙齿内侧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见图1 6 中的n , 1 -耙 齿 ; 2 拉 板 。 圈 1 6 2 . 4 . 3 结构术语 2 . 4 . 3 . 1 主绳ma i n rop e 牵引耙斗进行耙料的钢丝绳。 2 , 4 . 3 . 2 尾绳ret u r n r o p e 牵引耙斗回至工作面的钢丝绳。 2 . 4 . 3 . 3 把斗s c r a p e r 在主绳与尾绳的牵引下往复运动, 直接耙取矿岩的部件, 见图1 6 0 2 . 4 . 3 . 4 台车 。 h a s s i s 由车架、 弹簧、 碰头和轮对等组成的耙斗装岩机的底盘。 2 . 4 . 3 . 5 行星离合传动 装兰 p l a n e t a r y g e a r c l u t c h 在行星传动耙斗装岩机中 通过行星传动离合装置控制卷筒转动, 缠放钢丝绳带动耙斗工作的部 件 , 见图 1 7 .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1 电动机;4减速器; 2 空程滚筒霉几 离合装置 3工作滚筒; 图 1 7 2 . 4 . 3 . 6 进料槽 f e e d l a u n d e r 由簸箕日、 连接槽和升降装置等组成的进料部位。 2 . 4 . 3 . 7 中0 31 楷 m e d ia l l a u n d e r 安装在进料槽和卸料槽 之间的部件 2 . 4 . 3 . 8 卸料槽 d is c h a r g e l a u n d e r 槽底开有卸料口, 安装在中间槽后端的部件 2 . 4 . 3 . 9 卡轨器 c h e c k p l a t e 把耙斗装岩机固定在钢轨上防止其移功的装置。 2 . 4 . 3 . 1 0 辅助制动器 a u x i l i a r y b r a k e 停车后防止卷筒因惯性 旋转 If o 引起钢丝绳松绳或 乱绳的装置 , 见图 1 8 , GB / T 7 6 7 9 . 2 -- 2 0 0 5 I 闸块r 2 套筒; 3弹簧事 4 一一调节杆 圈 1 8 2 . 4 . 3 . 1 1 固定楔 f i x e d w e d g e 用以悬挂尾轮的部件, 有硬岩固定楔和软岩固定楔两种, 见图1 9 . a s 1紧 楔 ; 2 钢 丝 绳 ; 3 一一圆锥套 图 1 9 2 . 4 . 3 . 1 2 导向轮 g u i d e s h e a v e 由尾轮、 托轮和头轮等组成. 起定滑轮作用, 用以改变钢丝绳方向的装置 2 . 4 . 3 . 1 3 液压操纵装置 h y d r a u l ic m a n i p u l a t o r 液压操纵耙斗装岩机中, 通过操纵手柄, 使液压离合传动装置分别控制绞车主、 副卷筒工作的装置, 见图2 0 . 2 . 4 . 3 . 1 4 液压内 胀离合 传动装 置 h y d r a u l i c i n n e r e x p a n s i o n c l u t c h 液压操纵耙 斗 装岩机中, 通过液压内胀摩擦离合装置控制卷筒转动, 缠放钢丝绳带动耙斗工作的部 件, 见图2 1 .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1 - 一凸 轮 ; 2 一 一钢 球 ; 3 柱 塞 ; 4 油 缸 ; 5 轴 ; 6 箱体子 7 补油缸书 8 - 一 活 塞 ; 9 -接 头 , 1 0 -操 纵 杆 图 2 0 1 一一主三通管路; 2 杠 杆 笋 3 -离合瓦; 4 油 缸 ; 5主卷筒; 6 一一 轴 ; 7-一 副卷筒, 8 副三通管路; 9 主离合器; 1 0副离合器 图 21 C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5 装运机 2 . 5 . 1 装运机l o a d e r - a n d - c a r r y d u m p e r 带有储矿仓, 能够独立完成铲装、 运输和卸载三种作业的一机多能的联合设备。根据动力源不同分 为气动装运机和内燃装运机两种。气动装运机见图2 2 。 1 一一 工作机构罗a -储矿仓; 2 提升机构于5 操纵机构书 3 缓冲机构;6 行走机构。 图 2 2 2 . 5 , 2基本术语 2 . 5 . 2 . 1 最大S作高度 m a x i m u m o p e r a t i n g h e i g h t 在装载工作中装运机运动构件轨迹的最高点与地面间的距离。 2 . 5 . 2 . 2 最小卸载离度mi n i m u m d i s c h a r g e h e i g h t 装运机卸载时储矿仓与地面间的最小距离。 2 . 5 . 3 结构术语 2 . 5 . 3 . 1 行走机构 t r a v e l l in g m e c h a n i s m 由 动力源、 传动系 统、 车轮或履带等组成, 使装运机移动的机构 2 . 5 . 3 . 2 轮轴w h e e l s h a f t 驱动行走主动轮的轴。 1 6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5 . 3 . 3 2作机构o p e r a t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实现铲装作业的执行机构。 2 . 5 . 3 . 4 铲斗b u c k e t 用于铲装矿岩的焊接构件, 见图2 3 , 1 斗 舌 乡 2 斗 刃 。 图 2 3 2 . 5 . 3 . 5 斗舌b u c k e t t o n g u e 铲斗底板凸出的部分 2 . 5 . 3 . 6 斗刃b u c k e t l i p 斗舌的前缘部分。 2 . 5 . 3 . 7 摇臂s w i n g i n g a r m 与铲斗相连, 绕固定支点回转的力臂杆。 2 . 5 . 3 . 8 储矿仓 o r e p o c k e t 装运机储存矿岩的料仓。 2 . 5 . 3 . 9 控制杆 c o n t r o l l e v e r 装运机卸料时用来控制矿仓仓门开启和关闭的连杆。 2 . 5 . 3 . 1 0 提升机构 l i f t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完成铲斗提升的机构。 2 . 5 . 3 . 1 1 车架f r a me 带有卸料导轨的主体构架。 2 , 6铲运机 2 . 6 . 1 铲运机l o a d - h a u l- d u m p 不带储矿仓, 由铲斗兼作储矿仓, 能够独立完成铲装、 运输和卸载兰种作业的一机多能的联合设备。 G B/ T 7 6 7 9 . 2 - 2 0 0 5 根据动力 源不同 分为内 燃铲运机和电动铲运机 2 . 6 . 1 . 1 内燃铲运机d i e s e l L . H. D . 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铲运机, 见图2 4 0 一薪 2 3 互 布 1 \I r J 匕 _ _ _ J J a 5 6 L 1 柴油 机 ; z 一 一液力变矩器, 3 一主传动轴; 4 后驱动桥带 5 后传动轴; 6 变速箱; 7 转向机构; 8 - 一 前传动轴; 9 -前驭动桥; 1 0 一 工作机构。 圈 2 4 2 . 6 . 1 . 2 电动铲运机e l e c t r i c L . H. D . 以电为动力源的铲运机, 见图2 5 0 1 -工作机构, 之一 行走底盘; 3 卷缆 系统 图 2 5 2 . 6 . 2 墓本术语 2 . 6 . 2 . 1 铲斗容积 b u c k e t c a p a c it y 铲斗装载矿岩的几何容积。 G B/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6 . 2 . 2 平装斗容 s t r u c k b u c k e t c a p a c i t y 由铲斗斗刃和挡板连线所确定的斗容. 2 . 6 . 2 . 3 堆装斗容h e a p e d b u c k e t c a p a c i t y 额定斗容n o r m a l b u c k e t c a p a c i t y 铲斗四周以1. 2 斜度向上堆尖所形成的容积。 2 . 6 . 2 . 4 有效载22 p a y l o a d 在保证铲运机稳定工作的条件下所具有的最大承载能力。 2 . 6 . 2 . 5 最大铲取力 m a x i m u m b r e a k o u t f o r c e 铲斗绕固定铰点转动时作用在斗齿尖部的法向力。 2 , 6 . 2 . 6 举升能 力 l i f t i n g c a p a c i t y 铲斗举升到最大高度时所能举起的矿岩的最大质量。 2 . 6 . 2 . 7 作业,妞o p e r a t i n g w e i g h t 机械自重、 燃料、 油、 水及一名司机的重量总和, 2 . 6 . 2 . 8 动臂举升时间 l if t i n g t i m e o f b o o m 铲运机定置, 将装满矿岩的铲斗从最低位置举升到最高位置所需的时间。 2 . 6 . 2 . 9 倾卸时间 d u m p i n g t i m e 在最高点, 铲斗倾翻至最大卸载角所需的时间。 2 . 6 . 2 . 1 0 动臂下降时间 .o w e r i n g t i m e o f b o o m 空斗时, 动臂从最高位置下降到最低位置所需的时间. 2 . 6 . 2 . 1 1 最大转向角 m a x i m u m s w i n g a n g l e 前机架中心线相对于整机中心线在水平面内的最大回转角度。 2 . 6 . 2 . 1 2 外转弯半径 o u t s i d e t u r n i n g r a d i u s 转弯时 铲运机最外缘至回转中心的最小圆弧半径。 2 . 6 . 2 . 1 3 内 转弯半径 i n s i d e t u r n i n g r a d iu s 转弯时. 铲运机最内侧至回转中心的最小圆弧半径。 2 . 6 . 2 , 1 4 机长o v e r a l l l e n g t h - b u c k e t i n c a r r y p o s i t i o n 铲斗处于运输工况时的全机纵向总长度。 2 . 6 . 2 . 1 5 机宽w i d t h o f b u c k e t 铲斗的宽度。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6 . 2 . 1 6 机商 o v e r a l l h e i g h t 铲斗处于运输工况时机器的高度。 2 . 6 . 2 . 1 7 最大商度ma x i mu m h e ig h t 铲斗举升到最高位置时矿岩堆尖至地面的距离。 2 . 6 . 2 . 1 8 最大卸载离度 m a x i m u m d u m p i n g h e i g h t 铲斗举升到最高位置且卸载角为最大时, 从地面到斗刃最低点的距离。 2 . 6 . 2 . 1 9 卸栽距离 d u m p i n g d i s t a n c e 最大卸载高度时, 斗尖与铲运机最前端外廓的水平距离。 2 . 6 . 3 结构术语 2 . 6 . 3 . 1 主传动A统 m a i n d r i v e s y s t e m 将动力传递给车轮, 使铲运机按作业的需要运动的机构。有液力一 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 2 . 6 . 3 . 2 工作机构o p e r a t i n g m e c h a n i s m 由动臂升降机构和转斗机构组成, 通过液压系统的控制实现矿岩铲装和卸载的装置。常见的工作 装置见图2 6 . 1 -铲 斗 , 2 连杆 ; 3 摇 臂 ; 4 一 一 转斗油缸。 5 动臂 书 6 动臂油缸。 图 2 6 2 . 6 . 3 . 3 车架f r a m e 铲运机的机体部分。按其结构型式分为整体式和铰接式两种。 2 . 6 . 3 . 4 前车架 f r o n t f r a m e 车架的前半部分 2 , 6 , 3 , 5 后车架 re a r f r a m e 车架的后半部分。 2 0 GB / T 7 6 7 9 . 2 -2 0 0 5 2 . 6 . 3 . 6 摆动架 o s c i l l a t i n g a x l e 保证前车后架在一定角度内作相对摆动的机构。 2 . 6 . 3 . 7 催化箱 c a t a l y t i c p u r i f i e r 内燃铲运机中, 借助催化剂净化内燃机排气中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的装置。 2 . 6 . 3 . 8 水洗箱w a t e r s c r u b b e r 内燃铲运机中, 借助水对内燃机排气进行二次净化, 兼起除尘与降温等作用的装置 2 . 6 . 3 . 9 电缆收放装It c a b l e r e e l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电动铲运机中, 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