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损害的检测与评价.ppt
1,第五章开采损害的监测与评价,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0年6月,2,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开采损害的基本概念为使井巷、建筑物、水体及铁路等免受或少受开采的有害影响,减少地下资源的损失,必须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对象的损害。按观测站设置的地表划分(1)地表移动观测站;(2)岩层内部观测站;(3)专门观测站。,3,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按观测时间划分(1)长期观测站;(2)短期观测站;按布站形式划分(1)网状观测站;(2)剖面线状观测站,4,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原则(1)观测线应设在地表移动盆地的主断面上;(2)设站区在观测期间不受邻近采动影响;(3)观测线的长度要大于地表移动盆地的范围;(4)观测线上的测点要有一定的密度观测站设计所需资料(1)井上下对照图和开采计划图;(2)地质水文资料,包括地形图、柱状图、煤层赋存条件、力学性质、水文条件;,5,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观测站设计所需资料(1)工作面设计资料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开采厚度、工作面推进速度、回采时间及周围开采情况等;(2)井上下测量资料,控制点、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坐标;(3)矿区已有的开采沉陷资料,移动角、最大下沉角、松散层移动角等。观测站布站的形式观测站设计内容地表移动观测站设计方法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6,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地表移动观测站的工作观测站的连接测量、全面观测、单独进行的水准观测和地表破坏的测定和编录等。(1)连接测量在观测站地区被采动之前,为了确定观测站与开采工作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首先在观测站的某一个控制点与矿区控制网之间进行测量,以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测定其余点控制点和工作测点的平面位置。(2)全面观测为了全面确定工作测点在地表移动开始前的空间位置,在连接测量地表开始移动之前,应进行两次全面观测,平面位置和高程及各测点的距离。(3)日常观测在首次和末次全面观测之间增加的测量工作。,7,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损害补偿比率Ⅰ级破坏自然砖缝上出现宽度1-2mm的裂缝,极轻微损害,粉刷,补偿比率1-5。自然砖缝上出现4mm裂缝,多条裂缝宽度小于10mm,简单维修,6-15。Ⅱ级破坏自然砖缝上出现宽度小于15mm的裂缝,多条裂缝宽度小于30mm,钢筋混凝土梁、柱上裂缝长度小于1/3截面高度等,轻度损坏,小修,16-30。Ⅲ级破坏自然砖缝上出现宽度小于30mm的裂缝,多条裂缝总宽度小于50mm钢筋混凝土梁、柱上裂缝长度小于1/3截面高度等,中度损坏,中修,31-65。,8,一、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砖混结构建筑物的损害补偿比率Ⅳ级破坏自然砖缝上出现宽度小于15mm的裂缝,多条裂缝宽度大于30mm,钢筋混凝土梁、柱上裂缝长度与截面贯通等,严重损害损坏或极严重损害,大修或拆建,大修66-86,拆建86-100。,9,感谢各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