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03采面装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枣庄市张山子煤业有限公司二号井 41103采面装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工程名称 41103采面装面 编 制 人 王 永 贺 施工单位 采掘二区 区 队 长 批 准 人 孙 桂 华 编制日期 2011年 月 日 矿 审 批 意 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技 术 科 年 月 日 调 度 室 年 月 日 通 风 科 年 月 日 安 全 科 年 月 日 机 电 科 年 月 日 安全经理 年 月 日 生产经理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负责人 传达人 班次 贯彻时间 编号 听 传 达 人 贯彻时间 编号 听 传 达 人 年 月 日 姓 名 成绩 签字 年 月 日 姓 名 成绩 签字 在册人数 贯彻人数 41103采面即将装面回采,为了确保装面施工安全,特编制本措施,望有关人员严格遵照执行。 一、施工方法 1、先将41103切眼与运巷交岔处打上托梁,然后将41103采面切眼打上正规柱。打正规柱时,采取由下往上、由里往外的顺序进行。 2、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支护,采用正悬臂齐梁直线柱方式,柱子排距为1000 mm、柱距为800mm , 铰接顶梁紧贴切眼煤壁。41103切眼掘进时采用工字钢棚支护,棚距中-中为0.8m, 棚梁之上网已铺好,铰接顶梁应布置在两棚梁之间正中。 3、将41103运输巷、41103回风巷的超前支护按回采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好。 4、往前推进一排后及时将切眼打上正规柱,梁头与切眼内的柱子铰接好,然后将41103采面下安全出口做出,将机头大梁换上并支护好,采用41103切眼施工的溜子进行回采运输。 5、41103采面刷帮装面时,必须根据员切眼的情况对巷道凹凸不平的地方进行炮眼深度控制,必须保证铰接顶梁既要铰接实又要接触煤帮。采面往前推进前,必须先将采面下出口的托梁和上下巷的超前支护支护好。 6、切眼推进一排后,将上下安全出口做出并将大梁换上,按三排柱子进行采面柱子管理。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切眼内更换梯形棚 1、更换铰接顶梁时要先加固好退路支护,施工时要逐棚更换。施工前,详细检查并加强施工点附近10m范围内的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敲帮问顶要用钢钎一类的长把工具去敲击工作面已经暴露的而未加管理的顶板或煤帮,根据其发出的回音来判别顶板或煤帮是否松动、断裂、离层的一种方法,并把已经松动、断裂、离层的悬矸危岩和悬煤处理掉。敲帮问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在已有完好支护的保护下进行敲帮问顶; (2)、敲帮问顶前必须先清理好退路,确保退路畅通; (3)、对顶板、煤帮出现的悬矸危岩和悬煤,必须立即将其处理掉,处理前必须先对悬矸危岩和悬煤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站在要处理的悬矸危岩和悬煤的斜上方支护完整的安全地点进行操作,严防撬前落后,撬左落右,撬小落大等。 (4)、对敲帮问顶处理掉的大块矸石,及时破小后再搬运。工作面每位作业人员都必须经常及时地对自己工作的地点进行敲帮问顶,及时地把悬矸危岩、片帮处理掉,把敲帮问顶当成一项制度来执行。 3、拆除的工字钢棚梁、棚腿要抬到指定地点根据变形情况分开堆放整齐或直接装车。 ①、拆除工字钢棚前要检查周围顶板、支架是否完好,把各种不安全因素处理好后,再开始拆棚。 ②、拆除工字钢棚要两人配合。一人拆工字钢棚,一人照明观察顶板,拆除工字钢棚时必须在支架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工作,拆除工字钢棚后要及时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顶板。 ③、替换工字钢棚顺序要自下而上,由里向外的方式替换为金属铰接顶梁。当顶板来压或遇到其它险情时要停止拆棚,待处理安全后再更换工字钢棚支护。 ④、拆除工字钢棚前要详细观察顶板的滑纹变化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更换方法。 ⑤、回工字钢棚时,先支设单体液压支柱作为临时支护,作业人员必须在临时支架掩护下向外拉柱梁,拆顶梁不准超过两根。 ⑥、在拆除最后一架工字钢棚时,要仔细观察好周围支架的情况,支好护身柱,清好退路方可拆工字钢棚。 4、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时采用齐梁、齐柱、正悬臂布置方式。支护密度为排距1m,株距0.8m。要求一梁一柱,成排成行支设。确保支护质量。支设单体液压支柱时必须保持纵、横成线,迎山有力,支柱接实顶板后要持续注液3 ~ 5 秒钟,保证初撑力不小于90KN;支柱后必须对退路内单体液压支柱重新注液,以保证支柱支撑有力;保证支护密度排距 1.0 米、柱距 0.8米,偏差均不大于0.1米(局部变化地区可加柱)。顶梁必须垂直煤帮,顶梁铰接率不低于90%,不得出现连续三块不铰接顶梁。沿工作面走向在顶梁上方铺设金属网(1.15米),金属网之间倾向、走向搭茬均不少于100毫米,联网用14铁丝双股拧结三圈以上,尾端弯勾向上,采用三花眼布置方式联网,网扣间距不得大于150毫米。金属铰接顶梁上面要紧贴顶板,液压支柱必须垂直顶底板支设。 (二)端头支护的支护质量 1、端头大棚采用4对8架矿用11花边工字钢大棚支护,循环大棚梁长3.4m,大棚采用迈步交错前窜,每次前窜距离为1.2m,梁间距为0.4。 2、端头大棚要保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大棚对棚间距不超过0.6 米,架间距0.2米,两架间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的错距为1.0米,最外一架大棚与两巷超前维护的距离不得大于0.5米,最里一架大棚与工作面基本支护间的距离不得大于0.6米。大棚只准正向使用,禁止侧向使用。在每对大棚撇后的一架上打一棵戗柱,每对大棚间用一棵带帽点柱打在切顶线上加强支护并切顶。煤壁三角区应至少打一棵戴帽点柱,护顶护帮。 3、工作面放炮后,应及时将四对大棚中撇后的四架大棚逐架移至煤帮,对煤壁顶板进行超前支护。 4、保证上、下安全出口高度不低于1.6米,宽度不小于0.8米。 (三)其它 1、严禁空顶作业,支柱必须紧跟作业地点,放炮崩倒崩歪的支柱及时扶正,炮后必须及时找顶和挂梁,并及时打上贴帮柱。 2、采面安装溜子时,运送大件必须捆绑牢固、齐拿齐放,搞好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吊挂重物时,头、手、脚严禁伸入大件下面,严防被大件砸伤;悬挂重物时,悬挂点必须找在能承受重物的地方,且先试重,确认悬挂点能承载后才能使用葫芦吊挂重物;若需在溜子上搬运大件时,必须与溜子司机联系好,严防溜子开动伤人。 3、41103采面安装时,先将切眼按规程规定的柱排距将柱子打上,然后再将采面凹凸不平的地方刷齐,将溜槽延长至41103回风巷后再整体推进。 4、装面前必须对切眼支护进行加固。装面过程中严禁使用变形、失效、漏液的单体支柱。 5、装面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山和负责安全工作,装面时人员必须站在施工地点上方,下方严禁站人。 6、柱子支护好后,必须用金属防倒绳顺倾斜方向棵棵进行连锁。装面过程中必须保证退路畅通。 7、装面过程中,严禁人员从施工点下通行,若要通行必须经施工人员同意后方可通行。 8、装面打柱工作必须三人以上进行。 9、施工过程中,瓦检员必须随时进行瓦斯检查,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作业。 10、搬运柱梁工作必须两人以上进行。装面时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进行支护,柱子排距为1000 mm、柱距为800mm , 铰接顶梁紧贴切眼煤壁。 11、遇有其他问题确需协调解决的,及时向工区和调度室进行汇报。 12、本措施未尽事宜严格按照41103采煤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本措施未尽事项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去执行。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