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铋法从硫酸锌溶液中除氯的研究.pdf
氧化铋法从硫酸锌溶液中除氯的研究 ① 封志敏, 宁顺明, 王文娟, 佘宗华, 万洪强, 吴江华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 以硫酸锌溶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氧化铋脱除硫酸锌溶液中氯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pH 值约 2.0, 50 ℃,氧化铋用量为理论计算值的 1.5 倍,反应时间 2 h,此条件下除氯后溶液中 Cl 含量为 0.28 g/ L,Bi 含量为 0.96 mg/ L。 同时研 究了氯氧铋转化的工艺参数条件,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aOH 用量为计算值 2 倍当量,初始碱浓度 1 mol/ L,反应时间 4 h,常温,在此 条件下可达到转化率 93.97%、余铋浓度约 2.35 mg/ L 的较好转化效果。 进行了 6 周期工业实验,与模似实验结果重现性好。 本工 艺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硫酸锌溶液中氯的浓度,且铋损失较小。 关键词 氧化铋; 氯氧铋; 硫酸锌溶液; 转化 中图分类号 TF11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5.04.017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5)04-0063-04 Dechlorination of Zinc Sulfate Solution by Bismuth Oxide FENG Zhi⁃min, NING Shun⁃ming, WANG Wen⁃juan, SHE Zong⁃hua, WAN Hong⁃qiang, WU Jiang⁃hua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dechlorination of zinc sulfate solution by bismuth oxide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chlorina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after 2 h reaction in a pulp with pH value of 2.0 at 50 ℃ by bismuth oxide with weight 1.5 times the theoretically calculated dosage. The chlorine concentration can be reduced to 0.28 g/ L with the residue bismuth concentration at 0.96 mg/ L. The conversion conditions of bismuth oxychloride were also studied and optimized as follows initial alkali concentration at 1 mol/ L, twofold calculated NaOH dosage, 4 h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which, good conversion effect can be achieved as the conversion rate amounted to 93.97% with the residue bismuth concentration around 2.35 mg/ L. A six⁃period commercial test was conducted, leading to results consistent with that from laboratory tests. This processing technique is easy to operate, with which chlorine concentration in zinc sulfate solution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with less loss of bismuth. Key words bismuth oxide; bismuth oxychloride; zinc sulfate solution; transformation 硫酸锌溶液中若氯含量高,将对电积危害很大,不 仅腐蚀阴、阳极板,造成剥锌困难和电耗增加,对设备 腐蚀也很严重。 目前国内外企业都难达到电锌溶液中 氯含量的要求[1-2]。 目前国内电锌厂大多从以下 3 个方面控制氯含 量① 从源头加以控制,即对含锌物料预处理除氯。 主要是火法(如多膛炉) 焙烧脱氯[3]和碱洗、水洗 法[4]。 此方法处理成本较高,环境危害较大,且除氯 不彻底,也不能避免锌电积闭路循环中氯离子的富集 问题。 ② 在锌冶炼中间段控制,即从硫酸锌溶液中除 氯。 目前工业上使用较多的是氯化亚铜沉淀法。 该法 的缺点是操作参数难以控制,产生铜渣量大,处理复 杂等。 其他除氯方法如氯化银法/ 氯化汞法脱氯、吸附 法、萃取法等,因技术或成本原因,未广泛推广[5-6]。 ③ 在锌冶炼最后工序控制,如电解工序采用添加掩蔽 剂、控制电解温度和电锌溶液锰氯比、采用新型阳极材 料等方法,但治标不治本[7]。 本文研究氧化铋法除氯,氧化铋虽贵,但其除氯工 艺过程中,铋可循环使用,且操作条件相对较易控制。 1 实验原理 1.1 仪器与试剂 水浴恒温磁力搅拌反应器,PHS-3C 数字酸度计, 布氏漏斗真空过滤器等。 分析纯七水硫酸锌、氯化钠、 ①收稿日期 2015-02-10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SK3277) 作者简介 封志敏(1983-),男,湖南永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有色金属选冶工艺与工程研究。 第 35 卷第 4 期 2015 年 08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5 №4 August 2015 氢氧化钠、氧化铋、硫酸等试剂。 1.2 实验方法 用硫酸锌与氯化钠试剂自配含氯的硫酸锌溶液, 配制方法为每升溶液中配入七水硫酸锌 596.076 g, 配入氯化钠 3.296 g,用硫酸控制酸度,配制成含 Zn 135 g/ L、含 Cl 2 g/ L 的不同酸度的溶液。 用氧化铋试 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除氯实验研究,过滤后分析除氯 后硫酸锌溶液中的氯与铋浓度。 用氢氧化钠对氯氧铋 进行转化,分析转化液中氯与铋浓度,计算氯氧铋的转 化率。 1.3 氧化铋法除氯与转化再生原理 氧化铋法除氯的原理为氧化铋(或氢氧化铋)在 酸性条件下分解出铋离子,铋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 三氯化铋,三氯化铋水解生成难溶于水的氯氧铋[7-9]。 氯氧铋的溶度积为 1.810-31。 氧化铋除氯的基本反 应式为 Bi2O3+6H+→ 2Bi 3+ +3H2O (1) Bi(OH)3+3H+→ Bi 3+ +3H2O (2) Bi 3+ +3Cl- → BiC13(3) BiC13 +H 2O → BiOCl↓+2HCl(4) 总反应式为 Bi2O3+2Cl-+2H+2BiOCl↓+H2O(5) 或 Bi(OH)3 +Cl -+3H+ BiOCl↓+3H2O(6) 除氯过程生成的 BiOCl 经过碱液再生转化可重复 使用,转化机理是氯氧铋在低温低碱性条件下脱去氯 离子生成氢氧化铋,在高温高碱性条件下则生成氧化 铋。 氯氧铋转化的基本反应式为 BiOCl↓+NaOH+H2OBi(OH)3↓+NaCl (7) 或 2BiOCl↓+2NaOHBi2O3↓+2NaCl+H2O (8)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硫酸锌溶液中除氯研究 2.1.1 硫酸浓度实验 在湿法炼锌厂中,主要存在 4 种不同酸度的溶液,即中性浸出液与净化液(pH= 2.0 ~5.4)、低酸浸出液(硫酸浓度约为 20 g/ L)、高酸浸出 液(硫酸浓度约 70 g/ L)、电积锌废液(硫酸浓度约为 135 g/ L)。 硫酸浓度对氧化铋除氯的实验研究主要集 中在这几个酸度点,以切合工业生产实际。 在 50 ℃、反应时间 2 h、搅拌速度 500 r/ min、氧化 铋加量 3.94 g(按氯量计算铋理论质量的 1.5 倍)条件 下,以不同硫酸浓度的自配溶液 200 mL,进行不同酸 度的除氯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见图 1。 在 pH=2.0~5.0 的实验过程中,溶液 pH 值会逐渐上升,因此通过补充 硫酸以稳定 pH 值;高酸度实验不补充硫酸。 0.4 0.3 0.2 0.1 0.0 0.0005 0.5 20 70 135 4, 图 2 温度对氧化铋除氯效果的影响 从图 2 可知,温度升高,氯去除效果变化不大,而 铋损失量增加较明显。 结合工业生产中溶液温度范 围,较佳的温度条件为 50 ℃ 左右,此时余氯浓度为 0.28 g/ L,铋损失量为 0.68 mg/ L。 2.1.3 反应时间实验 以 200 mL 自配硫酸锌溶液, 在温度 50 ℃、搅拌速度 500 r/ min、氧化铋加量 3.94 g (1.5 倍)、控制 pH = 2.0 条件下进行反应时间条件实 验,结果见图 3。 从图 3 可知,随反应时间延长,溶液 中氯剩余量逐渐下降,而铋溶解损失均较低(数据的 波动变化很可能为低浓度下的分析误差)。 反应时间 2 h 后,剩余氯浓度已变化不大。 因此,反应时间以 46矿 冶 工 程第 35 卷 2 h 为宜,此条件下余氯浓度为 0.28 g/ L,铋损失量 0.51 mg/ L。 57,g L-1 V7,mg L-1 2.4 2.0 1.6 1.2 0.8 0.4 0.0 1.5 1.0 0.5 0.0 0 0.25 0.5 1.0 2.0 4.0 8.0 ;0h 图 3 反应时间对氧化铋除氯效果的影响 2.1.4 氧化铋用量实验 以 200 mL 自配硫酸锌溶 液,在温度 50 ℃、反应时间 2 h、搅拌速度 500 r/ min、 控制 pH=2.0,在不同氧化铋加量条件下进行除氯实 验研究(按氯量计算铋理论量的 1 倍为 2.63 g),结果 见图 4。 57,g L-1 V7,mg L-1 0.6 0.4 0.2 0.0 0.8 0.6 0.4 0.2 0.0 1 1.5 2 4 /V04 图 4 氧化铋加量对除氯效果的影响 从图 4 可知,随着氧化铋加入量增加,氯剩余量逐 渐减少,加量在 1.5 倍后,变化较缓慢,铋浓度变化不 大。 结合工业生产设备与操作条件,氧化铋的加量以 1.5 倍为宜,此时除氯后液中余氯为 0.29 g/ L,铋损失 量为 0.53 mg/ L。 2.2 氯氧铋的转化实验研究 2.2.1 反应时间实验 26 g 氯氧铋(0.1 mol),加入含 8 g NaOH(按氯氧铋转化所需碱质量理论值的 2 倍) 的 200 mL 溶液中,常温下,搅拌速度 500 r/ min,进行 不同反应时间的氯氧铋转化实验,实验结果见图 5。 从图 5 可知,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影响很大,转化率随时 间延长而增加,但反应 4 h 后,再延长时间,转化率增 加很少。 因此,转化时间以 4 h 为宜,此时氯氧铋转化 率为 93.97%,转化后液中铋浓度为 2.92 mg/ L,铋损失 较小。 V7,mg L-1 4 3 2 1 0 100 80 60 40 20 0 D/5 0 0.5 1 2 4 8 ;0h 图 5 反应时间对氯氧铋转化效果的影响 2.2.2 碱用量实验 26 g 氯氧铋(0.1 mol),在200 mL 溶 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 NaOH,常温下,反应时间 4 h,搅 拌速度 500 r/ min 时进行了氯氧铋的转化实验,结果 见图 6。 从图 6 可以看出,碱用量对转化率影响很大, 需过量才能有较好的转化效果。 在 2 倍量(8 g)时转 化率已达 93.97%,再增加碱量,转化率上升很慢。 因 此,氯氧铋转化的碱量以 2 倍为宜,此时转化后液中铋 浓度为 2.35 mg/ L。 V7,mg L-1 8 6 4 2 0 D/5 0A4g 100 80 60 40 20 0 0 1 2 4 8 16 32 图 6 碱用量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2.2.3 碱浓度实验 26 g 氯氧铋(0.1 mol)、加入 8 g NaOH(理论量的 2 倍)、常温、搅拌速度 500 r/ min、反 应时间4 h,通过改变液固比的方法研究了碱浓度对铋 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 7。 V7,mg L-1 D/5 100 95 90 85 80 75 70 8 6 4 2 0 07,mol L-1 0.25 0.5 1 2 4 图 7 初始碱浓度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56第 4 期封志敏等 氧化铋法从硫酸锌溶液中除氯的研究 从图 7 可以看出,在碱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液固 比提高碱浓度,能提高转化率,但碱浓度达 1 mol/ L 后,转化率提高不明显,同时,转化后液中的铋浓度增 加,加大了铋的损失。 因此,碱浓度以 1 mol/ L 为宜, 此条件下,氯氧铋转化率为 93.97%,转化后液铋浓度 为 2.35 mg/ L。 2.2.4 温度实验 26 g 氯氧铋(0.1 mol),加入含 8 g NaOH(理论量的 2 倍) 的 200 mL 溶液中,搅拌速度 500 r/ min、反应时间 4 h,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氯氧铋的 转化实验,结果见图 8。 从图 8 可以看出,随温度升高, 氯氧铋转化率也有一定升高,但转化后液中铋离子浓度 也越高,造成铋损失增加,且在高温下能耗也高。 因此, 常温转化即可,此条件下氯氧铋转化率达 93.97%,转化 后液中铋浓度为 2.35 mg/ L。 V7,mg L-1 D/5 100 98 96 94 92 9030 60 90 12 10 8 6 4 2 0 , 图 8 温度对转化效果的影响 2.3 扩大实验 以湖南某锌冶炼厂的中性浸出液为实验原液,进行 工业原液的 5 L 级别的循环除氯实验。 实验原液主要 成分见表 1。 实验设备与条件10 L 底部加热搅拌反应 器,氧化铋量 72.85 g(按氯计算理论量的 1.5 倍),控制 反应 pH=2.0,温度 50 ℃,搅拌速度 500 r/ min,反应时 间 2 h。 氯氧铋转化实验条件NaOH 16.68 g(理论量 的 2 倍)配成 400 mL 溶液,初始碱浓度约 1 mol/ L,常 温,搅拌速度 500 r/ min,反应时间 4 h。 实验进行了 6 周期的除氯与转化循环,获得的实验数据见表 2。 从 表 2 可知,扩大实验结果与小试实验结果重现性较好。 6 个周期的循环除氯与转化过程中,氧化铋的活性保 持得较好,未受到影响。 转化率呈逐步升高现象,可能 是上次未转化的氯氧铋在本次中转化了,造成了计算 误差。 未进行更多循环周期实验,不能确定在长期运 行情况下,氧化铋活性保持情况。 扩大实验结果显示, 在较优的实验条件下,硫酸锌溶液中氧化铋法除氯可 达到余氯 0.22~0.30 g/ L、铋损失 0.46~1.26 mg/ L;氯 氧铋转化可达到转化率大于 92%、铋损失1.98~4.17 mg/ L 的较好结果。 表 1 实验原液主要成分/ (gL -1 ) ZnClFFeCuMn 132.61.480.520.00080.00094.66 表 2 周期循环实验结果 周期 硫酸锌溶液除氯氯氧铋转化 余氯浓度 / (gL -1 ) 余铋浓度 / (mgL -1 ) 转化率 / % 余铋浓度 / (mgL -1 ) 第 1 周期0.271.2692.493.28 第 2 周期0.301.1893.554.17 第 3 周期0.250.9594.182.36 第 4 周期0.220.8894.281.98 第 5 周期0.271.0595.113.79 第 6 周期0.230.4697.622.56 3 结 论 1) 用氧化铋去除硫酸锌溶液中氯较优的条件为 氧化铋用量为按氯量计算的理论用量的1.5 倍,时间2 h, 50 ℃,pH=2.0,可获得余氯 0.28 g/ L,余铋 0.96 mg/ L 的较好实验结果。 2) 氯氧铋转化再生的较优条件为NaOH 量为按 氯氧铋计算的理论用量的 2 倍,浓度 1 mol/ L,时间 4 h, 常温,可达转化率 93.97%,铋损失 2.35 mg/ L 的较好 转化效果。 3) 工业硫酸锌溶液的 5 L 扩大实验,在循环 6 周 期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与小型模拟实验结果重现性较 好,氧化铋活性未见下降。 实验条件下,硫酸锌溶液中 氧化铋法除氯可达到余氯 0.22~0.30 g/ L、铋损失 0.46~ 1.26 mg/ L,氯氧铋转化率大于 92.49%、铋损失 1.98~ 4.17 mg/ L。 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铋法去除硫酸锌溶液 中氯离子技术上是可行的,在控制铋损失的情况下具 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陈志飞,沈湘黔,宁顺明,等. 锌铟实用冶金[M]. 湖南中南工业 大学出版社,1996. [2] 梅光贵,王德润,周敬元,等. 湿法炼锌学[M]. 长沙中南工业大 学出版社,2001. [3] 曾子高,窦传龙,刘卫平,等. 氧化锌烟灰多膛炉脱卤焙烧的效果 强化研究[J]. 矿冶工程, 2007,27(1)54-56 [4] 李义兵,杨 超,王小军,等. 氧化锌碱法脱氯工艺研究及应用 [J]. 矿冶工程, 2012,32(5)98-100. [5] 王亚健,张利波,彭金辉,等. 氧化锌烟尘脱氯技术研究进展[J]. 矿冶, 2013,22(2)78-83. [6] 俞 娟,杨洪英,李林波,等. 全湿法炼锌系统中氟氯的影响及脱 除方法[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4(6)17-21. [7] 彭荣秋. 锌冶金[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8] 文 剑. 金狮冶金化工厂电锌系统除氯方案选择研究[J]. 湖南 有色金属,2008,24(6)34-36. [9] 郑国渠,曹华珍,唐谟堂. 氯氧铋制备高纯氧化铋过程中除氯的研 究[J]. 有色金属,2001,53(2)52-54. 66矿 冶 工 程第 3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