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某高泥细粒贫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pdf
第3 3 卷第6 期 2 0 1 3 年1 2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咂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3 №6 D e c e m b e r2 0 1 3 永州某高泥细粒贫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① 刘有才1 ,林清泉1 ,符剑刚1 ,李丽峰1 ,朱忠泗1 ,陈凯达1 ,李志辉1 2 1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4 1 0 0 8 3 ;2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针对永州某地高泥细粒的贫赤铁矿采用选择性絮凝脱泥.强磁抛尾一阳离子反浮选组合新技术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试验 结果表明,原矿经聚丙烯酰胺絮凝脱泥,磁场强度9 6 0k A /m 下强磁选别,得到含铁5 5 %、回收率为8 5 %的磁铁精矿;后经G E .6 0 9 A 阳离子反浮选,获得了品位为5 9 .8 %、回收率为9 4 .2 %的铁精矿。 关键词细粒赤铁矿;絮凝脱泥;强磁选;阳离子反浮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5 1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3 .0 6 .0 1 2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3 0 6 0 0 4 2 0 4 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o fL o w - g r a d eH i g h l y - m u d d e dF i n eH e m a t i t eO r e f r o mY o n g z h o u L I UY o u - c a i l ,L I NQ i n g q u a n l ,F UJ i a n .g a n 9 1 ,L IL i .f e n 9 1 ,Z H UZ h o n g s i l ,C H E NK a i .d a l ,L IZ h i .h u i l ,2 1 .C o l l e g eo fC h e m i s t r y 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n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 0 0 8 3 ,H u n a n ,C h i n a ; 2 .C h a n g s h a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yC oL t d ,C h a n g s h a4 1 0 0 1 2 ,H u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c o m b i n e dp r o c e s sf l o w s h e e ti n c l u d i n gs e l e c t i v ef l o c c u l a t i o nf o rd e s l i m i n g ,h i g hi n t e n s i t ym a g n e t i c s e p a r a t i o n H I M S f o rg a u g ed i s c a r d i n ga n dc a t i o n i cr e v e r s ef l o t a t i o nw a sa d o p t e dt or e c o v e rl o w g r a d eh i g h l y m u d d e d f i n eh e m a t i t eo r ef r o mY o n g z h o ui nH u n a nP r o v i n c e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am a g n e t i t ec o n c e n t r a t ew i t hi r o ng r a d ea n d r e c o v e r yo f5 5 %a n d8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 a nb ec o l l e c t e da f t e raf l o c c u l a t i o nd e s l i m i n gw i t hp o l y a c r y l a m i d e P A M a s f l o c c u l a n ta n dH I M Sw i t hm a g n e t i cf i e l di n t e n s i t yo f9 6 0k A /m .A f t e raf o l l o w i n gr e v e r s ef l o t a t i o nw i t hc a t i o n i cc o l l e c t o r G E 一6 0 9 A ,t h eg r a d ea n dr e c o v e r yo fi r o nc o n c e n t r a t ec a nb ei m p r o v e dt o5 9 .8 %a n d9 4 .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K e yw o r d s f i n e g r a i n e dh e m a t i t e ;f l o c c u l a t i o nd e s l i m i n g ;h i g hi n t e n s i t ym a g n e t i cs e p a r a t i o n ;c a t i o n i cr e v e r s ef l o t a t i o n 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储量列俄罗斯、澳大 利亚、巴西和加拿大之后,居世界第五。但我国铁矿资 源的特点是贫矿多、富矿少、颗粒细、矿石伴 共 生组分 如T i 、V 、C u 、S n 、M o 、P b 、z n 、S 等 多J 。因此,大部分 铁矿都需要选矿后才能人炉冶炼。随着我国钢铁工业 的迅速发展,富铁矿资源逐渐减少,5 0 %以上的铁矿石 需要依赖进口。为了解决钢铁工业的原料来源难题,开 采利用国内的贫铁矿资源、变废为宝,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处理低品位细粒赤铁矿的选矿工艺流程主 要有【2 ‘93 高梯度强磁选一阴 阳 离子反浮选工艺、选择 性絮凝脱泥一反浮选工艺、磁化焙烧- 阶段磨矿- 磁选一反 浮选工艺、阶段磨矿一重选一弱磁选一高梯度磁选一阴离子 反浮选工艺等。湖南省永州市某地的赤铁矿,氧化、风 化程度较深,铁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粘土质矿物含量 高,矿浆极易泥化,俗称“泥巴矿”,是一种较难分选的 铁矿。针对这种泥巴铁矿,并结合我国的赤铁矿选矿 实践,采用絮凝脱泥一强磁抛尾.阳离子反浮选组合新 技术,获得了较好的分选指标。应用这种组合新技术 处理类似的泥巴铁矿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 原矿性质 原矿为湖南省永州市某地的贫赤铁矿,该矿石含 泥量大,由于长期的风化、氧化作用,以红土矿形式存 在。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和铁物相分析结果分别见表 1 和表2 。从表1 可看出,原矿是低铁低锰矿石,伴生 的有益组分多,主要有N i 、z n 、P b 、C u 、T i 、V 等金属,但 它们含量不高,回收利用较难。因此,本试验选择原矿 中的铁矿物作为回收利用的目的矿物。此外,从表1 还可发现,该铁矿的主要脉石矿物是S i O ,且有害杂 质P 和s 含量都很低,对铁精矿的品质影响较小。 ①收稿1 3 期2 0 1 3 0 6 2 7 作者简介刘有才 1 9 7 0 一 ,男,湖南安化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化工、资源化工、环境化工、水处理。 通讯作者符剑刚 1 9 7 6 一 ,男,湖南桃江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及资源加工、精细化学。 万方数据 第6 期刘有才等永州某高泥细粒贫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表I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I /% 由表2 可知,原矿中铁主要以磁铁矿、赤 褐 铁 矿形式赋存,其占有率为9 2 %以上,而铁在其他矿物 中的分布较少,所以本试验的主要回收对象是赤 褐 铁矿和少量的磁铁矿。 原矿水筛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知,该铁矿 石在不磨矿的条件下,颗粒就已经很细,- 0 .0 7 4m m 粒 级占8 7 .5 0 %。这表明原矿属于细粒赤铁矿,且其含泥 量大,所以处理该铁矿时需要预先脱泥和抛尾,使得铁 矿物较充分解离的同时,减少矿浆泥化对后续分选操 作的影响。因此,对该铁矿石的选矿目标是脱泥提铁。 表3 原矿粒度分析 2 试验方案 针对这种高泥细粒的贫赤铁矿,使用单一的分选 方法如磁选、重选、浮选等,都很难实现高效脱泥提铁 的目标。例如,前期探索试验中采用过阴离子正浮选 和阳离子反浮选方案,结果发现铁精矿中铁品位很难 达到5 0 %以上,回收率也达不到6 0 %。这是因为原矿 含泥量高和颗粒细,未经脱泥处理而进入浮选槽中进 行浮选时,存在单颗粒质量小、比表面积大和表面键力 不饱和等效应一J ,使得矿浆和泡沫发黏,不易消泡,造 成精矿难澄清过滤和品位、回收率降低。 可见处理该泥巴铁矿过程中,脱泥是一个重要环 - 原- r 矿- 药剂单位g /t l N a O H1 0 0 0 f 絮凝荆 l 塞竖避 图1 选矿试验工艺流程 %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3 卷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1 选择性絮凝脱泥 控制N a O H 用量为10 0 0g /t ,选取M W D .1 0 型淀 粉、P A M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作为主要的絮凝剂, 按照图1 所示流程,进行了选择性絮凝脱泥试验,并考 察了絮凝剂种类及用量对脱泥效果的影响,结果见表4 。 表4 选择性絮凝脱泥试验结果 由表4 可知,采用单一的旋流器脱泥,效果不好。 这是因为原矿颗粒粒度很细,与水流一起进入旋流器 后,颗粒密度与液体密度相差较小,因而其运动轨迹与 液体的流线较接近,尤其是极细颗粒在旋流器内几乎 与液流质点运动相同,使得一部分细铁矿流入矿泥中 而损失掉。然而,采用高分子絮凝剂M W D 一1 0 型淀 粉、P A M 处理后经螺旋溜槽分选,均能得到铁品位 4 0 %以上、回收率达9 4 %以上的絮凝精矿。这表明 M W D 一1 0 型淀粉和P A M 都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但它们 协同作用不好,存在相互影响致使效果不佳。比较 M W D 一1 0 型淀粉和P A M 的选择性,发现P A M 的絮凝选 择性更优,获得的絮凝精矿中铁品位为4 0 .5 2 %,比 M W D 一1 0 型淀粉的更高一些,且铁回收率达到了 9 4 .8 1 %,与M W D 一1 0 型淀粉的相差不大。因此,试验选 择P A M 作为絮凝剂,且控制P A M 用量为5 0g /t 左右。 3 .2 高梯度强磁选抛尾试验 试验所用强磁选设备为S H P 一2 型湿式强磁场磁 选机。以P A M 絮凝脱泥后含铁4 0 .5 2 %的絮凝精矿作 为给矿,加入X M Q 一2 4 0 x 9 0 锥形球磨机中磨矿,固定磨 矿粒度为- 0 .0 7 4m m 粒级占9 0 .2 %,然后向矿浆中加 入用量为5 0g /t 的羧甲基纤维素 C M C 搅拌2h 左 右,再于S H P 一2 型湿式强磁场磁选机中控制给矿浓度 为2 5 %、冲洗水量为3 .0L /m i n ,进行强磁选别。考察 了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磁铁精矿的品位与回收率变化 关系,结果如图2 所示。 磁场强度/ k A m a 图2 磁场强度对磁铁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 从图2 可看出,随着磁场强度增加,强磁选铁精矿 回收率逐渐增大。当磁场强度由6 4 0k A /m 增加到 12 0 0k A /m 时,强磁精矿铁回收率从7 3 %提高到 9 0 %。其中磁场强度由8 0 0k A /m 增大到9 6 0k A /m 过程中,精矿回收率提高的幅度较大,由7 6 %增大到 了8 5 %,可见这个过程中铁得到了有效的富集。但精 矿中铁的品位却呈现下降趋势,相应地从5 8 %下降到 5 3 %。这是因为随着磁场强度增大,弱磁性杂质矿物 被夹带进入精矿的机会相应增多,造成选别效果恶化。 为了不影响后续浮选作业的给矿品质,选择磁场强度 为9 6 0k A /m 较合适。该条件下,强磁精矿的铁品位 为5 5 %,回收率为8 5 %。 3 .3 阳离子反浮选试验 目前,常用的阳离子反浮选捕收剂有十二胺等脂 肪胺类、G E .6 0 9 等醚胺类化合物。脂肪胺类阳离子起 泡能力较强,泡沫大且密,尤其是十二胺,在实践中存 在的诸如起泡量大、泡沫发黏且流动性差、泡沫产品难 处理、选择性差、矿泥多时易跑槽导致操作不稳及指标 变差等缺点。而G E .6 0 9 A 作为一种醚胺类化合物具 有良好的捕收性、选择性和耐低温性能,在反浮选铁矿 时它产生的泡沫只有十二胺的1 /3 ,且具有泡沫脆、易 消泡、泡沫产品很好处理等特点。另外其反浮工艺可 以节省加温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所以试验选取 G E 一6 0 9 A 作为反浮选捕收剂。考虑到磁选精矿作为反 浮选给矿时,矿浆中因颗粒细小和含泥量较多而不易 分散,在添加N a O H 之后往矿浆里加入适量六偏磷酸 钠增强分散效果,但其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会抑制石英 和硅酸盐矿物。 3 .3 .1 G E 一6 0 9 A 用量试验以含铁5 5 %、回收率为 8 5 %的强磁精矿作为给矿,p H 调整剂N a O H 用量10 0 0 g /t 矿浆p H 值为8 .5 左右,属于G E 一6 0 9 A 的最佳作业 p H 值范围 ,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 0 0g /t ,抑制 剂M W D - 1 0 型淀粉用量为10 0 0g /t ,按图l 流程进行 万方数据 第6 期刘有才等永州某高泥细粒贫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4 5 了G E 一6 0 9 A 用量试验,结果如图3 所示。 G E - 6 0 9 A 用量/t g 竹 图3G E - 6 0 9 A 用量对铁回收率及品位的影响 由图3 可知,G E .6 0 9 A 用量对反浮选铁精矿品位 和回收率影响较大。在G E 一6 0 9 A 用量为1 2 0 1 6 0g /t 时,反浮选精矿铁品位提高得很快,由给矿含铁5 5 % 增加到了精矿含铁5 9 %,而铁回收率略有下降;继续 加大G E .6 0 9 A 用量到2 0 0g /t ,反浮选精矿的铁回收率 下降的幅度大,而铁品位仍维持在5 9 %左右。因此, 从精矿中铁品位和回收率等指标和药剂成本来考虑, 反浮选中,控制G E 。6 0 9 A 的用量在1 6 0g /t 左右较为 适宜。 3 .3 .2 抑制剂M W D 1 0 型淀粉用量试验取强磁选 得到的含铁5 5 %的磁铁精矿作为浮选给矿,控制 N a O H 用量10 0 0g /t 调节矿浆p H 值为8 .5 左右,六偏 磷酸钠用量为1 0 0g /t ,G E 一6 0 9 A 用量为1 6 0g /t 1 2 0 g /t 粗选 4 0g /t 扫选 ,按图1 所示流程进行了淀粉用 量探索试验,结果如图4 所示。 M W D 1 0 型淀粉用量/t g r 1 图4M W D - l O 型淀粉用量对铁品位和回收率的影响 从图4 可看出,抑制剂M W D 一1 0 型淀粉用量在 6 0 0 - 12 0 0g /t 之间,随着用量增大,对铁的抑制作用 加强,因而反浮选精矿产率增大,铁回收率也逐步增 大;而且精矿铁品位也相应地从5 6 .5 %上升到了 5 9 .8 %。然而继续增大淀粉用量,铁精矿回收率增加 幅度不大,但品位略有下降。考虑药剂成本,确定阳离 子反浮选抑制剂M W D - 1 0 型淀粉用量为12 0 0g /t 。 综合阳离子捕收剂G E 一6 0 9 A 和抑制剂M W D 一1 0 型淀粉的用量试验结果,结合选矿指标和药剂经济成 本,最终确定了阳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药 剂用量分别是N a O H10 0 0g /t ,六偏磷酸钠1 0 0g /t , M W D .1 0 型淀粉12 0 0g /t 10 0 0g /t 粗选 2 0 0g /t 扫 选 ,G E - 6 0 9 A1 6 0g /t 1 2 0g /t 粗选 4 0g /t 扫选 。该 条件下,得到含铁5 9 .8 %、回收率为9 4 .2 %的反浮选铁 精矿。 4 结语 1 永州某地高泥细粒贫赤铁矿因含泥量高,铁矿 脉石矿物嵌布较细而不易单体解离,针对这一难题,采 用絮凝脱泥一强磁抛尾一阳离子反浮选组合新技术,实 现了脱泥提铁的目标。 2 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即先采用 5 0g /t 的聚丙烯酰胺 P A M 絮凝脱泥,然后絮凝沉淀 球磨至一o .0 7 4m m 粒级占9 0 .2 %,再于磁场强度为9 6 0 k A /m 条件下进行强磁选别,最后对强磁精矿进行阳 离子反浮选,获得了品位为5 9 .8 %、回收率为9 4 .2 %的 反浮选铁精矿。全流程铁的回收率达到了7 5 .9 %,表 明对该铁矿实现了良好的回收利用。这为以后合理开 采该地铁矿资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 ]崔立伟,夏浩东,王聪,等.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铁矿实物地 质资料筛选[ J ] .地质与勘探,2 0 1 2 ,4 8 5 8 9 4 - 9 0 2 . [ 2 ]赵荣艳,范娜.某地赤铁矿提铁降硅选矿试验研究[ J ] .矿冶工 程,2 0 1 2 4 6 2 6 5 . [ 3 ] 杨晓峰.从赤铁矿尾矿中回收铁精矿的途径研究[ J ] .矿冶工程, 2 0 1 2 5 5 4 5 6 . [ 4 ] 邵安林.低品位赤铁矿石湿式预选技术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2 6 2 9 3 2 . [ 5 ]王伟之,王湃,杨春光.某低品位镜铁矿强磁- 阴离子反浮选试 验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2 3 5 8 - 6 0 . [ 6 ] 陈雯.贫细杂难选铁矿选矿技术进展[ J ] .金属矿山,2 0 1 0 5 5 5 - 5 9 . [ 7 ] 解琚,张大勇,张鹏,等.河北某地微细粒赤铁矿选矿工艺 研究[ J ] .工业技术,2 0 1 2 3 7 9 8 0 . [ 8 ]牟联胜.云南某铁选厂尾矿回收赤褐铁矿的生产实践[ J ] .现代 矿业,2 0 1 0 1 1 0 5 1 0 7 . [ 9 ] 龚明光.泡沫浮选[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 0 1 1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