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铁矿阴离子捕收剂的溶解特性研究及应用.pdf
第3 5 卷第6 期 2 0 1 5 年1 2 月 矿冶工程 M 叩啪N GA N DM 咂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D 咂I E R D i G V 0 1 .3 5 №6 D e c e m b e r2 0 1 5 新型铁矿阴离子捕收剂的溶解特性研究及应用① 陈雯,周瑜林,李文风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对油酸钠 A 0 和新型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A 6 的粒度和溶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低温 1 5 。3 0 ℃ 条件 下,相对于A 0 ,A 6 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溶解性,所以更易于与矿物作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A 6 对含铁硅酸盐矿物绿泥石的浮选 捕收作用明显优于油酸钠,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和较好的浮选温度适应性。 关键词捕收剂;含铁硅酸盐;反浮选;低温浮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i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5 .0 6 .0 1 0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5 0 6 ~0 0 4 2 一0 4 R e s e a r c ho nS o l u b i l i t yP r o p e r t i e so fN e wA I l i o I l i cI r o nO r eC o l l e c t o r a n d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A p p l i c a t i o n C H E NW e n ,Z H O UY u l i n ,UW e n f e n g C 口咿hR e s e n r c 加舭把矿胁几垤n 蒯胁础u 研c o 厶d ,吼口瞪地4 1 0 0 1 2 ,肌加n ,m i 胍 A b s t r a c t I k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0 fp a r t i c l es i z ea n ds o l u b i l i t yp m p e r t i e s0 fs o d i u mo l e a t e A 0 a n dan e w l y .m o d i f i e df a t t ya c i d c o l l e c t o rA 6s h o wt h a tA 6p o s s e s s e sb e t t e rd i s p e r s i b i l i t ya n ds o l u b i l i t yt h a nA 0a tn o H n a lo rl o wt e m p e r a t u r e s 1 5 ~3 0 ℃ , a n di ti sm o r e1 i a b l et or e a c t 衍t ht h eI I l i n e r a l s .T h en o t a t i o nt e s ts h o w st I l a t ,c o m p a r e dw i t hA 0 ,A 6i sm o r ef a v o r a b l ei n t e 珊so fc o l l e c t i n gc h l o r i t e ,a ni r o n - b e 积n gs i l i c a t e o r e , a I l de x h i b i t sp r o n o u n c e ds e l e c t i v i t y ,b e t t e ra d 印t a b i l i t yt o n o t a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 . K e yw o r d s c o l l e c t o r ;i r o n .b e 耐n gs i l i c a t e ;r e v e l l s en o t a t i o n ;l o w t e m p e r a t u r en o a t a t i o n 脂肪酸类捕收剂是氧化矿物、盐类矿物浮选工业 中重要的阴离子捕收剂o 。但目前工业应用的脂肪 酸类捕收剂大多存在选择性差、常温下分散性和溶解 性不好、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浮选等缺陷旧J 。国内外很 多研究者致力于对脂肪酸类捕收剂进行修饰,或改变 脂肪酸类捕收剂烃基碳链长度,或改变脂肪酸不饱和 度,来调整脂肪酸类捕收剂的捕收能力和水溶性,或通 过化学改性手段在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羟基等极 性基团,提高捕收剂常温下的弥散及选择性旧。J 。本 文结合浮选技术和药剂分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在脂肪 酸中引入合适的疏水基团,并对其活性官能团进行强 化和嫁接形成多个亲固基团活性点以增强其捕收能 力,使捕收剂与矿物充分作用“ 。7J ,合成了带有多元双 键及多环的醚酸化合物新型捕收剂A 6 。该药剂结构 特点是合理疏水基团和多个活性基团的优化组合,比 一般药剂具有更强的溶解分散性和更多的活性点。 1 试验 1 .1 矿样 矿样镜铁矿、绿泥石单矿物及实际铁矿石取自山 西袁家村铁矿山。试验纯矿物制备方法首先选取富 含镜铁矿、绿泥石的矿块,经破碎、筛分,再通过磁选、 重选等方法获得镜铁矿、绿泥石单矿物,最后用蒸馏水 反复清洗矿物表面,并置于干燥箱中6 0 ℃烘干。镜铁 矿铁物相分析结果和绿泥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分别列 于表1 和表2 。镜铁矿中酸不溶物含量为1 .6 3 %。 实际矿石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铁化学物相分析 结果和主要矿物组成分别见表3 ~5 ,嵌布粒度组成见 表6 。 由表3 ~5 可以看出,实际矿样吼品位为4 5 .2 l %, 其中铁矿物主要是赤铁矿和磁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 石英和绿泥石,二者合计含量为3 7 .9 %。 ①收稿日期2 0 1 5 0 6 一1 2 作者简介陈雯 1 9 6 5 一 ,女,四川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选矿技术研发工作。 万方数据 第6 期陈雯等新型铁矿阴离子捕收剂的溶解特性研究及应用 表l镜铁矿单矿物铁矿物相分析结果 表2 绿泥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及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等。试验所用药剂包括分析纯 N a O H 、盐酸、氯化钙,工业纯玉米淀粉、c a O ,分析纯捕 收剂油酸钠 A O 和本课题组自制的新型捕收剂A 6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捕收剂在水介质中的粒径测试 捕收剂在水介质中高度分散和完全溶解有利于增 加捕收剂与目的矿物间的作用,使捕收剂分子更易于 与矿物表面作用,从而提高其浮选捕收能力。为考察 A 0 和A 6 在不同浮选温度下的溶解、分散性能,采用 激光粒度分析仪对两种捕收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粒径分 布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见表7 。 表3 实际矿物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表7 捕收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粒径分布结果 表4 实际矿样浮选给矿中铁物相分析结果 表5 实际矿样主要矿物组成 质量分数 /% 表6 实际矿样嵌布粒度及铁含量统计结果 1 .2 试验设备与药剂 所用设备包括x F D 型单槽浮选机、实验室挂槽浮 选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 H 计、旋片式真空过滤机 注D 3 ,2 为表面积平均粒径;D [ 4 ,3 ] 为体积平均粒径。 由表7 可以看出,在试验温度下,不同表示方法均 显示A 6 的粒径小于A 0 的粒径,这说明在各温度下 A 6 比A 0 均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温度从3 0 ℃降到 2 2 ℃时,A 0 的d 0 .5 增加了7 2 .8 %,温度3 0 ℃降到 1 5 ℃时,A 0 的d 0 .5 增加了1 1 3 .1 %;相应的,A 6 的 d 0 .5 分别增加了1 5 .4 %和1 0 1 .7 %。由此可以看出, 在2 2 3 0 ℃,随温度降低,A 0 粒径迅速增加,这将会 导致其药剂的有效作用浓度迅速下降;而在此温度区 间,A 6 的粒径仅略有增加,说明在此温度区间内A 6 有效作用浓度会略有降低,但降低程度远远低于A 0 。 2 .2 捕收剂在水介质中的溶解度测试 浮选过程中一般捕收剂用量增加,即矿浆中捕收 剂浓度增加,会促进浮选泡沫产品产率增加,因此捕收 剂在矿浆中的溶解度是衡量其浮选捕收能力的重要指 标。本文对不同温度下A 0 和A 6 在水介质中的溶解 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8 。 表8 捕收剂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溶解温度 整堡鏖[ g 竺生12 /℃ A OA 6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5 卷 由表8 可以看出,3 0 ℃时,A 6 的溶解度比A 0 的 溶解度大1 7 .8 4g /m L ;1 5 ℃时,A 6 的溶解度比A 0 的 溶解度大1 5 .0 6g /m L 。A 6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性能 均优于A 0 。 2 .3 浮选性能试验 矿浆p H 值及调整剂条件可以改变矿物颗粒表面 所带电荷的大小,调节矿浆分散性,实现矿物颗粒与浮 选药剂的相互作用。捕收剂用量1 0 0m g /L 时,绿泥石 和镜铁矿浮选性能随p H 值变化曲线见图l 。p H 1 1 , 抑制剂淀粉 S D 用量1 0 0m g /L ,捕收剂用量1 0 0m g /L 时,活化剂C a C l 用量对绿泥石和镜铁矿浮选性能的 影响见图2 。由图l 可以看出,随着p H 值升高,绿泥 石浮选回收率逐渐提高,且在p H 7 ~1 2 的广泛范围 内,A 6 对绿泥石的捕收能力显著强于A 0 ;p H 3 .5 ~1 0 时,A 0 和A 6 对镜铁矿的浮选性能都很好。由图2 可 以看出,以淀粉为抑制剂,随着活化剂c a C l 用量增 大,绿泥石及镜铁矿浮选回收率都不同程度地提高,当 C a C l 用量达到1 2 0m g /L 时,A 6 作用下绿泥石回收率 达到6 5 %,相同条件A 0 作用下绿泥石回收率仅为 4 3 %。浮选试验结果表明,A 6 对铁矿阴离子反浮选中 的目的矿物绿泥石的浮选性能优于A 0 。 图1p H 值对矿物浮选性能的影响 图2C a C I 用量对矿物浮选性能的影响 2 .4 浮选应用试验 袁家村铁矿石属细粒.微细粒嵌布铁矿,嵌布粒 度微细的特征决定了该矿石欲获得较高品位精矿必 须细磨,细磨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细泥;且袁家 村铁矿中含有一定量的绿泥石等含铁硅酸盐矿物,原 矿经弱磁富集一强磁抛尾后,绿泥石等含铁硅酸盐矿物 在粗精矿中进一步富集。含铁硅酸盐矿物因其表面带 有铁矿物一样的铁离子,易先与抑制剂淀粉作用而不 与捕收剂作用,造成选矿难度更大,因此袁家村铁矿是 典型的难选混合型铁矿石。以A 0 和A 6 对其进行浮 选试验,浮选温度3 0 ℃,浮选机转速18 0 0r /m i m ,结 果见表9 。 表9 袁家村铁矿阴离子反浮选的对比试验结果 由表9 可知,以A 6 对袁家村铁矿进行反浮选时, 铁精矿T F e 品位为6 5 .4 8 %,铁回收率为7 1 .2 3 %,药剂 用量8 0 0g /t ;以A 0 为捕收剂时,仅能得到r I F e 品位 6 3 .7 9 %和铁回收率6 8 .9 2 %的铁精矿,且药剂用量达到 18 0 0g /t 。在铁精矿产率相近的情况下,以A 6 为捕收 剂时铁精矿品位和铁回收率比A 0 为捕收剂时分别高 出1 .6 9 和2 .3 1 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袁家村 铁矿反浮选,A 6 不仅浮选指标比A 0 有明显优势,且 药剂用量少。 常规铁矿反浮选阴离子捕收剂有一个普遍的缺 陷,即对浮选温度有较高要求,而A 6 对温度有较好的 适应性。为验证A 6 在浮选中对温度的适应性,以袁 家村铁矿矿石为试验对象,以A 6 为捕收剂 浮选机转 速18 0 0r /m i m 、N a O H 用量9 0 0g /t 、S D 用量1 1 0 0g /t 、 C a O 用量2 0 0g /t 和A 0 为参比药剂 浮选机转速 l8 0 0r /m i m 、N a 0 H 用量9 0 0g /t 、S D 用量8 0 0g /t 、C a O 用量3 0 0g /t 进行了温度试验,结果见表1 0 。 由表1 0 可以看出,以A 6 作捕收剂时,浮选温度由 3 0 ℃降到1 5 ℃,所得精矿T F e 品位都达到了6 5 %,铁 回收率变化不大,都达到了7 0 %以上,A 6 用量仅由8 0 0 g /t 增加到23 0 0g /t ;以A O 作捕收剂时,浮选温度由 3 0 ℃降到2 0 ℃时,精矿吼品位由6 3 .2 1 %快速下降 到5 4 .0 0 %,回收率也由7 0 .0 l %快速下降到5 8 .6 2 %,而 A 0 用量却由18 0 0g /t 大幅度增加到68 0 0g /t 。由此 可以看出,A 6 更适于铁矿阴离子低温反浮选。 万方数据 第6 期 陈雯等新型铁矿阴离子捕收剂的溶解特性研究及应用 4 5 表1 0 捕收剂浮选温度适应性试验结果 3 结语 新型捕收剂A 6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都具有良好 的分散性和溶解性,温度由3 0 ℃降低2 2 ℃时,A 6 的 d 0 .5 仅增加了1 5 .4 %,而A 0 的d 0 .5 增加了7 2 .8 %, 3 0 ℃时A 6 的溶解度为2 7 .8 4g /m L ,比A 0 的溶解度大 1 7 .8 4g /m L ;1 5 ℃时A 6 的溶解度为1 8 .5 8g /m L ,比 A O 的溶解度大1 5 .0 6g /m L 。浮选试验中A 6 对含铁硅 酸盐矿物绿泥石的浮选回收率达到6 5 %,而A 0 对绿 泥石的浮选回收率仅为4 3 %,A 6 的浮选捕收作用显著 强于A 0 。2 0 ℃时对微细粒袁家村铁矿进行反浮选试 验,以A 6 为捕收剂时,铁精矿’肌品位达到了6 5 .1 1 %, 铁回收率为7 0 .4 6 %,而以A 0 为捕收剂时,铁精矿r I ’F e 品位仅为5 4 .0 0 %,铁回收率仅为5 8 .6 2 %,相对于A 0 , A 6 表现出更强的捕收性和选择性,同时具有很好的浮 选温度适应性。 参考文献 张泾生,阙煊兰.矿用药剂[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 0 0 8 . 黄齐茂,潘行,张明,等.高效反浮选捕收剂的合成与应用 [ J ]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 0 1 3 ,3 5 4 4 3 4 7 . 张月.几种新型脂肪酸类捕收剂改性药剂介绍[ J ] .盐湖研究, 2 0 0 7 1 5 3 4 3 7 . 李锋,凌济锁,何茂方,等.一种新型磷矿反浮选捕收剂的合成 与机理研究[ J ] .化工矿物与加工,2 0 1 4 6 3 5 . R e n f e n gs o n g ,K eG u o ,c h 锄g k u iz h 帅g ,e ta 1 .R e s e a r c h 仰u D n e wt y p e 卸i o n i cr e v e r ∞n o t a t i o nc o l l e c t o r [ J ] .M e “M i n e ,2 0 1 0 3 5 7 6 1 . I m n j l d 鹤D 蛐i e lD 伪S 明‰.J ∞6F “鹪0 l i v e i m .U m i 龃“∞o fh u r n i c a c j d 鹤ad e p 他s s a n tf o rh e m a t i ki nt l l er e v e r 眈n o t a t i o no fi 1 0 no r e [ J ] .M i n e r a l 8E n g i n e e n g ,2 0 0 7 ,2 0 1 0 0 3 一1 0 0 7 . A r a u j oAC ,V j 舳aP RM .P e r e sA EC .R e a g e n t si ni r o no r e sn o t a t i o n [ J ] .M i n e r a l s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5 ,1 8 2 1 9 2 2 4 . 上接第4 l 页 综上可知,综合评判阿舍勒铜矿深部凝灰岩、铜硫 矿、黄铁矿的整体岩爆倾向性分别为弱岩爆倾向、强岩 爆倾向、强岩爆倾向。针对阿舍勒铜矿深部岩体岩爆 倾向性提前或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治,尽量减少岩爆 的发生,并杜绝因岩爆引发的大规模坍塌,避免地下工 程开挖过程中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岩爆防治可采取4 种有效措施,即改善围岩性质、降低围岩应力、采用适 当的支护、合理的硐室结构布置及回采工艺。 3 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地应力测试、室内实验初步判断阿 舍勒铜矿深部岩爆倾向性,然后采用6 种岩爆倾向性 评价方法对3 种深部主要岩性进行评价,最后基于模 糊数学模型多因素评价,综合评判3 种岩性岩爆倾向 性。针对阿舍勒铜矿岩爆倾向性分析应用,对其他深 井矿山岩爆倾向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较强的科 学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1 ] 李庶林,冯夏庭,王泳嘉,等.深井硬岩岩爆倾向性评价[ J ] .东北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1 ,2 2 1 6 0 6 3 . [ 2 ] 郭然,潘长良,于润沧.有岩爆倾向硬岩矿床采矿理论与技术 [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 0 0 3 . [ 3 ] H o e kE ,B r o 帅ET .u n d e r 粤D u n dE x a v a d o ni nR o c k [ M ] .I ∞n d o n I n s t i t u t eo fM i r I j n g 蚰dM e t a l l u r 盱,1 9 8 0 . [ 4 ] 张镜剑,傅冰骏.岩爆及其判据和防治[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2 0 0 8 ,2 7 1 0 2 0 3 4 2 0 4 2 . [ 5 ] 彭祝,王元汉,李廷芥.G r i 币t h 理论与岩爆的判别准则[ J ] .岩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 9 9 6 ,1 5 增 4 9 卜4 9 5 . [ 6 ]谭以安.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在地下洞室岩爆预测中的应用[ c ] ∥第二 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知识出版社,1 9 8 9 . [ 7 ] 王元汉,李卧东,李启光,等.岩爆预测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 [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 9 9 8 ,1 7 5 4 9 3 4 9 9 . [ 8 ] 杨健,武雄.岩爆综合预测评价方法[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2 0 0 5 ,2 4 3 4 l l 一4 1 6 . 1j 1 J 1 J 1 J 1 J 1 2 3 4 5 6 7 r}rl r L r L r l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