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某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pdf
第3 4 卷第3 期 2 0 1 4 年0 6 月 矿冶工程 扣心m I GA N DM 匝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Ⅱ呵E E R ⅨG V 0 1 .3 4 №3 J u n e2 0 1 4 湘西某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① 赵海涛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采用焙烧一磨矿.弱磁选工艺流程,对湘西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获得了铁品位5 6 .6 9 %、回收率为7 9 .5 8 %的选 矿指标,为鲕状赤铁矿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鲕状赤铁矿;焙烧;弱磁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2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3 .0 1 2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3 0 0 4 0 0 4 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T e s to fa nO o l i t i cH e m a t i t ef r o mW e s t e r nH 岫a n Z H A UH a 卜t a o C 矗o n ∥危凸尺e s e 口,℃危胁£i £z n e 妒施n i n g 口凡d 胞把比u r j g yC o 儿d ,C 口学九口4 1 0 0 1 2 ,肌n n n ,C 讫i 几o A b s t r a c t I nt h et e s to nt h em i n e r a lp m c e s s i n go fa no o l i t i ch e m a t i t e f 南mw e s t e mH u n a n , at e c h n i c a ln o w s h e e t c o n s i s t i n go fr o a s t i n g ,g r i n d i n ga n dl o w i n t e n s i t ym a g n e t i cs e p a r a t i o nw a sa d o p t e d ,y i e l d i n ga ni r o nc o n c e n n ‘a t ew i t hT F e g r a d ea n di r o nr e c o v e r y0 f5 6 .6 9 %a n d7 9 .5 8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p m v i d i n gt h er e f e r e n c ef o re f k c t i V ee x p l o m t i o no fo o l i t i c h e m a t i t er e s o u r c e s . K e yw o r d s o o l i t i ch e m a t i t e ;r o a s t i n g ;l o w i n t e n s i t ym a g n e t i cs e p a r a t i o n 鲕状赤铁矿约占我国红铁矿储量的3 0 %,通常以 大型矿山形式出现。鲕状赤铁矿是以鲕状集合体形式 存在的赤铁矿,鲕状集合体是某种物质交替.以其他物 质颗粒为核心逐层凝结,具有同心层状构造,即赤铁矿 逐层凝聚而形成呈鱼籽状样的一系列球体所组成的赤 铁矿物集合体,鲕状体一般较小,通常彼此间都胶结在 一起;鲕状赤铁矿嵌布粒度极细且经常与菱铁矿、鲕绿 泥石和含磷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不利于矿石的单体 解理,并且矿石经破碎和磨矿后特别容易形成微细颗 粒,而且含泥量较大,由此导致该铁矿石的选冶非常困 难。4J 。本文对湘西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选矿工艺试 验研究,旨在为此类矿石的选矿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原料及试验设备 1 。l 试验原料 本次试验矿样4 0k g ,取自湘西某矿区,粒度为 1 5 0 ~om m ,矿样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 ,铁物 相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1 和表2 可知,①矿石的化 学成分较为简单,铁是选矿富集回收的主要对象,其品 位为4 2 .0 6 %;矿石中T F e /F e O 的比值为5 .0 4 ,碱性系 数 m c 。o M g o /m s 。o , A l ,o , 为0 .1 3 ,属酸性氧化铁矿; 表l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碳酸盐中铁 硫化物中铁 磁铁矿中铁 赤 褐 铁矿中铁 硅酸盐中铁 全铁 0 .8 1 O .1 0 0 .0 9 3 5 .1 1 5 .9 5 4 2 .0 6 1 .9 3 0 .2 4 0 .2 1 8 3 .4 7 1 4 .1 5 1 0 0 .0 0 ②矿石中有害杂质磷、硫的含量者酾艮低,需要选矿排除的 造渣组分主要是S i O 和趾0 ,,二者含量高达2 9 .0 2 %,其 次为M g O 和c a O ,其他脉石含量很低;③铁主要以高 价氧化铁的形式赋存于赤 褐 铁矿中,其分布率高达 8 3 .4 7 %;其余分布在硅酸盐中,占1 4 .1 5 %。综合化学 成分特点,可以认为矿区内矿石属低硫低磷的单一酸 性氧化铁矿石。 ①收稿日期2 0 1 3 1 2 1 7 作者简介赵海涛 1 9 7 7 一 ,男,宁夏银川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回转窑铁矿磁化焙烧装置开发及应用。 万方数据 第3 期赵海涛湘西某鲕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4 1 矿石总体呈红褐色,肉眼下可见明显的鲕状构造。 经镜下鉴定、x 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综合研 究表明,矿石中的矿物组成较为简单,铁矿物主要为赤 铁矿,含少量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等粘土矿 物,其次为石英、玉髓。原矿主要矿物组成见表3 。 表3 原矿主要矿物组成 质量分数 /% 为制定选矿工艺流程、确定适当的磨矿粒度,对原 矿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见表4 。 表4 原矿粒度分析结果 粒级分布率累计分布率粒级分布率累计分布率 ,m,%,%,m7 %,% 一4 .6 7 3 .3 02 6 .6 22 6 .6 20 .2 1 0 .1 5O .6 99 9 .1 1 3 .3 0 2 .3 32 1 .8 84 8 .5 00 .2 1 O .1 5O .3 7 9 9 .4 8 2 - 3 3 1 .6 51 8 .8 56 7 .3 50 .1 0 5 0 .0 7 4O .2 9 9 9 .7 7 1 .6 5 1 .1 71 5 .5 18 2 .8 60 .0 7 4 0 .0 5 2O .1 59 9 .9 2 一1 .1 7 0 .8 36 .6 88 9 .5 40 .0 5 2 0 .0 3 70 .0 59 9 .9 7 一O .8 3 O .5 93 .5 99 3 .1 30 .0 3 7 0 .0 2 60 .0 29 9 .9 9 0 .5 9 O .4 22 .1 99 5 _ 3 20 .0 2 6 O .0 1 90 .0 1 1 0 0 .0 0 0 .4 2 O .3 01 .8 99 7 .2 1一O .0 1 9 O .0 1 00 .o o1 0 0 .0 0 0 - 3 0 十O .2 11 .2 19 8 .4 2O .0 1 0O .0 01 0 0 .0 0 由表4 可以看出,虽然赤铁矿单晶颗粒细小,但其 集合体总体为均匀中粗粒嵌布。单纯从嵌布粒度来 看,欲使9 0 %左右的赤铁矿达到富集合体的状态,处 理矿石时选择一0 .8 3m m 的磨矿粒度较为适宜,但矿石 中铁矿物集合体中含铁量是逐渐过渡的,即使是绿泥 石集合体中也含有微细的赤铁矿,在实际选别过程中 难以有明显界限。这种现象会造成精矿铁品位或回收 率的显著降低。 1 .2 试验设备及药剂 试验设备包括P E x 一6 0 1 0 0 型颚式破碎机、 R K /c x G 一中5 0 型磁选管、中4 0 0 3 0 0 湿式弱磁筒式磁 选机、x M B 型一①2 0 0 2 4 0 棒磨机、x F D 一6 3 型0 .7 5L 浮选机、S X 2 1 2 1 0 型箱式电阻炉、S H P 型湿式夹板 强磁选机等。药剂包括石灰 工业品 、氢氧化钠 化 学纯 、s D 工业品 、c K 一1 0 8 工业品 、水玻璃 工业 品 和六偏磷酸钠 化学纯 等,所有药剂均配成相应 浓度的水溶液备用。 1 .3 试验方法 矿石性质研究表明,该矿样为鲕状贫赤铁矿,鲕状 赤铁矿嵌布粒度细、不均匀,经常与菱铁矿、鲕绿泥石 等矿物共生或相互包裹;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间的物 理化学性质差异也不十分明显,常规的重选、磁选、浮 选工艺或重磁浮联合工艺均无法获得良好的工艺指 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生产实际,进行了磨矿一强 磁、磨矿一脱泥絮凝一反浮选、焙烧.磨矿.弱磁选3 个方 案的初步探索。 2 试验及结果 2 .1 磨矿- 强磁选试验 将原矿分别磨矿至一0 .0 7 4m m 粒级占7 5 %和 8 5 %,在s H P 湿式夹板强磁选机上进行强磁选试验, 磁场强度为1 .4T ,结果见表5 。从表5 可以看出,随着 磨矿粒度变细,精矿产率从7 9 .3 6 %降到7 8 .2 0 %,精矿 品位从4 4 .6 7 %增高到4 5 .5 5 %,比原矿高3 个百分点, 而铁损失较大,可见强磁选效果不好。采用强磁粗粒 或细粒抛尾获得较高品位的粗精矿有一定的困难。 表5 磨矿一强磁选试验结果 2 .2 磨矿一脱泥絮凝- 反浮选试验 将原矿细磨到一0 .0 4 5m m 粒级占9 0 %后,进行了 脱泥絮凝.阴离子反浮选试验,其试验流程如图l 所 示,试验结果见表6 。 位卧 矿 图1 磨矿- 脱泥絮凝- 反浮选试验流程 表6 磨矿- 脱泥絮凝- 反浮选试验结果 万方数据 4 2 矿冶工程第3 4 卷 试验数据表明,在图1 所示药剂制度下,通过反浮 选铁精矿品位仅4 5 %左右,铁回收率7 2 .4 8 %,铁精矿 品位提高幅度较小。 2 .3 焙烧磨矿- 弱磁选试验 2 .3 .1 焙烧温度及时间试验还原煤粉用量为8 %, 焙烧矿磨矿至一0 .0 7 4m m 粒级占6 5 %,磁选管磁场强 度为0 .1 8T ,进行了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条件试验,结 果见表7 。从表7 可以看出控制焙烧温度为7 5 0 ℃ 时,焙烧时间5 0 ~6 0m i n ,可获得精矿产率6 2 %左右、 铁精矿品位5 6 %~5 7 %、回收率7 9 %左右的指标。 表7 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条件试验结果 2 .3 .2 还原剂配比试验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 6 0m i n ,焙烧矿磨矿至一o .0 7 4m m 粒级占6 5 %,磁选管 磁场强度0 .1 8T 的固定条件下,进行了还原剂煤粉配 比试验,结果见表8 。 表8 还原剂配比试验结果 由表8 可以看出,还原剂煤粉配比选择8 %比较 合适。 2 .3 .3 磨矿粒度试验在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 6 0m i n ,还原剂煤粉配比8 %的条件下,获得焙烧矿,焙 烧矿再经一粗一扫磁选 粗选采用湿式弱磁筒式磁选 机,磁场强度为0 .1 8T ,扫选采用湿式中磁筒式磁选 机,磁场强度为o .4T 选别,进行了焙烧矿磨矿粒度条 件试验,结果见表9 。 表9 磨矿粒度试验结果 从表9 可以看出,磨矿粒度选择一0 .0 7 4m m 粒级 占6 0 %比较合适,但是采用一粗一扫磁选工艺,回收 率有所提高,但品位下降较大。因此磁选工艺以一次 粗选为宜。 2 .3 .4 磁场强度试验在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 6 0m i n ,还原剂煤粉配比为8 %的条件下获得焙烧矿, 焙烧矿磨矿至一o .0 7 4m m 粒级占6 0 %时,采用磁选管 进行磁场强度条件,结果见表1 0 。从表1 0 可以看出, 随着磁场强度增加,精矿品位随之降低,回收率升高。 磁选磁场强度选择0 .1 8T 为宜。 表1 0 磁选管磁场强度试验结果 万方数据 第3 期 赵海涛湘西某鲡状赤铁矿选矿试验研究 4 3 2 .3 .5 综合试验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焙烧. 磨矿一弱磁选全流程试验,试验流程见图2 。经焙烧.磨 矿一弱磁选全流程试验,在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 6 0m i n ,还原剂煤配比8 %,焙烧矿磨矿至一o .0 7 4m m 粒级占6 0 %,在磁场强度O 。1 8T 条件下磁选,可获得 铁精矿品位为5 6 .6 9 %、回收率为7 9 .5 8 %的选矿指标。 8 ”’ 回收率 % 煤8 %,7 蜘℃,卯m i I l , 烧 图2 焙烧一磨矿弱磁选全流程数质量流程 3 结论 对湘西某鲕状赤铁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强磁 选流程和脱泥一絮凝一浮选流程获得的铁精矿回收率分 别为8 3 .8 3 %和7 2 .4 8 %,但品位仅为4 5 .5 5 %和 4 5 .0 1 %,效果不理想。采用焙烧一磨矿.弱磁选流程,在 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6 0m i n ,还原剂煤配比为 8 %,磨矿粒度为一0 .0 7 4m m 粒级占6 0 %,磁场强度 0 .1 8T 条件下,可获得铁精矿品位为5 6 .6 9 %、回收率 为7 9 .5 8 %的选矿指标。 参考文献 [ 1 ] 张汉泉.鲡状赤铁矿特征和选冶技术进展[ J ] .中国冶金,2 0 1 3 1 1 6 一1 0 . [ 2 ]陈文辉,陈广,何晓太,等.高磷鲕状赤铁矿分级磁选一反浮选试 验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3 5 4 6 4 9 . [ 3 ]郭倩,孙体昌,李永利,等,原矿粒度对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 原焙烧同步脱磷的影响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3 1 6 0 _ 6 4 . [ 4 ] 李永利,孙体昌,徐承焱.还原剂种类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 提铁降磷的影响『J 1 .矿冶工程,2 0 1 2 4 6 6 6 9 . 上接第3 9 页 2 采用常规硫化浮选选别氧化铅,能获得铅品位 为5 0 .4 3 %、铅回收率为7 2 .4 6 %的指标。常规硫化浮 选能有效富集氧化铅,但对氧化锌的富集无明显效果。 3 对选铅尾矿进行高温还原一磁选能综合回收锌 和铁,在还原温度为10 5 0 ℃,还原时间为8 0m i n 的条 件下,还原矿经阶段磨矿.磁选,能得到铁品位为8 7 %、 铁回收率在9 0 %左右的铁精矿,锌在还原过程中的挥 发率在9 0 %左右。 4 采用选冶结合新工艺能综合回收该氧化铅锌 矿中的铅、锌及铁,为开发此类资源提供了一条可行的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 1 ] 谭欣,李长根.国内外氧化铅锌矿浮选研究进展 Ⅱ [ J ] .国外 金属选矿,2 0 0 0 4 2 1 0 。 刘凤霞,陈建华,魏宗武.氧化铅锌浮选研究进展[ J ] .矿产保护 与利用,2 0 0 8 1 4 8 5 5 . 石道明,杨敏.氧化铅锌的浮选[ M ]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 9 9 6 . 马忠臣,孟宪瑜,吕辉.矿泥对某氧化铅锌矿石浮选的影响及采 取的技术措施[ J ] .有色矿冶,1 9 9 9 6 1 4 一1 7 . 王淑秋,罗琳,张心平,等.难选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J ]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1 9 9 8 3 1 7 2 0 . 程建国.低品位微细粒氧化铅锌矿选冶工艺研究[ J ] .矿冶工程, 2 0 1 3 5 1 0 6 1 1 0 . 李来顺,刘三军,朱海玲,等.云南某氧化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 J ] .矿冶工程,2 0 1 3 3 6 9 7 3 . 徐采栋.锌冶金物理化学[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7 9 . 1{1J 1 J 1 J 1 J 2 3 4 5 6 7 8 心 ∞ H ∞ № 口 邸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