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电解液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pdf
第3 3 卷第1 期 2 0 1 3 年0 2 月 矿冶工程 h ⅡN I N GA N D I E T A IIU R G I C A LE N G Ⅱ旺强删G V 0 1 .3 3 №1 F e b r u a r y2 0 1 3 铜电解液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① 柯浪,彭映林,郑雅杰 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 1 0 0 8 3 摘要利用电积法制备高纯阴极铜,研究了添加剂、电解液温度、电流密度以及C u 2 浓度对电积法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质量的影 响。当添加剂 骨胶明胶硫脲质量比为6 4 5 用量为4 0m g /L ,电解液温度为5 5 ℃,电流密度为2 0 0A /m 2 ,电解液中c u “浓度 从4 8 .7 8g /L 降至3 1 .7 1g /L 时,电积脱铜得到的阴极铜质量达到了高纯阴极铜标准 G B /T4 6 7 1 9 9 7 ;其电流效率达到9 9 .1 9 %, 高纯阴极铜产率达到3 8 .0 9 %。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不仅增加了阴极铜产量,而且可大大减少电积时黑铜板和黑铜粉。 关键词铜电解液;净化;电积;阴极铜;砷;锑;铋 中图分类号T F 8 1 1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 6 0 9 9 .2 0 1 3 .0 1 .0 1 9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3 O l 一0 0 7 4 0 5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H i g h - p u r i t yC a t h o d eC o p p e rb yE l e c t r o d e p o s i t i o nR e m o v a l o fC o p p e rf r o m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 K EL a n g ,P E N GY i n g l i n ,Z H E N GY a - j i e S c h o o lo f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 0 0 8 3 ,H u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w e r ec a r r i e do u to nt h ei n f l u e n c e so fa d d i t i v e s ,e l e c t r o l y t i ct e m p e r a t u r e ,c u r r e n td e n s i t ya n d C u 2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nt h eq u a l i t yo ft h eh i I g h p u r i t yc a t h o d ec o p p e rp r e p a r e db ye l e c t r o d e p o s i t i o nd e e o p p e r i n g .U n d e r t h ef o l l o w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s u c ha sa d d i t i v e w i t hm a s sr a t i oo fb o n eg l u e g e l a t i n t h i o u r e ao f6 4 5 d o s a g eo f4 0m g /L , e l e c t r o l y t i ct e m p e r a t u r eo f5 5 ℃.c u r r e n td e n s i t yo f2 0 0A /m 2a n dC u 2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i n t h ee l e c t r o l y t ed o w nf r o m 4 8 .7 8g /Lt o31 .71g /L ,t h eq u a l i t yo ft h ep r e p a r e dc a t h o d ec o p p e rr e a c h e st ot h eC h i n e s es t a n d a r d G B /T 4 6 7 1 9 9 7 f o rh i g h p u r i t yc a t h o d ec o p p e r .T h ec u r r e n te f f i c i e n c yi su pt o9 9 .1 9 %.T h ey i e l do fh i s h - p u r i t yc a t h o d ec o p p e ri s 3 8 .0 9 %.N o to n l yt h ey i e l do fc a t h o d ec o p p e rc a nb er a i s e db u ta l s ob l a c kc o p p e rb o a r da n db l a c kc o p p e rp o w d e rC a n b er e d u c e dw h e nh i g h - p u r i t yc a t h o d ec o p p e ri sp r e p a r e db ye l e c t r o d e p o s i t i o nd e c o p p e r i n g . K e yw o r d s 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e l e c t r o d e p o s i t i o n ;c a t h o d ec o p p e r ;a r s e n i c ;a n t i m o n y ;b i s m u t h 在铜电解精炼过程中,由于阳极中氧化亚铜的化 学溶解以及阳极铜以c u 形式发生电化学溶解,使得 溶液中的铜浓度逐渐升高;同时阳极铜中比铜负电性 的杂质以及部分砷、锑、铋溶解于电解液,使杂质不断 积累。杂质含量升高,不但会增加溶液电阻,当浓度增 加到一定值时,砷、锑、铋等杂质还可能在阴极析出,影 响阴极铜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抽出一部分电解液进 行净化,脱去铜以及砷、锑、铋等杂质。净化铜电解液 的方法有电积法u ] 、吸附法旧J 、共沉淀法”j 、溶剂萃取 法H 1 以及膜分离法哺1 等,由于吸附法、共沉淀法、溶剂 萃取法以及膜分离法对砷、锑、铋杂质具有选择性,因 此均存在应用局限性。本文作者提出A s Ⅲ 作用下 铜电解液自净化法M 。8o 并得到工业应用归1 ,大冶工业 生产表明电积净化系统处理能力提高3 0 %,净液量减 少6 1 .5 4 %【l0 l ,净化效果显著,同样该方法需进一步脱 铜而且电解液中砷产生积累。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 诱导脱铜脱砷法净化铜电解液,即通过两次电积脱铜 的方法回收铜的同时脱除电解液中的砷、锑、铋。一段 脱铜控制终液铜浓度在4 0g /L 左右,仅获得标准阴极 铜;二段脱铜终点铜浓度一般为0 .5g /L ,脱铜时去除 电解液中砷、锑、铋,每脱除一吨铜约产生1 .5t 黑铜板 和黑铜粉,且脱铜后期产生剧毒的砷化氢气体。本文 对诱导脱铜脱砷法一段脱铜进行了工艺优化,采用电 积脱铜,当C u 2 浓度从4 8 .7 8g /L 降到3 1 .7 1g /L 时 制备得到高纯阴极铜,从而使电积脱铜时阴极铜产量 增加至3 8 .0 9 %,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大大减少 ①收稿日期2 0 1 2 - 0 9 1 2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重大项目 2 0 11B 0 5 0 8 0 0 0 0 3 3 作者简介柯浪 1 9 8 7 一 ,男,湖北鄂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铜电解精炼。 通讯作者郑雅杰 1 9 5 9 一 ,男,湖南常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冶金资源综合利用及水污染控制研究。 万方数据 第1 期柯浪等铜电解液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 了二段诱导脱铜脱砷时产生的黑铜板和黑铜粉。 1 实验 1 .1 实验步骤 将1 .6L 电解液加入到体积为1 .9L 电解槽中, 电解液成分如表1 所示。 表1 铜电解液主要化学成分/ g L 。1 C uA sS bB iF e N i H 2 S 0 4 4 8 .7 81 0 .0 90 .4 0O .3 00 .7 48 .8 31 8 8 电积脱铜时用尺寸为1 1e m 1 0e m 高纯铜始极 片作阴极,l O .3e m 9 .6e mP b A g 合金作不溶阳极, 同极距为9 0m m ;水浴控制电解液温度,直流稳压电源 控制电流密度,恒流泵控制电解液循环速度,循环方式 采用上进下出,电解液经过滤后返回电解槽。 电积前用砂纸打磨始极片两面使之光洁,然后用 1 0 %硫酸清洗;电积结束后将阴极用1 0 %硫酸清洗, 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吹干称重,计算脱铜电流效率;电 解液趁热过滤,放置冷却后分析其成分。 1 。2 分析与检测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I n t r e p i dI I X S P 分析铜电解液中C u 、A s 、S b 、B i 浓度,按标准 S N /T2 2 5 9 2 0 0 9 检测阴极铜化学成分,用电子天平称 量阴极质量。 铜电解液中A s 、s b 、B i 去除率计算公式如下 y 型掣1 0 0 % 1 ,一X 。 p o ./o 式中p o 妒。分别表示实验初始和实验结束时电解液中 A s 、S b 、B i 质量浓度,g /L ;K 、K 分别表示实验初始和 实验结束时电解液的体积,L 。 电积脱铜电流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m m 。 叩2F 丙再焉毛1 0 0 % 式中,表示电流,A ;t 表示电积时间,h ;m 。表示阴极初 始质量,g ;m 表示电积后阴极质量,g ;1 .1 8 6 为铜的电 化学当量。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1 添加剂用量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 使用骨胶、明胶、硫脲作为电解铜添加剂,按骨胶 明胶硫脲质量比为6 4 5 配制成溶液,电解时将配制 好的添加剂溶液滴加在电解液中。电流密度为2 0 0 A /m 2 ,电解液温度为5 5 ℃,电解时间为8h ,添加剂用 量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如表2 所示。 表2 添加剂用量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 雩加剂星景 阴极铜表面质量 / n a g L 。1 ⋯⋯⋯⋯ 0 表面十分粗糙,有大量针眼和粒子 2 0 表面光滑,晶粒较为粗糙,底部及四周有发白的现象 4 0 表面光滑,结晶致密,玫瑰红色 6 0 表面光滑,晶粒均匀致密,底部有小凹槽,局部颜色发黑 8 0 表面光滑,晶粒均匀致密,无针眼及粒子,局部颜色发黑 由表2 可知,添加剂用量对阴极铜表面质量有重 要影响,当添加剂用量从0 增加至4 0m s /L 时,阴极铜 表面质量不断改善;但继续增加添加剂用量,阴极铜表 面质量逐渐变差。因此,适宜添加剂用量为4 0m g /L 。 添加剂对阴极铜表面结晶及晶粒的生长有重要影 响骨胶和明胶在电解过程中起两方面作用,一是吸附 在阴极表面高电流密度区,抑制晶体的突出生长;二是 降低电解液的表面张力,在电解过程中起到润湿剂的作 用,防止铜阴极长气孔,以得到平整光滑的阴极铜。硫 脲的分子式为 N i l C S ,可在阴极液层中或直接在阴极 表面生成两种化合物,即C u S 和[ c u N 2 H 4 c s 。] S 0 4 。 当硫脲浓度很低时,在阴极表面生成的C u S 微晶作为 补充的结晶中心,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添加剂浓度 过高时,由于极化与吸附作用,导致铜离子在阴极表面 还原不完全,生成较多的C u ,降低电流效率,并生成 C u 0 或C u 粒子,使得阴极表面粗糙。因此,添加剂适 量时,才能保证电积铜的表观质量。 2 .2 电解液温度对阴极铜质量的影响 上述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添加剂用量为4 0m g /L 。 电解液温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如表3 所示。 表3电解液温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 电解液温度/。C阴极铜表面质量 3 5 4 5 5 5 6 5 底部及两边有大量粒子,底部发黑 底部及两边有大量粒子,颜色不均匀 表面光滑,无针眼和粒子,晶粒致密,颜色均匀 表面光滑,无针眼和粒子,晶粒致密,颜色均匀 由表3 可知,电解液温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有重 要的影响,随电解液温度升高,阴极铜表面质量逐渐变 好。电解液温度高,有利于降低电解液粘度,增加离子 扩散速度,减小阴极表面铜离子浓差极化,改善铜离子 沉积条件。当电解温度分别为5 5 ℃和6 5 ℃时,电解 所得阴极铜其化学成分如表4 所示。 表4 阴极铜化学成分 温度 鱼量 望 /℃ B iS bA sPP b SC u 5 50 .0 0 0 1 9 40 .0 0 0 2 3 10 .0 0 0 1 4 20 .0 0 0 0 1 7 0 .0 0 0 0 6 50 .0 0 0 7 9 9 .9 9 6 50 .0 0 0 9 3 80 .0 0 1 3 60 .0 0 0 9 3 7 0 .0 0 0 2 2 50 ,0 0 0 0 70 .0 0 0 9 2 8 9 9 .9 5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3 卷 由表4 可见,电解液温度为5 5 ℃时所得阴极铜中 杂质含量低于6 5 ℃所得阴极铜。因此,适宜电解液温 度为5 5 ℃。 2 .3 电流密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及电流效率的影响 上述其他条件不变,控制电解液温度为5 5 ℃。电流 密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如表5 所示。 表5电流密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及电流效率的影响 / 电A 流密.m 度- 2 阴极铜表面质量 电翼≯ 1 8 0 表面光滑,无针眼和粒子,晶粒致密,颜色均匀 9 r 7 .6 9 2 0 0 表面光滑,无针眼和粒子,晶粒致密,颜色均匀 9 9 .6 9 2 2 0 一面光滑,无粒子和针眼,另一面有少量深褐色粒子9 8 .3 5 2 3 5 表面十分粗糙,有大量粒子和黑斑,颜色不均匀 9 8 .5 5 由表5 可见,当电流密度不大于2 0 0A /m 2 时,得到 的阴极铜表面质量都很好,继续增大电流密度,阴极铜 表面质量逐渐变差。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电流效率先 升高后降低,当电流密度为2 0 0A /m 2 时,电流效率最 高,为9 9 .6 9 %。因此,适宜的电流密度为2 0 0A /m 2 。 电积过程中阴极铜还原过电位与电流的关系可用 下式表示川 一子n - } 7 - 孑n 点 1 讯2 耐n 。。 耐n ■i t1 , 式中F 为法拉第常数 9 64 8 5 .3 3 8C /t 0 0 1 ;R 为气体 常数,R 8 .3 1 4J / t o o l K ;T 为热力学温度,K ;口为 传递系数;i 。为交换电流,A ;i d 为极限电流,A ;i 为阴 极电流,A 。 i 。可用下式表示 ro r s 以 n 肋。土} 2 式中D 。表示扩散系数;c 。o 表示本体溶液中c u 2 浓 度;C 。3 表示电极表面c u 2 浓度;占表示扩散层厚度。 由式 1 、式 2 可知,增大阴极电流密度,阴极过 电位升高,电极表面C u 2 浓度降低,造成c u 2 析出电 势升高。阴极上c u 2 析出电位增加,将造成杂质A s 、 s b 、B i 的析出,使得阴极铜质量恶化,电流效率降低。 同时,电流密度越高,阴极上C u 2 还原沉积速率越快, 阴极铜结晶速度越大,表面越粗糙,易于在粗糙的凸瘤 粒子之间夹杂电解液,使阴极铜杂质含量增高。电流 密度低时,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c u 2 在阴极表面有 放电不完全的现象,成为C u ,C u 又可能在阳极被氧 化为c u 2 ,导致电流效率降低。 2 .4 终点C u 2 浓度对阴极铜质量及A s 、S b 、B i 去除 率的影响 上述其他条件不变,电流密度为2 0 0A /m 2 ,电积 终点C u 2 浓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如表6 所示。 电积至C u 2 浓度分别为3 1 .7 1g /L 和2 5 .4 0g /L 时, 检测阴极铜化学成分如表7 所示,电解液成分如表8 所示。电积终点C u 2 浓度对电解液中A s 、S b 、B i 去除 率的影响如图1 所示。 表6 终点C u 2 浓度对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影响 终点c u 2 谍度阴极铜表面质量 / g L 一1 、 ⋯⋯一⋯一 3 1 .7 1 表面光滑,无针眼和粒子,晶粒致密,颜色均匀 2 5 .4 0 表面较光滑,有少量粒子,底部有簇状粒子,颜色均匀 2 0 .5 9 表面十分粗糙,有大量粒子和黑斑,颜色十分不均匀 1 3 .5 2 表面十分粗糙,有大量黑色粒子和黑斑,颜色十分不均匀 表7 不同终点C u 2 浓度时阴极铜化学成分 表8 不同终点浓度下电解液成分/ g L 。1 量 錾 稍 终点c 一 浓度/电L 1 图1 电积终点C u 2 浓度对A s 、S b 、B i 去除率的影响 由表6 可见,随电积终点C u “浓度的降低,阴极 铜表面质量逐渐变差。因此,适宜的终点c u 2 浓度为 3 1 .7 1 ∥L 。 由表7 可见,终点C u 2 浓度为3 1 .7 1 ∥L 时阴极 铜中铜达到9 9 .9 9 %,终点C u 2 浓度为2 5 .4 0 ∥L 时 阴极铜中铜含量为9 9 .9 8 %,其中铋杂质含量达到 0 .0 0 1 0 7 8 %。 由表8 可知,随着铜的析出,电解液中硫酸浓度及 万方数据 第1 期柯浪等铜电解液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 砷、锑、铋的浓度有所升高。阴极上C u 2 被还原时,阳 极发生如下反应2 H 2 4 e 0 2 4 H 。因此,随着 C u 2 浓度的降低,溶液中硫酸浓度增加。同时,脱铜 时水分蒸发,其杂质元素砷、锑、铋浓度相应增加。 由于电解液中H S O 。浓度较高,可以忽略H S O 。 的二级电离,则[ H ] ,一[ H S O 。] ,根据电解液中 H s 0 。浓度,计算得电解液的p H 值分别为一0 .3 4 和 一0 .3 6 。 ’电解脱铜时,电解液中与C u 2 还原电位接近的有 A s 、S b 、B i ,其相关电化学反应和电极电位如下‘1 2 - 1 3 ] C u 2 2 e C u 妒c 。z /c 。 3 .3 3 7 0 .0 2 9 6 1 9 [ C u 2 ] 3 A s O 2 H 3 e A s H 2 0 妒A 8 0 /A 。 0 .2 5 4 0 .0 3 9 4 p H 0 .0 1 9 7 1 9 [ A s O ] 4 3 C u 2 A s O 2 H 9 e C u 3 A s H 2 0 9 0 .0 4 3 5 - 0 .0 1 3 1 p H 0 .0 1 9 7 1 9 [ C u 2 ] 0 .0 0 6 6 1 9 [ A s O ] 5 S b O 2 H 3 e S b H 2 0 妒s b o /s b 0 .2 1 2 0 .0 3 9 4 p H 0 .0 1 9 7 1 9 [ S b O ] 6 B i O 2 H 3 e B i H 2 0 妒B i o /B i 0 .3 2 0 0 .0 3 9 4 p H 0 .0 1 9 7 1 9 [ B i O ] 7 根据表8 中C u 、H S O 。、A s 、S b 、B i 浓度,以上还原 反应对应的电极电位如表9 所示。 表9 电极反应电位 由表9 可见,铋的析出电势接近C u 2 的析出电 势,说明铋很容易在阴极析出;砷、锑的析出电势也较 接近C u 2 的析出电势,当阴极区C u 2 浓度较低,浓差 极化较大时,砷、锑易在阴极析出。 由图1 可见,随着终点c u 2 浓度降低,A s 、s b 去 除率变化不大,A s 的去除率均小于4 %,S b 的去除率 均小于1 0 %。当终点C u 2 浓度降低到2 5 .4 0g /L 以 下,随着终点C u 2 浓度的降低,B i 的去除率迅速升高。 电解液中A s V 和S b V 可以形成一系列不同 组成和结构的砷锑酸,砷锑酸可以与A s Ⅲ 、 S b I I I 、B i 1 1 1 等进一步形成即使在酸性溶液中溶解 度也很小的砷锑酸盐4 。15 | ,其形成过程可以用下式 表不 a H 3 A s 0 4 6 H [ S b O H 6 ] C M e O 一 M e 。A s 。S b 6 0 k 5 6 以 1 H 。 铀一2 c 2 x H 2 0 c H 口 b c //2 1 - x H 2 0 其中M e 表示A s Ⅲ 、S b Ⅲ 、B i Ⅲ ;口≥1 ,b ≥1 , c ≤ 3 a b 。 由表7 和图1 可见,当电解液中C u 2 浓度由 3 1 .7 lg /L 降至2 5 .4 0 ∥L 时,阴极铜中砷、锑、铋含量 都显著上升;电解液中铋含量逐渐降低,砷、锑的含量 变化不大。这说明当电解液中铜浓度降至2 5 .4 0g /L 时,铋已经在阴极大量析出,砷、锑也有少量析出。上 述分析表明,虽然铋在阴极铜上有所析出,但阴极铜中 铋含量仍然很低,溶液中砷、锑、铋的除去主要是电解 液中砷、锑、铋相互沉淀的结果。实验发现,电积至 c u 2 浓度为3 1 .7 1g /L 时过滤得到少量黄色沉淀。除 S b A s O 。、B i A s O 。沉淀,锑酸盐沉淀外u5 | ,作者研究表 明还有砷锑酸盐沉淀[ 6 。7 ] 。 通过研究,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的适宜条件 为添加剂用量为4 0m g /L ,电解液温度为5 5 ℃,电流 密度为2 0 0A /m 2 ,电解液中C u 2 浓度从4 8 .7 8g /L 降 至3 1 .7 1g /L 。在此条件下电积,所得阴极铜达到了高 纯阴极铜标准 G B /T4 6 7 _ 9 7 ,高纯阴极铜产率达到 3 8 .0 9 %,脱铜电流效率为9 9 .1 9 %。电解液中砷、锑、 铋主要以难溶物的形式从电解液中析出,其脱除率分 别为2 .2 2 %、9 .2 5 %、5 .6 2 %。实验所得阴极铜与高 纯阴极铜国家质量标准对比如表1 0 所示。 表1 0 实验所得阴极铜与阴极铜国家质量标准对比/% 铜电解液通过电积脱铜制备高纯阴极铜后,采用 电流密度调控继续脱铜并使杂质A s 、s b 、B i 残留在电 解液中,通过s O 还原蒸发冷却结晶脱除砷、锑、 铋‘16 | ,从而达到增加高纯阴极铜产量、消除黑铜粉、节 能降耗的目的,并最终可实现A s 、S b 、B i 开路。 3 结论 1 增加添加剂用量有利于提高阴极铜表面质量, 但过量时阴极铜表面质量变差;适当提高电解液温度 有利于得到表面质量好的阴极铜;随着电流密度的增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3 卷 加以及终点C u 2 浓度的降低,阴极铜质量逐渐变差。 2 实验研究表明,电积法脱铜可制备得高纯阴极 铜,其适宜的条件是添加剂用量为4 0m s /L ,电解液 温度为5 5 ℃,电流密度为2 0 0A /m 2 ,终点C u 2 浓度为 3 1 .7 l ∥L ,高纯阴极铜产率可达3 8 .0 9 %。 3 在适宜条件下所得阴极铜中C u 含量大于 9 9 .9 9 %,A s 、S b 、B i 的含量分别为0 .0 0 0 1 4 2 %、 0 .0 0 0 2 3 1 %、0 .0 0 0 1 9 4 %,脱铜电流效率为9 9 .1 9 %; 电解液中砷、锑、铋主要以难溶物的形式从电解液中析 出,其脱除率分别为2 .2 2 %、9 .2 5 %、5 .6 2 %。 参考文献 朱祖泽,贺家齐.现代铜冶金学[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 0 0 3 . W a n gX u e w e n ,C h e nQ i - y u a n ,Y i nZ h o u - l a n ,e ta 1 .R e m o v a lo fi m p u r i t i e sf r o m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w i t ha d s o r b e n tc o n t a i n i n ga n t i m o n y [ J ] .H y d r o m e t a l h r g y ,2 0 0 3 ,6 9 3 9 4 4 . 王学文,肖炳瑞,张帆.铜电解液碳酸钡脱铋新工艺[ J ] .中 国有色金属学报,2 0 0 6 ,1 6 7 1 2 9 6 1 2 9 9 . G u p t aB .B e g u mZI .S e p a r a t i o na n dr e m o v a lo fa r s e n i cf r o mm e t a l i u 呼c a ls o l u t i o n su s i n gh i s 2 ,4 ,4 - t r i m e t h y l p e n t y l d i t h i o p h o s p h i n i c a c i da se x t r a c t a n t [ J ] .S e p a r a t i o na n dP u r i f i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8 , 1 6 3 7 7 8 5 . 罗凯,徐洁.膜技术处理铜电解液最佳条件试验[ J ] .矿冶 工程,2 0 0 6 ,2 6 1 ;6 5 6 7 。 X I A OF a x i n ,Z H E N GY a - j i e ,W A N GY o n g ,e ta 1 .P u r i f i c a t i o n m e c h a n i s mo f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b yA s Ⅲ [ J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S o c i e t yo f C h i n a ,2 0 0 8 ,1 8 5 1 2 7 5 1 2 7 9 . [ 7 ] X I A OF a .x i n ,Z H E N GY a - j i e ,W A N GY o n g ,e ta 1 .N o v e lt e c h n o l o g y o fp u r i f i c a t i o no f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 [ J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N o n f e r r o u s M e t a l sS o c i e t yo fC h i n a ,2 0 0 7 ,1 7 5 1 0 6 9 1 0 7 4 . [ 8 ] X I A OF a x i n ,Z H E N GY a - j i e ,W A N GY o n g ,e ta 1 .P r e p a r a t i o no f c o p p e ra r s e n i t e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i np u r i f i c a t i o no f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 [ J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o f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S o c i e t yo fC h i n a ,2 0 0 8 ,1 8 2 4 7 4 4 7 9 . [ 9 ] Z H E N GY a - j i e ,X I A OF a - x i n ,W A N GY o n g ,e ta 1 .I n d u s t r i a le x p e r i m e r i to f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p u r i f i c a t i o nb yc o p p e ra r s e n i t e [ J ] .J o u m a l o fC e n t r a lS o u t h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8 ,1 5 2 2 0 4 - 2 0 8 . [ 1 0 ] 史建远,许卫,乐安胜,等.铜电解液高A s 自净化工业实践 [ J ] .中国有色冶金,2 0 1 0 ,3 9 1 1 3 1 6 . [ 1 1 ] 龚竹青.理论电化学导论[ M ]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1 9 8 7 . [ 1 2 ] 张传福,谭鹏夫.第V A 族元素物理化学数据手册[ M ] .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 9 9 5 . [ 1 3 ]肖发新,郑雅杰,简洪生,等.砷、锑、铋对铜电沉积及阳极氧化 机理的影响[ J ]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9 ,4 0 3 5 7 5 5 8 0 . [ 1 4 ] W A N GX u e w e n ,C H E NQ i y u a n ,Y I NZ h o u t a n ,e ta 1 .H o m o g e n e - O U S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o fA s ,S ba n dB ii m p u r i t i e si nc o p p e re l e c t r o l y t e d u r i n ge l e c t r o r e f i n i n g [ J ] .H y d m m e t a l l g y ,2 0 11 ,1 0 5 3 3 5 5 3 5 8 . [ 1 5 ] W A N GX u e W e n ,C H E NQ i - Y u a n ,Y I NZ h o u k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a r s e n a t oa n t i m o n a t e si nc o p p e ra n o d es l i m e s [ J ] .H y d m m e t a U g y , 2 0 0 6 ,8 4 3 2 1 1 2 1 7 . [ 1 6 ]郑雅杰,彭映林,崔涛,等.一种铜砷镍分离净化铜电解液的 方法中国,2 0 1 1 1 0 3 0 0 9 1 2 .7 [ P ] .2 0 1 1 1 0 一0 9 。 上接第7 3 页 [ 3 ] 符芳铭,胡启阳,李新海,等.稀盐酸溶液还原浸出红土镍矿的研 究[ J ] .矿冶工程,2 0 0 9 ,2 9 4 7 4 7 6 . [ 4 ] 梁威,王晖,符剑刚.从低品位红土镍矿中高效回收镍铁 [ J ] .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l ,4 2 8 2 1 7 3 2 1 7 7 . [ 5 ] D a l v iAD ,G o r d o nBW ,R o b e r tCO .T h eP a s ta n dt h eF u t u r eo f N i c k e lI _ t e r i t e s [ C ] ∥P D A C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v e n t i o n .T o r o n t o T M S , 2 0 0 4 1 . [ 6 ] P i c k l e sCA .M i c r o w a v eH e a t i n gB e h a v i o ro fN i c k e l i f e m u sL i m o n i t i c L a t e r i t eO r e s [ J ] .M i n e rE n g ,2 0 0 4 ,1 7 7 7 5 . [ 7 ]刘继军,胡国荣,彭忠东.红土镍矿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 J ]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 0 1 1 。3 9 3 6 2 6 6 . [ 8 ] 庞建明,郭培民,赵沛.火法冶炼红土镍矿技术分析[ J ] .钢铁 研究学报,2 0 1 1 ,2 3 6 1 4 . [ 9 ] 刘庆成,李洪元.红土型镍矿项目的经济性探讨[ J ] .世界有色 金属,2 0 0 6 ,6 8 6 6 8 6 9 . [ 1 0 ] 刘岩,翟玉春,王虹.镍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J ] .材料导报, 2 0 0 6 ,2 0 3 7 9 8 1 . L a r r yL e h t i n e n ,S t e v e nD B u t h e f f o r d .T h eM e s a b iN u g g e tP r o j e c t N e wi r o nm a k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o ft h ef u t u r e [ C ] ∥I S S T e c h2 0 0 3C o n f e r e n c eP r o c e e d i n g s ,2 0 0 3 1 0 4 3 . M e i s s n e rS ,K o b a y a s h iI ,T a n i g a k iY ,e ta 1 .R e d u c t i o na n dm e l t i n g m o d e lo fc a r b o nc o m p o s i t eO r ep e l l e t s [ J ] .I S I jI n t ,2 0 0 3 ,3 0 2 1 7 0 . S h i n i c h iI n a b a ,Y o s h i oK i m u m .B e h a v i o ro fS u l f u ri nt h eC a r b o n . b e a r i n gI r o nO x i d eP e l l e td u r i n gH e a t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