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铁矿碳热还原动力学.pdf
第3 l 卷第5 期 2 0 1 1 年1 0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 Ⅳ压门 A L L U R G l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l №5 O c t o b e r2 0 11 钛铁矿碳热还原动力学① 王玉明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 0 1 9 0 0 摘要利用热莺分析法对钛铁矿的碳热还原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钛铁矿还原程度的重要因素,温度升高导致钛 铁矿的还原速率加快、还原程度加深。通过X R D 、S E M 及E D 等分析手段对碳热还原样品的相变化、化学组成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分 析。分析表明,巴马钛铁矿中高含量杂质阻碍了钛铁矿的还原,主要在于M n “形成了富集区限制了F e “的完全还原。还原样品中 的相主要为还原F e 、金红石、还原金红石、T i ,O ,和假板钛矿固熔体。动力学研究表明还原温度是控制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巴马钛铁矿;金红石;二氧化钛;还原;热重分析;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 F l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1 0 5 0 0 6 6 一0 3 K i n e t i c so fC a r b o t h e r m i cR e d u c t i o no fI l m e n i t e W A N G Y u - m i n g B a o s h a nI r o n S t e e lC oI t , d ,S h a n g h a i2 0 1 9 0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S t u d i e so nc a r b o t h e r m i cr e d u c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i l m e n i t ew e r ec o n d u c t e db yt h e r m o g r a v i m e t r y T G .T h er e s u i t ss h o w e dt h a tt e m p e r a t u r ew a sn i li m p o r t a n ti n f l u e n c i n gf a c t o rf o rr e d u c t i o nd e g r e eo fi l m e n i t e .T h er e d u c t i o nr a t eo f i l m e n i t eb e c a m ef a s t e ra n dr e d u c t i o nd e g r e eb e c a m ed e e p e r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o f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a l y s i so nt h ep h a s e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c h e m i c M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s u r f a c em o r p h o l o g yo fc a r b o t h e r m i cr e d u c t i o ns a m p l e sw a sc a r r i e do u tb y X R D ,S E Ma n dE D S .T h e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h i s hc o n t e n ti m p u r i t i e si nB a m ai l m e n i t er e s i s t e dt h er e d u c t i o no f i l m e n i t e .m a i n l yb a c a u s ee n r i c h m e n tz o n eo fM n 2 f o r m e da n dp r e v e n t e dc o m p l e t er e d u c t i o no fF e 2 .T h ep h a s e si nr e - d u c t i o ns a m p l e sw e r em a i n l yr e d u c e di r o n ,r u t i l e ,r e d u c e dr u t i l e ,T i 30 5a n dp s e u d o b r o o k i t es o l i ds o l u t i o n .K i n e t i cs t u d y s h o w e dt h a tr e d u c t i o nt e m p e r a t u r eW a sak e yf a c t o rt oc o n t r o lr e a c t i o nr a t e . K e yw o r d s b a m ai l m e n i t e ;f u t i l e ;t i t a n i u mo x i d e ;r e d u c t i o n ;t h e r m o g r a v i m e t r y ;k i n e t i c s 9 0 %以上的钛铁矿分布在中国攀枝花地区,攀枝 花正成为我国重要的钛业生产基地。随着世界高品位 金红石资源储量的减少,低品位的钛铁矿受到更多的 关注。由于钛铁矿中含有较高的铁氧化物及其它杂 质,需要通过还原除铁才能获得较高品位的富钛料。 随着二氧化钛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可以代替金红 石的钛铁矿的加工利用变得重要o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科研工作者对钛铁矿的 还原机理和动力学进行过研究。W o u t e d o o d 【3 ‘53 等用 碳物质对钛铁矿进行了还原研究,G i o v a n n i d l 6o 等利用 H ,C H 。,N H ,和H 2 0 对钛铁矿进行还原。一些研究 团体利用C O 对钛铁矿也进行过还原研究r 卜8 | 。广西 巴马县具有丰富的钛铁矿资源,对其研究目前还未见 文献报导。本文主要研究温度对巴马钛铁矿的还原程 度和速率的影响,以及反应过程中的相组成及表面形 貌变化,同时对还原动力学进行研究。 1 实验原料及方法 实验中使用的巴马钛铁矿的化学组成如表1 。使 用的还原剂石墨含有9 8 %的固定碳,市购。 表l 钛铁矿精矿的化学组成 质量分数 /% T i 0 2 T F eF e 2 0 3A 1 2 0 3M n OM s OS i 0 2C a OZ r 0 2PS 4 9 .7 82 7 .9 61 2 .9 43 .1 81 .2 40 .1 6 5 .2 60 .1 6 0 .1 2 0 .1 3 0 .0 3 巴马钛铁矿经粉碎和筛分,取粒度为7 l 一1 5 0t u n 的钛铁矿粉待用。使用的石墨粒度范围为1 0 0 ~1 5 0 仙m 。钛铁矿还原样品的相组成情况利用X R D P h i l i p s 1 1 4 0 ,C uK a ,4 0m A ,3 0k V 进行分析,局部区域化学 组成利用E D S J S M 一6 3 0 1 F ,A m e r i c a 进行分析。 将钛铁矿样品和石墨混合搅拌3 0r a i n 后加入粘 结剂,把混合后物质放入9i n i n 直径的模具中在1 5 ①收稿日期2 0 1 l - 0 3 - 2 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 0 3 0 6 0 3 0 作者简介王玉明 1 9 7 7 一 ,男,江苏南通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冶金。 万方数据 第5 斯 壬玉明钍铁矿碳热还原动力学 M P a 压力下压制成高8m m 重约2g 的圆柱形球团。 为了使钛铁矿中所有的F e 0 ,和F e O 中的0 全部转化 为C O ,在配碳过程中C 和铁的氧化物中0 的摩尔比 N c /N o 定为1 ,钛铁矿的还原在电炉中进行,实验装 置如图1 所示。实验装置主要由一个立式管式炉、一 个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一个P t ~R h 热电偶组成。 还原骚炉 滩鼍计\\ 斜瓶 B 修 脆 图1 实验装置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气体检测,发现还原气体中的 C O 含量超过9 9 %,从而在反应过程中整个样品的质 量损失与氧损失之间的关系能够确定下来,质量损失 百分数形可以按下式计算 W 塑兰x1 0 0 % 1 1 1 3 式中q 为时间t 时样品的质量,g ;w o 为样品反应前去 除了水分和挥发物后的质量,g ;”为样品中铁的氧化 物完全转化为金属铁的理论失重量 o .1 3 6 w 。 。 还原后具有较多孔隙的样品被分析。随后对钛铁 矿的还原动力学进行了讨论。 2 .1 温度的影响 图2 和图3 给出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还原程度随时 间的变化。温度对还原程度和反应速率的影响明显。 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在12 0 0 ~ 14 0 0 ℃条件下,在还原的初始阶段,还原反应速率很 快,随着反应的进行,3 0m i n 后反应变得平缓。在较高 的还原温度下,随着温度的提高矿物中氧的移出速度 加快,在实际情况下铁的氧化物未反应完全,钛的氧化 物的还原就已经发生。由图2 可见,在8 5 0 10 0 0 ℃ 之间,当还原进行2h 后还原反应的速率几乎为零,钛 铁矿的还原程度不超过4 2 %。由图3 可知,当温度为 13 0 0 ℃时,尽管反应进行了2h ,但还原反应仍没有停 止。在13 5 0o C 和14 0 0 ℃,当还原反应进行4 0 m i n 后 还原程度超过9 0 %。 1 舯 逻。7 0 嚣鲫 觜。4 0 2 0 1 时间/m h 圈28 5 0 ~10 5 0 ℃范围内湿度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时间/m l n 固3 11 0 0 14 0 0 ℃范围内温度对钛铁矿还原的影响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还原温度低于10 0 0 ℃,钛铁 矿的还原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当温度超过10 0 0 ℃ 时,明显的还原反应才会发生。这与早期的研究结果 一致”’,“⋯。与W o u t e r l o o d ”o 的研究结果相比.由于巴 马钛铁矿中含有高M n 、S i 和A l 的氧化物杂质,同等条 件下其还原程度要更低一些。众所周知,还原过程中 M n 和A l 的氧化物在钛铁矿颗粒的周围产生壁垒.从 而抑制钛铁矿的还原反应,使钛铁矿的还原程度降低。 超过11 0 0 ℃,主要是C O 与矿物之间的反应,C O 充当 了固体c 与矿物之间的媒介。在巴马钛铁矿的还原 反应进行期间,M n “代替F e 2 首先扩散至反应界面, 形成M n “富集区阻碍C O 的扩散从而降低F e “的活 性;最后M n “的浓度变得如此高而F e “的活性变得 很低从而使F e 2 无法被还原成金属F e 。s i 的氧化物 通过与F e O 反应形成F e S i O ,降低F e 的氧化物的还原 能力从而也抑制钛铁矿的还原反应。与文献[ 2 ] 的研 究结果对比,由于巴马钛铁矿中含有更少的M g 和c a 的氧化物,其还原程度要更高。因为M g 的氧化物比 M n 的氧化物对钛铁矿的还原动力学影响更大。这也 许是M g 的氧化物比M n 的氧化物与矿物形成的固熔 体更稳定的缘故。 帅蛐舯阳种邬钟鲫加m o 零、拦驰匿艘 黑群 nU口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1 卷 2 .2 还原过程中相的变化 利用X R D 对巴马钛铁矿还原中的相变化进行了 分析。巴马钛铁矿中主要含有的相是钛铁矿相,另外 还有部分假金红石。表2 给出了还原样品的相分析结 果。在9 0 0q c 和l0 0 0 ℃还原2h 后样品中共同含有 的相为铁相、钛铁矿相、金红石相和石墨相。在10 0 0 ℃时假金红石相消失,表明假金红石发生了还原分解 反应;1 1 0 0 ℃时,还原金红石相产生,表明金红石被进 一步还原;l2 0 0 ℃,钛铁矿相消失,假板钛矿固熔体和 T i 3 0 ,产生;13 0 0 ℃和14 0 0 ℃时主要含有的相为 T i 3 0 ,相、铁相、还原金红石相、F e ,c 相和假板钛矿固 熔体相。从9 0 0 14 0 0 ℃,钛铁矿被还原为铁、金红 石、还原金红石、F e ,c 和M ,O , M 代表F e 和T i 。 表2 还原样品的X R D 分析 F e 表示金属铁;I 表示钍铁矿 F e T i 0 3 ;R 表示金红石 T i 0 2 P R 表示假金红石 F 也鸭0 9 ;R R 表示还原金红石 T i 5 0 9 T i 4 0 7 ;P B 表示假板钍矿固熔体 F e 2 T i 0 5 。 2 .3E D S 分析 l1 0 0 ℃还原2h 后,样品的S E M 图像如图4 a 所示。图中有3 个明显不同的相,明亮的相、暗灰色的 相以及黑色的相。为了分析不同相中所含的物质,对 图4 a 进行了F e 、T i 和C 的x r a yK a n t 谱分析,如 图4 还原样品的S E M 图及X - m y 图 a I1 0 0 ℃还原样品的S E M 图; b F eK ax r a y 图 c T i l c a X r a y 图; d CK nx r a y 图 图4 b 、 c 、 d 所示。分析表明,明亮的相是F e 相;暗灰色的相是T i 的氧化物相;同时还含有少量的 A l 、V 和M n ;黑色的相主要为C 相,同时还混有少量的 碳化物。E D S 分析表明含钛丰富的相几乎不含铁,同 时含铁丰富的相几乎不含钛,F e 和T i O 有非常好的 分离,还原剂碳反应不完全,还有少量剩余。 2 .4 还原反应动力学 根据图2 和图3 的实验结果,利用文献[ 3 ] 的固 体状态动力学方程,同时利用曲线拟合对实验结果进 行了动力学分析。分析发现还原反应温度低于11 5 0 ℃,化学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当温度超过12 0 0 ℃ 时,通过产品层的气体扩散是反应控制步骤。利用阿 林留斯方程同时通过作图对各个控制步骤的活化能进 行了计算,如图5 所示。在温度低于11 5 0 ℃和高于 12 0 0 ℃时计算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 6 5k J /m o l 和1 5 7k J /m o l 。 T - 1 厦I p K , 图5 还原反应的阿林留斯图 3 结论 1 巴马钛铁矿中含有较高的杂质,影响矿石还 原。M n 和A l 的氧化物形成富集区抑制了矿物中 F e “的完全还原。 2 低于12 0 0 ℃,还原产品中的主要相为铁相、钛 铁矿相、金红石相、还原金红石相、假金红石相和石墨 相。在9 0 0o C 和l0 0 00 C 时,还原金红石相不存在。超 过12 0 0o C ,T i ,0 ,产生,同时还含有铁相、金红石相、 还原金红石相、F e 3 C 相以及假板钛矿固熔体相。 3 低于11 5 0o C ,化学反应是速率控制步骤;超 过12 0 0 ℃,通过产品层的气体扩散是反应控制步骤。 两个控制步骤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 6 5k J /t o o l 和1 5 7k J /m o l 。 参考文献 [ 1 ] 唐昭辉.彭金辉,张世敏.等.钛铁矿的还原技术研究现状[ J ] 钛工业进展.2 0 1 0 .2 7 2 9 1 2 下转第7 2 页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1 卷 定反萃剂浓度为6m o l /L ,混合时间为2r a i n ,改变相比 O A ,室温条件下进行两级错流反萃,其反萃结果如图 7 所示。由图可知,当O A 5 1 时,仍有较高的反萃 率。在工业扩大应用中,若增加反萃级数,则可适当增 加相比。具体操作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比o A 图7 相比O A 对锗反萃率的影响 2 .2 .4最佳反萃条件实验负载有机相含锗5 0 .6 3 m g /L ,用6m o l /L 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锗,相比O A 为2 l ,混合时间2m i n ,采用两级错流反萃,实验结果 见表2 。 表2 反萃实验结果 反萃级数飞导篙U 盟笺n 等G e 反萃彰%∽L己r e 3 结语 以湿法炼锌沉矾上清液为萃取原液,采用新型萃 取剂G 8 3 1 5 进行萃取- 反萃工艺回收锗,研究了此工艺 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 1 采用G 8 3 1 5 萃取沉矾上清液中的锗是可行的。 室温下单级萃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水相酸度4 5g /L ; 萃取剂浓度为1 0 %;萃取剂稀释剂为磺化煤油;有机 相和水相的比例为O A l 2 ;混合时间为3r a i n 。 2 在较佳工艺条件下G 8 3 1 5 对锗的一级萃取率 为8 3 .4 6 %,C , 8 3 1 5 对C u 、F e 、z n 的一级萃取率不超过 1 0 %。萃取之前适当还原溶液中的三价铁,可以减少 对铁的萃取,减轻反萃时洗铁的工作量。 3 实验中采用6m o l /L 的N a O H 溶液作为反萃 剂。反萃的工艺条件为在室温下调整有机相和水相 的比例为O A 2 l ,混合时间为2r a i n ,采用两级错流 反萃,反萃率可达9 6 %以上。 参考文献 [ 1 ]潘方杰,刘中清.湿法炼锌工艺流程中富集锗的工业实践[ J ] . 矿冶工程,2 0 0 4 4 .4 7 - 4 9 .‘ [ 2 ] D e S e h e p p e r A .L i q u i d - l i q u i de x t r a c t i o no f g e r m ∞i u mb r L I X 6 3 [ J ] . t t y d r o m e t a l l u r g y ,1 9 7 6 1 2 9 1 - 2 9 8 【3 ] t 2 0 t eG .B a u e rD .L i q u i d - l i q u i de x t r a e t i o l ao fg e r m a n i u mw i t ho x i n e d e r i v a t i v e s [ J ] .t t y d r o m e u d l u r g y ,1 9 8 0 5 1 4 9 1 6 0 . [ 4 ]汤淑芳,赵春雷.蒋新.N 2 3 5 萃取色谱法分离锗的研究[ J ] .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1 1 3 6 3 8 . [ 5 】周太立,钟祥.全萃取法从锌系统中回收铟、锗、镓[ J ] .稀有 金属,1 9 8 0 1 2 2 2 3 . 【6 ] 谢访友,壬纪.从株洲冶铁厂氧化锌授出液中萃取分离锗 [ J ] .稀有金属,2 0 0 0 1 3 3 3 6 . [ 7 ] 汤淑芳,周春山,蒋新宇.锗的氧肟酸H G s 9 8 萃取分离研究 [ J ] .稀有金属。2 ∞O ,7 4 2 4 7 2 5 0 . [ 8 】林江顺,王海北.一种新镓锗萃取剂的研制和应用[ J ] .有色金 属,2 0 0 9 2 8 4 8 7 . [ 9 ] 王吉坤,何蔼平.现代锗冶金[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 0 0 5 . 上接第6 8 页 [ 2 ] uwB ,Y u a nzF 。x uc .E f f e c t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O NC a r b o t h e r m i el l e - d u e t i o no f I l m e n i t e [ J ] .Ji r o n &S t e e lR e s ,I n t ,2 0 0 5 ,1 2 4 l - 5 . [ 3 】W o u t e r l o o d HJ .T h eR e d u c t i o no f l l m e n i t e w i t hC a r b o n [ J ] .J C h e m T e e hB i o t e e h n o i 。1 9 7 9 ,2 9 6 0 3 6 1 8 . [ 4 ] 邹正光,陈寒元,麦立强.钛铁矿原位碳热还原合成’r i c /F e 复 合材料的研究[ J ] .硅酸盐学报,2 0 0 1 ,2 9 3 1 9 9 - 2 0 3 . [ 5 ] S u r e s hKG ,l l a j a k u m a r V ,G r i e v e s o nP .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 W e a t h e r i n g O nt h eR e d u c t i o no fI l m e n i t ℃W i t l I a r b o n [ J ] .1 - l e t a l lT r a m B ,1 9 8 9 , 1 8 B 7 3 5 7 4 5 . [ 6 ] G i o v a n n i dM 。B r u n oB ,G i u s e p p eT .H i g I IT e m p e r a t u r eI n t e r a c t i o n b e t w 愀lH 2 ,c H 4 ,N H 3a n dl l m e n i t e [ J ] ./t i PC o n fP r o e ,2 0 0 3 , 6 5 4 1 1 4 2 1 1 4 8 . [ 7 ] S a t 0 6 h iI ,A u s m h iK .R e d u c t i o nK i n e t i c so fN a t u r a ll l m e n i t eO r ew i t h C a r b o nM o n o x i d e [ J ] .M l l t t C l - 3 “ r n m ,2 0 0 1 ,4 2 7 1 3 6 4 1 3 7 2 . [ 8 ] D a v i dGJ .K i n e t i c so f ;a B e o mR e d u e t i o no fU m e n i t e [ J ] .JA p p i ;h e mB i o t e e h n o l ,1 9 7 5 ,2 5 5 6 1 5 8 2 . [ 9 ] E l - t a w i lSz 。l ~l o r s iIM 。F r a n c i sAA .K i n e t i c so fS o l i d - s t a t eR e d u e t i o no fl l m e n i t eO r e [ J 】.c 鲫I V l e t a l lQ .1 9 9 3 ,3 2 4 2 8 1 2 8 8 . [ 1 0 】 M e r kR ,P i c k l e scA .R e d u c t i o no fl l m e n i t eb yC a r b o nM o n o x i d e [ J ] .C a nM e t a i lQ ,1 9 8 8 ,2 7 3 1 7 9 1 8 5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