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某复杂铅锌矿伴生银选矿指标新工艺研究.pdf
第3 l 卷第3 期 2 0 1 1 年0 6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h 伍I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D 咂置R D i G V o I .3 l №3 J u n e2 0 “ 提高某复杂铅锌矿伴生银选矿指标新工艺研究① 罗仙平1 ,周贺鹏1 ,周跃1 ,雷梅芬1 ,张俊2 1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 4 1 0 0 0 ;2 .I Ⅱi J l l 天工威达科贸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 1 0 0 3 6 摘要为提高某复杂铅锌矿伴生银选矿指标,以C a C l L Y 0 5 组合药剂作为黄铁矿的抑制剂,Z n S O 。作为锌矿物的抑制剂,乙 硫氮 丁铵黑药作为铅矿物的捕收剂,在较低的矿浆p H 值条件下采用抑锌浮铅优先浮选流程来实现铅锌分离并尽可能回收其中 的银矿物。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工艺可使铅精矿产品中铅品位达到6 5 .1 5 %、回收率为6 0 .2 9 %,银品位达到32 0 0g /t 、回收率为 4 4 .0 9 %,与原工艺相比,铅回收率提高了3 .2 6 %,银回收率提高了3 1 .9 8 %;锌精矿产品中锌品位达到5 8 .2 5 %、回收率为8 3 .6 5 %, 银品位达到2 3 0g t 、回收率为3 0 .9 7 %,与原工艺相比,锌回收率提高了5 .4 0 %,银回收率提高了1 2 .0 5 %。与原工艺相比,新工艺 不仅大幅度提高了银的回收率,而且铅、锌精矿质量与回收率也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浮选;铅锌矿;伴生银;组合抑制剂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1 0 3 0 0 3 5 0 5 N e wT e c h n i q u et oI m p r o v eD r e s s i n gI n d e x e so fA s s o c i a t e dS i l v e r i nC o m p l e xL e a d .z i n cO r e L U OX i a n - p i n 9 1 ,Z H O UH e p e n 9 1 ,Z H O UY u e l ,L E IM e i f e n ‘,Z H A N GJ u n 2 1 .J i a n g x iU n i v e n i t yo f 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G a n z h o u3 4 1 0 0 0 ,J i a n g x i ,C h i n a ;2 .S i c h u a nT i a n g o n gW e i d aT e c h T r a d eC oL t d ,C h e n g d u6 1 0 0 3 6 ,S i c h u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i m p r o v e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c o v e r yo fa s s o c i a t e ds i l v e rf r o mac o m p l e xl e a d z i n co r e .C a C I ,/L Y 一0 5a n d Z n S 0 4w e r eu s e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st h ed e p r e s s a n t so fp y r i t ea n dz i n c - b e a r i n gm i n e r a l ,w h i l eac o m b i n e dr e a g e n to fd i e t h y l d i t h i o c a r b a m a t ea n db u t y l a m i n eW a su s e da st h ec o l l e c t o ro fl e a dm i n e r a l s .F o rap u l pw i t hl o wp H 。P b /Z ns e l e c t i v e f l o t a t i o np r o c e s sw a sc h o s e nt or e a l i z et h es e p a r a t i o no fz i n ca n dl e a dm i n e r a l sa n dt or e c l a i ma sf a ra sp o s s i b l et h es i l v e r m i n e r a l st h e r e i n .L e a dg r a d ea n dr e c o v e r yo ft h el e a dc o n c e n t r a t eo b t a i n e da d o p t i n gt h i sn e wt e c h n i q u ea r e6 5 .15 %a n d 6 0 .2 9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h i l et h ec o n t e n ta n dr e c o v e r yo fs i l v e ri nt h i sl e a dc o n c e n t r a t ea r e32 0 0g /ta n d4 4 .0 9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t h er e c o v e r i e s o fl e a da n ds i l v e rh a v eb e e ni n c r e a s e db y3 .2 6 %a n d31 .9 8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Z i n c g r a d ea n dr e c o v e r yo ft h ez i n cc o n c e n t r a t ea r e5 8 .2 5 %a n d8 3 .6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h i l et h ec o n t e n ta n dr e c o v e r yo f s i l v e ri n t h i sz i n cc o n c e n t r a t ea r c2 3 0g /ta n d3 0 .9 7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dt h er e c o v e r i e so fz i n ca n ds i l v e rh a v eb e e n r a i s e db y5 .4 0 %a n d1 2 .0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i sn e wm e t h o dh a sab e t t e ri n d e xt h a n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p r o c e s s ,a si tC a n n o to n l yi n c r e a s eg r e a t l yt h es i l v e rr e c o v e r y ,b u ta l s oi m p r o v e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eq u a l i t ya n dr e c o v e r yo fl e a da n dz i n c . K e yw o r d s f l o t a t i o n ;l e a d - z i n cO r e ;a s s o c i a t e ds i l v e r ;c o m b i n e dd e p r e s s a n t 某复杂多金属铅锌矿属于以锌为主的硫化铅锌银 矿床,是一含铅、锌、银等多种金属的大型矿山。目前 生产现场采用石灰在高碱条件下抑制黄铁矿、硫酸锌 和亚硫酸钠作为锌矿物的抑制剂的抑锌浮铅工艺流 程,获得铅精矿含铅6 3 .1 1 %、回收率为5 7 .0 3 %,含银 15 6 0s /t 、回收率为1 2 .1 l %;锌精矿含锌5 5 .7 6 %、回 收率为7 8 。2 5 %,含银1 9 5g /t 、回收率为1 8 。9 2 %。此 工艺虽然解决了铅锌的回收问题,但矿石中的银矿物 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综合回收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 间。由于银矿物浮选时对矿浆p H 值变化很敏感,在 高碱度矿浆中浮选时不利于银矿物的回收,严重影响 了银的回收率‘1 | 。为综合回收这部分铅、锌、银矿产 资源,进一步提高铅锌矿中伴生银选矿指标,进行了系 统的矿石性质和选矿工艺研究。 矿石性质及试验方案 1 .1 矿石性质 原矿主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 ①收稿日期2 0 1 1 D 1 1 7 基金项目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 0 7 0 4 0 1 8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G J J 0 8 2 6 7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0 0 7 G Q C 0 6 4 3 ;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 井冈之星 培养对象计划项日 2 0 0 7 D Q 0 H I 0 作者简介罗仙平 1 9 7 3 一 ,男,湖北仙桃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加工理论与工艺。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1 卷 铁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毒砂、自然银一银金矿、深红 银矿、白铅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黑云母、绿泥石、炭泥 质粉砂岩、白云母等。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l ,铅 锌矿物的氧化率分别为1 1 .1 9 %和1 7 .8 9 %。 表1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P bz nC aS S i 0 2M s OA u l ’A g ‘ A I z 0 3 A s 1 .3 48 .4 40 .2 05 .7 02 5 ,8 29 .3 20 .19 02 .3 80 .0 3 1 单位为g /t 。 矿物的嵌布特征比较复杂,闪锌矿多呈团块状、脉 状包裹交代方铅矿、银黝铜矿或部分呈浸染状穿插交 代黄铁矿,有的还被炭质、绢云母、绿泥石包裹成集合 体脉或碳酸盐矿物脉。方铅矿多呈脉状、团块状或显 微文象状穿插交代闪锌矿、黄铜矿和银黝铜矿,粒径 0 .0 0 5 ~0 .2 5m m 不等,有的方铅矿则呈不规则状充填 于方解石、石英粒间,另有部分方铅矿还与深红银矿毗 邻连生。 自然银一银金矿呈亮乳白带黄色反射色,多呈不规 则状与毒砂、银黝铜矿连生,粒径0 .0 1 0 .0 5m m 。另 有部分银金矿,大小0 .0 0 2 5m m ,与硫锑铜银矿连生分 布于黄铜矿中,最大可达0 .1m m 。 1 .2 选矿方案的确定 铅、锌硫化矿的选矿回收目前仍以浮选为主,常见 的工艺流程有直接优先浮选、全混合浮选、部分混合浮 选、等可浮四类。对本矿石,因硫化矿含量高,故全浮 流程不予考虑,而铅锌分离本来就很困难,如混浮在一 起,势必进一步增大铅锌分离的难度,故部分混合浮选 流程与等町浮流程也不宜采用,因此本文着重考虑铅- 锌直接优先浮选流程。由于矿石中含有较多的黄铁 矿,而通常采用石灰在高碱条件下抑制黄铁矿,然而在 高碱条件下浮选时会对银矿物的回收不利旧1 。为实 现铅锌分离,同时尽町能同收其中的银矿物,所选流程 的原则必须是在低碱条件下实现铅锌分离同时及时的 选出易浮的银矿物和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一- 。 据此,决定在流程试验中采取如下措施①低碱 条件下浮选;②选择合适有效的黄铁矿和闪锌矿抑制 剂;③选择对铅和银矿物具有高选择性的捕收剂作铅 矿物捕收剂。 1 .3 试验设备和药剂 X M Q 一2 4 0X 9 0 锥型球磨机磨矿,X F D 系列单槽 和X F G 系列挂槽浮选机。试验用水为自来水。试验 试剂除捕收剂、起泡剂为工业产品外,其它均为分析 纯。单元试验样重10 0 0g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铅浮选循环条件试验及结果 2 .1 .1 捕收剂种类对铅粗选的影响探索性试验考 察了苯胺黑药、丁铵黑药、乙硫氮、丁铵黑药 苯胺黑 药、乙硫氮 丁铵黑药、乙硫氮 苯胺黑药等捕收剂对 铅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捕收剂对该铅矿物都有 一定的捕收作用,其中丁铵黑药的捕收能力较强,但选 择性较差,获得的铅粗精矿品位偏低;苯胺黑药、丁铵 黑药 苯胺黑药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都较差,获得的 铅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不高;乙硫氮对铅矿物的捕 收能力和选择性都较好,但对银矿物的捕收能力较低; 而混合型捕牧剂乙硫氮 丁铵黑药不论对铅矿物的选 择能力还是对银矿物的的捕收能力都是最好。因此选 择乙硫氮 丁铵黑药作铅的捕收剂进行优先选铅。 2 .1 .2 混合捕收剂用量及配比对铅粗选的影响使 用混合捕收剂乙硫氮 丁铵黑药作为铅粗选的捕收 剂,它们的用量配比以及是否发挥捕收剂混合用药协 同效应对选别指标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 J 。 为此进行了其用量及配比试验。按照图1 所示流程,进 行了混合捕收剂用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乙硫氮 丁铵黑药用量增加,粗精矿中铅和银的回收率也随之 增加,但捕收剂用舒超过7 0g /t 以后,回收率基本不变 而精矿品位有所下降,所以捕收剂用量定为7 0g /t 较 为合适。试验固定捕收剂总用量为7 0g /t ,进行了混 合捕收剂配比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 ,试验结果见表2 。 铅 原矿药剂单位鲈 石灰雌 Z n S 0 4 , C a C i , l 乙硫氮 2 4 油 铅浮选 1 0 ∞ 4 0 0 枷 1 4 图l捕收剂种类试验流程 由表2 町见,随乙硫氮用量增加,铅粗精矿中铅品 位与回收率均增大。 t ,乙硫氮与丁铵黑药配比为6 1 时,铅的选别指标最好。此时铅粗精矿中铅银品位相 差不大,I f l j 锵银的| I I l 收率最高。所以铅粗选捕收剂乙 硫氮 丁铵熙约的眦比控制作6 I 左彳i 较合适。 2 .1 .3 组合抑制荆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在铅锌硫 化矿浮选分离过稚l } 1 ,K 期以来郁是采用大量的石灰 调浆,以高碱r 艺抑锌硫浮锵,产乍了诸多弊端,所以 万方数据 第3 期罗仙平等提高某复杂铅锌矿伴生银选矿指标新工艺研究 表2 混合捕收剂配比对铅粗选的影响 乙硫氮 丁铵黑药产品产率曼够丝回收率堡 用彭 g - t 。1 名称 /% P bZ n A 9 1 ’P Z n A g 铝相精矿3 .3 81 6 .5 61 2 .3 6 10 2 2 .5 04 2 .7 3 4 .9 6 3 7 9 6 1 0 ∞ 1 6 尾矿 9 6 .6 20 .7 88 .2 85 8 .4 15 7 .2 79 5 .0 46 2 .1 1 2 原矿1 0 0 .0 01 .3 1 8 .4 29 1 .0 01 0 0 .0 0 1 0 0 .0 01 0 0 .0 0 铝相精矿4 .1 51 8 .3 71 6 .3 19 9 3 .7 05 6 .4 7 8 .0 54 4 .3 4 3 5 3 5 1 1 j g 辑9 l - 9 5 .8 50 .6 1 8 .0 75 4 .0 04 3 .弱9 1 .骣5 5 .6 6 原矿1 0 0 . J O1 。3 58 。4 l 够.1 3 01 0 0 .0 01 0 0 . 3 01 1 3 .0 0 1 单位为g /t 。 在低碱条件下对黄铁矿抑制剂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 究方向∞J 。黄铁矿的抑制剂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抑 制剂两大类,无机抑制剂有硫化钠、硫酸锌、重铬酸盐、 高锰酸钾、磷酸三钠等旧J ,有机抑制剂有糊精、单宁、 腐殖酸盐、聚丙烯酰胺等⋯,生产上也出现了很多对 黄铁矿有抑制能力的抑制剂,如C a C l 、C M C 、E D T A 、 L Y 0 5 ,其中L Y 一0 5 与C a C I 配合使用效果更好,它 们能在较宽的矿浆p H 值范围内表现出对黄铁矿优异 的抑制能力。据此,本文安排了组合抑制剂C a C I L Y 一0 5 作黄铁矿的抑制剂,考察其用量对铅粗选的影 响,试验流程见图1 ,试验结果见表3 。 由表3 可见,随组合抑制剂C a C l L Y 一0 5 用量 的增加,铅粗精矿中铅品位明显升高。当C a C I L Y 一0 5 用量为4 0 0 2 0 0v , /t 时,铅的选别指标最好, 此时铅粗精矿中铅的品位和回收率均较高。综合考虑 铅品位和回收率,选取组合抑制剂C a C I L Y 一0 5 用 量为4 0 0 2 0 0g /t 较为合适。 2 .1 .4 Z n S O 。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实现低碱条件 下铅锌分离,除了较低的矿浆p H 值以外,抑锌效果的 好坏也直接影响到选铅和选锌的指标。锌常用的抑制 剂为硫酸锌,它能降低铅精矿中锌的含量旧J 。按图l 流程,在矿浆p H 为8 .5 的条件下进行了Z n S O 。的用 量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 表3 组合抑制剂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 C a C l 2 L Y 一∞ 产品产率 品位/%回收率/% 旦堂 墨 鱼堡 竺些垫筮 垫丝 铅粗精矿6 .鹤1 2 .6 81 6 .4 27 3 7 .4 06 7 .6 31 3 .4 55 6 .3 7 0 O 尾矿鸲.1 20 .4 57 .8 14 2 .1 7 3 2 .3 78 6 .5 54 3 .6 3 原矿1 0 0 .0 0I .2 98 .4 09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1 0 0 .0 0 铅粗精矿5 .2 l1 5 .0 4 1 4 .5 88 8 8 .9 06 2 .1 9 9 .1 35 2 .6 3 O 2 ∞ 尾矿9 4 .7 9O .5 07 .9 84 3 .鳃3 r 7 .8 1 ∞.8 74 7 .竹 原矿1 0 0 .0 01 .2 68 .3 2 鼹.0 01 0 0 .0 01 0 0 .0 0 1 0 0 .0 0 铅粗精矿4 .7 61 6 .6 21 4 .1 79 9 8 .5 05 8 .1 7 8 .0 75 0 .5 6 0 4 0 0 尾矿鳄.2 4O .6 08 .0 74 8 .7 9 4 1 .8 39 1 .鸲4 9 .4 4 原矿1 1 0 .0 0l ,3 6 8 .3 69 4 .0 01 0 0 .0 01 0 0 .0 0 1 0 0 .0 0 2 0 0 O 铅粗精矿5 .8 41 4 .5 2 1 5 .3 78 0 4 .5 06 3 .2 8 1 0 .7 15 1 .0 7 尾矿9 4 .1 60 .5 27 .鳄4 7 .8 13 6 .7 2 8 9 .2 9 4 8 .9 3 原矿1 0 0 .0 01 .3 4 8 .3 89 2 .0 01 0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铅粗精矿5 .4 81 4 .6 3 1 3 .6 58 7 9 。5 06 1 .加8 。9 45 l 。8 2 2 0 0 2 0 0尾矿9 4 .5 20 .5 4 8 .0 64 7 .4 03 8 .舳9 1 .0 64 8 .1 8 原矿1 0 0 .0 01 .3 18 .3 79 3 .0 01 0 0 .0 01 0 0 .0 0 1 0 0 .0 0 铅粗精矿5 .2 41 5 .6 01 3 .6 58 8 8 .6 06 0 .5 58 .6 35 0 .0 7 2 0 0 4 0 0 尾矿9 4 .7 60 ,5 6 7 .9 94 9 .o l 剪.4 59 1 .剪4 9 .够 原矿1 0 0 .0 01 .3 58 .2 99 3 .0 01 0 0 .0 01 0 0 .0 0 1 0 0 .0 0 4 0 0 0 铅粗精矿5 .3 11 5 .3 2 1 5 .6 38 9 8 .6 06 3 .0 69 .9 45 3 .∞ 尾矿9 4 .6 90 .5 07 .舛4 4 .6 63 6 .9 49 0 .嘶4 6 .粥 原矿1 0 0 .0 01 .2 9 8 .3 59 0 .0 Dl ∞.0 0i 0 0 .0 0 1 0 0 .0 0 铅粗精矿4 .9 31 7 .2 6 1 4 .6 29 2 5 .5 06 3 .5 0 8 .6 45 1 .2 7 4 0 0 十2 0 0尾矿9 5 .0 7O .5 l 8 .0 l4 5 .6 23 6 .5 09 1 .3 6 镐.7 3 原矿1 0 0 .0 01 .3 48 .3 48 9 .0 01 0 0 .1 3 01 0 0 .0 0 1 0 0 .0 0 4 0 0 4 0 0 铅粗精矿4 .6 51 7 .8 9 1 3 .8 79 8 3 .4 06 2 .5 57 .6 84 9 .7 0 尾矿9 1 5 .3 50 .5 28 .1 3 原矿1 0 0 .0 01 .3 38 .4 0 4 8 .5 3 3 7 .4 59 2 .3 25 0 .3 0 9 2 .0 01 0 0 .0 0 1 0 0 .0 01 0 0 .1 3 0 1 单位为e , /t 。 表4Z n S 0 4 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 铅粗精矿4 .7 51 7 .凹1 3 .3 19 3 5 .4 06 2 .9 57 .6 0 5 0 .4 9 12 0 0 尾矿 9 1 5 .2 50 .5 38 .0 74 5 .7 43 7 .晒9 2 .加4 9 .5 l 原矿1 0 0 .1 3 01 .3 5 8 ,3 28 8 . 3 01 0 0 .0 0 1 0 0 .0 01 0 0 .0 0 1 单位为g /t 。 由表4 可知,随着Z n S 0 4 用量的增加,铅粗精矿中 锌的含量逐渐降低,当Z n S O 。用量增加到16 0 0g /t 以 后,铅粗精矿中锌的含量基本不变,而铅的回收率降幅 较大。因此选择Z n S O 。用量为16 0 0g /t 。 2 .1 .5 磨矿粒度对铅锌分离的影响铅锌矿物充分 单体解离是实现铅锌分离和提高伴生银回收率的基本 万方数据 3 8 矿冶工程 第3 1 卷 条件,磨矿粒度的选择决定了铅锌矿物与脉石矿物单 体是否充分解离‘9 l 。为此,进行了磨矿粒度试验,试 验流程同图1 ,试验结果见表5 。 表5 磨矿粒度对铅粗选的影响 一o .0 7 4 哪 产品产率曼型竺 一旦收率/% 粒级含量/%名称/%P bZ n A g ’ P Z n A S 铅粗精矿3 .7 81 8 .蹈1 3 .0 29 4 2 ,7 05 3 .2 6 5 .9 44 0 .0 4 7 0 尾矿 9 6 .2 20 .6 58 .0 95 5 .4 6 4 6 .7 4 舛.0 6 ,9 .9 1 6 原矿1 0 0 .1 3 01 .3 48 .2 8 8 9 .0 01 0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铅粗精矿3 .9 41 8 .%1 2 .4 19 6 3 .5 05 5 .8 15 .踺4 2 .1 8 尾矿 9 6 .0 6O .6 28 .1 45 4 .1 7 4 4 .1 99 4 .1 2 研.8 2 原矿 1 0 0 .0 01 .3 48 .3 l9 0 .0 01 0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铅粗精矿4 .2 81 9 .1 71 1 .3 1l0 1 0 .5 05 9 .8 9 5 .7 64 6 .5 0 尾矿 蝤.7 20 .5 78 .2 85 1 .9 84 0 .1 1 舛.2 45 3 .5 0 原矿 1 0 0 .0 01 .3 78 .4 l9 3 .0 01 0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铅粗精矿4 .3 4 1 9 .2 6 1 0 .8 7l ∞1 .4 06 0 .5 7 5 .6 2 4 7 .1 2 8 5 尾矿 9 5 .6 60 .5 78 .2 95 2 .5 23 9 .4 39 4 .3 85 2 .鼹 原矿 1 0 0 .0 0I .3 88 .4 09 c 5 .0 D1 0 0 .0 01 0 0 , 0 01 0 0 .0 0 1 单位为g /t 。 由表5 可见,随物料被磨细,铅粗精矿中铅品位和 回收率都逐渐升高。当磨矿粒度达到一0 .0 7 4m l n 粒 级占8 0 %时,铅粗精矿中铅品位和回收率均较高,此 后若继续磨细,铅的选别指标变化不大,所以选取铅粗 选磨矿粒度为一0 .0 7 4m m 粒级占8 0 %左右。 2 .1 .6 精选条件对铅选矿指标的影响为了强化铅 精选时锌矿物和黄铁矿的抑制,适当提高矿浆p H 值 并控制在1 0 左右,并加入适量的Z n S O 。可以提高铅精 矿产品的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四次精选后,可使 铅精矿产品中铅品位达到6 9 .7 6 %、回收率为 4 5 .2 l %,银品位达到33 5 0g /t 、回收率为3 0 .7 8 %。 2 .2 锌浮选循环条件试验及结果 2 .2 .1 C u S O 。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 闪锌矿的自然 可浮性较差,尤其是在选铅过程中受到了硫酸锌的抑 制,活性进一步降低,加入活化剂硫酸铜后,在闪锌矿 表面形成疏水膜,闪锌矿的可浮性大为增强,而活化剂 硫酸铜的用量直接影响了闪锌矿的活化程度,决定了 其活性离子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和表面活性膜的牢 固程度0 | ,所以在选锌作业时必须先将锌活化。本文 采用C u S O 。作活化剂,考察C u S O 。用量对锌粗选的影 响,试验结果见图2 。其中试验矿浆p H 8 .5 ,C a C I 和L Y 一0 5 用量均为4 0 0g /t ,丁基黄药用量为1 3 0 g /t ,2 4 油用量为1 4g /t 。 由图2 可知,随硫酸铜用量增加,锌回收率逐渐升 高。当硫酸铜用量超过4 0 0g /t 以后,锌回收率变化不 大而锌品位有所下降,因此选取锌粗选硫酸铜用量为 4 0 0 g /t 。 4 4 4 2 霉 翅加 喀 3 8 3 67 一i ∞03 5 0 4 0 0 4 5 05 0 05 5 06 0 0 C u S O 用量/ g - t 9 图2 硫酸铜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 甜 ∞ 砬享 6 l 碍 擎 6 0 雹 毋 嚣 2 .2 .2 丁基黄药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锌经硫酸铜 活化后通常采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本文主要考察 丁基黄药用量对锌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 。 其中试验矿浆p H 8 .5 ,C a C I 和L Y 一0 5 用量均为 4 0 0g /t ,C u S 0 4 用量为4 0 0g /t ,2 4 油用量为1 4g /t 。 图3 丁基黄药用量对锌粗选的影响 由图3 可知,随丁基黄药用量增加,锌回收率逐渐 升高,当丁基黄药用量超过1 3 0g /t 后,锌回收率变化 不大而锌品位降幅较大。所以选取锌粗选丁基黄药用 量为1 3 0s /t 。 2 .3 铅锌浮选新工艺流程试验 在上述条件试验及开路流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 了铅一锌优先浮选的全流程闭路试验。试验流程和药 剂制度见图4 ,试验结果见表6 。 由表6 可见,采用新工艺可获得含铅6 5 .1 5 %、铅 回收率6 0 .2 9 %,含银32 0 0g /t 、银I Ⅱ1 收率4 4 .0 9 %的 铅精矿;含锌5 8 .2 5 %、回收率为8 3 .6 5 %,含银2 3 0 g /t 、回收率为3 0 .9 7 %的锌精矿。与原一E 艺相比,铅精 矿产品中铅回收率提高了3 .2 6 %,银问收率提高, 3 1 .9 8 %;锌精矿产品中锌回收率提高r5 .4 0 %,银回 收率提高了1 2 .0 5 %。 万方数据 第3 期罗仙平等提高某复杂铅锌矿伴生银选矿指标新工艺研究 图4 铅锌浮选新工艺流程 表6 铅锌浮选新工艺试验结果 产品产率 品位/%回收率/% 鱼塑 兰坠垫垒g 垫生 铅精矿1 .2 46 5 .1 53 .9 532 0 0 .0 06 0 .2 90 .5 84 4 .0 9 锌精矿1 2 .1 2 1 .0 05 8 .2 52 3 0 .0 09 .0 48 3 .6 53 0 .9 7 尾矿8 6 .6 4 O .4 71 .5 02 5 .9 13 0 .6 71 5 .7 72 4 .9 4 原矿1 0 0 .0 0 1 .3 l8 .2 58 5 .0 01 0 0 .0 01 0 0 .0 01 0 0 .0 0 1 单位为g /t 。 3 结语 1 针对某复杂多金属铅锌硫化矿的矿石性质,以 乙硫氮 丁铵黑药为铅矿物捕收剂,C a C l L Y 一0 5 组合药剂为黄铁矿的抑制剂,Z n S O 。为锌矿物的抑制 剂,并控制矿浆p H 值为8 .5 左右,采用抑锌浮铅优先 浮选工艺流程来实现铅锌分离。选锌时以硫酸铜为活 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有利于锌矿物的浮选。 2 在较低的矿浆p H 值条件下,采用组合抑制剂 C a C l L Y 0 5 抑制黄铁矿,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丁铵黑药对矿石中的含银矿物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 当优先浮选采用乙硫氮 丁铵黑药混合捕收剂浮选铅 矿物时,可使银矿物在铅精矿中有效的富集。铅锌浮 选新工艺试验获得铅品位6 5 .1 5 %、回收率为 6 0 .2 9 %,银品位32 0 0g /t 、回收率为4 4 .0 9 %的铅精 矿;锌品位为5 8 .2 5 %、回收率为8 3 .6 5 %,银品位为 2 3 0g /t 、回收率为3 0 .9 7 %的锌精矿。与原工艺相比, 铅精矿产品中铅回收率提高了3 .2 6 %,银回收率提高 了3 1 .9 8 %;锌精矿产品中锌回收率提高了5 .4 0 %,银 回收率提高了1 2 .0 5 %。 参考文献 [ 1 ] 蔡玲,孙长泉,孙成林,等.共生金银综合回收[ M ] .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1 9 9 9 . [ 2 ] D i c h m a n nTK .T h eR o l eo fc o p p e rI r o n si nS e l e c t i v i t y [ J ] .M i n e r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1 ,1 4 2 1 7 2 2 5 . [ 3 ] W i l l sBA .M i n e r a lP r o c e s s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 M ] .O x f o r d P e r g a m o n P r e s s ,1 9 8 1 . [ 4 ] 温定斌.银铅锌混合浮选中捕收剂的应用分析[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4 1 3 4 3 6 . [ 5 ]刘智林,许方.低碱度下组合抑制剂对易浮黄铁矿的抑制机理 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0 5 5 3 3 3 5 . [ 6 ] 唐恢同.有机化合物的光谱鉴定[ 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 9 9 2 . [ 7 ] 唐晓莲,钱鑫.腐殖酸钠分选黄铜矿和毒砂的研究[ J ] .有色 金属 选矿部分 ,1 9 8 9 6 2 2 2 4 . [ 8 ] 刘杰,纪军,孙体吕,等.某复杂难选铅锌矿多金属硫化矿选 矿试验研究[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0 2 1 3 1 6 . [ 9 】磨学诗,黄伟中,张雁生,等.提高多金属硫化铅锌矿浮选指标的 研究[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7 1 9 一1 2 . [ 1 0 ] 郑伦,张笃,刘运财.凡E l 矿高碱介质中闪锌矿浮选特性研 究[ J ] .矿冶工程,2 0 0 5 6 3 7 4 0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