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用于石煤提钒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pdf
第3 3 卷 2 0 1 3 年1 月 矿冶工程 M I N 玳GA N DM I ’1 .A L L U R G l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0 1 .3 3 J a n u a r y2 0 13 隧道窑用于石煤提钒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① 邢学永,宁顺明,刘建忠,蒙在吉,佘宗华,封志敏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石煤提钒焙烧设备均不够成熟的状况,尝试利用隧道窑对湖北某石煤矿进行了无盐焙烧试验,并进行 了工业试生产。与其它焙烧设备相比,隧道窑具有焙烧温度、时问、气氛容易控制,操作简单等优点。工业试生产结果表明, 石煤发热量在1 2 5 4 ~1 6 7 2k M k g 、焙烧尾气中0 2 含量 1 2 %,物料间距足够的情况下,焙烧后的石煤矿用稀酸浸出,钒浸出 率最高可达8 8 .6 %,收效良好。 关键词石煤;钒;焙烧;隧道窑 中图分类号T F 8 4 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3 Z 1 .0 0 0 60 5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a n d I n d u s t r i a lP r a c t i c eo nE x t r a c t i n gV a n a d i u mF r o m S t o n eC o a lw i t hR o a s t i n gi nT u n n e lF u r n a c e X I N GX u e - y o n g ,N 1 N GS h u n - m i n g ,L I UJ i a n - z h o n g , M E N GZ a i - j i ,S H EZ h o n g - h u a , F E N GZ h i - m i n f C h a n g s h a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 M i n i n g &M e t a l l u r g yC oL i d , C h a n g s h a4 1 0 0 1 2 ,H u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s t o n ec o a lr o a s t i n gt e s ta n di n d u s t r i a lt e s th a v eb e e nc a r r i e do u tb yr o a s t i n gi nt u n n e lf u r n a c e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d o m e s t i cs t o n ec o a lr o a s t i n ge q u i p m e n ti sn o te n o u g hm a t u r e .C o m p a r e dw i t ho t h e rm a s t i n ge q u i p m e n t , t u n n e lf u m a c er o a s t i n g t e m p e r a t u r e ,t i m ea n da t m o s p h e r ea r ee a s yt oc o n t r o l ,s i m p l eo p e r a t i o na n dS Oo n .I n d u s t r i a lt r i a lp r o d u c t i o n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 , t h e c a l o r i f i cv a l u eo fs t o n ec o a li sf r o m1 2 5 4k J /k gt o1 6 7 2k J /k g , 0 2c o n t e n ti nr o a s t i n gg a si sm o l et h a n1 2 %p i t c he n o u g hm a t e r i a l c i r c u m s t a n c e s .v a n a d i u ml e a c h i n gr a t ef r o mr o a s t e ds t n ec o a li su pt o8 8 .6 %. K e yw o r d s s t o n ec o a l ;v a n a d i u m ;r o a s t i n g ;t u n n e lf u r n a c e 石煤是由菌类、藻类等古生物遗体在浅海还原 性环境下经过长期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转变而成 的一种高变质腐泥煤,属我国独有的特色含钒资 源,储量全球第一,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 0 %以上, 超过世界上各国钒储量的总和,其主要特点是灰份 高、密度大、结构致密、发热量低、难以完全燃烧。 我国石煤矿中钒的品位大多在0 .1 3 %~1 .2 %之间, 一般钒含量在0 .8 %以上的石煤才用作工业提钒原 料【1 .5 】。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石煤提钒的工艺 路线己基本成熟,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火法焙 烧.湿法浸出工艺,一类是全湿法 直接酸浸或直接 碱浸 工艺,由于全湿法工艺适应性差,仅有少数钒 厂采用,目前国内石煤提钒工业仍以火法焙烧.湿法 浸出工艺为主。同时,与之相配套的焙烧设备却严 重滞后,如曾经广泛使用的平窑,属国家明令禁止 的窑型,面临淘汰;回转窑近几年在多家钒厂的尝 试均以失败告终;沸腾炉由于产能的限制也未能获 得大幅应用,焙烧设备的落后大大限制了石煤提钒 行业的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利用隧道窑作为焙烧设 备对石煤钒矿进行焙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其应 用前景十分广阔。 l 试验部分 1 .1 原料和设备 试验所用石煤矿石取自湖北某地,经破碎、磨 细至试验粒度后取样,样品中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 所示,钒的物相分析如表2 所示。试验所用硫酸为 分析纯;B D H D P .2 0 0 0 型双向加压全自动液压砖机, ①收稿日期2 0 1 2 .1 2 .1 0 作者简介邢学永 1 9 7 8 . ,男,河南漯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冶金工程与工艺的开发工作。 万方数据 第3 3 卷邢学永等隧道窑用于石煤提钒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 7 上下模最大压力1 2 0 0 0k N ;试验用箱式电阻炉,炉 膛尺寸0 .8 8 X 0 .2 6 0 .2 61 1 1 ,功率1 4 0 0W ;试验用 小型隧道窑,炉内尺寸3 .3 0 0 .3 5 X 0 .2 7m ;大型 工业隧道窑,炉内尺寸1 5 2 4 .4 1 .4m ;隧道窑均 分为升温干燥段、低温燃烧段、高温焙烧段和冷却 段四个功能区。 表l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铁铝氧化物中V 2 0 5 云母类矿物中V 2 0 s 难溶硅酸盐类矿物中V 2 0 s 碳质物中V 2 0 5 合计 0 .2 9 6 O .6 7 3 0 .0 7 2 0 0 0 8 10 5 2 8 .2 6 4 .1 6 .9 O .8 l ∞.O 由表l 、表2 可以看出矿样中主要成分为S i 0 2 、 A 1 2 0 3 、F e 、v 2 0 s 、C 等,v 2 0 5I 猜位为1 .0 5 %。样 品中钒主要分布在云母类矿物中,其次是分布于铁 铝氧化物中,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 4 .1 %和2 8 .2 %, 占矿石中钒总含量的9 2 .3 %。另据分析结果显示, 矿石发热值为4 5 9 8k J /k g 。 1 .2 试验方法 首先对石煤矿样进行破碎、球磨、过筛后混匀, 然后部分在7 5 0 ℃下进行脱碳处理,并将脱碳料和 破碎后的原矿配制成试验所需发热值的矿样,矿样 先用液压机压制成带圆孔的方形砖型后再用马弗炉 进行焙烧,按设定的浸出条件进行浸出,确定最佳 焙烧条件,随后在窑车上按预设的形式码放,将窑 车推入隧道窑进行升温、低温焙烧、高温焙烧和冷 却,焙烧后的砖块取样后破碎,并按设定的浸出条 件进行浸出,试验设定的浸出条件是用质量浓度为 4 %的硫酸在室温下按液固比2 1 将矿样搅拌浸出 2 .0h ,最后采用真空抽滤法将浸出矿浆进行液固分 离,浸出渣经洗涤烘干后分析其含钒量,计算渣计 钒浸出率。 1 .3 试验原理 从石煤矿的分析结果和特点可以看出,矿石中 钒主要分布在铁铝氧化物和云母类矿物中,分布在 氧化铁矿和高岭土类矿物中的钒主要是四价和五价 钒,以吸附状态存在,这部分的钒属于易浸出的钒, 可以用酸来溶解分布在云母类矿物中的钒以类质 同象形式存在,即三价钒替代三价铝或三价铁等进 入硅酸盐类矿物晶格中形成含钒水云母 K A l ,V A 1 S i 0 3 0 l o O H 2 ,这部分钒难以被释放出来, 属于难浸出的钒,可通过氧化 空白 焙烧的方法破坏 矿物品格结构,将低价钒氧化为高价钒,使之与矿 物本身分解出来的氧化物生成可溶于酸的钒酸盐和 偏钒酸盐;此外,未完全氧化的四价钒化合物也可 溶于酸I 刚。 2 结果与讨论 2 .1 马弗炉焙烧试验 马弗炉焙烧试验是用破碎后的原矿直接进行 的,试验时,先将矿样用液压机压制成尺寸为2 4 0 1 1 5 5 0m m 的8 孔方形砖,每孔孔径3 0m m , 孔隙率约2 0 %,然后将砖块放入马弗炉中,在通入 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空白焙烧。试验主要考察了焙烧 温度、焙烧时间、物料粒度等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 .1 .1 焙烧温度试验时将矿样磨细至.1 0 0 目后 用液压机压制成多孔砖,先在7 5 0 ℃下脱碳3 .0h , 再分别在不同焙烧温度下焙烧1 6 .0h ,以考察不同 焙烧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 。试验中 先在7 5 0 ℃下进行脱碳,目的是防止在高温焙烧时 物料由于本身发热量过大而烧结,从图1 可以看出, 当焙烧温度在8 8 0 ℃时,钒浸出率已达到9 0 %,再 升高温度,浸出率反而减少,这是因为高温时物料 烧结使得钒被包裹,使钒难以浸出,而在较低焙烧 温度下,低价钒的氧化不完全,使浸出率偏低,所 以,选择8 8 0 ℃为最佳焙烧温度。 图1 高温焙烧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 .1 .2 焙烧时间试验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 8 8 0 ℃下焙烧,考察焙烧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随着焙烧时间增加, 钒浸出率先增加后减少,焙烧时间为1 4 .0h 时,钒 万方数据 8矿冶工程第3 3 卷 浸出率达到9 0 %左右。焙烧时间过短,不能完全破 坏矿物结构,导致部分钒难以浸出;焙烧时间过长, 会导致副反应增多和能耗增加,而且烧样出现烧结 板结现象,所以综合考虑选择焙烧时间为1 4 .0h 较 为合理。 图2 焙烧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 .1 .3 物料粒度试验时矿样分别磨至不同粒度, 在8 8 0 ℃下焙烧1 4h ,其它条件保持不变,试验结 果见表3 。由表3 可知,随着焙烧矿样粒度减小, 钒浸出率增加。这是因为矿样粒度越细,晶格中的 钒与氧气等外界因素接触的面积越大,捕获氧和能 量的障碍越小,越有利于向高价钒的转化。当物料 中.1 0 0 目占8 0 %时,浸出率已达到9 0 %,但矿样粒 度太小,使浸出矿浆粘度增大,给浸出阶段的固液 分离带来困难,所以,矿样粒度选择.1 0 0 目占8 0 % 比较合理。 表3 物料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1 0 0 目含量,% 钒浸出率,% 6 0 7 0 8 0 9 0 1 0 0 3 2 .1 8 6 .8 9 0 .1 9 0 .2 8 9 .8 2 .2 小型隧道窑试验 马弗炉内的焙烧试验表明,在通入空气、物料 粒度.1 0 0 目占8 0 %的情况下,原矿先在7 5 0 ℃下脱 碳3 .0h ,再在8 8 0 ℃下焙烧1 4 .0h ,焙烧料中钒浸 出率可达9 0 %以上。根据马弗炉内焙烧试验结果, 在小型隧道窑内对用原矿压制好的多孔砖进行焙 烧,隧道窑脱碳段0 .4m ,为2 个推舟,每个推舟 0 .2m 长;高温焙烧段l 。2m ,为6 个推舟,每舟放 2 块砖。如1 .0h 推1 个舟焙烧时间为6h ,2h 推1 个舟计焙烧时间1 2h ,依此类推,焙烧后将砖块破 碎取样进行浸出,试验结果见表4 。 表4 结果表明,采用小型隧道窑对用原矿压制 的多孔砖进行焙烧,焙烧效果与脱碳和焙烧条件均 有关联,脱碳时间不够,物料在焙烧段剩余热量较 高,在高温下容易烧结,甚至烧融;脱碳完成后如 果焙烧温度和时间不够,矿物结构不足以完全被破 坏,钒浸出率偏低。当物料在7 0 0 ℃下脱碳4 .0h , 再在8 6 0 ℃下焙烧1 2 .0h ,钒浸出率最高可达 9 1 .9 %,由此看出,不管从焙烧条件还是从钒的浸出 率来看,隧道窑的焙烧效果都比马弗炉焙烧效果要 好,原因是隧道窑比马弗炉空气更流畅,形成了有 利于物料焙烧的条件,如氧气和能量的传递、砖块 内部散热等。 表4 小型隧道窑焙烧结果 在隧道窑试验中,发现局部气流不畅时,会造成 烧结现象。如砖块与推板接触面由于不通气会烧结, 砖块之间距离过小造成气流不畅时会烧结,这在工业 生产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旌加以改进。表4 中推板窑焙 烧温度8 6 0 ℃,比马弗炉焙烧温度8 8 0 ℃低,是由于 隧道窑内温度分布不均匀,用热电偶测定的只是局部 温度,物料实际焙烧温度已超过8 6 0 ℃。 3 工业实践 小型隧道窑焙烧和浸出结果已经表明,用隧道 窑对石煤矿进行直接焙烧是可行的。为了进一步验 证用隧道窑对石煤矿进行焙烧的可行性,采用某冶 炼厂大型隧道窑进行了石煤矿焙烧试验。 该隧道窑原是为焙烧粘土钒矿设计的 粘土钒 矿相对于石煤矿含碳量很低,热值小,焙烧时温度 容易控制 ,后经改造,增大了窑内通风量和散热能 力,炉窑总体分为干燥窑和焙烧窑两部分。物料先 经干燥窑干燥脱水后,再进入焙烧窑进行高温焙烧。 焙烧窑有效长度1 5 2i n ,分为4 0 节,每节长度3 .8m , 焙烧段为1 0 “ - 3 0 节,窑车长度2 .5m ,窑车推进速 万方数据 第3 3 卷邢学永等隧道窑用于石煤提钒的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 度为O .5 ~1 .5h /车,在焙烧段的停留时间最长可达 3 1 .5h ,粘土钒矿生产能力为5 0 0 - - 一6 0 0t /d 。 试验采用的物料仍为湖北某地的石煤矿样,试 验工艺为原矿破碎_ 压制成型- 干燥_ 脱碳焙烧_ 氧化焙烧工艺。由于试验所用的物料发热量较大, 炉内温度难控制,如果窑内通风条件控制不好,会 使部分热量聚集在砖垛或砖块内部无法散出,从而 导致砖块烧结,所以试验将原矿和脱碳样配制成热 值分别为1 2 5 4k J /k g 、1 8 8 1k J /k g 、2 7 1 7k J /k g 、4 5 9 8 k J /k g 的4 种矿样进行试验,焙烧时砖块采用两种码 放形式,一种为5 压5 密码 形式,一种为4 压4 稀 码 形式,两种码放形式下砖垛外形尺寸相同,相比 于前者,后一种码放形式砖与砖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3 0m m ,两种码放形式如图3 所示,试验中温度控 制曲线如图4 所示,焙烧时控制尾气中氧气含量大 于1 2 %。焙烧结束后,从砖垛取样破碎,混匀后按 前述的浸出条件进行浸出,结果如表5 所示。 由表5 结果可以看出,在高热值物料和密码状 态下,砖垛内部烧结严重,达3 8 .3 %,浸出率也只 有6 0 .1 %。而热值为1 2 5 4k J /k g 的低热值物料无论 是密码还是稀码状态下,砖块基本无烧结,烧料钒 最高浸出率可达8 8 .6 %。这说明只要温度、物料自 身形态、摆放状态、通风散热状况等条件控制充分, 9 ∞ 舯O 7 帅 枷 基湖 赠4 0 0 3 ∞ 2 ∞ l ∞ 0 图3 砖跺的不同码放形式 Jk , 、 JL l} ll .一 、 , l , ‘f/ , 1 I l 。j r 1 1 02 03 0 隧道窑节效 图4 焙烧温度曲线 表5 大型隧道窑焙烧结果表 。。物料热值码放窑车速度炉窑产能物料烧结率钒浸出率 “。, 1 J k 9 1 形式, h 车。/ t .d ‘1 /%,% 用大型隧道窑焙烧石煤矿是完全可行的。同时也看 到,用大型隧道窑进行焙烧时,无论是脱碳温度还 是氧化焙烧温度都比小型隧道窑要低,这是因为大 型隧道物料装载量多,发热量大,砖垛通风散热状 况比单块砖要差得多,物料燃烧时,热量在砖垛中 间聚集较多,虽然炉窑温度较低,但砖垛外部和内 部温度都比炉气温度高得多。并且上面所列温度只 是仪表测得的温度,并不是砖垛的实际温度。 4结论 1 小型试验和工业实践表明,由于隧道窑具有 焙烧温度、时间、气氛容易控制等优点,将其用于 石煤提钒工业是完全可行的,试验物料采用氧化焙 烧工艺在工业大型隧道窑内进行焙烧,钒最高浸出 率可达8 8 .6 %。 2 1 物料在隧道窑内进行焙烧时,其发热量与炉 窑自身的排热量应当相适应,最好在3 0 0 , - 一4 0 0 k c a l /k g 之间,物料热值太小,则焙烧时需要从外界 补充大量热能,能耗高;物料热值过大,不仅会大 大降低炉窑的产能,还会使物料烧结,钒浸出率降 低。对发热量较大的物料,最好先用其它设备或方 法对其进行先期脱碳处理。 3 物料摆放成垛在隧道窑内进行焙烧时,要有 足够的缝隙进行通风散热,否则将导致热量在物料 内部聚集,进而使焙烧温度上升到焙烧温度之上, 导致物料烧结。 4 隧道窑用于石煤提钒工业,不仅适用于无盐 焙烧工艺,其它采用焙烧方法进行提钒的工艺,如 钙化焙烧、其它添加剂焙烧等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l 】陈庆根.石煤钒矿提钒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J 】.矿产综合利用, 2 0 0 9 2 3 0 .3 4 .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3 卷 【3 】 朱 军,郭继科石煤提钒工艺及回收率的研究【J 】1 现代矿业, 2 0 1l 3 2 4 2 7 宁华,周晓源,尚德龙,等石煤提钒焙烧工艺分析m .有色 金属,2 0 1 0 ,6 2 1 8 0 .8 3 高峰,石美莲,周再兴,等,湘西含钒石煤提钒工艺研究f J 】.矿 冶工程,2 0 1 】,3 l 3 9 3 9 6 张剑,欧阳国强,刘琛,等.石煤提钒的现状与研究【J 】.河 南化工,2 0 1 0 ,2 7 3 2 7 .3 0 . 肖文丁.广西上林石煤的矿物学和湿法提钒研究m .有色金属, 2 0 0 7 ,5 9 3 8 7 9 4 兰涛,张晓瑜.石煤提钒工艺及焙烧设备的清洁型评价f J 】.安全与 环境工程,2 0 11 ,18 3 4 6 - 5 0 邢学永,宁顺明,李斯加.离子交换法从石煤直接酸浸液中提取钒 的工艺研莉J 】.湿法冶金,2 0 0 9 ,2 8 4 2 1 4 .2 1 7 胡杨甲,张一敏,刘涛,等回转窑动态氧化焙烧石煤提钒研 究【J 】.矿冶工程,2 0 1 l ,3 1 1 7 0 - 7 2 . 刘代琴,余训民,胡立嵩.石煤提钒工艺比较研究哪.科技包l 业 周刊.2 0 0 9 5 1 3 8 .1 3 9 . 黄道鑫,陈厚生,杨根土,等.提钒炼钢【M 】.北京冶金工业出 版社,2 0 0 0 陈鉴,何晋秋,林京,等.钒及钒冶金【M 】.攀枝花攀枝花 资源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办公室.1 9 8 3 . 戴文灿,孙水裕.石煤湿法提钒新工艺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属。 2 0 0 9 , 2 5 3 2 2 - 2 5 陈庆根,黄怀国,叶志勇,等.造球焙烧.低酸浸出五氧化二钒试 验研究啊.矿产综合利用,2 0 1 】 6 2 0 - 2 3 . 黄荣,黎湘虹,黎澄字.矿石空白焙烧提钒新工艺的环保设计与 实践【J 】,采矿技术,2 0 0 9 , 9 3 7 7 .7 8 . 彭明福,朱胜友,曾志勇,等.多膛炉焙烧转炉钒渣炉料结构的优 化啊.钢铁钒钛,1 9 9 8 ,1 9 I 3 6 - 4 0 . ∞ U 刁 靶 哪 习 研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