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清洁提钒新工艺研究.pdf
第 35 卷矿冶工程Vol.35 2015 年 1 月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January 2015 ① 收稿日期2014-12-0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2BAB07B04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万洪强1984-,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冶金清洁工艺开发及工程设计。 石煤清洁提钒新工艺研究石煤清洁提钒新工艺研究 ① 万洪强, 宁顺明, 佘宗华, 邢学永, 王文娟, 吴江华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针对当前石煤提钒产业环保与经济成本两个突出问题,以我国西南某地粗颗粒石煤钒矿为研究对象,采用保湿处理 对石煤钒矿浓酸熟化过程进行强化,重点考察了加水量、硫酸用量、熟化时间与熟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 验结果表明熟化过程中控制水的挥发量为 20~30进行保湿处理,在加水量 10、硫酸用量 16、熟化时间 12 h、熟化 温度 100 ℃的最佳熟化条件下,钒浸出率达到 92.7;而在相同温度与加水量,硫酸用量为 24的条件下,采用常规浓酸熟 化法钒浸出率只有 78.4,说明保湿处理起到了显著地强化作用。 关键词石煤;钒;浓酸熟化;保湿;浸出率 中图分类号TF11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0253-6099.2015.Z1.012 文章编号0253-60992015Z1-0045-04 New Technology of Clean Extracting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WAN Hong-qiang, NING Shun-ming, SHE Zong-hua, XING Xue-yong, WANG Wen-juan, WU Jiang-hua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vanadium; acid curing; moisture retention; leaching rate 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广泛用于钢 铁、化工及陶瓷工业,其领域还在不断拓展,在航 天工业、核工业、生物制药和钒电池等方面都有新 的应用[1-3]。目前提钒的主要原料有钒钛磁铁矿、钒 粘土矿及石煤矿。含钒石煤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钒矿 资源,其储量为618.8亿吨,石煤中V2O5的储量达到 11797万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中钒储量的6.7倍,相 当于世界各国V2O5储量的总和[4-5],因此,我国石煤 钒矿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和巨大的资源优势。 在我国,传统石煤提钒采用钠盐焙烧-酸浸工 艺[6],该工艺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但收率一般 只有 45~50,且焙烧过程产生 HCl 和 Cl2等有 害气体,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已被国家明令禁止。 为此科研工作者提出了多种焙烧替代方法[7-9], 如石 煤无盐焙烧-硫酸浸出工艺、钙化焙烧-酸浸工艺、 复合添加剂焙烧-酸浸工艺,这些工艺中没有 Cl2的 问题,但高温焙烧仍然有部分污染废气产生,且焙 烧过程中极易局部过烧,控制过程较为复杂。石煤 46矿冶工程第 35 卷 钒矿直接酸浸工艺[10-12]也有不少研究,如直接酸浸工 艺、加压酸浸工艺、HF 强化酸浸工艺,这些工艺能 源消耗大、经济成本高,且后续废物处理复杂,实现 工业化生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当前石煤提钒 产业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环保与经济成本。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采用浓酸熟化技术处理石 煤钒矿,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13],对该提钒技术 进行了过程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在熟化过程中进 行保湿处理,可有效降低熟化副反应的发生,极大 增强浸出反应体系,钒浸出率达到了92.7,比常规 浓酸熟化法的钒浸出率提高了14.3个百分点。 1实验 1.1原料 本实验所用原料为我国西南某地石煤钒矿,其 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 1,钒物相分析结果见 表 2,对石煤矿进行粗破,其粒度组成见表 3。 表 1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V2O5CSiO2Al2O3CaOFe2O3MgOK2ONa2O 0.8710.5064.405.006.290.840.992.140.54 表 2石煤原矿中钒物相分析结果 钒相含量/ 云母0.20 铁铝氧化物0.04 碳质物0.60 石榴石0.03 表 3石煤原矿粒度组成 粒级/mm产率/ 50 5~316.9 3~229.1 2~12.5 1~0.852.3 -0.8549.2 1.2基本原理 拌酸熟化浸出法[14]与常规浸出的区别就是用 少量浓酸在矿石表面浸润均匀,矿石表面浓酸溶液 的量只达到在矿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液的程度,这 层薄膜液包裹了矿石颗粒,并通过矿石表面的孔隙 渗入矿石内部,与矿物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浓硫酸 熟化过程中,酸与矿物发生如下反应 MSiO3 H2SO4 H2O MSO42H2O SiO21 矿物中硅酸盐被分解为水合硫酸盐,同时生成 难溶的SiO2,三价钒转化成水溶性的四价钒。浓酸 熟化在一般情况下是酸浓度越高越好,但当物料中 含有一定量钙的组分时,这时浓度与浸出率不再是 单值函数关系,而是有一个极值点,这一关系,正 好与反应产物硫酸钙薄膜可透性与反应酸浓度的关 系一致。为避免形成不可透性的薄膜,阻碍反应进 行,一般做法为加入一定量的水与酸一起拌入矿物 中,降低起始酸浓度。 但是在加温熟化时,由于水分蒸发过快,在熟 化反应过程中矿物表面薄膜液中的酸浓度依然过 高,为减小形成不可透性薄膜的副反应,本工艺进 行保湿处理,减少加入水的挥发量,可保障熟化反 应进行完全,提高钒浸出率。 1.3装置与方法 熟化反应装置见图1,主要由恒温油浴锅、广口 瓶、橡胶塞、排气管组成。 图 1熟化反应装置示意图 1排气管;2广口瓶;3油;4恒温油浴锅;5橡胶塞;6熟料 每次称取粗颗粒石煤矿 200 g 放入烧杯中,加 入一定量水和浓硫酸拌匀,将拌酸后的石煤物料倒 入图 1 所示装置的广口瓶中,调节排气管大小,控 制加入水的挥发量在 20~30范围内,通过恒温 油浴锅加热至设定温度后,熟化一段时间,待熟化 后将熟料用水搅拌浸出,水浸过程液固比为 2∶1, 浸出时间 2 h,矿浆抽滤,滤渣烘干称量,得到含钒 浸出液,然后采用硫酸亚铁铵法测定浸出液中钒的 含量,计算钒浸出率。钒浸出率计算公式为 100 Vc m 2 式中 V 为浸出液体积,mL;c 为浸出液中钒的浓 度,g/L;m 为浸出试样质量,g;为浸出试样中 钒的含量,。 第 35 卷万洪强等 石煤清洁提钒新工艺研究47 2 结果与讨论 2.1拌水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一定浓硫酸用量条件下,加水量决定了矿物颗 粒表面形成水液膜中的起始酸浓度。在熟化时间 16 h、酸用量 18质量分数,下同、熟化温度 100 ℃ 条件下进行熟化实验,考察不同拌水量对钒浸出率 的影响,结果见图 2。由图 2 可知,加入一定量水和 浓硫酸混合后拌矿润湿,可明显提高钒浸出率。当 不加水时, 钒浸出率只有 50.3, 随着加水量不断增 大,钒浸出大幅提高,当加水量为 10时,钒浸出 率达到 93.5, 继续加大到 15时, 钒浸出基本不变, 而当加水量为 20时,钒浸出率急剧降低至 83.1。 这是因为当加水量为 20时,拌矿段物料已成半流 体态,物料的透气性大大降低,影响了熟化过程中 低价钒的氧化转化,同时矿物颗粒表面硫酸薄膜的 酸浓度过低,反应进行不彻底,导致钒浸出率下降。 因此本实验的最佳拌水量为 10。 图 2加水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2硫酸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与一般酸浸出一样,采用浓酸熟化方法浸出时, 酸用量必须保证最后体系必要酸度,以保证浸出组 分能稳定存在于浸出液中。 在拌水量10、 浸出时间 16 h、熟化温度100 ℃条件下进行熟化实验,考察不 同硫酸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3。由图3 可知,随着硫酸用量增加,钒浸出率显著提高。酸 用量为12时,钒浸出率仅有62.3,当酸用量达到 16时,钒浸出率达到93.0,说明硫酸用量是影响 钒浸出率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钒的浸出率与石煤 中云母的解离程度有关,熟化过程硫酸用量增加, 溶液中H离子浓度也增大,有利于破坏云母结构, 从而提高钒浸出率。继续加大酸用量,钒浸出率基 本不变,但浸出液中残酸将大幅增加,增大后续处 理难度,所以本实验的最佳硫酸用量为16。 图 3硫酸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3熟化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熟化过程中,为使硫酸扩散与反应进行完全, 需要足够的熟化时间。在拌水量 10、硫酸用量 18、熟化温度 100 ℃条件下进行熟化实验,考察 不同熟化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 4。由 图 4 可见,随着熟化时间延长,钒浸出率也相应升 高,熟化时间达到 12 h 后,钒浸出率达到 92.9。 如果熟化时间过短, 反应不完全, 大部分钒未浸出, 延长熟化时间有利于 H进一步与矿物晶格接触, 促 使矿物晶格中的钒溶解反应完全,将钒释放出来, 提高钒浸出率。当熟化时间继续增加,钒浸出率基 本不变,因此本实验确定最佳熟化时间为 12 h。 图 4熟化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2.4熟化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加温熟化不仅强化了浓硫酸的内扩散作用,还 提高了反应化学位,强化了熟化反应体系。在拌水 量 10、浸出时间 16 h、硫酸用量 18条件下进行 熟化实验,考察不同熟化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5。从图 5 可知,熟化温度对钒浸出率有 较大影响,随着温度升高,钒浸出率不断提高,当 熟化温度达到 100 ℃时,钒浸出达到 92.6。温度 对反应速率和扩散速率均有影响,升高熟化温度, 活化分子数增加,破坏或削弱矿物中化学键的能力 48矿冶工程第 35 卷 增强,熟化反应速率加快,再继续升高温度,钒浸 出率提高不明显,故本实验确定的最佳熟化温度为 100 ℃。 图 5熟化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2.5综合条件实验 由上述条件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 量10、浓硫酸用量16、熟化时间12 h、熟化温度 100 ℃。为验证熟化过程中保湿处理的作用,在最优 条件下,进行了石煤常规熟化浸出与保湿熟化浸出 的对比实验。石煤常规熟化为敞口式操作,没有进 行保湿处理。对比两种熟化方式在不同酸用量下对 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6。 图 6不同熟化方式下不同酸用量下对钒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6 可知, 常规熟化最佳熟化酸用量为 24, 此时钒浸出率为 78.4,继续加大酸用量,钒浸出 率开始下降, 这正印证实验原理所述, 酸浓度过高, 熟化副反应加大,阻碍熟化过程进行。通过图中数 据对比可知,熟化过程进行保湿后,钒浸出率得到 大幅提高,当酸用量为 16时,钒浸出率为 92.7, 继续增加酸用量,钒浸出率基本不变,这与之前条 件实验结果相近,同时酸用量由 24降为 16,也 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条件下浸出液中 SiO2含量 仅为 0.06 g/L,无需专门处理。因此该结果表明, 熟化过程进行保湿处理,增强了熟化反应体系,减 弱了副反应的发生,起到了显著的强化石煤提钒熟 化过程的作用。 3结论 1 在石煤提钒熟化过程中进行保湿处理,酸耗 为 16时,钒浸出率达到了 92.7,而常规熟化法 酸耗为 24时,钒浸出率只有 78.4,因此,保湿 处理增强了熟化反应体系,极大提高了钒浸出率, 且大幅降低了酸用量,溶液中 SiO2含量仅 0.06 g/L, 利于后续处理。 2 采用浓酸熟化法可高效从此粗颗粒石煤矿中 提钒,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拌水量 10, 硫酸用量 16,熟化时间 12 h,熟化温度 100 ℃。 3 石煤钒矿浓酸熟化浸出工艺酸耗低,避免了 高耗能、高污染的焙烧过程,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石 煤提钒新工艺,通过保湿处理进行强化,使提钒过 程更高效,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白国华, 李建臣, 张国范, 等. D201 树脂吸附钒的行为研究[J]. 矿冶 工程, 2010, 305 62-65. [2] 冯其明, 何东升, 张国范, 等. 石煤提钒过程中钒氧化和转化对钒浸 出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7, 178 1348-1352. [3] 罗小兵, 冯雅丽, 李浩然, 等. 湿法浸出粘土钒矿中钒的研究[J]. 矿 冶工程, 2007, 276 48-53. [4] ZHANG Y M, BAO S X, LIU T, et al. The technology of extracting vanadium from stone coal in China History,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J]. Hydrometallurgy, 2011, 1092 116-119. [5] 朱晓波, 张一敏, 刘涛. 石煤活化焙烧提钒试验及机制研究[J]. 稀 有金属, 2013, 372 283-288. [6] LAN Y Z, LIU J. Review of vanadium processing in China [J]. Engineer Sciences, 2005, 33 58-62. [7] 惠学德, 王永新, 吴振祥. 石煤提钒工艺的研究应用现状[J]. 中国有 色冶金, 2011, 42 10-16. [8] 邹晓勇, 欧阳玉祝, 彭清静, 等. 含钒石煤无盐焙烧酸浸生产五氧化 二钒工艺的研究[J]. 化学世界, 2001, 423 117-119. [9] 傅立, 苏鹏. 复合焙烧添加剂从石煤中提取钒的研究[J]. 广西民 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122 105-107. [10] 魏昶, 邓志敢, 樊刚, 等. 贵州铜仁含钒石煤氧压酸浸萃取提 钒研究[J]. 矿冶工程, 2009, 294 54-58. [11] 向小艳, 王明义, 肖连生, 等. 石煤酸浸提钒工艺研究[J]. 稀有金属 与硬质合金, 2007, 353 10-13. [12] 赵杰, 张一敏, 黄晶, 等. 石煤空白焙烧-加助浸剂酸浸提钒工 艺研究[J]. 稀有金属, 2013, 373 446-452. [13] 邢学永, 万洪强, 宁顺明, 等. 某石煤矿浓酸熟化两段逆流浸出钒 的研究[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36 26-29. [14] 浸矿技术编委会. 浸矿技术[M].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