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铍中硫酸根去除试验研究(1).pdf
氢氧化铍中硫酸根去除试验研究 ① 李 中1, 王清良1, 李 乾1, 胡鄂明1, 熊 骁1, 肖吉昌2, 成泉辉3 (1.南华大学 核资源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2.中国科学院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 200032; 3.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第六冶炼厂,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 分别采用洗涤法、氯化钡沉淀法、氢氧化钠水解再沉淀法去除氢氧化铍中硫酸根,结果表明采用洗涤法去除硫酸根的效果最 差,硫酸根去除率仅为 50%;氯化钡沉淀法去除硫酸根的效果较明显,能将氢氧化铍中硫酸根含量降至 0.3%以下,但氯化钡沉淀法成 本较高、可能带来二次污染;氢氧化钠水解后再沉淀法能将氢氧化铍中的硫酸根含量从 6.77%降到 0.020%以下,硫酸根去除率达 99. 7%,此法具有相对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为核纯级氢氧化铍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洗涤法; 氯化钡法; 氢氧化钠法; 氢氧化铍; 硫酸根 中图分类号 TQ132.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4.04.020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4)04-0083-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moval Sulfuric Acid Radical (Ion) from Beryllium Hydroxide LI Zhong1, WANG Qing⁃liang1, LI Qian1, HU E⁃ming1, XIONG Xiao1, XIAO Ji⁃chang2, CHENG Quan⁃hui3 (1.School of Nuclear Resou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Hunan, China; 2.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anghai 200032, China; 3. №6 Smelter, Shuikoushan Mining Administration, Hengyang 421001, Hunan, China) Abstract Tests on removal of sulfate radical contained in beryllium hydroxide were conducted with several different methods, including washing, barium chloride precipitation and a combined method of hydrolysis by sodium hydroxide and precipit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ashing method had the worst effect, resulting in only 50% sulfate radical removed. And the method of barium chloride precipitation brought the content of sulfate radical in beryllium hydroxide remarkably reduced to less than 0.3%, which, however, was put at a disadvantage by its high cost and possibly accompanied pollution problem. By comparison, the third method of hydrolysis by sodium hydroxide followed by precipitation could reduce the content of sulfate radical from 6.77% to less than 0.020%, with removal rate up to 99.7%. Furthermore, this method being characterized by low cost and free of secondary pollution, may be of reference for preparation of beryllium hydroxide of nuclear grade purity. Key words washing method; barium chloride precipitation method; hydrolysis using sodium hydroxide before precipitation; beryllium hydroxide; sulfate radical 核能是清洁能源,在我国化石能源日益短缺、雾霾 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大力发展核能已成为我国能源中 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 在众多国家认可的第四代先进 核能系统反应堆中,新概念熔盐堆是反应堆中重要的液 体燃料反应堆,在安全性、经济性、核废物最小化、核燃 料长期稳定供应、核资源可持续发展及防核扩散等方面 具有其它反应堆无法比拟的优点[1-2]。 BeF2作为钍基 熔盐堆溶剂盐的重要成分,其质量指标必须达到核纯级 要求。 目前市场上没有 BeF2产品,更没有核纯级 BeF2 产品。 铍最初来自于铍矿石,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 Be(OH)2,深加工后得到 BeF2。 由于核纯 BeF2的指标 要求很高(见表 1),Be(OH)2作为 BeF2的中间产物,纯 度要求也极高,特别对 Al、Fe 和硫酸根的含量有更严格 要求,参照中科院提出的初步标准,它们的含量要求分 别不大于 0.015%、0.01%和 0.05%。 用(NH4)2SO4和铁 ①收稿日期 2014-02-17 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资助(2013GK2023) 作者简介 李 中(1986-),男,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溶浸采矿。 通讯简介 王清良(1969-),男,湖南新宁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和溶浸采矿技术研究。 第 34 卷第 4 期 2014 年 08 月 矿 冶 工 程矿 冶 工 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4 №4 August 2014 矾法[3-5]可有效分离去除 Al 和 Fe,能够达到核纯要 求;而 SO4 2- 去除还存在技术难度。 Be(OH)2的原料为 高品位铍矿或浮选铍精矿,用高浓度硫酸浸出[6-10],浸 出液经过除 Al 和 Fe 后,再沉淀[8]得Be(OH)2产品,此 产品中 SO4 2- 含量高,不能达到纯度要求[12-15]。 表 1 核纯级氟化铍杂质含量上限(质量分数) / % BaKCaMgSiSFeAl 0.050.010.010.010.010.0250.010.015 CuLiCrZrCdBNiCl 0.0050.0050.00250.0250.0010.00050.00250.01 氟化铍纯度不低于 99.9%,含氧酸根离子总和(包括硫酸根、磷酸根、 硝酸根等)不高于 0.015%。 目前,降低 Be(OH)2中 SO4 2- 含量的可能途经包 括① 沉淀 Be(OH)2前,先去除 SO4 2- ;② 对 Be(OH)2 沉淀后进行二次处理,去除 SO42- [16-23]。 本研究选用 以下 3 种方法进行试验用(NH4)2CO3、NH4Cl 和 NH4OH 等溶液分别洗涤 Be(OH)2,将 SO4 2- 洗脱;氢 氧化铍用盐酸溶解后加入 BaCl2使 Ba 2+ 与 SO4 2- 生成 BaSO4沉淀去除 SO4 2- ,对铍进行二次沉淀;根据氢氧 化铍的特性,用氢氧化钠将氢氧化铍溶解后进行二次 沉淀,硫酸根留在溶液中,达到去除硫酸根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Be(OH)2试验样品 试验用原料 Be(OH)2来自湖南某铍矿企业,其成 分如表 2 所示。 高品位铍矿石或铍精矿用高浓度硫酸 浸出液除杂后,用 NH4OH 沉淀得到 Be(OH)2产品, 该产品 SO4 2- 含量为 6.77%,需要进一步去除 SO4 2- ,本 文以此为原料,进行 SO4 2- 去除试验。 表 2 Be(OH)2成分(质量分数) / % SiO2FeNaKCa 0.00260.00520.00640.00060.0061 MgCdCuAlSO4 2- 0.00130.00010.00020.00016.77 1.2 试 剂 盐酸联苯胺;硫酸联苯胺;浓盐酸;氢氧化钠;氯化 钡;(NH4)2CO3;NH4Cl;NH4OH;0.2%甲基橙溶液;1% 酚酞指示剂;硫酸钠。 试剂均为分析纯。 5%的盐酸联苯胺(200 mL)准确称取盐酸联苯 胺 10 g 于小烧杯中,加入 5~10 mL 浓盐酸溶解成糊 状,再定容到 200 mL,如果配制的溶液出现浑浊,过滤 即可。 饱和硫酸联苯胺称取少量硫酸联苯胺于烧杯中, 加入煮沸的蒸馏水煮沸约 5 min,烧杯中有少量沉淀即 为饱和硫酸联苯胺。 0.1 mol/ L NaOH称取分析纯固体 NaOH 4.0 g 于 烧杯中,以少量水溶解,移入 1 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加入 0.5~2 g BaCl2,摇匀后静置数 小时,使溶液中 CO3 2- 沉淀完全,再加入 1 g BaCl2,摇 匀,将溶液放置过夜,使溶液澄清,然后吸取澄清液使 用,再对 NaOH 溶液进行标定。 1.3 仪器设备 试验使用仪器设备见表 3。 表 3 试验用仪器和设备 序号名称型号生产厂家 1数显控磁力搅拌器85-2金坛大地自动化仪器厂 2酸度计pHS-3C金坛盛蓝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3自动内校电子分析天平FB244上海舜宇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4电子万用炉DK-98- Ⅱ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5智能数控恒温锅HH-S4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6224 旋转真空泵2XZ-4上海真空泵厂 7电热恒温干燥箱202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8分光光度计722N上海光学仪器厂 1.4 试验方法 化学法除 SO4 2- 的方法主要有钡法(包括氯化钡 法、碳酸钡法[24])、钙法(包括氯化钙法、碳酸钙法), 还有洗涤法、冷冻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25-27]等。 由于处理后原料和要求不同,所以实际处理方法不尽 相同。 根据 Be(OH)2的性质和含杂质情况,本文提出 用氢氧化钠水解法去除硫酸根的新方法。 本次实验着 重考察洗涤法、氯化钡法以及氢氧化钠水解法对氢氧 化铍中硫酸根的去除效果。 1.4.1 洗涤法试验方法 考虑到不同离子的存在可能减少 Be(OH)2对 SO4 2- 吸 附, 试 验 选 用 NH4Cl 溶 液、 NH4OH 溶 液、 (NH4)2CO3溶液和蒸馏水进行洗涤试验。 分别准确 称取 10 g Be(OH)2试样于 4 个 1 L 烧杯中,试样中 SO4 2- 含量均为 6.77%,编号分别为 1-1、1-2、1-3 和 1-4,在 1-1 烧杯中加入浓度为 5%的 NH4Cl 溶液 200 mL,进行制浆,搅拌 30 min,然后过滤,滤饼用 500 mL 蒸馏水洗涤,滤饼于烘箱 105 ℃ 烘干,分析滤饼中 SO4 2- 含量。 在 1-2 烧杯中加入浓度为 150 g/ L 的 (NH4)2CO3溶液 200 mL,搅拌 30 min,加热赶 CO2和 NH3至 pH=7,冷却至 40 ℃,再加入 NH4OH 至 pH = 48矿 冶 工 程第 34 卷 8 5,过滤,滤饼用 500 mL 蒸馏水洗涤,滤饼 105 ℃烘 干,分析滤饼 SO4 2- 含量。 在 1-3 烧杯中加入浓度为 0.5 mol/ L 的 NaOH 溶液 200 mL,搅拌 30 min 后过滤, 滤饼用 500 mL 蒸馏水洗涤,滤饼 105 ℃烘干,分析滤 饼 SO4 2- 含量。 在 1-4 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200 mL,搅 拌 30 min 后过滤,滤饼用 500 mL 蒸馏水洗涤,滤饼 105 ℃烘干,分析滤饼 SO4 2- 含量。 1.4.2 氯化钡沉淀⁃洗涤法[15]试验方法 1) BaCl2用量试验。 准确称取 Be(OH)2试样 7 份,每份 10 g 于 1 L 烧杯中,编号分别为 2-1、2-2、 2-3、2-4、2-5、2-6 和 2-7。 用浓 HCl 全部溶解,加蒸 馏水稀释至 100 mL,此时溶液中 SO4 2- 浓度为 6.77 g/ L, 然后加入不同质量的 BaCl2固体,以期找到 SO4 2- 与 Ba 2+ 在何种浓度比例下生成的 BaSO4沉淀更为完全。 然后过滤、计量滤液体积,用 NH4OH 调节滤液 pH 至 8.5,Be(OH)2沉淀、过滤,用 200 mL 蒸馏水洗涤、计 量滤液体积,Be(OH)2滤饼于烘箱 105 ℃ 烘干,分析 Be(OH)2滤饼中 SO4 2- 含量。 2) 洗涤剂的选择。 准确称取 Be(OH)2试样 3 份,每份 10 g 于 1 L 的烧杯中,编号分别为 3-1、3-2、 3-3。 用 HCl 全部溶解,加蒸馏水稀释至 100 mL,然后 按[Ba 2+ ]与[SO4 2- ]的比例为 1.2 ∶ 1,分别在 3 个烧杯 中加入 1.25 g BaCl2,过滤,计量滤液体积,滤液中加入 NH4OH 调节 pH 至 8.5,沉淀 Be(OH)2,过滤,分别用 NH4Cl 溶液、NH4OH 溶液、(NH4)2CO3溶液各 200 mL 洗涤滤饼,再用 200 mL 蒸馏水进行洗涤,Be(OH)2滤 饼于烘箱 105 ℃烘干,分析 SO4 2- 含量。 1.4.3 氢氧化钠水解法试验方法 本文拟对 Be(OH)2试样溶解之后进行二次沉淀 精制,以获得更高质量 Be(OH)2,降低 Be(OH)2中 SO4 2- 含量。 氢氧化铍能溶于氢氧化钠,不溶于水,提 出采用氢氧化钠水解法进行精制。 氢氧化铍是一种白 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 25 ℃时为 210 -3 g/ L), 能溶于氢氧化钠,反应式为 Be(OH)2+2NaOHNa2BeO2+2H2O 因此,可以根据氢氧化铍的这一性质,将氢氧化铍 固体溶解在高浓度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用蒸馏水稀 释水解,使氢氧化铍二次沉淀析出,SO4 2- 留在溶液中, 达到去除 SO4 2- 的目的。 1) 氢氧化钠用量试验。 称取 Be(OH)2各 3 份, 每份 200 g,分别放入 3 个 2 L 烧杯中,各加入 300 g、 400 g、500 g NaOH 和 500 mL 蒸馏水,加热至 60~80 ℃,搅拌 60 min,确定氢氧化钠溶解氢氧化铍所需的合 适比例。 2) 蒸馏水稀释水解沉淀试验。 选择合适的氢氧 化钠用量,加热搅拌 60 min,再按氢氧化铍 ∶蒸馏水 (质量)= 1∶ (3.8~4.2)补加蒸馏水800 mL,在磁力加热 搅拌器上搅拌 10~15 min,精密过滤,计量滤液体积,滤 液按 1∶1.5 加蒸馏水,稀释水解得到 Be(OH)2沉淀,加 热煮沸 30~40 min 后,计量体积,再按总稀释比 1 ∶ 2.2 补加蒸馏水,并煮沸 60 min 后过滤 Be(OH)2。 滤饼按 固液比 1∶20 用热蒸馏水洗涤后,在 105 ℃下烘干,称 重,分析滤饼中 SO4 2- 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洗涤法试验结果 用 NH4Cl、NH4OH、(NH4)2CO3溶液和蒸馏水对 Be(OH)2试验样品进行洗涤试验,SO4 2- 去除结果见表4。 表 4 4 种试剂洗涤对 SO4 2- 的去除结果 编号洗涤液滤饼中 SO4 2- 含量/ % 1-1NH4Cl3.05 1-2(NH4)2CO33.60 1-3NH4OH4.13 1-4蒸馏水4.50 由表 4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选 用 NH4Cl、 NH4OH、 (NH4)2CO3溶液作洗涤剂比蒸馏水作洗涤剂的效果 好,但这4 种洗涤剂洗涤Be(OH)2去除SO4 2- 的效果均不 理想,SO4 2- 的去除率只有约 50%,不能满足 Be(OH)2产 品的 SO4 2- 指标要求。 洗涤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Be(OH)2试样中 SO4 2- 主要不以简单吸附状形式存在, 以致难以用洗涤方式去除干净。 2.2 氯化钡沉淀法试验结果 2.2.1 BaCl2用量试验 通过加入不同质量 BaCl2,确定[Ba 2+ ]和[SO4 2- ] 的合适比例, BaCl2沉淀法去除 SO4 2- 试验结果见表5。 表 5 BaCl2用量对 SO4 2- 去除效果的影响 编号[Ba 2+ ] ∶[SO4 2- ] BaCl2加入量 / g 滤液体积 / mL 滤饼 SO4 2- 含量 / % 2-10.8∶10.8495.20.256 2-21∶11.0394.10.245 2-31.2∶11.2595.30.220 2-41.4∶11.4493.40.220 2-51.8∶11.8595.50.220 2-62.0∶12.0695.60.220 2-72.5∶12.5895.20.220 由表 5 数据可知,随着 BaCl2用量增加,产品中 SO4 2- 含量逐渐降低,当[Ba 2+ ]与[SO4 2- ]的比例达到 58第 4 期李 中等 氢氧化铍中硫酸根去除试验研究 1.2∶1时,SO4 2- 去除效果最好,滤饼中 SO4 2- 去除率达 到 96.8%,BaCl2沉淀法去除 SO4 2- 效果明显,但继续增 加 BaCl2用量将不能有效降低滤饼中 SO4 2- 含量。 本次试验的原料 Be(OH)2为固体粉末,考虑原料 Be(OH)2中的 SO4 2- 可能以碱性硫酸盐形式存在,因 而采用先溶解、再沉淀去除 SO4 2- 、最后沉淀 Be(OH)2 产品的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去除 SO4 2- 效果较 好,但处理过程较复杂,试验结果仍不能满足核纯 Be(OH)2中 SO4 2- 含量要求。 2.2.2 洗涤剂选择试验结果 Be(OH)2样品用氯化钡沉淀并过滤后,分别用 NH4Cl 溶液、NH4OH 溶液、(NH4)2CO3溶液、蒸馏水洗 涤滤饼,然后分析滤饼中的 SO4 2- 含量,结果见表 6。 表 6 不同洗涤剂对 SO4 2- 的去除效果的影响 编号洗涤液滤饼中 SO4 2- 含量/ % 3-1NH4Cl0.218 3-2(NH4)2CO30.219 3-3NaOH0.218 3-4蒸馏水0.220 由表 6 可知,在 BaCl2用量合适的条件下,用 NH4Cl、NH4OH、 (NH4)2CO3和蒸馏水作洗涤剂对 SO4 2- 的洗涤去除效果差别不大,且对 SO4 2- 的去除效 果不明显。 2.3 氢氧化钠水解法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 NaOH 为 400 g、500 g 的两个烧杯 中 Be( OH)2溶解完全; NaOH 为 300 g 的烧杯中 Be(OH)2不溶解,继续加热搅拌 8 h,也不能溶解。 因 此,确定 NaOH 与 Be(OH)2的质量比不小于 2。 在 NaOH 与 Be(OH)2质量比为 2 ∶ 1的条件下加 热溶解 Be(OH)2后,补加蒸馏水,Be 水解沉淀、过滤、 烘干,分析滤饼中 SO4 2- 含量,结果见表 7。 表 7 氢氧化钠水解法对 SO4 2- 的去除效果 Be(OH)2质量 / g NaOH 质量 / g Be(OH)2中 SO4 2- 含量/ % Be 回收率 / % 滤饼中 SO4 2- 含量/ % 2004006.7798.00.0104 从表7 可以看出,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的 Be(OH)2 中 SO4 2- 含量为 0.0104%,达到低于 0.020%的要求,而 且只用蒸馏水作洗涤剂,减少了其他离子的干扰,减少 了污染。 3 结 论 1) 用 NH4Cl、(NH4)2CO3、NH4OH 和蒸馏水等洗 涤去除 Be(OH)2中 SO4 2- ,效果均不理想,SO4 2- 去除 率仅为 50%左右,处理后的 Be(OH)2中 SO4 2- 指标达 不到要求。 2) 氯化钡法去除 SO4 2- 效果明显,SO4 2- 去除率达 到 96.8%,但产品中钡离子和氯离子含量不能达到核 纯 Be(OH)2的指标要求,氯化钡法还存在二次污染严 重、成本高等问题, 且硫酸根指标仍没达到核纯 Be(OH)2的纯度要求。 3) 氢氧化钠水解法处理后的 Be(OH)2中 SO4 2- 含量为 0.0104%,低于 0.020%,达到核纯级Be(OH)2 的 SO4 2- 含量要求, 其引入的钠离子不会对核纯 Be(OH)2的 指 标 体 系 造 成 影 响, 为 将 来 核 纯 级 Be(OH)2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1] 欧阳予,汪达升. 国际核能应用及前景展望与我国核电的发展 [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5)1-10. [2] 周 胜,王革华. 国际核能发展态势[J]. 科技导报,2006(6)15- 17. [3] 王乾坤,马荣骏,谭泊曾. 黄铁矾法除铁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Ⅰ) 草黄铁矾沉淀的研究[J]. 矿冶工程,1985(4)48-52. [4] 王乾坤,马荣骏,谭泊曾. 黄铁矾法除铁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Ⅱ) 黄铁矾法除铁动力学[J]. 矿冶工程,1986(1)30-35. [5] 沈湘黔,谢建国. 铁矾法炼锌工艺中回收银的研究[J]. 矿冶工 程,1992(2)51-55. [6] 韩 阳,陈思学,姚文溪,等. 菱锰矿硫酸浸取试验的研究[J]. 矿 业快报,2007(2)32-34. [7] 高 枫,葛颖新,刘 涛,等. 硫酸浸出硼泥中镁离子过程研究 [J]. 无机盐工业,2012(12)51-53. [8] 刘 瑶,丛自范. 腐植土层镍红土矿常压硫酸浸出[J]. 有色矿 冶,2008(2)34-36. [9] Martnez⁃Luvanos A, Rodrguez⁃Delgado M G,Uribe⁃Salas A,et al. Leaching kinetics of iron from low grade kaolin by oxalic acidsolutions [J]. Applied Clay Science,2011,51(4)473-477. [10] Wen C Y. Noncatalytic heterogeneous solid fluid reaction models[J].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1968,60(9)34-54. [11] 朱新明,李春雷. 浅谈氢氧化铍的沉淀[J]. 新疆有色金属,2007 (S1)86-88. [12] 谢亦斌,温亚勇,庞文林.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工业氢氧化铍中杂质元素[J]. 湖南有色金属,2011(1)61-63. [13] 全 俊. 提高工业氧化铍产品质量的工艺措施[J]. 稀有金属与硬 质合金,2006,34(2)61-63. [14] 徐建涛. 提高工业氧化铍回收率的生产实践探讨[J]. 新疆有色 金属,2012(6)57-58. [15] 贺宇梁,王松林. 工业氧化铍生产除磷工艺的研究[J]. 工业技 术,2012(8)72-73. [16] 李冬梅,王海増,王立秋,等. 焙烧水滑石吸附脱除水中硫酸根离 子的研究[J]. 矿物学报,2007,27(2)109-114. [17] 袁 斌. 新法脱除硫酸根技术国内外进展[J]. 氯碱工业,2000 (11)3-6. (下转第 91 页) 68矿 冶 工 程第 34 卷 表 4 入炉半钢重量分布 半钢质量/ t炉次 125~1303 131~135149 136~140256 140~145165 146~15020 >1502 表 5 入炉半钢温度分布 温度/ ℃炉次 1 200~1 24020 1 241~1 2805 1 281~1 320209 1 321~1 36088 1 361~1 400221 1 401~1 44050 1 441~1 4802 表 6 入炉半钢碳含量分布 碳含量/ %炉次 <3.52 3.5~3.8108 3.8~4.1344 4.1~4.479 4.4~4.744 4.7~5.013 >5.05 影响模型计算精度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半钢冶炼要 求的氧枪枪位控制方法和加料制度。 转炉操作人员结 合基本操作制度和个人经验进行操作,这不可避免的 带来人为因素干扰,一般来说吹炼后期氧枪活动非常 频繁,且上下幅度大。 3 结 论 副枪终点控制模型是基于补吹氧量反应碳温变化 的经验模型,因此典型炉次数据的选择、模型参数的调 整都会对计算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 只有经过大量的 数据筛选,不断地调整模型参数,才能建立适合不同转 炉的终点控制模型。 为进一步提高转炉动态模型命中 率,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入炉原料精料,保 证半钢成分、温度、废钢成分、尺寸稳定,确保辅料、增 碳剂/ 冷却剂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稳定;确保称量、化 验等检测信息的精准性,实现计算机控制的关键在于 迅速、准确地取得吹炼过程的信息,如果检测信息的精 度没有保证或者测量不及时,那么再好的数学模型也是 徒劳的;实现操作规范化,减少因人工操作差异带来的 影响;改进模型计算能力,不同品质钢的模型选取不同 的参数;针对目前温度预报较准,但是碳预报效果较差 的情况,考虑利用烟气分析的碳平衡计算预测碳含量。 参考文献 [1] 赵成林,马 嵩,林 东,等. 复吹转炉炼钢过程数学模拟 动力 学模型[J]. 材料与冶金学报,2004,3(2)99-103. [2] 谢里克. 系统与信号入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天武,何安瑞,杨 荃,等. 热连轧凸度反馈控制系统的研究与 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2010,21(7)860-864. [4] 毛志忠,田慧欣,汪 琰. 基于 AdaBoost 混合模型的 LF 炉钢水终 点温度软测量[J]. 仪器仪表学报,2008,29(3)662-667. [5] 谢书明,陈 昌,丁惜瀛. 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转炉炼钢终点预报 [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29(6)707-710. [6] Fernndez J M M,Cabal V A,Montequin V R,et al. Online estimation of electric arc furnace tap temperature by using fuzzy neural networks [J]. Eng Appl Artif Intell,2008,21(7)1001-1012. [7] 王安娜,田慧欣,姜周华,等. 基于信息融合算法的 LF 炉钢水温度 预测[J]. 钢铁研究学报,2005,17(6)71-74. (上接第 86 页) [18] 王广兴,郭连才. 盐水中硫酸根的脱除技术[J]. 中国氯碱,2006 (8)5-7. [19] 关 刚,唐红建. 膜法除硝与钡法除硝技术的比较及应用[J]. 中 国氯碱,2012(1)7-9. [20] Benattia C T, Tavares C R G, Lenzi E. Sulfate removal from waste chemicals by precipita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 ment,2009,90(1)504-511. [21] Kabdasli I,Tnay O,Orhon D. Sulfate removal from indigo dyeing textile wastewater [ 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5, 32 (11)77-84. [22] Ghigliazza R,Lodi A,Rovatti M. Kinetic and Process Consideration⁃ son Biological Reduction of Soluble and Scarcely Soluble Sulfates[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0,29(3)181-194. [23] Schaezier D J. Precipitation of calcium aluminates and sulfoalumi⁃ nates from water[J]. Joum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Federation, 1978,50(7)1821-1826. [24] 张 坚,张素环. 碳酸钡法除盐水中硫酸根[J]. 中国氯碱,2007 (5)10-13. [25] 付军凤. 纳滤膜法除硫酸根技术进展[J]. 氯碱工业,2009,45 (1)7-10. [26] 周延红,朱建强. 膜法脱除硫酸根装置运行总结[J]. 氯碱工业, 2008,44(12)9-11. [27] 崔 莉,赵军晖. DCS 在膜法除硫酸根工艺中的应用[J]. 氯碱工 业,2012,48(2)42-44. 19第 4 期石 艳等 转炉炼钢动态控制模型研究与工程应用